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械如何實現技術創新?

特別是對於國外農業機械的『引進消化再吸收』』(via @竇秉政 中國農業機械發展前景如何?)
過程中會做出哪些因地制宜的改進與創新呢?

本問題已收錄進圓桌:動態 - 農村金融

更多討論歡迎關注: )


謝邀!
題主既然提到「特別是對於國外農業機械的『引進消化再吸收」,說明此題的觀察視角是從國內農機企業出發的。
一、技術創新的基礎
說到技術創新,我們需要一起看看技術創新的基礎是什麼?
A、技術基礎是技術創新的地基
坦率的講,在農機行業黃金十年的快速發展中,行業整體氛圍比較浮躁。哪種機器來錢快,大家都是一擁而上。最典型的,比如說現在的玉米收割機、烘乾機、無人植保機等。
而看一個行業的技術基礎,最直觀的就是看它的行業技術標準和規範,但在農機行業,這種"冷板凳」和「雞肋活」無人問津,不信的話,請參見附圖一、附圖二。

【圖片來源:浙江農機化信息網】
看看,是不是有些行業標準比你我的年齡都大?
企業忙著掙錢,院校忙著課題,誰該為此負責?
要知道,企業技術部門的研發、主管部門對農機的評審,質檢機構的產品的鑒定等活動,都依賴於此。而這般老掉牙的技術標準,能發揮多大作用,實在讓人心裡沒底。
B、專利保護是技術創新的動力
如果要問,農機行業什麼最流行,「你抄我抄大家抄」的逆向工程可以位列三甲。
具體的表現方式,有窮矮搓的「買競品產品回家拆解法」,還有高富帥的「挖對手核心技術釜底抽薪法」。
可以說,專利保護是技術創新的動力。沒有專利保護、尊重知識產權的產業環境,誰會費心思、花人力物力時間去研發技術、打磨產品?
而農機行業目前的技術應用方面,如動力傳動方面, 拖拉機還是以傳統的齒輪機械式換擋為主,小麥收玉米收等還是以皮帶、鏈條傳動為主。而液壓驅動、電液結合等高端技術的應用方興未艾。
高端技術的應用,如靜液壓驅動方式,考驗的是不僅農機主機廠的技術匹配,還要求它的供應鏈整打造和整合、裝配工藝和環境都有很高的要求。正因為我們的技術應用比較低端,所以山寨才如此嚴重,在產業升級的未來,此種情形應該會得到遏制,也希望農機行業從業者做好自律,希望農機行業協會和主管部門加強引導。
二、技術創新的路徑
一般而言,技術創新有獨立創新、合作創新、引進再創新三條路徑。具體哪條路徑最優,要看每個企業的具體情況。
A、獨立創新
獨立創新也可稱為率先創新,是指在無其他企業技術引導的條件下,企業在獲取技術和市場創新機會後,依靠自身力量獨立研究開發,攻克技術難關,獲得新的技術成果,並完成技術成果的商業化過程。
舉例,最近幫助汪峰追子怡、上頭條的大疆無人機,可以算獨立創新的典範。
目前,農機行業非常火的一個細分領域,就是無人植保飛機了。君不見,14年武漢農機秋季展上,漫山遍野的無人植保機?

