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的航天員被稱為航天英雄?

以及航天英雄和英雄航天員有什麼區別?


假如現在的你,已過而立之年。

擁有一份充實且有節奏的工作;
擁有一份早已達到小康水平的收入;
擁有專門負責照顧你飲食的營養師、以及時刻監測你健康的保健醫生;
擁有一套大大的免費住房;
未來若干年,你每個月還會擁有一筆高額的養老金;
最重要的是,你還擁有著健康的父母、賢淑體貼的妻子和活潑可愛的孩子這樣一個幸福的家庭。

當你擁有了這樣的一切,你是否還有勇氣為了一個極有可能付出生命的夢想、選擇與家庭聚少離多、並日夜奮鬥若干年?
重點是:為了這個夢想,你極有可能「付出生命」

楊利偉奮鬥了5個春秋的日日夜夜,翟志剛則歷經了10個冬夏,還有N個隱藏在背後、奮鬥了N年卻不為我們所知的人。
你知道對一個早已走出學校、參加工作N年、結婚生子完畢、已無需擔心未來的人來說,重新回到學習狀態甚至是高考狀態,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嗎?

中國航天員大隊首批14個航天員,他們的理論課程是58門,別的不說,只說基礎的13門:
載人航天工程、英語、計算機應用、解剖生理學、航天醫學、地理氣象學、高等數學、電工電子、自動控制、力學、飛船GNC、星空識別、政治理論和文化知識素養……
這13門也不多說,隨便挑一個來說吧:《載人航天工程基礎》,16開,厚600頁。
若干個16開厚幾百頁的書,堆起來,試想想,有多高。

除了理論,還有你無法想像的各種極限訓練。
航天員公認的最痛苦的一項就是——離心機訓練。也就是超重訓練,強度達到10個G的時候,能把人甩得呼吸極度困難甚至意志喪失和黒視。訓練時的基本感覺:血液壓向身體下肢,頭部缺血產生強烈的眩暈,腹背猶如承受幾百斤巨石之重。
由於太過痛苦,離心機里設置了一個報警按鈕,以備航天員實在無法忍受之時,即可按下按鈕使離心機停下來。這些航天員儘管經歷了無數次痛苦煎熬,但那枚按鈕卻從未響過。

太空中沒有空氣,所以不能傳播聲音,那麼還有一項值得一提的訓練,叫「寂靜與孤獨訓練」。
把你放進一個絕對安靜的小房間里,完全與世隔絕。未來好幾天時間,你將一個人待在這萬籟俱寂之中,沒有任何外界干擾,沒有任何對話交談,也沒有音樂,甚至晝夜不分……而且還必須高水平地完成手上的操作任務。
這種寂寞令人無法忍受,更何況還附帶著數日的生理疲勞。但為了應對在未來執行任務中可能出現的「恐懼、孤獨、煩躁、抑鬱」等各種情緒,這樣的訓練也就成為了必備項目。

除此之外,還有失重訓練(也叫「嘔吐訓練」)、前庭功能訓練、航空飛行和跳傘、野外生存(寒區沙漠)訓練……

就是這樣,用強大的意志保持著高度集中的學習和訓練狀態,楊利偉堅持了5年零6個月,一共3000個學時,每晚12點後才睡覺。你要知道,那可是2000多天,用他自己的話來講,那是「一個人盛年時期黃金般的歲月」。
神五首飛前,理論與訓練的最後五次綜合考試,面對著十多位專家教授、接受著嚴格甚至「刁鑽」的提問,楊利偉的成績分別是:99.5分,99.7分,100分,100分,100分。
最終,這位頂級的優秀畢業生,擔當首飛大任。

而翟志剛,從1998年航天員大隊成立開始,到神七任務,他熬過了整整10年。
熬過10年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這10年中,他兩次都進入了飛行梯隊(神五首飛、神六),卻兩次都與飛行任務失之交臂。要知道,最想擁有的東西,當你兩次都觸手可及卻又最終失去,這種打擊與痛苦是何等的殘忍。

以上所說的,都不是最關鍵的。

最最最關鍵的是,他們付出的這一切,都極有可能得不到回報
無論他們多麼優秀和出色,他們都要隨時接受「犧牲」這種可能性的存在。

之所以是英雄,是因為中國載人航天擁有太多第一次。你知道第一次意味著什麼嗎?
第一次意味著探索,意味著你要完完全全做好犧牲的準備
犧牲就意味著,聚少離多之後,仍可能要永遠離開深愛著並支持了自己若干年的父母和妻子,要離開活潑可愛年幼的孩子,要離開太多美好的一切,要離開這一切幸福生活,要從地球上消失。

