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的海島上出生並長大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在陸地生活的我很好奇在海島上出生並長大是怎麼樣的體驗。是那種比較小的島,海南、台灣這樣大島不算。小島比如丹東的大鹿島村;大連長海縣;煙台長島縣、崆峒島村;青島龍口島;浙江嵊山鎮、大洋鎮;福建諸島、廣東諸島、香港離島、南海諸島等等
以前還好奇島上有沒有學校、醫院、銀行,後來聽說是有的,並且還有黨組織。
1.可以介紹下衣食住行學習,吃米還是吃面?淡水、電力、垃圾處理等,希望可以介紹島上生活,越詳細越好。
2.出生島嶼上特有的習俗。
3.離開海島去大陸生活的感受,海島與大陸生活有哪些不同等等。
4.年輕人是否流向大陸,海島會不會面臨勞動力大幅減少的境地。
有什麼關於島上生活的都可以寫寫。相關問題:
在國內的海島生活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旅行
國內有哪些獨具特色的海島(縣)值得一去? - 中國城市
中國有哪些鮮為人知美麗海島? - 旅行
海島是怎樣供電的? - 電力
海島是怎樣供水的? - 城市建設
感謝知友對我的回答感興趣,收到一些私信一些評論詢問狀況。首先申明一下,我的回答針對岱山本島!岱山本島!岱山本島!然後,部分情況隨著發展有所改變。
-補充的照片都在答案的最後-
-請下拉到答案最後-(最新更新2016.10.11)
我生活在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 岱山島。
被稱為:北緯三十度穿過的小島。這個「被稱為」真的很文藝逼格很高,有沒有?哈哈哈哈。
開個玩笑。然後我認真的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多圖,都是自己拍的)
首先,上大學以前我都沒有很深刻的感覺到作為島民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直到上了大學,因為大學同學多為非沿海城市的北方人,所以當他們知曉我的家鄉是一個島的時候都很驚訝,問過我很多讓我哭笑不得的問題。諸如:是不是一個島一個功能區?譬如這個島是住宅區,那個島是學校?(我:哈哈哈哈哈哈。。。)我當時的回答貌似是:你知道海南島嗎?或者台灣?我們島就和內陸城市是一樣的。(現在覺得,回答得畫面感可能還不是很強)
知道去年過年時,我在我們班級群里發了一張岱山島航拍照(這張照片不是我拍的哦,來自我島攝影家協會大美蓬萊,橫屏看全圖,侵刪。↓)
嗯,圖很大。我們繼續。
看完這張圖我的同學們就懂島民也是正常人,基本與內陸人民沒有差別。
細心的知友們會發現這張照片里靠海的有很多是住宅區。對呀,你沒猜錯,我島有很多住宅小區沿海而建,可以看到海,呼吸到新鮮空氣,可以看到藍藍的天,天氣如果好,海邊星空海風也是常有的事。所以當然是景美,景美,景美啊!(比如我家,探頭就可以看到遠遠的大海!)
下圖↓是我從家裡拍的夏季的白天和黑夜。
繼續講島民住宅的問題。
除了景美以外,也有缺點的。好比我家的夏天夜晚基本是閉窗而睡的,室內開空調,因為海風吹進室內早晨起來渾身都是黏黏的帶點鹹味,而冬天海風聲音特別大,呼呼響的西北風,很吵也很冷。所以睡覺的時候基本都是關窗的。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出生在海邊,所以我市(舟山市)中考必考游泳(浙江省其他市是否考游泳我不是很清楚,據說有的也考)。我們的小區基本都有游泳池。(以下↓,我所在的小區游泳池)
一到夏天就好多家長帶著孩子來游泳,非常熱鬧。(但我在中考以後就沒有再游泳過,中考游泳集訓把我對游泳的愛好磨光了。哈哈哈)
下面來說說我們的食物。其實我們島上的基本食物和內陸差不多,但河鮮不多,都是海鮮。家家戶戶桌上都有海鮮。禁漁期過後海鮮尤其多。(以下↓,我島某飯店自助,我特別鍾愛他家的蟹糊,味道稠棉,堪稱一絕。)
然後我們過年桌上的菜品大多也是海鮮。(下圖↓)
反正,不管是在家裡宴請,還是飯店相聚都是海鮮,海鮮,海鮮!
然後來講一下城市建設的問題,這個怎麼說呢,舟山雖然不比浙江其他城市例如杭州寧波發展的好,但發展速度絕對是快的。跨海大橋呀,連島工程呀,國家新區呀,保稅區呀各種建設吧,我也是口說無憑,具體也希望大家來舟山玩耍眼見為實。嘻嘻。這裡我上我家鄉岱山島的圖。(↓下圖)
(上面兩圖來自我一個朋友的攝影)嗯,繼續下圖
上圖是我和朋友們在大年三十除夕夜晚登高 拍下的夜幕下的家鄉。煙花 燈火 海水 橋 倒影 還有我和我的朋友們,感覺真的很不一樣。
上圖是我島古鎮上一家很有名的傍海民宿,我朋友帶我去參觀,然後拍下了這張美景。我覺得在這裡度假的遊客住在這裡應該會心情非常好。
這是今年夏天我和我媽媽在我們當地很有名的夜排擋路上拍的城市黃昏。當時駐足的有很多人拍,然後我也用手機拍了。傍晚的太陽很像蛋黃哦,十分可愛。
這兩張是我離島和上島的兩張。第一張是清晨離島,第二張是傍晚上島。都是在船上拍的。
這是一張回家途中。我們回家鄉必經過跨海大橋。
最後是我們的日常,隨手拍拍沙灘海洋和礁石吧。
寫在最後。
其實作為島民,在連島工程完畢以前,唯一給我們生活帶來不便的就是出島和物流很受風力和天氣的影響。但是即使如此,我們也依然愛我們的家鄉,看著她一點點繁華一點點壯大,縱使如今不在家鄉工作謀生,我們依然抓住各種節假日歸心似箭,只為吹吹家裡的風 看看家裡的海 吃吃家裡飯菜。其實我去過一些濱海城市,例如廈門,其實感覺不是一種畫風的,具體也說不上來,或許是因為我是遊客?嗯哼,上圖。(以下四張是我廈門旅拍的組圖)
有機會再來更新回答。除標註以外答中照片均為我本人攝影 如有轉載請告知我,謝謝!
-----補充答案??----
-2016.10.03 岱山島國際自行車賽道取景-
今日陪大學同學在岱山玩,拍了一些照片。
-東沙小嶴民宿海塘取景-
-2016.10.11 本島海峽公園某景拍攝-
-江南大橋取景-
都是我同學拍的我 嘻嘻。
Ps,【插播小廣告】本人家中在岱山島有一套60平小居室意願轉賣。有意請私信我。嘻嘻
一個極小的島--鼓浪嶼
1,出島只能坐船
我們的船費從1塊到2塊,2塊到8塊,8塊到16塊,現在應該大幾十塊了。
以前學生證是三個月18塊。忘帶證還要買票。
住島上的人要算坐船時間,10分鐘一班,遲了一班只能再等。
大霧的時候,就不用上學啦哈哈哈,因為船開不過去啊!
2,整個島沒有任何私人/商用汽車,由於路陡又窄,所以自行車也沒有,只有小朋友的玩具車,唯一交通車輛是電瓶車。
島很小,環島跑一圈快一點的半小時,慢一點的一小時。坡很多,走的我身體越來越棒,每天都喘的不行。
3,龍頭路的麵線糊,魚丸湯,麻糍,內厝奧的炸海俐,菜市場旁邊的北子餅。隨著遊客的增多,要麼變成旅遊消費品,要麼直接消失了。
不管你們信不信,在我們眼裡,陶瓷碗和塑料碗裝的魚丸湯就是不一樣。
4,小時侯完全不能理解為什麼有人不知道大海。沿著海邊散步是很多鼓浪嶼居民的固定習慣。
打兩三歲起就下海游泳,套個游泳圈嘩啦就往下跳。我爸和我說喝海水就可以學會游泳了,我一咬牙喝了好幾口,真是奸詐的老男人。大家從小自帶靠陰曆算潮起潮落功能,為了游泳。現在老碼頭上岸左手邊那個避風港是居民以前游泳的地方哈哈哈。
不要站的離岸太近,那一下海浪上來,真是冷冷的冰雨在臉上胡亂的拍。。全身濕透。。叫你們別去礁石就是別去,漲潮了就哭吧。
5,最特別的是鼓浪嶼音樂氛圍很濃,很多孩子都有學樂器。還有鋼琴博物館,個人覺得非常值得一去。
以前每天晚上七點左右就是被抓去練琴的時間。。不練琴就是竹子枝滾肉皮。。
6,踢足球的很多,鼓浪嶼有一個外國友人建立的足球場,男生基本都踢足球。人民小學足球隊很棒的。
我一直堅信我弟弟有遺傳到鼓浪嶼的優良足球天賦。
附我弟弟帖子鏈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21168985/answer/115429703
7,島上植被很多,以前鼓浪嶼沒那麼多人,現在很多小路也沒那麼多人,走起來黑黑的還是有點怕。
我一點都不明白為什麼鼓浪嶼要設那麼多綠色的燈!以前台灣靈異節目也都是綠色的燈!走的林杯好害怕啊!