不過,你知道嗎?這些無人機中的「大腦」---飛控模塊,基本都是大疆公司的傑作。
06年成立的大疆公司,在最新的一輪融資談判中,紅杉資本出價2億元求購其2%的股權,其估值已達100億元規模。親,這還只是他們的B輪融資價格哦。
大疆公司憑什麼這麼牛?據報道,大疆創新的產品佔據全球民用小型無人機約70%市場份額。
說到這,獨立創新需要什麼?
我想,首先是要有耐心,如大疆創新創始人汪滔說,從06年創業到09年,4位創始人中離開3位,他堅持下來了。正如馬雲所說,「明天很美好,可很多人死在今天晚上!」
其次要有激情,同樣是報道中汪滔所言,他經常工作到凌晨2~3點,如果不是對一件事充滿激情,很難想像可以堅持下去。
最後要有經濟支撐,還說大疆的汪滔,他在創業最艱難的幾年中,靠在航模愛好者論壇賣航模的資金,來支撐自己的研發可以持續下去。
總結,獨立創新者,要麼是土豪,要麼是極客。
B、合作創新
合作創新通常以合作夥伴的共同利益為基礎,以資源共享或優勢互補為前提。有明確的合作目標、合作期限和合作規則.合作各方在技術創新的全過程或某些環節共同投入。
最近的例子,中聯重機研發團隊與袁隆平領軍的雜交水稻科研團隊聯手,就國家雜交水稻的農機農藝融合項目展開合作。
中聯重機方面發揮在農機研發製造應用方面的優勢,袁隆平團隊則在雜交水稻農藝方面有專長,雙方互相結合併發揮各自的資源和稟賦,為了共同的目標一起努力。
合作創新的重點在共同參與,共享成果,共擔風險。
C、引進再創新
引進創新是從事創新的組織從其他組織引進先進的技術、生產設備、管理方法等,在此基礎上創新。引進創新的優勢在於可以為企業節省大量的研發經費,彌補本企業在技術及人才方面的不足。通過有償轉讓引進專有技術知識和專利,儘管所需費用可能較高,但可避免知識產權糾紛,節省自行探索時間,降低風險(有時會取得許可方的技術幫助),更快、更有效地生產高質量的新產品。
另外,這種創新開發周期相對較短,創新的組織實施過程有一定的參照系,風險性相應降低。但是這種創新策略需要對引進的技術進行認真的評估和消化。
【本段來源百度,有時間在補充,Mark】本文會在我的微信公眾號「農機觀察」上發表,對農機行業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
「農機觀察」微信公眾號成立於2014年4月11日,我們出發時的初心是:每個人都是獨立、善良、理智的個體,必然有各自的利益關切,先天會彼此的互相尊重,肯定可理性的表達立場。因此,我們可以共同建設一個開放的平台,鼓勵不同的聲音和觀點碰撞,從而為大家取得最大公約數提供基礎,最終為農機現代化貢獻大家的智慧和力量。
作為其制度上的保障,我們承諾:我們不生產農機,也不是農機的搬用工。正因於此,我們有信心保持公正、客觀的立場。


會做出哪些改進與創新?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我如果知道我不就去做了嘛……
農業機械的研究和其他學科的研究在科研階段沒有什麼特別的不同之處,還是需要不斷的模仿,模仿就是學習的過程,起碼先學會。針對 如何實現 這四個字,我大概說說我的理解吧。不去說什麼加大科研經費投入等等這些其他學科也一樣的東西,就農業機械發展其他階段的不同說道說道,以求拋磚引玉。

1、中國和其他國家國情最大的不同不在於硬體而在於軟體——制度、政策、模式。
大家常常說的一句話是:中國的國情決定中國沒法順利的走機械化,諸如此類的。主要是大家的目光常常集中在美國。實質上中國的硬體(比如地形、面積、規模之類)條件並不是獨一無二的。日本韓國等國家也是土地很迷你。所以你看近兩年,戶籍改革、土地流轉、家庭農場……這些關鍵詞就可以說明國家的動向:除新疆、內蒙古、東北等地方,其他地區很可能不會走美國的大農場模式,而是走中小型合作社模式
既然明確了方向,那麼問題就在於那麼多農業人口需要城鎮化,這兒就又拋出幾個關鍵詞,戶籍政策、老齡化、日本陷阱。不做展開,不然跑題了。這裡一定說一下陳錫文,他的觀點對這個問題非常的擔憂,說嚴重點,能否順利把農業人口過渡、能否順利抵抗住老齡化問題,能否順利熬過經濟的寒冬,直接關係到中國的生死存亡。有這個危險意識之後,你再看看最近政府的一系列改革,能否體會到這其中的危險和勇氣。

2、到底是「農業機械化」還是「機械化農業」。
前者是之前多年的說法,後者是最近幾年的新提法。這其中的意義是,我們在地方農業和農機兩個部門調研過程中了解到,這兩個系統結合的很不好,各干各的,或者說是農業一直在要求農機適應農藝,現在看來這個觀念不完全正確。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生產過程中,將一部分工作交給了機器;機械化農業是指整個農業生產都是依據一整套機械進行的,不僅僅是機器,還有配套的管理模式,農藝要配合機械。我們很欣慰的看到這個正在慢慢轉變。這其實就是改進和創新。

3、該引進的引進,該自主的自主。
有了上述兩個背景,接下來就是引進和自主,我不大同意拍拍腦袋一股腦強調自主。該引進就引進,先活下來。現在農機行業都虧本,活都活不下去怎麼自主。引進說白了就是偷……重點是偷一次就要學會,別老偷。

