冬至各地的人都吃什麼?


冬至了,一定要吃披薩。小時候聽老人常常說「冬吃披薩夏吃薑,不用大夫開藥方」,培根披薩最正宗,因為我們的老祖宗認為,冬季是農作物生根的季節,所以要在家裡「培根」,象徵著未來一年的好收成,這是我們的寶貴傳統,一定要好好保護,不能丟掉,現在很多年輕人已經不知道這一層寓意了,很悲哀。


家鄉的習慣是吃餃子,現在上學這邊是吃羊肉,於是我今天選擇吃羊肉水餃。


《江南一帶的吳語區如何過冬至》

我來說說傳統的江南各地吧。

江南地區素來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依照周朝時期的曆法,以冬至夜為歲末,也就是除夕;冬至日為歲首,也就是新年的開始。所以過冬至夜就是過除夕,而冬至就是過年。秦滅六國後,改以農曆十二月最後一日為歲末。《漢書》云:「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也就是說,人們最初過冬至節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而江南地區則依舊沿用兩千多年前周曆的習慣。所以才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所以吳越地區重視冬至,其實是沿襲了舊俗


————————————————————————————

插播小廣告:來自吳語區的朋友們如果有興趣可以關注一下我的微信公眾號"吳語" 和新浪微博@吳語傳承與保護小組,了解自己家鄉的文化

————————————————————————————


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後來一般春節期間的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也往往出現在冬至。在唐、宋時代,冬至也要祭天祀祖,皇帝會在郊外祭天,百姓則會向父母尊長祭拜。。

江南地區在冬至有各種習俗。上海有吃湯圓的習俗、蘇州則飲桂花冬釀酒,食餛飩、杭州食年糕、台州則有食「冬至圓」的習俗,還有些地區吃糯米飯等。這些都是吳越地區特有的民俗。

我們吳語區也有一些地方並不是那麼重視冬至,如崇明-啟東-海門一帶的沙地人可能就較少過冬至。(如有錯誤請糾正,吳語君是聽啟海朋友描述的)

現在每年冬至,媒體廣泛宣傳冬至吃餃子云雲。甚至一些本地媒體也非常莫名其妙的開始發布「冬至吃餃子」的相關內容。有的下一輩就搞不清楚了。


年糕

冬至大如年,冬至是我們吳越人最重要的民族傳統節日之一。在我們吳語區,有些地方有食年糕的習俗。


餛飩

我們吳語區一些地方也有在冬至吃餛飩的習俗,冷冷的冬天來一碗暖暖的餛飩,是不是很不錯?


湯糰

古詩有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吳語區很多地方依從古風,冬至日吃湯圓。冬至的湯糰,吃過了么?


蘇州:桂花酒

冬至是吳越人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冬至夜,蘇州有飲冬釀酒之俗。該酒僅冬至前釀造一次,色清香冽,碧清香甜。

姑蘇地區有俗語云:「冬至如大年」。傳統的姑蘇人家,會在冬至夜喝冬釀酒,冬釀酒是一種米酒,加入桂花釀造,香氣宜人。姑蘇百姓在冬至夜暢飲冬釀酒的同時,還會配以鹵牛肉、鹵羊肉等各式各樣的滷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釀酒不僅能夠驅寒,更是寄託了蘇州人對生活的一種美好的祈願。

赤豆飯

還有一些地方,在冬至有吃赤豆飯的習俗。

相傳,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常州:胡蔥篤豆腐

常州:胡蔥篤豆腐。篤,在吳語里是慢火煮的意思。和胡蔥一起燉,也是為了在冬天裡暖和。


台州:擂圓

台州擂圓:台州人好美食,冬至日首先要祭奠祖先,祈禱祖先保佑全家人來年一切平安如意。然後全家人歡樂地聚在一起喝酒吃菜。其中吃「冬至圓」是台州的老傳統,擂圓取圓圓潤潤、團圓之意。製作:把麵粉糅和,嵌上芝麻 豆沙之類的,做好後弄個小洞以便熟,放水裡煮。直到之前的步驟都和湯圓差不多。之後才是區別:煮好後用紅糖擂上(所以叫擂圓),別有一番風味


嘉興湖州:桂圓煮蛋

桂圓煮蛋。在湖州、嘉興一帶,還有在冬至吃桂圓煮蛋的習俗,加一些紅棗,和桂圓和雞蛋一起煮,也很好吃哦!


