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不將核電作為主要能源呢?
看到了柴靜的演講,中國的污染很多來源於煤炭石油等的燃燒,但是很多能源的需求不需要燒煤,只需要電就可以了,為何不將核電作為重要的能源呢?還要燒煤的發電廠做什麼呢?
碼,明天來答。
核能是一種非常優秀的能源。當它一開始能被人們所用的時候,很多人為之瘋狂。從1960到1979美國當時的核電項目大幹快上(真的是這樣),發展迅速。為什麼說核能是一種非常優秀的能源呢?我想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
- 單位體積的燃料釋放的能量大;
- 單位重量的燃料釋放的能量大;
- 單位時間釋放的能量大;
- 與外部環境相關性小;
前3個就不用解釋了。第四個其實就是說它不需要氧氣,也不會向外排放。這些優點讓核電在一些領域對化石能源取得了不可爭議的優勢,比如:
- 遠洋航行。不用帶多少油料、不用停下來補給(指的是動力不用補給,人還是要補給的),可能是很多船的夢想吧?
- 偏遠地區供暖供電。
- 極地船隻。比如破冰船。這個也好理解,極地可沒有補給站。
- 潛艇。以前的潛艇要定時浮上來發電蓄電。有要核潛艇後,潛艇在水下待的時限就取決人的意志力了。
- 太空。比如空間反應堆。但是在太空核能也只是對化石能源有優勢,對太陽能有沒有優勢就另說了。
- 清潔的新能源。至少在運行時是這樣的~~~
大家看到了,核電現在所發揮出的優勢,主要集中在第四個優點上。但是其實我覺得,核電真正的優勢,是他的前三個優點、
核電自三哩島和切爾諾貝利後蕭條了20年,剛有起色又遇上了福島……核電不能大發展,我想有以下幾個原因:
- 燃料。大家都明白,其實核電所需要的燃料價格並不菲。核電所能使用的U235隻占自然界鈾的0.7%,由於達不到核反應堆的要求在使用前必須濃縮,這又增加了成本。能解決這個問題的快堆現在還無法做到商業運營,而且研究前景黯淡(這個自然,核電都蕭條了,誰還投錢研究)。其實核燃料價格不菲並不會對核電的經濟性產生太大的影響,但是會對大家對核電能否代替化石能源而產生疑問。
- 軍事敏感。寶貴的U235、鈾濃縮技術都是能被用來製造核彈的,五大流氓能讓你玩?不僅如此,核反應堆控制所需要的一些材料也是戰略材料,開採、出口、製造都受到限制。我認為這一特點很致命。核電是新技術,而新技術的應用一般都是屌絲最激進。新技術的發明者往往都不是這一技術的集大成者(比如中國人發明了火藥)。核電的這一特性將核電技術牢牢掌握在技術發達的國家手裡,而他們又因為在傳統能源上掌握優勢而沒有很大動力去發展核電,在核電問題上非常謹慎(所以你看中國就對核電比美國熱衷多了)。另外還是它的軍事敏感性,導致了它乏燃料問題的研究一直都沒有太大進展。
- 乏燃料。核燃料燃燒後剩下的就是乏燃料了。乏燃料既是個大寶藏(比如可以造核彈),又是個大麻煩(比如放射性幾十萬年都還存在)。這部分怎麼處理?其實只要大家願意共同努力研究這應該不是個大問題。可是核技術軍事敏感……大家都知道一個U235經過一個中子轟擊後會裂變並放出3個中子,那裂變後的產物是什麼?裂變產物在裂變環境下又會發生怎樣的反應?這個我們都不清楚。具體是不是真不清楚我不知道,反正教科書不清楚,大學老師也不清楚。你連裂變產物是啥都不知道,怎麼進行後續處理?美國人又說了,乏燃料有可能被用作核彈,他們奉行「核不擴散原則」,不處理核廢料。乏燃料又有可能是個寶(而且大家都知道有一天它肯定會是個寶)扔了可惜,所以就一直擱那存著(哥斯拉2里怪物吃的那些東西就是美國人辛辛苦苦存的)。但是這麼存著肯定不是個辦法啊!有人說深埋,這就更不是辦法了,萬一哪天地質運動給翻出來怎麼辦?再萬一哪天變成寶了挖不出來怎麼辦……這麼一想其實美國人一直存著也是挺好的嘿嘿~~~可是並不是哪個國家都像你美國一樣地廣人稀呀!