十億里挑一的頂級優秀人才,為了夢想,寧可冒著犧牲的危險。

是你,你會不會這樣選擇?你會如此輕易地放棄幸福安逸的生活、又會如此的刻苦努力嗎?你敢為夢想付出一切、包括生命嗎?
再俗一點,如果他們還在飛行部隊,以這樣的努力程度,應該早已成為師一級的領導幹部了。

所以,他們足以被稱之為英雄。

最後,糾正一下,並非所有執行過飛行任務的航天員都被授予「航天英雄」的稱號,目前只有楊利偉和翟志剛兩位獲此殊榮。
但在我的眼裡,所有的航天人,都是航天英雄。
立正,敬禮。


不僅中國的航天員被稱為航天英雄,美蘇兩國第一次進入太空的航天員都曾被稱為航天英雄,比如加加林。這是因為在載人航天發展初期由於技術的不成熟,可能會遇到一系列問題,不僅執行任務的風險很大,而且對航天員的要求也很高。例如後來披露到在神舟五號任務中就遇到很大問題,在火箭飛行過程中長2F發生了嚴重的8HZ低頻振動(和次聲波一樣會損壞人的內臟),當時這個低頻振動同時疊加在8,9G的縱向過載上,楊利偉後來回憶到感覺自己無法忍受已經到了死亡邊緣,快犧牲了,地面工作人員也發現問題覺得楊利偉不行了,後來進入太空楊利偉動了一下才舒了口氣,像楊利偉這樣經過系統訓練的航天員到了這種地步,要是普通人估計早就掛了。換句話說他們在用自己的生命來試驗,而且第一次對航天員的要求很高(楊利偉是公認的首批航天員中素質最好的),需要艱苦的訓練很大付出,叫航天英雄不為過。但隨著載人航天工程的推進,技術的成熟,在後續任務中對航天員的要求就會降低,楊利偉後來在作報告中就講過,隨著中國神舟飛船的成熟,他感覺一個健康成年人經過短期訓練後完全可以上天。如果你細心就會發現,在中國航天員中叫航天英雄的只有楊利偉一個,後續的幾名都被稱為英雄航天員,檔次上差了一截,這就是差別。


位於酒泉東風航天城的東風革命烈士陵園,這裡安眠著700名為中國航天事業獻出生命的英靈。


航天員往往承擔著巨大的職業風險,甚至經歷生與死的考驗。楊利偉就曾在《天地九重》一書中披露,在第一次載人航天火箭升空後突發低頻共振,當時覺得「自己不行了」。書中這樣描述:「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時,火箭和飛船開始急劇抖動,產生了共振,這讓我感到非常痛苦。」

實際上,他早已做好了犧牲的心理準備。

在著陸的過程中,楊利偉回憶說,當時飛船著地後又彈了起來,二次接地時沒有緩衝,落地比較重,他的嘴巴被直角型的麥克風撞破後,趕緊用艙內的幾幅手套擦拭,醫生又進來抹了葯,他才自主出艙。而我們看到直播畫面中的楊利偉其實已經被處理過:他是滿臉鮮血地打開艙門的,後來臉上的血跡被擦乾了,重拍了出艙畫面。

記者問楊利偉:「如果神舟五號再來一遍,還願意嗎?」

「沒有問題。」楊利偉說,「就算付出生命,去實現一個民族的夢想,這是值得的。」


苟利國家生死以 豈因禍福避趨之


楊利偉回憶飛行經過:曾有幾十秒「死亡的感覺」
=====================================================================
讓我們為那些為了人類文明發展,獻出寶貴生命或者冒著獻出生命風險的航天英雄致敬:

據官方統計,迄今為止共有22名航天員在載人航天事故中犧牲,其中美國17人其中3人是在「阿波羅」1號飛船地面試驗中死亡,蘇聯5人。另外還有由於飛機飛行事故死亡的航天員18名,其中美國11名,蘇聯7名。多數死於殲擊機飛行事故,尤里·加加林就是在一次飛機飛行訓練時發生事故遇難的。

