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哪些是智慧城市,怎樣才算智慧城市?

我國有哪些知道是智慧城市,yunmar想知道怎樣才算智慧城市?


我們最近在跟老師做一個智慧城市的項目,所以稍有了解,我就儘力把我知道的告訴題主哈。

我們國家有很多智慧城市的項目,大概有180個左右,但其實都沒有做到智慧。大部分申請的也不是為了真正使城市智能,而是為了要錢。(我們老師說的,不要打我~)

智慧城市概念最早源於20世紀90年代的「新城市主義」和「精明增長」運動,目的為解決城市蔓延帶來的諸多問題。2008年智慧城市首次由IBM公司提出。關於智慧城市,因為還沒有完善的系統和定義,所以隨便搜搜都有很多定義,我們老師寫這個書也說要出來個自己的定義。。。所以說,只要抓住它的核心理解就可以了,智慧城市是城市發展的高層次階段,以計算機,IT,互聯網等通訊技術做支撐,高度信息化數字化的一個複雜系統。。。。這樣算不算我也給它定義了一個定義了。。。。

我們國家的智慧城市建設才剛剛起步,國外很多已經處於高速發展階段了,主要像美國,韓國,法國,日本,新加坡等。不同城市對智慧城市的切入點不同,像我們國家分了很多,智慧社區,智慧交通,智慧管理,智能建築等等,但是幾乎每個城市都強調信息技術的重要性。

像維也納就是加大關鍵數據基礎設施投資,集中監控空中攝影測量和交通信號來進行智慧決策。紐約啟動連接的城市,智能停車智能電網之類的,首爾就是全面數字化,舉個例子,你在公交站牌下等車,站牌就能顯示車到了哪裡,還有多長時間到站牌這,還有根據車流情況調節信號燈來解決交通擁堵。像我們國家上海寧波廣州深圳等大城市都在推行智慧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但大部分缺乏前瞻性,政府管理行為滯後商業行為,出現重複建設,資源浪費等問題。

歇一會。。。。
------------------------
------------------------
繼續哈,剛剛又看了下題主的題目,我感覺我好像已經回答完了。。。。

我們國家有哪些智慧城市?我國有將近200個城市啟動智慧城市戰略,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州,武漢,成都,無錫,佛山等等。像北京的話,有60多個項目,智能交通,電子病歷,遠程醫療,電子商務等等,天津就是光纖入戶,推進建築培訓智能化,科技創新服務智能化等。。。目前為止,我覺得大部分城市都是喊口號咯。。。

關於什麼才叫智慧城市,前面已經說過了,沒有準確的定義,但你看那些高度信息化數字化的城市基本上就是的了。

最後,忘記是孫中山講的還是毛嗲嗲講的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們仍需努力。


智慧城市即智慧化的城市,智慧城市是城市化發展的方向和必然趨勢,是國家信息化現代化的基礎,是城市提高承載和服務能力的必由之路,是城市提高競爭力維持城市發展動力和後勁的唯一選擇。智慧化的城市能將城市的資源有效的整合利用, 進一步提升城市的生產效率和服務能力。

在智慧化的城市裡實現的是對城市管理的數字化、智能化。現代城市已經形成立體化的人類生存空間,完成的功能包括居住、餐飲、服務、醫療、商業、旅遊、交通、物流、製造等。


目前在國內確實沒有嚴格意義的「智慧城市」,但國內不乏致力於智慧城市建設的企業。


物聯網企業專註定位於智慧城市、移動物聯網智能解決方案提供商,團隊擁有超過20 年的智能硬體技術經驗和具有雲平台、移動平台開發和運營經驗,目前在全球範圍內正在申請和已獲得的專利達40 余項,其物聯網產品均通過ISO9001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以及國家部委認證。擁有多個智慧城市物聯網運營平台。


比方說:物聯網企業的智慧城市動態人口管理解決方案是已經大規模應用的和成熟的方案,已作為上海市「平安建設」項目在15 個區縣、列入區縣政府的實事工程,在1000 多個小區實施(包括40000 個社區單元),直接服務100萬家庭、400 萬人口。在南京市政府實事工程中、保障房工程廣泛應用,已經安裝和計劃安裝的社區單元智能終端達10000 套,涉及18 萬戶家庭、70多萬居民。


