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突發自然災害中,兒童最容易受到哪些傷害?
本題來自知乎圓桌 ? 寶貝小心,歡迎關注討論。
謝邀。
我們學校曾經歷過地震,地震前後兒童的變化,有些會很明顯,有些不那麼明顯。尤其顯著的一點是容易受到驚嚇,這可能與他們親眼見到地震時的場景有關,比如說親眼看到電燈、桌子或椅子等的劇烈搖晃,聽到各種物品撞擊除了噼里啪啦的聲音,或親眼看到身邊的親人或朋友受傷,都有可能給他們帶來恐怖的會議。
1、一些常見的變化
(1)孩子可能會對周圍事物過分警覺,特別是對物品撞擊出來的聲音很敏感,很容易受到驚嚇;
(2)有些孩子可能一直不能忘記地震時的一些場景,會表現為睡不著覺,睡著之後做有關地震的噩夢,也有可能表現為一直迴避有關地震或者災害的任何話題或活動;(3)還有一些孩子會把自己封閉起來,遠離家人和朋友,迴避公共場所,會對很多事情都失去興趣,學習、做事也提不起精神。
2、較好的解決辦法
(1)做心理疏導,也就是多做做遊戲。做遊戲一方面氣氛很愉快,另一方面就是在這種忙忙碌碌的過程中,忘掉了煩惱,通過遊戲活動讓孩子忘記災害、疏導孩子心理,讓孩子們在遊戲中逐漸重拾歡笑,舒緩恐懼情緒。可以跟孩子們多做交流,聆聽並接納孩子對地震的感受,讓孩子們正確的面對自己的恐懼。
(2)做災害教育。克服恐懼最好的方式應該就是讓孩子們正確地認識這些災害,直面它,了解它,不再害怕它。教會孩子認識地震是怎麼發生的,為什麼會發生,並且教給孩子們一些應對災害的知識和技能。
在我看來,壹基金的「減災小課堂」做的減災教育應該就能達到這個效果,首先教孩子們認識災害是怎麼回事兒,為什麼災害會發生,災害發生時有哪些表現;然後讓孩子們了解自己每天生活學習所處的環境,知道哪些地方時風險點;最後孩子們自己設計應對災害的行動,設計逃生路線及逃生方案。這樣的一個學習後,孩子們基本上已經消除了對地震的恐懼。
就我所知道的,雅安有一所小學二年級的一個女學生,在蘆山地震時親眼看到自己家裡電燈、桌子等的劇烈搖晃,之後就有很大的陰影,本來就比較內向她變得更加沉默寡言,把自己封閉起來,不跟同學和老師交流,但經過一學期「減災小課堂」的減災教育後,她現在比之前開朗了很多,還報名參加了學校的舞蹈興趣班,現在經常在用血老師面前表演小節目,這算是比較成功的案例。謝邀。
每年在地球上災害頻發的地區,當地的兒童通常都是受影響最多的群體之一。災害中,《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所規定的兒童的各項基本權利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在20世紀90年代末期,據統計每天全球約有6650萬兒童受到各種災害的影響[1]。根據我國民政部每年都發布的年度自然災害基本情況,2011年至2013年間,平均每年有大約7300萬人次的兒童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2]。
如果加上人為災害,這一數字肯定還會更大。孩子們因此失去家園、失去營養健康方面的供給和保障、失去監護人的庇護,在災害中飽受貧困、疾病、 混亂之苦。此外,親睹災害發生和災後混亂的狀態可能導致兒童感到痛苦和不安。在2008年汶川地震後,救助兒童會在地震災區綿竹設立了兒童活動中心,為孩子們提供一個安全的活動場所,幫助他們從災後的陰影中恢復過來。在那裡,我遇到了一名4歲的小男孩。他的奶奶告訴我小男孩地震後的頭一個月都沒有講過一句話,還是在兒童活動中心裏面與其他小孩一起做遊戲才讓他慢慢地恢復過來。災害給兒童帶來的種種負面影響可能延續到其成年時期,作用到其健康和成就上,甚至終其一生都無法完全恢復[3]。
