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未來空間站對接需要使用機械臂移動艙段?
在這個未來中國空間站模擬視頻(http://view.inews.qq.com/a/20160917V00K6R00)中,各個艙段的連接都是先沿著運行軌道與連接裝置進行對接,然後再使用機械臂分離後移動到其他位置。為什麼不能直接在連接裝置的各個方向直接對接呢?這樣就不需要攜帶機械臂了。
瀉藥
節點艙雖然有四個對介面與一個出艙口,但是只有一套完整的對接系統
這是毛子打算塞科學號功能貨艙上的NM節點艙,矩形帶根針的就是光學靶標,那個小鍋蓋是對接雷達靶標
對比著神舟9號對接時的央視畫面看,十字瞄準點對準的就是上面那個光學靶標;而在視距外,兩個航天器交匯過程的導航就要依靠雷達或者激光雷達
這只是拿天宮一號舉個例子
節點艙其他三個對介面是沒有完整的導航與對接系統的
So……
另外補充一點,曙光號和團結號並不是機械臂輔助對接
是機械臂輔助與太空梭軌道器對接……不過以上的例子,只適用於APAS對介面與HPADS對介面,不適用於國際空間站非俄羅斯艙段的CBM對介面。
CBM對介面是不具備主動對接能力的,因此使用機械臂輔助對接也是不得不……
對於這種積木式的空間站自動對接需要相應的對接裝置,包括天線跟相關設備,這種對接系統只有核心艙前後兩個介面有。
和平號空間站照片,順著聯盟號飛船的對接天線可以看到核心艙介面旁邊對應的天線。為了避開周圍的四個介面,對接天線是斜著裝的,所以聯盟飛船對接時也得斜著對接。
為什麼不在前面連接段的其他四個位置也裝上呢?一方面空間不夠不足以布置相關設備,另一方面這幾個位置是半永久性的對接,為了僅有的幾次對接專門增加四套對接裝置,重量體積成本上都划不來。
唯一可行的方案就是相關艙段先與核心艙連接段的正前方的主對接介面對接,再通過其他方式轉移到側面相應的介面上。這裡來講一下蘇聯當年是怎麼拼和平號的:
這張圖很清楚的顯示了和平號的各艙段是怎麼對接到核心艙上的。
這麼大個艙段是怎麼從正面的介面挪移到側面的呢?靠的是這個部件:
這個部件叫 Ляппа機械臂,這個機械臂很小很短,並不引人注意,裝在和平號每個功能艙上
功能艙發射之後,先依靠自動對接系統與核心艙前部的主對介面對接,之後機械臂插接到核心艙的介面上,功能艙與核心艙脫離,然後好戲開始了,功能艙就以機械臂介面為中心旋轉90度轉移到側面的介面上,如下圖所示:
每個機械臂介面可以把兩個功能艙甩到他們該去的相鄰的側面介面位,兩個介面就可以完成全部四個功能艙的對接。
這套對接方案十分巧妙,但是也有個缺點,就是對接之後機械臂就成了死重,每個艙段的機械臂只能供本艙段對接轉移用,不能供別的艙段使用也幹不了別的活,這很浪費,天宮的機械臂就很靈活了,一個機械臂除了供兩個功能艙對接使用還能把神舟飛船扔到側面的介面上,而且還能在其他相關的操作上發揮作用,例如支持艙外太空行走,捕獲部署航天器,滿足相關的維修實驗需要。
在太空中電便宜還是RCS燃料便宜呢?
瀉藥,按照自己的了解隨便說兩句:
機械臂輔助對接算是國際慣例吧,其實在軌自動交會對接和機械臂輔助對接都是對接的主流方式,但依靠自主動力來對接有個問題,就是衝力太大,可能一不小心就碰到了空間站其他部位造成潛在傷害,尤其是對於大型艙段來說
我們先看看國際空間站上的大型艙段如何對接的(有請各國版本維基百科圖像上場)
【1】曙光號功能貨艙
這個貨艙是ISS上第一個艙段,1998年由質子號發射升空,自身有動力飛行,算是母船了!
【2】團結號節點艙
該艙由奮進號太空梭在1998年的STS-88任務中帶入軌道,由太空梭機械臂輔助對接,艙段本身無動力
【3】星辰號服務艙
2000年由質子號發射升空,本身自帶動力,可自主飛行,主動對接
但對接以後,星辰號還需要宇航員出艙EVA進行輔助對接
2000年9月11日,執行STS-106任務的太空梭上的2名宇航員最終完成了星辰號和曙光號的連接。經過6小時14分的艙外作業,宇航員Ed Lu和Yuri Malenchenko連接了9根星辰號和曙光號之間的電纜,其中有4根輸電線,4根視頻和數據線,和1根用於光學自動測量記錄傳導的光纖線
可見這對接,尤其是永久性艙段的對接有多麼複雜!
【4】命運號實驗艙
2001年由亞特蘭蒂斯號射上去,並使用機械臂進行對接(未完待續)
操作簡單,技術成熟,省能源。
貌似國外就是這麼乾的
忘了是日本還是歐洲的貨運飛船上去就是機械臂抓住,按到空間站上,比自動對接省老大事了……
因為機械臂不消耗燃料
謝邀~然而這並非我所擅長的知識,無能為力,將以虛心的態度學習各位答主的解答
瀉藥,作為一個本科渣渣,我表示真的不知道哦。
推薦閱讀:
※XCOR Aerospace 是家怎樣的公司?與 SpaceX 相比如何?
※如何看待SpaceX最近成功回收的火箭,經檢查已確定受重創而無法再次使用呢?
※如何評價國際空間站?
※X37B和太空梭有何不同?
※太空梭如果不返回地球,一直在太空中執行維修、補加燃料等任務,是否具備實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