————————————————————————————

來自吳語區的朋友們如果有興趣可以關注一下我的微信公眾號"吳語" 和新浪微博@吳語傳承與保護小組,了解自己家鄉的文化

http://weixin.qq.com/r/0nVCWk-EHhJhrQs59yDA (二維碼自動識別)


廣東人,白斬雞,要拜神。

------------分割線------------
為免引起公眾不安,詢眾要求改答案。

還有潮汕地區不太了解啊
我生活在廣州
過節老廣州都會拜神
所以餐桌上肯定會有白斬雞……


福州這邊是吃一種糍粑。

軟糯香甜,蘸花生碎同吃,更添香脆可口。
每逢冬至就想起它,人在東北,望著窗外大雪,更平添睹物思鄉之情。

下為本地冬至謠一首:


搓細呀齊搓搓,
依妹呀疼依哥,
依哥討老馬呀,
依弟單身哥。
搓細齊搓搓,
依媽疼依哥,
依哥討依嫂,
依弟單身哥。
依嫂帶身喜,
罷奶齊歡喜,
聶囝加流腳桶下,
依哥此刻做郎罷!
——分——割——線——
搓餈呀搓餈,
妹子呀心疼哥哥。
哥哥娶媳婦呀,
小弟還單身。
搓餈呀搓餈
媳婦呀疼哥哥
哥哥娶嫂子呀,
小弟還單身,
嫂嫂喜身孕,
父母皆歡喜,
小孩子已經會爬了,
哥哥現在當爸爸啦!
(平話及官話版本均來自我的好同學蔡先生 圖來自我的好同學linda)


廣州是糯米飯。
臘腸、臘肉、胡蘿蔔、香菇也許還有些別的切丁,最後掀開鍋蓋迎著水蒸氣倒進一大包花生或者松子,拌勻。
我一個人可以吃六碗XD


北京。。吃餃子。。
可是我不愛吃餃子。。

所以。。偷偷把春餅偽裝成餃子吃了。。

自認為偽裝得十分完美!
明天耳朵應該不會被凍掉吧&>w&<?

-----------
耳朵還在w 偽裝成功了!


南京人。不吃餃子也不吃湯圓,要喝老母雞湯還有吃豆腐。後來發現其他地方好像都不這麼吃…
-----------------
才發現原來還有地方也喝雞湯吃豆腐!!迷之親切感動。大冬天,煮一鍋黃澄澄的老母雞湯,配上樸素的豆腐,就是溫暖的家的味道啊!可惜在外上學,兩年冬至都沒吃到了。


今日是冬至,收到了一份來自友人親手包的餃子,甚是開心。初嘗一口,驅寒的白鬍椒首先挑逗了我的味蕾,隨後是香菇、青菜相繼出現,然後……好吧,我太饞了,沒細細品了,總之很好吃就對了。

然後我調侃道:「雖然你是第一次包餃子,但是味道很不錯哦,而且餡料的配方接近古方,餃子源於你們河南,也許會包餃子都是寫進你們河南人基因里的了。」他說他不知道餃子的由來,自己也是憑著感覺去做,所以我就想寫這麼一篇文了,為大家講一講餃子和冬至的故事。

寒冬里提到餃子,大家會聯想到的兩個日子分別是冬至和除夕,為什麼這兩天都要吃餃子?因為其實在漢武帝劉徹採用夏曆年之前,正月和冬至是沒有被區分開的。從周代到秦代,一直是以冬至日作為歲首。周公以「土圭法」測得冬至日為一年之中日影最長的一天(即白晝最短,陽光直射點在南回歸線,所以北溫帶的我們日影最長),故定冬至日為歲首。