圖:4.25尼泊爾強震後,在臨時搭的棚子里,一位26歲的母親抱著她的孩子。
具體說來,兒童受到的傷害可以大致分為如下幾類:
(1) 身體傷害:
在受災區域,兒童面臨著許多環境風險,比如:餘震、次生災害、坍塌的建築物、危牆、散落的電線等等。我們常常發現兒童在災後的廢墟中玩耍,他們身邊存在的風險時刻威脅著兒童的生命安全。為了避免兒童受到身體傷害,我們在開展救援工作時應當對受災地區的環境做一個評估,對存在的風險有所了解並針對風險向兒童和家長傳播防範的知識和信息。如果條件允許,在做環境評估時最好能夠有當地成人和兒童的參與。
圖:尼泊爾4.25地震中受傷的兒童(攝影:Sunil Pradhan)
(2) 離散:
災害或緊急情況發生時會導致離散——兒童與他們最主要的監護人失散。離散分為非刻意離散和刻意離散。非刻意離散是指災害或緊急情況直接導致了兒童與家庭失散。比如,在逃離災害的過程中,兒童與父母分開了,或是災害發生時兒童和父母在兩個不同的地方。刻意離散是指在災害和緊急情況下,兒童的父母或監護人決定將兒童送到別處。比如,災害發生後,有些家庭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強迫年齡大的兒童離家外出打工。年齡較小的兒童和殘障兒童更容易與家庭失散,因為他們行動較慢。有些兒童與監護人離散後,與他們的鄰居、親友或是社區里認識的人在一起生活;而另外的兒童則無人陪伴,必須靠自己生存。離散兒童尤其脆弱,他們面臨著被忽視、虐待、剝削、強制勞動、拐賣、遭受歧視、不能接受救濟和基本服務、生病受傷等風險。
(3)剝削和虐待:
因為原有的社會結構和保護機制在災害或緊急情況中遭到破壞,兒童受剝削和虐待的事件通常會增加,包括家庭暴力、拐賣、性虐待等。我們發現:
- 由於災難給成年人的生活和心理帶來了衝擊,家庭暴力可能變得更普遍或更頻繁。
- 男孩遭受性虐待的風險和女孩一樣大。施虐者可能是任何人,包括家庭成員、鄰居、老師、政府官員、人道主義工作者、志願者等。
- 災後人員流動較多,而家長忙於自救無暇顧及孩子,拐賣兒童的事件時有發生。
這些事件從多方面影響著兒童。以性虐待為例,在身體上,受害兒童可能感染性病或艾滋病或懷孕;心理上,他們可能受到社會的隔離,不再相信成年人;社會角度方面,他們也可能會受到歧視、蒙上污名,而不能夠接受救助和基本的服務。2012年汶川地震後災區的安置點就有人趁亂拐走兒童,還好後來被警方破案,解救了被拐兒童。
可以向兒童和家長介紹的防拐相關知識:
- 在沒有熟悉的人(老師/家長/村長)的指導下不要隨意跟隨不認識的人去往其它地方。
- 不要向不認識的人泄漏自己或家裡的情況,以免被人販子利用。
- 不要輕信私下介紹外出打工、找親人的承諾。
- 對一些不太確定的信息,可請老師或機構人員幫助落實。
- 如遇到可疑人物或可疑情況時,及時向學校老師、公安、婦聯、家長或活動中心志願者報告。
(參見救助兒童會資料《如何幫助被拐賣的婦女與兒童》、《預防犯罪宣傳資料》、《婦女與防拐宣傳畫冊》)
(4)心理影響:
極端事件會給兒童帶來一定的心理影響,對於那些失去了親人的兒童影響則更大。兒童對災難性事件的通常反應包括:頭腦中經常出現災難事件的回放、睡眠失調、感覺緊張和不安、拒絕社會交往、無法集中注意力、哭泣、依賴性增強和反芻等等。年紀較小的兒童會因為心理問題而造成身體的發育不良,比如失語和大小便失禁。大多數兒童不會因此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或是心理疾病,多數情況下,他們自己會慢慢從這種反應中恢復。