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討厭一個人?
跟有些人其實沒什麼交集,但就是覺得討厭;也想過是不是自己太狹隘,不夠包容,又覺得不該勉強自己,討厭就是討厭。我想知道討厭一個人有什麼更深層次的原因么,讚賞所有真誠認真的回答.
這個問題已經累計了六百多個回答,而且我每天都會收到消息顯示又有新的回答了,點開一看大部分都是之前答案里已經有的觀點,而且很多回答者回答的問題不超過三個,我想也許是新用戶。單純對於這個問題而言,希望在回答問題之前看看已經有的答案,大多數答案本來不應該成為答案的,在評論里補充一下就行了。就這樣。
討厭一個人絕對是有原因的,只是很多時候我們自己並沒有察覺出具體是哪些,或者說不出為什麼,就是有一種不喜歡的感覺。這種感覺實際上就像聞到臭味就想捂鼻子,遇到危險要逃跑,都是一種自發的保護機制。那麼,我們為什麼會討厭一個人呢?我大概說幾點。
1.資源的競爭
進化過程中,我們很自然地產生對資源競爭者的警惕和潛意識的敵意。我們對遠方的強者有更多的敬畏,而對身邊的朋友會有更多的嫉妒。實際上是因為我們與朋友的資源的交集比較大,產生的競爭比較多。一旦產生了競爭,那麼就存在一定程度的對立。這樣就很容易產生敵意和對對方的厭惡。
人類的戰爭大多都是圍繞著資源的掠奪而進行的,生態系統中,兩個物種存在的資源交集越大,它們的拮抗作用就越強,那麼彼此的敵意也越強。同樣的,個人如果與他人存在較多的競爭,那麼很自然會產生與對方的對立關係。
2.控制感喪失
《進化心理學》的觀點是:我們之所以會厭惡一些人和事,是一種自我的保護機制,可以讓我們規避掉一些對我們生命的威脅。我們需要通過對環境的控制感來獲得安全感。如果我們對環境的控制感很差,那麼我們就會產生更多的應激反應——因為沒有控制感,往往意味著存在風險。
就像聽到手指劃玻璃的噪音,即使實驗證明它對我們聽力沒有任何影響,但是我們還是會自發的厭惡,是因為它對環境的其他信息有一定的屏蔽作用,讓我們無法更好的評估環境,造成我們對環境的預期不穩定,進而產生恐懼與厭惡。
而在人與人的關係中,比如說我們的父母,我們想要穿短袖出門,但是他們覺得外面冷,你需要穿一件長袖,這個時候,你為了保證對環境的控制感,覺得自己是獨立個體,自己知道怎麼做,堅持穿短袖。父母為了實現控制感,會對你有一定的強迫——不穿不給你出門。這就造成了我們對讓我們產生預期不確定的父母產生了一定的厭惡。
實際上,生活中凡是要強加行為到我們身上的,都會削弱我們對環境的控制感,也都會讓我們產生一定的厭惡。
3.心理不相容
「只因為在茫茫人海中多看了你一眼,兩個人莫名就打了起來。」
生活中,我們看到一些人,還沒有說過話,更沒有任何其他接觸,就覺得註定與這個人合不來。傳統說法是氣場不合,現在的說法是心理不相容。我們無緣無故不喜歡一個人,可能是因為他與曾經讓我們受過傷害的人或事,有一定的相似處,甚至是我們自己腦補出來的相似處去佐證。也有另一種解釋,那就是他與我們的行為模式有較多的重合,讓我們感覺本我的顯露,不自覺討厭他實際上就是討厭內心深處那個想要隱藏的自己。
4.反應性厭惡
如果我們受到別人的拒絕,那麼我們很容易感到失落和不開心。如果對方給的理由是非常主觀的——沒什麼,就是不喜歡你才拒絕的。那麼我們就會因為對方的敵意產生更多的厭惡。
比如說,我前段時間看到的《陀地驅魔人》這部電影,因為劉sir的個人針對導致毒販的大反抗,對他們進行殺害。這是很自然的生理反應,因為一個充滿敵意的人,會喚醒我們對環境的更多警惕和攻擊,保證自己的安全。同樣的,我們的不友善,也會讓對方產生反應性厭惡,不喜歡我們。
