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傳統的經典在當下未能普及?

好像也沒有普及的意向?比如&<易經&>《中庸》


謝邀。


歷史


自1840以來,中國差不多花了100年的時間才發現諸如「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打補丁藥方行不通,然後才有「新文化運動」的猛葯。這劑猛葯,是要將傳統連根拔起,其中的利害,為新文化運動鼓吹的那批人心裡大概也明白。例如,對於新文化運動中白話文的推行,魯迅曾這樣寫道:

「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 須在這裡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窗了。沒有更激烈的主張,他們總連平和的改革也不敢行。那時白話文之得以通行,就因為有廢掉中國字而用羅馬字母的議論的緣故。」

任何主張,都有反對的力量,特別是那些要改變現狀的主張。激進也許一開始是出於一種「矯枉過正」的策略,但在特定的時候,便順理成章地演化成「革命」了。

傳統經典為什麼不能普及,以上是歷史的原因——因為有一撥人,因時勢的關係,想要把傳統連根拔起的緣故。後來的簡化字,文革等,都可以看成新文化運動的餘緒。

新文化運動是中國整體西化(或現代化,工業化)這個不可逆轉的歷史過程的一部分。而這個過程,業已很嚴重的傳統文化的斷層便是一個需要承擔的結果(這裡不用「後果」,因為固然很多人對「斷層」痛心疾首,以拙見看,未必是壞事。清帝的遜位,以文化看,是傳統已然不能適應時勢。彼時面臨的挑戰更勝於佛教傳入對中國的影響。)


當下


具體到本題,首先必須問:中國的傳統經典有必要普及嗎?普及的目的是什麼?

事實上,國學早在十幾年前就開始熱了,民間有很多人在做普及的工作,如現在很多國學班、讀經運動等。近幾年官方也開始推波助瀾,例如習大大作出的姿態,百家講壇里于丹、易中天們——雖然一些論壇把他們罵得半死,擁躉確也不少。

真正的全民普及,只能進入教育系統(當下其實也開始有聲音,例如將傳統文化納入高考、編寫以純經典為內容的教材)。但是,如果題主的意思是全民普及,

1、如果納入當下教育系統,首先有技術性的問題。我們現在的教育體制是工業社會的產物,這種體制,以大規模批量生產、標準化為特徵,以知識、生存技能的獲取為目的。而傳統文化的教育是農業社會的產物,注重師徒之間的言傳心授,無法量產,有規模的限制。其次,經典需要用生命去體悟,這對缺少時間、耐心的現代人來說,更是一道鴻溝。

從考試角度,儘管明清後出現的接近標準化的八股文,其評判標準依然是相當主觀(想想今天的作文考題,論述題等,是被視為主觀題的)。


2、更嚴重的問題是,即使能夠納入考試系統,由國家強制性地推廣,那麼,誰是夠資格的老師呢?

要知道,傳統的六經,即使是今天的所謂專家學者,有多少人讀懂了?別看現在講國學的人汗牛充棟,一些經典的「白話譯文」也極容易找到。早在1935年,胡適寫了篇文章,叫做《我們今日還不配讀經》。有人也許會說,胡適提倡白話文,當然反對經典啦。這你可就冤枉胡適了。恰恰相反,胡適和很多同時代的的一樣,有非常好的古文底子,他也曾花了很大力氣「整理國故」。為什麼說我們沒有資格?胡適的論證就不細說了,他在文章里提到一個人:王國維。他說,

「···王國維先生忽然公開揭穿了這張黑幕,老實的承認,《詩經》他不懂的有十之一二,《尚書》他不懂的有十之五。王國維尚且如此說,我們不可以請今日妄談讀經的諸公細細想想嗎?」

即使不是六經,像比較淺顯的《論語》——你以為于丹、李零之類的真的懂《論語》?

展望


在中國大步邁向現代化,走向民族復興的過程,是否需要在文化層面來一次「文藝復興」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這種復興,卻不是傳統文化的完全「復活」,而是在新的時代,新的格局中,傳承先賢,熔鑄出新的傳統和精神。

我們曾經落後,而今天,我們又回到了舞台中央。

有了文化上的復興,中國,依然是那個「中央之國」!