不過,儘快介入提供社會心理支持,能夠幫助兒童更快恢復,並最大程度避免兒童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請注意,社會心理支持不是心理治療,只有出現嚴重心理問題的兒童才需要心理治療。在災後,一定要盡量避免造成二次心理傷害,如避免主動談及當事兒童家人生死、直接詢問心理傷痛以及反覆對同一兒童進行各方面的問卷或心理調查;應支持和鼓勵家長/監護人給予兒童特別的關注和情感的安慰。對於幼小兒童,多摟抱、悉心照顧和安撫是緩解孩子恐懼和焦慮的最好方法;對於年齡大一點的兒童,大人要多花一些時間陪孩子,讓他們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內心的感受和經歷。鼓勵孩子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帶孩子看圖畫書、給孩子講故事等可以幫助他們度過心理恐懼的艱難時光。
圖:2012年雅安地震後,救助兒童會培訓和支持學校老師將社會心理支持活動融入課堂
(5)健康問題:
災後生活條件和環境都受到極大破壞,兒童的健康也可能會受到影響,嚴重的甚至會導致死亡。緊急狀況發生後,社會各界往往會捐助大量的嬰兒配方奶粉和其他奶粉。在災後混亂的大環境中,這些奶粉的分發往往比較盲目、不加控制,導致一些本來可以繼續用母乳餵養其嬰兒的母親改用起了母乳替代品,結果引發不必要的嬰兒疾病甚至死亡。根據一家疾病分類中心在波札那洪水後開展的調查顯示,在2005年至2006年死亡的500多名兒童中,幾乎所有死亡兒童生前都是由配方奶粉餵養。同樣的,在2006年印度尼西亞日惹地震後,分發配方奶粉的受災地區與沒有分發奶粉的地區相比,2歲以下的兒童腹瀉發病率要高一倍。
嬰兒的營養需求具有特殊性,同時他們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母乳不僅是他們食物,同時也能強化他們的免疫功能,保護他們免受惡劣狀況的影響。在緊急情況中,食物供給遭到破壞,水源和相關設施可能不夠清潔,無法用於沖調嬰兒奶粉,或清潔沖調奶粉和喂嬰兒的器具。同時衛生保健系統的服務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這意味著沒有母乳餵養的嬰兒更容易患上諸如腹瀉等傳染性疾病且得不到有效治療。患有腹瀉的嬰兒很容易營養不良、脫水甚至死亡。因此,面對緊急情況,極其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繼續用母乳餵養嬰兒。
在災後,我們可以通過以下行動鼓勵和支持母乳餵養:
- 鼓勵母親繼續母乳餵養嬰兒,這是在緊急情況下保護嬰兒的最好方法。
- 向正在母乳餵養的母親提供支持和具體幫助,讓她們繼續堅持下去。
- 嬰兒奶粉、奶瓶和奶嘴的捐贈必須在有控制的情況下進行。
- 母乳替代品(如:奶粉)永遠不能是隨意發放給所有受災家庭的食品。
- 母乳替代品只能給予真正需要的孩子,並且應該保障持續供給(至少到寶寶一歲或者母親恢復母乳餵養)。
- 由於奶瓶和奶嘴不易清洗乾淨,在緊急情況下,不應大量發放,也讓母親在緊急情況中盡量不要使用。可以鼓勵用杯子餵食。
如果母乳餵養確實無法實現,就要盡一切可能為他們提供安全的配方奶粉,並在嚴格監督下向無法接受母乳餵養的孩子提供嬰兒配方奶粉以及沖制配方奶粉的器具。應向照料嬰兒的人提供人工餵養的培訓和支持,並監控嬰兒的健康狀況。
災後混亂的環境是滋生疾病的溫床,並且安置點、避難所通常都較為擁擠,疾病能夠迅速傳播,所以應為兒童提供必要的衛生保障以避免他們感染疾病。防止兒童患疾病的措施有:
- 讓所有受災家庭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如:在接觸糞便後、接觸食物和給孩子餵食前要用肥皂洗手)。
- 確保住房、道路、水源及兒童玩耍的場所附近沒有動物糞便。
- 建立經濟型的臨時廁所,並對糞便進行無害化處理。
- 只使用來自安全水源或經過凈化的水;盛水的容器應該加蓋,以防水被污染。
- 妥善處理污水和垃圾(有助於預防疾病)。
- 防止孩子被蚊蟲叮咬(有些傳染性疾病會通過蚊蟲傳播,如:瘧疾)。
- 繼續計劃免疫的疫苗接種,特別是麻疹疫苗(當兒童處於營養不良或住所衛生條件惡劣時,麻疹這種傳播速度較快的疾病會造成更為嚴重的威脅)。在緊急情況中所進行的所有預防接種都必須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6)教育中斷
兒童的教育也常因緊急情況受到嚴重影響。學校教學樓倒塌、教學設備損毀、教學人員傷亡,無法建立臨時學校或是學校被當作臨時安置點而不能複課,兒童失去學慣用品、家庭受災後無法繼續支付學費等等情況都會導致兒童失去受教育的機會。事實上,緊急情況下的教育能夠為兒童提供安全的學習環境,發現他們中有其他需要者並為其提供所需幫助,以此維繫他們的生命、維護生命尊嚴。在安全的學習環境中,學習者受到性剝削或經濟剝削的可能性較小,強制婚姻、早婚、被迫工作、加入軍隊或參與有組織犯罪等風險也較低。此外,教育可營造一種常態感、穩定感和秩序感,為人們帶來對未來的希望,從而減輕衝突和災難對其造成的社會心理影響。教育以外的部門(如供水、衛生、營養、醫療等)也可以從學校及其他學習場所著手為兒童提供關鍵支持。
在人道主義救援行動中,我們可以根據受影響的學校和幼兒園的需求以及教育部門的恢復計劃開展以下行動:
- 建立臨時學校、幼兒園
- 為學校和幼兒園提供教學物資
- 為兒童提供學慣用品和書籍
- 支持/培訓老師為兒童提供優質的、適宜的教育
- 培訓老師在課堂上和學校活動中為兒童提供社會心理支持
在與教育部門、學校和幼兒園工作時,我們需要注意工作人員和老師在災後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加上他們本身也是受到災害或緊急情況影響的人群,不應再給他們增添過多的額外事務。組織教師培訓的時間要與學校和老師商量後確定。有條件的機構也可以考慮為老師提供社會心理支持,幫助他們減壓以更好地為兒童服務。
幫助和支持災後恢復教育的工作可參考跨機構危境教育網路編製的《最低教育標準:預防、應對、恢復》。
圖:2008年5.12地震中被掩埋了的學校
從2004年的印度洋海嘯、到2008年的汶川地震、再到2011年的日本東大地震,我們都可以看到災害對兒童的權利和福祉帶來了諸多負面影響,包括生命、健康、營養、教育、貧困狀況等等。最近的4.25尼泊爾地震直接導致5000多所學校受損,估計有170萬名兒童受到影響。更糟糕的是,有一些地區長期處於受災狀況,比如:敘利亞的戰亂、非洲的乾旱,在各種國際國內社會助力存在的情況下,兒童情況卻鮮有改觀。這些情況在人類的新世紀是否得到改善呢?2011年,據Seballos根據全球氣候變化引發的自然災害頻度程度來預測,到2020年全球每年受到自然災害直接或因自然災害並發的人為因素波及的兒童數目會是1.75億人[4]。這是一個驚人的數目,相當於平均每分鐘就有300多名兒童受災害侵襲!而且,隨著全球城鎮化的腳步加快,越來越多的人口聚居在基礎設施還不夠完善的小城市中,發生在這些地方的災害將會危及更多的人,包括兒童和他們的家庭。我們必須得重新審視和改進目前的減災工作,尤其說減災教育,以減少受災害傷害的兒童數量,否則,悲劇還將繼續上演!