講完了我們為什麼會不喜歡一個人之後,我也大概說說如何減少他們對我們的影響,不對自己產生太多的傷害。
1.保持距離
噪音源離我們越近,越讓我們感到煩躁,厭惡源離我們越近,那麼我們也會陷入不愉悅中。距離太近的情侶,比如說同班,更容易分手,實際上也是因為吵架的時候,沒有距離帶來緩衝,進而越看越生厭,導致破裂。
很喜歡最近看到的一個段子。
青年問禪師:「我工作很努力,但事業上卻沒有一點成就,怎麼辦?」 禪師說:「九十度很熱,但這樣的水溫,能讓水沸騰嗎?」 那個青年說:「我在拉薩長大的。」
大師滿意的說,這就對嘛,換個環境試試看,會好的,親。
同樣的,對一個人不自覺的討厭既然改變困難,那更好的辦法也是換一個環境,遠離他們。人有一套很好的自我保護機制——那就是遺忘。只要不經常看到,那麼,我們慢慢也不會記得他對我們的意義,他對我們的負面影響。
2.增加合作
競爭性接觸會分化關係,但是合作性接觸會讓我們對對方的好感增加。就像一些國家為了轉移內部矛盾,往往是製造外部的敵人——美國製造中國威脅論。中國製造日本敵人。通過共同的敵人和外部目標,讓我們產生群體的歸屬感,進而減少內部的破壞行為(遊行等)。
就像電視劇中,那些原本有過節的人,因為一個任務被分配到了一起,然後慢慢地因為合作而對對方有更多的好感和信任。成功的合作能夠增加相互的吸引力,減少厭惡。
如果想讓對方減少對我們的厭惡,可以讓對方幫我們忙(而不是去幫助對方的忙)。對方幫助我們的同時,會產生對我們更多的「弱者關懷」,以後也更可能幫助你。想讓兩個互相討厭的人減少敵意,有效的辦法是讓他們必須協作完成一個任務並且成功。
3.一定要鍛煉身體
我高中的時候學習非常努力,高考的壓力比較大,基本每天都是晚上一點睡覺,六點起床,沒有午睡。但是那段時間,我對班級里產生的任何聲音也非常的敏感,對一些不和諧的行為都不順眼,雖然靠著較好的情商,能夠很好的制止別人,但是有時也能感受到確實是自己的問題,產生了明顯的環境適應不良。後來每天起床後都到操場跑步,也培養午睡的習慣,慢慢地才好過來,不對環境敏感多疑。
直到看到書上寫的知識才明白,當自己身體狀況差的時候,身體自發會感受到自己的不安全情況,進而更為警惕周圍環境。有的女孩子在經期的時候也是如此,因為自己的身體狀況下降,導致對周圍更為敏感多疑,進而有更多的攻擊性。而這些情況造成對環境和他人的厭惡都是可以通過鍛煉來規避的。
4.提前干預
嘴巴沒說什麼,但是身體很誠實。我們的情緒有70%可以通過身體表達。即使我們隱藏對一個人的討厭,但是對方還是會很輕易感受到你的不友善。情緒是會隨著互動反饋的。對方察覺到你的不友善之後,往往也會反饋以不友善。所以,如果想要忍住不愉悅的情緒,也請記得控制自己的身體語言,放自然,減少刻意——想讓對方減少敵意的前提是:你也減少敵對。
當自己不喜歡一個人的時候,我們在編程對方的語言和行為會有更多的主觀成分,往往會自發驗證他——「我就知道他不懷好意,我就知道他是這種人。」實際上,對方的行為並沒有針對性,但是卻被我們的大腦自發定義為針對我們的。進而做出負面反饋,以牙還牙。結果自然是雙方的惡意越來越多。
所以,當自己對一個人有所厭惡的時候,一定要提前干預自己的行為,減少惡意和扭曲。意識到自己會有扭曲的傾向,進而改正。
期待共同進步。有收穫也順手點個贊吧,認真答題需要些鼓勵,謝謝。
知乎專欄
相處的其他回答:
如何放下心中的執念? - 衛藍的回答
如何更好地控制情緒,不「抬杠」? - 衛藍的回答
——————————
不到一天飯錢,卻可飽食一生的自我提升類書籍《反本能》銷售中,解答你80%的生活疑惑。點擊購買鏈接:《反本能:如何對抗你的習以為常(衛藍)》- 噹噹圖書
好問題,但我想前面的答案還是不夠完整,就做一個補充吧!
