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演員片酬是否虛高?如有虛高該怎樣消除?
大陸演員漫天要價是個不爭的事實,這很不健康。
大陸的演員和港台,國外的演員在這方面有什麼區別呢?
美國的演員工會是如何運作的?
橫店初具規模的「工會」為何不正兒八經起來,並推崇到全國?
這個答案我必須重新寫一遍。
因為相對於下面幾位圈內老師的真知灼見而言,我寫的這個答案過於隨性與不認真,即使補充過一次也是如此(承蒙@羅登 老師厚贊,但我仔細反省後覺得老師是在善意地提醒我中間部分沒幹貨)這個答案得到這麼多票,是「虛高」和「不健康」的。
我理解YOL叔@yolfilm 的憤怒,知乎用戶群擴大之後,一大特色就是經常像在本題中一樣,真知灼見不僅不被重視,還被各種吹毛求疵和轉移話題,而插科打諢的胡扯式回答反而能被頂到天上去(好吧說的就是我自己,不過我寫這答案真的本來就是想胡扯幾句而已啊)。
因此重寫這篇答案,不僅是為了對得起這100多票,也為了對幾位老師的觀點做一總結,不讓真知灼見埋沒,更是為了知乎——我堅信這應該是一個讓真知能夠閃光的地方,而不是其他。
即使重寫,話癆的毛病仍然改不掉,請有長答案閱讀困難的知友只讀黑體字。
========================================
為何內地演員片酬如此虛高?該怎樣讓這種現象消失?
一、內地演員片酬是否虛高?
老規矩,在問為什麼之前,先理清事實,而且對於這個問題,事實的梳理可以很好地幫助我們理解「為什麼」。
1. 內地演員的片酬有多高?
從金字塔的底層往上說:
1)所謂「橫漂」以及聚集在北影廠和懷柔影視基地門口等飯吃的底層群眾演員們,仍然在為每天管盒飯的50-100元「片酬」而努力著,他們的盼望,是多演幾次死人,或者冬天演赤膊大漢夏天演重裝兵士,這樣拿的錢多一點。在他們之中,不乏有為了一個真正演員的理想而努力的可愛年輕人,但比例過小,即使這些年輕人中,有天賦,得要領,有基本財力支撐的比例又更小。總體而言,內地底層演員是看不見希望的低薪群體。
2)少數野路子演員,混到可被劇組正式聘任,飾演一個或多個有動作有台詞的龍套角色,片酬方面可以保證最多一個月4-5K元收入,或最少跟一個戲2-3K元收入,其中有一部分人也在製片組兼職,管管盒飯買買道具挑挑群演什麼的,還能有點灰色收入。總之,倒數第二層,是低於平均線下的苦逼打工仔,但相對於他們的出身和環境而言,帶來的優越感和成就感,已經遠超其片酬的價值。
3)再往上一層,是可以出現在片尾演員表中的演員,一般受過專業訓練,在學校中就有不錯的熒幕經驗,可完全劃歸至「專業演員」的行列之中,但是由於出身、學歷背景、長相、個人能力(以上因素是按順序排列的)所限,尚屬於(大部分會一直屬於)完全不知名的小演員,其中一半左右簽有經紀公司,屬於簽約藝人中的最底層和兼職公關,他們的片酬,大致和劇組中的其他技術人員如化妝師,燈光師,攝影師等相仿,拍個片子最多賺幾萬(這種的經紀公司一般會扣60%),養家糊口差不太多,但是飢一頓飽一頓,要靠天吃飯且屬於「可批發的大路貨」。他們的全部希望,在於得到「貴人相助」,否則憑自己的努力,能繼續往上爬的極少。
4)曾在多部影視劇中飾演過次要配角的演員,從大眾的角度看,即可歸類到「三流藝人」中去。這是個略貶義的辭彙,但是殊不知這一群體是「不知道有多努力」並且確實混跡到了演員群體中的平均線之上了。這個群體的片酬彈性會非常大,我所見的大多數在每集電視劇3-10萬之間,綜合平均收入基本上每年20萬往上,雖然開銷也不小但和天朝大眾相比基本邁入了小康階層。不過我認為,對於這個群體來說,錢賺的格外不容易,每個人都有一把辛酸淚,同時這個階層還是潛規則的重災區,總體幸福度偏低。
5)圈內所謂的二線演員,大眾眼中的「小明星」,其一顰一笑,今晚在哪睡覺,出席活動穿了什麼都會被娛樂新聞收錄。小明星的人數不多基本就幾百上千,但是收入的彈性則是最大的,單集從10萬到50萬不等,電影更是從20萬到200萬不等,只有到了這個階層,演員和其經紀人在面對投資人的時候才可以有一定的議價權,而且這個群體由於不像一線明星這樣,身價擺在哪裡,所以是虛報片酬的重災區,坑煤老闆的重災區,逃稅的重災區,到處走穴撈金的重災區。
6)一線及超一線演員(即「大明星」或「國際巨星」),本人一般較注意形象,經紀人和助理一般各種狂霸酷拽屌,由於處於金字塔的頂端,其不管面對哪路老闆都具有極強的議價能力,日程一般排到一年後,除片酬外收入主要來自於廣告代言,偶爾會自降片酬來參演小成本的影視或話劇作品來彰顯逼格。該群體由於不缺錢,一般沒有興趣痛宰煤老闆,但是卻不停地被各路煤老闆扛著一麻袋錢追的滿地躲。從國內的角度來看,不問前路,他們都是人蔘的絕對贏家,拿多少片酬都是應該的,直到他們走出國門,知道了什麼叫「2000萬美元俱樂部」,才知道原來自己仍然只是地球上一隻小屌絲,於是洗把臉抖擻精神繼續開工。
綜上所述,內地演員群體的結構是失衡的,呈現一個胡夫式的金字塔結構(而非成熟市場如好萊塢的紡錘形結構),所謂片酬虛高,只可能發生在金字塔的前兩三層,而後三四層,反而是低於同行業平均水平的。因此,說內地演員片酬整體虛高,是不全面的。但是,部分階層的演員片酬存在泡沫,也是不爭的事實。
二、內地演員的片酬虛高(泡沫)在哪裡?為什麼?
1. 宏觀地說,按照經濟學規律,產業泡沫帶來的整體片酬泡沫
@SydneyCarton 老師和@王義之 老師都提到了,近年來熱錢大量湧入影視製作產業,從整體上推高了對影視產品的需求,尤其是隨著近幾年影視產業在賬面上的飛速增長,更加吸引著熱錢進入。王老師尤其提到:
漫天要價是由市場現狀決定的。區別,主要在於整個影視行業的工業化體系不健全,管制放鬆帶來的規模膨脹,還沒有很好的在行業內消化,演員這個口表面上成為受益的主要代表,實際上並不完全。
在熱錢快速湧入的時候,會打破一個行業之前的供求體系,在生產環節製造出需求的過分旺盛。於是,一部分資源迅速變得稀缺,從而形成追漲。。不僅一小部分演員,一小部分導演、一小部分編劇也同樣。電影行業名導演約有十倍增幅,電視劇行業名編劇也有十倍增幅,和演員價格的漲幅相比,他們也不低。
這個觀點我完全同意,從經濟學的角度看,熱錢快速湧入該產業之後,由於演員等專業「生產要素」,尤其是具有一定名氣和積澱的明星演員,其培育和產生的速度遠遠慢於熱錢的湧入速度,因而成為稀缺資源,在這種供求關係之中,必然會產生價格泡沫,這種泡沫是面向整個產業的而不僅只對明星演員,甚至橫漂的群演也因此而受益,只不過各個階層的收益不同而已。
在可見的未來,由於影視產業會持續發展,演員片酬的泡沫也會持續存在,甚至說,每一位掏錢買票、花時間看電視劇的觀眾,都在不斷地用自己的錢推高著這個整體泡沫,這不是「虛高」,也不是「不健康」,而是符合經濟規律的自然現象而已。
2. 微觀地說,在某個環節、某個階層的演員片酬上,會產生比平均水平更大的泡沫本章夾帶大量私貨請注意!
