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前蘇聯的N1火箭?
偶然看到一個個人視頻聯想而來。
匆忙之下的應急之作
這個得從太空競賽開始說起
當年雙方都在拚命刷ICBM洲際導彈,50年代雙方各自有若干個型號進入最終衝刺狀態
但意識形態競爭,給軍工行業增加了另外一個騷動的因素
當美國人在地理年會上說要發射一顆衛星研究時,俄國人搶先發射了一顆鬧鐘上去(只有嘟嘟響,沒有其他功能)
但蘇聯的政治宣傳機器全面開動。。。。
一時間包括肯尼迪在內的一堆人指責當時美國總統,2戰歐洲總司令艾森豪威爾不力,但現實上卻是艾森豪威爾時代奠定了美國的航天實力基礎(1958年F1發動機開始上實驗台,而那時候太空競賽才剛剛開始)
由於當時的政治需要,美國航天部門重組,海軍只保留潛射ICBM(結果是1962年時候第一艘潛艇帶著ICBM開始了戰鬥值班),陸軍項目全部轉業到民用並和亦有的航空部門組成NASA,空軍統領全部陸地ICBM(非導彈項目全部暫停,F1發動機後來轉給了NASA,成了土星5登月火箭的主發動機)
太空競賽正式開始。。。。。
轉眼到了60年代初,小肯尼迪上台,才發現前任給了一個如此大的家底,於是雄心勃勃宣布登月(1962年F1發動機已經全功率試車,這是肯尼迪底氣的來源)但此時卻給俄國人意外
俄國人搶衛星第一和載人第一,很大程度上是在拋開正常安全因素下的冒險,例如加加林上去,飛船隻是個連返回著陸系統都么有的半成品,還有炸死100多人包括蘇聯元帥在內的那次事故
俄國人也不是沒有月球計劃,當年計劃利用質子火箭把人打上去,繞月球一圈返回,但沒計劃登陸,但美國人一宣布,原有的質子繞月計劃就立即出現問題,沒有富裕運力帶上登月艙。。
於是N1就在這個局面下匆忙上馬。。。。。。。。
後來的事情都知道了,N1 4發4炸,當然同時期的聯盟也不行,聯盟和禮炮系統,聯盟1傘打不開摔死航天員,禮炮打上去連續丟了2,聯盟後來又出現坐艙漏氣死了3個
N1的主要問題,就是太過匆忙
捆綁火箭的安全要點是個體與整體的振動頻率難以一致,當時的技術水平難以解決太多的捆綁個數(或發動機個數)。
現在要好點,Spacex貌似有解決共振問題的辦法,關注他的重型火箭吧!馬斯克涉足此行業有十個方面底氣,這應是包括的。
謝邀!
當年為了懟美國人的阿波羅計劃,而趕鴨子上架的政治任務,上馬比美國晚,資金短缺,很多重要的測試工作都沒做。這種破玩意不炸才怪。
給美帝的sls和土鱉的長9提供了經驗教訓
研發工作比土星五號晚,資金短缺,四發四炸,1976年取消此工程,運載能力僅次於土星五號,發動機太多,不太好控制
推薦閱讀:
※比沖的單位「秒」應該怎麼理解?
※SpaceX 2017年5月1日的NROL-76衛星發射有何不尋常之處?
※世界最大的通信衛星運營商SES公司為什麼敢於率先嘗試SpaceX的二手火箭,承擔這些額外的風險值得嗎?
※為什麼火箭發動機的海平面比沖小於真空比沖?
※SpaceX直播一級火箭返回時的完整視頻,發動機、RCS和柵格尾翼的運作都很清楚,不怕泄露技術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