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對治理霧霾有沒有貢獻?

本題已收入知乎圓桌 ? 「能」見蔚藍 ,歡迎關注討論。


這個問題大家很關注,恰好前不久本人寫過一個小稿子,當時發布在協會的微信平台上了。現把原文附上,希望能部分地回答大家的問題。


可再生能源是走出「穹頂」的最終途徑


央視前主持人柴靜的作品《穹頂之下》引起了各界人士的熱烈關注和討論,這其實並不奇怪,因為她講述的話題既是大半個中國的民眾的切膚之疼,也完全切合中國能源革命的大議題。「霧霾問題本質上是能源問題」。而對於解決能源問題的根本出路,國內外是存在基本共識的,即一是節能,二是發展可再生能源。柴靜在片中更多的是挖掘化石能源的危害,引起重視,啟發思考。顯然,給出技術解決方案並不是她的目的和專長,但我們應該看到,能源問題的終極解決方案一定是用清潔、可持續的能源替代高污染、不可持續的傳統化石能源。

有鑒於社會對於可再生能源的認知遠緩慢於該行業發展速度的事實,我們有必要再重溫和更新一下基本現狀和一些數據,雖有借「穹頂」風光之嫌,但由「穹頂」開始,我們要孜孜不倦地探索解決之道,而不是圖一時的熱鬧,這也是大家的共識吧。

根據全球風能理事會《2014全球風電裝機統計數據》,2014年全球風電新增裝機容量達到5147萬千瓦,全球風電累計裝機突破50億千瓦。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風電市場,2014年當年新增裝機超過2300萬千瓦,累計裝機達到1.14億千瓦。風電已經成為中國繼煤電和水電之後的第三大電源。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國風電一年的發電量,已經可以滿足類似於北京或上海這樣的特大型城市一年的全社會用電量了。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已經從補充能源壯大為替代能源和主流能源,未來還將是主導能源。

「在全球越來越多的市場中,風電被證明是非常具有價格競爭力的成熟發電技術,」全球風能理事會秘書長Steve Sawyer說,「風電是氣候變化、空氣污染、能源安全的重要解決方案,並且能保證能源價格穩定,促進新產業的形成和帶動就業
。」

為應對氣候變化和緩解瀕臨承受極限的環境問題,我國政府提出了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總量15%的目標,由此倒推風能扥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得出2020年我國風電裝機至少要達到2億千瓦,才能與太陽能等其他替代能源共同支撐上述目標的實現。所以,對於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國家是有下限的,但沒有「天花板」,根據技術進步情況完全可以作出更大貢獻。

從資源儲量上來看,風能資源足以支撐我國政府提出的風能發展目標。根據2014年中國氣象局風能太陽能資源中心公布的新一輪全國風能資源評估成果,我國陸地70米高度風功率密度達到150瓦/平方米以上的風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為72億千瓦,達到200瓦/平方米以上的風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為50億千瓦, 80米高度風功率密度達到150瓦/平方米以上的風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為102億千瓦,達到200瓦/平方米以上的風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為75億千瓦。而根據現在的產業技術水平,風功率密度在150瓦/平方米以上的風能資源都具備開發價值,輪轂高度一般都超過了80米,有的已經達到120米。也就是說,保守來講,我國陸上風能資源的技術可開發量也在70億千瓦以上。按風電年平均利用小時數2000小時計算,70億千瓦風能資源意味著14萬億千瓦時的清潔電力,是2014年全國總發電量(約55000億千瓦時)的近2.5倍。而這還不包括儲量巨大的海上風能資源。

另註:全球以及我國太陽能資源儲量巨大,足以支撐太陽能發電產業長期規模化發展,與風能共同承擔起主流能源的角色。

每年到達地球表面(包括陸地和海洋)的太陽輻射總能量約為2.67×1018MJ(或7.42×1017kWh),太陽輻射總功率約為8.47×1010MW,單位面積平均輻照度約為166W/m2,約佔大氣上界太陽輻照度的49%。如果將海洋扣除,則每年到達地球陸地表面的太陽輻射總能量約為7.74×1017MJ(或2.15×1017kWh),太陽輻射總功率約為2.46×1010MW,大約相當於全世界2010年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約5.07×1014MJ)的1500倍。