- 安全。這是個大問題,首先牽扯到公眾,這個下面再講。核電一旦出事影響有多大、時間有多長我就不說了,輻射有多恐怖還看不見我也不說了,大家都知道。由於核反應堆安全實在在重要了,所以核反應堆在設計運行時要留有不小的安全裕量,還要加上一大堆附屬安全設施。這直接影響了核電的效益,進而影響核電的競爭力。如果核電的經濟優勢非常明顯的話,不怕死的人應該挺多的。就目前來講,核電之所以經濟性不好,很大的原因是出於安全考慮而造成的。
- 技術不成熟。不管你相不相信,核電相關技術確實還不夠成熟。到目前為止,人類最熟悉的液流體是什麼?水和空氣。最熟悉的金屬材料是什麼?鋼。核電的流體,大多數是水。但也有用氦氣、鉀鈉合金、融鹽的,對於他們在長期運行中會有什麼問題,我們並不清楚。材料就更不用說了。核電最主要的換熱器材料是因科鎳,是鎳合金;汽輪機末級葉片是鈦合金;燃料棒用的是鋯。就不說其它非結構材料比如,控制棒用的是銀銦鎘或鈦酸鏑,可燃毒物用的是釓。還有題主也問了,為什麼還要煤電?因為我國需要煤電來調峰,核電是不參與電網調峰的,因為會降低安全裕量。可是核電明明是可以參與電網調峰的(法美日貌似都參與調峰),歸根到底還是技術不行。以及上面剛說到的安全問題。技術不成熟,安全怎麼保證?這個就無需多言了。
- 時機未到。這裡面有很多因素,比如化石燃料帶來的污染還未到立刻影響人類生存的地步,核電技術和產業還未成熟,目前世界化石燃料儲量還可堪一用,人類對能源的要求還未達到化石燃料滿足不了的程度等等。更不用說還有核聚變這個大殺器,很多人對核裂變能源始終首鼠兩端。
- 公眾。三哩島、切爾諾貝利、福島,白血病、癌症、生殖受損、畸形兒……核電一旦不安全,不僅影響當下,還影響幾十年以後;不僅影響當代,還影響後代;不僅影響你,還影響你家人……算了還是別建了。和很多人的感覺不一樣,公眾的態度對於我國核電政策的影響其實非常之大,我在業內感覺得很明顯。
能源是一切問題的根本。有了能源所有問題都不是問題(對,連吃飯都不是問題)。貼個人均能量消耗圖
圖片來自各國每年人均能量消耗列表。這個圖表清晰地說明了一個問題:生活質量越高的國家,人均消耗能量越高。隨著世界經濟地發展,我們可以肯定地說未來人的生活質量越來越高,那麼我們需要的能源要求則更高。這個更高,就是指保證經濟性的前提下,單位時間、單位佔地面積放出的能量高,並且能夠持在足夠長的時間(最少一兩百年吧)內放出足夠多的能量。「環保」不在這個更高的要求範圍之內,因為歸根到底環保是經濟問題。
我個人認為核能是未來能源,化石能源不是,太陽能也不是。
————以下是高能私貨————
公眾問題是一個大問題。在德國這樣的國家,因為公眾的反對,他們直接就棄核了。哪怕在中國這樣的國家,公眾的意志也對中國的核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有些人——
敲門讓別人關掉wifi,自已酒桌上一喝就是一斤;
喊著基站滾出小區,自己一天兩包煙;
上街遊行反對核電,自己從來不遵守交通規則。
相信我,你戒煙、限酒、遵守交通規則,對你的壽命、你家人的健康、你家的幸福的益處要大得多而且更加顯而易見。
但是你並不相信。並不是你不相信,而你不願意相信,因為——
別人關掉wifi又不影響我上網(反正我用有線),但是「喝下這個酒,這個項目拿下就有指望了」;
基站滾出小區又不影響我打電話(反正會建在別的小區),但是「一天少抽一根煙我就渾身不舒服」;
關停核電我又不損失什麼(反正電價又不會漲),但是「我不是想闖紅燈,我是真有急事」。
這些人,自私又愚蠢。
那些反核的人,真真正正反核的,對能源行業能夠整體把握做過全面的分析對比的,反出姿態反出水平的真沒幾個。以前年輕,經常在網上打他們臉,打到後來我都懶得打了。大多數反核人的水平,僅限於「道聽途說」後在網上瞎說,被打臉後又去百度下,然後生拉硬扯死不要臉出爾反爾地瞎掰。給他們科普,我心累。他們不是不懂,是立場上根本不支持。為什麼立場上不支持?因為他們在不懂的時候胡言亂語被懂行的人打臉了。
話說回來,那些對現在可能的能源方式做過全面分析對比的,哪怕仍然心理上不支持核電,可能也會無奈地說一句,還是發展核電吧……
————私貨結束,大家罵我吧————
題主,我是來吐槽的。
題目:為何不將核電作為主要能源呢?