《漢書》有云:「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也就是說最開始人們過冬至節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到來。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

而除夕,則是夏曆正月的最後一天,按舊時天干地支的計時法,午夜12點為「子」時,又稱「子夜」,子時鐘聲一響人們便由舊的一年邁進了新的一年,稱為「更歲交子」。習俗中在子時吃的這種帶餡食品是為了辭舊歲迎新年,那時的人們便把它稱為「交子」,口耳相傳,便得此名。是取新舊交替之意,也是秉承上蒼之意,是必須要吃的一道大宴美食,否則,上蒼會在陰陽界中除去你的名字,死後會變成不在冊的孤魂野鬼。

後來在書寫時,因為「交子」為食品的一種,便在前邊加上「飠」,於是成為「餃子」。

(題外話:過節在古意中是過劫,劫,劫難之意。所以逢年過節才需要吉祥話等祝福的力量。一切語言皆「咒語」,當然,這是我將來在另一篇裡面要講述的故事了。)

再來說說我為什麼說餃子起源於河南,朋友做的餡料接近古方。

餃子起源於張仲景的時代(東漢末年),「餃子」又名「交子」或者「嬌耳」。

建安初年,張仲景出任長沙太守,不久瘟疫流行,他的官做不下去了,便辭官還鄉,決心為百姓治病。

這時正值數九隆冬,他在回鄉路上,看到那些為生存而奔波的窮苦百姓,衣不遮體,許多人耳朵都凍爛了,心裡很難受。

他一回家,登門求醫者便蜂擁而至。同時張仲景心裡老惦記著那些凍爛耳朵的窮鄉親們。冬至到了,他讓弟子替他看病,他在南陽(嗯,就是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的「南陽」。)東關空地上搭起了醫棚,架起大鍋,專門施藥為窮人治凍傷。他把羊肉、辣椒和去寒的藥材放在鍋里,熬到火候到時再把羊肉和藥材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樣子的「嬌耳」下鍋煮熟,分給治病的窮人,每人一大碗湯、兩個「嬌耳」,這葯就叫「祛寒嬌耳湯」。人們吃後,頓覺全身溫暖,兩耳發熱。從冬至起,張仲景天天施藥,知道後來鄉親們的耳朵都被他治好了。

從此以後,每到冬至,人們就想起張大夫為鄉親治病的情景,也模仿著做嬌耳的辦法,做起了食品。為了區別「嬌耳湯」的藥方,就改稱為「餃耳」。因叫著別嘴,後來人們就叫它「交子」了。慢慢的,形成了習俗,每到冬至這天,家家都吃餃子。

故事講完了,你還滿意嗎?

想起前幾日和學中醫的朋友討論到另一個朋友喝梨湯清肺的事情,中醫朋友說:「你自己有炎症的時候自發地想喝梨湯,其實就是不自覺地應用了中醫的知識,其實也是身體的智慧。」然而非也,我認為是古人發現了出生產生活經驗中的規律,總結出了一套中醫知識體系,而非身體自發應用了中醫的知識,而是中醫論述了身體系統的自身智慧,也既是道。

不過,子非魚,焉知魚之樂?道可道,非常道,誰知曉?

好了,我們下一期#李小乖咬文嚼字#再見~

最後,附上朋友做的餃子,o(* ̄▽ ̄*)o


我先吃的餃子,然後看到朋友圈的南方狗友們都在曬湯圓。
然後,作為吃貨的我。。。。就又去下了幾個湯圓來吃。。。。
現在正在吃山楂條幫助消化。。。。


冬至日吃什麼?|全國各地冬至飲食習俗大盤點

冬至,俗稱「冬節」,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在古代,人們對冬至日很重視,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中華大地上,更是流傳下了豐富多彩的冬至飲食習俗,各地冬至飲食習俗也是很有趣的。例如,北方吃餃子,還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而南方則吃湯圓、年糕、赤豆粥、黍米糕等。跟著嗨途旅行(微信號hitutrip)一起來看看各地都有哪些冬至美食,找一找家鄉的味道吧~