問:為什麼中國傳統的經典在【當下】未能普及?
答:【自古】就沒普及過!


普及這些幹什麼?
孔子講君君臣臣,你打算找個皇帝去天天下跪,大可自己去練,或者找我來當你的君,也是好事。
但請不要坑害別人。


因為我們西化了


瀉藥
因為上面搞宣傳的不懂這個,宣傳的都是侮辱智商的歪解,正常人看了都不喜歡


桓公讀書於堂上,輪扁斫輪於堂下,釋椎鑿而上,問桓公曰:「敢問公之所讀者何言邪?」

公曰:「聖人之言也。」

曰:「聖人在乎?」

公曰:「已死矣。」

曰:「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桓公曰:「寡人讀書,輪人安得議乎!有說則可,無說則死。」

輪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觀之。斫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輪。古之人與其不可傳也死矣,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你見過普及高數的么?見過普及相對論的呢么?給你普及你看得懂么?天體物理科普讀物哪個不是寫的跟科幻小說似的?覺得好自己看去,不普及不代表不讓看,你先自己看懂了再說。


鞋妖。

別的我不清楚,周易是一部分因為晦澀難懂又賣關子,一部分是因為其內涵也不適合普及。

有些東西掌握在少數人手中比較好。


作為一個從小就熟讀四書、《史記》和各種古典著作,長大以後又系統接受了現代科學教育的人,我覺得那些認為所謂傳統經典在現代社會還有半點積極作用的人完全就是夏蟲不可語冰。

中國人特別有崇古情結,覺得凡是老的就是好的,從不想想這其實是完全反直覺的。時代在進步,科學在發展,怎麼可能幾千年前人類對世界的認識,比幾千年後的現代人還深刻和正確?老子的時代,人類連地球是圓的都不知道??

微觀上說,與歐洲的古典哲學傳統不同,中國的古典哲學是沒有邏輯體系的。讀讀《論語》就知道,裡面全是判斷句和祈使句,不是「君子應當XXX」就是「XXX的是君子」,而唯獨缺乏對「為什麼XXX了就是君子」和更重要的「人為什麼要做君子」的質疑、歸納、演繹和論證。

這種只講「what」不講「why」的文化,是模糊的、不自洽的、無法自我修復和發展的、很容易就被曲解、解構和過度解讀的落後文化。在這種文化統治下的中國,是個什麼樣子,為什麼被現代文明所拋棄,大家可以自己推斷。

所以,這樣的「傳統經典」,還是送到博物館和故紙堆里去,敬而遠之比較好。

至於那些整天叫囂「數典忘祖」、「沒有經典你從哪兒來的」之類話的古董腦殘粉,我一向當他們是現實世界的失意者,借所謂經典之名刷存在感而已。個別穿漢服、辦私塾、借經典牟利之徒,就更加等而下之。


傳統經典被文革貶為糟粕和毒草後。其實並沒有一個完全平反的過程,改革開放後全盤的西化知識更加把這些經典拋棄腦後。所以這是一個政治和歷史的遺留問題。中國已經和以前的中國完全隔離了,以前中國的傳承。。。在海峽對面。


高處不勝寒
而且,為什麼要普及這些?


這個原因甚為簡單,因為大多數人順從思維之外緣,不知「遂求元聖」也。順從思維之外緣,曰「逐」,而「逐字」演繹中國傳統經典則為「萬物流出說」(theory of emanation)的演練,只能是一個往下流淌的思維,諸多「文字的故事」或「文字學」的「方法論」解說均屬之,愈演說,思維愈往下拉扯,理性思維於焉大作。

「遂求元聖」之驅動正巧相反,是一個往上攀登的思想,故屬「進化說」(theory of evolution),或「創造說」(theory of creation)。「逐」與「遂」僅有一個「八」之別,而「八」者「分」也,但是「逐」在「逐遯」的引申裏,因辵乍行乍止,而逐漸有了「逐次、逐日」的「循序」意義,思維於是外緣,而「遂」反因「從意」而有「遂心、遂願」等「順遂而就」之意,於是就與「如、就」等字意義相通,均有「遂求元聖」之意,思維「內入」。

