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機遇號火星車設計壽命三個月卻工作了十幾年?
11-27
我驚呆了,我想知道他們是如何做到的?製作過程中付出了哪些我們看不到的努力。
美國之前發射了一大堆的火星車,探路者、勇氣,這就是努力和經驗,只此一家,毛子也沒有。
而機遇號是技術+運氣,因為機遇號如果那次陷坑裡沒出來的話就和勇氣號一樣了。
至於壽命,航天設備的壽命預估都保守的厲害,這很正常。天宮一號設計2年,使用5年。
其它的航天器搜搜看,超期服役的也很多。
比如一般電子設備都不會這麼短時間就壞,限制整體壽命的多是易損耗、消耗品;像天宮就明顯屬於燃料耗盡無法維持軌道才開始掉下來的。而玉兔是動作機構壞掉了,但傳輸設備一直是好的。
這個就和使用壽命估計的方式有關係了,平時所說使用壽命,無非就是在使用一段時間內達到一定的可靠性,換言之就是將出故障的概率控制在某個範圍之內。
(典型的浴盆曲線)
對於平時量產型的工業品,是可以估計的,但是對於航天器來講,由於一些零部件產量過低,準確的可靠性數據模型可能無法建立。
此外,因為探測器要在外星球工作,研發人員對於探測器所作用的工況也未必能夠完全了解,就好比玉兔號沒有及時的預測月塵導致傳動系統失效,任務失敗。
這種情況下對於探測器的使用壽命估計往往偏保守,但即使這樣探測器還是有因為不可預料的原因提前掛掉的,使得探測器的使用壽命呈現兩極化趨勢,要麼很快就掛,要麼超期服役的時間比較長。不可預料的原因裡面也不完全都是壞事,比如地面人員也沒有預測到火星上的大風能把機遇號太陽能電池板吹乾凈。機遇號能夠做到這樣,研發人員的努力自然是一方面,上帝的眷顧也是很重要的。
不能夠預料
估計三個月主要是因為之前認為太陽能板會被塵土覆蓋,不過實際上每次在太陽能板就快要被土蓋得失效的時候,就會被不知道什麼清理的乾乾淨淨。NASA也不知道是為什麼,反正還能用就是了
推薦閱讀:
※歐空局 (ESA) 「羅塞塔 (Rosetta)」探測器是如何做到追隨目標彗星運動並向其發送著陸器的?
※如果太空探測器(例如旅行者號,新視野號)有人類的思想,他們會想些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