4、企業的路。
參考汽車行業、手機行業。現階段小作坊、小工廠的劣質產品受歡迎只是一個產業的必經階段,不能因此說農民只適合用這些。一個生產產品的行業,產品普及率從0開始,各種小企業迅速誕生,迅速致富,一直到普及率50%,這期間是個企業就能掙錢。這就是過去十年的事,被稱作農機行業的黃金十年。從50%開始,各種大魚吃小魚的戲碼開始上演,大量企業滅亡,偉大的企業誕生。資源整合之後,一直到90%以及以上普及率,企業又開始掙錢了。巧的是,近兩年農業機械化水平超過了50%,農機行業今年全行業虧損,很多小企業生存不下去了。所以企業的路很明確。所謂偉大的企業誕生,就是自主的東西不斷出現的過程,企業可能長期不掙錢,都是投入,誰能堅定的走下去,不去追求「掙快錢」,誰就是將來中國的約翰迪爾。但是,不巧的是,偏偏遇到城鎮化、老齡化、中國經濟問題的重要關口。農機的命運真的就是在賭國運了。

我先寫這些,還有些點總結不出來,比較亂,看看別人答的再說。
接下來的內容,我就來說說為啥要介紹上面那一大堆東西,那些和問題有什麼聯繫。

在上述背景下,按照機構類別,咱國家的農業機械可改進和創新的地方可分為:
政府 (制度、政策、模式、產業規劃)
科研院所 (前沿技術、技術難關)
企業 (技術、技術成果轉化)
這三者是互相協作的而不是獨立的,括弧內是實際內容,同時也是這個問題所涉及的幾個方面。
農業機械依然會繼續發展。這不能叫誰的選擇,這是上述1背景下,被迫的。之所以叫被迫是因為依然有大量的人的觀念是」農民不種地幹什麼去?所以不能發展機械化「。

可創新點:
制度、政策方面的就不展開了,跑題了。
模式方面:
所謂機械化農業,很難繞開農藝只談機械,這方面的改進與創新就需要借鑒國外的經驗,不能只引進機械不引進耕種制度。因此找到適合國內的機械種植模式是一個重要的創新點。
比如棉花,棉花採摘機械國外尤其是美國已經100%應用了,因為採摘機械的技術難度非常大,因此從耕種開始,等行距、合理密植、田間管理、脫葉劑的使用,到後續棉花打模、開模、軋花,全都是配套的,每個環節都抓了,機械采棉的品質才能上來。
前沿技術方面:
近了說有 無人機技術、無人駕駛技術、精密播種技術,遠了說有機器人、遙感技術。其實就和工業一樣,農業生產也需要精準和控制。精準到每片葉子多大,往哪個方向生長,每株苗需要多少水,需要多少養分,這些都可控制。並且是在大田,不是在溫室。
農機技術方面:
現階段技術難關主要有棉花採摘、殘膜回收、甘蔗收穫、油菜收穫、玉米收穫、玉米青貯……最後兩個這兩年很火。幾乎都是收穫階段,都是主要農作物。這些都是創新點。經濟作物比如茶葉、林果之類的不甚了解。值得一提的是,牧草。玉米青貯和牧草的火爆,說明中國人的餐桌上的東西開始由植物向動物轉化了。肉類、蛋奶類食品的需求在增長,動物需要吃植物,所以你看玉米成了第一大作物,土豆開始主糧戰略,應該都是有關係的。
生產技術方面:
這方面就需要基礎工業的發展了,材料、工藝、生產質量……農機的兄弟——工程機械能做好,那麼顯然有很多技術在農機上還沒達標。可創新點很難講,能跟上工程機械不掉隊就很不錯了,哪怕不創新都可以……


如果用網遊打比方,其他行業和國外比,都是內測階段就開始玩的大號,咱農機行業和國外比,別說內測了,公測都沒趕上。別人都滿級了咱才建的小號……
所以看其他人的回答提到的東西,真正是咱創新的技術幾乎沒有,好不容易搞出來一個,用幾年發現不行,還得引進,出現這個情況,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國國情不同,所以國外的方法肯定不行,必須搞不一樣的新方法」這種觀念導致的
所以我在上面幾個背景介紹中就說了,中國國情不同之處在於軟體,在於農民觀念,在於政府觀念,所以國外技術會失效,但是要改的不是技術,是觀念。技術經不起再折騰了,再折騰下個資料片都開了還沒滿級呢。
這種情況下,勢必就要先打怪升級,用較快的速度踏踏實實地走完前人走過的路,不要過分追求跳躍式發展,引進吸收勢必還將持續一段時間。滿級之後才是遊戲開始的時候。等農機普及率90%以上的時候,才是真正意義上創新時代的開始。