在某個微觀點上,把泡沫吹大的始作俑者們,有:
1)人傻錢多的投資人:
悉尼老師把某些投資人比作人傻錢多的利物浦,我覺得其實有點埋汰利物浦了,誠然,在湧入的這許多熱錢之中,很大一部分不是掌握在了解市場和行情的投資人手中,對於一個外行老闆來說,如何為自己的投資設置條件?他們沒能力去審定美術總監、策劃、攝影、製片甚至編劇的人選,唯一能夠自由地發表言論的領域即在演員,因為在他們眼裡,卡司是衡量一個影視作品好壞的幾乎唯一的標準,這就造成了悉尼老師所說的如下現象:
這麼一來最惡劣的是把整個市場的價碼給推上去了,原本積累了幾部大熱戲的一線才敢叫三十萬,結果一部成名的小P孩也敢叫五十萬,你叫五十萬,我叫七十、一百!這是什麼概念呢?前幾年,五十萬都夠一部當代情感戲的單集成本了,一部古裝大戲單集也不超過150萬。現在好嘛,錢都嘩嘩地流到演員口袋裡了,而電視劇的收益基本沒多少提高——不僅沒提高,網路熱錢斷了之後,實際還有所下降——倒推的話成本也不可能有太多提升,那怎麼辦?只能把演員身上花掉的錢在其他地方省了,比如說,製作。
總結:只有錢沒有專業水平的投資人,緊緊抓住明星這一個他們能理解的環節,導致這部分演員片酬產生了額外的泡沫。
2)高不成低不就的二線演員們
我上面曾經說過,真正的一線明星,身價基本是在那裡擺著的,他們不缺錢,不缺名聲,也不缺工作,他們不需要在片酬上玩花活,只需要讓經紀人在各類邀請之中挑選製作最牛逼本子最順眼價錢出的最高那個就可以了。反而是高不成低不就的二線演員們,他們需要用一些小手段來抬高自己的身價,一方面有那麼多的傻大款投資人等著他們去坑,另一方面報一個比較高的價格,哪怕最後被砍到腳底呢,也能在宣傳上給自己貼金很多,於是二線演員們和經紀公司一起,在滿天飛的所謂「對外報價」之中把自己的身價直接報到了好萊塢水平。本問題的提問者,大致也是從這樣的出發點來感覺到「演員片酬虛高」的:明明看起來不那麼牛逼的演員,在初次報價時候都喜歡讓人的眼鏡摔碎一下。
未必啦。有位同學,價碼剛剛上去,之前他演的神話古裝戲年年都是收視大熱,像前幾年的他這種,就屬於性價比超好的。現在雖然價碼上去了,但基本砸了他,收視都會不錯。這種值得砸,還有幾位同學,運氣好正好搭上一部熱播戲就敢亂喊價,呵呵,看著吧,沒多久就會掉下來。
總結:二線演員為了給臉上貼金,往往會在初次報價中大幅抬高片酬,以此謀求更好的逼格和宰大款的機會,造成了外行眼中看起來的虛假繁榮。
3)大製作公司試圖操縱市場的行為
@王義之 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
行業內往往忽視了一點,這幾年,受益最大的是製作公司(君不見這幾年誰的規模膨脹的最快),演員成本的增加不僅可以轉嫁,而且會提高行業的門檻。對於中小製作公司來說,控制項目的風險性增加,對於成熟的製作公司來說,更強的談判能力使得他們會獲得一個相對較低的價格,同時他們也樂意於看到大量中小公司退出這個市場,因此,往往會鼓勵一些演員對外增加報價(何況現在很多演員是屬於這些製作公司的)。
我認為,即使是大型製作公司,其面對投資人的議價能力也有限,而且從微觀經濟學的角度來分析,製作公司的第一目標仍然是逐利,所謂提高行業門檻而擠走小公司,在能力和需求上可能都不是主要的。但是毫無疑問地:在寡頭壟斷的影視市場,演員的價格必然會有更高的泡沫,由於我國的行業自律和監管機制尚不成熟,確實有向其發展的趨勢。
電視劇產業的演員片酬的泡沫程度,是高過電影產業的,這個應該是個不爭的事實。
電視劇項目中演員片酬所佔的比例,也大大高過電影產業,也是不爭的事實。
對於明星來說,付出同樣的時間精力成本,得到差不多的社會影響的情況下,演電視劇比演電影更賺錢,這個應該也不需要爭論了。
是什麼推高了電視劇產業的演員片酬,值得寫一篇論文。在本樓中,@yolfilm老師首先提出了對電視台採購主管的品味們的抨擊,認為很多人除了明星什麼都不知道;@SydneyCarton老師並不同意這個觀點,並舉出了反例:
一來採購人員大部分時候還是按照規律辦事,都扛著收視指標的,不能簡單用「狹隘」或者「跟風」來解釋。二來其實不少熱門衛視採購的戲並沒有太多大腕,相反,正是因為在電視台把戲播熱了,那些演員才成了腕兒。比如江蘇衛視去年年度最高收視的《戰旗》,播的時候,王雷還只能算二三線新銳,播完後,立刻飆升一線。還有去年年底播的《與狼共舞》,一部無大牌編劇無大牌導演無大牌演員的三無戲,收視最高破了2!可見採購人員並不是這麼狹隘。明星是會考慮的因素,但明星絕不是全部。
我認識的幾個大台的採購部,除去有些可能涉及戰略合作與博弈的項目,一般的採購程序,審得最認真的是本子——因為現在至少一半以上的片子都是沒拍完就賣預購了——內外專家會審很多道,然後再看片花、成片。在認可劇本的前提下,再考量主創陣容等因素。採購也是門技術活,是基於數據、規律的基礎上的選擇,雖然風險無可避免,但還是要儘力降低。演員只是,也只能是其中一個因素而已。
我認為游叔所提的並非是絕對普適的情況,但是必然存在,悉尼老師所舉的反例,也不能證明在大陸電視劇產業上游,就沒有游叔所謂的那些棒槌了,電視劇演員片酬泡沫的成因,可能有很多方面,歡迎各位老師補充,但是作為產業鏈上游的電視台難辭其咎。
@王義之 老師也認為:電視台的決策機制決定了電視劇的外部包裝(演職員陣容、出品方、編劇等等符號性的標誌)往往比它的實際觀賞價值要更為重要(否則電視劇早就變成按收視率付費),演員價格不僅代表電視劇可能存在的觀眾認知度,也屬於製作成本的主要環節,所以在電視劇行業,各個環節都在有意推高所謂的演員片酬(不是實際成交價格)。
三、內地演員片酬的虛高(泡沫)如何消除?
綜觀全樓,我認為唯一從產業高度提出了解決方案的人,就是被你們嘲諷得刪了答案的@yolfilm叔,YOL叔不要生氣啦,你的觀點我抄出來放在這裡,么么噠~~
YOL叔認為,要解決這些泡沫,需要從體制上改變,具體如下:
1、提高電視台自製率。(根除電視台的房東心態,讓電視台去親身去品嘗「演員高價」的苦果)。
2、對高收入的演藝人員,課以高稅金,嚴查逃漏稅。(行政手段地壓制)。
3、改變生產模式,提倡「演員酬金入股」,以第三方公證方法,合理提成。(將酬金隱形化)。
以上這些暢想,刀刀見血,第一刀砍電視台,讓他們花自己的錢,好好心疼下,第二刀砍演員,樹立正常的行業風範,讓他們不至於為了錢紅眼,第三刀砍製作單位,按分成的形式解決價格博弈,形成「你能讓我賺的多你就拿的多」的正常市場規範。可行性先不提,我認為是很好的方向。
@SydneyCarton 老師則以從業者的主觀角度,提出了應對那些漫天要價的應對方式:第一挑人,只砸那些真正能提高收視率的演員,不跟風追漲;第二談條件,不能用錢砸死人的情況下,就在別的方面滿足他/她;最後看大形勢,尤其是電視劇的這種虛假繁榮不會持久,總有落回理性的一天。
我個人則認為:
1. 演員的出場費,是市場行為,雙方都有議價的權利,如果演員一直報一個所有人都覺得「不健康」的價格,那麼製片方自然會去找性價比更高的演員,如果一個圈子內所有的演員性價比不高,那麼就會去找新人或者其他圈子的演員:近年來TVB的演員大舉進入內地市場就是這個原因——演員不是一個門檻特別高的職業,市場的供需關係基本上決定了服務價格,並且會隨時波動,因為市場上有很多的買方(正在找演員的製片公司)和賣方(手裡有演員的經紀公司),他們會在這個議價過程中,為各自謀取更多的利益,並達到平衡的價格。
2. 把演員的概念衍生一下,變成明星,你會發現,在目前的國內電影市場中,明星演員對於商業片的企劃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票房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明星,這未必是一個非常健康的產業結構,但是這是現狀——說回來,又有哪些國內產業是完全健康的呢?