@古越 知友說到:「那麼我們恨的是他形象里某些存在於我們自身的東西」,實際上按照精神分析中的心理防禦機制來理解就是,自身所存在的不合理的想法態度信念被超我或者自我壓制,轉而採取「投射」的方式(懷疑別人或者強加別人)來緩解這種焦慮。
此外,我認為討厭也可以理解為一種「反向」的心理防禦機制,自己不合理想法被壓制而用完全相反的形式表現出來。
但我們仔細想一想,一個待人真誠的人也會去討厭一個虛偽的人,一個文雅的人也會去討厭一個粗魯的人,我們身上即使沒有那些東西,我們仍然會討厭一個擁有這些特質的人。
因為,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些人對我們構成了「某種威脅」,簡單來說,當我們產生討厭的情緒或者態度時,會不自覺地與我們討厭的人保持著距離,這時的討厭會使我們得到一些「自我保護」。比如,真誠的人討厭一些虛偽的人,從而不和他有過多利益上的接觸,可以保護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卻並不見得那個真誠的人骨子裡一定有虛偽的影子。
在社會心理學中,有的人和一些人沒什麼交集,卻生出討厭(比如題主,當然還有很多人),我想了一下,我們對別人討厭態度的產生還可能由多個方面來產生:(如果有過多的交集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1.中心特徵的錨定作用。我們對人形成印象的過程,一些特質起著關鍵作用(中心特徵),比如真誠,熱情,溫暖。而還有一些特徵起著錦上添花的作用(邊緣特徵),比如文雅,能力,外向或者內向。人們對中心特徵的不利評價會把整個人的評價給拉低。比如,有的明星就是開了3200場演唱會,也會因為自我形象的管理不佳,尤其是涉及誠實的方面,也會被打落神壇。柯林頓和萊溫斯基其實公眾還能原諒,但撒謊就是大問題了。
討厭某個人,極有可能是因為你認為「他不是一個真誠的人」。(當然,具體情況還是要看你認為的關鍵品質是什麼)
2.圖式化的影響。又叫「刻板印象」,大概意思是我們給一些群體按照一定的規則分類,打上不同的標籤。比如,我們習慣中會認為,東北人隨便砍人,上海人就是小氣等等,所以對一個人印象的形成過程中,我們受到圖式化的影響也會對一個人產生消極的態度。比如,你碰到一個官員,自己的心理圖式就已經貼上了各種標籤,這人那麼大的肚子一定是公款吃出來的,那麼肥大的身軀一定經常在賓館的床上留下辛勤的汗水。這樣的討厭在生活中經常出現。
但是我們要注意,圖式化往往會以偏概全,上海不僅有「喝咖啡」的周立波,也有聰明犀利的韓寒,大學生不僅有不思進取想著混張文憑的人,但更多的是正直勇敢的好青年(像我一樣)
圖式化認識雖然不準確,卻很有可能是你討厭某個人的原因。
3.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我們一般而言,「會更容易喜歡一個喜歡我們的人,也會更容易討厭一個討厭我們的人」。原因在於我們都渴望被人尊重,被人欣賞的,這是對我們自我概念的一種確認,這樣有利於我們樹立信心,比如戀愛補償效應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我們從細節中發現,比如嘴角下撇,眼睛從不正眼看你,如果歸因到他在討厭你,這時你的自我概念會受到攻擊,內心懦弱的人會產生自卑,內心強大的人則會對某人產生討厭,甚至憤怒的情緒。
所以,討厭別人還可能是因為你認為「別人也在討厭你」。
我先想到這幾種,以後的再補充。
以上,謝邀。
謝謝幾位邀請。
先來舉一個例子。小田跟她的前夫在爭吵了幾年後離婚了,她帶著兒子一起生活。有時候她會莫名其妙地向兒子大發脾氣,但每次發火之後她又特別後悔。她既愛自己的兒子,有時又特討厭他。我們知道這種討厭跟兒子無關,而是跟小田的前夫有關。兒子身上有前夫的影子,每當看到這種影子時,不免勾起小田長年累積的怨恨。很多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報怨母親(或父親)經常沖他發火,背後可能是將未被消化的對前夫(前妻)的怨恨加諸在孩子身上的結果。
如果你討厭的是某個曾經傷害過你的人,或者某種不道德的行為,那麼這種討厭是很正常的,背後是累積的憤怒。當你對沒有交集的某個人感到討厭時,也許你討厭的並不是這個人,而是另一個人。這個人既可能是過去的某個讓你恨的人(比如前面說到的小田的例子),也可能是你自己。