未來智慧城市的建設隨著物聯網企業的努力,會逐漸浮現出來,我們拭目以待。


還沒有建設好的,廣州深圳都在推,阿里騰訊重視的程度蠻高的,阿里跟廣州政府合作不少,目前主要是智慧交通。估計未來誰搞成了,會作為樣板全國推廣吧,所以阿里騰訊爭得很厲害。


根據我從業1年半的經驗,這個概念在我國就是某些企業為了忽悠政府補助的強有力工具。


如果喊出口號就能算是智慧城市的話,目前中國智慧城市應該有400個左右,包括區縣一級的行政單位;
如果要按照嚴格定義,智慧城市不是一個固定的目標,是一個動態演化的過程,也就是說建設智慧城市可以提,建成智慧城市最好不要說,因為沒有最終狀態,智慧這個詞太高級了。


智慧城市離我們的生活還很遠,即使有項目,也只是局部進行部分功能的試點。至少,和你腦海中想像的那個智慧城市,基本上沒什麼關係。
不過我聽說,浙江要全省覆蓋免費WIFI——izhejiang,如果真的實現了,比遙遠的智慧城市,實用很多。


「智慧城市」是最近的熱門話題,我國許多省、市把它作為經濟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戰略來抓。目前對智慧城市並沒有十分明確的定義,我們對智慧城市的認識還處在一個逐步漸進的過程,所以對智慧城市概念的解讀也經常是各有側重。目前比較統一的說法——智慧城市是大數據時代下,以雲計算和物聯網技術為支撐的數字化、信息化的城市新模式。

最近看到很多關於智慧城市的字眼都是在說「數字」:「數字中國」、「數字省」、「數字城市」、「數字化行業」、「數字化社區」,所以說未來城市的「智慧」核心是數字化。

我國的智慧城市建設目前處在迅速發展階段,截止至2015年,全國共有597個省市地區作為智慧城市相關試點,所以說目前我國的智慧城市正在建設中,國家和相關企業也在不斷的促進智慧城市的發展進程。2016年11月22日國家標準委等政府機構發布《新型智慧城市評價指標》對各城市的「智慧」程度評價——它重點考量一個城市的惠民服務、政務服務、交通服務、社保服務、醫療服務、教育服務等等指標;美國國際數據集團(IDG)旗下的市場研究公司(IDC)自2015年起舉辦「亞太智慧城市大獎(SCAPA)評選」活動,活動為發掘14個功能型智慧城市戰略領域的最佳項目,進行基準評估。從嚴格的評選程序不難看出這兩個活動在目前都屬於具有參考價值的智慧城市評級。

2015年在亞太智慧城市評選活動中獲獎的中國內地城市中,北京、杭州和成都榮登亞太及中國兩份榜單,成為「雙料」領軍智慧城市。它們作為中國智慧城市的領軍城市,仔細了解不難發現有一些共同之處:首先他們都重視頂層設計,從整個城市的高度總體規劃,制定智慧城市建設方案;其次他們都注重新技術的應用,比如雲計算、大數據、移動和社交等第三平台技術,這些技術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最重要的是他們關注市民實際需求,優先解決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他們會充分結合城市實際情況,在某一個或幾個領域進行重點部署和建設,打造特色鮮明的智慧城市。正因為這樣,他們在我國智慧城市的發展中名列前茅。

我國的智慧城市建設已經具有自己的特色:區別於國外理念化的智慧城市,我們的智慧城市更偏重建設為主。比如像智能化的設備、智能化的各種應用軟體、整體解決方案、開放性的平台、集成服務等等。說的通俗一些就是目前我國的智慧城市建設是各種數字化、智能化項目的建設。

怎樣才算是智慧城市呢?前文提到過所謂城市的「智慧」核心就是數字化。在互聯網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數字化、信息化已經融入城市的發展。試想一下,在並不遙遠的未來,我們通過感測器收集電力使用信息並進行分析,實現電力使用狀況可視化,通過這樣的方式,可在不同時間段與不同地區之間進行電力調配,充分合理的分配和利用電力;也或許在某一天,大家的手腕上會有一個監控你身體健康的手環,它會定時檢測你的生命體征,比如說脂肪、血壓,心電圖,然後實時傳送到數據中心的監控系統,雲計算中心的系統針對有問題或者近期變化比較大的狀況進行抽出分析,根據你的情況安排電話問診或上門治療...這些在不遠的將來都是智慧城市的組成部分,當然還包括比如說安防、防災應急,還有節能環保,包括樓宇的能源智能管理、電動車充電電池和電動汽車的快速充電樁等;交通與物流,包括各類倉儲、運輸解決方案、物流雲平台以及智能交通等。這些都將屬於智慧城市。

