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四大古文明區的氣候不是最宜居的?
四大古文明萌芽區域都是冬冷夏熱的氣候,相對而言並不是都是最宜居的:美索布達米亞文明-溫帶大陸型、印度河文明-熱帶季風型、黃河長江文明-溫帶/亞熱帶季風型、尼羅河文明-熱帶草原/地中海型。這是否是「祝福的詛咒」,即「過得太舒服就不想發展」的原因?
四大文明古國,無一例外都出現在較乾旱的、但又有大河流經的地區。大河意味著文明的出現必須要有足夠的水。
但濕潤區的長江流域、珠江流域和恆河流域有更多的水,為什麼沒有出現最早的文明古國?
其實在濕潤區並非沒有文明雛形出現,考古的結果是,在這些地區很早(甚至有可能比相對較乾旱地區更早)就有了農業,只是規模始終都不大,沒有連綿成片,無法壯大到足以建立國家的程度。
為什麼會這樣呢?
文明起源於新石器時代晚期,這就是說,那個時代人們的主要工具是石頭做的,石刀、石斧等等。
而在人類進入文明之前,所有濕潤的地區(例如長江、珠江、恆河流域)是什麼樣的呢?低洼的地方是沼澤,沼澤以外的地方几乎全是森林。
用石斧砍樹?偶爾砍一兩棵也許還行,要大規模砍樹,再開墾成耕地?還是省省吧。
用火燒森林?不知你有沒有見過林火?基本上樹葉燒光,而樹榦還杵在那。
沼澤不用說了,需要興修水利工程來疏浚,在當時難度就更大了。
而當時黃河流域、兩河流域等相對較乾旱地區什麼樣?有相當多的草原,一把火就燒掉,可以耕種了。
於是在黃河流域、兩河流域就有條件出現一望無際的連片耕地,這可以養活多少人啊?
因此雖然濕潤地區的水熱條件更適合農作物生長,但能方便開墾成耕地的地方少之又少,總之,在文明萌芽的階段,無論是較乾旱地區還是濕潤區,其實都出現了農業,沒有證據表明濕潤區的農業和文明雛形比相對較乾旱地區更晚。但受當時的技術、勞動工具的制約,在濕潤區人類難以有效地改造森林和沼澤,導致濕潤區的文明雛形難以大規模、成片地發展起來,因而無法誕生以國家的出現為標誌的文明。
事實上,以中國為例,長江流域的大規模開發,是在鐵制工具普及之後的事。別說石器,就連青銅時代,江南的開發都是相當困難的(楚國的國土面積一度接近其它六國面積之和,卻難以有與面積相當的人口和國力)。
有些回答說,當時濕潤地區猛獸橫行之類……這個,其實在幾十萬年前,人類祖先就已經是地球上最兇猛的怪獸了,試問哪種猛獸有能力把人類按在地上摩擦?
還有回答說,濕潤地區瘴氣遍地……那你怎麼解釋當時在長江珠江流域其實已經相當普遍地出現了農業?說明當時這裡還是有人居住的嘛。疾病的確可能對文明發展有一定影響,但應該只是一個次要因素。
有人說古代氣候和現在不一樣。不能否認,一萬多年前冰河時期氣候和現在確實差別很大,但文明出現的年代,已經和現在差不太多了,也許黃河流域比現在濕潤一點,但也就是一點點而已。
至於「祝福的詛咒」,其實只有在沒有明顯季節變化的熱帶雨林地區才是顯著的。只要有季節變化,尤其是存在一個沒有任何農作物可以收穫的季節,那麼人們就不得不儲備,而有儲備的需求,就意味著在生產季節要超額生產,而正是這超額生產,促進了剩餘產品的出現、社會分工、貧富分化和階級的誕生。僅從這一點上看,恆河流域、長江流域誕生文明的條件一點也不比黃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差。因此,問題的關鍵,還是前面提到的:石器時代難以開發的森林和沼澤阻礙了文明的大規模發展。
——————————
補充:
評論區里有人提供了幾千年前氣溫比現在高的證據。需要說明的是,氣溫高並非形成森林的充分條件,西伯利亞和加拿大氣溫很低,卻有大片的森林,而東非大草原氣溫一點也不低。事實上決定形成森林還是草原的最關鍵因素是濕潤或乾燥,即降水量與蒸發量的差值。雖然有部分學者的研究提示幾千年前華北可能比現在濕潤一些,但至少從我所見到的資料來看,並沒有證據顯示當時華北的濕潤程度達到足以形成大片森林的標準。
——————————
8月4日補充:
人類起源於非洲,人類更古老的祖先就是熱帶叢林里的靈長類,幾千萬年自然選擇下進化出的免疫系統完全足以應付江南一帶上古時的「瘴氣」了。
如果一個物種從寒冷的少病原體的地區進入熱帶叢林,可能會很難適應,但人類從非洲來到東亞,就是從南方的雲南及中南半島逐步向北方擴散的,因此在文明萌芽前人類不適應南方氣候之說與事實不符。南方有「瘴氣」不宜人居其實是人類已經文明化之後的結果。
