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印度不把探索火星的預算用來改善基礎建設?

印度花費45億盧比發射探索火星的探測器。而與此同時,仍然有3.6億印度人的人均日消費低於33盧比。印度一方面希望中國、日本、美國投資數百億美元來改造印度基礎設施,另一方面又花大錢探索宇宙。探索宇宙為何被印度放在如此優先的考慮層面?甚至超過了基礎建設?比如說,為什麼印度不把這些錢用來研究鐵路和機車或高速公路?

具體來說,印度探索火星的計劃能夠對當前的印度社會帶來什麼正面收益?
相關問題:
如何反駁「登月無用,不如拿來改善民生」的說法?
人類連地球都沒搞清楚為什麼跑去研究太空宇宙?


為啥人家印度就不能一邊探索火星,一邊改善基建呢?

為啥你得了今天沒吃飽就不能餓著肚子先抗塊磚賺錢呢?

單線程是種病,下面轉載自新浪微博 @內含子-intron


首先,45億盧比聽著挺多但根本不多,盧比對人民幣約等於10:1,也就4.5億人民幣,約0.7億美元。

所以你這麼問,印度人簡直不知道怎麼回答,我給你說幾個參照物你就明白了:

  • 2012年印度自己懶得生產,遂進口卡賓槍和子彈,預算多少錢?200億盧比
  • 2000年印度陸軍被逼著一次買了124輛阿瓊坦克,花了1760億盧比。考慮到通貨膨脹的話,45億連3輛阿瓊都不夠
  • 2007年印度空軍全球招標買飛機,最終敲定法國的陣風戰機,每架1.2億美元,印度計劃買126架
  • 習總前幾天去印度訪問,聯合聲明裡說,中國未來五年將投資印度工業和基礎設施,200億美元,合12000億盧比

現在知道45億盧比是多麼小了吧,這點錢在我大印度還叫錢嗎?你這不是罵人嗎?有45億盧比,你是干點什麼呢?

  • 買0.6架陣風戰機(航程3700公里)?
  • 造1台火星探測器(航程700000000+公里)?
  • 修1條3公里長的高鐵(以後新德里人從阜成門去動物園買衣服就可以坐高鐵直達了,但如果再遠一些就得倒幾趟牛車了……)

當然是搞個火星探測器啦!!

======================================================
以我對印度的了解,這個45億盧比肯定有很大的水分,真實花費肯定超過這個數,但仍是便宜的。


戰忽局的帖子直接在印度那邊發就行,不用先發國內審核


【轉】
1970年,尚比亞修女 Mary Jucunda給 Ernst Stuhlinger 博士寫了一封信,他因在火星之旅工程中的原創性研究,成為 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Marshall 太空航行中心的科學副總監。信中,Mary Jucunda 修女問道:  目前地球上還有這麼多小孩子吃不上飯,他怎麼能捨得為遠在火星的項目花費數十億美元。  Stuhlinger 很快給Jucunda 修女回了信,同時還附帶了一張題為「升起的地球」的照片,這張標誌性的照片是宇航員 William Anders 於1968年在月球軌道上拍攝的(照片中可以看到月球的地面)。他這封真摯的回信隨後由NASA 以《為什麼要探索宇宙》為標題發表 。