我想沒有人敢說不討厭自己吧。在心理諮詢中,自我嫌惡的話語是經常可以聽到的:「要是我再外向些就好了」、「我不喜歡自己」、「我覺得自己就是一坨屎」、「我太自私,天冷了就穿衣,肚子餓就要吃飯」,再嚴重一點的是:「我有罪,我應該坐牢」,所謂的自罪妄想。
「2014年是拚博的一年,2015要繼續拚,愛拚才會贏」,昨天剛剛看到學校的電子屏幕上在反覆播放這句話。我不免想,為什麼要拚?但似乎也沒有理由不拚,你不拚的話別人就跑到你前面去了,你接受得了這樣的現實嗎?那個時候你對自己還滿意嗎?文化通過製造對自己的不滿意,不斷地驅使著人的奮鬥。說的好聽點是追求進步,說的難聽點是對人性的壓榨。
為了保護自己,個體發明了一種心理機制:把自己所討厭的部分加諸別人身上,並加以攻擊。通過這樣的操作,人們扔掉了自身討厭的部分,保持了自己是足夠好的感覺。這種心理機制的學術名叫做投射。
完美主義者最經常做的事情便是批評別人(或社會)。指責別人的沒素質、太膽小、太懶惰......當他們在這樣責備別人時,暫時扔掉了自己糟糕的部分,並把這些部分投射到別人身上,自己則保持了想像中的完美。完美主義者其實是最不喜歡自己的,他們逼自己很厲害,通過投射的機制又會討厭身邊的很多人。完美主義的領導對下屬總是百般挑剔,令他們痛苦不堪。
由於對自己的不滿意,所以我們見不得別人的成就,特別是身邊人的成就。因為他人的成就會激起我們對自己的不滿意感,這種不滿意感是嫉妒的重要來源。
由此,每次當你討厭一個人時,恰恰是認識自己的一次機會。不妨捫心自問一下:會不會是我將對過去某個人的厭惡移置到對方身上了?會不會是我將對自己的不滿意部分投射到了對方的身上了?會不會是對方的成功激起了我對自己的不滿意?這樣的反省有助於改善跟對方的關係。當然,核心是悅納自己,接納了自己也意味著接納了別人。但是,當我們身處一個自我嫌惡的社會文化時,如何又能做到獨善其身呢?謝謝@黍來飽的邀請,題主的困惑在於無緣無故的厭惡,以及該不該勉強的猶豫。只是所有的愛和恨都不是無緣無故的。這種困惑或許會讓你關注或許忽視過的內心。
小
說《神鵰俠侶》中,郭芙一向對楊過看不順眼,還一怒之下砍掉了楊過的左臂。由於家世顯赫與父母呵護。郭芙從小就享有特殊待遇,性格驕寵任性自尊心強,可童
年夥伴楊過卻不給她面子,這讓優越感強的她充滿了失落和怒火。只是小說末尾,郭芙出現電光石火般的內心獨白:「我難道討厭他么?武氏兄弟一直拚命向討我的
喜歡,可是他卻從來不理我。只要他稍為順著我一點兒,我便為他死了,也所甘願。我為甚麼老是這般沒來由的恨他?只因我暗暗想著他,念著他,但他竟沒半點將
我放在心上?」
小說中金庸獨具匠心地內心描寫,讓我們窺視了人性深處的豐富情感。二十年來,郭芙一直不明白自己的心
事。「不但楊過絲毫沒明白她的心事,連她自己也不明白。雖然她一生什麼都不缺少了,但是內心深處實有一股說不出的遺憾。……她從來要什麼便有什麼,但真正
要得最熱切的,卻無法得到。因此,她一生中都不明白:為什麼脾氣這般暴躁?為什麼人人都高興的時候,自己卻會沒來由的生氣著惱?」正如金庸所描述的,我們
真的了解自己么?很多時候沒由來的厭惡,或許藏著內心深處的影子。
我們心中的自己,包括有兩個部分,自己喜歡的和自己不喜歡的。我們保留前者,成為我們道德準則以及行為標準;我們壓抑後者,成為我們內心陰影甚至排除對象。在心理諮詢中,這稱為分裂的防禦機制。為了避免在內心衝突中煎熬,我們把自己分成好和壞的兩半,容納前者、排除後者。我們把自己的標準加在別人身上,就構成理想化或敵意化的投射。其實,我們眼中的討厭別人,或許就是心中隱藏的自己。只是,這個心中的自己,不被我們接受,甚至被我們厭惡,所以把這種感覺轉移給別人。
表達著對別人的態度,我們同時也定義著自己。只是如果過度採用分裂的防禦機制,我們雖然可以降低內心衝突的焦慮,也獲得了一個不完整的分裂自我。這種不完整
的內心意味著,我們內心的某些願望被塵封,在暗無天日的角落深處布滿灰塵。這些陰影會滋生和繁殖。滋生的黑暗會籠罩在我們心頭。我們會產生黑暗中的無助和
恐懼,或以厭惡的方式把焦慮投射給別人。只是這樣的自我是不和諧的,不完整的。我們在暫時緩解內心衝突同時,也壓制了我們正常的成熟和成長。
覺
察到自己分裂的陰影是痛苦的,但要獲得真正的精神成長,嘗試進行深層的自我轉換,我們需要敢於和痛苦和平共處。不斷地改變和挑戰總是令人不快的,這也是我
們運用防禦機制的心理基礎。我們都不喜歡內心困擾的感覺,但如果僅僅是簡單的忽視不見,你的人生都保留著逃避的僵硬姿勢,你的內心無法舒展接受空氣和陽