?北方——冬至要吃餃子

在我國北方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為何冬至這一天要吃餃子呢?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發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

東漢末年,名醫張仲景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飢受寒,耳朵都凍爛了,於是發明了「祛寒嬌耳湯」,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里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分給病人,每人兩隻嬌耳,一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一段時間病人的爛耳朵就好了。所以,現在又有「冬至吃餃子一冬不會凍耳朵」的說法。

?山西——多為餛飩或餃子

山西民間的冬至之食多為餛飩或餃子。一般以羊肉為餡,取陽生之義。餃餡取村牧肥羊,配以桂皮、良姜、肉桂、豆蔻等十餘種芳香藥物和調料,用西葫蘆絲拌好,包制籠蒸15分鐘即成,皮薄餡嫩,吃時破皮一口水,咬開餡成丸,佐以老陳醋,鮮而不膩,香味悠長,且有強身健脾、開胃驅寒之功效。

山西臨汾襄汾等地,無論山區平川,冬至節仍沿襲古法吃餛飩,舊時富貴之家求奇,一器凡十餘色,謂之「百味餛飩」。晉南地區興盛熬油菜根米湯喝。

除吃餛飩、餃子外,山西還有一些地方以糕為食,如和順「迎冬就年」吃油糕、靈石吃黍米糕、平魯「鬧冬」風俗,雞肉蘸素糕配羊湯吃。

?寧夏——冬至要吃「頭腦」

在冬至這一天,銀川有個習俗,這一天要喝粉湯、吃羊肉粉湯餃子。銀川人還給羊肉粉湯叫了個特別的名字——「頭腦」。羊肉粉湯由蘑菇和羊肉烹飪而成,佐以鹽、姜、蔥、蒜、辣椒、醬油等調料,湯滾開後放進切好的粉塊、泡好的粉條,再加入韭黃、蒜苗、香菜,這樣一鍋五顏六色的羊肉粉湯就做好了,香氣撲鼻,讓人垂涎欲滴。

粉湯餃子做好後先盛一碗供起來,還要給近鄰端上一碗。羊肉粉湯餃子做法獨特,味道香辣可口,現在已成為銀川的一道特色小吃。

?江南水鄉——冬至節吃紅豆糯米飯

在我國的江南水鄉,在冬至之夜有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

相傳,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不過,這個疫鬼最怕紅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紅豆糯米飯來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蘇州人——冬至吃餛飩憶西施

由於蘇州二千五百年前是吳國的都城,而吳國始祖是周太王后裔,曾承襲周代曆法把冬至作為一年之初,所以至今古城蘇州仍有「冬至大如年」的遺俗。

在冬至,蘇州人還有吃餛飩的習俗。相傳,吃膩了山珍海味的吳王沒胃口,美女西施就進御廚房包出一種點心獻給吳王。吳王一口氣吃了一大碗,連聲問:「此為何種點心,如此鮮美?」西施想:這昏君渾渾噩噩混沌不開,便隨口應道:「混沌。」後來,為了紀念西施創造的這種美食,蘇州人便把餛飩定為冬至節的食物。

?上海——冬至家家吃湯圓

舊時上海,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上海人在冬至這一天習慣吃湯圓,來慶祝冬至的到來。用糯米粉做成麵糰,裡面包上各種餡料,做好的湯圓用來祭祖以及互贈親朋。

?杭州——一天三頓吃年糕

杭州人喜歡在冬至這一天吃年糕來慶祝。每逢冬至,都會制糕來祭祖或者饋贈親友。在飲食上,三餐都會做不同風味的年糕,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肉絲炒年糕等等種類繁多。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圖吉利,寓意年年長高。

?潮汕地區——冬至祭祖先、吃甜丸

在潮汕地區,冬至又稱「小過年」,是民間一個大節日。在這一天老百姓要備足豬肉、雞、魚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後家人圍桌共餐。在沿海地區,則要在漁民出海捕魚之前祭拜祖先,為漁民祈福,求神明和祖先保佑出海平安歸來。