8,公共設施挺完全。有廈門第二醫院的前身,現在是廈門第一醫院附屬醫院。我出生的醫院。有居委會,警察局。
小學,初中,職業學院都有。學生數量會相對少一些。原來有一家高中和一家大專,搬廈門去了。
有一個街心公園,和你們家小區花園的十分之一差不多大哈哈哈。還有一個林巧稚公園,下一點會說。
9,呆過的名人較多,外國領事館舊址較多。我小時候的託兒所是林語堂的故居,幼兒園是日本(好像)領事館遺址。必須提出非常敬佩的林巧稚醫生,中國婦科醫生的翹楚,為很多女性同胞作出巨大貢獻。鼓浪嶼上有她的紀念公園。讓我們內心默默鼓掌一下。致橡樹的作者,詩人舒婷還住在島上面。
10,有個街頭賣小古董的老闆是以色列人,雜誌和書經常採訪他。他代表了鼓浪嶼舊一代移民的迷茫。"我回去以色列幹嘛,那邊有親人嗎,我對那裡一點記憶都沒有。"
11,島小,哪哪都是親戚。我媽媽的同學的孩子就是我的同學,我同學的媽媽是我爸爸親戚,我老師的老公是我家人同事。等等。反正就是那套。早戀一下滿島都知道。
12,旅遊業現在是相當發達啊,家庭旅館相當多,酒吧相當坑爹。朋友問我的店相當一大部分我都不認識。
張三瘋剛開業時候5塊錢還是8塊錢一杯。。
其實我個人推崇班沙客,老闆很有意思,他叫他自己老班,他老婆班婆。調的奶茶帶酒精,很好玩。
13,蟑螂超級大隻還會飛真是不知道為什麼。海里還有海蟑螂。我真的超級討厭蟑螂。
14,對出國態度非常開明,上一代就很多人出國留學了。每年都有很多人出國旅遊,生活。
同時教堂也很多,我身邊很多人信基督,也有回民,我家信佛。我們相處的很融洽。
15,島上的居民生活態度帶著一種慵懶的豁達。
有棟古建築繼承人是一位很有格調的老太太,姓黃,父親是當年有名的南洋大富商。沒有結婚,經歷文G,改革等等一切事情。依舊每天與鋼琴為伴,知書達理,不問世事。我媽媽的願望就是把我培養成那種女人,不論生活如何,永遠怡然自得。
小時候很羨慕一個老先生,我早上上學時候路過當時靠近碼頭這塊僅有的大酒店,經常看見老先生穿著乾淨整潔的襯衫/Polo衫,西裝褲。自己一個人坐在固定靠窗的位置,吃著大酒店的早餐。印象中有茶,粥,饅頭,小糕點,炸薯等等。當我長大想去吃的時候,酒店已經沒了。
舒婷的文中寫過,她們家那時候已經窮的快沒錢買米了,她媽媽依舊會去鼓浪嶼的綠島酒店,點上一份牛扒,一份冰淇淋。讓她們姐妹分著吃。
看過那種不論身處何種境界都講究的精緻,才知道什麼是貴族。
16,貓奇多。
島上居民對貓有種熱愛,會喂流浪貓。島上的貓不怕人,你過來了他們就迷迷糊糊的看你一眼,繼續曬太陽打盹。
到現在我也還在養貓。
我家貓,http://www.zhihu.com/question/30726447/answer/122493066
17,廈門麻將是永遠的休閑項目。
規矩繁多,我現在學其他麻將就是信手拈來。我們打游金,小女綽號開手三金倒。
老頭老太隨便一擺桌就開始了,贏了就哈哈大笑,輸了就干三代。
18,颱風每年都來。
放假的颱風一般都風平浪靜,不放假的颱風一般都鬼哭狼嚎。放學路上被雨拍的真是洗了個澡一樣。雨傘根本撐不住,隨時要飛起來。
老人說以前吃飯吃著,屋頂就沒了。
今年的莫蘭蒂倒了好多百年大樹,哎。
19,廈門島隔海相望,廈門島算半島,建了大橋連通其他區了。
20,菜市場才是真正的鼓浪嶼,各種新鮮捕上來的魚,熱心的老人會告訴你是什麼魚,怎麼煮,混著小販的吆喝聲,早一點還能看到拖板車的拖夫。在龍頭路那裡,一樓賣魚和肉,二樓賣青菜。小時候我有一種深深執念,絕不去二樓。不要問我為什麼,我不知道。
21,島上常駐居民越來越少了,很多人都搬到廈門了。
22,我們的兩大守護神,鄭成功和媽祖。
對於今年的颱風,鄭老大說,這個太大了啦,你們自己擋啦。
23,把中秋節看得很大,因為我們要,博餅。
每年的牙刷牙膏沐浴露就等博餅出來了。
圖片均來自網路搜索,侵權立刻刪,感謝每一位照片拍攝者。
男生看完可以進下一個帖子,看起來舒服的男生是什麼樣
http://www.zhihu.com/question/49099361/answer/115693695
想約P的看這個
http://www.zhihu.com/question/39092985/answer/81733451
想向我提問的看這個
http://www.zhihu.com/question/37549905/answer/122154630
想發交友的看這個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8428009/answer/119173355
音樂知識看這個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9077475/answer/121985866
女生減肥和我的照片看這個
http://www.zhihu.com/question/30792409/answer/114204687
想和我吵架看這個
http://www.zhihu.com/question/49270203/answer/122539952
長得像陳偉霆看這個
http://www.zhihu.com/question/50184741
http://zhihu.com/collection/111057922
這是舟山在知乎存在感最高的一次,有好多舟山各個島的答主……
我從小生活在浙江舟山的一個小島——岱山島。老家在岱山東部的一個小村子,十歲時候搬家到縣城高亭鎮,並且在18歲以前從沒有出過這個島。在那時,這個島就是我眼裡的全世界。我至今都有很深的小島情結。記得幾年前看電影后會無期的時候,那個浩漢,彷彿是在講自己,感觸很深。
島上常常下雨,下起雨來不分季節,我家在海邊,風又特別大,那風的氣味也與在陸地上的不同,小的時候不喜歡帶傘,都是風裡來雨里去。每年都會有幾個颱風,以至於有個天賦技能,就是很喜歡雨天和大風天,那種走在路上,把頭髮吹向一邊的感覺,真能吹走一些煩惱 。小時候每到傍晚時分還喜歡在碼頭旁邊的海濱公園和小夥伴散步吹海風,聽著一聲聲汽笛。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漸漸沒有這樣的習慣了。