光。但若你有機會探索引起痛苦的那部分,真正的啟發和成長或許就開始了。你將發現,自己會有一種脫胎換骨的重生感覺。
中
國古代的儒者強調,君子不該責人論是非,而應反省自己動心忍性。王陽明的朋友經常動氣責怪他人,王陽明說:「學須反己。若徒責人,只見得人不是,不見自己
非。若能反己,方見自己有許多未盡處,奚暇責人?舜能化得象的傲,其機括只是不見象的不是。若舜只要正他的奸惡,就見得象的不是矣。象是傲人,必不肯相
下,如何感化得他?」從這個角度看,王陽明和其他儒學大師,在交往時更強調克己功夫,「明理可以戒懼,克己可以戒怒。」如果不考慮後世的表面化和教條化,
儒學對人性其實給出了深邃地解答。
如何促成更完整的自我,除了有直面自己的勇氣,或許還可以學習適當的技巧。為了追
求消除私我、萬物一體的感覺,古代儒者採用了靜坐、正念、禪修等各種方式。現代的心理諮詢技術,也參考和綜合了這些傳統的方法。可以參考李孟潮老師總結的
慈愛心練習技術,針對心中有太多對他人反感的禪修修者的淨化之道,包括以下階段:
1)身體掃描,感受與對方相關的各種痛苦的軀體感受;
4)念誦一下詞句:「願我從這種種痛苦中解脫,願此人也從這種痛苦中解脫,願我保持快樂和寧靜,願此人保持快樂和寧靜
5)擴展:」願我的妻兒,我的父母親、我的老師,我的親朋好友,我周圍的所有人,從這種種痛苦中解脫,願此人的妻兒,他的父母,他的老師,他的親朋好友,他的工作對象,他周圍所有人,從這種種痛苦中解脫。「
繼
續擴展,」願我上方的一切生命,下方一切生命,前方一切生命,後方一切生命,左方一切生命,右方一切生命,過去時遇到一切生命,現在遇到的一切生命,未來
遇到的一切生命,都能解脫痛苦,保持快樂和寧靜,包括我怨恨、敵視的人,包括傷害我的人,包括和我毫無關係的人,都能解脫痛苦,保持快樂和寧靜,」
這時候快速掃描身體,如身體出現暖、松、軟、輕等各種感受,則可以結束練習。
只
有擁有了慈愛心和平等心,人性的光輝才能照亮內心。正如王陽明的《傳習錄》所述:一日,王汝止出遊歸。先生問曰:「游何見?」對曰:「見滿街都是聖人。」
先生曰:「你看滿街人是聖人,滿街人到看你是聖人在。」在王陽明的眼裡,按照良知的標準,他人不是令人生厭的,而是成為自己的一面鏡子。王陽明臨終所說: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此心照亮了別人,才能照亮了自己。
幾種可能的原因:
【嫉妒】或【輕視】。之所以這兩個放在一起說,是因為有句話概括得好:「氣人有,笑人無。」其中,前者不僅對應於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也可能是主觀標定的「潛在威脅」。
【三觀】審美、喜好、立場、做派上的不同。舉例,你的偶像與另一明星不和,你就很難對那個明星及其粉絲團產生好感。
【自我投射】自己身上引以為恥(很可能還不太為外人所知)的缺點或特點,在別人身上也看到,出於逃避或欲蓋彌彰的深層動機,本能地表現出厭惡。
【臆斷及報復】你直覺認為對方根本不喜歡你,或可能不會喜歡你,你不甘示弱,路人轉黑。
【基因】鼻子里的犁鼻器能自動分析對方散發的荷爾蒙,使大腦得到是否喜歡對方的信息。愛情如此,友情亦然。
歡迎知友補充,或在評論中探討。@俞林鑫和@羅林的回答都很好。
不過我也想補充一句:心理學人更容易看到深層原因而忽視表面原因。
我們討厭一個人最直接的原因常常是對方侵犯了我們的利益(這種利益未必合理)或者打亂了我們對生活的預期(這種預期未必合理):
比如你排隊人家插隊、你要睡覺了鄰居還在大聲放音樂、你本就著急結果幫你辦事的人一副不緊不慢的樣子。
討厭的並不一定是不符合道德或社會公平的,更多有關每個人自己內心的公平感:如果你一大早家裡有事出門晚了,為了不錯過地鐵上車時你也插隊了,有人批評你怎麼不排隊,你可能也會覺得那個人討厭,心想「那麼多人插隊你怎麼不說他們?」或者「我有特殊情況啊你怎麼不能體諒一下?」
這個時候,討厭別人和被別人討厭,在你自己身上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古越同志的回答似乎是個比較流行的說法,我們討厭的往往是別人身上自己的影子云雲。就像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流行的話一樣,只是可以解釋部分情況,甚至並不是大部分的情況,以偏概全了,這種話被太經常看到會很頭疼——世界哪有這麼簡單!