今年在深圳舉辦的第十九屆高交會智慧城市專館中,「亞太智慧城市評選」活動會繼續開展,到時候你可以去看一看、聽一聽,親身體會一下什麼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具體有什麼考量標準。


我不知道全國多少,我只知道山東,濟南、青島、肥城好像都是第一批試點。。。。肥城是肯定的,因為我就是肥城的,2013年肥城就有指揮交通了。2015年貌似還要建設智慧城市。。。。


90%都是騙錢而已,


智慧城市的定義有很多,我個人就在不同階段做過不止一種定義。維基的定義比較好,值得參考。我國目前還沒有建成智慧城市,都在路上,絕大部分剛起步。住建部第一批智慧城市試點有的到現在還在改規劃。在當前技術條件和管理能力下,智慧城市不是結果而是過程。我想,到了2020年,我國的智慧城市建設能夠有一兩個見到雛形就很好了。


畢業以後就進了一家做智慧城市系統平台的上市公司,感覺自己做的行業特別的高大上。

雖然不是技術猿,但身在大環境中,多多少少受到點熏陶。

公司最近參加了浙江省科技活動周,跟大家分享一下~


智慧城市經常與數字城市、感知城市、無線城市、智能城市、生態城市、低碳城市等區域發展概念相交叉,甚至與電子政務、智能交通、智能電網等行業信息化概念發生混雜。

2012年

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名單(90個)

北京市:北京東城區、北京市朝陽區、北京未來科技城、北京市麗澤商務區

天津市:天津津南新區、天津市生態城

河北省:石家莊市、秦皇島市、廊坊市、邯鄲市、遷安市、北戴河新區

山西省:太原市、長治市、朔州市平魯區

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

遼寧省:瀋陽市渾南新區、大連生態科技新城

吉林省:遼源市、磐石市

黑龍江省:肇東市、肇源縣、樺南縣

上海市:上海市浦東新區

江蘇省:無錫市、常州市、鎮江市、泰州市、南京河西新城、蘇州工業園區、鹽城市城南新區、崑山市花橋經濟技術開發區、崑山市張浦鎮

浙江省:溫州市、金華市、諸暨市、杭州市上城區、寧波市鎮海區

安徽省:蕪湖市、銅陵市、蚌埠市、淮南市

福建省:南平市、平潭市、福州市蒼山區

江西省:萍鄉市、南昌市紅谷灘新區

山東省:東營市、威海市、德州市、新泰市、壽光市、昌邑市、肥城市、濟南西區

河南省:鄭州市、鶴壁市、漯河市、濟源市、新鄭市、洛陽新區

湖北省:武漢市、武漢市江岸區

湖南省:株洲市、韶山市、株洲市雲龍示範區、瀏陽市柏加鎮、長沙市梅溪湖國際服務區

廣東省:珠海市、廣州市番禺區、廣州市蘿崗區、深圳市坪山新區、佛山市順德區、佛山市樂從鎮

海南省:萬寧市

重慶市:重慶市南岸區、重慶市兩江新區

四川省:雅安市、成都市溫江區、郫縣

貴州省:銅仁市、六盤水市、貴陽市烏當區

雲南省:昆明市五華區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

陝西省:咸陽市、楊凌示範區

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爾勒市、奎屯

2013年度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名單(直轄市/地級市/縣級市/市轄區/縣/)

北京市: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房山區長陽鎮

天津市:武清區、河西區

重慶市:永川區、江北區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區、唐山市灤南縣、保定市博野縣

山西省:太原市、陽泉市、大同市城區、晉城市、朔州市懷仁縣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鄂爾多斯市、包頭市石拐區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牡丹江市、安達市

吉林省:四平市、榆樹市、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白山市撫松縣、吉林市船營區搜登站鎮

遼寧省:營口市、庄河市、大連市普灣新區

山東省:臨沂市、淄博市、煙台市、曲阜市、濟寧市任城區、青島市嶗山區、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青島中德生態園、濰坊市昌樂縣、平度市明村鎮

江蘇省:無錫市、徐州市、南通市、丹陽市、蘇州吳中太湖新城、宿遷市洋河新城、崑山市、鹽城市城南新區、徐州市豐縣、連雲港市東海縣

安徽省:阜陽市、黃山市、淮北市、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寧國港口生態工業園區、六安市霍山縣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杭州市蕭山區、寧波市(含海曙區、梅山保稅港區、鄞州區咸祥鎮)、金華市、寧波市寧海縣、臨安市昌化鎮