以下是回信的內容:
親愛的Mary Jucunda修女:
  每天,我都會收到很多類似的來信,但這封對我的觸動最深,因為它來自一顆慈悲的飽含探求精神的心靈。我會盡自己所能來回答你這個問題。  首先,請允許我向你以及你勇敢的姐妹們表達深深的敬意,你們獻身於人類最崇高的事業:幫助身處困境的同胞。  在來信中,你問我在目前地球上還有兒童由於飢餓面臨死亡威脅的情況下,為什麼還要花費數十億美元來進行飛向火星的航行。我清楚你肯定不希望這樣的答案:「哦,我之前不知道還有小孩子快餓死了,好吧,從現在開始,暫停所有的太空項目,直到孩子們都吃上飯再說。」事實上,早在了解火星之旅的技術之前,我已經對兒童的饑荒問題有所了解。而且,同我很多朋友的看法一樣,我認為此時此刻,我們就應該開始通往月球、火星乃至其他行星的偉大探險。從長遠來看,相對於那些要麼只有年復一年的辯論和爭吵,要麼連妥協之後也遲遲無法落實的各種援助計劃來說,我甚至覺得探索太空的工程給更有助於解決人類目前所面臨的種種危機。  在詳細說明我們的太空項目如何幫助解決地面上的危機之前,我想先簡短講一個真實的故事。那是在400年前,德國某小鎮里有一位伯爵。他是個心地善良的人,他將自己收入的一大部分捐給了鎮子上的窮人。這十分令人欽佩,因為中世紀時窮人很多,而且那時經常爆發席捲全國的瘟疫。  一天,伯爵碰到了一個奇怪的人,他家中有一個工作台和一個小實驗室,他白天賣力工作,每天晚上的幾小時的時間專心進行研究。他把小玻璃片研磨成鏡片,然後把研磨好的鏡片裝到鏡筒里,用此來觀察細小的物件。  伯爵被這個前所未見的可以把東西放大觀察的小發明迷住了。他邀請這個怪人住到了他的城堡里,作為伯爵的門客,此後他可以專心投入所有的時間來研究這些光學器件。  然而,鎮子上的人得知伯爵在這麼一個怪人和他那些無用的玩意兒上花費金錢之後,都很生氣,「我們還在受瘟疫的苦」,他們抱怨道,「而他卻為那個閑人和他沒用的愛好亂花錢!」伯爵聽到後不為所動,「我會儘可能地接濟大家」,他表示,「但我會繼續資助這個人和他的工作,我確信終有一天會有回報。」  果不其然,他的工作贏來了豐厚的回報:顯微鏡。顯微鏡的發明給醫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由此展開的研究及其成果,消除了世界上大部分地區肆虐的瘟疫和其他一些傳染性疾病。  伯爵為支持這項研究發明所花費的金錢,其最終結果大大減輕了人類所遭受的苦難,這回報遠遠超過單純將這些錢用來救濟那些遭受瘟疫的人。
我們目前面臨類似的問題。美國總統的年度預算共有2000億美元,這些錢將用於醫療、教育、福利、城市建設、高速公路、交通運輸、海外援助、國防、環保、科技、農業以及其他多項國內外的工程。今年,預算中的1.6%將用於探索宇宙,這些花銷將用於阿波羅以計劃、其他一些涵蓋了天體物理學、深空天文學、空間生物學、行星探測工程、地球資源工程的小項目以及空間工程技術。為擔負這些太空項目的支出,平均每個年收入10,000美元的美國納稅人需要支付約30美元給太空,剩下的9,970美元則可用於一般生活開支、休閑娛樂、儲蓄、別的稅項等花銷。
  也許你會問:「為什麼不從納稅人為太空支付的30美元里抽出5美元或3美元或是1美元來救濟飢餓的兒童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需要先簡單解釋一下我們國家的經濟是如何運行的,其他國家也是類似的情形。政府由幾個部門(如內政部、司法部、衛生部與公眾福利部、教育部、運輸部、國防部等)和幾個機構(國家科學基金會、國家航空航天局等)組成,這些部門和機構根據自己的職能制定相應的年度預算,並嚴格執行以應對國務委員會的監督,同時還要應付來自預算部門和總統對於其經濟效益的壓力。當資金最終由國會撥出後,將嚴格用於經預算批准的計劃中的項目。
顯然,NASA的預算中所包含的項目都是和航空航天有關的。未經國會批准的預算項目,是不會得到資金支持的,自然也不會被課稅,除非有其他部門的預算涵蓋了該項目,藉此花掉沒有分配給太空項目的資金。由這段簡短的說明可以看出,要想援助飢餓的兒童,或在美國已有的對外援助項目上增加援助金額,需要首先由相關部門提出預算,然後由國會批准才行。
  要問是否同意政府實施類似的政策,我個人的意見是絕對贊成。我完全不介意每年多付出一點點稅款來幫助飢餓的兒童,無論他們身在何處。
  我相信我的朋友們也會持相同的態度。然而,事情並不是僅靠把去往火星航行的計劃取消就能輕易實現的。
  相對的,我甚至認為可以通過太空項目,來為緩解乃至最終解決地球上的貧窮和飢餓問題作出貢獻。解決飢餓問題的關鍵有兩部分:食物的生產和食物的發放。食物的生產所涉及的農業、畜牧業、漁業及其他大規模生產活動在世界上的一些地區高效高產,而在有的地區則產量嚴重不足。通過高科技手段,如灌溉管理,肥料的使用,天氣預報,產量評估,程序化種植,農田優選,作物的習性與耕作時間選擇,農作物調查及收割計劃,可以顯著提高土地的生產效率。
人造地球衛星無疑是改進這兩個關鍵問題最有力的工具。在遠離地面的運行軌道上,衛星能夠在很短的時間裡掃描大片的陸地,可以同時觀察計算農作物生長所需要的多項指標,土壤、旱情、雨雪天氣等等,並且可以將這些信息廣播至地面接收站以便做進一步處理。事實證明,配備有土地資源感測器及相應的農業程序的人造衛星系統,即便是最簡單的型號,也能給農作物的年產量帶來數以十億美元計的提升。
  如何將食品發放給需要的人則是另外一個全新的問題,關鍵不在於輪船的容量,而在於國際間的合作。小國統治者對於來自大國的大量食品的輸入很難做出準確的判斷,他們害怕伴隨著食物一同而來的還有外國勢力對其統治地位的影響。恐怕在國與國之間消除隔閡之前,飢餓問題無法得以高效解決了。我不認為太空計劃能一夜之間創造奇蹟,然而,探索宇宙有助於促使問題向著良好的方向發展。