詳見我對「彖」與「象」的解讀。


感謝 @趙文靜 的邀請(叫這個名字的太多了,而且沒頭像,實在不知道該艾特哪一個)
前段時間實在太忙,這個問題被我擱置了一下。

我以前的答案提到過,中國傳統思想中最重要的兩點,是信仰(祖先崇拜)和文化(文化認同)。

基於此,我們才會有對先賢的嚮往、對經典致敬的想法,因為這是華夏文明的根。

但很顯然,近現代一系列的運動打擊了這樣的傳統思維,我們進入了一個以科技、經濟為主導的時代,而這個時代的文化思想的建設,是非常糟糕的。

我們引進了西方科學,卻把認知世界的一種理念捧上了神壇,甚有如宗教之地位。我們以馬克思主義建國,卻只是追尋冠以其政體之名而未得其信仰。我們丟掉了傳統思想,卻沒有建立起新的秩序。

科學、馬克思主義、經濟為中心等等,這些可以為國家發展提供非常強大的動力,但是它們指導不了社會道德、人文理念的建設。以前人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當中國逐步強大、相當部分地區的人解決溫飽之時,我們便意識到文化建設的落後。

所以有了各種各樣的理念。有繼續堅持科學道路的,有希望從傳統尋求幫助的,也有試圖建立新的理念來推動發展的。沒有人知道未來是什麼樣,這些理念沒有對錯,我們只是在不同的道路上,為我們這個國家努力著。

那我們回到題目:為什麼經典沒有普及?

因為有很多人認為傳統已是過去,指導不了當今中國的發展,那些都是糟粕,他們堅持著科學與西方思想是推動一個國家發展的強大動力,並且這種思想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

如果僅僅回答題目,上面這句話就足夠了。而我還廢話了這麼多,就是想說,在本人的理念中,這樣的思想是不合實際的。

科技取代不了傳統思想,因為這二者是不對等的,比方說:黑貓和狗去對比,就是不對等的,因為狗是一個大類,黑貓只是一種。傳統思想在古代是引導政治、社會秩序、人文思想等等多方面的,而科學做不到這一點。

那為什麼不直接取用西方人文思想呢?這種事近代很多人就做過了,事實是毫無成效。

所以我選擇了傳統的道路。很多人也選擇了這樣,題主問出問題也說明我們依舊保持著對傳統的尊敬。也有很多人選擇了其他的道路,否定著我們的傳統。

另補充一個民族沒有傳統文化會有什麼嚴重的後果? - 張氏文武的回答

興我華夏,有萬千道路,唯此心不變。

喵喵。


人類是地球上唯一能使用符號的物種,這種能力使我們在現實世界之外建立了一個無限延展的精神世界。在這片新天地中,以現實中的某個對象為出發點,我們製造了各種各樣的符號體系,或者說作品,比如典籍,還有電影。數千年文明史下來,我們積累了大量的作品,可謂汗牛充棟。單就中國史書這一部分,個人就算皓首窮經也不可能讀完。

於是,數不清的典籍與有限的注意力之間就發生了矛盾。所以,不同的作品之間以及不同的作品體系之間是要競爭的。可惜,現在倡導傳統文化的那些人好像根本沒有這種競爭意識,還不如那些搞APP的。

他們可能會辯解說,這些是跨越時間的經典,然後用恨鐵不成鋼的語氣強調你們一定要讀。但這完全是耍流氓!這種飢不擇食的方式只在某領域的作品極度匱乏時才成立,比如對於百家爭鳴中的孔子,宋人會說「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對於文藝復興中牛頓,人們會說「上帝說要有光,於是有了牛頓」。但是請注意,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你不競爭,大眾不會鳥你!

