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使印度洋上有了一個大陸或一個極大的群島,地球生態、氣候和人類歷史會與現在有什麼不一樣?
差不多是這個樣子。
我全是信口胡謅,東拉西扯,節操已丟,請祖國人民放心。
純粹瞎扯是沒有意義的,若是多少有點兒依據的話,勉強能算是頭腦風暴嗎?
題主畫的這黑黑一坨就是假設中的新大陸吧。
首先我們考慮一下,產生這片陸地的原因是什麼。
板塊運動嘛,這個位置所牽扯到的板塊,也就是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吧。
板塊運動導致陸地出現,應該會形成如日本列島一樣的島鏈吧,基本符合題主假設的很多群島這條。
當然,現實的世界是沒有這個島鏈的,為什麼呢?因為這些板塊並不是互相擠壓的。
好吧,我們假設一個平行世界,在那個世界裡,非洲板塊向東南方向運動,而印度洋板塊向南運動。
這樣,它們和南極洲板塊交界處就會擠壓,無論是誰插入誰,都會在海上升起群島。
這段時間當然很漫長,果斷32倍快進走你。
經過漫長的等待,您訂購的平行世界終於送到了,請簽字查收。趕緊拆包看看。
那麼,我們還是分情況討論吧,分別闡述這個過程對幾個板塊可能造成的不同影響。
最簡單的,是南極洲,應該說影響不大。謝天謝地,低調又奢華的南極環流不會被掐斷,所以企鵝們應該還是那個樣子,馬老闆的山寨軟體也不會變成別的LOGO。
相比之下,西風漂流就沒這麼幸運了,新大陸的位置恰在西風漂流帶上,這條洋流從麥哲倫海峽一路披荊斬棘而來,撞在新大陸身上,大概會被撞暈吧。它可能會部分地轉頭向北運動,這樣也就木有西澳大利亞寒流了。嗯,住在珀斯的童鞋們該稍感欣慰,起碼冬天不會那樣濕冷。同樣被攔截的大概還有南赤道暖流吧,受其影響,自北向南流動並給東非沿岸加熱的厄加勒斯暖流也會變弱,馬達加斯加島的狐猴哭了,今年坑爹冷啊。
當然,和宇宙無敵的三哥比起來,狐猴的困境不算啥。三哥作為與神共舞的民族,其文化濫觴之早,主要是拜季風氣候所賜。南印度洋的低氣壓和亞歐大陸的高氣壓搞基的時候,就是神靈賜給恆河兩岸綿綿甘露的時候。如果我們假設的這個陸地影響了印度洋上空的低氣壓區域,嗯,您能想像一個降水量和查德一樣的德干高原嗎?(它們在同一緯度)種你妹的大吉嶺紅茶啊?種仙人掌吧!吃不飽飯的話,無論如何是沒心情坐而論道的,大概宗教也不會發展得那麼成熟了。毗濕奴和佛祖,您二位一起回火星研究哲♂學吧,有站票。
看著苦逼的三哥,藏區人民翻身把歌唱。印度洋板塊不是向南運動了嗎?而且經過剛才的32倍快進,青藏高原根本不會發育成G罩杯這種喪心病狂的程度,最多B杯妥妥的。這裡不再是崇山峻岭,而是起伏綿延的丘陵和盆地,自然環境當然會好多了。誰還種青稞啊,頓頓吃白面。亞拉嗦,巴扎嘿!