主要能源不是「作為」出來的,而是一步步發展出來的。1991年,國內首台核電機組-秦山核電併網發電,到現在也才短短二十幾年嘛。2014年,我國全年核電累計發電量為1305.8億千瓦時,僅佔全國電力總發電量的2.39%。
描述:但是很多能源的需求不需要燒煤,只需要電就可以了
沒看懂題主所表達的意思,電從哪兒來?
描述:還要燒煤的發電廠做什麼呢?
做什麼,發電啊,「從國情來看,煤炭在我國能源結構中長期居於主導地位--摘自國家能源局官網」,說關就關了,老百姓電從哪兒來?空調還吹不吹了?
國家的能源結構不是說變就變的,只能逐步優化,未來降低燃煤發電廠的比例、提高清潔能源的比例是趨勢所在,但步子邁大了,容易扯著蛋。
當前中國核電發展實際上是受限於核電行業現存規模的。 核電行業在切爾諾貝利和三哩島事故後,建立了如WANO這樣的行業協會,致力於提高整個行業的安全情況,中國各現役電站都要定期接受WANO的檢查和評估,電站建設的重要節點也要接受WANO的檢查和評估,還有環保部、國家核安全局、集團公司等各種強制性監管,以確保核電站各項指標、行為符合管理要求。 以目前國際國內的要求,核電人員培養,尤其運行人員培養,都不得不在一段時間內依託現役電站,而現役電站的人才輸出和培訓能力是有上限的,像主控影子培訓會受限於主控人員控制,模擬機培訓不能影響現役電站人員復訓和自身人員培養等;重要崗位的人數、資質等法規要求也限制了大規模人員流動的可能性。 所以核電行業不能也不願提供大量符合資質要求的人員,只能細水長流。 核電的上下游產業受限於前期核電行業規模,包括裝備製造、土建安裝等方面,凡是與核相關的,都有各種資質要求,以前沒活干,養不起人,現在活多了干不過來。而出於安全的保守考慮,核電採購時會更加傾向於已經在別的核電站用過一段時間,經歷過考驗的設備,對於新的供貨商、新的設備型號都有更高的要求。還有設備的售後要求不一樣,以前出現過設備零件問題需要更換,但是供應商已經倒閉好幾年,千方百計全球採購買不到只好高價訂做,因此小供應商更不容易被信任。新的供應商難進來,老的來不及生產,從鈾礦勘探到乏燃料處理的整個產業鏈規模受限於歷史條件,也限制了核電發展的速度。 燃料供應、乏燃料處理和合適的廠址會隨著技術發展進一步得到拓展,至少以目前核電規模和發展速度還不會成為限制條件。 至於公眾認知和政府決策,都要建立在現役電站安全穩定的基礎上才可能向有利於核電發展的方向傾斜,隨便出個大點的事件就能毀掉整個行業十年的努力。這要依託於現役電站不斷提高管理和技術水平,同樣會限制人員輸出。
然而核電要作為主要能源的話(能源比重佔到40%或更高),燃料、廠址、後處理等當前不成問題的都會成為問題,必然要先解決掉才行,近20年應該是沒有這麼迫切的需要的。
因為現在核電站所燒的鈾235也是非常短缺的,比石油還短缺。我們總是說石油只夠五十年,實際是鈾235也只夠幾十年,這還是建立在核能僅僅供應發電的一點點。
看到前面有好多回答一致再說是普通民眾不接受核電. 所以讓核電受影響. 覺得有些不對.
