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到底臟不臟?有多臟?

霧霾這麼嚴重,空氣里的懸浮物會隨雨水落下。


各位,我寫的回答不像快餐式閱讀,也不是看新聞,需靜心。
謝邀 @初洋
這個問題要從兩個方面回答,一個是降水形成的過程,另一個是降水下落時候的過程。因為這兩個過程直接決定了雨水臟不臟。(結論在最後,各位小夥伴莫焦躁。。。):

一、雲降水物理的角度
形成降水的粒子被稱為降水粒子,而狹義上液相降水就是雨滴,而雨滴是由的雲滴的增長過程而形成的。
所以我們需要討論雲滴的形成過程。這被稱為雲的核化過程
理論上中雲滴的核化有兩個基本過程:

    1. 同質凝結核化
    2. 異質凝結核化

1.1.1 同質凝結核化:液態的雲滴只由水汽分子相互結合形成。
著這麼來看,同質凝結核化形成的就是純凈的雨滴
但是!但是!但是!
相變熱力學告訴我們,同質凝結核化需要的條件十分苛刻,必須要有極高的飽和比(500%-700%),很低的閾溫(形成1微米直徑的水滴,溫度至少要低於-45℃),所以大氣中的同質凝結核化是十分困難的
所以,雲滴的形成還是要依靠下面講的異質凝結核化。

1.1.2異質凝結核化:即依靠凝結核、凝華核以及凍結核形成基本的雲滴。
懸浮在大氣中的氣溶膠粒子為汽-粒轉化提供了一個基底,大氣離子則提供了一個利於水汽的聚集中心。所以異質凝結核化也就是水汽在氣溶膠粒子和離子上的核化

一般的凝結核就包括了:硫酸鹽、硝酸鹽、海鹽等可溶性無機鹽不可溶粒子以及各種複雜的有機成分

1.2雲凝結核以及冰核
1.2.1雲凝結核
大氣的氣溶膠作為水汽凝結的基底,這些氣溶膠質粒就被稱為雲凝結核CCN。
而各個地區CCN的濃度是不同的:

在過飽和度為1%的情況下,CCN濃度的分布,單位為每立方厘米

北極清潔氣團的:30
佛羅里達海洋性氣團:100
亞速爾群島附近大陸氣團:300
北京:8000(→ →)

當然了正常情況下,大陸氣團比海洋氣團的CCN濃度要高3-5倍(雖然這個解釋還是有些蒼白。)。

1.2.2冰核
冰核就是可以在較高溫度下形成冰晶的凝結核
通常土壤、沙礫、塵埃(黏土、高嶺土、火山灰)、飛塵、原生物粒子(細菌、花粉)都是冰核的成分。

二、空氣污染氣象角度
空氣污染物的散布過程包括了一個清除機制。降水過程作為一個重要的清除過程被稱為濕沉降
這就上圖:

可以看出來,污染物粒子不僅作為了凝結核,在下雨的過程中受到降水粒子的清洗作用會被包裹在雨滴裡帶到地面(雨洗)。所以呢,乾淨的降水很大程度上還要保證空氣的乾淨

結論:
1、對於清潔地區(受海洋性影響的島嶼、大陸架,人類工業活動較少的地區--北極,南極之類的),CCN的濃度較低,凝結核成分單一,空氣清潔,雨滴稍微乾淨些。
2、而對一個重污染地區、大陸性氣團CCN濃度幾千上萬的,再加上污染物濕沉降過程,最後還有各種無機鹽、有機物、沙塵、微生物形成的雨滴。。。推薦還是觀賞,不要再想著收集起來泡茶了。。

推薦參考書目:《雲降水物理學》、《空氣污染氣象學教程》

------------------------------------------------------------------------------------------------------------------------------------------
咦,不知道為什麼這個答案怎麼又被翻出來了。
話說各位去看看後面的評論,畫風怎麼不對了呢。
--
除知乎應用外,如需轉載請先通過知乎私信聯繫我。謝謝~~
--

