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迷航3 超越星辰》中已經證明進取號的結構有致命缺陷,為什麼新的戰艦外觀設計還是沿用舊的呢?

星際迷航 飛船設計


在星際迷航世界裡決定一艘船強不強的不是船的大小,也不是外形,而是取決於這艘船的曲速核心能量輸出,有充足的能量就會使船的護盾強度更強,結構完整性力場更強,也會讓相位炮威力更大。
舉幾個例子,挑戰級只有170米長,但擁有同600多米長的銀河級星艦相同能量輸出的曲速核心,這使挑戰級星艦面對400多米長的「超魔改」精進級星艦完全不吃虧,挑戰級配備的XII型脈衝相位炮一個長點射就可以將自治同盟的甲蟲戰艦撕碎,強大的能量輸出也使挑戰級的結構完整性力場,護盾強度更高。
挑戰級XII脈衝相位炮火力全開

銀河級

精進級

1000米長武裝到牙齒的卡松母艦對只有300多
米長的無畏級二號艦航海家號無可奈何,反而被擊敗,原因就是卡松人科技完全是渣。
只有強大的曲速核心和先進的武器才是決定星艦戰鬥力和防禦力的關鍵
無畏級航海家號

另外,不要小瞧憲法級星艦的碟筷設計,同時代的克林貢猛禽艦看到憲法級還得繞著走呢,與憲法級對應的克林貢戰艦是D7巡洋艦


不能說沉了一艘船就代表所有的船結構設計都有問題吧??星際艦隊里大多數的星艦都是這樣的結構??而且人家已經造到一半了也不可能推倒重來啊!不得不說KTL裡面憲法級的進取號能夠碟部分離已經很高級了!主宇宙裡面只有皮皮的銀河級才能這麼玩啊!


那並不是致命的結構弱點,而是不得已而為之。曲速線圈會產生巨量輻射以及熱量,在當時無法整合進艦體,只得懸在艦體外。後來24世紀後期技術進步了出現了一些曲速線圈整合在艦體里的星艦,例如挑戰級和汽動級。


好不容易換了個導演,如果再搞架新的星艦那還不得被老粉絲弄死


對於星際迷航中的大多數星艦來講,【偏導護盾】負責抵禦各種武器的攻擊,【結構完整性立場】負責保證飛船不輕易解體,另外還有船殼極化之類的輔助。進取號的結構怎麼樣對於她的防禦能力所起的作用真心不大。畢竟星際迷航中各種武器的威力在那擺著呢,你把結構設計出花來,也不如把同樣的資源投到護盾上來划算。


很簡單,st不是sw,星際迷航是科幻片而不是魔幻武俠片。st中的飛船設計依據設定中的曲速場理論進行,至少有個說法,曲速核產生等離子體傳輸到曲速艙,扭曲子空間產生曲速泡帶動飛船前進。仔細看在st中出現的大部分曲速飛船都是主艦體+曲速艙的設計。


首先你這問題就說錯了……進取號是科考艦科考艦啊……哪來的戰艦……


因為星際迷航中星艦的特點就是這個樣子,這個飛船結構的「奇形怪狀」一是博人眼球,二是這個系列電影的代表,而且都已經幾十年了進取號除了外觀結構上一點都沒變,沒那麼容易改的!如果改不好的話收視率很可能會下降的!


因為Star Trek中能量為王啊,有了足夠能量護盾強度和攻擊強度都大幅增加,速度也不是問題。

不要用現代車輛、艦船的防護概念去套,現在艦船的護甲還停留在用材料和剛性結構硬抗的階段,其實和古代盔甲的作用差不多。


推薦閱讀:

天宮一號為什麼進入大氣後會燒毀,而宇航員乘坐的返回艙經歷大氣摩擦卻安然無恙?

TAG:星際迷航(Star Trek) | 飛船 | 載人航天器 | 星際迷航 3:超越星辰(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