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法律專業角度來看,Robbins Geller Rudman & Dowd 律所對於阿里巴巴的集體訴訟指控是否站的住腳?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Robbins Geller Rudman Dowd LLP
The complaint alleges that during the class period, Defendants issued materially false and misleading statements regarding the soundness of Company』s business operations, the strength of its financial prospects and concealing substantial ongoing regulatory scrutiny.

  • Specifically, the complaint alleges that Alibaba failed to disclose that Company executives had met with China』s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SAIC」) in July 2014, just two months before Alibaba』s $25+ billion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IPO」), and that regulators had then brought to Alibaba』s attention a variety of highly dubious – even illegal – business practices.
  • In the IPO, Alibaba and certain 「selling shareholders」 sold more than 368 million ADSs at $68 each. The complaint alleges that selling shareholders included two of Alibaba』s co-founders, Jack Ma and Joseph Tsai, each of whom sold millions of shares.
  • The complaint also alleges that throughout the Class Period, Alibaba』s ADSs continued trading at ever-increasing, artificially inflated prices reaching a Class Period high of $120 each in intraday trading on November 13, 2014 and that in November 2014, the Company raised another $8 billion in a debt offering.
  • The complaint further alleges that on January 28, 2015, before the opening of trading, various members of the financial media reported that SAIC had released a white paper accusing Alibaba of engaging in the very illegal conduct disclosed to Alibaba executives
  • Then, the complaint alleges, on January 29, 2015, before the market opened, Alibaba issued a press release announcing its financial results for the quarter ended December 31, 2014. The complaint alleges that revenue growth missed the target defendants had led the investment community to expect and that profits declined 28% from Alibaba』s fourth quarter 2013 results.

另外想問的是現在還是處於尋找 plaintiff 的時候嗎?其中「If you wish to serve as lead plaintiff, you must move the Court no later than 60 days from today. 」最後半句該如何理解?


律所想表達的核心意思為阿里沒有就國家工商總局的座談會作具體披露。那麼阿里有沒有法律義務具體披露該座談會呢?


美國證監會對某項信息是否需要具體披露的標準是:一個理性的投資人會不會覺得該信息很重要?


從這個角度上講,以下兩個論據無助於阿里抗辯:

  1. 座談會不據有法律效力:座談據不據有法律效力與披露義務沒有直接關係。只要投資人會覺得某事件很重要,公司就必須披露該事件,無論該事件是否有法律約束力。
  2. 阿里招股書作了一般性披露:公司有義務作具體披露時,作一般性披露無法滿足具體披露義務。如果一般性披露是足夠的,美國證券法下的披露義務都會是空文了。 何況阿里招股書中的一般性披露:「The regulatory and legal system in China is complex and developing, and future regulations may impose additional requirements on our business」 是在前瞻性地披露未來監管變化的風險,沒有提及歷史事件。所以阿里不可能只靠這一點抗辯。

其實對阿里很不利的不僅是該座談會的發生。新聞報道中還有另一條信息:


2014年7月16日,網監司行政指導工作小組聯合浙江省工商局、杭州市工商局(市場監管局)在浙江省工商局召開了行政指導座談會,阿里巴巴集團主要負責人員及核心部門管理團隊與會,接受行政指導。為了不影響阿里繫上市前的工作進展,該座談會以內部封閉的形式進行。」 鏈接。

這個信息可以被有心的人解讀為:阿里明知監管座談重要,卻利用中國具體國情夥同監管機構、通過「內部封閉的形式」,故意隱瞞事件的發生。這不僅是疏忽,而是刻意隱瞞。


所以,阿里抗辯的落腳點必須是:這個座談會牛身失毛、無足輕重,一個理性的投資人不會覺得該信息很重要。所以阿里沒有義務具體披露這事。說其它的都沒用。


關於問題中的最後一點,由於這個律所發起的是集體訴訟,與個體訴訟不同,這裡多了一個甄別「典型原告」 (Named Plaintiffs) 的過程。在符合美國聯邦民事訴訟程序規則第 23 條有關規定的情況下,律所可以海選典型原告。


先佔坑。翻譯很麻煩,中英夾雜請包涵。
簡略說說,道行不深,如有謬誤還請指正。誒你放學等一會我找高手跟你嘮嘮 @陳之羽
寫完之前請勿轉載,要是說錯了你轉你也丟人不是…