福建省:莆田市、泉州台商投資區

江西省:新余市、樟樹市、共青城市、上饒市婺源縣

河南省:鄭州市、許昌市、舞鋼市、靈寶市

湖北省:武漢市、黃岡市、咸寧市、宜昌市、襄陽市

湖南省:岳陽市岳陽樓區、長沙市長沙縣、郴州市永興縣、郴州市嘉禾縣、常德市桃源縣漳江鎮

廣東省:廣州市、肇慶市端州區、東莞市東城區、中山翠亨新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柳州市(含魚峰區)、桂林市、貴港市、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彌勒市

貴州省:貴陽市、遵義市(含仁懷市、湄潭縣)、畢節市、凱里市、六盤水市盤縣

甘肅省:蘭州市、金昌市、白銀市、隴南市、敦煌市

四川省:綿陽市、遂寧市、崇州市

西藏自治區:林芝地區

陝西省:寶雞市、渭南市、延安市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石嘴山市(含大武口區)、銀川市永寧縣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克拉瑪依市、伊寧市

2012年試點擴大範圍(9個)

常州市試點新增新北區

武漢市試點新增蔡甸區,2012年試點含江岸區

瀋陽市:新增瀋河區、鐵西區、沈北新區,2012年已批複渾南新區

南京市:新增高淳區、麒麟科技創新園(生態科技城),2012年已批複河西新城區(建鄴區)

長沙大河西先導區:新增洋湖生態新城和濱江商務新城,2012年試點含梅溪湖區

佛山市:新增南海區,2012年已批複順德區、順德區樂從鎮

2014年

2014年8月29日,經國務院同意,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公安部、財政部、國土部、住建部、交通部等八部委印發《關於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落實本指導意見提出的各項任務,確保智慧城市建設健康有序推進。

意見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鮮明的智慧城市,聚集和輻射帶動作用大幅增強,綜合競爭優勢明顯提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務、創新社會管理、維護網路安全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金鵬信息已經給鄭州市做了新型智慧城市戰略規劃,通過不斷地研究國內外案例,跟地方客戶溝通,跟市民溝通,跟企業負責人溝通,跟團隊成員討論,新型智慧城市的輪廓在金鵬信息團隊的腦中逐漸清晰了起來。新型智慧城市不是單純的讓城市變得更美好,而是要讓城市裡面所有的人感覺更好。

  如同「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新型智慧城市之於不同的人、不同角色、站在不同立場,都會有不同的定義。

  上班族說:「路上不那麼堵,過年回家買票不那麼難,就是新型智慧城市。」

  老人家說:「我有心臟病,如果我在家裡突然跌倒爬不起來了,有人會很快把我送到醫院,就是新型智慧城市。」

  小孩子說:「我不想一板一眼地坐在教室里上課,要是在家就可以學習,能向老師提問,還能跟小夥伴交流,就是新型智慧城市。」

  創業者說:「我想辦個公司,可是不知道流程,也不知道去哪裡找到合作夥伴,如果這一切都更加方便,就是新型智慧城市。」

  公務員說:「為什麼有那麼多上訪的人呢,如果他們的想法能早點跟我們溝通解決,大家其樂融融,就是新型智慧城市。」

  消防員說:「最好沒有火災,有煙霧苗頭就好就能自動撲滅,但假如真正有大火了,我們能一路暢通地迅速直達現場,這就是新型智慧城市。」

  ……

  這樣的例子難以窮舉,卻全部指向新型智慧城市的核心特徵——以人為本。任何技術的本質,都是要讓人變得更加強大、讓環境更適宜人的生活、為人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讓人與人的溝通更加順暢……可這似乎只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目標,那新型智慧城市本身到底是什麼呢?