我認為大部分普通民眾對待核電的態度還是接受的, 畢竟社會和科技要發展. 但普通民眾不接受的是核電站建到自己的生活範圍內.
同時, 相對於普通民眾. 精英民眾也不見得會接受核電站建在自己的生活範圍內.
再往上說. 我們的領導階層, 出於國家穩定和安全的考慮. 更不可能會生活在核電站潛在影響範圍之內.
換句話說, 就是全國人民都不接受. 就不要再單獨拿普通民眾出來背鍋了.
但凡是說接受的, 可以發出倡議呀.把志願者聚集起來, 搞個新核電城. 也是一種方式.
相比較於化石能源,核電的燃料雖不可再生但通常屬於清潔能源,因而有加快發展的必要。但為什麼核電沒有成為一次能源結構中的主要部分,除了乏燃料難處理、公眾談核色變的成見之外,我認為,我國核電在能源結構中沒有成為主力,主要有三點:
其一,電力經濟性問題。我國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是由低廉易獲得的資源稟賦決定的,過去三十多年並沒有考慮煤炭燃燒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因此總體燃煤發電的成本還是比較低的。而核電的標杆電價相對較高,因此大亞灣核電站的電力主要是輸送香港的,因為香港能承受較高的電價。
其二,發展體制問題。建國後,我國長期實施計劃經濟體制,而核能利用又涉及軍事,高度敏感,相對形成以國有企業為主導的封閉圈子,無論從立項、建設甚至到上網電價都要政府部分審核主導,因此相比較市場化程度較高的火力發電行業,核電產業發展相對滯後太多。儘管2003年以來核電發展加速,但後受福島核事故影響,政府再次叫停了核電發展計劃,直到2015年初才開始有所啟動。因此高度管制的行業其發展速度根本無法與競爭性的煤電行業相媲美。
其三,核電站廠址問題。核電站的建設需要依賴安全合適的廠址資源,尤其是抗震性要求比較高。從核電技術發展來看,目前成熟的核電技術都需要建設在海邊或者江邊,即依賴水資源實現冷卻循環。相比較而言,我國核電站沿海的好廠址已經被圈佔的差不多了,再發展的空間相對有限。我們知道,法國、美國的核電站很多建設在沿江沿河的內陸,但我國內陸核電站建設卻因種種原因遲遲沒有啟動,儘管三代核電完全能夠保證在內陸沿江沿河建設的安全性,箇中原因參見第二點。
任何能源都不能單一無限量使用,未來的能源世界必然是多元化的
以下是我對「核電是不是必須的」的答案,拿到這裡供參考。
作為一個核電行業工程師,我要說:核電不是必須的!理由:
1,客觀地說,現有核電站佔中國電網容量只有2-3%左右,而且都在空氣質量相對良好的沿海,對減少霧霾微乎其微,若要達到減少霧霾的容量起碼要佔電網容量30%差不多,但這是不可能的,再過30年也達不到30%!何況,作為某些人聲稱的核電要取代的對象——火電廠,並不是導致霧霾的罪魁之首(當然其中一些火電廠沒有投入除塵除硫設備),霧霾主要歸因於汽車尾氣和輪胎摩擦、工業尤其是鋼鐵化工這樣的燃煤產業,還有居民燒煤等。說發展核電減少霧霾是自欺欺人,是核電行業和地方政府的說辭!(真正的原因誰都知道是行業利益、投資拉動GDP而已。)
2,人類的核反應堆技術不成熟,核反應堆(尤其是核電站)一定是有可能發生核事故的,這是核電行業都無可辯駁的。說一定不可能,那就是不科學了。
有個@魯小* 作為核電工程師,竟然說福島核事故永遠不會重演,簡直瞠目結舌!即使那些 國際核電專家敢說這話?! 越是懂得多,越不敢說這話,恐怕只有對核電一知半解的人才敢這麼說。壓水堆的固有不安全性,是只要失去冷卻,堆芯溫度就會上升失控,就會發生堆芯熔毀事故,就是核事故,三哩島、福島都是這樣的(如果失去冷卻,堆芯溫度會自然下降,就是固有安全性)。在美國三哩島核事故發生前,美國人也樂觀地認為核電站安全又經濟。世界上的核電站包括我國的都在福島核事故發生後進行了改進(如果安全還用改進嗎?)。每次改進後又再次說不會發生核事故?這是科學的態度嗎?核事故分析能分析到未知的所有事故工況嗎?不可能!核事故分析只能說減少核事故發生的概率,或減少核事故後核泄漏發生的概率,大體就是核電站的兩個安全指標——堆芯熔化概率和大量放射性釋放概率。