關於案情階段,確實還是在尋找plaintiff的階段,截止日期到三月底:

NEW YORK, Feb. 18, 2015 (GLOBE NEWSWIRE) -- The Rosen Law Firm, a global investor rights firm, reminds purchasers of American Depository Shares of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NYSE:BABA) between October 21, 2014 and January 28, 2015 of the important March 31, 2015 lead plaintiff deadline in the class action filed by the firm. The lawsuit seeks to recover investors" losses by asserting claims under the federal securities laws. - See more at: EQUITY UPDATE: Rosen Law Firm Reminds Alibaba Investors of Important Deadline in Class Action Filed by Firm -- BABA
【僅就題主所問一案,02/24/15]

關於是否站得住腳。呃,首先請題主定義一下「站得住腳」… (不好意思職業病)

不知題主問的是原告能不能滿足PLSRA的門檻,還是原告的請求有沒有事實依據,還是原告有沒有可能獲勝。先假設題主問的是能不能滿足PLSRA要求從而survive dismissal.


科普在此:

Private Securities Litigation Reform Act


背景資料 (Complaint全文)

Alibaba (BABA) Securities Fraud Class Action Lawsuit


從complaint來看,原告的訴由是阿里巴巴隱瞞事實,違反了證券交易法【下稱34』】 10(b) ,交易法規則【下稱 34『 R】10b-5 反欺詐條款,和20(a)控制人責任條款。中規中矩。可能因為allegation分為omission in registration 和 misrepresentation in disclosure兩部分,加上damage計算10b跟有利,沒有提起證券法11條的披露責任。

管轄權上,阿里巴巴以存托憑證(ADS)的形式在NYSE上市,且為private litigation,國際管轄權適用問題歸Morrison Test而不依 34『 27(b)。 因此本案滿足Morrison測試「in connection with the purchase and sale of a security listed on an American stock exchange." 案子交到SOUTHERN DISTRICT OF NEW YORK, 管轄權上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02/24/15 存疑】


事實方面,提起10b-5需要滿足一系列起訴標準,包括

1. Manipulation and Deception 事涉市場操縱、欺詐行為

2. Materiality 披露內容」重要性「 (請高手翻譯)

3. in connection with purchase/sell 原告作出交易行為 reliance.

4. Scienter 被告主觀惡意 (注意20a控制人責任是連帶責任,沒有那麼高的惡意標準,此處惡意指公司)

5. Purcahse-Seller requirement

6. Causation

7. Damages

8. Statute of limitations

前兩位答主多從materiality入手,確實這一點很關鍵。小小反對一下 @肥肥貓 的答案,贊成周律師,風險警示(Beaspeaks Caution) safe harbor只能涵蓋未來的事件,此處工商座談會是歷史信息,因此招股書中的風險警示語言不能作為免死牌。【02/24/15 存疑】退一步,即使可以,風險警示要求是"tailored to specific risk", 招股書中的語言第一難說精確,第二,招股書中說的是未來的法規變化風險,但是本案中反假貨卻是基於現存的消費者保護法,即使這能作為免死牌也不能罩住座談會一事。


- 02/25/15 編輯 -

抱歉最近時間不多,一仡忙完一定詳加討論,相信到時候隨著案情的發展也會有更多的材料供研究。

【聲明:本人在本問題下的討論僅作為個人研究及小範圍討論之用,不構成法律意見,不代表本人所在機構的意見】


今天跟進之後才發現Alibaba現在可以算是「四面楚歌」,白皮書事件之後在美國一共招來5個關於證券的集體訴訟,3個在紐約,2個在加州。-_-! 鑒於現在PACER賬號還不能用,所以看不到全部的案卷材料,也不知道各個案件都進行到了什麼階段。可以確定的是其中的兩個案子都已經受理。同時,沒有看材料之前不知道是否5個案子都是奔著本次事件來告證券欺詐的,不過應該八九不離十。

截止02/24/15 美國境內on file的阿里巴巴證券訴訟。(除此之外還有關於IP的訴訟,在本題的討論範圍之外)

其中兩個案件的進展

雖說這樣的訴訟規模並不能算是最大,但是因為作為剁手黨對阿里巴巴的特殊情感和個人專業的原因,阿里巴巴的案子在我這簡直就是新的世紀訴訟。還有,他們居然把我的男神呂不韋給告了!!


