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國國力對日本的反超?這算不算歷史發展的必然?


在這個問題上,我一直希望可以做出一個能量化的數據。
在綜合國力上而言,綜合國力最核心的數據,毫無疑問是一個國家的工業力量
眾所周知,工業力量最核心的是四點:政府執政能力,工業完整程度,技術水平層次,勞動人口數量
註明一點,勞動人口數量指:「受過一定教育,能有基礎的識字和運算能力,工作能力」,所以,印度非常吃虧。在擁有十幾億人口的情況下,勞動人口(製造業人口)的數量不會比日本多多少
我把工業完整程度X技術層次X人口數X政府執政能力定為了一個衡量國家工業力量最重要幾點指標。
工業完整程度上以中國為基準100,美國為100,日本為60,俄羅斯為40,印度為30
政府執政能力上以中國為基準100,美國為90,日本為80,俄羅斯為70,印度為60
技術水平層次上以美國為基準100,中國為70,日本為80,俄羅斯為60,印度為40
勞動人口數量上以中國為基準100,美國為30,日本為20,俄羅斯為10,印度為20

這麼算下來的話
美國的工業力量是:100+90+100+30=320
中國的工業力量是:100+100+100+70=370
日本的工業力量是:60+80+80+20=240
印度的工業力量是:30+60+40+20=150
俄羅斯的工業力量是:40+70+60+10=180
而中國從建國到現在,政府執政能力和勞動基礎這已經有200了,需要提升的只是技術層次和工業完整程度而已,要超越日本實在是太容易了。
哪怕技術達到40分,工業完備水平達到50分,都能超過日本接近美國,到了工業層次完整的情況下,哪怕技術只有印度的水平,都能超過美國。
這就是先天優勢啊。


近代以來,日本積極侵略擴張,先後擊敗中國與俄羅斯,成功的發展為二流工業強國。可是在二戰中,日本輸的一乾二淨,最後唯有無條件投降。

隨著二戰的慘敗,日本明治維新以來的所有擴張果實被係數剝奪,國家工業體系也被基本摧毀,甚至主權都落入美國人手中。

要是戰後是蘇聯來接管日本,說不定這個國家都已經不存在了。畢竟憑著日本橫亘於太平洋與蘇聯遠東大陸之間的地緣區位,和俄羅斯對領土高度渴求的國家發展基因,決定了蘇聯多半會趁熱打鐵,直接把日本吞了了事。如果,不僅俄羅斯一舉確立對對東北亞秩序的主導權,東出太平洋的戰略通道也由此洞開。

不過接管日本是美國,不是蘇聯,這下日本就有了僥倖的可能。

二戰剛一結束,冷戰旋即開始,美蘇為世界霸權展開激烈碰撞。而冷戰的焦點,首當歐洲,次則東北亞。在美蘇冷戰的大背景下,日本的地緣價值逐漸凸顯出來。

首先,日本偏居東北亞海上,是東亞、北亞勢力通向太平洋的必經之路,如果將日本打造成美國的前方戰略基地,蘇聯便被美國死死鎖定在日本海和鄂霍茨克海內。

第二,蘇聯是這個世界上最典型的大陸文明國家,陸上地緣影響力空前強大。不過日本正好是個島國,與俄羅斯隔著汪洋大海。雖說隨著工業文明的進步,海洋在地緣上的阻斷功能已經較農耕時代大幅削弱,不過依然可以在相當程度上,削弱大陸的輻射能力,為這個戰略基地提供比較安全的地緣保障。

第三,儘管作為一個國家而言,40萬平方千米陸域面積,一億人口的日本,其地緣實力連二流都談不上,不過作為一個前方抗蘇戰略基地,這個體量可以說恰恰好。

而對日本而言,美國本土在太平洋彼岸的北美,與日本的地緣距離十分遙遠。從地緣規律出發,美國對日本的控制,天然無法達到蘇聯的程度。甚至,如果想讓日本這個前方戰略基地在冷戰中更好的發揮其價值,美國還有必要授予日本一定的自主權,經濟上也需有所幫扶——這是蘇聯絕不可能給的。

說一千道一萬,雖然戰敗後的日本,已擺脫不了任人宰割的命運,但由美國來拿這把屠刀,決計比蘇聯要好太多。兩害相權取其輕,日本也願意做美國的附庸。你情我願之下,美日同盟就有了共同的利益基礎。

而除此之外,以當時的國際形勢,隨著中國國共內戰的結束,以及朝鮮戰爭的爆發,美日同盟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也都大大加強。

國共內戰結束後,新成立的中國選擇了向蘇聯一邊倒政策,東亞大陸由美國曾經的盟友,轉而變為敵人。東亞地緣政治格局的驟變,使得美國扶植日本的必要性大大增加。而緊接著的朝鮮戰爭,更讓這種迫切大大加強。

日本由此死灰復燃!儘管政治和軍事層面,日本仍被美國死死鉗制,但起碼在經濟層面,美國不僅解開了纏在日本身上的枷鎖,並給予扶持。這個利好,再加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東風,以及同期興起的經濟全球化浪潮,讓日本成為全球經濟的弄潮兒,不僅元氣恢復,甚至還超越戰前,在區區三四十年內,日本的GDP便越過了蘇聯,一舉坐上全球第二經濟大國的寶座。