  以最近發生的阿波羅13號事故為例。
  當宇航員處於關鍵的大氣層再入期時,為了保證通訊暢通,蘇聯關閉了境內與阿波羅飛船所用頻帶相同的所有廣播通信。同時派出艦艇到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域以備第一時間進行搜救工作。如果宇航員的救生艙降落到俄方艦船附近,俄方人員會像對待從太空返回的本國宇航員一樣對他們進行救助。同樣,如果俄方的宇宙飛船遇到了類似的緊急情況,美國也一定會毫不猶豫地提供援助。
  通過衛星進行監測與分析來提高食品產量,以及通過改善國際關係提高食品發放的效率,只是通過太空項目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兩個方面。下面我想介紹另外兩個重要作用: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提高一代人的科學素養。
登月工程需要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面對如此嚴苛的要求,我們要尋找新材料,新方法;開發出更好的工程系統;用更可靠的製作流程;讓儀器的工作壽命更長久;甚至需要探索全新的自然規律。
  這些為登月發明的新技術同樣可以用於地面上的工程項目。每年,都有大概一千項從太空項目中發展出來的新技術被用於日常生活中,這些技術打造出更好的廚房用具和農場設備,更好的縫紉機和收音機,更好的輪船和飛機,更精確的天氣預報和風暴預警,更好的通訊設施,更好的醫療設備,乃至更好的日常小工具。你可能會問為什麼先設計出宇航員登月艙的維生系統,而不是先為聽力障礙患者造出有聲閱讀設備呢。答案很簡單:
  解決工程問題時,重要的技術突破往往並不是按部就班直接得到的,而是來自能夠激發出強大創新精神,能夠燃起的想像力和堅定的行動力,以及能夠整合好所有資源的充滿挑戰的目標。
太空旅行無可置疑地是一項充滿挑戰的事業。通往火星的航行並不能直接提供食物解決饑荒問題。然而,它所帶來大量的新技術和新方法可以用在火星項目之外,這將產生數倍於原始花費的收益。
  若希望人類生活得越來越好,除了需要新的技術,我們還需要基礎科學不斷有新的進展。包括物理學和化學,生物學和生理學,特別是醫學,用來照看人類的健康,應對飢餓、疾病、食物和水的污染以及環境污染等問題。
  我們需要更多的年輕人投入到科學事業中來,我們需要給予那些投身科研事業的有天分的科學家更多的幫助。
  隨時要有富於挑戰的研究項目,同時要保證對項目給予充分的資源支持。
  在此我要重申,太空項目是科技進步的催化劑,它為學術研究工作提供了絕佳和實踐機會,包括對月球和其他行星的研究、物理學和天文學、生物學和醫學科學等學科,有它,科學界源源不斷出現令人激動不已研究課題,人類得以窺見宇宙無比瑰麗的景象;為了它,新技術新方法不斷湧現。
  由美國政府控制並提供資金支持的所有活動中,太空項目無疑最引人矚目也最容易引起爭議,儘管其僅佔全部預算的1.6%,不到全民生產總值的千分之三。作為新技術的驅動者和催化劑,太空項目開展了多項基礎科學的研究,它的地位註定不同於其他活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以太空項目的對社會的影響,其地位相當於3-4千年前的戰爭活動。
  如果國家之間不再比拼轟炸機和遠程導彈,取而代之比拼月球飛船的性能,那將避免多少戰亂之苦!聰慧的勝利者將滿懷希望,失敗者也不用飽嘗痛苦,不再埋下仇恨的種子,不再帶來複仇的戰爭。
儘管我們開展的太空項目研究的東西離地球很遙遠,已經將人類的視野延伸至月亮、至太陽、至星球、直至那遙遠的星辰,但天文學家對地球的關注,超過以上所有天外之物。太空項目帶來的不僅有那些新技術所所提供的生活品質的提升,隨著對宇宙研究的深入,我們對地球,對生命,對人類自身的感激之情將越深。太空探索讓地球更美好。
  隨信一塊寄出的這張照片,是1968年聖誕節那天阿波羅8號在環月球軌道上拍攝的地球的景象。太空項目所能帶來的各種結果中,這張照片也許是其中最可貴的一項。它開闊了人類的視野,讓我們如此直觀地感受到到地球是廣闊無垠的宇宙中如此美麗而又珍貴的孤島,同時讓我們認識到地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離開地球就是荒蕪陰冷的外太空。無論在此之前人們對地球的了解是多麼的有限,對於破壞生態平衡的嚴重後果的認識是多麼的不充分。在這張照片公開發表之後,面對人類目前所面臨的種種嚴峻形勢,如環境污染、飢餓、貧窮、過度城市化、糧食問題、水資源問題、人口問題等等,號召大家正視這些嚴重問題的呼聲越來越多。人們突然表示出對自身問題的關注,不能說和目前正在進行的這些初期太空探索項目,以及它所帶來的對於人類自身家園的全新視角無關。
  太空探索不僅僅給人類提供一面審視自己的鏡子,它還能給我們帶來全新的技術,全新的挑戰和進取精神,以及面對嚴峻現實問題時依然樂觀自信的心態。我相信,人類從宇宙中學到的,充分印證了Albert Schweitzer那句名言:「我憂心忡忡地看待未來,但仍滿懷美好的希望。」
  向您和您的孩子們致以我最真摯的敬意!
  您誠摯的恩斯特史都林格科學副總監
有朋友說沒圖給差評,我找出來了,貼在下面。看這個圖,我就想起《三體》,生如螻蟻,熙熙攘攘,爭爭吵吵,都沒意思,大家都好好的做一朵朵安靜的男紙和女紙吧。。。珍惜當下。。。