回到案件本身,沒有時間細細討論每一個要素,就先理一理案件中可能出現的關鍵爭議,每段後附上相關的背景資料和法律依據,歡迎有興趣的朋友研究。學藝不精,有什麼問題或者遺漏還請各位大神指出。


管轄權方面此前覺得沒有問題,但是這麼多案子一出頓時就複雜起來。


首先在國際管轄權方面,此前回答中10b-5 claim適用Morrison test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由於阿里巴巴在美國是作為ADR 上市,所以還需要詳加討論;同時,由於並不排除其他的案子中原告根據33『 11條或12條起訴,因此其他案件的國際管轄權是否適用Morrison test 尚且存疑。

Morrison v. National Australia Bank
American depositary receipt

個人以為,本案中的ADR並不影響Morrison 的適用,根據此前的判決,購買在OTC上交易的ADR視為外國證券,不適用美國管轄;但是在紐交所上交易的ADR是沒跑的「securities traded on an American stock exchange",因此本案可以根據Morrison享有cause of action.

http://www.harvardilj.org/wp-content/uploads/2012/01/HLI105.pdf

其次,由於5個案子分別在加州和紐約起訴(注意這些案子都不是向加州和紐約的州法院起訴,34』 是聯邦法,這兩個都是美國的聯邦地區法院),因此不可避免地會牽扯到美國內部聯邦管轄權的問題。ADR協議中是否有法律選擇條款?如果有為什麼可以在加州和紐約同時起訴?案件是否會被合併?如何合併?合併後由哪個法院審理?合併的決定由哪個法院作出?這些都是迴避不了的問題。

關於multiple jurisdiction拜請女神 @Ivy Shawn 解答。

15 U.S. Code § 78aa

再次,此前僅僅討論了subject matter jurisdiction,但其實本案還存在personal jurisdiction的問題,但是個人認為沒有太大爭議。被告中阿里巴巴是開曼公司,老師是中國公民,呂不韋是香港公民(請不要開始討論一個中國的問題,香港仍舊是一個獨立的jurisdiction)。 上述被告作為issuer 和 officer, 自然有minimum contact,也難有forum non-convenience的抗辯。

FindLaw | Cases and Codes

實體方面,幾要素中像causation, damages, deception, reliance之類就目前的事實來看應該是沒有太大爭議,因此重點要撕的地方應該還是 materiality 和 scienter。

首先materiality,雖然我同意 @周子嶷 的觀點,但我並不同意他的結論。公司對」重要信息「即material information進行披露的義務來源在34『 R12b-20 ,判斷一個事實是否具有重要性標準是「an omitted fact is material if there is a substantial likelihood that a reasonable shareholder would consider it important in deciding how to vote」

17 CFR 240.12b-20TSC Industries, Inc. v. Northway, Inc.

在本案中,我不認為阿里巴巴可以單憑此一項就可以抗辯non-material,因為首先案情並沒有到「是個明眼人就知道這個座談會無關緊要」的地步,因此我們就必須判斷這個座談會重要性到底如何,是否滿足了上述標準,同時因為dismissal階段會有stay of deposition,且all facts accepted as true,那要麼阿里巴巴直接認諾或者materiality,要麼原告舉證有力法官認為需要阿里巴巴提出反證進一步說明,無論如何被告都很難取得summary judgement。此處的難點在於怎樣定性「阿里巴巴在白皮書之前跟工商局喝了茶「這一事實,這到底是歷史信息還是展望性信息。這就要看各個案子裡面是怎麼告的了。如果原告說」你們開了會沒給我們說「,那這是歷史信息,適用之前的判斷,有可能舉出truth on the market的抗辯;如果原告說」你們明知道今後可能被工商局點名沒給我們說「,那麼這是展望信息,那麼就要判斷這是projection還是 @肥肥貓 說的soft information,然後適用magnitude and significance 和 bespeaks caution的抗辯。

-02/26/15 更新 -

哎喲又有一個!