3,關於核事故與煤炭、火電事故、甚至鳥撞風機(純屬扯dan)做比較。1)請勿利用大眾對此的無知,混淆核安全(核事故)和工業安全的本質區別。工業上出現的 安全生產事故,叫工業安全,後果是人的生命和經濟損失(當然有社會影響)。而核事故,例如切爾諾貝利、福島核事故,其後果已經不限於當時的生命、經濟損失,而是國土在幾百幾千年內不能利用,這叫災難,而且是區別於一般災難的超級災難。建議去搜索一個叫《全世界輻射最強的地方》的視頻(微信號Ve先生),看看切爾諾貝利,以及福島當地人口突然撤離後的慘象( 家中一切依舊 ,好像人出門買東西了,或者好像科幻片中人都被外星人突然擄走)。 2)還有,好像說福島沒有死一個人,可是造成多少人受到了核輻射!一定劑量的核輻射給人群造成的致病後果是概率性的,不是確定的,只有事後多年的統計才能得出結論。況且,拿整個煤炭工業跟核電站比,是不恰當的,該拿核電全產業鏈,至少是鈾礦開採、提取等整個核燃料工業,加上核電站,跟煤炭產業去比。3)最後,我國的內陸,能否承受核事故這種災難引起的大規模人口被迫遷移?還有沿江流域下游被核污染的後果?以及對國民信心的重創?
4,核電不是清潔能源。核廢料或者乏燃料由於放射性衰變,目前無法處理,大都是暫時存放或深埋。前些時候在連雲港擬建的乏燃料處理項目因民眾反對而叫停。乏燃料處理技術不成熟,且代價高昂,從乏燃料提取物做新的核燃料,不經濟,不如買新核燃料划算,這一點先不說。總之核電的廢料有放射性,怎麼說也不是清潔能源。
5,另外一點,關於核電的經濟性。第三代核電站越來越複雜、越來越貴,背離了原先的經濟性的目標,所以三代核電未來如果沒有政府補貼,恐怕難以與成本正在迅速降低的風電太陽能發電競爭(或許AP1000實現批量化後有可能做到,我是說或許)。
6,不要說什麼碳排放、溫室效應,這本就是沒有定論的話題。而且,據研究,從鈾礦開採算起的核電全產業鏈,碳排放並不低。核電和火電分別把禁錮在地殼中的核能和化石能轉化成熱量釋放到地球上,導致環境升溫,而風電、太陽能只是能量轉化,並沒有多出熱量。要說核電比火電有什麼絕對優勢的,我倒是發現一點,就是火電燃燒消耗地球上的大量氧氣,真不利於地球和環境,核電沒有。
7,核電行業有種理由是,國外核電技術很先進,我們很落後,所以我們要發展核電。這種說法,我不想在此討論,大家自說自話吧,改變不了國家政策。行業遠比公眾的影響大。
綜上,核反應堆技術不成熟,核電站也不是減少霧霾的主要矛盾點,又出於核事故安全性的考慮,核電不是必須的。實不宜在內陸建設核電站,在沿海建核電站也就罷了。目前現實的能源政策是,充分利用好(容量已經超出需求不知道多少倍的、大量閑置卻還在瘋狂建設的)現有火電資源,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發電(風電太陽能對電網的波動影響似乎解決了)。(註:為什麼五大發電集團明知道現有火電機組大量閑置未滿發,卻還在瘋狂建設,這與核電的根本原因一樣,都是行業利益。)
作為一個核電工程師,我只說事實,不會根據自己的利益需要和先入為主的目的去組織答案。
1. 民眾恐懼核輻射和反應堆重大事故的風險。
2. 核電站合法廠址少。3. 投資風險大。4. 人員培養慢。 5. 燃料後處理難。 6. 燃料來源不穩定
1.乏燃料處理能力制約
2.廠址制約
3.核電調功運行能力差,一般傾向於作基本負荷
4.搶別人飯碗別人是有意見的
5.中國決策層目前不傾向在內陸建造
6.人員儲備,大規模擴建容易導致有經驗人員稀釋,引發核安全擔憂
7.逐步提高核電佔比,比如幾十年後到30%左右吧
誰愛放家門口誰放家門口
建一座核電站不是火電能比的,動輒幾百億的投資,收回來也得等很長時間,而且發生事故也不是火電能比的,所以最好還是慢慢來。
