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中國將在2020年發射可回收運載器?
https://mp.weixin.qq.com/s/z9wqiKcPU0DfK1N86S6tZQ
謝邀
研究可回收運載器幾乎是世界各國航天曆年來要征服的一個重大科研方向,可以說作為航天大國是肯定要研究此方向的,因為可回收運載器幾乎是目前大大降低航天發射成本的唯一途徑,是人類未來邁入航天時代的必經之路。
1。美國
Space-X的回收成功已經不用多說,擊敗了美國兩家航天巨頭洛馬和波音原計劃壟斷的聯合發射聯盟,血洗了美國發射市場,今年以來有共計20次發射任務,目前完成了16單100%成功率且其中有一級火箭回收測試的全部成功。
Space-X明年已經確定的發射訂單就有了30次,大概等於世界上所有國家(包括美國的聯合發射聯盟)的總和,火箭回收帶來的價格優勢對航天發射市場血洗能力可見一斑。
而且,NASA也從來沒有停止對可回收運載器和飛行器的研究,這些技術要比Space-X的回收不知道高級到哪裡去了。就不說太空梭的偉大嘗試了(遺憾因為價格問題退役),現役的X37和曾經的X33,一直都在官方研究。
其他美國商業公司,比如藍色起源也在做這種事情。
2。蘇聯也有過暴風雪號太空梭,也被雪藏,但目前俄羅斯基本沒有足夠的預算支持進一步研究
3。歐洲也在阿利亞納6新火箭發展的同時研究火箭回收方案Adeline 。
4。印度都在嘗試飛過小型模型回收項目RLV-TD。
5。中國
中國無論如何也繞不過這個過程啊,現在具體的方案還沒最終確定,但最理想的,就像報道里說的一樣
一院研發中心總體室主任陳洪波表示,我國正在研製的重複使用運載器兼具航天器和航空飛行器的特點。與傳統一次性火箭相比,我國正基於目前的火箭發動機,通過技術改進讓其實現重複使用。
相當於把Space-X的火箭、X-37甚至太空梭的各種優勢等結合在一起,能夠實現最大化,這很符合我國一直以來航天「花小錢辦大事,大幹一百天」的原則,當然技術難度跨越也非常大。
我在這個帖子里也談過這個問題(太空精釀:如何評價在中國舉辦的全球航天探索大會上,可重複使用的往返飛行器已完成發動機地面試驗及部分披露的黑科技?)。
但陳總也表示了,
與傳統一次性火箭相比,我國正基於目前的火箭發動機,通過技術改進讓其實現重複使用。2020年左右完成首飛後,還將連續進行數次飛行,驗證其快速再次發射和重複使用能力。
而真正的全套技術計劃是,
我國預計在2030年前全部完成可重複使用運載器的研發及相關飛行試驗,屆時有望成為全世界首個實現完全重複使用運載器研製的國家。
就等於說是,
- 我國目前這個項目正在研究中
- 現在大家開始努力在2020年首次試飛發動機
- 我們努力加班到2030年爭取首次測試全套技術
- 我們爭取在2030年後儘快通過測試讓這套技術成熟下來
但媒體們表示,我不管我不管,這樣報道不夠刺激,我們幫你提前十年完成吧!
《我國可重複使用航天運載器預計2020年首飛》
《震驚美國,中國最新黑科技2020傲視全球!!!》
媽蛋這是讓航天汪們加班加點也搞不定的節奏啊,這麼震驚體真的好么?
寫文章吸引眼球沒有錯,可是這樣真的不暴露智商么?
對得起還在認真尊重航天技術發展必然規則,認真堆時間堆努力堆情懷工作的航天汪么?
歡迎以後有媒體寫這種稿件時跟我們這種稍微懂點技術的人稍微溝通下,免得放衛星放的太誇張了。
扯淡
某院老人被馬斯克打臉還沒涼
然後才過一兩年就有類似項目?
能用的那批人被長五還沒涼透正加班呢
具體那玩意估計是類似於x那幾款空天飛機,沒啥好驚奇的,美國私企都搞的有幾個型號
一首涼涼,送給趕報告的自己。首先這對於酒泉、西昌、太原這樣的內陸發射場很有意義,使得軌跡沿途的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有很大的意義,終於不用在發射前大疏散、終於不再害怕殘骸從天而降砸爛了房屋甚至不小心砸死村民了。
至於本身的兩級都帶翼,垂直起飛水平降落的構型,這毫無創意,早在70年代NASA搞太空梭時就考慮過,後來美國空軍也研究過。
至於天朝現在搞的這個實用性怎麼樣、能否成功,我不好評論。畢竟長征5號出來前也是吹的牛皮哄哄天花亂墜,結果僅有的2次發射,一次帶病勉強成功,另一次徹底完蛋。一次性的可靠性都如此,搞可重複使用的特別是檢修翻新後的二手引擎就更不用說了。
當然不管怎樣,讓發射場沿途的村民不再提醒吊膽擔心被火箭殘骸砸了總是大好事。
現有的火箭發動機通過改進達到復用水平……
那個啥,某型發動機上次試車多長時間來著?
我國航天已經這麼牛XXXXX啦? 仔細看是科研工作者預期,被無良媒體帶節奏了
我覺得你們媒體啊還是要學習一個,啊。
你們有一個好,啊,就是跑的比誰都快,但是問來問去的問題啊,都too simple。
官方沒有任何的意思說2020年就可以研究出來,所以你們要對自己說的話負責,啊,識得唔識得啊。
發動機…
推薦閱讀:
※航天器可以用很慢的速度速度飛出地球嗎?
※與美國的太空梭返回技術比,神十的返回技術還差距多少?
※為什麼東方紅一號至今仍然沒有墜入大氣層?
※為什麼太空船二號山貓號等航天器都從跑道加速升空,而不垂直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