-03/03/15 更新 -

今天PACER賬戶能用了,看了全部六個案子的起訴狀,確實都是告10b-5,外加控制人責任。沒有人提起33『 11條或12條的訴訟。

關於案情進展,法院動作還是很快的。其中的兩個案子已經核發傳票,就等著看阿里巴巴的答辯中是怎麼說的了。

--- 03/21/15 再借寶地一更---
就在昨天紐約的兩個案子( Khunt, Rand) 已經有了進展,送達已完成,律師也已經到位,就等看下一步怎麼發展,說不定能看出一點雙方的策略。

這個是題主問的案子。

兩個案子中的代理律師都來自Simpson 紐約所

Jonathan Youngwood is a Partner in the Firm』s Litigation Department. He serves as the Firm』s Co-Administrative Partner and is a member of the Executive Committee. He has represente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other clients in a wide range of high-profile complex commercial litigation matters, including securities, corporate control, antitrust and ERISA disputes. Jonathan has been involved in litigations associated with Blackstone, Bank of Montreal, Enron, Focus Media, Goldman Sachs, HCA, JPMorgan Chase, KKR, Lehman Brothers, Morgan Stanley, PXRE, and UBS, among many others.

Jonathan received his B.A. with honors from Brown University in 1990. He received his J.D. in 1994 with honor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where he served as Comments Editor of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 He also holds a Masters Degree (1992)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in Public Policy. Jonathan joined Simpson Thacher in 1995 following a one-year clerkship with Hon. Dennis G. Jacobs of United States Court of Appeals for the Second Circuit. He was elected a partner in 2002.

George Wang is a Partner in the Firm』s Litigation Department. George represents clients in a broad variety of commercial litigation matters. He specializes in the defense of securities litigation, class action litigation and shareholder derivative actions. He also is an expert on economic sanctions and has extensive experience advising clients on OFAC and other economic sanctions issues in corporate transactions, internal investigations, and governmental inquiries.

George has defended a wide range of clients in securities class actions, including:

  • Pfizer and its affiliates Wyeth and Pharmacia in multiple securities and ERISA class actions alleging misrepresentations concerning their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 Walter Energy in securities class action litigation and shareholder derivative actions asserting false and misleading statements concerning coal mining operations
  • KKR in a securities class action arising from the acquisition of a supermarket chain
  • Weight Watchers in a securities class action alleging false and misleading statements regarding its financial performance
  • Underwriters of Fannie Mae and Freddie Mac securities in obtaining the dismissal of securities class actions

George received his B.A., magna cum laude, from Harvard University in 1995. He received his J.D., magna cum laude, from Harvard Law School, where he was a Primary Articles Editor of the Harvard Law Review. George joined Simpson Thacher in 1999, immediately following a clerkship with The Honorable Diarmuid F. O』Scannlain of the United States Court of Appeals for the Ninth Circuit. He was elected Partner in 2006.

【以下內容純屬臆測】
從律師的經驗看,應該是典型的litigation artist + expert的組合;從列出的案子看應該已經合作多年,說不定還是師徒關係——這樣的律師一定很貴。美國律師的貴,尤其是證券律師的貴,跟我們在中國的白菜價簡直不是一概念 T_T。 兩個par lead,加上後面的團隊,再加上加州的案子,阿里巴巴能堅持到什麼時候還真是不好說。幾個案子的案情和claim都基本相同,所以我想阿里巴巴應該不會在程序問題上過多糾纏,而是直奔主題搞定materiality和scienter。相反的,在正式進入motion to dismiss的階段之前,原告可能在程序上一再糾纏,迫使阿里巴巴儘快和解。
【待續】


@者多 謝邀啊!鑒於你邀請的這麼認真,我也好好回答下,重新整理了下那天半個小時打出來的答案。

關於阿里巴巴的這個訴訟,因為原告的complaint還沒有細看,所以細節都還不是很清楚。只能先籠統的說一下。

這種告上市公司的案子在美國非常的常見,先從訴訟和立法背景講一下吧。

在美國的上市公司中,SEC賦予了上市公司很重的披露義務,每年他們要交10-k,每個季度要交10-Q,還有各種其他的披露要求,在這些披露要求中上市公司被要求要詳盡、完整、正確地披露規定的內容,一旦有不實或者遺漏,不但根據你披露的信息買賣股票的人有權利來告你(這就是這次阿里巴巴被告的案子),SEC也可能作為原告來把你告到法院,如果涉及刑事犯罪,還有司法部在刑事法庭的起訴,而且這三種訴訟互相之間是不干擾的,所以一旦上市公司沒有盡到披露義務,後果是很嚴重的。