  金鵬信息團隊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基本搞清楚了新型智慧城市——新型智慧城市發展的環境,什麼是新型智慧城市,什麼時候新型智慧城市建成,什麼人建設新型智慧城市,還有如何建設新型智慧城市。

1、新型智慧城市發展的環境

  隨著互聯網相關技術的飛速發展,大數據時代悄然到來,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的技術條件已經成熟。互聯網雖然發明僅四十餘年,但卻極大改變了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網路空間是不同於人類現實空間的一個嶄新維度,是人類的第二空間、虛擬空間。在硬體資源和運行規則之上,網路空間的核心組成要素是ID、數據、連接,而現實空間的核心要素是人、物、事,兩個空間的各個要素間能夠交叉相互作用。現實向網路進行映射,能夠產生海量的數據;而對網路中的數據進行挖掘和運用,又能夠反作用於現實空間,使得城市有了「智慧」。這兩個空間的交互就成為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技術基礎。

2、新型智慧城市的定義

  新型智慧城市是一種發展目標,它是信息時代的現代城市對於未來的想像,要更加宜居宜業,更加富有活力,更加具有吸引力和競爭力。新型智慧城市也是一種發展模式,它要改變以往依賴資源投入帶動城市發展的粗放模式,通過對新技術的應用,促進多方參與,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生產效率,用更少的資源創造更多的價值。

3、新型智慧城市竣工時間

  新型智慧城市是一個發展過程,它是一個城市基於現有基礎,不斷推陳出新、不斷發展、不斷完善的,隨著技術的發展和人們認識的提升,新型智慧城市的內涵會不斷豐富,因此它不存在一個終極完成態。

4、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的「人」

  新型智慧城市是一個需要多方參與的開放平台,無論是政府、企業、研究機構,還是市民,都要參與到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過程中。不同的主體擔負了不同的任務——政府出台政策和規劃,企業進行建設和服務,研究機構發布標準和建議,而市民作為使用和評價的主體,會參與始終。

5、如何建設新型智慧城市

  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要從自頂向下的規劃設計入手,首先要進行戰略規劃,從整體上把握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方向,接著進行頂層設計和行動計劃,逐步將戰略進行落實,並開展可持續的運營。當然,這整個過程是要滾動更新的,以保證戰略能夠持續保持其先進性和引領性。

  信息資源中心是新型智慧城市構建的基石。城市運行產生大量數據,對數據承載的事實進行組織及分析,能夠形成有價值的信息內容,並進而形成信息產品,實現服務創新,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推動城市向著低碳、高效、便捷的方向發展。因此,為促進數據被有效利用,需要先期建設信息資源中心,作為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將城市運行各個層面的數據彙集,提煉出有價值的信息,供各個領域的數據開發者使用,提供新型智慧城市創新發展的源動力。

  面向對象的融合服務平台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關鍵抓手,是連接現實與網路兩個空間的互動介面。新型智慧城市規劃和建設需要秉承「面向未來、面向問題、面向對象」的基本思路,其中的「面向未來」和「面向問題」更多的是針對戰略規劃階段,而「面向對象」指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需要面向城市的三類基本對象——市民、企業、政府,構建三大融合的服務平台,包括市民融合服務平台、企業融合服務平台,和城市運行管理平台。以三大平台作為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的抓手和切入點,能夠彙集面向對象的眾多服務,為服務對象提供全方位多渠道無縫化的服務體驗,連接新型智慧城市各個相關利益方,以信息化的手段促進城市整體的可持續發展。

  至此,新型智慧城市的輪廓已經清晰描述,帶著這樣的觀點,可以清晰的解釋何為新型智慧城市。

  但相對於上述理性的描述,把新型智慧城市比喻成一個生態系統更形象。何謂生態系統呢?它是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間內,生物與環境構成的統一整體,在這個統一整體中,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並在一定時期內處於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狀態。」新型智慧城市和生態系統有相當多的共同點,多樣化的對象、無處不在的連接、能量輸入和流動、良好的自適應性……這其中,有三個最重要的特徵。

1、要素多樣 · 多樣化的要素構成了新型智慧城市的基礎

  生態系統的基本特徵是生物多樣性,相對應的,組成新型智慧城市的要素也十分多樣,人、人與人形成的組織、基礎設施和自然環境共同構成了城市,這些要素又擁有不同的屬性、能力和特徵。城市中最基本的要素是人,每個人擁有不同的身份和標籤,他可以是家庭中的父親、企業中的職員、商店中的顧客、道路上的行人……不同的身份對應了不同的行為特徵、不同的生活需求和不同的社交軌跡。人與人的結合形成了不同的組織單元,包括家庭、企業、學校、政府機構等。城市中還有形態各異的基礎設施,這是人類對自然環境基礎改造所得,它們滿足了人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並隨著文明的發展,各類基礎設施的功能性外延不斷拓展,美觀性需求也不斷提高。自然環境也是城市中最基礎的要素,自然環境被人所改造,同時也進行著自適應的改變。