雖然我平時經常黑三哥,但在這件事上我必須旗幟鮮明地說三哥做得好。有夢想、不斷折騰的人早晚有一天會成功,沒有夢想、不折騰的人永遠都不會成功。


科學技術的探索事實上是高回報的投資,以最初工業化的當今發達國家們為證。

當然這裡說的「回報」指的不只是表面上的商業回報,還包括長遠的非量化的回報,包括對人才培養,對創新的激勵 ...... 當然其中也包括了整個社會能享受到的回報,比如 ... 衛生健康等基礎設施。

不要以為航空和基礎設施沒有聯繫,跨學科的創新比比皆是。

還有一點,印度這個項目可是相當的便宜啊!!

$74m 就做出了相當驚人成就,相比起來,NASA 的 Maven Mars 項目可是花費了高達 $671m 的巨額...

用了不到別人九分之一的預算,我認為這是很合適的項目。

說美帝人富的泥垢了,那個國家沒有大量社會問題需要解決?改善社會問題並不是停止科學創新的借口。


記得上學時經常聽家長說:「把你看課外書的時間拿去看課本,不就能考得更好了嗎?」

後來證明:用更多時間看課本,未必考得更好;不看課外書,卻必定泯滅某些希望——雖不知在哪個時點、以何種形式,但足以改變人生軌跡的希望。

PS:這種問題的本質是外行對內行瞎操心。


印度官方回答: 如果不敢懷有偉大夢想,那我們就只能做伐木人和提水工。


印度人又不是傻子,這麼多錢投入到基礎建設裡面去早被層層剋扣,貪墨殆盡了好么,還不如用這錢來給自己打一劑民族自豪感的狗血。
另外,實際上印度政府只需要考慮1億人民的意見,其餘9億是沒有發言權的。


45億盧布,嗯,相當於多少人民幣?人民幣和盧比匯率大致是1:10左右,所以差不多就是4億多人民幣,4億多人民幣能幹什麼?能改善多少印度基礎建設?