之所以後來的文明人不適應「瘴氣」,那是因為醫學發展之後,病人的存活率大大提高,自然選擇的作用減小,很多免疫系統不太好的人也存活下來並將基因傳播給後代。事實上人類自從進入文明時代後,免疫系統就已經退化了不少。
1.古文明是人類生存歷史的一環,這個問題要放在人類生存演變過程中來考察。其次氣候只是宜居因素之一,地理因素甚至地緣因素在當時也是非常重要的。
2.首先我們解剖一個麻雀,隨著考古學對新石器時代的研究,從主要作物來看,北方主要種粟,而南方則種稻。最早發現粟的區域是華北平原和太行山脈交接、河岸台地的地區,而最早發現稻的區域是長江中游的淺山地區。對於個體來說,農業的起源使農民的飲食結構發生了變化,從主要吃肉變成主要吃糧食,不知道算不算是「宜居」了,對於群體來說,農業的效率在早期就超過了漁獵,所以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姑且算作是更「宜居」了。綜上,在新石器時代晚期,我們可以認為農業起源的地區更宜居。而華北平原和太行山脈交接的地區和長江中游地區的氣候並不相同,但是都發源了農業,這裡面還有宜居的第三個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宜居與否,還要看當時人類的主觀能動性。
3.我們知道,到了文明發源的歷史階段,農業最早出現的地區已經不是核心區域,被認為有可能進入文明的,北方是二里頭文化,南方是良渚文化,我們姑且以社會形態的先進認為這兩個區域更「宜居」。從氣候的角度看,這一時期比前一階段氣候略熱,二里頭文化和良渚文化所處的地區比華北平原和太行山脈交接以及長江中游地區濕熱。從地理角度講,二里頭文化和良渚文化所處的地區依然未脫離河岸台地和淺山區,但是二里頭依託的黃河和良渚文化依託的太湖顯然水量更充沛。此外,地緣環境也不同,二里頭和良渚文化都能控制大片區域,將區域內的物品集中到核心城市。
4.從題目體現出對宜居的認識來看,可能認為氣候越濕熱越宜居,而沒有考慮到地理、地緣和人的創造等因素,所以很可能題目本身就存在一定的誤導性。
下午工作之餘倉促回答,感謝@曇花再現的指證,重新編輯如下。
除了高票回答說的水資源和森林植被之外,應該還有因氣候產生的內在原因。
四大文明大概都在北緯三十度左右,這個緯度的氣候一般而言四季分明,那麼這個維度的文明就必須形成較長遠的規劃來應對寒冬和自然災害帶來的減產,因此有較強的意願形成強力的中央來統一分配和互助,統一的中央在古典時期大大增強了生產效率,從而推進了文明的壯大。
另外相對而言熱帶地區優良的氣候,餓不死凍不死的環境較容易形成慵懶的性格。
總而言之
1.相對熱帶地區較差的氣候環境帶來的相對勤勞的品質,而高寒地區在古典時期較弱的改造自然的能力直到蘇聯都沒能形成足夠與四大文明區相匹敵的規模。
2.為改造自然而產生的強力中央集權。
但是微生物這個層面應該還是有一定影響的,溫度確實對瘟疫的傳播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對文明的評價人口規模是離不開的屬性。然而大規模的聚居對瘟疫的抵抗較為脆弱。
特別宜居的地方都被猛獸佔據了。
最近玩文明6,發現泛濫平原自帶食物+3。
如果今天沒有交通,沒有糧食運輸,那些四季如春的地方,要餓死至少一半的人。
最宜居的標準,首先是生存,其次是享受。
文明6開局,沒糧食沒產能,身邊一堆產文化科技的世界奇觀,這種局我選擇重新開始。
1:遠古的氣候和現在是有差別的
2:宜居的概念並不是指一個人舒適與否,而是指一個族群是否能相對舒適的活下來並壯大之。
3:現在看起來適合人群的地方,很多是拜現代科技所賜。在遠古時代並不宜居。
結論:埃及的尼羅河口附近和中國的黃河流域是最宜居的。
只定性討論,無數據。歷史上,兩廣是瘴氣遍地,毒蛇猛獸出沒的寶地。
這種現在看起來更適合人類的地方,在更適合毒蛇猛獸,在人類沒有足夠強大之前,實在是不適合居住。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二十多年前看的一本蘇聯文學作品集里的一篇小說,本來想貼原文,可是搜了全網也只找到封面。