專欄大氣之象 - 知乎專欄,不定期更新,歡迎關注~

我的主頁 @漠北 歡迎關注~~


用我親身的經歷告訴你。
在我小學的時候,對大自然的一切充滿著喜愛與好奇。我喜歡聞各種花香,品嘗一串紅的甜蜜,學電視劇里那樣自製草藥,收集清晨的露水。我喜歡下雨,尤其是太陽雨。二年級的一個雨天,我和同學一起回家,突然萌生了品嘗雨水的想法。我們拿開傘張著嘴,但是當時雨量並不是很大。我們只能感受到一滴一滴的清涼流入口舌,還有一種自以為擁有的清冽香甜。後來我們甚至收了傘,順著傘尖喝雨水,雨水裡混著細小的石沙顆粒,然而我毫不在意咕咚咕咚下口很滿足。
很不幸的是,後來回到家後肚子一直很不舒服。晚飯前吐了兩次,雨水與胃酸包含著沙石,顏色黃黃的。
那年我九歲,2004年,我家在浙江一個依山傍水的小縣城,綠化環境與空氣質量一直很好。當時的雨水就含有很多的雜質與細菌,現在想來,這時候的雨水估計都有毒了。
很少去懷念小時候的時光,突然想起來覺得還是很有趣。那時候飲雨水飲下的,真是一種別樣的情懷。:)


你知道我大一的時候 北京每場雨開始下的都是可樂么


之前做過有關雨水收集處理的方案,查閱過資料,但就空氣質量對降雨的影響沒有做過深入的探討。一般情況下,雨水本身COD BOD都比較低,簡單處理以後綠化沒有問題。但是初期徑流的污染物比較多,主要來自於地面的污染物,COD會比較大。由於輪胎成分的緣故,還會出現重金屬,處理起來比較麻煩,所以一般對雨水收集利用的話要經過初期棄流。
補充一下關於空氣質量對雨水的影響,我想以一個實驗結果(其他組同學做的)簡單說明一下,鄭州這種空氣質量比較差的地方,直接收集雨水,根據各項水質指標檢測結果,可以判定為劣V類水體。


我聽過一個專門的講座,科普性的結論是三十分鐘之後的雨水一般是很乾凈的了,但是剛開始下雨的時候的雨水非常臟。濕沉降指的就是雨水把大氣中的顆粒、污染氣體帶到地表。

所以,如果走著路突然下雨了,最好立刻找個地方避雨,等一會在衝去要去的地方。


我小的時候雨水是可以喝的,現在雨後都要洗車


我一直覺得下雨的時候有一種氣味特別好聞。
我並不覺得那種氣味很臟或者什麼,從小到大,一直都很喜歡聞這種氣味。
我把它稱作是,泥土的清新。

有人喜歡就也會有人不喜歡這很正常。所以不喜歡並不會影響到我的喜歡。我也並沒有要不喜歡的必須喜歡。這是你的自由喜不喜歡我也並不關注。
我也並不關注那到底是什麼,我只知道我很喜歡。
也謝謝和我一樣感覺清新的或者我剛看到的一個詞:清冽。
(清冽,有清涼的意思。茅盾 《風景談》:「空氣非常清洌,朝霞籠住了左右的山。」)
有人說我的回答跟問題有個什麼關係。我說的這個氣味就在雨天,雨天還有什麼,雨水啊。


另外說一個關於網路評論的。郭德綱有一個視頻,說他把微博評論關閉了就是因為人性——就是指一些人也只會在一個不計後果的網路世界裡肆無忌憚的評論發泄,但如果換成是兩個人面對面的說,他們就不會這樣做了。


我記得小時候看鄭淵潔的童話,說過一句話,大意是以前上帝把地球當酒杯,現在把地球當尿壺~


雨水臟啊。
今日出門,本來是毛毛細雨突然幾秒內變成了瓢潑大雨,我的大腿到腳尖以及背部中上位置「無一倖免」,澆上了雨水,回到家中稍稍幹了點就能感覺到腿上的皮膚有一粒一粒的小砂子、小塊的黑色片狀物以及乾澀感。


躲了那麼多年的雨 雨會不會難過


不知道你指的雨水是降地面前的還是形成地面徑流後的
地面前的比較乾淨了
形成地面徑流後的雨水,尤其是初期雨水,非常之臟
因為攜帶了地面上的污染物
其污染程度是超過污水的