再來說說,10b-5這個在美國很有名也很特別的法條,阿里巴巴因為涉及到IPO的招股書內容不實被起訴,其實最適合它的條款應該是1933年證券法下的section 11,因為這就是專門針對公司IPO中的招股書的misrepresentation和omission的。但是呢,國會後來在1934年的證券交易法裡面又提出了一個section10(b)的條款,賦予了SEC權力去起訴所有上市公司披露信息里的fraud的內容,SEC根據這一條通過了美國證券訴訟中很重要的anti-fraud的法條,也就是10b-5,這是一個catchall的法條。最早10b-5的案子,只能由SEC作為原告起訴,但是後來最高法院確定了一個地區法院的判決(Kardon v. Nat"l Gypsum Co.)說,任何個人也可以根據10b-5提起訴訟。後來,最高法院在隨後幾十年的時間裡通過很多判例法,確定了要成功提起這個訴訟的條件,也就是@者多所說的那八個要件里的前面七個,最後一個不是原告必須在complaint裡面說的,但是是被告的一個defense。

但是為什麼阿里巴巴這個案子裡面原告不在1933年證券法的Section 11下面告阿里巴巴公司呢?原因可能是主要因為Section 11下的訴訟,你能告誰,怎麼告,你的損害賠償如何計算,你如何證明各個要件,被告享有哪些抗辯權利,法律規定的很清楚了。但是10b-5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於,他是一個類似於兜底性的anti-fraud,而且他的damage的證明方式也很容易,所以美國的原告大都喜歡採用10b-5來建立他們的案子。

接下來來談一下美國證券法裡面關於集體訴訟和一些民事訴訟的東西。這些內容主要出現在美國的民事訴訟法和@者多提到的國會在1995年專門針對證券訴訟提出的PLSRA和SLUSA裡面規定。美國的證券訴訟一般也是原告先file a complaimt,然後一般被告向法院提交一個motion to dismiss,意思是說,被告哪怕承認原告在complaint裡面說的所有內容,原告的complaint還是沒有merits的,還是不能證明被告是違法的。在這一階段就是上面說的那七個要件原告要在complaint裡面滿足pleading requirement才可以,否則案子被dismiss就不會繼續進行了。如果motion被法院deny了,那麼,被告就要answer the complaint了,案子繼續進入下一步,也就是class certification。這一個就是法院確定這個案子能不能作為一個集團訴訟來進行,這是很重要的一步,在這一步被告需要證明什麼,幾乎全部來自判例法,而且現在也存在很大的爭議,基本是靠法官來裁定。如果在這一步法官裁定案子可以作為class action來進行,案子繼續,如果法官覺得不可以作為class action來進行,那麼原告就不能進入集團訴訟,如果原告還是想要告,只能一個個單獨去對被告提起訴訟。

關於class action的知識,一直到class certification之前,原告的人數其實一直是不確定的,或有人不斷地加入或者離開這個class,一直到class certification,那麼這個時候leading plaintiff才會正式確定下來誰要呆在這個class裡面,誰要opt out。關於lead plaintiff這個事,因為class action是一個人或者一個group代表所有的原告,原告中會有好多人都想自己去做lead plaintiff,這樣可以把訴訟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確定lead plaintiff的過程發生在complaint提交之後,motion to dismiss之前。原告會在complaint之後交一個notice,時間是60天,讓所有的原告來競爭這個lead plaintiff。這也是目前阿里巴巴案子所在的階段,Robbins Geller Rudman Dowd現在應該是在找一個比較合適的原告,因為他們提起訴訟可能是基於一個小股東,然後他們要尋找一個比較合適的原告,否則其他一些律所可能會帶著一個大股東進來把Robbins Geller Rudman Dowd踢出去,這樣他們就不能賺到律師費了。法院確定lead plaintiff的標準一般是一些交易了很多股票的人,有big stake的人。