艾瑪第一次被人邀請好激動

謝邀,接下來是正文:

首先農機的技術創新這一點我國是一直在做的,來來來,看些圖

這個是水稻插秧機械,還有全自動不用人操作的那種我沒找到圖片,大概差不多就是多了個單片機控制系統。這東西一邊開一邊就插完秧了,對比下

解放生產力啊!而且種植間隔均勻,排的也很直,為將來除草施肥自動化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並且,這機器是真正意義上的農機在中國因地制宜的結果!!別的科技點較高的國家一般不大規模生產水稻。
從這一點看,農機的創新是逐步的,中國的國情與發達國家並不一致。農機的普及雖然解放生產力但是同時也會讓相當一部分農民失業,對於剩餘生產力如果不能消化那麼農機的普及就是笑話。這個就有點政治了。
再來看個圖,並附新聞:

近日,多家中央和省級媒體記者走進紹興新昌縣捷馬機械有限公司,現場觀摩該公司在茶園「機器換人」方面的最新成果——自主研發的茶園中耕機在茶園裡勞動。據了解,這種茶園中耕機一天可以耕地10畝,是人牲工作效率的20倍。曹連榮 攝
——紹興網

這個是2014年10月的新聞。再來張圖

這個是日本靜岡縣的一處茶園景象,09年的圖,不得不說很漂亮。對於一下自動化水平!再來一張國內的

這個是中國的採茶機,發明時間蠻早的,原理就是一個電鋸在前面,後面一個大口袋,然後鼓風機什麼的往裡面吹。
對於茶葉這一點,我想表達的是:在茶園農機自動化這方面,中國茶園受制於地形、農民經濟狀況以及顧客喜好等因素始終難以發展。一些實用的新型農機往往都是輕便的、功能單一的。
中國很多地形都制約了大型農機的發展,比如翻耕,要是在平地,想日本那種茶園的話直接大型翻耕機進去就好了(其實中國也有茶園作業的翻耕車,但是特別小,沒找到圖),但是中國茶園多在坡地。另外,日本食用茶的方式——抹茶對茶形不注重,所以採茶時只要方便些即可。但是中國自明朝後就不再食用抹茶,對茶形的挑剔使得在茶的採摘上難以實現自動化。上面那種採茶機採的茶一般用作茶包吧反正是上不了中國人的檯面的。

上面的敘述有點凌亂,總結一下:
1.農機的發展勢必能夠解放生產力,同時也會造成大量從事農業工作的人失業,我國的農機發展勢必是循序漸進的,激進的發展一定會遇到重重障礙。
2.由於中國地形的限制,很多新型農機往往是輕便,功能單一的。這樣可以靈活組合,對賣農機的和買農機的都好。
3.中國人對農產品的一些要求往往會使得農機發展受限,比如對茶形的要求使得簡單的採茶機不能滿足需求。
另外,一般對於國外優秀機械能引進的一般就直接引進了,沒必要做太大改動。不適合本土條件的一般也就做個參考,沒必要改動後再引進。然後優秀的適用的引進後的改進,這方面應該和汽車行業差不多吧過程,我也不清楚,如果有人知道的話,希望能夠提出來,不勝感激。


以上,均為個人見解,如有不當之處,還請不吝指教


=======2.10號更新線========

評論區里 @李潤澤回復說記得插秧機是日本引進的,查了下覺得水稻插秧機的發展還是很符合該問題的,特此更新

接下來我所說的水稻插秧機都是指將水稻秧苗移到圖裡的設備

水稻插秧機的原始發明者為楊國新,發明時間是1949年,最早為梳齒形的,是在手搖紡紗木車的基礎上發明的,樣子是這樣的:

這首先回答了插秧機的誕生地問題,其全稱為「無錫農科一號齒輪梳髮式畜力插秧機」,接下來的歲月里,楊國新先生在這基礎上將材質改成鐵質,並且將其幅寬加大,用牲畜做動力,並進行了一定的改進。

1956年4月11號,我還記得,我帶著插秧機到武昌參加全國水稻插秧機發明試驗會,那麼試下來,我這台插秧機大家共認是成功的。這樣,我這台插秧機就通過武昌會議在全國推廣了,大家都學去了,最後就變成了中國的鐵制結構的牛拖的插秧機。
——楊國新