每年到達中國陸地表面的太陽輻射總能量約為5.28×1016MJ(或1.47×1016kWh),太陽輻射總功率約為1.68×109MW,約佔全球陸地表面太陽能資源的6.8%,大約相當於全國2010年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約9.74×1013MJ)的540倍。


嚴格意義上,現在所謂的可再生能源對治理霧霾除了給人以心理作用,沒有任何的實際意義。中國所謂的可再生能源,基本都是西方已經淘汰的概念,經過國內騙子的重新包裝用來晃錢的道具。口號都是一個比一個無比高大,什麼救人類,救地球一類的。當然,從自身利益出發跟這群騙子洗地的也多。如今中國社會,我感覺就好像是明朝中期和清朝末期的混合體,在騙子面前只說「呵呵」,不為其洗地的就算是講良心的好人了。問大家一個問題,秸桿發電和太陽能發電對治理霧霾有無效果?煙氣處理後的污染物,最後去了哪裡?知乎上有本事的多,做人多少講點良心,不要誤導大家。治理霧霾唯一看來可行的恐怕就是加快核電發展了;水電對大氣沒有影響,但是對生態的破壞是災難性的,且不可逆;風電看起來很美,但是多問問供電的同志就知道風電靠不靠譜,為了正常併網及保障電網安全,要用到哪些設備,採取哪些措施,這都是要計入成本的;順便說一句,秸桿發電基本就是鬼扯;太陽能發電,所帶來的污染更加要命!


謝邀。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肯定會減少霧霾的發生。由於減少了碳源排放,即減少了對霧霾的貢獻源,有助於減少其發生。當然,若配合其他措施,如發展綠色交通,清潔生產等,我想定會再見蔚藍!


謝邀,首先明確回答:可再生能源不可交減少灰霾污染!!!
補充:清潔的使用能源可以一定程度上減少灰霾污染。
下面開始舉例子啦,分析對不對,歡迎討論~~
1. 秸稈(是可再生能源)燃燒是造成灰霾的,但是把秸稈製成沼氣再使用,污染就少多了。其實,使用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使用的是否清潔。
2. 歐美機動車不比我們少,為啥他們沒有機動車尾氣污染,我們有,汽油品質差異。
又想多談談大氣了,職業病 。其實灰霾成因和毒性很複雜。簡單來說,自然界產生的灰霾也不少,但基本毒性致病性很弱,毒性都是我們產生的αβγδθηζζεικλθμ(各種有機揮發物,各種氣體污染,在大氣中二次反應或者不反應)附著在灰霾上產生了毒性。(開會了,回來爪機碼)回來了,其實還在開會,某政府工業大氣污染研討會,會議都聽麻木了。
可再生能源是上個世紀應對可持續發展和溫室效應提出的概念,現在咱們領導都不好這口了,都好新常態、一路一帶對吧。玩能源玩大氣也得與時俱進,新提出的一些措施:企業層面上要清潔生產,工業園區層面上要生態化建設,國家層面上要支持環保技術與環保服務產業。總體來看政府還是在做事的(贊 ),只是步子邁的小了點。後面再想想怎麼通俗點來說改善大氣污染的事。


謝邀~
1. 霧霾的成分
我們所稱的「霧霾」實際所指是PM2.5,PM2.5是指環境空氣中小於或等2.5 um的顆粒物,也稱」細顆粒物」。
霧霾的成分有哪些呢?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唐孝炎曾對珠三角PM2.5的化學成分進行細分,研究發現在平均濃度為104 ug/m3 的PM2.5 中,有機物POM 佔34.8% ,硫酸根粒子和硝酸根粒子一起佔31.3% ,其中有機物、硫酸根粒子、硝酸根粒子等均屬二次氣溶膠(細粒子)。[1]
畫圖表示一下:

當然具體而言,PM2.5的成分比例與污染源的特徵和氣象氣候條件有關。
2000年有研究人員測定了北京的PM2.5來源:塵土佔20%;由氣態污染物轉化而來的硫酸鹽、硝酸鹽、氨鹽各佔17%、10%、6%;燒煤產生7%;使用柴油、汽油而排放的廢氣貢獻7%;農作物等生物質貢獻6%;植物碎屑貢獻1%;吸煙貢獻了1%,不過這只是個粗略的科學估算。[2]
畫個圖表示一下:

2. 霧霾的形成原因
源分析也就是對各種自然原因和人文活動對PM2.5的貢獻率進行分析,PM2.5的形成有氣象原因和成分原因,比如一般北京的春冬兩季是霧霾頻發季節。 從氣象因素分析,我國北京、上海等一些中東部地區的城市冷空氣出現的比較少,而且強度不大,地表面的風速也不大,有容易使水汽積累在地層,這樣也就有利於霧霾天氣的出現。而且,青藏高原南部地區的暖濕氣流強度很大,進而致使來自印度洋西南地區的暖濕氣流十分活躍,這股暖濕氣流朝向西南方向把足夠的水汽帶到我國中東部地區,使得這一地區的空氣濕度較大,而且也給地層逆溫的現象創造了有利條件,致使霧霾天氣的頻繁出現。[3]

簡單點說,就是靜穩天氣容易產生霧霾; 而成分原因就是上圖所示的各種排放源了,專家們針對南方一些城市的一項監測研究表明,PM 的主要來源依次為:機動車尾氣塵、燃油塵、硫酸鹽、餐飲油煙塵、建築水泥塵、煤煙塵、硝酸鹽。其中在冬季,機動車尾氣塵對PM2.5的貢獻值達到38% ,位於第一;其次是燃油塵,貢獻值達23%。[1]

3. 能源與霧霾的關係
能源結構與霧霾脫不了干係,冬季霧霾頻發的另一原因就是冬季取暖,以煤炭型取暖為主的地區排放SO2大量上升,二次氣溶膠比例增大,因此煤炭的使用關係到硫酸鹽氣溶膠的形成。 而機動車的尾氣排放關係到硝酸鹽氣溶膠的形成,而尾氣排量與種類也與汽車燃料有關,柴油和汽油的燃燒容易產生大量NOx。 那麼可再生能源呢?天然氣、地熱、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從排放物(天然氣完全燃燒)來看是不含有S與N的氧化物的,因而不會助長形成二次氣溶膠,一次氣溶膠的產生量也很少。因此可再生能源使用比重的增大是可以減少霧霾的產生的。 這也是國際社會的一個共識,也有一些其他國家的成功經驗可以借鑒~關鍵在於如何開發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結構。

附幾個新聞鏈接可以參考:
http://elite.youth.cn/gnb/201403/t20140310_4840048.htm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4-02/24/c_119461827.htm

【參考文獻】
1. 李曉通,胡丹心. 以機動車污染防治推進PM2.5治理問題探討.廣州化[J].41(12),2013
2. http://health.sina.com.cn/z/jiankangjisuanqi01/
3. 王瑞嶺, 李倩. 探析霧霾天氣成因及治理措施.科技論文與案例交流[I]