OK,既然是基礎建設,那麼我們算一下造價,作為大天朝製造業遠比有印度發達,修路這種事對於天朝輕車熟路,那麼我們做的高鐵是多少錢一公里呢?

寧杭高鐵,里程:249km,總投資:237.5億,每公里造價:0.95億;
武廣高鐵,里程:1068.8km,總投資:1166億,每公里造價:1.09億;
鄭西高鐵,里程:458km,總投資:501億,每公里造價:1.09億;
杭甬高鐵,里程:144.7km,總投資:166.3億,每公里造價:1.15億;
京津高鐵,里程:115.2km,總投資:133.24億,每公里造價:1.16億;
滬寧高鐵,里程:300.3km,總投資:394.5億,每公里造價:1.31億;
京滬高鐵,里程:1318km,總投資:2209億,每公里造價:1.68億;

所以這就是問題所在,大家估價一下,一公里高鐵至少是1億人民幣,4億多人民幣頂天也就能蓋4公里的高鐵。

OK,知道中國高速公路的造價么?平原地區差不多是三千萬一公里,山地約四千萬一公里,印度的4億多人民幣能造多長的高速公路?

15公里?請問這有用嗎?

45億盧布對於改善基礎設施來說,連杯水車薪這個詞都算不上。


我就算窮的飯都吃不很好,
也能擠出點錢來約個炮。

都是剛需好不。


太空探索費用算一筆,基礎建設費用算一筆,不能混為一談,難道印度的基礎建設差就要把所有收入都投入基礎建設嗎?太空探索這些也屬於國家的國力一部分。

也許繁重的官僚制度讓印度的基礎建設無法實施好,但是不代表國家的其他方面不能進步。


中國有錢造神州為什麼不投錢改進基礎建設?
問這種問題一看就是不會思考,財政預算需要考慮每一個部門的需要,全部拿去投基建要那麼多部委做甚???

而且,持有投錢就能改善民生的看法我只能呵呵後,貼吧的智商。


同樣的句式,來問中國,看你們怎麼回答。。。。


印度職業是世襲的,無法進行罷免,他職業認為可以就是可以,


題主真的在說印度嗎。。。


看了眼我國教育投資佔gdp2.3%
GRE和托福的入門題就是投資科技還是投資在幫助貧苦人。
幫助貧苦人必然沒有錯。
但是社會與時代進步是少數人推進的。
舉個例子美帝20個人比剩下所有人GDP總合還高。
高額的學費支撐了科研人員的基本需求。
90年代中國還在各種點科技樹對抗銅礦缺少。用鐵合金代替。
順便說一下。老家村口老頭都知道大棚灌滴可以提高畝產。。。


為什麼中國不把舉辦奧運會的錢拿來接濟窮人?
為什麼中國不把舉辦世博會的錢拿來接濟窮人?
為什麼中國不把載人航天工程的錢拿來接濟窮人?

……
大家頂上去,讓政府看到,不頂不是中國人!!


我感覺這就像大航海時代,人類的存在如果只為了生存是不會進步的,


印度政府發言人回答西方媒體質問: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窮人都在你們國家,為什麼還花大錢干這個? 發言人回答:「如果我們沒有偉大的夢想,就永遠是伐木人和挑水工。」


推薦閱讀:

如果飛碟存在,哪飛行器被設計成這種形狀可能具有什麼優勢?
怎麼看待2016年2月7日朝鮮成功使用光明星運載火箭發射光明星四號衛星?
整流罩降落是否可以人工干預防止降落到人口聚集區?
航天火箭的導向功能是如何實現的?
如果中國人登月把美國人插的國旗拔掉了,美國會怎麼做?

TAG:火星 | 經濟 | 印度 | 科學 | 航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