舉幾個簡單的栗子反駁一下吧,小偷摸了我的手機,我很恨他;日本侵略者罪行累累,我很恨他們;奸商賣給我劣質產品,我很恨他。。。。。
對於「一句話真理」,往往乍看有道理,不過千萬不要太當真,當真之前也至少也批判地思考一下吧,別太偷懶。
不過這種一句話真理確實給人一種很深邃很文藝的趕腳,讓人不禁想在各種場合引用。
--------------------------正面回答----------------------
為什麼會討厭一個人呢?可能的情況很多:
1,此人的行為與本人道德標準不符,這是可以稱為「客觀的討厭」,看到偷雞摸狗、舉止輕浮、偷奸耍滑等行為,自然會討厭。
2,因為外表、行為、氣味等生理因素產生厭惡,不可否認,以貌取人是存在的,看到面貌猥瑣、行為隨便、不注意個人衛生的人,即使理性來說不該討厭,但是有時候也難免厭惡,這個可以稱為「膚淺的討厭」,或者「表面的討厭」
3,因為自己心理問題產生討厭,這個和古越同志的回答類似,如果我是個內向的人,我潛意識很自卑,但是我通過討厭外向的人來欺騙自己,向自己證明內向比外向好等等,這個比較深了,這個可以叫「扭曲的討厭」吧
4,基於具體事件的討厭,例如某個人老實跟我作對,小朋友總是搶我玩具等等,怎麼能不討厭他呢,這個可以叫做「具體的討厭」。
情況太多,不勝枚舉。
總之呢,世界和人心真是太複雜了,大家千萬別老是把一句話真理掛在嘴邊啊。
以上都是我個人隨便說的
當他踩過我苦苦恪守的準線,一伸手夠走了本屬於我的利益。
對於「我們為什麼討厭一個人」的問題分析如下:
一、他長得就讓人很討厭
當我們討厭一個陌生人,可能是我們忽略了在成長中那些不堪回首的人或事所導致的負面心理經歷。心理學家認為:當人們在極力排斥一張面孔或者一個人的時候,作怪的其實是心中不自覺建立起來的"壞原型",當接觸的對象接近「壞原型」時,我們便會不自覺地產生排斥和厭煩的感覺。榮格把人在出生後就具有思維、情感、知覺等方面的先天傾向稱為認知的原型。比如我們對於黑暗和蛇的恐懼;對長相兇狠的人會害怕,對慈眉善目的人會沒來由地親近;喜歡萌寵,害怕惡魔等等。
進化心理學研究也表明:在人類進化過程中,種群規模只能保持在一定範圍內,因此不具備自身種群特徵的個體會受到排斥。判斷的標準包括面孔熟悉度、口音、身體特徵和居住地位置等,排斥種群外成員,目的是使自己的種群得到維護,有利於種群的發展。而存之於現代人類心理中的各種厭惡成分也都有其原型,即對威脅物的本能排斥,原型在人類的進化中與多種因素共同作用而逐漸得到擴展。兒童文學作品《醜小鴨》是最經典的例子。
二、刻板印象導致的偏見
我們先來看個段子:小時候看聖鬥士星矢,我不明白為什麼其他黃金聖鬥士或多或少都有朋友幫忙,只有沙加是獨來獨往的,直到我發現了他的星座。
刻板印象是指是對某人或某一類人產生的一種比較固定的、類化的看法。刻板印象的形成,是由於我們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和每個人都進行深入地交往,而只能與其中的一部分成員交往,因此,只能"由部分推知全部",但這樣的主觀判斷常常產生偏見。
放眼望去現實生活中刻板印象無處不在:四川人火爆,上海人精明愛計較,東北人豪爽闊氣;胖人樂觀開朗,瘦子精明算計……行為研究數據證實:刻板印象會在與群體的接觸中傾向尋找與刻板認識一致的信息,並過濾掉不一致的,從而不斷強化刻板印象。
比如你去到四川,並且正好遇上四川人當街吵架的情形,你的大腦就會激活"四川人火爆"的固有認知並加強。如果你喜歡安靜討厭嘈雜,下次遇到四川人,激活了你「四川人火爆」的刻板印象,可能就會下意識討厭那位無辜的苦主了。
三、投射是一面鏡子,你討厭的別人可能是另一個自己
心理學上認為:對一個人的好惡態度可能是"投射效應"在起作用。投射效應是指認為自己具有某種特性,他人也一定會有與自己相同或者相似的特性,從而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簡單來說這是強加於人的一種認知障礙。投射使人們傾向於按照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來知覺他人,而不是按照被觀察者的真實情況進行知覺。你所有的人際關係都是一面鏡子,透過它們,你才能認識真正的自己。心理學家羅斯做過一個實驗來研究投射效應,在80名大學生中徵求意見,問他們是否願意背著一塊大牌子在校園裡走動。結果48名大學生同意背牌子在校園內走動,並且認為其他大部分學生都會願意;而拒絕背牌的學生則普遍認為,只有少數學生願意。可見,這些學生將自己的態度投射到其他學生身上。
