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阿拉伯海的熱帶氣旋很少?超強颱風「查帕拉」又是如何形成的?

颱風海洋 &>&> 全球熱帶氣旋監測公報

2015年10月底,在阿拉伯海形成了超強颱風「查帕拉」。氣象記錄表明,在過去的70年里,路過這個地區的熱帶氣旋只有兩個。

為什麼在阿拉伯海,熱帶氣旋非常罕見,而為什麼現在會形成一個超強颱風?和今年的厄爾尼諾有關嗎?


11月6日再更新一波,CHAPALA已經登陸葉門並且造成了可怕的降水以及次生災害,這種熱帶氣旋帶來的是當地幾年才有的降雨,並且有幸能在雲圖上見到由熱帶氣旋帶起來的沙塵暴,如下圖

到今天,已經完全消散在茫茫沙漠之中。
到今天,隨著海洋觀測條件的日益發展,我們對於熱帶氣旋的觀測也愈發全面,地球上幾乎所有的中低緯度海域都有熱帶氣旋產生,即使是像地中海、南大西洋、東南太平洋這樣的熱帶氣旋的「沙漠」,也有熱帶氣旋活動過的印記
================================================================
一上午回來發現居然上日報了好激動~(≧▽≦)/~
對於小白的我簡直受寵若驚_(:з」∠)_,多謝各位看官厚愛,也謝謝各位點贊和評論交流
順便補充下關於CHAPALA的生成發展過程。從資料來看,CHAPALA的前身來自位於孟加拉灣-阿拉伯海低緯度的幅合帶,編號為94A,隨後逐漸脫離幅合帶獨立發展,進入海溫風切變都比較理想的海域發展,由於南側水汽輸送通道未建立,導致系統環流偏小。而北側流出打開後得以快速發展並躍升至美國標準的四級颶風水平。並且有可能成為亞丁灣歷史上的最強風暴

順便吐槽日報編輯,用了一張2013年西北太平洋颱風范思高的MODIS雲圖與東太平洋海區地圖進行合成的合成圖,這合成圖片被我同好的幾個朋友看到了不得把我打死_(:з」∠)_
================================================================
以下為原答案:
在本文開始前,先提出一個問題,這個熱帶氣旋的中文譯名我認為有一些問題,IMD(北印度洋的RSMC)給出的發音如下,我認為此熱帶氣旋翻譯有一些存疑,或者叫卓波拉更合適_(:з」∠)_

阿拉伯海的環境並不怎樣,縱觀阿拉伯海幾十年的熱帶氣旋記錄,阿拉伯海的熱帶氣旋活動往往呈現雙峰型,即3-5月一個峰,9-11月一個峰,這是為什麼呢?一是因為季風,這裡距離索馬利亞急流是非常近的,夏季常年控制在季風下,高低層的風向不一致,從而帶來極大的風切變。
下圖為四十年平均的夏季底層風矢量

下圖為近40年夏季平均200mb風矢量

可見由於夏季季風爆發,索馬利亞急流越過赤道向東向北擴展,高低層的風向差異帶來了阿拉伯海統治整個夏季的強烈的風切變。而春天和秋天,索馬利亞急流逐漸消退,季風活動漸漸減弱、南退,北印度洋的風切變逐漸減弱,而讓熱帶氣旋有了發展的空間。
而與孟加拉灣不同的是,阿拉伯海的條件比孟加拉灣還要不堪,除了季風的常年統治導致夏季風切變過強之外,當春秋之際,海陸熱力性質的改變,導致風向改變,北方南下的風往往帶來沙漠地區的沙塵,這種沙塵攜帶著大量的乾燥氣團,這種條件也使得阿拉伯海熱帶氣旋往往飽受干空氣的困擾,核心熱柱無法建立,CISK無法順利啟動。這也是與孟加拉灣的不同之處。
孟加拉灣在秋季,因為水溫尚高,海水熱焓(OHC)還比較高,風切變減弱,往往還有高空急流帶來的優良幅散。所以孟加拉灣的秋季熱帶氣旋活動是比較活躍的。阿拉伯海就更差了,夏季有風切變,秋季有干空氣,春季海水熱焓不足,導致這一帶往往很難產生熱帶氣旋,產生了也不過是孱弱無比。
其實CHAPALA 的生成時間點還是很不錯的,這個時間段阿拉伯海的海水溫度還可以,OHC維持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平,而且CHAPALA的環流不算大,維持所需要的海水熱焓要求比較小。北側有不錯的流出