3. 如果你能夠理解,請一個大紅大紫的明星,會把一部成功的影片的票房拉高不只一億這個現狀的話,那麼你應該不會認為,付給這個明星400萬是個很高的價格。你會說:影片的票房是有風險,而且不是所有影片都是高票房商業片,於是,400萬先生也會說:要麼這個電影我深愛上了,多少錢都願意來,要麼你出的起這個價格,至少讓我知道你是個足夠大的製作。
4. 我上面說過的,關於怎麼去找人,怎麼去和一個藝術家談錢的事情,實際上這並不是一個潛規則,而是一個所有商人和藝術家在交流的時候都會面臨的問題:怎麼取得藝術家的好感和信任,繼而願意和你報一個他覺得不誇張的價格?我覺得這同樣是一門藝術。商人怎麼和藝術家去合作,怎麼和科學家去合作,在我看來,是我的職業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5. 再回到問題本身吧:中國影視市場,演員的價格,總體來說並不是虛高,而是兩極分化,造成這種態勢的,一方面是因為牛逼的演員太少,所以牛逼的演員自然會要價高,另一方面,是人傻錢多的投資方太多,大家都在搶那幾個知名的人,從而把水位推高。這和橫店的工會完全沒關係,那個是保障群眾演員也就是兩級分化中底下一級的最低生存保障的,完全不可能解決明星要價高的問題。
6. 只有,對於中國的觀眾來說,電影和電視劇,不僅僅是明星了,那麼整個產業,才會慢慢健康起來,再此之前,大家各為利往,在現有的環境中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也無可厚非
我不是純粹意義上的圈內人,只是答案被頂到這裡了,必須做點什麼,因此上面的私貨部分中一定有很多不對的地方,請各位老師不吝賜教,我一定第一時間修訂。
再次,yol叔別生氣了。謝謝你。
黃海波啦,這種做派跟他也挺像的。人家這態度很明顯是跟你不熟好不好……真有誠意合作,怎麼著也找熟悉的人約出來談談。跟經紀人說過有什麼用,說不定經紀人之前跟他打過招呼:這個案子不行的,別跟他們糾纏。
至於說量級,雖然在電影圈裡房祖名的臉比黃海波要稍微熟一點,但基本都屬於目前暫時無能力單靠自身的號召力撐起一部電影的,至於說到電視劇,黃海波影響力比房祖名要大太多了。
作為投資方,對演員們這種態度是很煩的。電影其實還算好,畢竟電影中有資格稱得上腕的演員也就那麼幾個。一些半紅不紫的演員為了上大製作的電影,也會酌情開價(我在當電影演員的門檻比當電視劇演員高嗎?兩者的社會評價和地位也略有差異?有過解釋)。但電視劇不一樣,採購收片、觀眾看戲都是認臉的,而且演員演電視劇不像演電影、話劇還有名的考慮,演電視劇的考慮錢是要壓過名的。前幾年報高價,很多是虛的,本來只是想推掉不喜歡的項目。如果合作方比較熟悉,主創陣容比較靠譜,戲的質量有保障,最後實際達成的價格不會那麼嚇人,很多時候都不用上單集片酬,直接一個打包價就ok了。可是,沒想到,圈子裡跟利物浦一樣人傻錢多的真不少。
插播一則著名的沒品笑話:
利物浦:安迪·卡羅爾多少錢?
紐卡斯爾:3500萬英鎊!
利物浦:(沉默)
紐卡斯爾:哈哈,我是開玩……
利物浦:(掏銀子)買了。
大致上就是上面一種情況吧。前幾年熱錢狂入,很多公司為了招徠大明星加盟根本不惜工本的,這麼一玩,再有所謂職業操守也犯不著跟錢過不去嘛。所以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電視圈的一線演員在爛戲中出現,沒辦法,人家開價高。
這麼一來最惡劣的是把整個市場的價碼給推上去了,原本積累了幾部大熱戲的一線才敢叫三十萬,結果一部成名的小P孩也敢叫五十萬,你叫五十萬,我叫七十、一百!這是什麼概念呢?前幾年,五十萬都夠一部當代情感戲的單集成本了,一部古裝大戲單集也不超過150萬。現在好嘛,錢都嘩嘩地流到演員口袋裡了,而電視劇的收益基本沒多少提高——不僅沒提高,網路熱錢斷了之後,實際還有所下降——倒推的話成本也不可能有太多提升,那怎麼辦?只能把演員身上花掉的錢在其他地方省了,比如說,製作。
這情況是很惡劣,但市場化運作,無可避免。只是需要冷靜,需要理智。
第一、挑人。比如說觀眾是認明星認演員,因此導致採購部的主任們也認演員。但是不是臉熟的都有資格喊價?未必啦。有位同學,價碼剛剛上去,之前他演的神話古裝戲年年都是收視大熱,像前幾年的他這種,就屬於性價比超好的。現在雖然價碼上去了,但基本砸了他,收視都會不錯。這種值得砸,還有幾位同學,運氣好正好搭上一部熱播戲就敢亂喊價,呵呵,看著吧,沒多久就會掉下來。
第二、談條件。如果你不能在錢上面完全滿足對方,你總能在某個方面滿足他。比如這個戲是與對方關係非常好合作非常愉快的導演導的,比如你可以給對方機會之後上一部他很想進去的電影,比如可以讓他跟喜歡的同事搭戲(你看,總共預算就xx,你一個,他一個,你們倆加一起就xx了,他都降到xx了,你不能也意思一下嗎),比如不能給現,可以給分成,比如給對方在其他重要崗位掛名……總之要投其所好,如果一項都搞不定,那也沒話講。雖說婊子無情戲子無義是常態,但人際關係的交往對演員們來說還是很重要的,只要你有可利用之處,演員們也不會把話說死。
最後,耐心看看大形勢吧。電視劇現在總體上從去年就進入頹勢了,今年到現在都沒有一部特別熱的作品(影響可比《闖關東》,收視可比《宮》)。而且今年兩家大公司合併,市面上20%的項目都跟他們相關。而且作為播出平台的電視台也在合流結盟中。這些動向或許對演員價位不會有直接作用,但未來肯定會有影響的。別看演員鬧得歡,除非自己也已經參與資本層面運作,不然在大公司和電視台面前真算不了啥。
ps:我不太贊同yol叔答案中的幾個觀點,特別是將主要問題歸咎在採購端:
一來採購人員大部分時候還是按照規律辦事,都扛著收視指標的,不能簡單用「狹隘」或者「跟風」來解釋。二來其實不少熱門衛視採購的戲並沒有太多大腕,相反,正是因為在電視台把戲播熱了,那些演員才成了腕兒。比如江蘇衛視去年年度最高收視的《戰旗》,播的時候,王雷還只能算二三線新銳,播完後,立刻飆升一線。還有去年年底播的《與狼共舞》,一部無大牌編劇無大牌導演無大牌演員的三無戲,收視最高破了2!可見採購人員並不是這麼狹隘。明星是會考慮的因素,但明星絕不是全部。
我認識的幾個大台的採購部,除去有些可能涉及戰略合作與博弈的項目,一般的採購程序,審得最認真的是本子——因為現在至少一半以上的片子都是沒拍完就賣預購了——內外專家會審很多道,然後再看片花、成片。在認可劇本的前提下,再考量主創陣容等因素。採購也是門技術活,是基於數據、規律的基礎上的選擇,雖然風險無可避免,但還是要儘力降低。演員只是,也只能是其中一個因素而已。
ps2:
我再次替各大電視台的採購人員鳴一個不平。全國電視界最直面收視率考核、最直面製片方的就是這幫人,其中還有不少做採購的自身就做過甚至同時也在製片,怎麼能說他們是棒槌呢?他們即便是從自己的利益考慮,也不敢棒槌啊!當然,其中必然會有些灰色現象,但這是人品問題而且也與題旨無關。如果在購片考量上只看明星,怎麼解釋每年有大量一線演員參與的電視劇不好賣,以及在熱門衛視上出現不少沒有太多名演員的電視劇。之前說的是江蘇,現在再說說湖南唄:《宮》熱播之前馮紹峰、楊冪也不過二三線演員而已,《陸貞傳奇》播得火熱吧,基本是二三線青年演員,剛播完的《花非花霧非霧》,名氣最大的林心如不過是個配角……所以討論這個問題時,能不能稍微了解一下?演員重要不重要?重要,但只是一個因素。本子不行(當然,採購判斷劇本的角度不同,他們眼中的好本子未必是你認可的好劇,這個另說),類型不熱,搭上再好的演員收視也會很難看。總之,你可以說我沒水平沒資格沒經驗,但請表憑空質疑採購人員——特別是熱門衛視的採購人員。
為什麼我把火力集中在投資方?除了上面講的引發一幫小年輕亂喊價之外,實際上因為這一幫而把全局的水都攪渾了。懂行的投資方也會用大演員,但人家講究搭配,一看跟角色氣質合不合適,二要圍繞總預算報價——中國演員這麼多,能演好能演熱的不會只有你一個,你叫那麼凶,索性換一個問問好了,三是最多只放一個一線價位的,嚴格控制。這才是為戲考慮。
最後再吐槽句yol叔的三措施,只有第三條化酬勞為投資對控制演員要價是可行的。
首先,電視台早就參與制作了。幾家大台基本都有自製和定製的作品,而且未必只賣自家衛視。但該上高價演員,還是得上。不過身為大台,談價要比一些小公司方便,有些識趣又急於上位的年輕演員談價上還是比較給電視檯面子的。
其次,演員的片酬基本是稅後價。合同里寫得清清楚楚的,稅是投資方代繳,出了事也跟他無關。如果要啟動其他方向的國家力量,呵呵,某部門對中國的影視業管得還少嗎?如果連這也要管,我覺得「管制」這一行為遠比演員喊價還要噁心。
這個事兒到底怎麼解決?我勸各位表著急,在規則還不太明晰時,這些市場亂象很難免。問題出在市場,市場主體不可能坐視不管。而且,正如我前面所暗示的:在大公司、大台面前,再厲害的演員,也只是個體。
好了,這個問題我不再補充答案了。因為題主說不要局限於在單個事件上,因此就題主的幾個問題探討下
1.大陸演員漫天要價是個不爭的事實,這很不健康;大陸的演員和港台,國外的演員在這方面有什麼區別呢?