此圖為楊國新先生以及他的插秧機。莫名想到那個年代的機械多是簡單卻又含有智慧的,其工藝雖然並不一定精良,但是其中所包含的人類在困境下所迸發的智慧的曙光卻是耀眼的。
接下來,時間到了1962年,這個發明傳入日本並為各國所接受,人稱「楊氏插秧機」。
時間到了1965年,那個躁動的歲月里,還是楊國新,對當時已有的插秧機進行創新性的改進

可以對比上面兩張圖,細節上來看還是有不少差別的。還有這個發明最後死於大浩劫也是一件令人悲痛的事情。
圖片資料來自世界第一架水稻插秧機發明者楊國新提供的資料和說明[ 注目無錫 東林書院另外,手扶式插秧機確實是從日本引進的,最早引進應該是在改革開放後。

這是手扶式插秧機,幾年前又有了乘坐式插秧機,不過是中國還是日本發明的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有那麼一大波學農機的在研究這方面的東西。對於國外優秀的發明是有必要引進的,但是我們自己也需要不斷改進。具體現在是在哪些方面有所努力和突破,由於專業局限,尚未可知。就我所知的只有一個華中某大學的關於插秧機器人的發明,即無人操作即可前行並在走到底的時候自動轉彎繼續下一排,老師給看的視頻,百度不到,不能給圖了,各位見諒。


上面有很多答案回答得很好了。我換個稍遠未來的視角來談一談好了。

一個自動化的解決方案主要包含4個部分:
感測器
因為農田的特殊性,使得農田用感測器不適合永久布置。那麼我們需要一個移動平台的解決方案來監控農田的土壤成分。

如果有幾打這樣類型的地面單位,他們可以在精確定位系統和蜂窩網路的支持下監控大片農田的土壤成分情況和作物根系的生長情況。

通訊通道
通訊大概是最易解決的,方案很多,可以是農田中立無線通訊塔,配合各作業單位之間的藍牙或其他通訊網路,可以十分方便的完成作業單位的在線控制。

控制系統
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自動控制方案,一般是無人值守的。這就要求控制系統有一定程度的人工智慧,我想這個智能是容易實現的弱人工智慧。它會調配作業單位將農田的環境維持在最適宜農作物生長的水平。

執行機構
農田中的執行機構的任務是給予適量的水、農藥和化肥。這個工作可能需要一些大型的多臂機器人來實現。他們順著農田之間道路下的水利管道移動,按控制系統規劃的路徑來移動和噴洒工質。

到那個時候,就沒有農民了,只有農業工程師和農業科學家。


中央電視台第十套科學教育頻道有一部真人秀,叫我愛發明。。。
《我愛發明》官網
雖然有許多民科,但是我覺得很勵志有真本事,比物理吧里的那些民科勵志多了。

農業機械如何實現技術創新?
學學他們就好了。


歇腰,這個問題是我的專業問題了,但是呢本人仍然只是在校大學生呢,本來只是來長長姿勢的,這一次遇到了專業問題了只能發表一點不成熟的觀點,望諸位大神們多多提點(^_^)。 額,忘說了,放寒假了,家裡沒網線,只能爪機作答了⊙﹏⊙,出於額滴緊巴巴的流量考慮,簡要一點吧o(╯□╰)o。—————————————————————————黃金分割線———————————————————— 看了一下以上各位大神的答案,說的已經很多了。那我就再稍稍的說一點點: 先看題主的問題,相對於中國現在的「引進消化吸收」,額,說的難聽點就是抄襲(⊙﹏⊙不會被查水表吧),但是這個模式也是有其優點所在的,說實在的,國外的農業機械真的有領先中國30-50年,所以說先吸收國外的先進經驗再進行創新是一條切實可行的道路。先來看一下國外的農業機械的水平:大功率,拖拉機可帶操作機多樣,享受的駕駛室環境,以及著名的3S技術( RS(遙感,用於收集數據)、GIS(地理信息系統,用於處理數據)、GPS(定位系統)那傳說的測土配方技術就是由這幾個技術實現的),看看人家的技術,智能化,專業化,精細化,大型化,不多說了,去拿一塊紙擦擦口水去o(╯□╰)o。
然後呢,創新點和發展方向就可以看出來了嘛:第一,功率與能源的創新,不用多說這個方面的創新不論是在農業機械方面還是任何機械方面或是汽車飛機的方面都是創新的核心問題;第二,拖拉機可帶操作機,無論是傳統的犁、耙、播種機、收穫機,還是新式的各種各樣的農業機械,其發展空間都是相當大的,還有在拖拉機的前後雙向的動力輸出,以匹配多樣的機械要求的方面也有挺大的發展空間;第三,環境,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民對於農業機械的要求不再單純的是用的要求,更多了精神享受層面的需求,所以在駕駛室環境方面也有很大的提升要求;第四,(啊哈,我農業機械最高大上的環節終於來了)3S技術方面的發展創新了,所謂發展,當然就是像國外學習,將這一些技術應用到農業機械方面,但是更重要的必然是創新,比如說GPS創新的應用為中國自己的定位技術,GIS擁有我們自己的數據處理手段等等,同時與之相關的呢,必然就是感測器,PLC或者單片機的自動控制,處理器等等方面的創新了;最後,看見前面有知友說到中國的國情,嗯,很大的問題,中國的地形不同,種植的農作物不同,很多很多方面的問題,尤其是現在生產模式仍然是小農經濟,大型化的農業機械實現有很大的困難,所以中國現在正在實行的農村土地集約化便是非常有利於我們大型機械發展的,另外中國的地形太複雜,山領地多,而且大棚種植愈發繁榮,所以小型農業機械的發展同樣也是必不可少,而且同樣也需要朝著智能化發展。
好了,就先說這些吧,以後看情況補充,望各路大神不吝指教。