岱山,可以說什麼都有,又可以說什麼都沒有。大陸上該有的東西,岱山也有,但永遠都不是大陸上那個味兒。由於交通不便,出門都必須坐船,必經之地不是上海就是寧波。每次都得到碼頭,買票坐船,搖啊搖啊,總之先到了陸地,才算完成第一步。每次出門逛街,都會遇到幾個熟人,也會寒暄幾句,看到不想見的人,還得繞路走。
一個島上的人,算來算去,近的遠的,全是自家親戚,很多人可能不相信,但這是真的。自從讀大學以後,放假回來岱山,路上都不怎麼見到熟人了,因為同齡人也都各忙各的去了,也不怎麼出現在小島的街上了。島上的民風是真的淳樸,阿姨大伯都很心直口快,但卻很熱心,不像我在外面看到的這般冷漠。因為這裡的世界很小,很多社會陰暗在這裡並不存在。我去讀大學以後才知道傳銷是什麼,才知道住賓館居然還會有小卡片塞進房間,這在我以前是從來沒有的概念。
作為還算年輕的人在岱山可以說,真的沒有什麼自由可言,岱山是個對年輕人不太友好的地方,可能也是小城市的通病吧,何況岱山只是個縣而已。因為在外讀大學的人,畢業以後很少會回來岱山,岱山的就業崗位實在不多。不過年紀大的人在岱山可以活得很好,我沒見過比岱山的節奏更慢更悠閑的地方了,況且空氣又是一等一的好,帶著大海的氣味,白雲朵朵,天空又這麼藍。我每次回岱山,走過幾條走了20年的路。有時也會發現周圍變化很大,但依舊沒有一個適合年輕人交流的場所,像書吧,咖啡廳,是沒有的。大海在岱山,甚至在整個舟山,都不是自由的象徵,相反的,大海是自由的枷鎖,連島造橋二十年,只為了與陸地連接,直到今日,岱山島還沒有通橋,不過聽說,距離岱山通橋的日子不遠了。
後來我大學去了一個北方的城市,原因就是我想遠遠離開這種相對封閉的環境,想去更多的地方,見更多的人,體驗不一樣的環境。大學同學都很詫異我從一個小島來到這麼遠的地方,也很詫異我的方言,說聽起來像日語。我以前是從來不吃麵食的,後來在北方呆了四年以後也漸漸習慣了。以至於現在回來以後,偶爾還會想念北方的肉夾饃和牛肉湯。我常常跟朋友安利舟山,是因為舟山確實是個與大陸迥然不同的地方,這種不同之處不是體現在幾個旅遊地幾個名勝古迹這麼簡單。從人到事,從水到空氣,沒有一點相同。
在外地久了就會想來舟山,舟山實在能夠療傷,是很有人情味的地方。但是回到了舟山,就總是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我愛岱山,我愛舟山也屬於舟山,但舟山並不屬於我。
上次回家,在碼頭隨手拍的幾張照片,還是那樣美。有時候想想,可能屬於我的,真的只有詩和遠方。
謝邀
我出生在廣東第一大島上川島,以前第一大島是海南島,後來就變成我們島了。上川島面積157平方公里,然而算上島上官兵人口都不到一萬五,人口密度比全國平均值還低。上川島地理位置優越,地處珠三角地區,距離廣州,香港,深圳都是一百多公里。小島距離大陸15海里,坐船半小時。小島生態保護很好,有一個省級獼猴保護區,全島無任何工業工廠,電力供應有海底電纜從大陸輸送。
小島以山地為主,平原很少,島上大部分地區都
是未開發過的灌木叢,只有河谷地帶有高達樹木分布,海邊有沙灘泥灘之分,泥灘長有紅樹林,平原為人口居住地以及耕作區。
很多吃貨不知道,其實紅樹林的果實是可以吃的,學名叫做錢欖,本地俗稱浪樹。他的果實可以做菜
不過果實很澀需要加工去掉裡面的單寧,小時候八九月份果實成熟的時候就跟著父母去海邊的泥灘摘浪樹果了,因為需要等到退潮期才能摘,所以一個月就那麼幾天是,大家都是不約而同的來摘,我們小夥伴說是來幫忙摘果,其實當然是來玩了,一起去游泳一起去找鳥蛋,當然也會上樹去摘果了,這種節日似的活動至今回味無窮。
回歸正題,果實採摘回來就要先煮熟,然後泡水至少一夜,泡過水的果拿去晒乾就可以長期保存了,想吃的時候拿出來伴炒貝殼或者蝦醬,那味道可香了
說到吃,最開心的就是約上好朋友一起上山采野果了,基本上一年四季都有野果。小時候沒什麼零食吃采野果就是一大樂趣了,最難忘的當是才桃金娘了,它成熟的季節正好就是暑假,而且這傢伙漫山遍野都是,何謂是采之不盡用之不竭。
本地俗稱捻子,果實越大汁越多越甜,非常美味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吃多了就會便秘,當然這並不會阻擋一個吃貨的意志。還有就是捻子皮薄不好保存,城裡人基本上沒吃過這美味,哈哈,自豪臉
夏季是果實成熟的季節,除了桃金娘還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穫,像山橘子,山竹還有很多不知名的野果。
這種黃山竹沒有現在市場上買的泰國山竹好吃,主要是吃完後嘴跟牙齒會粘上一層膠,還會粘手。
金桔子
還有海邊特有野果-假菠蘿,這果一年四季有摘,味道還可以,只是可食部位很少不到10%。
很多野果,下面的圖片是我春節回家照的。
說完山上的自然開始說海里的,首先從海邊開始,沙灘上就有很多美味,沙蟹就是其中之一,要是你去過上川島旅遊,肯定看到滿沙灘上都是小沙球,那是沙蟹吃完東西後留下痕迹,還有很多小洞那是他們的居所,還有滿沙灘跑來跑去的沙蟹,你會發現你根本抓不到他,這小傢伙實在太靈活了,作為土生土長的土著,自然有對付他們的方法,就是那個日常用的塑料桶,裡面放上一塊過期的肉塊,然後挖個坑把塑料桶放進去填平,過一個小時就會有很多自投羅網的沙蟹。拿來煲粥味道鮮美可口
沙上有沙蟹沙下還有貝殼沙白
用鋤頭挖就可以了,
如果想刮更大的沙白可以下海里刮,這是一種特製的專門挖沙白的工具
這種貝殼非常好吃,只要用水煮開都非常美味青鮮。
海里的食物真的是吃貨的天堂,比沙白好吃的東西還有很多,像青口,青口長在海邊的石頭上,肥美的張在海里的石頭上,小時候經常跟小夥伴們比賽潛水能力看誰采最多。不過石頭上長了很多貝類,經常弄得滿身傷。
不過我最喜歡吃的還是狗爪螺跟笠螺。美味的東西都是有共同的特點,就是用最簡單的烹飪手法就已經非常美味。
這個小號鮑魚比我吃過的任何鮑魚都美味。還有很多好吃的東西像藤壺,牡蠣,紫菜以及各種螺就不一一列舉了。
還有一個童年回憶就是烤番薯了。我們有旱地跟水田兩種田地,水田主要種兩季水稻跟一季蔬菜,ps,晚稻比早稻更好吃喔,因為晚稻生長時間更長,澱粉積累更多,而晚稻收割完就種蔬菜直接到開春又種早稻,如此周年復此。旱地就是花生跟番薯輪作了。每當番薯收穫完就可以挖窯土法烤番薯了。
把泥土燒紅就可以番薯放進去然後把窯子打爛,十多分鐘就熟了,當然這個做乞丐雞也是一流喔
由於時間關係就此為止了,哦,對了,圖片大多是網上下載的。下面就放放上川島的美景吧!