漫天要價是由市場現狀決定的。區別,主要在於整個影視行業的工業化體系不健全,管制放鬆帶來的規模膨脹,還沒有很好的在行業內消化,演員這個口表面上成為受益的主要代表,實際上並不完全。
在熱錢快速湧入的時候,會打破一個行業之前的供求體系,在生產環節製造出需求的過分旺盛。於是,一部分資源迅速變得稀缺,從而形成追漲。
不僅一小部分演員,一小部分導演、一小部分編劇也同樣。
電影行業名導演約有十倍增幅,電視劇行業名編劇也有十倍增幅,和演員價格的漲幅相比,他們也不低。而且,行業內往往忽視了一點,這幾年,受益最大的是製作公司(君不見這幾年整個生態鏈條上哪個部分的規模膨脹的最快)。
演員成本的增加不僅可以轉嫁,而且會提高行業的門檻。對於中小製作公司來說,控制項目的風險性增加,對於成熟的製作公司來說,更強的談判能力使得他們會獲得一個相對較低的價格,同時他們也樂意於看到大量中小公司退出這個市場,因此,往往會鼓勵一些演員對外增加報價(何況現在很多演員是屬於這些製作公司的)。
至於獨立在這些製作公司之外的演員,他們的經紀大部分都只是演員價值的代理商,基本沒有過度到對演員進行系統性的開發管理。既然沒有體系做支撐,也就談不上目光長遠,所以水漲船高是正常的。演員經紀又是整個影視行業里,為數不多對市場的敏感度很強的群體。
他們與一批演員副導演,都是行業里的包打聽和百曉生,會及時根據市場需求調整演員的報價。導演、編劇還有攝影師、美術指導什麼的,因為中介體系還不發達,這方面反應要弱一些,所以價格的波動沒那麼明顯。
但演員的報價,與實際成交價之間的差距,也會讓很多人咋舌,這是因為演員只是影視生產環節的資源之一,並不是全部,所以他的實際價值是相對的,對於由名導演、名公司、名製作人……組成的項目,演員的稀缺性自然降低了。
與港台、國外最大的區別,應該是類型演員的稀缺。
大陸演員的成長機制還不成熟,造成演員必須要通過長時間的角色扮演,才能形成自己的類型特色。也就是說,我們的演員看起來很多,但明星其實很少。現在大陸的演員市場基本是個兩頭大的狀況,底層人數龐大,頂層資源龐大,而中間層人數和資源都很有限。這種不健康的市場狀態,相信未來會逐漸改變。
另外分析大陸整個演員市場,必須要看到近十年,影視市場的整體形式,是由兩個因素決定的。一是政府管制,二是市場需求。
學過經濟的應該都知道,人均GDP3000美元之後,文化產業必然高度繁榮。而政府管制在電影、電視劇市場交易鏈條中的不同作用,使得演員市場的表現也不同。
電視劇行業是由電視台與製作方構成交易的主體,在國內,電視台目前還處於一個被高度管制的環節,因此,雖然表面上我們看到電視台很強勢,實際上在整個市場生態鏈條中,電視台非常被動。
它的決策機制決定了電視劇的成本結構(演職員陣容、出品方、編劇、題材等等符號性的標誌)有時比它的觀眾認同度要更為重要(否則電視劇早就變成按收視率付費),演員價格不僅代表電視劇可能存在的觀眾認同度,也屬於製作成本的主要環節。
所以在電視劇行業,各個環節都在推動演員片酬的泡沫,這有點像地價與房價之間的關係。
電影行業則由觀眾與製作方構成交易的主體,拋開電影產品本身的複雜度不談,相對電視劇行業,交易環節的複雜性就要強了很多,也就是說演員作為吸引觀眾的要素,重要度降低(導演、電影類型、營銷再加上演員陣容是否能讓觀眾認同決定了票房)。
而且近十年來,除了在意識形態方面,對電影的放鬆要比電視劇來的更徹底,僅從政策對院線的投資主體與電視台投資主體之間的區別對待,我們就能夠比較的出來。所以電影行業的演員價格在熱錢湧入之後,幅度顯得不那麼明顯。
之所以寫這一段,也是回答題主最關注的那個問題:該怎樣讓這種不健康現象消失?答案是市場化程度達到一定的階段,自然會消失。
2.美國的演員工會是如何運作的?橫店初具規模的「工會」為何不正兒八經起來,並推崇到全國?
第一道題目我不太了解,不敢妄談,簡單說說吧,具體的可百度。美國工會制度的形成有著悠久的歷史,工會往往代表某一類僱工的利益(產業利益和職業利益),與資方形成很明顯的對立面(資方的聯合體通常叫協會,比僱工的工會相對來說加入門檻要更高一些,比如代表院線投資方的業主協會NATO,代表大製片公司的MPAA)。在美國有很多個演員工會,美國演員工會(SAG)主要是電影行業的藝人工會,並且也不是唯一的工會。其最主要的存在價值,是維護電影演員這一工種的基本權利和基本酬勞(比如演員最低時薪),也負責演員與製作方的交易,但僅限於價格可以標準化的演員,這使得它不可能會在明星的具體報酬上起到平衡的作用。明星商業價值的開發和管理,仍然是由各個經紀公司來完成的。
至於橫店的演員工會,目前來說,它只能算是一個區域性的演員聯盟,而且它的組織方並不是完全獨立的,是由橫店影視集團組織的,所以它的屬性也和國外的工會不太一樣。
橫店演員工會之所以會成立,是為了給到橫店的劇組,提供更好的群眾演員服務,所以它的中介屬性要大於它的工會屬性。它給內部會員提供的主要幫助,相當於是領取了一個在橫店擔任群眾演員的資格,並且組織基礎的培訓,派活,更多的是管理會員而不是服務於會員。它的服務主體依然是劇組,只在會員遭遇重大變故,或者被惡意傷害時,才會出面協調,它不可能出現組織演員罷演的情況。截止到目前,橫店演員工會絕大部分的會員仍然是屬於演員中經濟價值較低的人群,在各種談判中話語權不強。
個人覺得在中國現行的工會制度下,工會的協商價值大於它的鬥爭價值,這也是沃爾瑪在北美拒絕工會,而在中國會成立工會的主要原因。
簡單地說,原因只有一個:
我們的觀眾看電視劇,還是無法將劇作,導演技巧,故事層面等元素凌駕到對演員的喜愛之上。
別急著反駁,是有一些電視劇以故事見長,沒有大牌演員。但是又有多少沒有大牌演員的戲砸在手裡沒賣出去呢?