針對大田農業和設施農業分別引進歐美和日本農機技術,進行相應的本地化。有技術的做好細分配件,比如犁鏵、排種器中的排種盤、排種器驅動器、GPS模塊等,和歐美日競爭。


謝邀
農機創新這個話題很大啊,我就結合我能接觸到的一些資料和技術成果分享下吧。
因為我本身是計算機專業的學生,畢業後從事農業信息化的工作,多少接觸過農機的項目,但是這些項目是否具有價值,還是科研單位申請經費的借口,我就不知了。從農機技術創新的角度來說,我覺得未來有這麼幾個方面可以大家探討下,前提是互聯網的高度發達和普及。
1. 物聯網
這幾年物聯網火了,IOT這個詞已經被炒的糊了,但是物聯網技術從現在來看主要集中發展在智能家居、電動汽車、智能電視等行業。一些互聯網公司聞到先機,已經推出產品,墨跡天氣的空氣果、小米的手環、魅族的電子稱等等吧,其實就是將物品接入互聯網,獲取用戶的數據,並對數據分析。互聯網用戶的數量和產生的數據都是海量的,數據計算量也是龐雜的,這就引出了大數據和雲計算,其實可以說大數據和雲計算是為物聯網時代的到來做技術上的預熱和準備。
其實最早形成物聯網雛形的行業應該是農業,因為精準農業的定義就是通過感測器等精準設備來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這就使得農業在一開始就大量的部署和使用感測器,只是缺少最後一環,數據的海量存儲和大規模分析計算。這也是整個農業行業在信息化過程中比較薄弱的環節,但是隨著互聯網等科技公司和公有雲計算平台的發展,這些都將得到解決。
農機在技術上的創新,要不同於車聯網,車聯網主要面向汽車消費者來記錄車輛的行駛數據,而農機在物聯網時代要做的是分析農業生產中生產數據。所以主要創新可以集中針對農機生產的感測器的研發(物聯網功能)和農機生產數據分析軟體或者計算模型等。
2. LBS
這個就不多說了,基於位置的服務,現在已經非常成熟了,百度地圖和高德也都有很多API可以使用,其實當前面提到的物聯網技術真正的應用在農機上,我想接下來的一些互聯網產品才能有機會應用在農機或者整個農業上,而不只是電商賣賣生鮮產品這樣,要真正的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其中基於位置的服務就適用於農機的技術創新,可以輔助農機工作,同時還能給農機操作人員提供技術支持。
3. 運營模式
說個不是技術上的創新,那就是整個的農機運營模式的創新,互聯網時代,大家都講運營模式、營銷手段,這些在農業行業真是聞所未聞。其實從中央的一號文件就可以看出來,國家連續6年聚焦三農問題,從最開始的信息化、到最近的家庭農場和經營模式的落地。農機也可以在這裡找找機遇,現在農機生產單位一般將製造好的農機賣給大的農場,然後農場自己使用農機操作,而一般小農家庭農場沒有這麼多錢來上先進的農機,這就導致了農業生產大部分小戶家庭都是純體力勞動,生產力低下。其實我想,可以把廣大的農戶和農場都想成是互聯網的用戶,而農機生產公司可以是互聯網公司,農機生產公司不光生產農機,還要推出服務,幫你收割、播種等農業生產。試著想一想,未來的收割季節,農民伯伯家裡的一畝三分地,他在家裡上網,點點滑鼠,喝喝茶,提交了一個收割訂單,然後就會有公司開展收割機來幫你收割了,想想也是醉了,我想到那時,中國也會和日本一樣,農名是最爽的職業了吧。