圖:《國家地理》2011年十佳新聞圖-駭人的日本地震海嘯
[1]Seballos F. et al, 2011, Children and Disasters: Understanding Impact and Enabling Agency, 12
[2] 民政部, 《2011年自然災害報告》,《2012年自然災害報告》,《2013年自然災害報告》, 2011年全國自然災害基本情況, 民政部國家減災辦發布2012年全國自然災害基本情況 ,民政部國家減災辦發布2013年全國自然災害基本情況 對受災兒童數量的計算是根據中國國家統計部公布的2013年人口數據中0-18歲兒童的比例(約20%),國家數據 (訪問日期:2014年11月25日)。[3] Seballos F. and Tanner T., 2011, Enabling Child-centred Agency in DRR, UNISDR , Children in a Changing Climate Children in a Changing Climate Research, 7,9,10
[4] Seballos F. et al, 2011, Children and Disasters: Understanding Impact and Enabling Agency, 49
孩子在災害中最容易受到直接的身體傷害和各種因災害導致的精神傷害。
5.12地震的時候,我家孩子還很小。那時候我還沒有成為全職公益人,地震那一刻我也成了災民,救災先從救自己開始
。地震後一個小時內,我先到父母家把父母安頓到較安全的空曠地帶,然後在超市「搶」了一些物資做儲備。因考慮到學校的建築相對安全,有老師守候,所以辦妥其他事情最後才到學校接孩子。到了學校,看到孩子們團在操場上,哭聲一片,老師在旁邊安慰著。我家娃看到我來使勁拽住我的手,一個勁兒的埋怨我:「媽媽為什麼到現在才來接我,很多同學都被家長接走了。
我問她:「害怕嗎,哭了嗎?她說「害怕,看見別的孩子哭我就哭了」。 我第一感受是孩子非常的彷徨無助和焦躁。
08年的地震讓我結緣壹基金,從此走上了救災路。在後來的數次救災過程中發現,災害給孩子帶來傷害太多:
1、首先,發生災害的地區大多地域偏遠貧窮,孩子父母多外出務工,交由老人照護。在校較少接受逃生技能訓練和減災知識培訓,在災害來臨時容易受到直接身體傷害。在4.20救災期間,在醫院裡看到絡繹不絕的就診的受傷孩子。
詢問我家孩子關於災害救援和逃生技能知道多少,他回答老師教授的一般是「課間發生地震時課桌下較安全、在家時要選擇三角地帶等有限的知識。平時的救災演練一般是大課間練習一下緊急疏散
。問她覺得最需要哪類救災知識的補充,他認為對救災常識和自救知識技能的掌握很重要。在城市裡的孩子都是這樣,難以想像偏遠一些的地區的孩子們對此類專業知識的掌握是多麼匱乏。
2、其次,災害後短時期(一般一致兩個月),由於學校、居家等建築受損,孩子會面臨暫時停課、散居的狀況。容易因管理缺失遭受其他傷害(如: 被大孩子欺負,女童被侵害)。4.20救災時,到紅星村調研時,看到學校被震垮塌,孩子們聚在荒野里玩耍,在臨時搭建的窩棚里睡覺,環境很讓人擔憂。
相對對幼兒來說,食物短缺,環境惡劣可能會給他們帶來營養不良和腹瀉等疾病的發生。
在一次洪災救援中,一位老人哭訴,災後一直飲用的那口老井變得渾濁不堪,燒井水給孫子兌奶粉,孫子一直腸胃不適。這天因不想架柴火燒水,偷了個懶,用昨晚喝剩的豆奶給孩子兌葯,結果孩子病情加重,拉肚子都脫水了,老人嚇得六神無主。我們在發物資的時候特意給老人家多留了些礦泉水。還有一個村子在災後的幾天因通信阻斷,一直未得到物質援助,幼兒和嬰孩靠自願者個人帶來的幾罐奶粉,每家分幾勺,兌礦泉水暫時應急。