當然,無論日本在經濟上多麼風光,但政治、軍事層面,它仍然擺不脫美國的控制。單在當時環境下,美日需要共同應對蘇聯的強大壓力,因此兩國的政治軍事立場還是高度一致的。甚至,在20世紀70年代,世界進入蘇攻美守的冷戰第二階段,日美兩國的戰略承壓大大加劇,所以不約而同的對跟紅色中國戰略和解展露出極大興趣,寄望於通過籠絡這個儘管貧弱,不過卻有著世界級地緣實力的東亞大國,來分攤來自蘇聯的戰略壓力。

美日同盟的蜜月,一直延續到上世紀的80年代。

從這時開始,美國的對日本的態度慢慢出現了變化,由以前的大力支持,轉為有限度的壓制。

美國何以如此?

答案是多方面的。

首先,80年代的日本,已經貴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雖說政治與軍事上仍被美國鉗制,不過起碼在經濟領域,業已形成強大的競爭力,甚至反過來對美國構成衝擊。

其次,當時的西方,剛剛從70年代的滯脹中緩過氣,但為了支撐冷戰,相應的靠小又只能增無法減,囊中羞澀之下,美國也希望剪下日本的羊毛,換倆錢兒花花。

最後,冷戰已至尾聲,蘇聯頹勢漸顯,日本在戰略上的價值有所下降,所以也犯不著再跟以前那樣大力扶持。

這種情況下,美國打起了日本的主意。以《廣場協議》為標誌,日本慘被剪羊毛,經濟陷入長期停滯。

《廣場協議》是戰後日本遇到的最大打擊。而中國以改革開放為標誌的戰略復興,更加劇了日本的危機感。

日本是外向型經濟體,貿易出口對日本經濟發展甚為關鍵。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參與全球化競爭,日本的海外市場遭遇到越來越嚴峻的挑戰。

日本的地緣實力遠不如中國,改革開放後,中國製造業的規模優勢慢慢顯現出來。中國有大批適宜工業的低地平原,勞動力的價格低廉,體制也為工業發展提供了充足保障,這種種變化的後果,就是一個個本由日本製造覆蓋的市場,被來自中國的產品所擠占。

鋼鐵、重工、家用電器、電子科技,大量日本的傳統優勢領域,逐漸被中國製造取代。

當然,日本畢竟是發達國家,有先發優勢,技術的積累也十分豐厚,所以在一些中高端技術和領域上面依然有著相對優勢。但是,技術上的優勢不是永恆的。隨著中國的產業升級拉開,中日間的層次鴻溝正在隨著時間發展被陸續填平。最重要的是,中國的產業升級,有龐大的基礎工業體系做支撐。而伴隨著基礎製造業的逐步沒落,日本的很多高端技術,慢慢的成為空中樓閣,再往前走顯得力不從心。

中日之間文明發展水平的差距是後天形成的,所以能夠通過主觀努力來改變,可兩國的地緣潛力差距,是基於各自的先天資本,這個無法改變!

其實,日本也不是不懂這個道理,因此才會在當年舉全國之力侵略中國。冀圖憑著自家在工業化轉型過程中搶到的先發優勢,把深陷農耕泥沼的中國一舉征服,奪取東亞大陸,通過這樣的方式,彌補自家在地緣實力上的先天不足。

但二戰的一敗塗地,意味著日本業已錯失了這次千古良機。雖然戰後的日本,在經濟層面也頗有建樹,不過軍事和政治均已被美國的徹底控制,何況二戰後國際政治規則跟戰前也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因此日本不可能再如近代那樣,將侵華故事再重演一遍。

而中國,隨著改革開放後,國力出現爆發性增長,再加上其龐大的體量加持,中國在區區30年內,就完成了對日本的戰略反超。

這下,就輪到日本畏懼中國了。

日本之所以畏懼中國,最直觀的原因當然是怕中國報近代被侵略之仇。但這僅僅是表象罷了。日本對中國的戒備與忌憚,其實是基於更深層次的地緣規律和政治邏輯。在日本右翼看來,即便兩國沒有宿怨,日本跟中國也必然發生根本利益衝突。

這是怎麼說?。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在接下來的《地緣政治27:日本為什麼會怕中國》一節中,繼續為大家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第28節——日本系列之第5篇。對地緣政治與國際關係感興趣的讀者,可訂閱微信公眾號:雲石,收看雲石全部地緣政治系列文章。


日本人證明了至少東亞人可以發展到白人的文明程度,但是決定東亞文明/種族命運的最後一張牌是中國。中國目前雖然在人均發展程度上低於日本,但是總體國力已經把日本甩了好幾條街了。

國家經濟實力排名

國家人均生產值排名

國家綜合全面戰爭潛力排名

國家綜合軍事力量投射得分


是的


推薦閱讀:

TAG:日本 | 中國 | 抗日戰爭 | 中日關係 | 中日釣魚島爭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