張保仔的故事不知道有多少人聽說過,是清朝有名的海盜,香港有今天跟他的開放離不開,上川島也是他的一個基地之一,現在還有很多他的遺迹。
今天看了下,發現我的回答贊最多,好開心,所以藉機回答一下樓主的問題。
沒什麼特別習俗,都是漢人大家過的節日都大同小異,說得是粵語,不過有別於台山話更接近標準粵語。有個節日是我們是過三月三(農曆)的,不過不隆重,會做一種餅,材料是糯米+一種野生藤條的葉子(俗稱雞屎藤)混合打爛,用模具做成餅再放在芭蕉葉上用鍋蒸熟。成品顏色就是綠色的
我感覺小島跟大陸最大的不同,首先就體現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面,我所在的小島人口不多,大家就算不相互認識,也碰過面知道你是島民,所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很融洽,鄰居之間互相幫忙很正常,碰面都聊個家常,不會有大城市那種隔壁鄰居都不認識的情況。這裡沒有大陸哪樣的攀比浮誇風,最好的例子就是過年紅包很少超過三位數,大多十塊五塊都是表心意為主。
其次就是島上犯罪率極低,人口少還是四面環海就算偷了東西都很難轉手,最重要的是偷了東西很容易就可以查出誰幹的,很快就會整個小島傳遍了你的事迹,以後還怎麼見人。我在小島生活那麼多年從未聽說過一起謀殺案。要是有人去過上川島會發現很多牛都直接綁在公路兩旁過夜,這事情要是發生在大陸的農村真的不可想像,要是在大陸這不等於告訴小偷這牛送你了,晚上開車來牽走吧。有一個村的牛農閑的時候還直接把牛都放到山上去不管,每天晚上牛都會集中到一個固定地點過夜,到時候村民輪著去點牛數就完事了,這例子可以看出島上治安。當然也不是人間天堂,島上還是有吸毒人員,這是島上最大的不穩定因素。
再次,就是環境好生態好,相對很多地方來說.尤其是珠三角這種高強度開發來說,上下川島可以說是未開發的處女地,島上森林覆蓋率至少7成以上,是名副其實的氧吧氧島,島上負離子max,要是有人想來旅遊強烈推薦設法租一輛車去環島游,島上自然風光堪稱完美,藍天,白雲,海浪,沙灘,青山,農田,大海有機融合在一次,讓你感受大自然最純最真的一面,沿著山路開車登上山頂去瞭望大海,看著大海顏色逐漸變深最後消失在海平面上那種豁然開朗,心曠神怡的感覺,絕對可以把平常工作生活的煩惱拋到腦後。小島上沒有任何工業不會存在什麼毒地河流污染的情況,小島上生產的水果蔬菜糧食可以說是天然綠色產品,比很多地方生產的大米吃得讓人安心。
最後說點不好的吧,最大的麻煩就是交通不便了,回一趟家又是坐車又是坐船,明明離著省會那麼近,要是其他地方周末回趟家都可以,但是因為隔著海變得不切實際。交通問題也是阻礙小島發展的最大原因,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希望政府規劃中的跨海大橋早日變成現實吧。還有基本上東西都是從大陸進口東西都變貴了。島上醫療設施也不好大一點的病都得去縣城。暫時就想到這麼多了。
樓主說到的人口流失問題,這個是全國性問題,落後地區人口都會往發達地區集中,尤其是珠三角吸虹效應太強,而小島上就業又很少,年輕人口在流失很正常,現在小島的支柱產業是旅遊業,但是就業人數有限也是以低端服務業為主,就算有人想一展才華也無用武之地。以前上川島沙提港還是廣東三大漁港之一,現在也衰落了。回老家的時候經常聽到有開玩笑說上川島越來越像個老人島了。如今上川島熱鬧點就是旅遊旺季 清明跟春節了
展望未來,我還是看好川山群島的發展,畢竟地理位置的優越性擺在那裡,上下川島再怎麼衰落再怎麼停滯不前也會跟著中國經濟尤其是珠三角這條大腿一同前進,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隨著珠三角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逆城市化以及追求綠色生活,寧靜生活,度假生活跟養老的人越來越多,再加上市裡對川島發展還算重視。海島資源放在全國來看都屬於稀缺資源,尤其是像川島這樣地理位置好的海島就更稀缺了。那裡有發展那裡就有流動人口,我相信上川島會從現在的人口流失轉變成人口流入。香港的遠足徑做的很成功,曾被評為亞洲最好的遠足徑,我去香港感受過,上川島的遠足徑一點都不輸給香港,現在川島最需要做的是做好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跨海大橋的儘快落實。
看大家都添加有照片,我也上傳兩張吧
萬鳥島,長大的群島上一個很小的島,候鳥們的長途驛站
島雖然不大,但是風力資源特別豐富,初中的時候,島上建設了這些龐然大物,站在大柱子的底子覺得自己好渺小,這個風車好神奇
~~~~~~~
長大在黃渤海交界處的廟島群島的主島上,雖然一點點的長大,離那裡越來越遠,但是童年的好,永遠忘不掉。
小島,真的好小,想要去對面的蓬萊必須坐船,如果趕上大風天氣,三天出不去進不來都不要太正常,島上的物資稍微匱乏點,生鮮都靠船運過來,從小我就習慣隔一天下的下午來水,媽媽經常忘記接水,所以每年總有那麼幾次得去鄰居家接點水過來,後來我轉學去了蓬萊,看到了一則新聞,長島終於結束了限時限點供水的情況,我才驚覺,原來之前過的是那麼的的「艱苦」啊。對了,當時蓬萊水價一方1塊多,長島的是5塊8。
當然這只是一點點不方便的地方,其實我從來不覺得有什麼,在長島,我的卧室窗戶直衝大海,每天早上起床,迷迷糊糊往窗外看,藍天白雲,偶爾有客船路過,有的漁船會掛著五星紅旗,我總會問媽媽為什麼要掛國旗,媽媽說那是外國船,至今我都不知道是不是。
可能是邊塞要地吧,印象中那裡的兵哥哥兵姐姐們很多,有活動的話,經常看到綠色的一片整齊的走在馬路上趕往活動場地,什麼要塞,炮兵營……各種我都記不清了,為什麼這兩個記得這麼清,因為幼兒園旁邊是要塞,小學旁邊是炮兵營,每周一開全校會的時候,隔壁兵叔叔們已經演練都快結束了,過節我們會給叔叔們準備粽子雞蛋,或者表演節目,校長一再囑咐我們不許在水果上刻例如叔叔辛苦啦,節日快樂啦這些字,因為很多叔叔們因為捨不得,一直會放到爛掉壞掉,在這裡我想說,為了祖國,你們辛苦了。
因為每天早上部隊都會在固定的時間吹號角(或者是錄音),所以我經常早上是伴著號角聲起床的,聽著號角就能知道現在是幾點,真好。
生活在島上最大的好處就是海鮮啦,現在出門在外很多人會說什麼你們煙台好呀,海鮮,其實長在島上,我們已經不是說整片區域的海鮮好吃了,而是這個島上的蝦米好吃,那個島上的海帶最棒,路邊經常有自己出海打漁的人賣剛打上來的海貨,無論我吃過多少的海鮮海菜,總會出現一些我不認識的,種類多到你永遠也認不全呀。
海鮮我們一般還是清蒸沾薑汁吃,原汁原味呀哈哈,(其實也有可能是我媽媽不會做……)另外這裡還有一種別地沒見過的黑暗料理,海兔醬,我們當地把筆管蛸叫做海兔啦,紫黑紫黑的,人神共憤的臭,但是吃在嘴裡太香了,這裡我想說髒話,真是越臭越香哈哈。另外島上夏天喝海蜇湯不要太普遍,貌似我身邊人只吃過蜇頭,沒吃過新鮮的小水母吼吼,在島里的時候,誰家有海蜇,或者分你一般,或者直接剁了做好湯分你家一般,湯的做法,大概就是洗凈,剁成絲,當著涼水,加白醋,加鹽,加香菜,放不放香油記不得了,夏天喝著冰冰涼涼的,那叫一個解暑,新鮮的海蜇會自己化成水的,所以拿回家就趕緊做了,做好了也趕緊吃,不然吃不到脆脆的海蜇,只剩下喝湯了。
在島上,海帶,紫菜,我們經常用來包包子,現在想想,新鮮的海青菜得多少錢一斤呀,更別提紫菜了,做湯就差不多了,還包包子。