【注意北側的雲帶,那就是強烈幅散所帶來的針狀雲】

另外,2007年古努(GONU)生成之後發展為極其強烈的熱帶氣旋,可以稱之為阿拉伯海的最強氣旋,CHAPALA還是嫩了點。這種熱帶氣旋事件的出現並不是特別難,阿拉伯海如此強烈熱帶氣旋的重現期大概就是五年,但是因為其所處的位置,重現期達到數十年一遇,它的出現與各種大氣環流形勢都有關係,與厄爾尼諾沒有特別的聯繫,比如著名的1997,世紀厄爾尼諾年,阿拉伯海也只是生成了兩個非常弱的熱帶氣旋。而且阿拉伯海這種地區,與之關聯更大應該是印度洋模態IOBW、熱帶印度洋偶極子TIOD和南印度洋偶極子SIOD,不過這個答主就沒有能力仔細研究了_(:з」∠)_

題主的新聞也有一些問題,阿拉伯海每年基本還是會生成一兩個熱帶氣旋,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像是2014年,2001年,都有強度比較客觀的熱帶氣旋產生。IMD的命名標準可能比較奇怪,不少熱帶氣旋最後都沒有名字但是達到了可以命名的標準。

這一帶的防災能力真的很一般,2013年有一個非常弱的未命名低壓03A登陸索馬利亞,對當地造成了巨大傷亡_(:з」∠)_
我們來看看偉大的ECWMF對於此熱帶氣旋登陸後的降水預報

葉門一帶暴雨三天,難以腦補這樣乾燥的氣候突然倒三天水會是什麼樣的結果當然,一個阿拉伯海氣旋能帶來這麼大關注的最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其即將襲擊的是某極端組織根據地233333,其關注點還是在極端組織而終究不是氣旋。當年強悍的古努,阿拉伯海唯一的達到美國五級颶風標準的風暴,終究只活在氣象愛好者的記憶里~


剛研究了一下,颱風是這樣形成的。


颱風的形成

  颱風(typhoon)是發生在西北太平洋 和南海海域的強熱帶氣旋(風速超過32.6米/秒)。在大西洋 或北太平洋東部的強熱帶氣旋稱為颶風,也就是說在中國、菲律賓、日本一帶叫颱風,在美國一帶則稱颶風。

  到對流層上部。地面中心氣壓低是颱風的重要特徵,一般當地面中心氣壓低到990hPa時或以下時形成颱風。從颱風外圍到中心,存在著較大的氣壓梯度和很強的氣旋性輻合流場;在距中心數十公里處,風力達到最大,並伴有暴雨和巨浪;但在近中心附近的小範圍內,氣壓梯度很小,風息、雨止、浪消,出現了強熱帶氣旋特有的颱風眼景象。大多數會風發生在夏秋季節,絕大多數影響我國的颱風也出現在這兩個季節。其它季節亦可有少數颱風在熱帶海洋上形成,但其活動範圍一般只在緯度較低的地區。

形成機制

  熱帶海面受太陽直射而使海水溫度升高,海水蒸發提供了充足的水汽。而水汽在抬升中發生凝結,釋放大量潛熱,促使對流運動的進一步發展,令海平面處氣壓下降,造成周圍的暖濕空氣流入補充,然後再抬升。如此循環,形成正反饋,即第二類條件不穩定(CISK)機制。在條件合適的廣闊海面上,循環的影響範圍將不斷擴大,可達數百至上千公里。

  由於地球由西向東高速自轉,致使氣流柱和地球表面產生摩擦,由於越接近赤道摩擦力越強,這就引導氣流柱逆時針旋轉(南半球系順時針旋轉),由於地球自轉的速度快而氣流柱跟不上地球自轉的速度而形成感覺上的西行,這就形成我們現在說的颱風和颱風路徑。

  在海洋面溫度超過26℃以上的熱帶或副熱帶海洋上,由於近洋面氣溫高,大量空氣膨脹上升,使近洋面氣壓降低,外圍空氣源源不斷地補充流入上升去。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流入的空氣旋轉起來。而上升空氣膨脹變冷,其中的水汽冷卻凝結形成水滴時,要放出熱量,又促使低層空氣不斷上升。這樣近洋面氣壓下降得更低,空氣旋轉得更加猛烈,最後形成了颱風。


可能是安拉保佑吧…


推薦閱讀:

為什麼溫帶氣旋同樣具破壞力,卻沒有如熱帶氣旋般得到那麼大關注和命名?
今年厄爾尼諾會使得夏天北方暴熱,南方反而不熱?
為什麼只有亞洲東部有梅雨?
為什麼盧布貶值會讓中國天氣預報準確率降低?
一個颱風路徑是北上,一個是西南方向?

TAG:天氣 | 氣象 | 氣象學 | 大氣科學 | 颱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