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垃圾中的水分會給垃圾處理造成多大影響?

比如垃圾中含水過多的話,是否需要進行處理才能用於焚燒?處理的成本大嗎?
我們在丟棄垃圾時的一些注意(比如將飲料倒盡)能否有效減少後期處理成本?


垃圾焚燒爐的目的是加熱焚燒固體物,實現減量化。專門燒水的那是鍋爐。所以垃圾焚燒最痛恨垃圾中的水份了,消耗了大量能源不說,產生的大量水蒸氣也沒辦法直接利用,最後煙氣溫度降下來還要考慮結露,腐蝕什麼的。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盡量減少垃圾中的水分。

接下來我跑個題:
我覺得,垃圾分類不應該按照可回收不可回收這麼分。因為一千種可回收垃圾有一千種回收利用的辦法,這裡邊分揀運輸的難度太大。
而是應該按照含水率高低來分,高含水率的送去堆肥發酵,低含水率的壓縮焚燒。這樣的兩分法,比起可回收不可回收這麼分,簡單多了,家庭主婦也更容易理解。

還可以嘗試更簡單的分法:
按照廚餘和非廚餘來分
廚房裡產生的垃圾多半是含水率高的。廚房外的如客廳書房衛生間,基本上是沒什麼水分的。

還有更簡單的:
裝一台廚房垃圾破碎機
把垃圾里能破碎的東西全部破碎掉丟進下水道。我敢保證剩下的垃圾是焚燒廠舉雙手歡迎的。
要不,各位焚燒廠的領導們,給大家一人裝一台吧


垃圾中的水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滲瀝液。
垃圾尤其是生活垃圾中的水分可以說對垃圾焚燒的影響是決定性的。判定垃圾是否容易燃燒,一是垃圾熱值,一般與當年經濟發展水平和生活習慣有關(一般南方較北方更高一些,發達地區較發展中地區更高一些,一線二線較其它城市更高一些);二個就是含水量(紗這和地域,季節都有關)。
一般生活垃圾在進垃圾焚燒廠前,需要在中轉站進行預處理,磁選有用金屬,過篩篩掉粒徑太小的土之類可用於堆肥,剩下的就要進行壓縮,把滲瀝液排去。
進入到垃圾池中,垃圾需要進行一定時間的發酵,一般七至十天,垃圾有一種類似污水的沉積作用,重力壓縮作用,把大量的滲瀝液排走,通過垃圾池底部的格柵排到滲瀝液處理系統。
如果排的不好,格柵堵上的之類,就可能導致垃圾含水過多。
如果發酵時間不夠也會導致垃圾含水過多(因為這個過程類似於污泥沉降,使裡面的水分在垃圾本身重力下被壓縮出來)。
其實就是垃圾濕,且在焚燒爐中不易著火,相當於你燒了濕柴。
有這麼幾方面的危害:
1.鍋爐負荷不穩定,一把乾料,一把濕料,贊成鍋爐的焚燒狀態時變,這就導致鍋爐中的蒸汽質量可能影響(壓力或溫度的變動),影響汽機的效率,如果汽機壓力過低,會導致汽機內蒸汽帶水,對汽機造成損壞。
2.太不容易著,就得投油點火,助燃,影響經濟性,畢竟油是需要錢的;且你燒濕垃圾無形中把寶貴的熱量貢獻給了裡面的水,使得鍋爐的經濟性變差。
3.鍋爐負荷不穩定,或者爐溫太低還對一些污染物的存在產生影響,如氮氧化物的SNCR處理方式是在900度以上效果較好,二惡英一般來說要保持850度的爐溫才確保大部分分解(有環保局的就是以此來判斷我們二惡英的控制能力的,如果不達標,有可能遭受一些處分啊),你爐子燒不好低了這個溫度就會有污染物超標的可能。
4.還有一個是垃圾太濕,有可能在爐排上容易滑下來,你就會看到許多垃圾沒有燒透,甚至連顏色都沒燒凈就落下來了,頂走了爐子這一下。

所以垃圾帶水萬事不好啊

一般你飲料中的水,是經過壓縮容易壓出來的,所以有這個好習慣是好的,但應該效果不是太大;而像居民蔬菜一類的葉子是存水的,這些水是不易壓縮的。當然了,這只是我的料想,據體還要看當地生活垃圾成份。