當人們發現自己有某些不好的特徵時,為了尋求心理平衡,就會把自己所不能接受的性格特徵投射到別人身上,認為別人也具有這些惡習或觀念。這時,投射作用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目的是減少內在焦慮。
常見有下面四種投射方式:
1、用否認方式逃避那些黑暗面、負面特質,如懶惰、驕傲嫉妒、貪婪邪惡等。通過"否定"他人來感知自己,是"負性移情"的一種情緒體現:把內心的憤怒情緒轉移給他人,通過討厭別人來證明自己不是那種人。(我沒有這些令人討厭的特點)。
2、以強調別人和我一樣或比我更差的方式來得到滿足。在一個優秀的人面前你內心會產生自卑,但潛意識裡卻又不願意承認這種自卑,於是就以"那個人很討厭"的形式呈現出來,在心理學上稱為"討厭緊縮反應"。( 我覺得你會討厭我,所以我先討厭你)。
3、進攻是最好的防禦,通過投射給他人,我獲得了對不能接受的東西加以攻擊的機會,因而與之保持一定距離從而有安全感(你真蠢,把事情搞砸了吧)。
4、通過以批評或阻止別人去做那些令人不快的事,來進行欺人或自欺(我不贊成你做這些噁心事)。
勝之不武,揮之不去,殺之不義,避之不及。
幾個原因:
1)、對方不尊重自己2)、對方身上有自己不具備的能力,會對自己的發展甚至生存產生影響
3)、對方身上有自己的缺點
有些人第一眼就知道不會是一個世界的
你覺得是個人都該乾的事,他不幹。你認為是個人就干不出來的事,他幹了。
很多時候是因為那個人先不喜歡你吧 = =
我討厭前老闆的很多行為(不討厭他本人,大叔本人還是萌萌噠),他自己對客戶奴性,也希望員工奴性。到後來團隊的風氣特別不好,愛搞辦公室政治的人受信任,有氣節有本事的走了一批,留下來的人都是「哄傻逼混日子掙丫的錢」的心態。大家都變得謹慎,做事不是為了完成工作,而是為了摘清自己的責任。老闆也表示得很清晰,你把業務做好了、給公司掙錢那都不重要,關鍵還是要團結,是要哄好老闆的情緒。光是做完事情彙報數據是不夠的,你必須每一步請示知會他,整個部門陪他開5個小時的無腦會議,朝令昔改就是為了心情爽一下,好吧。。。
認識的一些土豪,很多言行是有共性的,我也討厭。他們覺得高聲吵鬧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自知沒理也要裝做受委屈一樣吵;就為了打點折,到未成年人集中的學校里拍桌子,喊的震天響,報了警才消停;不尊重別人的時間和工作,自戀。這些人作為父母也是控制欲很強的,孩子的存在經常都是被忽視了,只有父母的想法才重要,養孩子像養個喘氣的玩意兒。這樣的人我看了就討厭。
前幾天去談業務,遇到一個企業主強勢裝逼,會談結束後我不爽得很,接連和好幾個人吐過槽才緩解一點,我對朋友們說,雖然沒什麼交集,生意沒談成,以後也沒有交集,但我就是特別特別討厭那個人。由於中間人傳話不準,他本來以為我是去求職的,結果是談合作,他就是受不了我和他平等地談事情,一定要壓過一頭。於是各種撒謊(難道我去談生意之前會沒有各方做過調查,你在逗我)說他這塊業務多麼厲害,根本用不著和我合作。。。在越說越圓不上的時候,寧願放棄明顯對他有利的合作,為了保持一個心理優勢的假象,貫徹到底地吹牛逼也真是夠拼的。
接下來說一個並沒惹起我「討厭」情緒的事件,儘管它看上去比前面幾個都奇葩得多:
另一個合作的公司,他們老闆娘的老公(呃),也是業務核心人物,和我合辦講座,因為他們沒有任何講座經驗,連ppt和slides是什麼都不懂(真的),那我只好都承擔了。準備階段我把所有講座提綱、內容、slides全部做完,每一步都和他溝通確認,他都反饋說好呀好呀。講座之前反覆催他去讀提綱、對著slides自己過幾遍,也都答應著。結果講座之前一天,我要求大家下午一起綵排一次,老闆娘才告訴我,所有的材料她漢子根本就一眼都沒看過啊。。。第一次遇到拖延症比我還嚴重的人還要一起合作,也是挺刺激的。
於是現場re所有內容,解釋結構、slides上每句每行後面代表演講者要說的話是什麼、每張圖每行字為什麼出現在那裡,提綱中和他的思路不一致的地方還要做大改動(因為有一半內容是他來講嘛),現場改slides,現場加好多個整頁什麼的我也不說了。改完之後,終於可以綵排,我在旁邊給記錄,比如某處用時太長了、某個用詞會產生誤會最好改一下什麼的。然後啊然後,在第二遍的時候,這位五十歲的小有名氣的業界專家啊,講著講著停下來嘟著嘴說:「I don"t think I can do this...with all these instructions telling me what to say...」然後就真的~撂~挑~子~了!!
哎呀我怎麼辦呢,講座前晚深夜11點攤上這種事兒,特么怎麼辦呢,你伐開心,要不要我去給你買包包啊???