在海邊,晚上最熱鬧的地方就是海水浴場啦,加上海島又不大,海邊全是認識的人,我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跟朋友坐在海邊,吹著海風,談著心,月光下,數著對岸蓬萊的濱海大道,沒有盡頭的點點燈光。島上其實都是鵝卵灘,不知道是為了一個旅遊業還是什麼原因,鵝卵灘上鋪了一層細沙,人造沙灘就這麼替代了鵝卵石灘,其實我喜歡鵝卵灘,乾淨呀,也不會鞋子里進沙子。
~~~~~~~
說說什麼好呢,他人只知道南方信媽祖的特別多,其實長島的島民也都非常虔誠的,每年的正月十五,大家都要做的事情就是去廟島的媽祖廟參拜海神娘娘,想像一下周邊島上的人在這一天都會趕往同一處小島,小島得多熱鬧呢,更別提客船上的人,跟春運一樣,祖祖輩輩的漁民們都相信海神娘娘可以保佑他們出海打漁平安歸來,漁家是靠海吃飯的,龍王興風作浪,而媽祖才是漁民的真正守護神。
~~~~~
當你坐著唯一的交通工具--船來島上的時候,你的感受只會是一個越來越大的小山包,島雖小,但是有上萬人口居住的,這裡曾經是中國第一批小康縣,鮑魚,海參,扇貝養殖業發達,富了一批漁民,離開島的時候是08年,這裡是山東的一處不一樣的存在,在這裡上學,自從減負後,我沒有覺得上學累過,就算我們因為學業輕鬆,初中時,甚至每周多上半天學,也從不覺得累,有幸在這裡長大,我沒有像山東其他地方一樣有寫不完的作業,上不完的課,這裡已經是學生的天堂了,(這句話是一個曾經半路轉學來長島上了一年學後回去的同學的原話)。可惜好景不長,因為太過輕鬆的學習環境對於學業競爭不是什麼好事,我08年轉學去了蓬萊,從每天7:20上課變成了6:15,課間十分鐘被老師的拖堂和提前上課瓜分了,從此放學後沒有了自己的時間,爭取12點寫完作業就是我的目標。爸媽因為我的學業在學校附近買了房子,而我我又開始了跟姥姥相依為命的日子,剛入學的不適應完全反應在吃不下飯上,是姥姥一碗飯兩碗水送的逼著我吃才沒暴瘦的慘不忍睹。
長島由於很小,當年離開的時候甚至沒有公交車,以至於我離開了這個海島小縣城,去到蓬萊不會也不敢坐公交車,剛去的就好坐反過很多次……後來再回到島上也只是去做客了,島上有了大的超市,走了公交車(單線環島)。
島上依舊那麼樸實,這麼多年過去了,旅遊業發展的越來越好了,漁家樂也不是什麼新鮮玩意了,價格合適,口味地道,包吃包住也都成了標配,如果住在地道的漁民家裡,早上甚至可以跟著出海打漁,畢竟家裡有條小船也都是跟平常的事情,或者自己去早市買海鮮老闆負責代加工,或者直接讓老闆幫自己準備好,都能吃到原汁原味異常新鮮的海鮮。
其實因為是海邊人,所以吃到的海鮮都是足夠新鮮的,所以嘴巴也被養得很叼,以至於現在出門在外了,大家都在誇一條魚做的好的時候,你卻在為口感不新鮮而難以下咽,不知道這算優點還是缺點了。但是我知道島上的景色,海鮮一定是難忘的,就像曾經大學時,在我的推薦下,兩個新疆妹子帶著各自的男朋友來到了島上,恰逢十一期間,正好休漁期結束,海鮮肥美的時候,論盆上的海鮮還是把她們驚艷壞了,後來也無數次在我面前說我們吃了整整一桌的海鮮,太好吃了,還要去,其中一位妹子的男朋友在加拿大留學也不忘給大家推薦,雖然他跟別人說的是你們一定要去『關島』就在山東……但我還是原諒了他,畢竟他記的都是長島的好。
大海雖然美,但是美麗背後從來不缺少危險,所以海邊長大依舊是旱鴨子的我,被媽媽禁止去海邊,可是海邊多好玩呀,你總會經不住誘惑去玩耍,抓個螃蟹,打個水漂的,回家的時候,小腿肚總是沾滿了海水蒸發後的鹽粒,任憑你怎麼否認,媽媽一早就看出來偷偷去過海邊……
可是任憑媽媽怎麼囑咐不許去海邊,還是經不住誘惑的,海虹是當地最便宜的海鮮,長大後才知道這居然是比利時的國菜!!初中的時候才是1塊錢3斤,在海邊隨便掃上一眼就能看到幾個,找個繩子和漁網碎片,包裹好海虹做個繩子吊著的小誘餌包,用石頭吧海虹雜碎,慢慢沉到石頭縫附近水裡,不一會小螃蟹就出來吃食了,它會夾住網眼裡的海虹肉,等它感覺安全了,開始放心的用鉗子夾肉的時候,趕緊提繩子,一隻小螃蟹就逮到了,但是小螃蟹也不是吃素的呀,準會用鉗子夾你的手,劇痛無比!!!所以抓螃蟹請小心。
出生於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列島。
題目描述中舉例的嵊山和大洋就是嵊泗列島的。
學前班的時候,家還不在嵊泗本島,而是在黃龍島上的。黃龍島在嵊泗列島來說已經算是大島了。離本島也近,現在坐船隻需要二十分鐘,一天就可以來回。
雖然最開始的時候,不是這樣的。
黃龍島呢,能住人的只是大黃龍島,和它遙遙相對的小黃龍島是沒有居民的。
黃龍島上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偏遠漁島。大部分人口都是漁民,以前海上行船風大,在船上必須打聲說話才聽得見,演變到現在島上很多人說話聲音很大;我們的方言發音又是超凶的,去音特別多,兩個人好好說著話,在不熟悉的外鄉人看來就是在吵架。
島上供應的自來水很明顯有異味,經濟力量有限,島上的水是海水淡化的。但是淡化得並不規範。在我小時候,停電是家常便飯,黑暗中點起蠟燭,打開應急燈,時間在海風和夜談中緩緩流逝。電力主要依靠海底電纜輸送的大陸電。我高一那年最熱的時候,海底電纜因意外被切斷,島上備用的火力發電機也出了問題,停電停了整整一星期,每天都限時供電,散熱只能靠洗澡。
島上房屋很密集,密集到屋頂挨著屋頂,放佛踏著屋頂就能走遍整個島;街道很窄小,一般的小巷,兩個人並排走就差不多沒有空間了。家家戶戶都認識,孩子們會在空閑的午後,到別人家的場院去做遊戲。場院是開放式的,也沒有人會趕走嬉戲的兒童。
那時候的物資是很匱乏的。小賣部裡面的零食總只有那麼一些,蔬菜和水果價格高昂。肉也不太吃,倒不是吃不起,只是島民們總是更喜歡吃海鮮。
我依舊記得夏天裡蒸兩筐螃蟹吃的日子。那時候我總嫌棄它蛋白質太多而不肯吃肉,卻總是津津有味地啃著螃蟹鉗子。還有龜足,芝麻螺,胭脂盞,藤壺,石奶,鰣魚,河豚......
出門五分鐘就是舊碼頭與大海。黃龍島上沒有游泳池,島民都習慣在海里游泳了。
島上老一輩的口味特別重,做菜特別特別咸。而且對於島民們來說,甲殼類海鮮腌制遠比煮熟了好吃。我現在也很喜歡吃沒有煮過的東西,醉蝦的鮮甜,佐料伴著嫩嫩的蝦肉入口;牡蠣的肥美,野生牡蠣咬下去爆出來的不是養殖牡蠣那樣白水般的清汁,而是濃醇的漿液。
由於吃鹽吃腌製品太多,島上肝癌發病率不低。再加上島民們喜歡喝酒伴海鮮,痛風的例子也很多。
特有的風俗,大概是開捕節吧。禁漁期過了之後,會進行開捕節,祝願一年風調雨順。捕魚的人家,舊時候是看天吃飯,沒有氣象預報,出去捕魚就是在賭命。因此,島上的迷信相對較嚴重。然而即使在如今,捕魚的風險都是不小的。一去不回的故事從小聽到大了。
島上有衛生所和小學。但是醫院和初高中就是在嵊泗本島了。
幼兒園中班的時候我到了嵊泗本島。嵊泗呢,和普通的鎮也沒什麼區別了。只是出行依舊要船行。去舟山或者去上海的話,兩個多小時的船程。風浪大的時候簡直欲仙欲死。每到夏天,嵊泗會有很多來旅遊的外地人。旅遊業的發展帶來的是物價的升高,雖然比不上一二線城市,但是也不像是一個十八線的小鎮該有的水平。
人才流失是很嚴重的。幾乎沒有本地讀到了大學的回到嵊泗去。但是別的地方考到嵊泗的公務員也有一些。
就勞動力而言,本地人在每年減少,但是外地人在逐漸增多。來打工做生意的外地人隨處可見。
總體而言,生活節奏慢,風景還不錯,一般來說夏天30°一星期,冬天最冷不過零下五六度,出行雖然不方便,但互聯網的普及減少了物資難運的短板,交通的進步也緩解了進出島難的狀況。是一個適合養老和悠閑生活的地方。
再後來啊,我到了別的地方。在外地,我從來都不吃海鮮。
因為從小吃習慣新鮮的魚蝦,已經受不了一點點的不新鮮了。
聽說小黃龍島被炸了,為了利用島上的石頭。曾經黃龍吐煙的景象再也看不到了。
嵊泗也開始發展漁業養殖了。
海洋資源的枯竭逼得漁民們不得不另尋出路。
然而,這能怪誰呢?