這個問題要先說一下霧霾的主要原因,在於各種化石能源的使用和排放,其中包括煤炭、石油等,雖然很多鍋爐和發電機都已經可以近零排放,但是石化能源,特別是煤炭在開採和儲運的過程中,均會造成大量污染。同時還要大量的機組和老舊車的排放超標嚴重。只有可再生能源可以從根本解決這個問題,在能源生產的過程中,沒有任何污染物排放。但不少專家也質疑可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的生產過程是不是也足夠清潔,很多人對當年多晶硅的污染仍心有餘悸。從事實看來,這些都無需擔憂,隨著產業集中度的提高,可再生能源設備的生產過程也已越來越清潔。因此,如果人類既需要使用能源,又希望有清潔的自然環境,那可再生能源真的是唯一的選擇了。核能的問題是另一範疇,這裡先不展開說了。


簡單的說肯定是有的,除了對治理霧霾有貢獻,對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緩解溫室效應也會有顯著幫助。

首先霧霾的組成主要是顆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顆粒物又包括粉塵類固體顆粒如pm2.5和pm10和大氣氣溶膠。

眼下火電是二氧化碳,固體粉塵和二氧化硫的主要污染源。而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和地熱等在發電過程中可以實現氣體零排放。核能雖不屬於可再生能源但在發電過程中也能達到氣體污染物零排放。

霧霾的組成複雜,來源也負責,不光是火電一家造成的,機動車尾氣便是氮氧化物的主要污染源。但總的來說,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必將在長遠上對治霾有著積極的幫助。


瀉藥~看到ls說什麼清潔能源都是扯淡的話,忍不住跳出來說說。我男朋友正在葡萄牙做光伏項目,光伏由於投資周期短、風險小、政策扶持力度強,最受資本青睞。拋除資本逐利性來談,光伏對環境保護的意義可以用德國來舉例說明,德國作為二次工業革命的leader一度是煤電大戶,現在德國的光伏發電量已經出口到歐洲各國,計划到2020年能達到70%的清潔能源使用率。無論是空氣清潔程度還是河流的潔凈度,德國絕對都是使用清潔能源的受益者。說白了,事實勝於雄辯,請了解完光伏發電的實際效果再來噴「清潔能源是炒作概念」。


可再生能源是一種現使用資源的替代品。關於可再生資源與防治霧霾的關係,我的相關思考如下。目前中國甚至世界的主要能源還是以石油、天然氣等,這些能源暫時還不能被太陽能或其他能取代,這也是由於可再生資源使用時限。而霧霾產生的原因除了煤的燃燒,秸桿焚燒還有人口過於集中。在現在這種情況下可再生資源有利於緩解霧霾,可是不能徹底防治。主要還是可再生資源的使用限制以及科學技術程度達不到。對於我們國家而言,可以採取很多措施緩解霧霾。主要是人們的環保意識不夠。除了從能源方面思考霧霾問題外我們還應解決人們的意識問題,如何把環保意識植入大眾,形成全民環保也是非常關鍵的一點。


這是毋庸置疑的,在過去的幾百年,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的資源的使用對環境造成的危害在今天已經迸發了,不僅僅是霧霾而已。這些資源的使用導致空氣中的細小顆粒物增多,有害氣體增多等,對人體呼吸道,肺部等有直接危害,這些物質還可以通過溶於水等進入人體,危害人體健康。
可再生資源通過利用自然界的力量,如風、太陽光來產生人類生活生產所需要的能量,避免了一部分污染。


這個問題需要辯證的回答。第一,如果我們大部分人堅持從根本上使用可再生能源,那麼環境問題一定會得到很大改善。第二,如果我們是一部分使用不可再生的能源污染著環境,而另一小撮在提倡使用著可再生能源。那麼我們的霧霾治理將是一個更加長期的工程。強調根本性落實的重要性。


推薦閱讀:

現在霧霾這麼嚴重,用污染換取經濟,值得嗎?
霧霾和汽車尾氣的關係到底有多大?限行是否是科學的方式而不是治理環保找軟柿子捏?
論述:霧霾「吸毒」快還是出汗「排毒」快?
柴靜的霧霾調查會不會給中國的環境質量帶來一些改善?
霧霾對你究竟造成了什麼影響?

TAG:環境保護 | 霧霾 | 可再生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