3、過了緊急安置階段,家長忙於重建。孩子由於缺乏照料,增加了孤獨感。家長由於災害增加的經濟壓力,由於重建增加精神壓力,長期疲憊導致缺乏耐性,粗暴和壓抑,甚至會撒氣在孩子身上,為孩子帶來精神上的困惑。在潼南水災救援時,水災過後家裡一片狼藉,爸爸媽媽忙於清除家裡的淤泥,女童則在家照料年幼的弟弟。我們去家訪時,媽媽一直在責備女孩沒把弟弟照料好,上次的考試也沒考好等等,女童非常委屈的默默流淚,不知道昔日溫柔的媽媽是怎麼了。在我們的勸慰下媽媽發現了自己的過失,抱著女兒嚎啕大哭。
災害中孩子作為弱勢群體,其心理上的傷害需要引起關注。 地震後,我家孩子睡覺時都很敏感,窗外有細微動靜,甚至是貓叫,都會讓她有不安的感覺。
5.12地震後,為了科學評估經歷親人離散、學習生活惡劣,教育平衡系統和社會支持被打亂對兒童和青少年危害程度。壹基金和國內著名的心理研究院合作,長期追蹤災區孩子的心理狀況,對兒童與青少年心理狀況及心理障礙發病率及其病理機制進行研究,經過科研測查發現:災後兒童與青少年多出現焦慮、創傷記憶持續時間長,隱藏的心理危機在很長時間一段時間後爆發的個案很多。
任何突發自然災害的發生,對兒童的影響都是全方面的。我們在2012年,針對洪澇災害(簡稱「洪災」)對兒童的影響做過一次調研(調查針對6次洪災,平均在災後33天,收集了1225份問卷),反映出以下問題:
(1)受傷。災害中或災後兒童受傷的情況時有發生。有近1%的兒童,在洪災受到較為嚴重的傷,有12%的兒童在洪災中受過輕傷,二者佔到總人數的13%。
(2)生病。災區兒童生病情況較為普遍。有14%的兒童有感冒發燒癥狀,有12%的兒童腸胃疾病癥狀,11%的兒童有其它病狀,總共達到37%。
(3)危險。有3%的兒童在洪災後經常遇到危險情況,有22%的兒童有遇到過危險情況,二者佔到25%。這是一個相當高的比例,表明災後兒童的安全問題非常嚴峻。
(4)心理。洪災發生後,34%的兒童經常或偶爾做與災害有關的夢,有40%的兒童的睡眠受到影響,有78%的兒童會擔心洪災會再次來臨。由此可見,兒童不是在災害發生後無所觸動,而是背負了較大的心理壓力,對他們心理產生了嚴重的影響。
(5)社會關係。洪災之後有25%的兒童認為他們的父母的脾氣變得壞了,有7%的家長對兒童關係變得壞了。相反,有27%的家長與子女的關係反而變得更好了。這兩個看似相反的結論,反映出更大比例的父母對兒童的關係變好了,但仍有部分親子關係惡化。
(5)飲食。從兒童飲食情況來看,有46%的兒童認為災後飯菜的種類減少了,有42%的兒童認為食物的味道變得不好吃了,有38%的兒童認為用水量變少了,有53%的兒童認為水質變差了。由此可見,洪災對兒童飲食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
(6)居住。從兒童的居住來看,洪災發生後,有26%的兒童家庭居住在臨時住處或者親戚朋友家中,並有28%的兒童認為他們的居住條件變差了。這兩個數據表明,兒童對居住的滿意度直接與居住條件相關聯。
兒童在面臨所有生物在災害中都可能受到的傷害之外,還可能會在救援或補給物資長時間不能及時到達的前提下被排在領取補給和接受救助的末位,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救助。甚或在某些極端情況下優先成為補給物資。所以啊,感謝生產力和文明的進步。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