1961年3月23日1被確定為蘇聯第一個首航太空的航天員邦達連科在充滿純氧的艙室里進行緊張的訓練,休息時,他用酒精棉球擦完身上固定過感測器的部位後,隨手將它扔到了一塊電極板上,結果艙內燃起大火,他被嚴重燒傷,10個小時後死亡,成為人類載人航天活動中第一個遇難的航天員。

1967年1月27日3美國阿波羅1號飛船在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肯尼迪航天中心模擬發射時失敗,航天員維吉爾·I·格里索姆、愛德華·H·懷特和羅傑·B·沙菲喪生1967年4月24日1蘇聯航天員弗拉基米爾·科馬羅夫駕駛的聯盟號飛船返回地面時減壓傘未能打開,飛船墜毀,航天員喪生

1971年6月29日3在太空完成24天軌道試驗的蘇聯航天員格奧爾基·科馬羅夫、弗拉基米爾·沃爾科夫和維克托·帕沙耶夫返回地面,與預定降落時間還有30分鐘時因減壓操作失誤而喪生

1986年1月28日7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在升空73秒後爆炸,7名航天員全部喪生,其中包括中學女教師克麗斯塔·麥考利

2003年2月1日7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在原定降落時間16分鐘前與地面控制中心失去聯絡,繼而在得克薩斯州中部上空解體,7名航天員無一生還2003年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的失事更是震驚了全世界。這是世界航天事業的重大損失,此次災難,使「是否繼續進行載人航天飛行」重新成為人們爭論的話題。


並不是所有的中國航天員都叫做航天英雄,航天英雄也並不是一個隨便的稱呼,而是由國家正式授予的榮譽稱號

到目前為止,獲得 航天英雄 榮譽稱號的只有
神舟五號 中國第一次進入太空的 楊利偉
神舟七號 中國第一次出艙行走的 翟志剛

其餘升入太空的航天員都被授予了 英雄航天員 的稱號,包括:
神舟六號:費俊龍,聶海勝
神舟七號:劉伯明,景海鵬
神舟九號:劉旺,劉洋
神舟十號:張曉光,王亞平


我家也是航天系統的。很多同學在航天體系內,還有同學在一院。

關於航天,大家容易覺得這玩意比較高精尖,比較高大上。

天天看著知識分子戴著眼鏡穿著白大褂,總覺得這似乎只是一個智力遊戲。

別的不說了,看這張圖:

神舟飛船準備發射了。

我們在電視機前,看到了控制中心那一排排的電腦屏幕,地面工作人員在井然有序的準備,報告,指揮官一聲令下,火箭點火升空……

然而,你再換個角度想想,你開了上帝之眼,來到酒泉發射場上空,看著這枚火箭……

突然你會意識到,除了這個火箭頂上載著的這兩位航天員,方圓幾公里,一個人都沒有了。

為什麼?

這枚火箭就是個大炸彈。

航天員要讓自己躺在這個大炸彈上,為了避免更多的危險,其他人都撤到幾公里之外去了。

這不是英雄是什麼?


其實這樣的新聞普通人是記不住的,我就知道一個楊利偉。剩下的如果在新聞上看到名字,有的會反應出來這是誰,有的根本不知道。

想想就是這樣,上了新聞聯播的宇航員人們都記不清,更何況他們背後無數默默奉獻的科研工作者了。

我還記得當年初中學歷史時候,看到明朝片板不能入海,以至於錯過了大航海時代,到了清朝閉關鎖國又錯過了工業革命,以至於後來那屈辱的一百年,以至於中國一直到今天都在追趕,那個時候我又恨又難受,除了哭一場也沒別的辦法。

今天在新的大航海時代,我們終於有能力派出自己的船長,我們在家裡開開心心的作著自己的事情,他們在千里之外的星空捨生忘死的奮鬥著,幾百年後,我們的子孫再也不用在歷史課堂上痛哭中國錯過了航空時代,這樣的人難道不值得我們尊敬么。

航天工程是國與國之間新一輪的戰爭,我看他們不僅僅是航天英雄,也是保證中國民族不再落後的脊粱,是像岳飛文天祥一樣的民族英雄。


本身這件事的危險度極高。為了表彰這樣有勇氣的行為,稱他們為英雄有什麼問題嗎?

美國的航天員也有被稱為 「航天英雄」 的。
比如在NASA的網站上,( http://www.nasa.gov/audience/foreducators/9-12/features/N_Heroes_in_Space_Honored.html )

Trailblazers of space exploration will be the focus of "Space Heroes", a special event to be held Saturday, February 21 in the Visitor Center at the NASA Glenn Research Center, Cleveland.

