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為沿海城市為什麼霧霾散不去?

沿海城市,受海陸風影響,霧霾會比內陸更容易散去,天津沿渤海,為什麼霧霾不容易散呢?


轉貼我之前寫的文章 :

中國大氣污染高發地區統計(2017)

作者:Justin Su
鏈接:知乎專欄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又到一年霧霾季。霾天氣的成因比較複雜,大體上有以下幾個原因:

  1. 地形限制。由於霾總是向低處沉降,盆地、山谷、低海拔平原、向風/背風的山腳下往往最容易堆積顆粒物。下面列舉的全國主要霾區,幾乎都和地形有關。
  2. 天氣。除了無風靜穩的天氣,逆溫層的形成也不利於霾的擴散。一般而言,由於太陽輻射,越靠近地表氣溫越高,熱空氣會向上對流,從而加快空氣流動。而在某些情況,比如清晨、下雪後、大霧天氣,地表溫度往往比高空要低,冷氣在下熱氣在上,大氣處於穩定狀態,這就是逆溫層的成因。
  3. 人類活動造成的污染。高能耗產業、居民冬季燃煤、汽車尾氣、麥稈焚燒及其他來源,大致占空氣中細顆粒物3:3:2:2的比例。

(1)遼吉黑霾區。

覆蓋範圍:東三省境內的遼河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

主要城市:瀋陽、長春、吉林、哈爾濱、齊齊哈爾、大慶、牡丹江。

污染源:重工業、烹飪及冬季採暖、汽車尾氣。

地形限制:低海拔平原,兩側為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和長白山系,擴散能力稍差。

污染指數:8 / 10


東北是傳統的重工業基地,異常寒冷的冬天,燃煤是污染物的大頭。近幾年的經濟萎縮,工業生產活動大為減少,污染雖仍很嚴重,但相比華北平原已經好很多。東北霾區還會跨境影響俄羅斯遠東地區、朝鮮、日本北海道地區。

下圖是NASA Terra於2016年12月20日拍攝的畫面顯示,由於冷空氣過境,東三省的污染物跨過俄羅斯遠東地區,灰霾覆蓋了日本海大部分的洋面,其先頭已經抵達津輕海峽。

當天日本北部多地出現輕微污染(圖片來自在意天氣)。

(2)北京 - 石家莊 - 鄭州霾區。

覆蓋範圍:華北平原,以北京 - 石家莊 - 鄭州一線為源頭向東南擴展。包括北京中南部、河北東南部、天津市、河南省、山東省北部。

主要城市:北京、天津、唐山、保定、石家莊、邢台、邯鄲、衡水、鄭州、洛陽、駐馬店、濟南、德州、東營。

污染源:鋼鐵等重工業、汽車尾氣、麥稈焚燒、烹飪及冬季採暖、揚塵。

地形限制:低海拔平原;燕山 - 太行山山腳堆積。

污染指數:10 / 10


我國霾區中的BOSS,污染輸送的主力。這一霾區也成了全國出鏡率最高的地區,「北京人民等風來」的經典笑話歷久彌新。

河北保定、石家莊、邯鄲地處太行山脈東側山腳下,顆粒物容易堆積,尤其是起東南風的時候。從蒙古高原而來的冷空氣不容易吹到這裡。帝都、唐山同樣背靠山脈。北京地區工業排污標準較高,落後產能基本淘汰完畢,污染主力是汽車尾氣,但架不住周邊污染的擴散,該爆表還是會爆表,因此會有「京津冀協同發展」這一概念。

如何破解,唯有冷空氣。祖宗們唯恐避之不及的塞外惡劣氣候,如今成了最寶貴的資源。接下來是北霾南送的慘劇,長江中下游平原自身空氣也不怎麼地,這麼一疊加,雪上加霜,直接奔重度污染,甚至常年空氣優良的舟山群島,也難逃「有毒害」的夢魘。

下圖來自日本向日葵8號氣象衛星,於2016年12月31日午後拍攝的畫面。可以看到在這場跨年巨霾中,整個華北平原的霾區,已經和南方的霾區連成一片。

另一張圖來自NASA的Suomi NPP於2016年12月18日拍攝的畫面。華北平原全部被灰霾籠罩。圖中內蒙古、陝西黃土高原,空氣清新,顯示出了本來的沙土黃色。由於霾會向低處沉降,在山西、河北西部、河北北部、北京西北部的山區,山頂清晰可見(深色),但山谷已被灰霾浸潤。山東全省也僅有泰山、沂蒙山和海邊稍好。同時,顆粒物濃度已經超越了海洋的自凈能力,整個渤海上空全部被灰霾籠罩。(渤海西北部「不那麼白」的雲,其實是濃霧,高度是低於霾的)

(3)太原 - 運城 - 西安霾區。

覆蓋範圍:山西汾河平原,陝西渭河平原(關中平原)。

主要城市:忻州、太原、晉中、臨汾、運城、渭南、西安、咸陽、寶雞。

污染源:鋼鐵、煤炭等化工重工業、汽車尾氣、烹飪及冬季採暖。

地形限制:山谷;秦嶺山腳堆積。

污染指數:10 / 10

汾河平原 - 渭河平原(關中平原)兩側的山脈阻擋了霧霾的擴散。如下圖那一新月形的,夾在山裡的狹長污染帶,曾經是BOSS級霾區,如今已讓位於華北平原。當年太原、大同、臨汾是全球污染倒數的三個城市。