以上都是我瞎想、瞎掰。


農場需要的不是技術創新,而是老老實實地把機器做好,做穩定,做到故障率低好維修,但是供應鏈跟不上也很頭疼。就醬。


說2個偏的。
1。央視有個節目叫我愛發明。雖然是民科方向但是搞創新的是一些普通農民工人或者在校大學生。創新方面可能趕不上科研機構但是確實還是挺實用的。想什麼小型自動剝蒜機,自動打捆機對於現在一些農民家庭還是挺實用的。題主可以去看看。
2。我的老師在用互聯網思維(?)搞大型機械行業。涉及一些專利等搞出來了再細說吧


當人力的成本低於機器的時候,考慮這種問題就顯得有些過早。我們可以說你走在了時代的前列,但是這種引領帶來的是萬丈深淵。所謂識時務者,賺大錢。如果不能創造市場,最好還是跟著市場,滿足市場。從來不認為生產力是解放出來的,生產力是被剩餘下來的,被剩餘的生產力不得不找到出路,才不斷推進了科技的發展。
所以,我認為現在的問題是,稀釋農業生產力,當然目前中國也正在進行這個過程,最明顯的就是從事第三產業的人越來越多。勞動力向其他產業的轉移,才能解決從事農業人口數量巨大的問題。到這種轉移中的人,認為自己可以遠離土地並且可以更好的,更穩定生活的時候。你會發現星際穿越中的機械化農業已經在國內指日可待。


農機的技術創新主要是使農機適合當地的農業生產過程,並提高作業精細化程度。比如前些年的水稻插秧機都是行距30CM,在中國南方推廣的時候發現行距25CM基本苗更多,栽插效果更好,這幾年鼓勵推廣行距25CM的。南方水田不太集中,大型植保機械用著費勁,植保飛機又太貴。有人就在乘坐式插秧機上加裝葯桶和噴管,還挺好用。只要農民用著省事,又能保證作業質量,都是農機的技術創新。


我們真的很需要一款自動收集打包秸桿的聯合收割機!


謝邀,在在農業機械這方面,其實是分幾個不同的地域了。我個人家是北方的,在南方也工作過。北方的農業其實現在還在還在政策方面,做好土地流轉政策,北方農業可以完成集約化,機械化可以做的比較高,這方面應該還是可以學習一下國外的先進設備,做一下小型化及適合國內的改進。我個人是比較關心節水灌溉設備的,因為現在北方的灌溉感覺還是以前的老模式,很多很早就在書中看到的國外比較節水的灌溉方式都沒有普及開。南方在機械化這塊就差一些,我在廣西那邊上班的時候看到那裡很多地都是小塊土地,完全沒有機械化。這方面肯定有很多工作可以做。而且那邊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在外打工,地里的工作都是婦女老年人做了,還是很應該很需要機械化。這一方面因為國內特殊的地形,沒有聽說國外有類似設備,因此還是要靠國內自己研發,那些地區雖然不是主糧區,但是農業也不會放棄,還是很需要國家支持的。個人學的雖然和糧食相關,但是機械這塊真心不懂,只是按個人經驗說這麼多吧。


總的來說,資金,人均土地面積,技術,是三大硬傷。
====================我是分割線============================
先簡短的說一下。
世界比較著名的農機品牌
美國迪爾公司
凱斯紐荷蘭公司
德國克拉斯公司
沙姆道依茲法爾集團
國外的機械精度高,舒適性,以及安全性,耐用程度都要較國內好。
為什麼呢?
1,國外多以大型農場,一部機械可管理大片的土地。資金充沛。
(相比國內,國內目前以小農戶為主,雖然有農機補貼政策,幾個農戶共用一部農機,或者有人專門買了農機出租。從資金以及利用率上達不到理想的效率。因為資金的問題,一部上百萬的農機幾乎沒有市場。或者說市場很小。便宜一點的又沒有那麼好的舒適性以及耐用程度,和精度。)
2,國外技術成熟,很多零件國內技術比不上國外。
比如(陶瓷軸承國產與德國產的比較)。
這點我就不多說了。
3,目前好像不知道說什麼,這是個坑,以後再填。==#


消化吸收國外的先進技術,除了購買(不過有些技術別人不賣,只能是靠自己攻關完成)。還有就是模仿,先模仿再超越。

國內目前的農機水平和國外有至少20年的差距。差距在縮小,但是還是有差距(廢話,可以忽略)