整個這些過程會消耗非常長的時間,而且很費錢,所以class action的出現也是節省司法成本的一個必然,但是這些案子最後99%都會和解。

最後用最簡單的話回答你的問題:
1. 是,現在的原告還沒有正式確定,還可以不斷有人加入,其實事實是,如果你不自己在class certification之後opt out你會自動成為那個group裡面的一員,到那個時候你就要受到那個class的判決的約束了。
2. 那句話是給想要做lead plaintiff的人看的,如果你想成為lead plaintiff你一定要在60天里向法院提交申請。法院不可能同時和所有plaintiff 去接觸,所以你們要選個代表出來。如果你不幸沒有成為lead plaintiff,而且你又不想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別人,那麼,你可以選擇opt out,然後提起自己的訴訟。

3. 關於這個claim佔不佔的住腳,這個問題其實很大,因為上面說的那七個條件,只要有一個不滿足,那麼就這個案子就會被throw out。所以被告是一定會motion to dismiss這個案子的,具體他們會針對哪幾點,這個要我看了complaint之後再來回答了,而且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雙方的證據的強弱。

哦,對了,還有一點就是,美國的證券法訴訟,通常很多都要進行很多年,complaint, motion to dismiss, plaintiff有時候會修改complaint再告,再motion to dismiss,class certification,discovery等等,持續的時間之長,耗費的司法資源之多,以及對原被告雙方都是一個巨大的拉鋸戰,很多訴訟的持續時間都在十年以上,而且如果一個案子從聯邦基層法院,打到最高法院,更是十分繁瑣,但是被告通常都是上市公司,訴訟時間越長對公司的壓力會越大,股票的價格也會一路狂跌,這對於大公司是非常不利的,所以一般來說,在10b-5的案子里,幾乎全是直接雙方和解。而且原告律師可以通過這個和解賺一大筆attorney fee,所以很多10b-5的案子,並不是我們想像里的,無良大公司虛假陳述,導致我們的善良小股東血本無歸。更多的是,很多人利用上市公司打不起這場長久戰,而進行惡意的訴訟,所以Robbins Geller Rudman Dowd也有可能並不是想要真正說在merits上贏下這個案子,可能不過是想把時間拖得更久,迫使阿里巴巴去進行和解。這種傾向也是1995年美國的PSLRA法案誕生的一大重要原因,就是為了避免原告的frivolous litigation。這也側面反映了其實法律並不是一個非此即彼,原被告里一定有一個好人壞人,這是一個雙方博弈的過程吧。

先說這麼多,想到再補充!


現學現賣,哈哈哈 @者多@陳之羽
大神們多多包涵~
看大家大多數都是從實體角度來談的,水平不夠,就說說我知道的,關於程序法方面的問題吧。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從法律專業角度來看,Robbins Geller Rudman Dowd 律所對於阿里巴巴的集體訴訟指控是否站的住腳?」
這個問題成立的前提是,對於阿里巴巴的訴訟要是集體訴訟才行。
美國在證券法領域的集體訴訟與一般的集體訴訟略有不同,也就是說,證券法下的集體訴訟不僅要滿足Civ. Pro. 關於集體訴訟的規定,同時還要滿足『34,PSLRA, SLUSA等針對證券法集體訴訟的規定。
集體訴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舉個栗子,我們正在學習的Halliburton case,2002年file lawsuit,為了確定是否能夠採用集體訴訟的方式兩次上訴到美國聯邦最高院,根據最高院2014年的最新判決,這個案子現在被打回了聯邦上訴法院,要求重新考慮是否grant class action。
12年過去了,連是否採用集體訴訟這個問題都還沒有解決,可見時間的漫長。即使最後確定採用class action,等待原被告雙方的還有更加漫長的discovery,如果Summary Judgment沒有獲准,那麼還有最終的trial。值得注意的是,summary judgement 和 trial的結果都是可以上訴的。。。也就是說,如果雙方想繼續撕下去的話,任何一個結果都可以撕一場,然後好幾年就過去了。。。