一位蘇聯作家遊歷緬甸,在嚮導的陪同下進入原始森林,茂密的雨林綠意盎然,各種植物多的讓作家連腳都沒地方放。嚮導偶然提到十幾年前日本人為了打仗曾經在這裡修築了一條公路,為此強征當地土著人做苦力,花費了幾萬條生命才把路修好。作家聽到這個悲慘的故事來了興趣,提出要參觀下那條公路,嚮導回答:就在你腳下,這裡就是當年修公路的地方。
作家頓時驚呆了,幾萬人用生命修築的公路,短短十幾年過去了,就被熱帶的雨林吞噬的毫無痕迹,「綠色黑暗」,這個詞脫口而出,作家被自然的恐怖力量震撼了。
工業時代之前,人類基本沒有能力對熱帶和寒帶的自然環境進行改造,還必須耗費大量精力應付自然之力的侵襲,剩下的精力大概也只能維持基本生存了。
文明是積累出來的,月光的人蓋不起高樓的。
一、所謂適宜,就是雨水、溫度什麼的適合,但這個時候有個關問題,這種條件也非常適合其他的物種生存,例如蒼天大樹,例如野獸蚊子一類的。這個情況可以直接來廣東廣西體驗,在沒有任何裝備保護的情況下,一個人在室外睡一覺是可以喪命的。這個不是開玩笑,在廣州的小夥伴應該有體驗,蚊蟲叮咬就算了,還他媽有恐怖登革熱、大老鼠、超大小強一類的。這些對古人來講生存問題應該是很大的問題。
二、現在看來不適宜,當時未必這樣嚴重,黃河流域的文明區應該是可以參考的。
三、即使是所謂的乾旱,也是相對的降水少,和沙漠的乾旱肯定不是一樣的。既然只是降水少,只要能夠夠植物生長就夠了,這裡是關鍵,植物的生長程度一定是要人可以控制的,或者說開拓耕地在當時是可以實現的。如果在原始森林,第一件事砍伐大樹應該難以實現,而在乾旱區一把火就夠了。
四、乾旱區種植物對人類很重要,粟谷對人類的智力進化還是起著很關鍵作用的。
綜上,人類文明區的出現,其實就是人類在氣候、環境、位置、安全等因素中找到的一個平橫位置點。
文明需要政權
政權需要定居
定居需要農業
農業需要兩種組合
一是作物
一是家畜
作物需要兩種組合
一是穀類
提供澱粉?
一是豆類
提供蛋白質
家畜需要兩種組合
提供畜力
提供肉食
可能還有軍事作用
能獨立馴化動植物最佔優勢
因交流或征服而引進動植物佔次優
滿足這些條件的
沒幾個了
暫時先想這麼多,睡覺,有時間詳寫
嗯,觀點可以討論
對於古代農業文明最重要的是足夠的年積溫和充足的水源,,四大文明發源地不是雨熱同期就是有大河提供灌溉水源,而且沒有一個是在寒帶以及極度缺水的地方,,地球上氣候那麼多,早期文明只是發生在這幾個地區,是包括氣候要素在內的地理環境的客觀要求,,像西歐那塊氣候舒適度很高吧,但是緯度高年積溫不足農業搞不起來,那自然農業文明發展的也就比較緩慢咯。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可以說是幾千年文明的消耗把水用盡,把土吸幹了嗎?
黃土高原在元朝是個小江南,馬可-波羅曾記載當地人用竹子做筏渡河,現在呢?對人類來說,雨熱同期是墜痛苦滴,對植物來說,雨熱同期是墜吼滴。一句話,人舒服,植物就不舒服,小麥水稻天然和人類對著干。
滄海桑田。
中國黃河流域當時也是亞熱帶氣候,商朝時亞洲象分布在河南一帶,後來氣候才變冷的。亞熱帶省了很多衣服,可以把資源投入糧食,養活更多的人
飲水,食物,和鹽。
以及,壓力下的動力。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覺得可能氣候有變化。
當時中原黃河流域稱為華夏文明發源地,原因竟然是適合農業發展。今天看那乾燥的空氣和高不成低不就的降水量顯然是不可想像的故事。推測當時中原地區降水量和現在長江流域以及淮河下游差不多。
再說幼發拉底河,顯然今天一看,那裡是亞熱帶沙漠氣候。這種地方今天不可能有什麼像樣的農業,而當時居然有,說明當時在這個地方比現在要濕潤的多。
所以以當時的氣候條件來看,算是非常宜居的。
補充一點,當時文明起源於農業,氣候只要適合農作物就行,人的需求可以先放在一邊。這就要求溫度不能低於暖溫。雨熱同期有利於植物的養分積累,所以冬季夏季氣溫差別大點沒什麼,只要別太乾燥積溫太低就行。
而冬冷夏熱適合農作物生長,卻不適合人。比如今天歐洲那溫帶海洋性氣候簡直就是糧食作物的噩夢,當然老實說人也會覺得不爽。冷的時候是不冷了,但是熱的時候也不夠熱,冷的時候水蒸氣還伴你存在,把人凍得要死。所以今天更為宜居的地方應該是日本那種海洋性的季風氣候。當然那種地方對高產農作物有點不友好
四大文明誕生的地方不宜居?
那你告訴我哪裡宜居,適合農業發展,人口繁衍?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