當初用海底穿捕魚,把未長成的幼苗捕上來又嫌棄沒有肉便隨意丟在海上的是你們;
如今抱怨禁漁期長,抱怨近海海鮮越來越小的也是你們;
當初在金鉤蝦米中摻雜次品便宜賣只為了賣出累積次貨而不是做大做好優質品質的是你們;
如今疑惑資源不錯的島無人問津的也是你們;
現在私底下販賣島礁石料,以開發之名行圈錢之實,提出不合理要求逼走沒有關係的投資者的還是你們;
將來有一天,等到嵊泗只能依靠風景和原生態吸引眼球的時候,就不要苦苦詢問,為什麼嵊泗發展不起來。
出生在舟山群島南邊的一個大島 十餘年前已經搬到了本島。本島現在也就是個普通二三線城市的樣子,稍微特殊點的大概是空氣質量真的好,住在東港附近每天的樂趣是傍晚看雲 中午看雲,有時候挺像新海誠電影里渲染後的背景的。大學讀了武漢 工作在上海,也去過國內外一些地方。基本感覺是物價要比武漢稍高但遠比不上上海。這兩年普遍感覺是人口增長不多了,小學在小島上還有好幾所,現在基本合併光了也沒多少學生。好的生源也在朝大城市或教育資源更好的地方流動,在普陀城區這一塊已經好幾年沒有能上清北的學生了。另一方面本地人的收入還是不錯的,尤其近幾年車輛越來越多可以,每年過年農村賭博的金額也在不斷水漲船高,12年13年大概是頂峰,這兩年也是不斷縮水。
交通的話依然是依靠跨海大橋出入,去全國各地基本都是先到寧波再從寧波乘火車/飛機。去上海一般坐大巴可以直達,但遇到強颱風天還是會封島。小島之間沒有大橋基本依靠輪渡,現在主要人口都集中到了本島去各個小島的人流基本也不多除非過年時候。遇到黃金周旅遊旺季時候還是會出現人口飽和的情況,什麼跨海大橋又堵了遊客睡麥當勞之類前幾年還是屢見不鮮,這幾年的感覺是賓館度假村之類開的頗多,五星級酒店項目一個個上馬,具體營收情況就見仁見智了。
本島的垃圾處理髮電一類不是特別了解,不過基本好像是焚燒和掩埋為主? 總之印象里一直沒有出現過什麼環境問題我也不強答了。飲食方面還是以海鮮頗多,蔬菜肉食也有,像青島蝦這類的問題在旅遊業剛興起的時候還有一些見聞,現在的話也基本被整治的差不多了。外地人來旅遊的話稍微長點心多問問被坑的機會還是不多的,另外本地人也挺少有特別凶的要強買強賣那種,好言好語軟推銷的更多一點。另外我們這裡吃的麵食是以米線居多,就是特別細的米粉,除了島後在附近的寧波上海都很少見,倒是有個襄陽的同學說 有點像他們那裡的魚線。從小吃慣了米線出去後倒是對其他麵食不是很感冒了,畢竟沒有米線那麼細啊。
也去過廈門,舟山的繁華是比不上那裡,不過踏上島嶼的時候會覺得有點熟悉感。海水的藍色感覺和海風的涼爽感在住了二十多年後有種把故鄉的烙印渲染成了一種藍色的印象,不管去了哪裡,每次回家都感覺被海風一吹,酥酥的都要飛起來了。
很詫異有人邀請我回答這個問題
因為很少有人知道我從小在海島上生活的^_^
粗略地看了一下幾位答主的答案
感覺都是挺先進的
然而
我小時候住的地方算得上與世隔絕了
目前網路3G,聯通卡2G或無信號
一有颱風,海底電纜就會出故障,全島斷電
她是大陸距離台灣主島最近的地方的附屬小島
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南海鄉草嶼島
我畫圈的就是!
因為10年前我搬到福州,很久沒在這裡生活了
所以描述一下我小時候的生活吧
島上有一座200+米的山
山頂有一些礁石,所以可以推斷出她以前是滄海
四季如春,樹木常綠,沒有霧霾
夏季不用開風扇就很涼快
漲潮時大部分男生會去海里游泳,泳圈是自製的(泡沫板用繩子捆成一個圈)
退潮後可以去灘涂捉魚摸蝦
去山上捉知了
山上有個地方,不知道是誰在一棵大樹上綁了一個鞦韆,所以以前和哥哥們一起去玩
我們小時候的玩具是彈珠,(因為學校有塊泥巴地,所以男生在地上挖個洞,打彈珠打到裡面^_^)四驅車,丟沙包,跳北京,女生跳花繩
目前島上有小學,中學,醫院(都是前幾年擴建的,以前小學每個年級一個班,中學每個年級兩個班,醫院是只會看感冒的小診所),郵局(我感覺沒用),公社,每天有兩趟的輪渡
小時候,常常停電,燭光填滿屋子,燭油滴到作業本上,待它凝固,輕輕摳下,紅色的圓油印印在本子上,小手捏著燭油在燭火外焰上晃著,油融化滴下,碰著燭火發出呲啦啦的聲音忽隱忽亮。
爬上屋頂,海風漁火,隨著海浪搖曳著
望向遠處,有一排排燈光,問那是什麼,有人說那是台灣,有人說那是縣城,到現在我才知道那是喧囂,這是靜謐!
紅磚白牆,是見到故人笑起來的紅唇白齒
青山,藍天,白雲,碧海,紅土
碼頭向外伸手,牽著遊子想家的心
謝謝邀請,已經有好多人回答了,我就歪點樓,回答一下,生活在兩岸前線的小島廈門是一種什麼體驗吧,因為有些東西時間久遠,當年沒留下數碼照片,圖片都是網上找的,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即刪除。
擯榔嶼,大家要是到廈門環島路,往金門方向看,在金廈海峽中間,就能看到這座小島。
我們本地漁民習慣叫蒸籠嶼,這島以前默認就是金廈的海峽中線,國共雙方當時有默契都不能越過這座小島。島上因為沒有人煙,所以以前我們本地漁民會坐船到島上撿螺,挖海蠣。
這貨叫旺螺,清水煮過後,挖出來,沾醬油和醋,非常美味,當時擯榔嶼的礁石縫裡到處都是。
一次潮水我可以撿幾十斤,現在已經快絕跡了。
我還曾經和大學同學一起到上面野炊,同學說看著兩邊,想像雙方的炮口都瞄準我們,別有一番特殊的味道。
獅嶼,位於小金門旁邊,圖片是從金門方向拍的,背景是廈門會展中心,從圖片上大家可以感受金門和廈門距離有多近了,以前確實有人偷渡過去,開始台灣方面還接收,後來乾脆直接送到擯榔嶼通知廈門紅十字會帶回來。
八十年代末,我曾經和親戚用漁船載蔬菜,豬肉,生活用品到小金門賣給當地人,途徑獅嶼,島上的阿兵哥還和我們打招呼,你們到金門看到的大陸商品基本上都是漁民這樣送過去的,算走私,但是又不算,反正兩岸的關係非常複雜。
養殖海蠣的石頭。找不到沒破壞的了,這時已經倒塌的,以前廈門海邊整片都是,現在已經破壞得差不多了,你們看到的環島路沿線美麗的沙灘實際上不是天然形成的,是人工吹填的,和南海填島差不多一樣,現在廈門大嶝島機場也在做。
順便說一聲,海蠣要石頭養殖的好吃,市面上買的海蠣是吊養的,終年泡水裡,個頭大,不好吃。
石頭的海蠣有風吹日晒,肉質更有彈性。不過你吃不到的。
石蟹
小章魚
小時候,放假在碰到退潮,我們就要去趕小海,或者叫討小海。就是在剛才說的那種海蠣石縫裡摸石蟹和小章魚,石蟹蠢得很,空有兩個鉗子,一般不會夾人。
青蟹
這貨叫青蟹,比剛才說的石蟹數量少非常多,一般躲爛泥里,我們要連滾帶爬的在爛泥里找,它很狡猾,退潮前會把身子拱進泥里,偽裝得非常好,找他的方法是看眼睛,這貨會把眼睛露出來,在那裡搖啊搖。找到後,要判斷準確,千萬別在他正面伸手,我現在手指的大傷疤就是它乾的。
還有,吃青蟹要吃母不吃公,辨別的方法把它翻過來,看肚臍蓋,三角形是公的,空有一個大身子,裡面都是水,半圓形的是母的,才有蟹黃。
總之,生活在廈門島,曾經經歷過兩岸對峙的時代,也有各種辛勞,但是現在回憶起來都是滿滿的快樂。
有木有聽過漳州東山島 (托腮)
東山比鼓浪嶼大多了。好像是中國第幾大島來著,可惜聽過的人不多。 但它真的不錯
東山島稱為蝶島 地處福建最南方
如圖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島民 其實對於東山也了解不多。
十幾年前的東山島還未開始大力發展建設,定下旅遊城市的路線。很多建築物都是老式的,還記得很小的時候 路邊總是有很大很大的樹, 天空不管是什麼時候都是青藍色,染的整個世界都是一片青空
可惜 現在手頭找不到太多過往的圖片 十五年前的感覺 現在已經找不到了。
東山的海鮮很好吃 每逢節假日 到處是廈門和廣東那裡的車牌 還記得以前和老爸去海上的餐廳吃飯 就是建在海中間的魚排, 海鮮直接從海里撈起來 可惜我不喜歡吃海鮮 (攤手)
當然 肯定不是這樣 比這個好看的多 也大的多
再來 海岸線很長 沙灘很漂亮啊
還有 有人捕魚 可以去體驗一下 也能給他們買哦 新鮮!!