核電成本很高的,目前發展速度很快,但取代其它能源需要一定的時間。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核電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核電的電源工程投資完成額逐年增長。2012年,全國核電基本建設投資規模達784億元,同比增長2.69%。近兩年來,核電電源工程投資又有所下降,2013年,我國核電電源工程投資為660億元,同比下降15.84%。據最新統計,2014年1-11月,核電電源工程投資為470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0.40%。
2008年以來,我國核電發電量逐年增長,近兩年的增速有所提高。2013年,我國核電發電量達111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41%。2014年,我國核電發電量為126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18%。
就發電結構來看,水電發電量1066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9.7%,佔全國發電量的19.2%,比上年提高2.6個百分點;火電發電量41731億千瓦時,同比下降0.7%,佔全國發電量的75.2%,比上年降低3.3個百分點;核電、併網風電和併網太陽能發電量分別為1262億千瓦時、1563億千瓦時和231億千瓦時,同比分別增長13.2%、12.2%和171%,佔全國發電量的比重分別比上年提高0.2個、0.2個和0.3個百分點。
核電作為清潔能源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從目前全球核電發展來看,中國的核電發展是全球最快的,28個在建機組佔到了全球在建機組數量的40%。截至2014年4月底,全球在建的核反應堆有72個,大部分位於中國與俄羅斯。此外,173個核反應堆待建,309個有建設意向。其中,中國有28個在建、57個待建的核反應堆。加之,華龍一號由國務院常務會議核准在國內建設後,國內核電建設也將加速,前瞻預計未來五年中國核電產業在國內外需求量大增的刺激下將保持20%以上的增速。由於嚴格的選址要求使得我國優秀的核電廠廠址並不是特別多,其次我國能源需求體量太大,所以核能在我國註定只能是重要的補充
1、核電站安全性仍然有顧慮。
2、核電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清潔,畢竟乏燃料還沒有很好的處理方法。
3、核電站的燃料鈾的儲量不是想像的那麼多,提取很難。
4、普通民眾難以接受,阻礙了核電站的發展。
第一,我國是貧鈾國,沒燃料。第二,現在的技術處理不了廢料啊,堆哪兒看著都心驚膽戰,還耗錢。
要是核電廠在題主家門口題主願意嗎?
誰都只想得到收益,而不想付出代價。
我覺得核電不是一個理想的替代性能源,也不具備可持續性。核電的水平可能跟石油也沒什麼區別。
不要看核電幾乎不排放二氧化碳,要記住核電的廢料需要10萬年才能恢復到對生物無害水平。(與環境水平相當,並不是無害,這裡不計較這個疏漏。)
核廢料具有危害性,輻射對生物界都有害。不要忘記了核廢料可以拿來做核武器的可能性。
我覺得以目前人類的科技水平,核廢料存儲在哪裡都具有危險性。誰敢保證未來10萬年里不出事故?
而且核廢料有自消化的原則,是不可以輸出給國外的。像日本這種國家根本沒有辦法安全存儲核廢料,一旦泄漏全球人都受污染。你吃到海產品就可能帶有福島核電站泄漏的放射性元素,可是憑什麼沒用過電卻要被輻射?
補充一句,人類燒石油也造成氣候環境大變化,許多生態環境因為二氧化碳上升而產生了毀滅性的結果。石油固然不是一種可持續性質的能源,核能看來也不會是。
推薦閱讀:
※像「北京七環」這樣的垃圾帶,會對北京市民造成什麼影響?
※印度德里空氣更糟 應向北京學治霾?
※如何看待「中國要發展就必然經歷污染,因此有污染是正常的」這種言論?
※學校有人焚燒樹葉,我需要投訴嗎,打12369有用嗎?會被學校批評我么?
※這張網傳的「中國森林覆蓋低」圖片是否可信?如果可信,其原因有哪些,具體出處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