產煤大省、焦炭產業...就不多說了。西安所在的關中平原,冷空氣光顧次數較少。如果北京人民還能盼望北風,那麼西安人民只能靠人肉凈化。

(4)四川盆地霾區。

覆蓋範圍:四川盆地,及其輸送區域。包括四川東部、貴州北部、重慶西部。

主要城市:成都、重慶、綿陽、樂山、雅安、南充、宜賓、自貢、畢節、遵義

污染源:汽車尾氣、化工業、烹飪。

地形限制:盆地。

污染指數:9 / 10

重慶依靠處在山裡的優勢,污染稍微輕一點,地處青藏高原腳下的成都,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不過客觀地講,[-嗶-]州[-嗶-]化所造成的污染,並不是整個盆地的主力。盆地內幾乎沒有風,污染物一旦堆積就難以消散。

2016年12月,四川盆地幾乎每天都像上圖中這樣被雲層覆蓋,但掩蓋不住周邊「溢出」的灰霾。要尋找一張成都晴朗時的衛星影像,還是很不容易的。下圖拍攝於2017年1月5日,雲層掀開一角,下方果然是濃重的灰色,在成都應該能看到像月亮一樣的太陽。西邊的棕色的青藏高原和其中的雪山則非常清晰。

四川盆地是全封閉地形,周圍山脈和其他霾區相比要高的多,因此是灰霾最不容易擴散的地區。事實上這裡平時是沒有風的,而且不適合發展工業,甚至不適合放任私家車保有量的增長。不過成都緊鄰青藏高原,只要開車往西走幾十公里,就能看到純凈的高原藍。這一點北京也類似。

(5)環塔里木盆地污染區。

覆蓋範圍:塔里木盆地(新疆南部)

主要城市:庫爾勒、阿克蘇、喀什、和田及東部的且末縣、若羌縣。

污染源:沙塵暴、烹飪及冬季採暖。

地形限制:盆地。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和天山山脈包圍的低海拔沙漠戈壁。

污染指數:6 / 10

沒錯,是新疆。大多數人想像中新疆的美麗雪山、草原、湖泊,是北疆地區的克拉瑪依、阿勒泰、吐魯番等地。而南疆完全是另一碼事。接近海平面的海拔,周邊是5000米以上的高原、山脈形成的完美屏障。中間是乾燥的沙漠和戈壁灘無人區。

南疆空氣污染成分和內地有很大的不同 。上圖來自NASA suomi衛星於2016年3月9日拍攝的圖像,並不是之前看到的灰色,而是「黃色的煙」 - 沙塵暴,可以看到整個盆地內部被沙塵全覆蓋。沙塵污染是南疆空氣污染的主力。行業內對空氣質量的衡量,沙塵是重要的統計指標,沙塵暴也是PM 10的污染主力,對PM 2.5的貢獻也相當明顯,每年因沙塵暴而頻頻爆表的事情簡直太平常了。如果你天真地認為內蒙古的沙塵暴已經非常嚴重了,那只是因為你沒有來過南疆。

由於工業稀少,來自人類的污染反倒是屈居第二,且範圍小,只分布在城區,並具有明顯的潮汐效應 - 污染集中於早晨、中午和傍晚三個時間段(同樣的例子可以參照西藏那曲地區)。即使沒有沙塵暴,上述時段內爆表也是很平常的。另外由於這裡非常不容易擴散的地理條件,污染物也會長時間在盆地內徘徊、累積。

(6)長三角污染區。


覆蓋範圍:江蘇、安徽北部、浙江北部、上海市。

主要城市: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蚌埠、徐州、揚州、淮安、鹽城、南通、無錫、蘇州、湖州、紹興。

污染源:重工業、汽車尾氣、上游顆粒物輸送。

地形限制:低海拔平原;華南山區(大別山 - 九華山 - 黃山 - 天目山 - 會稽山 - 天台山)山腳污染物堆積。

污染指數:7 / 10


北霾南送:下圖拍攝於2016年12月8日。來自蒙古高原的冷空氣抵達北京、天津,黃褐色的地表立刻顯露了出來。整個霾區開始向南推進。而長江中下游一帶在東南風的幫助下達到了優秀。

12月9日,冷空氣勢力強大,霾區持續向南推進,長江中下游空氣普遍轉差。濃郁的灰霾被壓縮到華南山區腳下。

(7)江漢平原霾區。


覆蓋範圍:江漢平原全域,及周邊嶺谷。包括湖北東部、湖南北部。

主要城市:武漢城市群、長沙城市群、岳陽、荊州、宜昌、益陽、隨州。


污染源:重工業、汽車尾氣、烹飪、上游顆粒物輸送。

地形限制:低海拔平原;准盆地地形

污染指數:9 / 10


下圖拍攝於2016年12月30日。這場跨年巨霾中,江漢平原霾區已經和華北華東連成一片。

(8)珠三角污染區。

覆蓋範圍:廣東省珠江三角洲

主要城市:廣州、清遠、肇慶、佛山、東莞

污染源:汽車尾氣、化工業、烹飪

地形限制:低海拔沖積平原;南嶺谷地。

污染指數:4 / 10

南嶺有效地阻擋了長江地區的灰霾輸送,但也是珠三角相對封閉的地形,有利於本地污染物堆積,沿海空氣較好。珠三角城市群帶來的污染也較嚴重,但和全國其他霾區相比,算是最好的。