記得去年暑假 和死黨一起 騎著電瓶車 三個人跑去海邊游泳 。現在海邊很漂亮 建了一些觀看的走廊 木頭的 唉 我也不會描述 文化有限。
游完泳 買了一個西瓜 三個人騎著車 大呼小叫開回去 感覺真是美好
東山的建築 人文都很不錯 可是現在建了很多很多東西 也拆了很多東西 有得必有失吧 我記得以前二實小不像現在這麼新潮 又大又乾淨 進了校門,一直穿過第一棟教學樓 裡面有一個大大的鋼雕 身邊的大大的鳳凰樹每天都在掉種子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出去讀書很多年了 現在什麼也看不到了。
生活也變得很無趣 每次回去 就是上網 玩 上網 玩 長大對世界麻木後 真是令人疲憊。
就這樣吧 來這裡看看 很好的 我沒有太多圖了 現在政府很有錢 每條路的路燈都不一樣 路也特別寬 動不動就八車道 但是感覺一點都不像我的家鄉 我夢裡那個低眉順眼的故鄉。
【國內有哪些獨具特色的海島(縣)值得一去?】餘下:東山島。人文…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927005/answer/107053745?utm_source=zhihuutm_medium=social
【中國有哪些鮮為人知美麗海島?】丸子Miya:[圖片] 福建漳…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014757/answer/121276249?utm_source=zhihuutm_medium=social
加兩個別人的印象 加油
哈哈謝邀,不過講真,比起其他真正的小島,我所在的舟山本島完全稱得上是「大島」。我們也常會自詡「大(本)陸(島)人」,看別的小島上的島民也會抱有「哇他們在小小島是怎麼樣的生活」的想法……不過不管生活在哪裡,平常的活動範圍就這麼大,不至於有被海域限制住的感覺。我也不覺得岱山算「小島」,東極這種才算,就是靠步行就可以環島的那種。
至少我們這種「大」島人生活方面跟一般沿海城市沒啥區別,也就是前些年沒有跨海大橋的時候出行不太方便,比如當年我去上海,需要坐一晚上的船,現在有橋了就更抹去了這點差別了。出國之前,我心目中的加州就是個西部牛仔電影里的樣子,幻想那裡遍地沙子仙人掌,路邊散落著酒吧和汽車旅館,戴著牛仔帽的小夥子端著酒吹口哨的樣子,出來以後發現真是想多了……科技發展至今,除了氣候和海拔等,已經很難感受到由地理給城市帶來的深刻影響,過日子哪裡都一樣。哦當然舟山多海鮮,不過其他沿海城市應該也很多。
另外有一點比較好玩兒的,我所在的定海區,建國前多是農民,民風普遍樸實,而相差半小時車程的沈家門,當年那裡多海盜…生活習慣說話談吐可以明顯感受到差異,就是沈家門人普遍比較彪悍,也更會花錢享樂,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那種,不過這點差異,應該再過兩代也就徹底消失了吧,反正地理方面幾乎消失得差不多了。看到這個問題,倍感親切啊。我的老家是全國唯一一個以海島命名的鄉級行政區劃——福建省霞浦縣海島鄉!!我在鄉政府所在地——西洋島生活了12年,初高中到縣城讀書6年、去北京讀大學4年,到杭州讀研3年,現在寧波海邊工作。真是毅種循環啊,摔!
不過讀書時候每年寒暑假都乖乖回家,和親朋好友聚聚,享受生活在海島的自由自在,也是一件美妙的事啊。以後再慢慢補充題主的問題吧,我也算給自己做個故鄉回顧,有意思、有意思。現在默默上班勒...
——————————————補充君————————————————————————
文末,我們西洋島特有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皂片——「美人魚」,鎮樓~~
1.西洋島概況。我們海島鄉包括西洋、浮鷹、四礵、小西洋、馬刺等大小40多個島嶼構成,其中我們西洋島是各島中人口最多,基礎設施最好的島,以養殖、捕魚為主業。島上通淡水,通電(我們80年代就有海底電纜了,好不?80年代我家我爸媽結婚就買了彩電)基本沒有什麼不便的,而且有水泥公路連接各居民區各山各海灘,所以相較而言更適合遊玩。我們西洋島並不算是熱門景點,你來了可以感受到未被商業化污染的原生態海島生活。地理位置如下:
三條線可以來我家玩:
(1)霞浦下滸---霞浦西洋,船程40-50分鐘;我主要坐這班船往返,先從霞浦縣城坐大巴2小時到下滸,在到外滸碼頭坐船。(2)寧德城澳---霞浦西洋,船程1個小時30分-1小時40分;(3)連江苔錄---霞浦西洋,船程1個小時多一些;
來了,可以好好看看島上風光,實際上一些地方和韓寒《後會無期》里開頭取景東極島的畫面比較相似。沿著濱海公路一路常常空空無一人,諾,如下圖:
這是我們的大澳居民區:
2.島上生活。如果說有什麼出生在島上特有的事的話,那就是永遠吃不完的海鮮,螃蟹、皮皮蝦、海蠣、蟶子等等一系列我用普通話也說不出來的美味,哈哈,想起老爸年夜飯做的大閘蟹飯,流口水ing。繁忙的夜間捕魚船隊大豐收兼水產品交易市場時間:
海島中心小學,我的母校,本來還有海島中學的,只是越來越多人離開了海島,生源越來越少,最近幾年取消了中學。
還有,端午節的賽龍舟,可謂是鞭炮齊鳴、鑼鼓喧天:
我們的漁民也是很愛國的!
當然,少不了每年必定約會好幾次的颱風:
來個遠景滴:
不可謂不壯觀吧。當初為了科學試驗——「觀測莫拉克颱風」,被大浪侵襲,獻祭了老爸的諾基亞手機和自己的一隻拖鞋,外加全身淋濕的下場,從小埋下科研陰影。哈哈,這可能也是潛在的我沒去讀港航博士的原因吧~~
3.海島與大陸生活的不同。說實話,雖然我從小生活在島上,其實從來沒感覺過海島生活與大陸生活會有哪些不同。或許小時候的我,就像電影《楚門的世界》里的楚門一樣,覺得自己所在的西洋島就是全部世界,而外邊的世界也和我們這兒一樣,一樣有足球場、學校、醫院、銀行,一樣有鄰里、親戚、好友、暗戀的女生,一樣有家長里短悲歡離合陰晴圓缺。我察覺不到差異。初中來縣城求學,也沒有大的不適應,更多的是和大家一樣的思鄉之情,我只是比大多數的同齡人早了6、7年就體驗了這種感覺。
慢慢的,長大了工作了,我發現自己越發懷念的是,小時候在夏夜裡睡在三樓陽台上吹著涼風看著滿天繁星,和哥哥一起津津有味的聽老爸和鄰居講故事的日子。每年暑假能自由自在的和小夥伴在海灘漫步打滾,踢沙灘足球;熱了,可以一個痛快就扎進冰涼的大海中,自由穿梭;累了,可以躺在海浪沙灘交接處,讓海浪沖刷著你,海風撫摸著你;可以爬上小舢板,手腳並用,乘風破浪。想像一下,藍天白雲,碧海金沙,海風徐徐,吹拂著跳躍的心。可能,是老了吧,都會想念童年、故鄉,西洋島永遠是我最溫暖的港灣。
最後,完結了,拿出我們西洋島獨有的「美人魚」鎮樓啦,鐺~~鐺~鐺~鐺~~~怎麼那麼多人邀請我啦(? ?︿ ??),我只是個上海島土生土長居民,寫過一個去東極島旅遊的遊記東極島旅遊經驗? - Zoe Young 的回答
瀉藥,我沒有出生在一個島上。
我只是有一個夢想,買一座近岸小島,島上蓋一所小房子,弄個小艇,度過餘生。我已經幹了五分之一了————我整天就夢想著呢。
額,謝邀。
雖然台州是沿海地區,並且也有島,但我確實是在內地出生並成長的,我覺得這個問題讓來自舟山的小夥伴來回答更好,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海島城市,去過舟山東極列島的我深有感觸。
我有同學老家是西山島的,知道西山島在哪裡嘛?