只好臨時調整全部幻燈片,給專家一個標題頁,說你隨便想講什麼講什麼吧,勞資也管不過來了,剩下的全都我來吧。尼瑪重新調整結構啊,臨場把他要講的所有內容接過來我來講、還要重新設計邏輯啊。還好尼瑪本來也都是我寫的。。。好一個春風沉醉的晚上12點40。。。
可是就這樣的嚴重不professional的行為呢,我的反應是扶額無語崩潰,但是並沒有「討厭」。當時的心情就是,我能和一個孩子計較什麼呢(是的五十多隻是生理年齡,站在台上嘟嘴才是心靈的本體)。因為已經和專家接觸過一陣,我知道他是一個典型的學者,研究自己的領域特別深入,但是不擅長和別人合作的時候協調各方的利益和感受。何況鬧完任性之後,自己也知道給我添了多少麻煩,特別不好意思地說,我知道是我的錯,我應該早點看你給我的東西的,可是我真的在條條框框限制下發揮不出來。。。然後從此以後每次見到我,一個和他女兒差不多大的人,都憨憨厚厚萌萌噠咧開嘴綻放出求擔待的笑容,我已經比Leneord的待遇好多了不是嘛,生氣當然是挺生氣(當時我的內心幾乎是崩潰的),卻並不是討厭。
像前老闆和土豪們,一個人信奉人與人之間應該弱肉強食,把自己置於和別人不平等的位置(不管是更高還是更低),我就討厭,因為他自己輕賤自己,放棄作為一個人的尊嚴了。
有時候看上去是因為TA為了自己利益而踐踏別人利益,但其實不全是,專家也踐踏了我的,但他知道自己的需求傷害了別人,並為之感到歉疚。他仍舊是把我們當做兩個平等的個體,只是「拖延」和「不按照提綱講」對於他是剛需,他為自己爭取,坑到我了,他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只好請我擔待。我不討厭這樣的人。
只要真誠地看到了、真誠地表達了,你的要求哪怕多麼離譜和奇葩,我也只能嘆口氣拍拍你的頭不是嘛。。。
歸根到底是他損害了你的利益。無論物質還是精神上的,本能的對他產生了排斥
社會交往原理,也屬於廣義的通信。喜歡,說明通信協議標準一致。討厭,說明協議標準不一樣。怨恨,則是信道擁堵,要去拔人網線和網卡。
人本質上,只可能理解自己,以及和自己相似的人。愛情,源自通信體驗良好,以至於產生了路由依賴:和她交換數據包好爽啊。
婚姻,在歷史路由依賴的基礎上,進一步交換遺傳信息數據。
離婚:親愛的,你怎麼掉線了。-
如果我們討厭一個人,那麼我們恨的是他形象里某些存在於我們自身的東西。
我們自身不存在的東西不會使我們激動。
——《德米安》
-
補充一下另一個原因:潛在的侵犯者。
有些時候他人身上並無我們的特質,卻還是引起了我們的厭惡,譬如一個衣著精緻的少婦看到一個渾身惡臭的流浪漢走近,本能會感到厭惡,是因為流浪漢是一個潛在的侵犯者。誠實的人討厭滿口謊話的人,是因為滿口謊話的人有可能會對他造成傷害。
更多時候這兩個原因會並存。
譬如很多女性都討厭綠茶婊,一方面是因為女性心中對於廣受男性歡迎的慾望和出於道德對這種慾望的抑制;另一方面則是對自己很可能在一個有綠茶婊的環境下減少了受男性追求的可能,自身受到了威脅,從而引起的自我保護。
另外評論里有朋友說到了嫉妒,嫉妒也是種討厭,但依然是自己的慾望投射在他人身上造成的結果。舉個例子,同樣是自己沒有的東西,你不會嫉妒英國青少年吸食的毒品,但你會嫉妒他們有吸毒的(相對自由的)環境。
想起之前看到的一個文章,雖然針對這個問題這篇文章並不全面,也可一看
就是解釋為什麼有時候我們會無端厭惡某人
為自己找到一個假想的敵人,是處理內心憤怒最安全,最省力,最有益的方法。人活得哪怕非常中立和客觀,扔擺脫不了內心善惡的影響。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都會有意無意地把一些內部的憤怒轉移給他人。心理學稱這種情緒轉移為負性移情。人們也會把熱情,愛,欣賞投射給另一些事物和人,和他們分享快樂,這是正性移情。如果只能通過對他人無端厭煩來平衡情緒,私下裡你應該對他心存感激。真正的厭煩是冷漠,麻木--沒感覺和不知道。人對某件事某個人的惱怒有時混雜著許多完全屬於自己的東西,是某事某人激發自己潛藏已久的焦慮,因為無意識害怕這種內心焦慮再現,遷怒於他人他事。
在我看來,那個人的某些個性或習慣,正好對應了你內心一直刻意要壓抑的東西,你厭煩的恰好可能是你部分的自己。每個人心中都存在著一些個性的陰影,自己難以察覺,你對某個人好,對某個人壞,其實都是內心自我的具體化,類似一種心理願望表達。比如,我們都喜歡美麗的東西,心理願望正是渴望自己也那麼美。我們不喜歡醜陋的人,因為我們害怕自己丑陋。與人交往很像是照鏡子,喜歡也好,遺憾也罷,那就是你對自我的態度。
用分析的眼光看這是一種對關係的依賴,通過攻擊誰來讓自己感知到自己,獲得「我不像他!」的自我感。比如,有人很風情,但你不願意這樣,或不願意讓人覺得你這樣,你就起勁攻擊那個人很風騷,這樣就證明自己不是那類人。這很像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出處是幾年前不知道哪期的《心理月刊》
我就空!我就bb!
推薦閱讀:
※「不要公開宣布你的個人目標」有沒有道理?
※心理學上如何解釋人的爭吵?
※如果有人問你,為什麼你不走捷徑,你怎麼回答?
※警察實施抓捕時有沒有必要避開孩子?
※什麼是人格?進一步的,所謂的獨立人格指的是什麼?
TAG: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