丘陵,多山,梯田一帶。應該是發展小型機械,大型的不方便也不經濟。平原地區複製一下歐美也未嘗不可,平原地區土地流轉我是很支持的,目前農村老齡化現象嚴重,大部分年輕人都不願意去種地,把土地集約起來有能力的人去種植,技術大型機械都能得到有力利用。如果精度高的機械,很棒的機械,國產目前水平還可以,就是成本太高。散戶根本買不起也用不了。這就是集約化的好處。統一管理。
歪樓:土地流轉還得慢慢來,如果大部分人湧入城市,城市可能沒有那麼多的工作崗位,這也是個問題,一步一步來吧。
(我學的目前接觸的都是玉米收穫。還沒有鋪開去,說的不對還請指正)


搞機械化就要土地集約化,而在中國實現不了,所以我不看好中國農業機械發展前景。

一方面是基礎的材料科學不過關。

二是技術控制和質量管理不過關。

三是設計標準太低,而且還可靠性差。

四是小農經濟制約農業機械化,限制拖拉機的銷售市場。

========================這是分割線========================

目測農機具的技術創新。

實現技術創新,外國的拖拉機技術已經很成熟了,無非就是「豪華型」拖拉機,自動化、液壓懸架、電-液操縱、差速鎖等,而這樣的創新就是技術升級,結合中國的人力、物流、倉運輸成本,價格必然上升,而市場能不能接受?

另外一種創新,就是偷工減料,這個中國人最擅長,但也不能長久。

所以我國的農業機械創新是市場決定,其實就是農民決定,農民當然喜歡自己能消費得起農機具。所以農村就出現了一種維修農機並自己製造簡易農機的小作坊,雖然東西粗製濫造,但很受農民喜歡。

========================這是分割線========================

目測農機具的高端市場。

我的一個朋友經銷美國造的農機具,質量超級好,有些職業農民(就是土地流轉以後的種地大戶)非常喜歡,因為是美國造。

他說:高端的農機具,市場狹小,國產的很難進入,再加上國產的高端農機具質量不穩定,可以用質次價高形容,所以鮮有人問,所以很少經銷國產高端的農機具。

========================這是分割線========================

問:土地集約化是現在正在進行的事情,怎麼能第一句上來就說實現不了呢。

答:中國的土地集約化和美國的土地集約化的規模是不一樣的。我們的土地集約和美國的嘉吉公司比起來比起來還差太遠,美國只有農民100萬,這一百萬還從事制種、化肥銷售、農藥等,這一百萬可都是資本家啊!建議你百度日本人拍的紀錄片------糧食危機,看看美國人是怎麼種地的。我們和美國技術上差二十年,觀念上差一百年。

========================這是分割線========================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我仔細了解過農機行業,如今其實我國的農機化率很低,首當其衝的不是做多少創新,而是先把目前的空白補充,應該應地制宜的去做一些農機,比如適合兵團的棉花採摘,要說如何實現技術創新,據我所知,目前國內的農機生產基本都是靠著拆卸國外約翰迪爾等先進的農機製造商的農機來做的,要說自己創新,幾乎沒有。


本人是農村的,以我的角度看,現在二三十歲的基本上有個學歷,都在城市工作,沒有學歷的也在縣城或者四五線城市打個工,有點資本的開個小店,年紀再大點的去縣城擺個小攤弄個煎餅果子,開個豬肉店blablabla,農村剩下的勞動力只是四五十歲的了,了不起三十大幾將近四十,他們用的雖說現在農機但是還是跟n年前一樣,沒什麼實質的變化,談不上機械的技術創新。說到這裡貌似有點跑題了,但我想表達的是不是技術的創新二十真正能符合現在農村的發展,讓農民能買得起的好用的裝備,一個好的裝備是很先進,但是現在還是家庭承包責任制,農民沒那麼多錢買裝備,他年紀也不小了,他也不希望做很大的投入,他只想賣苦力能掙個溫飽,或者給家裡添幾個大件,所以創新就是更加親民更加實惠的方便農民


不用創新 ,能踏踏實實的解決本土問題,就可以了。而且要容易養護,修理 。


瀉藥 對聽過的一個講座有點印象 大概意思是以後把北方作為糧食作物的產區 ,而南方作為經濟作物的產區,我想這應該對農業機械化的一個因地制宜的措施


推薦閱讀:

TAG:技術創新 | 農業機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