又比如在維基百科的 Neil Armstrong 詞條( http://en.wikipedia.org/wiki/Neil_Armstrong )

In a 2010 Space Foundation survey, Armstrong was ranked as the #1 most popular space hero.


道理之前的回答都講了,但還要特別說明一下。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航天員的獎章和稱號有以下幾種:「航天功勛獎章」、「二級航天功勛獎章」、「三級航天功勛獎章」、「航天英雄」榮譽稱號、「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

其中獲得「航天英雄」榮譽稱號的僅為首位進入太空的中國人楊利偉和首位漫步太空的中國航天員翟志剛。其他幾位進入過太空的航天員授予的稱號都是「英雄航天員」。


「航天功勛獎章」的授予情況更複雜一些,神五、神六、神七的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授予「航天功勛獎章;神九、神十的指令長景海鵬、聶海勝授予「二級航天功勛獎章」,其他飛行乘組成員劉旺、劉洋、張曉光、王亞平授予「三級航天功勛獎章」。


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
進入太空的航天員都是英雄

要知道,從加加林進入太空的那一天1961年4月12日開始,到今天為止
人類進入太空的航天員還沒超過1000人
整整55年
1961年,世界人口30億
2016年,世界人口70億

在這55年中,有22位航天員失去了生命

加加林的介紹里寫的是進入太空的第一個人類
登月的阿姆斯特朗說的是「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可以這麼說,宇航員不僅僅是所在國家的英雄,更是全人類的英雄


因為簡單點來說。

他們就是屁股下面墊上兩百噸炸藥被炸出地球啊……

反正我是不敢……


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探索未知世界的人,稱之為英雄當得起


楊利偉發射後由於飛行器設計不合理,暈厥了過去。塔台當時都以為他死了,但是他後來仍然憑藉強大的身體素質復甦了回來,並將情況反饋,幫助解決了問題。可以這麼說,楊利偉完全是在用自己的生命為後面人鋪路,這樣的人為什麼不算是英雄?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653155/answer/12543234
比如這個例子
被稱為英雄還是需要付出本錢的


  ●1960年10月23日,蘇聯「金星」號運載火箭發射時,發動機沒有按命令點火。為查明故障,幾十名專家接近火箭。突然,火箭發動機噴火,繼而爆炸,近百名軍人、科學家喪生。

  ●1961年3月23日,被確定為蘇聯第一個上太空的宇航員邦達連科在用酒精棉擦完身上固定過感測器的部位後,隨手將它扔到了一塊電極板上,結果艙內燃起大火,他被嚴重燒傷,10個小時後死亡。

  ●1967年1月27日: 1967年1月27日,人類航天史上一個悲慘的日子。三位美國宇航員在進行阿波羅-1號飛船登月任務的訓練時,不幸死於事故,成為了人類航天史上最早因飛船事故而遇難的先驅。美國「阿波羅1號」飛船在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肯尼迪航天中心模擬發射時失敗,宇航員格斯·格里索姆、愛德華·懷特和羅格·查菲喪生。

  ●1967年4月24日: 弗拉基米爾·科馬羅夫駕駛著未完全建造好的「聯盟號」升上太空。24小時後,因為返回地球著陸時主降落傘沒有彈出來,他遇難身亡。科馬洛夫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在執行空間飛行任務時獻身的宇航員。

  ●1971年6月29日:1971年6月,前蘇聯的「聯盟」號飛船與「禮炮」空間站對接飛行24天後,宇航員格奧爾基·科馬羅夫、弗拉基米爾·沃爾科夫和維克托·帕沙耶夫返回地面在歸途中因密封艙漏氣,同時又未穿宇航服,結果3名宇航員靜靜地死在艙內。

  ●1980年3月18日,原蘇聯「東方」號運載火箭在普列謝茨克發射場進行燃料加註時發生爆炸,45名技術人員當場被炸死,另有5人送往醫院後死亡。

  ●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在升空73秒後爆炸,7名宇航員全部喪生,其中包括中學女教師克麗斯塔·麥考利、美籍日本人埃利森·鬼冢,其他5人分別是弗朗西斯·斯科比、邁克爾·史密斯、朱迪斯·雷斯尼克、羅納德·邁克奈爾和格雷戈里·賈維斯。