1、垃圾中的水過多肯定要經過處理才能進行焚燒,不然水份會吸收大量的熱,嚴重時會影響焚燒爐的正常運作。基本上進入垃圾焚燒爐中的水份需要吸熱成為水蒸氣而被去除。
2、垃圾中的水自然滲漏或者壓濾出來就是一般所稱的垃圾滲濾液。垃圾滲濾液中所含有害物質成分複雜濃度較高,無害化處理成本比普通廢水要高得多。所以垃圾滲濾液的壓濾和收集成本固然不低,但處理成本更高。
3、把飲料中的水去除當然對垃圾處理是很有幫助的。在日本的垃圾分類及收集指導中,牛奶盒等紙質包裝甚至被拆開晾乾後再收集。
4、廚餘垃圾一般是不會被用焚燒處理的。


水份含量大的垃圾是不能直接焚燒的,會用自然晒乾、離心機甩干、熱烘乾等處理,成本還是比較大的,所以含水量大的餐廚垃圾什麼的,一般是填埋處理,而不是焚燒。
第二個問題嘛,我個人覺得沒有必要,我甚至是「生活垃圾分類」的反對者,我覺得生活要輕鬆,後續的事怎麼做,只要有利可圖自然會有專門的人才去想,形成產業鏈,他們有錢賺,你們日子輕鬆過。


瀉藥

@祁司亮 說的比較全面了。簡單概括下,對焚燒來說就是個熱值問題。對填埋來說就是個滲濾液的問題。

至於飲料要不要倒盡,不是關鍵,拾荒大軍不會讓它進入垃圾場的。放心。


不同意樓上的觀點,我講一講我們曾經做過的一個調查項目(在我還在某NGO的時候):

某年,我所在的NGO接受敵國資助,進行了WH市周邊拾荒者生存狀態調查,糾集了一大波(十幾個)碩士及本科生,對該市周邊三座主要垃圾堆放場地進行了調查,調查表明,目前垃圾處理的主力,仍然是城市拾荒者人群,他們的生存條件且不說,他們的小孩……就將垃圾場作為遊樂場,所有玩具都是在垃圾場裡面尋找的,他們在入學前,只有這樣一種生存方式(可能吃的都會有一部分從中而來)。

垃圾場周邊空氣質量非常差,差到我們前往的所有女生在離目的地2-3KM的時候,全部吐了,其中有2名暈倒。男生略強,但整個訪談過程都是在臉色煞白中進行的。

這樣的人群,他們每天的衣服,就晾曬在這樣的環境,他們做飯,也是暴露在這樣的空氣中,他們或許已經習慣了這樣的「自然」環境,但他們並不會馬上清楚的知道這樣惡劣的生活空間會給他們帶來怎樣的危害,以及對他們的子女帶來怎樣的後果。

他們,就是「專門」的人,他們,確實看到其中「有利可圖」,他們賺到多少錢了?他們其實是垃圾處理產業鏈上的最底層……我們日子確實輕鬆,因為有他們,但他們的日子呢?


謝邀!
1.一般生活垃圾從回收到入廠焚燒,會有一個中轉站的地方,那邊會預先對垃圾進行先期的濾水(滲濾液)處理。當垃圾被送入廠中,要進行焚燒操作的時候,目前的大體方案是:會預先建立一個垃圾坑,根據其大小尺寸,以及垃圾處理量,來定製存放時間,使其發酵脫水,而在建造時,其底部會有一個坡度利於滲濾液的排出,同時一般還會有垃圾吊操作人員,通過疊壓,移區,爪散等操作使垃圾能有更好的發酵效果。以上是對於焚燒前的垃圾滲濾液一般常用的脫離方式,之後的處理有兩種方式其一是通過專用渠道外包給其他處理方進行處理。其二是 廠區自行建立滲濾液處理區進行處理。這兩種方式其本質不變就是通過化學微生物反應來降低滲濾液中的COD(化學需氧量)含量達到普通污水排放標準從而接入城市污水管網。個人感覺小規模處理的話成本還是比較大的。
2.主觀的來說,每個人如果都能對於自己所丟棄的垃圾能做一些前期處理的話,那麼城市將會變的 更加美好。
客觀的來講:其實個人的行為對於垃圾滲濾液的處理成本的降低其實沒有什麼影響,真正的想要提高生活垃圾焚燒熱值,降低水分最直接有效的做法就是生活垃圾預先分類。完了...


垃圾含水率高會出現滲濾液問題、且水多本來就不容易燃燒...
上面祁思亮已經回答得很好了


推薦閱讀:

TAG:垃圾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