這個島遠遠比想像中神秘而且有很深的文化底蘊。
謝邀謝邀~第一次有人邀我回答問題誒,倍感榮幸。
生長在廣東一個叫陽江的靠海小城市,其實自己本身不算出生成長在海島,因為市區離海島還是有至少半小時車程,但是媽媽從小在海陵島長大,並且是高中之後才離開島上來到城市生活的,所以我就講一下我從小跟媽媽回老家看到的海島生活,回想一下媽媽跟我說過的幼時生活吧!
首先介紹一下我要說的海島,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這麼一個地方。海陵島是廣東第四大島,位於陽江西南邊海域,2015年被評為5A旅遊景區啦!(個人覺得旅遊方面很多東西還亟待完善,希望越來越好)
海陵島在廣東的位置
1.衣食住行學方面
在八十年代,我外婆說在某位書記還是什麼官員帶領下修建了聯通海陵島和陽江的海陵大堤,有了這條堤真的方便了島上與陸地的聯繫。所以在衣食住行學方面幾乎跟陸地差不多了。海陵島的淡水用的是由陽江輸送過去的自來水,所以島上並沒有出現淡水問題。學習方面,島上的學校也挺多的,可以說教育方面也不存在落後於陸地的問題。飲食方面,海陵閘坡漁港的海鮮遠近馳名,閘坡小吃三題,指的是魚丸、魚面、馬鮫魚飯。這裡的婚宴簡直就是海鮮大餐,等我有機會有親戚宴請我再補照片吧!由於在海邊長大的緣故,我媽媽超級愛吃魚,並且一定要是海魚。
2.習俗
習俗方面其實最大特色就是"閘坡疍家漁民婚俗:是閘坡地區的水上居民生活的獨特水文化現象。與普通的婚嫁習俗不同,它是以船為載體,在水上並在夜間舉行婚禮即夜嫁。經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嚴格評定,閘坡疍家漁民婚俗於2007年5月正式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是海陵島試驗區唯一入選的項」(摘自某新聞報道)
還有靠海的地方都會比較信奉媽祖,這也算是一大特色了。
3.去大陸方面
在1中已經提到啦,有海陵大堤連接兩邊簡直不能更方便了,從市區到島上最多一個鍾。
4.島上人才流向
在我外公那個年代還是很多人想著出到城市謀生活,畢竟島上那個年代不是種田就是捕魚,靠天吃飯怎麼都會比較辛苦,那個年代也有不少人會坐船偷渡到香港那邊生活。而現在,各種房地產開發商恆大,保利什麼的已經著手開發海島很多地方了,並且5A旅遊景區的確立在島上營商的人也很多,估計還有不少人跑到島上去開店吧。(不過看著這麼多房地產進駐海陵島,高興她發展的同時也有點擔憂這環境的破壞了,人越來越多很多地方就不像以前那麼美了)
最後
海陵只是大陸島。第四紀末次冰期時它們是大陸的一部分,冰後期海面升高至現狀海面時,淹沒了周圍部分陸地而成為今天的海島。海陵島原是分隔的七座海島,後來由於海積和沖積作用,使七座海島連成如今的海陵島。並且由於大堤的緣故,去島上開車就可以過去了,大堤最多十分鐘車程,這樣的話島上和陸地聯繫緊密,很多資源方面都能供給到。
倒是覺得今年年初去過的台灣離島才是真正的那種小島生活。例如澎湖的虎井嶼,在島上40分鐘的機車可以逛完全島,整個島嶼只有一所小學,裡面只有9個人。裡面絕大部分是老人,我們的民宿老闆是島上的唯一年輕男子,島上只有一家賣吃的店,就是那家民宿,我在那裡兩天六頓飯都是吃一樣的東西,滷肉飯和鮮魚湯還有花枝丸,(你以為我不想吃其他的嗎!這家店只有這三道菜啊!攤手……不過老實說,都挺好吃的);還有就是綠島,比虎井嶼大一點,但是也是機車繞到一周一個小時可以搞定了。島上的物質啥的都是船運過來的。但是景色真的是超級美啊!
這些離島每次去都要坐將近一個小時的船,島上連自來水都是鹹的,島上居民過的是真的是有點與世隔絕的生活,特別是虎井嶼,晚上躺在天台,看著黑漆漆的大海,聽著島上的阿公聊天,聽著海浪聲,看著不遠處夜釣的片片魚燈,這是可以說從小在海邊的我也沒體會過的安靜的小島生活。
蟹邀,然而我是在海邊 不是海島嗚嗚 只能厚著臉皮說不知道了
在舟山讀了四年大學
打那之後每次和老家朋友聊天必說的一個梗就是:
想當年勞資在舟山摳出來的鼻屎都是白的!
謝邀!
土生土長長海縣銀( ? ?ω?? )
上大學之後同學們聽說我住在島上都好好奇的樣子hhh
先說島上當然各種基本生活條件都有啦,醫院學校銀行郵局什麼的,我們不是荒島!真的不是!
之前看過來旅遊的人提著整箱礦泉水還有西瓜上島,心裡一個白眼翻過去(?_?)
娛樂設施比較少,有廣場和一個小小電影院,沒有很大型的商場遊樂場,也沒有夜生活,極其適合養老,不過一個很大的問題是交通不便,有急事或病痛要出島又正好趕上有風霧大沒船會急死
關於題主好奇的問題
1,米面都吃啊,家裡還是吃米飯比較多。不過海鮮是真的多,街上也有各種叫賣海鮮的,之前一直以為海鮮很常見,後來來了南京…怎麼會有人不吃海鮮呢!
因為我們島真的很小…不遠的地方出門我喜歡步行(所以才不會騎自行車…)有公交車,也見證了出租起步價從5塊漲到8塊。出島坐船,滾裝船!不是皮划艇!慢的話大概50分鐘吧,8級以上的風基本就停航了,但是有風坐船會顛簸得厲害。可能也是因為船坐得多,很少暈車暈船hhh
島上有海水淡化廠,不過現在用的自來水基本來自陸上的河水
電力不太了解,不過有蠻多風力發電機
2,沒什麼特別的習俗啊日子一樣過,哦我們有個正月十三的海神娘娘節,放魚燈,祭拜海神娘娘,祈求新年風調雨順
3,可能是因為閉塞吧,感覺島里人很保守(所以我這麼內向_(:qゝ∠)_),在我一意孤行來南京讀大學的時候聽到的最多就是留在大連多好啊巴拉巴拉,身邊同學也大多留在遼寧。出來念書無非就是城市大了各種便利,可以去好多地方玩耍了,就是回家很麻煩,十一回家被大風隔了三天。還有就是競爭壓力大…島里就一所高中,很少有什麼學業壓力,不報班不做輔導書,隨便聽聽寫下作業就足夠了,上大學之後真是…感覺什麼都要爭啊心累,秒變學渣。
4,這次寒假回去感覺島里冬天明顯蕭條了好多,有點不忍心,但是年輕人不願意回來是真的。除非特別戀家或者一心圖安穩的,大多數人是沒辦法才回來的吧,我自己肯定畢業之後不想留在島里。很多機構特別是公務員和銀行報的人也不少而且也會從外面招聘,但是大多數人還是能往外走就往外走,特別是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
其實我們島還是3A級景區啊,最近在大力發展旅遊業,每年夏天來的人也不少,雖然我是真覺得沒什麼可看的,但是歡迎來玩啊!
羅里吧嗦說了這麼多最後上圖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