容我多說兩句青藏高原,實在是因為它太重要。毫不誇張地說,它是地球母親一顆高聳入雲的乳房,它的乳汁哺育了兩個比較年長的孩子,中國和印度。就中國而言,我們的母親河——長江黃河,不都是從青藏高原發源的嗎?對印度而言也是一樣,印度河與恆河豐沛的水量,離不開這片高原。那麼,在我們假設的世界裡,中國和印度的命運還是不太相同的。我們這邊畢竟還有太平洋送來的強勁季風,所以東亞地區的降水量是可以保證滴,我們不用種仙人掌。三哥要恨就去恨題主吧,不要恨我。
亞洲部分告一段落,我們看看非洲。如假設所言,非洲板塊整體向東南運動,這意味著,赤道不再是從剛果那裡穿過非洲,而是更北。那麼降雨呢?撒哈拉地區會因此變得濕潤嗎?即使會改變,也很有限,不能指望副熱帶高壓給內陸帶來多少降水。撒哈拉沙漠作為地理屏障的效用會減弱,南北兩側的人們交流起來更加方便,南方的象牙和黃金更多地運出,融到東西方商貿的洪流中。更便捷的交通,更頻繁的交流,會帶來異域人種風物,會帶來遠方的科技文化,也會帶來戰爭和疾病——無論如何,總比長期與世隔絕好。
向東運動的非洲板塊,意味著紅海和波斯灣終會消失,可能貫通大西洋與印度洋的地峽也就沒有了。這對於埃及來說,或許不完全是個壞消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沒有璧了大家都消停。不過舊約或許會缺失一些精彩環節,摩西帶領猶太人逃出埃及,剛跨出一步,到家了……說好的西奈山哪裡去了?一定是我打開約櫃的方式不對!
對歐洲的影響,主要在地中海。如果非洲板塊南移,那就意味著,地中海將會比現在大得多,事實上現今世界的地中海就是非洲板塊向北擠壓形成的。歐亞大陸上兩個非常重要的造山運動:阿爾卑斯運動和喜馬拉雅運動,在咱們的假設里,都不存在,或者被大大地削弱了。在假象的世界裡,更寬闊的地中海,不僅僅意味著轟炸卡大佐時需要燒更多油,基本上像直布羅陀海峽就不存在了,地中海與大西洋之間的交流變得方便很多,海水的溫度和鹽度都更接近大西洋,地中海水嘗起來不那麼咸了,魚兒可能會不高興( ˇ?ˇ )。
這可不僅僅影響魚兒,我的天,西方文明進程大概會因此改寫。荷馬寫過一部「中年大叔奧德修斯的奇幻漂流」,雖然我不確定是不是抄襲中國人的,這個問題留給打假逗士,我想說的是航海。更寬廣的地中海未必有現實中這般好的航行條件,那麼從腓尼基人奠基的外向型經濟是否會發育的很好,這個不好說。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航程更長,成本的增加該會拖延文明進步的速度,也許到大陸內部衍生出階級與國家之前,雅典都只能是一個小漁村吧。德謨克拉西先生,怕是真的要拉稀了。
好像我們還沒分析這塊陸地本身呢!其實這才是最難的。先回到現實中來,我們知道,印度洋在溝通東西方交流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7世紀以來,穆斯林商人們活躍在印度洋沿岸的每一個港口,從南京到格拉納達,金幣的叮噹聲和禮拜的呢喃聲一起傳開。直到葡萄牙人蝸居在歐洲最不起眼的旮旯里,窮則思變的迪亞士和達伽馬們,以血肉之軀鋪設新航路。這些模糊的血肉,既有失蹤在暴風驟雨中的白人冒險者,也有倒斃在長槍火炮下的穆斯林商人。
好的,回憶打住,進入平行世界。
這塊陸地,在我的想像力是一片群島。板塊擠壓造成多個火山島,而熔岩是優質的肥料,島在赤道低壓帶的影響下,終年溫熱多雨,這都導致島上植被茂盛。印度洋下面不止一個海盆,無論哪一個,都是有相當長歷史的,所以這裡的化石燃料,大概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金屬礦藏的形成要古老得多,暫就不分析了,劇烈的火山活動會把礦藏帶到淺層。總之,自然條件比較優越。