回到正題,阿里巴巴的集體訴訟是否能獲准?
集體訴訟獲準的條件與最終的勝訴有完全不同的條件。
根據Civ Pro Rule 23(a), 集體訴訟要滿足四個條件,分別是numerosity, commonality, typicality, and adequacy. 很多證券法下的集體訴訟的爭議都在於是否有commonality.
回到阿里的案子,原告要想在本案中勝訴,無論採取何種程序,在實體上都要滿足 @者多 提出的八個要素,而現階段,原告若想獲准採取集體訴訟,必須證明整個 class 的原告有commonality. 大部分要素的commonality是不言自明的,比如false statement, scienter 等,但是有些要素存在很大的爭議,其中最典型的是loss causation, reliance 和 material.
目前,最高院已經解決了loss causation (Halliburton I: loss caustion 不是reliance的前提,原告無需在集體訴訟的批准階段證明loss causation) , materiality (Amgen v. Connecticut: materiality不是獲准集體訴訟的前提)
至於reliance,根據最高院在Basic v. Levinson中確立的 fraud on the market theory, 原告可以依據這個理論證明自己的reliance,前提是,原告要證明,這個市場是efficient market, 這個false statement已經公開,以及這個信息是material information。一旦原告採用了該理論,被告獲得了defense,被告可以針對這個理論進行rebut。根據最高院在Halliburton II 的判決,class action certification階段針對fraud on the market 中materiality這個要素的rebut,要不同於實體審查時八要素中的materiality。。。(很繞是吧,嗯,連我們教授都吐槽了這個。。。但沒有辦法,最高院majority的觀點就是法律。。。)
另外,最高院現在關於廢除fraud on the market theory的呼聲還蠻高的,雖然Halliburton II 的majority沿用了這個理論,但是dissenting對廢除這個理論進行了全面的分析,並且有3名法官支持該dissenting opinion。所以,在阿里巴巴的案子真正走到certification of class action這一步的時候,最高院對這個理論的態度很難預計。

題主所列出的complaints都是要在實體審理時解決的問題,不是在file class action時要解決的問題。而實體解決可能要等到好幾年以後,可能在之前,這個案子就已經和解了。其次,現在我們看到的complaints和最終進入實體審理的complaints可能是不一樣的,因為美國的訴訟制度允許原告修改complaints。

其次,要解決實體問題,更多的是取決於證據,目前我們只能看到原告單方面在訴狀中所陳述的關於阿里巴巴的各項違法違規行為,但是我們無法看到阿里巴巴的相關回應,因此無法獲知整個案件的真相,正如我們教授上課說的,關於這個案子,we need more information。 所以,我們能做的更多的是等待程序一步一步的向前走。

第二個問題,If you wish to serve as lead plaintiff, you must move the Court no later than 60 days from today 最後半句該如何理解?
正如 @周子嶷 提到的,在集體訴訟的時候,有個named plaintiff 的概念。在file lawsuit之前,會確定一個class period,只要你在這個class period之間買入或者賣出阿里的股票,你都可以站出來,競選lead plaintiff(可能略有不當,但是lead plaintiff在一些情況下確實需要競爭)

一旦lead plaintiff選出,class action獲准,class period才真正得以確定,所有在class period期間買入或者賣出阿里股票的投資者都被默認為是class member,無需特定報名程序,但有權通過向法院發notice要求退出。也就是說,非經notice要求退出,所有在class period內有交易的投資者都是合法的原告。需要注意的是,一旦opt out, 就不能再加入這個集體訴訟。如果opt out之後,只要訴訟時效沒過,這個投資者可以file individual lawsuit。程序方面當然是全部重新開始。。。(求教 @陳之羽)

最後,集體訴訟對雙方當事人來說,都是件成本極高的。。。所以settle的多,堅持到最後的少(感覺Halliburton 簡直就是用生命在打官司呢。。。但也感謝他們的堅持,讓我們在證券法的訴訟領域用了更多的先例和更明確的標準)

阿里巴巴這個案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希望會是一個精彩的案子!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阿里巴巴與中國兵器工業合作的北斗運營服務?會給高德導航帶來幫助嗎?
為什麼《如何評價阿里 HR 對離職員工談話造假》的問題下面好多答案都變成「:)」了?
阿里雲 OS 有前途嗎,以後會倒掉嗎?
如何看待阿里月餅門的最後一人葉敏重新入職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最近股價跌了這麼多,在各大投行的目標價評級沒有改變的情況下,現在是投資阿里最好的時候嗎?

TAG:法律 | 阿里巴巴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