因為你能看見的只有無大牌且成功了的電視劇,更多的死在背後。
可是告訴大家,你用什麼演員,基本是電視台定的。電視台在你拍之前就會告訴你,要用誰誰誰,你不用,對不起,不收。
換句話說,電視劇和電影不一樣,電影直接面對觀眾,電視劇的真正觀眾其實是電視台。
他們害怕電視劇收視,於是要用大牌,於是觀眾只能看到大牌,於是電視台反過來說:你看,還是大牌好用!
這好比,某人給老虎吃草,你看不慣,可是老虎餓不過,只能吃草,於是某人說:你看,老虎就是吃草的!
等老虎餓死了,某人已經退休了,中國觀眾的水準提高與否,管他屁事!
好電視劇,從來不靠摳圖演戲丨二發說個事
大噶吼,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到一條消息,最近某熱播電視劇《孤芳不自賞》搞了個「摳圖拍戲」——兩位主演不僅僅是找了替身,直接連表情都是提前錄好的,到時候直接用圖片處理軟體把臉扣下來貼到替身身上,也是刷新了二發對「替身」的認識。
男女主Angelababy和鍾漢良拿著上億片酬,但連好好演戲都沒做到。他們大量使用替身演戲。男女主的一些對手戲都是和替身演,後期合成。群演的戲也是單獨拍,後期把主演合上去。最終觀眾看到的就是所有人視線錯位的畫面,慘不忍睹。
(注意圈中Baby的頭髮)
當觀眾問「為什麼會這樣?」,得到的答案是,男女主太忙,檔期對不上。
一部影視作品,主要是出品方、製作團隊、播出平台、演員四方參與。出品方就是投資人,付出金錢成本,將整個項目運作起來。製作團隊包括導演、編劇、攝影以及後期,付出時間成本,完整作品的拍攝成片。播出平台,電影有院線,電視劇有電視台,同時兩者也都能走網路發行,比如風頭最盛的愛奇藝、搜狐等,負責最終讓作品和觀眾見面。
演員的費用本來其實應該算在「製作團隊」里,但現在已經沒有製作團隊能從自己的製作經費里掏出給演員的錢了。2014年時,電影里,國內排名前20的年輕演員片酬就已經在1000萬以上。電視劇里,《紅高粱》,鄭曉龍的導演費、趙冬苓的編劇費和莫言的版權費,才各佔1000萬,而主演光周迅一人片酬就3000萬,整個演員費就不用提了。到了今年,行情更恐怖,一部戲光演員的費用已經佔到了整個電視劇製作成本的三分之二,製作環節中的一整個團隊來分剩下的三分之一。
(經費緊張,沒有專業器材,只能把攝影師綁在車上拍攝)
《孤芳不自賞》就是典型案例。主演被指上億片酬以後,他們的工作室反駁網友,看似嚴肅回應,卻直接避開了「摳圖拍戲」和「天價片酬」。製片人出來闢謠也只說了「上億片酬是謠言」,那到底片酬是多少?九千九百九十九萬,是不是就不算上億了?只說上億是謠言,卻不正面回應片酬到底是多少,也是曖昧不清。
為什麼他們這麼不敬業,卻能拿這麼高的片酬?
演員的片酬到底為什麼高得這麼嚇人?
看一下微博上這些相關新聞下面明星粉絲的態度就知道了。
由此,不難聯想到這兩年被炒得很厲害的一個詞——「粉絲經濟」。進行過多年流行文化研究的《寶島眷村》主編張嬙定義過這個詞:「以情緒資本為核心,以粉絲社區為營銷手段增值情緒資本。粉絲經濟以消費者為主角,由消費者主導營銷手段,從消費者的情感出發,企業借力使力,達到為品牌與偶像增值情緒資本的目的」。
上段中粉絲們對愛豆無視職業素養的無底線寬容,就是一種情緒資本。
網路播放平台的影視作品,基本播出平台會參與投資,比如搜狐自製劇、愛奇藝自製劇、優酷自製劇,例如《匆匆那年》和《最好的我們》。
但聚集了真正大家熟悉的電視明星的,還是不會放棄走電視台這個大的傳統平台,比如《羋月傳》、《花千骨》這些大部分還是由出品方完成整個製作後賣給電視台播放的。電視台本身不參與投資,盈利全靠帶來的廣告商注資。收視率越高,插播的廣告價位越高。
(某衛視硬廣套播預售產品)
每年拍出的劇多,但能播出的衛視就那幾家,所有影視製作公司都會擔心拍完後賣不掉,所以現在大部分劇都會在剛剛搭建好團隊時就去和電視台談播出合作,確保出品方能夠盈利。如果實在沒有電視台要,也能及時止損。當然,目前最多人選擇的,是「網台聯動」,網路和電視台同步播放,實現效益最大化。剛剛結束的《老九門》和預計2017年播出的《軍師聯盟》都是這種方式。《軍師聯盟》最近剛殺青,但在還沒拍完就已經通過預售600萬一集的網路播放權回本了,單網路就已經這個高價,電視台自不必說。
那麼上面說的劇是靠什麼賣出去,
而且賣高價的呢?
大部分電視台的電視劇採購人員其實並不會細緻地看劇本,看團隊,他們沒有耐心通過認真看完幾十集劇的方式來真正走心地去體會劇到底是否好看,那什麼是最直觀的差異?——明星。上面說的這些劇,都是有明星在支撐的。《羋月傳》孫儷黃軒、《花千骨》趙麗穎霍建華、《軍師聯盟》吳秀波李晨劉濤。要是再看古裝劇,更為明顯,唐嫣鍾漢良霍建華劉詩詩楊冪胡歌袁弘趙麗穎這幾位。
有明星=有粉絲,粉絲喜歡=有收視率,基於這個思考,所以電視台選片時都扎堆選擇有那幾個「賣錢」明星的劇,沒有明星的就不要。電視台的口味一明顯,影視投資人害怕自己請不到明星劇賣不出去,於是只能盡量保證自己劇里有當紅幾位中的一位,不敢隨便啟用新人來擔綱主演,害怕賣不了。明星少,需求大,造成哄搶,明星也要有選擇,在大家的團隊相差都不太多的情況下,自然是哪邊給錢多去哪邊,於是明星片酬自然水漲船高。
如果現在明星面臨兩個檔期有交疊的戲(也有可能是綜藝節目),但價格又都開得高怎麼辦呢?有一些膽子大的就選擇了「軋戲」,即同時跨兩個組拍戲,逼著其他工作人員調劑將就自己的時間。時間實在調不過來,那就使用替身解決了,這自然也就出現了二發在前面說的《孤芳不自賞》摳圖事件。
同一場戲裡的演員,連處在一個空間內對戲都做不到,談什麼演好戲呢?拍出來的劇,自然也是糟糕的。即便如此,資方只要看到粉絲們的狂熱支持,就還是會用那幾個人,因為不敢冒險。極少數的新人,都是靠著一些真正一線大劇中演配角出頭,然後又是哄搶。真正挑擔子演主角的還是那幾個。
有一些規格的電視劇收視率增速跟不上明星片酬的漲幅,那怎麼辦呢?只能通過壓縮其他部門的開支來解決,比如編劇,比如攝影,比如後期。大家常吐槽的「五毛錢特效「,就是苦逼兮兮的後期人員拿著不到演員千分之一的薪水,熬夜趕工吐血做出來的。
其實這是非常短視的行為。因為這麼做的後果是粉絲之外的觀眾只能看到粗製濫造的劇,光有明星一張臉是撐不起整個劇情的,路人觀眾根本代入不了,自然不買賬,戲都看不下去那明星也就沒法漲粉了。明星死死守著原有的那些粉絲,但粉絲品味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提升,若明星長期不磨鍊演技,原有的粉絲流失了,新的路人粉又沒漲上來,後果是什麼?那就是過氣。
黃渤、胡歌、孫儷、彭于晏都是例子。難道會有人認為胡歌會過氣嗎?