說到底,這些作品是為了滿足人的某種需求。誰能更快更好地滿足我們的需求,誰就能勝出。所以西方人贏了,奧斯卡獎、諾貝爾獎都是人家設的。其實,普通人沒有能力挑選更好的作品,他們只是挑選最快的,成本最小的。

那麼,成本怎麼衡量?以一無所有為起點,以「touch your heart」為終點,這個過程耗時最短的成本最低。那麼,在易得性方面,傳統典籍直接輸給了好萊塢大片;在閱讀難度方面,繁體字生僻字直接輸給了畫面;在理解方面,曲折晦澀的表達也直接輸給了明白曉暢的白話文。對於普通人而言,傳統典籍的成本曲線是陡峭的,他們不會去翻開那怕一頁。能欣賞這些作品的,只可能是受過大量教育且不記教時間成本的階層,與大眾無關。

我們的人民從電影和流行音樂中獲得滿足,我們的學者從西方典籍中獲得經世濟民的方法。所以,現代中國是高度西化的。這沒辦法,現代社會是人家首先建立起來的,各種標準是人家定的,現代化的生活方式也是人家首先摸索出來的,我們只能學。甚至於,西方文明能給我們提供一整套的體系。

我們之所以沒有全盤西化,那是因為我們的人文內核與他們是兩個不同的體系。除非能抹去中國人的歷史以及歷史的痕迹,不然中國人不會變成西方人。只要我們強大起來,肯定會尋找民族化的表達方式。這是那些復興主義存在的理由。

我們需要的,是與人文內核相適應的現代化的表達,而不是那個用文言文表達古代人文內核。就像同樣的愛情,我們可以用文字表達,可以用音樂表達,也可以用電影表達;我們可以用「關關雎鳩」來表達,也可以用「紅玫瑰」來表達。現在我們需要的,是將這些古代典籍中的情感、思維還有生活用現代化的方式表達出來,而不是將古代典籍複印出來。

所以,那些復興人士,如果只是在故紙堆里打轉,而不考慮古代與現代之間的翻譯,那麼他們註定要失敗。他們的失敗在於在思維上偷了懶:討論文本本身是相對容易的,而將文本與生活結合在一起則需要克服巨大的挑戰。

對於這個群體中某些人而言,他們面臨著宿命般的悲劇:不論是在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這些古代典籍都不會普及。


謝邀


蠢。


如果你說的普及是指人口比例,考慮到歷代識字率的問題,當今看過所謂傳統典籍的人佔比未必比唐宋明清包括民國低。
如果你說的普及是指成為主流三觀,那這個問題算是來搞笑的。


在跨文化語境下,傳統沒有多少生存的餘地……
很多講國學的人都明白,稍有偏差,就是腐朽……
很多時候我們不敢面對我們必須接受西方文化的事實,但在跨文化語境下,這是現代化,工業化的必然,也就是為什麼新文化運動中,那麼多學者喊出了打到孔家店的口號……
封閉的聖教不能適應現代化進程,更不能適應跨文化語境下的世界……
不過,傳統文化不會被消滅,就像希臘文化本身沒有被消滅一樣,它必定要經歷一次深切的變革來適應世界


『發展才是硬道理。』


我覺得普及這些四書五經倒不如多讀讀李白的詩歌有意思


1、傳統在之前被打倒後,還沒有正式的扶起來。。。

2、在當今這個浮躁功利的社會,你讓人們去讀「字都認識,連起來就不知道在說什麼」的文言經典?這是否有些難?

3、載體被打破,西方傳統有宗教作為載體來保留,但是中國傳統的載體士君子階層消失了,沒了載體,傳承也就失去了依託。。。

4、中國傳統里濃重的精英色彩和當今庸俗的大眾文化潮流不相符,所以傳播和接受都有難度。這也是為什麼台灣要搞人間佛教的原因,不能讓佛法停留在和尚里和山林間。。。。


推薦閱讀:

今天的人是否越來越討厭中國式大家庭觀?
為什麼台灣研究風水命理的那麼多?還有很多人(明星)相信?
穿漢服上街是種怎樣的體驗?
哪種類型算是中國式標準帥哥?
「朝陽坐一月一日」怎樣對下聯?

TAG:文化 | 經典 | 儒學 | 易經 | 傳統文化 | 中庸 | 中國 | 儒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