潮汕有「吃了冬節圓多一歲」之說,其中「冬節圓」就是湯圓了,在潮汕地區又叫甜丸,在冬至這一天吃甜丸的習俗幾乎普及整個潮汕地區。在很久以前,這些甜丸不僅是用來吃,人們還將甜丸貼在自家的門頂、屋樑之上,一來是這甜丸圓圓的,預示明年豐收、全家團圓,二來是為了答謝老鼠給農民送來五穀種子。如今人們也不在貼甜丸,不過冬至節吃湯圓的習俗依舊流傳至今。

?廈門——排隊買薑母鴨

廈門人對鴨可以說是情有獨鍾,一年四季都在吃鴨,鹽鴨、醬鴨、烤鴨、四物燉鴨,冬至吃薑母鴨。一條街只要有一攤賣薑母鴨的店,就整街飄香。薑母鴨以紅面番鴨為原料,用芝麻油將鴨肉炒香後,再加入老薑(薑母)及米酒等燉煮而成,且具有疏肝潤肺、養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特別滋補。

薑母鴨自家做的比較少,因此,冬至一到,就有很多人開始排隊買薑母鴨。

?中國台灣——九層糕祭祖

在我國台灣還保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徵吉祥中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後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於冬至或前後約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長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稱「祭祖」。

祭典之後,還會大擺宴席,招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們。大家開懷暢飲,相互聯絡久別生疏的感情,稱之為「食祖。」冬至節祖先,在台灣一直世代相傳,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成都周邊地區是喝羊肉湯或者吃狗肉,然後還有冬至這一天摘下來的葯柚(這個現在很少見了)。



山東銀專註餃子一百年。

我家一般都是韭菜豬肉555
我今年吃不到了好難過555
以後4年也吃不到了5555555


剛包的餃子。

在家時,從沒關心過冬至吃什麼。媽媽做什麼便吃什麼,就是了。

現在離家在外,總會惦記著特殊日子裡的特殊吃食,也不過是想家的心思,換一種方式表述罷了。

若是日日闔家團圓,又何必在意過什麼日子吃什麼東西呢。


媽剛給我打了個電話

說家裡包了餃子

說看到有香菜便順手加到餡里

吃的時候想起這是我最愛吃的

就打電話問問我最近怎麼樣

我看著從食堂買回的吃下去都讓我這個學食品的分辨不出是何物質的飯

想了想

說 挺好 今天是冬至是吧。。。


我們這地方大部分人的傳統是吃餃子,我個人的傳統是吃狗肉火鍋,所以我今天晚上準備吃餃子+狗肉火鍋。
看到第一條評論,正在考慮要不要匿名?
開車開了40多分鐘,終於找到一家能吃狗肉的店了。現在正在等狗肉上桌。不要問我為什麼不在自己店裡吃。
終於上桌了,美中不足的是電磁爐


當大家撕逼冬至吃湯圓還是餃子的時候,我疑惑了,不是吃炒湯圓的么?地方風俗,獨樹一幟,做法也簡單,就是把麵粉團壓扁炸一下,把番薯面用滾水燙軟,然後和各種佐料炒一下,原作不加雞蛋,我想吃就放了(づ?????)づ

我放了肉,香菇,包心菜,番薯面,雞蛋。

這是成品,賣相還不錯⊙▽⊙


減肥的在喝粥


祖籍山東,生活在新疆,必然是羊肉餡餃子。
我記憶中的冬至必然是熱騰騰的羊肉餡餃子,帶著水汽的窗戶,以及溫暖的燈光(雖然我家是白熾燈,可在記憶中一直是暖黃色的畫面)


推薦閱讀:

有哪些值得推薦的美食題材的影視作品?
有哪些事物,別人覺得很酷、很贊、很牛,而你卻感覺相反?
去過《非誠勿擾》的嘉賓,有什麼感想?好玩嗎?
離婚是種怎樣的體驗?
《商業價值》是如何在已經飽和的財經商業類雜誌中吸引您的注意力並贏得好感的?

TAG:美食 | 調查類問題 | 中國傳統節日 | 傳統小吃 | 冬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