最早來到這裡的是什麼人?眾所周知,人類源於非洲,但到晚期智人,也就是你我,出現的時候,世界許多地方早已遍布人類。其中的一部分乘坐簡易舟楫,漂流到這片新陸地上。相對隔絕的地理環境,使得他們最初不會與大陸上的各族發生太多聯絡,缺乏競爭導致社會演化緩慢。終有一天(我想不會超過10世紀吧),隨著海上交通的發展,更成熟的文明影響這裡,這裡的原住民被融合了(戰爭、宗教和商業,大概會交替進行)。外來的文明更懂航海和商業的重要性,他們在這些島嶼上建立貿易站。由於島嶼獨特的地理位置,印度洋上的商人們,橫渡大洋不再需要繞行沿岸各港,甚至更少地依賴季風了。商業的聯繫帶來文化的整合,印度洋沿岸各港口的人民,開始祭拜共同的神明,同時把他們各自的神話傳說與地方神祇聯合起來,形成一個多神教,這一點上有些像希臘神話。貿易催生外向型的經濟,各個島嶼上的人們發展出自己獨特的經營方向,種植不同的經濟作物。或許這有點兒像一款電腦遊戲ANNO1404。隨著財富的積累,港口發展為城市,貿易所必需的金融業和製造業也誕生了。貴族和富商把持著城邦的政治,為了爭奪財富,兼并戰爭在所難免,索馬利亞海盜也少不了的。而如果沒有哪一個城邦佔據絕對優勢,終會形成一個鬆散的盟約關係(漢薩同盟?)。盟約關係其實是統一和自保兩種傾向的妥協。我們並不能確定,這種盟約何時結束、以何種形式結束,但它必然結束,或者隨著某一勢力的全面勝出而統一全境,或者成為歐盟一樣的自由貿易區。但無論哪樣結束,商業特質會保證它的民主本性。一個居於印度洋中央、膚色黝黑偏黃、熟悉航海與貿易的民族誕生了,他們崇尚平等、彼此尊重、熱愛冒險、敬畏自然。也許有一天,他們會發現腳下的煤鐵石油,然後來一場轟轟烈烈的工業革命,也許永遠不會,留給他們自己決定吧。
其實我的思路很簡單,板塊運動→氣候變化→影響文明進程。聰明的童鞋一定看出來了,我跳過了一個環節,那就是氣候對物種(特別是作為靈長類動物的人類)所帶來的影響。要尋找這部分的答案,恐怕只能向人類學發問了。@麥果果 美女,如果是你的專業領域,不想說兩句么?
歷史可愛嗎?一點也不。歷史就是眼睜睜地看著一個個鮮活的身影走入墳墓,而我卻無能為力。觀察的尺度越大,死人越多。這讓人氣短、上火。歷史很腹黑,從不肯以真面目示人。讓人猜,讓人猜不中。把舊陷阱用新羽毛偽裝一番,讓人不斷重複之前犯過的錯誤。歷史很殘忍,和他的母親,時間,一樣,不談如果,禁止重來。每逢此刻,我都恨不得大罵幾句。轉念一想,瓦罐豈有權力指責匠人呢?徒增笑耳。
諸位少俠,能忍著看完我瞎扯這麼多太不容易了,抱拳。繩命是如此競猜~~,一切都要感謝地球母親。
黑非洲和澳大利亞在前現代時期會發達很多。現在南溫帶的問題是地方太小,而且分成互相離得很遠的三塊,之間缺少交流,所以發展慢,有了這塊大陸,這塊大陸跟非洲和澳洲之間的交流會多很多,雖然可能還是比不上歐亞大陸,但是肯定會大大改善
這個問題是毫無一樣問的……會不一樣。氣候和自然條件對人類歷史的影響遠遠超出我們一般預料。為什麼中東新月地帶兩河流域是最早人類文明的萌發地?因為那是少數幾塊地方——既適合耕種也適合放牧,而且有銅礦。英國的工業革命也是建立在富含煤礦的地理條件上的,阿聯酋幾個國家現在有錢是因為石油。人類歷史跟地球歷史從來都是分不開的,老實說,人類的社會和科技結構還沒有強悍到能夠擺脫對地球的依賴呢。
更甚者,某些農作物的發源地也是跟自然條件分不開的,準確的說是跟氣候和地理演變的歷史不分開。因為植物適應和進化肯定受到前者影響,而多了一大塊陸地,這就說明地球歷史上的板塊運動和結構都有了變化。這必然會對作物的發源地有影響。