至於影視作品的生產者,更需要多長心啊,如果預算不夠,不如好好想想怎麼磨好劇本,怎麼拍好戲,光跟風押寶純粹的小鮮肉小花旦是出不了品牌的。
《雍正王朝》《大明宮詞》這些經典中的經典都是例子。《潛伏》播出的時候,孫紅雷和姚晨可還都不算紅呢。靠的是什麼?還是戲本身好看。一味哄抬那幾張臉,最後價格水漲船高,最後市場畸形,負擔高昂成本的,可是你們自己啊。
歡迎關注熊貓鎮微信號:ToooRich。
近幾年,在政策、互聯網以及資本三大推力的帶動下,影視行業可謂是站在風口上的豬。不管是外行、還是內行的幾乎都前仆後繼地擠入這片紅利場,試圖分得一杯羹。
不過,處於影視龍頭地位的華誼兄弟卻不這麼簡單地認為,該公司不僅早早就高舉「去電影化」的大旗,甚至還陸續進軍實景娛樂、投資互聯網娛樂(主要是遊戲)等領域。
公司的盈利狀況似乎也在支持他們的判斷,在中國電影總票房創下「十二五」以來最高年度增幅的2015年,華誼兄弟的扣非凈利潤卻從前年的5.4億降為4.7億;而在最近發布的2017年上半年影視圈財報中,華誼的影視主業也依然呈現萎靡之勢,並拖累總營收下滑。
其實,整體而言,今年上半年,國內多數影視公司依然沒走出業績下滑的「低迷」狀態。儘管出了《楚喬傳》等大熱劇,慈文傳媒總營收和凈利潤還是同比下降超過20%,阿里影業再度虧損4.85億,歡瑞世紀直接由去年同期盈利轉為凈虧損3963萬。
雖然說,不排除大小年等因素的影響,但我們還是可以看出,即使行業在爆發性增長,影視公司也未必能夠從中分到利好,這似乎成了這個行業的怪誕之處 。
圈子裡的錢到底流到哪兒去了?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再來看一件更怪誕的事。
2015年,華誼兄弟以10.5億收購馮小剛1.36萬資產公司 — 東陽美拉,大致內容就是華誼向老股東馮小剛(69%的股權)和陸國強(1%的股權)一次性支付全部股價轉讓價款,共計人民幣10.5億元.
條件要求在未來五年里,馮小剛的作品要達到累計6.77億的利潤,如若沒有完成某個年度的業績目標,這些老股東需要以現金的方式向華誼兄弟補足該年度業績差額部分。
也就是說,拋開拍攝成本不談,即使馮小剛這五年內一分錢沒賺,只要從預支的10.5億里扣出6.77億作為賠償,他還是可以足足賺到將近4個億。
而此前,華誼兄弟還曾公告以7.56億收購浙江東陽浩瀚有限公司的股東藝人或藝人經紀管理人(藝人包括李晨、馮紹峰、Angelababy、鄭愷、杜淳、陳赫)合計持有的目標公司70%的股權。
以上這些舉動無疑都在側面印證著明星(演員/導演)的巨大商業價值。而且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影視行業中的大多數利潤確實都緊緊套在這些明星大腕身上。
以2017年上半年有效播放TOP5的上新劇為例,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劇中單個主演的片酬幾乎就可以佔到整部劇投資成本的20%-30%。
不管劇集後續的播出表現如何,這些明星們幾乎不用為這部劇承擔任何的風險(比如突發的被告抄襲事件等),就可以早早把錢放進口袋,而影視公司們卻要面臨劇集可能撲街的境況。
更不用說,明星的片酬每年還在漲,據SMG影視劇中心主任王磊卿稱,僅僅在2016年,國內一二線演員片酬就已"瘋漲250%」。
所以,這些大腕明星們頂多不接戲不賺錢,但絕對不會虧錢,而且如果要賺錢,必定是影視公司虧他們賺,影視公司賺明星們一定更大賺,因為一旦劇集成功了,明星的商業價值更會水漲船高。
不光電視行業如此,電影行業也一樣。
對標美國,即使是好萊塢八大電影公司之中的哥倫比亞影業公司(《當幸福來敲門》)、華納兄弟(超人系列)、米高梅(創造007系列)、派拉蒙(電影《教父》)、環球影片(《速度與激情》)、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影視巨頭,都多次經歷過經營不下去只好轉手被賣的窘境。
2010年,拍出007系列的米高梅更是因償還不起債務而宣布破產。
但迪士尼公司卻是一個例外,不僅至今沒有面臨過轉手被賣的風險,反而一直是近幾年盈利最高的影視公司。
大多數的電影公司不僅需要承擔高額的製作與宣發成本,還要面臨一不小心就滑鐵盧的風險,但大腕演員們該拿的片酬卻是一分都不會少。
與動不動就轉手被賣的老牌公司相比,迪士尼最大的優勢之一就在於它主打的灰姑娘、白雪公主等人物形象完全不用收取任何片酬,而且還不會與其解約,亦或者年老色衰、生老病死。更何況迪士尼還有以場景消費為宗旨的主題公園,可以說這些卡通形象越火爆,迪士尼就會越賺錢。
而普通的影視公司就不同了,很大的價值和利潤都集中在活生生的藝人身上,並由此形成了影視行業的怪圈。
他們需要用大量精力捧紅這些明星來賺取流量、收視率、票房,而一旦演員知名度提高,又會拿走高額比例的分成。有的甚至會面臨辛辛苦苦捧紅的藝人「飛了」的白忙活狀態。
比如業內公認造星能力一流的唐人影視,僅《仙劍》系列就捧紅了胡歌、劉亦菲、楊冪、劉詩詩、袁弘,後來還有林更新、古力娜扎、韓東君、張若昀等人。但這些藝人卻相繼出走,給其造成了不少損失。
因此,這種怪圈就很容易導致影視行業中,年年賺得盆滿缽滿的首先當數這些超一線以及一線明星,而很多製作公司就只能眼巴巴地看著他們數錢。
尤其是在國內,流量和資本的相互博弈更是導致當前市場中明星的片酬虛高得厲害,很多人也在呼籲要對明星片酬進行有效監管。
不過,說到底,「天價片酬」早已成為我國娛樂產業中的難解病症,光靠加強監管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或許我們更應該思考當前國內影視行業的生產機制— 從編劇為主到導演中心制再到現在完全的明星中心制。
如果反之而行,從完全的明星中心制回歸到以導演、編劇為主,盡量給觀眾呈現好的作品,這個生態或許才能真正的好轉起來。
- END -
上文中提到的藝人和劇集,可直接點擊以下名單查看八道江湖信息:
劇集
《楚喬傳》
《仙劍》藝人
馮小剛
胡歌
劉亦菲
楊冪
劉詩詩
袁弘
林更新
古力娜扎
韓東君
張若昀公司
華誼兄弟
慈文傳媒
歡瑞世紀
首先,其實這個圈也都靠關係,所以你看到的明碼標價都不是真實的數字。很多港片的製作成本比在內地請同樣班底便宜得多,因為只要江志強啊曾志偉啊王晶啊出面,拉出一個班底,給的都是友情價。
其次,國內實在缺演員,很多演員明顯質素很低,但只要有東西火了,不管是演的電視劇,還是有緋聞,哪怕是蕭敬騰預測下雨,身價都能漲,找明星不行,就找噱頭。
還有,影視行業混為一談,很多演員只看能賺多少錢,影視劇之間相互攀比,電視劇論集叫價,有些演員每集即便只有5萬,拍30集也有150萬了,而他本來電影片酬不到100萬,但演了電視劇之後就自然電影片酬叫過100萬了。
最根本的一點,行業發展過於迅猛,很多機制都來不及準備,魚龍混雜泥沙俱下亂象紛呈,也是一個必然經過的階段。
這個問題我感興趣,我來回答。
我只關心事實,所以文筆上我就不太花心思了,會意即可。(當然這樣紅不了,在知乎可讀性比正確性更重要,但我無所謂,我純屬吃飽了撐的不吐不快)。
先說一些事實和我自己的分析。
1、我曾經參與過一個影視公司的IPO工作,這個影視公司屬於煤老闆的資產,拍出過一些市場影響還可以的片子,這個IPO雖然最終失敗了,但給我提供了一些靠譜的信息。由於紀律問題我不能透露IPO的公司名稱,但這些消息絕對靠譜(這兩年打算上市的影視公司也就那麼幾個,觀眾可以猜猜,呵呵),電視劇里像黃曉明這樣的一線明星,一集電視劇明面的片酬是20萬左右,自己能拿到10萬(扣稅一半,好像是40%+,但簡單處理成50%得了),為了給明星避稅,製作公司提供一定的報銷額度,大約是10萬/集左右,扣掉增值稅、發票的成本,演員本人到手能拿7、8萬。這樣看來,一線演員的演員演一集17萬左右,一部電視劇4、50集3個月拍攝周期,到手800百萬的樣子。