給個圖,唉,,不清楚。。。湊合看吧


臟啊,因為降水需要凝結核,而灰塵就是凝結核&>O


取決於空氣多臟。


知友們討論得已經比較清楚了,雨水分為降雨和到達地面後的徑流雨水。

  • 降雨

高票回答已經將這個過程解釋得非常清楚了,我就舉一組我們觀測的數據。

表1.雨水樣水質檢測結果(不得轉載引用)

這是6場降雨的採集監測結果,可以看到,氨氮波動大,最大值1.159達地表水Ⅲ類;總氮有2個高值,1.49和1.48,接近地表水Ⅳ類。

徑流雨水
天上的雨水畢竟不方便使用,我們收集雨水資源必須通過雨水匯流才能得到,而經過地表沖刷作用過程的雨水可以說是污水了。地表累積有SS、COD、TP、TN以及Zn、Cu等重金屬,在雨滴擊打和徑流剪切力作用下進入雨水徑流,對雨水資源化利用提出了新的考驗,畢竟我們回收雨水不能用污水。
扯一句:這就是目前國外研究得比較熱的面源污染,降雨面積有多大,污染範圍就有多大,不過國內還是關注點源污染(工廠偷排管道),因為環境監管工作任重道遠,點源也比面源好控制。
以表1中第5場雨為例,我們定時採集雨水匯流處的水質進行檢測,用幾張圖說明經過地表洗禮的雨水有多臟:

圖1.降雨20min左右開始產流,氨氮由初始的0.082變為4,並維持0.5以上水平

圖3.降雨20min左右開始產流,總氮由初始的1.14變為16
而且可以看到,雨水並不會隨著降雨時間的推移徹底變乾淨,雖然在初期有快速的下降,但後期卻有反彈(我對天發誓沒有偽造實驗數據…),有一種沖不幹凈的感覺,這也是困擾研究面源污染問題學者的一個問題。


很臟。
城市污水利用等級里,雨水是第六七級的樣子,生活污水都比他排名高,生活污水有多臟啊,雨水有多臟可想而知。稍後詳細講。
本人本科給水排水。


當然髒了,開車的都知道,剛洗車後下雨都是泥點


初期雨水是比較髒的,在有的地方甚至污染非常嚴重,因此初期雨水是需要輸送到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的。


瀉藥~

得贊最多的回答已經解釋了空氣中的污染物與雨水結合併降落的過程,由此導致雨水很臟。

我想說的是另一個問題,初期雨水。先拋開大氣污染不談,在降水初期,雨水直接沖刷建築物、地面等,灰塵、油污都由此進入到雨水中。完全可以想像的出,這部分雨水的污染物濃度有多高。

本人一直從事的是工業污水處理,只有少數工廠在設計時會強調峰值雨水量也是要包含到污水處理站去的。但一般工廠的雨水污染物濃度我想應該是沒有市政上的高。所以沒有接觸過市政污水處理廠的建設,不是很了解目前這塊是怎麼考慮的。

另一個觀察是,在城市的很多河道周圍,經常在下雨期間,氣壓較低,平時無味的河流也會散發出惡臭,我認為一方面的確有氣壓和雨水擾動的原因,另一方面還是雨水的水質問題。

這部分內容應該邀請市政管網方面再解釋一下雨水的分流設計。


我要說不臟,你又說,不臟那你喝給我看,我要說臟樓下又得拿一堆檢測報告來各種理論說其實也不臟。


一般情況下都蠻髒的。
雨水形成的方式大概說就是兩種:均勻形核和非均勻形核。
如果空氣很純凈,沒有雜質,則雨水將會以均勻形核的方式生長,並落下。此時雨水很乾凈。但均勻形核的條件很苛刻,以至於大自然中一般的降水方式都不會以這種方式進行。
但是空氣中有雜質,則雨水將會以非均勻形核的方式產生並生長,非均勻形核可以大大降低形成雨水的臨界半徑,所以自然界中雨水的形成大多都已這種方式進行。
所以雨水肯定會含有雜質,所含雜質到底是什麼,到底有多臟,還要看當地的空氣質量等相關條件。


推薦閱讀:

下雨和不下雨的地方的交界處是怎樣的情景?

TAG:健康 | 環境 | 天氣 | 下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