2、動態平衡 · 要素間的信息流動使得新型智慧城市獲得動態平衡

  生態系統內部,能量隨著食物鏈自由流動,保持種群結構的相對穩定。對於新型智慧城市,信息資源即為流動的能量。信息的產生、匯聚、提煉、使用過程就是能量不斷聚集並被消費的過程。城市中的所有要素既是信息的產生者,也是使用者。以交通為例,行人的個體行為數據被採集,彙集起來成為城市交通指征數據,經過智能交通系統分析,採用信號燈控制等手段,反作用於行人,分散交通壓力,緩解擁堵。這個過程中,信息的流動和提煉產生了價值,並被消費。正如生態系統中能量與物質的輸入輸出,使得系統能夠保持穩定一樣,新型智慧城市中,信息的流動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價值,進而使得要素間可以平衡。這個平衡的表現是多樣的,比如人口結構相對完善而穩定、自然環境不因人的活動而過度破壞、建築物能夠堅固且節能、交通不會過度擁堵……

3、開放發展 · 對外開放的特性使得新型智慧城市能夠不斷發展完善

  生態系統能夠開放地接受能量,並內化為自身發展動力,實現系統的不斷進化。在當今這個全面數據化、知識化、智能化、扁平化的信息時代,人們的生活生產方式、行為方式、社會的組織方式都發生著巨大的改變——創新成為時代的主題,知識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和產品形式,互聯網成為信息交流和商品交換的重要方式。新型智慧城市的核心特徵是開放,這個開放不只是單純的招商引資,而是提供良好的環境,迎接知識和創新的輸入,成為更適合創新型人才發展、更吸引創新型企業入駐之處。未來的新型智慧城市,將依靠開放的創新型經濟,實現更集約、更高效、更可持續的增長。

  新型智慧城市,它是一個方向,指引著所有IT人未來的發展方向;它是一個磁場,匯聚了巨大的創新力量;它是一股洪流,裹挾著所有人奔向更加美好的彼岸!


金鵬信息智慧城市解決方案


有智慧城市的項目,不過錢砸不出智慧城市,少一點下午睡到三點的處長科長 自然就智慧了


智慧城市太泛,智慧模塊容易起步,很多園區和企業打著智慧城市之大旗,騙財揩油。中國特有的管理風格和財政制度,註定中國的智慧城市發展道路坎坷,做事的沒有財政決策權,由財政決策權的又不干事,從一開始就不可能按照頂層設計來實施,只能將能見效快、收益快的項目先期進行,避免不了重複建設,反覆施工現象。


智慧城市不好定義,我的理解智慧城市就是以IT技術為載體,以智能硬體為支撐為人們帶來便利的城市。春節回家在平頂山的電梯里 也看到了在宣傳智慧城市的概念,像智能電錶、手機訂餐、叫計程車等我感覺都可以定義為智慧城市具體的體現。


作為第一批提出這個概念的某廠家中的一份子,簡單的說一下:
第一,中國沒有真正的「智慧城市」,只有在建的分布於城市的「智能項目」
第二,沒有必要,也不可能有統一的標準。各有各的目的,各有各的打法。

就一般性的定義和城市數量, @唐大唐 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智慧城市,我的理解是,運用了當前科學、專業等技能,解決城市中存在的問題,並取得較好的效果,使得城市內生活的人感受到在城市內居住、出行、遊憩、購物等生活的方便、智能。


既然智慧,就沒有高低之分。
但梵谷低區別只不過是角度不同。
可以說都有,也可以說都沒有。
城市本身沒有智慧。 對於城市相對來說智慧是傳承,是一種精神,是看似有限卻能無限發展含有底蘊的文化力量。
而這一切所謂的智慧始終離不開人。


智慧城市不是一下子就設計和規划出來的,所有的城市都沒有把全面建設智慧城市當做目標。智慧城市是一種發展趨勢,每個城市可以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去發展某一個模塊,可以是交通出行,可以是物流運輸,可以是行政辦公,也可以是健康醫療等等。每個城市把自己的模塊發展好,也可以為其他城市提供參考,這樣集思廣益,才能為智慧城市的大框架提供有力的案例支持。


推薦閱讀:

「智慧城市」這一概念科學嗎?還是炒作?

TAG:互聯網 | 科技 | 城市建設 | 智慧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