  ●2003年2月1日:「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在原定降落時間16分鐘前與地面控制中心失去聯絡,繼而在得克薩斯州中部上空解體,7名宇航員無一生還。


因為可能回不來了,分分鐘就成了英雄了,


一直以來,我對中國航空航天的認知與我看待奧運會沒有區別。在我看來,這種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宣揚國力,宣傳民族主義,是國家為了凝聚人心而有意為之的舉措。可是今天我突然意識到,宇航員們不只是一個精神圖騰。在1500s,哥倫布帶人發現了新大陸,今天,我們終於有了自己的船長。

我們曾經的落後挨打寫滿了一整個百年,有青年向火燒圓明園的額爾金勛爵寫下這樣的詩句:

我希望你以軍人的身份再生
——
致額爾金勛爵

曉樺

我佩服你
——
額爾金勛爵
你敢於發布這樣的命令
把古老東方的京都
投進熊熊大火
在每片焦土裡埋下你的名字
和野草歲歲生長

我不佩服你
——
額爾金勛爵
你根本沒有敵手
沒有敵手卻建立功勛的英雄
比拼殺中倒下的戰敗者還恥辱
焚燒一座沒有抵抗的園林
踐踏一片不會說話的土地
那是小孩子的手都能勝任的
何用軍人的膂力

但你畢竟以你的壯舉
給你的後裔們留下
足以在餐桌上大嚼永遠的威名
給你民族發黃的編年史
嵌上火光閃閃的驕傲的一頁

我好恨
恨我沒早生一個世紀
使我能與你對視著站立在
陰森幽暗的古堡
晨光微露的曠野
要麼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
要麼你接住我甩過去的劍
要麼你我各乘一匹戰馬
遠遠離開遮天的帥旗
離開如雲的戰陣
決勝負於城下

我更希望
你以軍人的身份再生
當然我決不會用原子武器
對你那單發的火槍
像你用重炮摧毀冷兵器
我希望你是
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軍人
你會滿意的
你的對手不再是猛勇而愚蠢的僧格林沁

在此
我謹向世界提醒一句
從我們這一代起
中國將不再給任何國度的軍人
提供創造榮譽建立功勛的機會

航空航天是新時代的大航海,我們已經落後,但我們在奮力追趕。不只是宇航員,所有為了中國航空航天奉獻的人都是我們的船長,盛世繁華,是因為我們有屬於自己的英雄。

居然真的有人會說火燒圓明園是滿族人的恥辱。。。
統一回復在下面:

為什麼說火燒圓明園是國恥而不是某一民族的恥辱呢?

我們的國家只有一個,那就是中國。我們以當一個中國人為榮,不以當一個王朝人為榮,當中國強大如漢王朝、唐王朝、清王朝中期時,我們以當一個王朝人為榮。當中
國衰弱如南北朝、五代、宋王朝、明王朝以及清朝末年時,我們仍以當一個中國人為榮。中國——我的母親,是我們的唯一立足點。所有的王朝只是中國的王朝,所有的國,都是中國的另一種稱謂。 By 柏楊


我爸大學同學參與過發射,據說當時安全回來的概率不是很高。這個概率是乘法的。
楊利偉就抱著必死決心去的,完全是為了中國航空現身的精神,他自己也知道一去很有可能回不來。
我和他還是老鄉,為他感到驕傲


利益相關 父親在北京航天城上班 是大校
和楊利偉是朋友很熟
為避免被別人說沽名釣譽匿了

我認為楊利偉之所以被稱為英雄不僅僅是因為冒著危險
更多的是他放棄了太多普通人的擁有

每天訓練10小時 需要學習 最簡單的 在同一個大院里上班 航天員只能見到航天員
一是忙 二是幾乎不讓
同時 見過楊利偉後 我覺得他成為英雄真的 厲害 是因為他沒有把自己的付出視為付出 也就是說他不把自己當英雄 他把自己上天這個活動當成 實現戰友和自己夢想的機會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發射成功?
天鏈一號 04 星的成功有哪些影響?
中國在地球建「月宮一號」為移居月球做準備,有什麼意義?
如何看待 「北理工科學載荷登國際空間站,中美太空突破0合作」一事?
我國宇航員在發射前見面會為什麼都要用玻璃罩和大家隔離開來?

TAG:英雄 | 航天 | 中國航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