2、華策影視每年都公布報表,可以從中一窺端倪。2014年公司電視製作費用10億元,在拍攝列表裡的電視劇有30部,當然這30部電視劇沒有都拍完,我們假設這些費用可以摺合成拍完15部電視劇吧,那麼平均每部的製作費用是6000萬,現在電視劇演員成本基本都要佔到50%左右吧,我們就大膽假設演員費用佔60%,每部平均50集,每集演員費用就是稅前72萬,扣稅+抽水,每集稅後也就是18萬左右供3個人分,這些電視比較大的牌兒,有高圓圓、黃海波、宋丹丹這種檔次的,比較小的牌兒至少也有個陳赫、郭京飛、王雷這種檔次的,你說平均下來這些擔當二線製作主演的明星,能拿到多少錢?頂多也就是每集4、5萬塊了。這其中,張馨予也演了一個封神英雄,可以看出來14年她也就是這個檔次。為什麼她天天炒新聞走紅毯?為什麼參加跑步節目?很明顯是她的經紀公司給她刷人氣呢,她要是真賺錢還用得著干這些個?說個不好聽的,上綜藝,可能連一集2000都沒有。
2013年,公司電視劇製作費用5億,投拍電視劇34部,我們就算製作費用摺合15部吧,片均製作費用更少,演員收入更低了,我們就不細算了,因為這樣太打這些「明星」的臉了。
2、我自己的一些見聞:我曾經交過一個北影讀書的女朋友,這個女朋友跟我說有個小有名氣的男演員追過她,這個男演員露臉還是比較頻繁的,他也不是大配,也不是小配,就是一般的配角,台詞不少,也需要點兒演技的,看電視多的人可能認識他,算是一般中等製作電視劇(「一般中等製作電視劇」是指陳赫、郭京飛這種檔次的二線主角擔綱主演,單集片子製作費用在100萬左右吧)裡邊6、7號的樣子,一集純到手2萬,一年能拍幾十集吧,其他收入0,還需要請副導演等吃飯,送禮啥的,真正拿到手的純收入也就幾十萬吧,比我這種金領要低不少。
3、一些媒體上的消息:
愛情公寓的製作人曾經說過,《愛情公寓》第4季每集製作費用為50萬,90%都花在了製作上,所以製作水準還是可以的(我也覺得比於正劇那種學生劇團水平的道具強多了),6個主角分到的錢加一起也就是每集稅前5萬,供參考。
羋月傳孫儷片酬單集稅前30萬,她有經紀公司,所以到手1/4,拿多少錢自己算。這已經是她拍完甄嬛之後大紅大紫的片酬水平了,甄嬛的時候她的單集片酬收入絕對不會超過20萬。當然,可能製作公司會給她一定的報銷額度,但估計不會太高。
葛優大爺曾經抱怨過電影片酬「只有600萬」,真是嚇煞人啊,不過葛優大爺自己沒有經紀公司,純拿到手的大約300萬多一點兒,國內其他人電影片酬不會高於葛大爺,如果有經紀公司,拍一部電影可能也就拿到手100萬出頭。目前電影的片酬的確偏低,但絕不會跟電視劇差那麼多,否則誰腦子進水了還拍電影?真正紅的人,例如葛優、黃渤、王寶強為什麼死也不拍電視劇?趙薇拍了一部電視劇但人家是製作人,連章子怡黃曉明李冰冰都很久沒拍電視劇了吧,劉德華拍一部電影收入才稅前1000萬,稅後500萬,為啥他不去拍電視劇,拍一部就有幾千萬收入?所以我估計電影電視劇的片酬也就是差不多的水平,一部電影幾百萬,電視劇相當或者略低一點點的水平,這已經跟國際上電影片酬高電視劇1倍的常態有背離了。
ps:佐證,09年馮小剛說電視劇請不起他,至少那個時候,電影的片酬水準應該還是遠高於電視劇的,那麼現在電影和電視劇,所以電視劇片酬大幅上漲到跟電影相同或者略低,也符合描述,至於說電視劇大幅上漲以至於漲到了電影片酬的好幾倍,很難理解,至少馮小剛現在還沒拍電視劇,不是么?嘿嘿。
王寶強在離婚官司中的身價是1個億,考慮到大部分財產構成都是房子,有價值的增值,可以認為他實際賺到手投入買房的錢大約在4、5000萬左右,也就是一年4、500萬,考慮到開銷,他的收入可能在7、800萬/年吧,王寶強現在也能算準一線吧,票房號召力甚至高於陳坤這種,而且他很高產。
像鹿晗、吳亦凡這種小鮮肉,沒有真正的實力和票房號召力,全靠公司大規模包裝,公司花了那麼多錢,抽水比一般演員重多了,一集電視劇就算給他們開15萬稅前(實際上來看,他們基本上都是去蹭角色的,有沒有錢都難說,有錢頂多也就10萬/集),自己拿到手的能有2萬一集?1年就算玩了命演100集電視劇,到手也就是200萬吧,算上商業收入,4、500萬頂天了,大概率2、300萬的樣子,不過一個新人,就靠著外形和炒作,收入就能比肩多年積累的實力演員,也夠可以了吧。
真正片酬50萬的,有,但極少,至少得陳道明陳寶國王志文李雪健這檔次了,而且這些人基本上都是單幹,扣稅之後都是自己的,他們演一部真正的大製作電視劇,稅後拿個1000多萬甚至2000萬問題不大,但這些人一般不在乎錢,挑戲,人家是真不在乎錢,這也是為什麼最近這幾個人很少出來了,很多「大製作」裡邊需要一個氣場強的大配,只能請得起陳建斌這種角色了,因為這幾個人是真貴,也是真挑劇本。現在所謂的「當紅明星」,片酬還不夠檔次,一部電視劇是王凱演還是李易峰演,是用佟麗婭還是用趙麗穎有很大區別么?可替代性這麼強,為什麼要給你超高的薪水?這些人的收入大概率在一年4、500萬的水平,由於不是全民偶像,這種收入已經很高了,跟老牌明星能夠比肩了。
總結:
一般一線明星一年最多也就拍2部大製作,也就是能純到手1600萬的樣子,算上商業收入,即使單飛,封頂收入也就是稅後2500萬了。現在「大明星」接戲的節奏是1年1部的樣子,年收入不會超過2000萬。這樣的人中國應該不超過20個,活躍的不超過10個。
如果沒有經紀公司,或者自己開經紀公司,拿到手的就會多一些,因為沒有經紀公司抽水,這也是為什麼大明星多數是單飛,二線演員一紅也鬧單飛的原因,但你單飛了,接戲的機會就變少了,有經紀公司的話經紀公司會幫你打點應酬,接戲的機會也多,所以收入是否划算也不好說,娘娘現在不是還有經紀公司么?劉濤也有經紀公司。
二線明星,沒有經紀公司的話,收入封頂大約在單集5萬*100=500萬,加一些商業收入,大約在6、700左右,但不玩命的話,一般在單集5萬*50=250萬,商業50的話,收入是300萬左右。有經紀公司的,收入減半。這些人其實也不多,跟陳赫、黃覺、郭京飛、王雷等人咖位差不多的人很多麼?好像很少的樣子啊。這樣的人中國應該不超過200個,活躍的不超過50個。
我說的這些報價是正常市場價,如果參演大導的戲,收費要便宜很多,不是說陳坤拍讓子彈飛都不要錢么?正常戲份那麼重怎麼也得收個2、3百萬吧。所以如果有點兒藝術追求的話,到手收入就更低了,很可能得在上邊的數據上打8折甚至5折,那就更少了。
三線那些經常在屏幕上露臉的小配,很可能你對他都耳熟能詳了,但基本上也就是高級白領的收入,一年100萬封頂,大概率50萬,至於那些中戲、上戲、北影畢業的大部分學生以及其他藝術院校的帥哥美女,只能成為每集自帶服裝演出費300的炮灰,我看還是告別自己養活自己的節奏吧,琢磨嫁個大款娶個富婆更合情合理。這個層級的人就算很多了,大部分三校學生的努力目標也就是這樣了吧。
坦率的講,經過仔細分析之後,演員的收入並不算高,一線明星也許可以比肩優秀企業家,但二線的收入就只能當個小老闆了,考慮到是青春飯+紅的時間短,性價比真的很有限。在一線城市,二線演員可以看做有錢人的門檻,相當於金融it的金領收入,至於三線,也就是個富裕中產的水平,比金融、it的一些白領收入還要低。
至於為什麼很多管理部門、媒體、導演、製片說拍戲演員成本太高了,因為演員成本這兩年確實長得很快,年輕偶像劇明星例如高圓圓,幾年前只有10萬/集,但現在達到了30萬,漲了2倍,但物價沒有提高兩倍吧,製作費用不可能提高兩倍吧?