這個問題展開來說會非常的複雜,甚至不可能說清楚到底會有怎麼樣的不同。畢竟題主給出的假設是一個『結果』,而更重要的是地球歷史的『過程』。
這個問題改成:『板塊運動、地理、氣候如何影響人類歷史,地球歷史和人類歷史的互動有何關係?』會更踏實。
根據你畫的圖像,我可以推斷,此貨比為天外來客。由於大陸板塊運動的結果各大陸之間都還殘留有斷裂輪廓,但明顯此島國沒有能與之吻合的輪廓,因此可斷定為天外來客,而且來的不是很早,要不然必然會與其他大陸相互作用留下痕迹(特別是顏色不同),而此物如此之大必然會給地球生物帶來滅頂之災,因此若此物真的存在,那現在肯定還沒有人類出現。至於其他,沒有人了,也就沒有其他了。。。
很敬佩長篇答案的作者,雖然我覺得那玩意沒什麼意義。
從最直接的航路影響看,貌似對現有世界沒有大影響,一方面該聯通的航道依然聯通,另一方面該閉塞的航路照舊閉塞。當然以上判斷基於該島或島群不存在能起到巨大影響的國家或國家群這一假設。
且慢,這一假設畢竟是假設,不列顛島雖小,席捲了幾乎整個地球,拉美、澳洲、非洲等雖大,卻沒有能力撼動近代人類歷史的進程。所以印度洋上那個國家,發達還是蠻荒,將會帶來截然不同的後果。如果是另一個英格蘭,那英格蘭的威力大家都體會到了;如果是另一個巴西、墨西哥,那對中國人來說幾乎無感。當然誰去殖民它誰就得為它付出一定的代價,對殖民者來說是一出悲喜劇。人類源於非洲。遷移路線:
所以印度洋上有這麼大一個島嶼,在印度洋上航行的難度會大大降低。人類遷徙的路徑可能改變。島嶼上如果有高山的話,假設上面有高山的話,會顯著改變氣流走向吧。形成一個肥沃的類似於美洲大陸的地方也不是不可能。
完全是另一個世界,洋流、文化中心、板塊穩定性....一系列非常複雜的問題
可以肯定的是,那裡也有麥當勞、肯德基、星巴克、可口可樂,必然也有人用Google、Skype、Android和iPhone,必然也有Lenovo、HP、Apple和高通的影子,必然也有通用汽車、大眾、豐田、尼桑。他們的打火機很可能也多半是中國產的,常常在超市能找到Made in China的影子,如果經濟不咋地,可能也有奇瑞的汽車、海爾的冰箱、海信的電視和華為的手機路上可見,會有不少小島在周圍一圈,和普吉島、巴厘島、三亞搶生意,你也能在中青旅、攜程的網站上看到打折的旅遊計劃。或許他們創造了幾個國際品牌,我們身邊又多了幾個值得花錢的牌子,值得聊聊的全球化公司。如果你覺得我上面的假設合理,那麼不一樣的都是些細節了,差不多,應該不會有很大的差別。
雖然我回答不了這個問題,但是一群人在那裡扯板塊運動有用么?
就像提問「500萬怎麼投資最好」,結果一群人分析怎麼才能賺到這500萬…………我路邊撿的行不行?全球氣候,歷史不會有太大改變,只是島嶼會變成另一個澳洲,上面會有許多矮黑人土著,直到成為英國殖民地
這不就是傳說中的姆大陸嗎?
也許會成為另一個澳大利亞。以其近於大食而伊斯蘭化。後被西方侵略殖民獨立以及等等,應該不會對歷史進程產生太大的影響。
因為這種地方離文明的中心太遙遠,難以交流技術成果,往往孤立。
推薦閱讀:
※我們國家一直在進步,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不滿意呢?
※你身邊還有姓「赫連」的人嗎?
※古代的陣法究竟是什麼?
※你認為在我們的周圍有哪些很重要卻一直鮮為人知的事?
※人類歷史上出賣國家以及民族的各種姦細的價值觀是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