(9)湘桂黔次生污染帶。

覆蓋範圍:湖南南部、廣西北部、貴州東部

主要城市:貴陽、衡陽、永州、桂林、柳州、來賓、南寧、百色、河池、崇左

污染源:上游顆粒物輸送、汽車尾氣

地形限制:山谷;較低的山系;雲貴高原東部低地。

污染指數:6 / 10

由於經濟欠發達,本地工業並不會產生多少污染,但這一區域長期受到來自四川盆地、江漢平原重霾區的侵擾。上述重霾區的霾天氣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向南「溢出」,一路沿著山谷低地前進。雲貴高原在貴州省的部分海拔較低,霾可以輕易翻過,此時貴陽、南寧都會受到影響。湖南南部以低地丘陵為主,北風一來必然被湖北的霾「深度浸潤」,甚至會影響到廣州。

下圖拍攝於2016年12月7日,四川盆地高空的顆粒物向南擴散,整個貴州及廣西北部全部被覆蓋。雲南由於境內海拔較高,並未受到影響。

12月8日,北風將江漢平原的霾推進到了湖南南部和廣西。

12月10日,西南風到來,湘桂黔霧霾消散。同時北方的冷空氣也將灰霾向南推送,經過壓縮,形成長江地區濃郁醇厚的「痰」....

除了上述大面積霾區外,在偏遠地區也分布著若干霾易發區域,但範圍很小,一般只局限在城市市區。

(1)呼和浩特。和包頭、巴彥淖爾(河套)同在陰山山脈南側腳下,風吹草低見霧霾,但並沒有連成一片。冬季採暖、工業污染是主要來源。

(2)包頭。

(3)河套地區。

(4)烏魯木齊。烏魯木齊 - 吐魯番地區夾在天山山脈中。冬季灰霾高發。

(5)銀川。依然是典型的地形限制。賀蘭山東部山腳下,是低海拔的黃河沖積平原 - 寧夏平原。而周邊都是高原,非常易於灰霾堆積。如果你開車沿銀巴高速(銀川 - 巴彥浩特)走一趟,翻越賀蘭山,能明顯感受到巴彥浩特藍和銀川灰的區別。寧夏北部的烏海污染程度不相上下,但地勢平坦,空氣質量明顯好於銀川。

(6)蘭州。山谷地形,揚塵污染為主的城市。冬天燃煤粉塵佔據主流。蘭州為了除塵真是拼了,洒水車全天候開動。

(7)西寧。同蘭州一樣處于山谷中,但海拔(2200米)要比蘭州(1500米)高很多,是進入青藏高原前最後一站,因此污染物稍微少一點。

周末避霾指南:

如果你在北京,往西走、往北走、往高處走,八高(G6,京藏高速 )是逃離霧霾的天路。京北和京西山脈眾多,懷柔、密雲、延慶也有不少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更遠的張家口、豐寧壩上、克什克騰旗是最理想的選擇。注意有些谷地平原也要避開,雖然這裡海拔高(比如翻越八達嶺後的康莊 - 懷來 - 宣化一線,空氣並沒有預想的良好)

如果你在上海,往南走,深入浙江的山區,去海洋深處的舟山群島。浙江山區有很多寬闊的谷地平原,北邊的灰霾非常容易滲入(比如衢州 - 金華 - 新安江 - 富春江沿線),要注意避開。盡量選擇靠山的東南沿海。如果去舟山群島,要注意風向 - 避開刮西北風的日子。北京驅霾靠冷空氣,上海驅霾靠的是颱風。颱風登陸前一周,長三角一帶盛行東南風,AQI指數常常在個位數。

如果你在成都,往西走,過了都江堰進山爬坡開始,空氣就有明顯的好轉。繼續前行,首先登上霾端,然後衝出雲端,陽光、藍天和白雲就在眼前。是的,你已進入青藏高原。推薦S303,G317.

如果你在蘭州、西寧,同樣往西走,去往青海湖。內地霾區和高原的分界線同樣很明顯。到達湟源縣,南線G109翻越日月山埡口,北線G315越過東大灘水庫,便徹底擺脫霾的困擾。


唐山和滄州天天也這麼琢磨


渤海不算海


推薦閱讀:

在京津冀的霧霾下生活是怎樣的體驗?
霧霾層的高度是多少?厚度呢?
為什麼北方比南方的霾更嚴重?
可再生能源對治理霧霾有沒有貢獻?
現在霧霾這麼嚴重,用污染換取經濟,值得嗎?

TAG:地理 | 霧霾 | 霧霾成因 | 霧霾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