有人說明星一天甚至半天出場費就幾十萬,那當然,你對人家職業生涯毫無幫助錢又多,不宰你這種小肥羊宰誰去啊,但這種錢更是要層層扒皮,舉辦活動的公司那邊經辦人得吃回扣,中介公司或者穴頭得賺錢,經紀公司還要抽成,扣完稅還要給助理啥的發工資,我們簡單計算一下,50萬費用*(1-50%稅)*(1-3-5%經辦人回扣)*(1-30%中介公司抽成)*(1-50%經紀公司抽成)*(1-10%助理工資、媒體軟文等成本)-1萬自負住宿、飛機等成本=每個環節都抽成最少也就拿到6.5萬,這樣看收入還高么?沈夢辰這級別的,表面出場費20萬,實際拿到手的有2萬就不錯了。當然這裡邊每個渠道都能優化,例如不通過中介公司,合理避稅等,像范冰冰這樣的專業工作室,估計能拿到一半的錢達到20萬左右(專業、單幹多麼的重要!)。
但我不相信范可以拿到很高的代言費用,代言多難啊,只有大品牌才有代言一說,代言費幾百萬,這麼多年只有成龍李連杰葛優姚明劉翔李娜級別的才能拿到,鞏俐拿歐萊雅都算小咖了。范冰冰所謂的代言就是普通廣告,你弄個透明洗臉皂廣告告訴我比中國移動廣告給的錢還多,收入上千萬,你信么?全中國透明洗臉皂企業加起來盈利能有1000萬么?笑。她有20個左右廣告每個平均稅前50萬,稅後20萬,收入400萬,扣掉軟文之類營銷費用的,廣告收入一年300萬左右吧。走穴活動的話,我親眼看過范冰冰出場費稅前40萬,那麼拿到手的就是十幾萬左右,一年算她20個也有300萬了,加上演戲,一年7、800萬吧,算是一二線中間吧。至於一年2億,恕我腦洞不行,智商不夠燒的哈哈哈。題主拿房祖名和現在大紅大紫的明星比,本身就缺乏可比性。所以這個問題沒法正確客觀回答。這就像你去和Lady Gaga談演唱會合同,人家絕對開價比毛阿敏要多幾個零是一個道理。
我懶得分析了,就給那些瞎猜的打個叉。黃渤?他現在都是走分成的,想拍的話不會開口就四百萬的,如果真是他,說明是要報高價嚇退人。但他一般不這樣。
所以不是他。
————————————————————————
哈哈哈哈哈哈,2017年了,各位2013年說的電視台怎樣怎樣的問題是解決了,可是現在最大的買家是騰訊、優酷、愛奇藝了耶。然後他們更誇張喲。
以及有位今年才寫回答的,自認為金領的朋友,感覺他的數據還停留在四五年前。孰不知,2015年之後片酬增長的情況遠比他想像的要瘋狂得多。還是要強調一點,影視行業不是一個穩定規律型行業,最近幾年的爆炸式變化完全是沒有行業內部動力基礎的,而是外力驅使的。
這個價格很公道的親。
某唱片公司找孫楠詢價,幾十倍於這個數字的。
你國演員兩三百分的高考成績各個年薪千萬上億,美國英國演員動輒名校畢業也就不過如此,還不能說是漫天要價?你國老百姓高考不考到個六百分都在北上廣找不到工作,美國老百姓隨便上個college(相當於技校)就能小康了,這不是演員和普通人貧富差距過大?你國那破電視劇電影除了糊弄腦殘也就基本沒啥了,美國電視劇電影隨便拎出來一個不都比你國的強?特別是電視劇,你國電視劇基本就是唬弄腦殘的。越獄男主角溫特沃斯米勒普林斯頓畢業,混到了三十幾才火起來,越獄後還經歷了好久的低谷,你國神馬亂七八糟的年薪上億的毯星鮮肉靠靠炒作和潛規則還有整容就爆紅了還不能說是漫天要價?總而言之,就是中國娛樂市場太畸形,老百姓審美太low民眾沒有自己的人生就知道盲目追星單導致的
有供有求啊,他知道這價錢有市場才開口,藝德在這是加分,又沒有用不正當手段。有人愛演戲有人拿它當技術賺錢養家養自己。不是慈善事業,這和做IT,投行,售貨員等任何一個職業一樣。他怎麼不要四千萬呢,因為他覺得不可能,所以這情況自然就消失了。說本子,它可以在幾個都給四百萬的戲裡挑,拍不拍自己決定。個人看法。
這個問題啊,太祖早就說過了,你們還要學習一個。最大的原因是: 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同落後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
簡單的說,中國的文化資源不足以滿足國人的文化需求。
中國的經濟發展的飛快,人民群眾的需求也提升的很高。文化卻沒能發展的這麼快。這其中當然有各種原因,但是卻造成了各種怪現象,包括片酬虛高。
我們看美國的脫口秀節目,請的嘉賓經常有模仿各種口音說話的技術。放到中國來,就應該是各地方言都能說,但是現在看來,沒幾個演員能做到。當然,凡事有利有弊,這也推動了普通話的推廣。
解決方法還是老調重彈,逐步放開文化方面的管制。
但看包子的動作,任重道遠啊!
國產電視電影現在不是搞藝術,而是帶著明星搞粉絲。
經過多年的政策扶持和封禁,現在粉絲在這方面的價值觀,審美觀,是非觀已經基本被扭曲,他們分辨不出好賴,也沒有勇氣去分辨,滿腦子都是本寶寶迷妹小鮮肉。
對於這群衣食父母,以盈利為目的的圈子裡,能不把明星當寶嗎?
肯定虛高。
說得直接難聽一點是,觀眾欣賞水平低,投資方為了賺錢跪舔觀眾只能上明星,然後利用所謂的市場經濟越拉越高,越高越虛,就導致現在這種情況了。
不漫天要價買不起房啊
區別在於,大陸演員,台灣演員,題主。三人中肯定有一個沒讀曼昆的《經濟學基礎》。
既然這麼憤慨,炒他們魷魚!不請他們拍戲!餓死他們!
只用又好又便宜的台灣演員不就得了嗎?作為一個在影視從業者邊緣的人來說,內地演員的片酬絕對有虛高的成分,不僅僅是一線演員,還包括二三四線的演員。有些非大紅大紫但又熟悉的演員,很多劇如果請不到一線演員就會轉戰請這些二三四線演員,互相競爭下導致演員的片酬也炒作上去。
一部劇、電影的投資,演員片酬與其他製作的佔比非常不合理,所以大家吐槽5毛特效的時候想想花了多少錢在特效上也就明白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星球大戰》中的兩把光劍會碰在一起而不是透過去?
※如何理解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
※星際迷航高新技術有哪些?
※從編劇的角度來看,這一小段劇本存在哪些問題?應如何改成為較規範的劇本?
※「異星覺醒」如果讓你換個名字,你覺得哪個名字最為貼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