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製作降落傘之類的減速裝置使得探測器降落在木星和土星的內部探測其內部呢?

最主要的是為什麼不試圖探測氣態行星的內部


因為二十多年前就干過這事兒了。
伽利略號木星探測器,1989年發射,1995年進入木星軌道,並在入軌五個月前發射木星大氣探針。
探針以48km/s速度再入木星大氣,2分鐘後減速至亞音速並打開降落傘,期間最大過載230g。再入57.6分鐘後,在木星大氣156km深度停止工作。當地壓力22個大氣壓,溫度152℃。


至於為什麼沒有更深入的探測,因為結構扛不住了啊,儀器都爆了還探啥呢。前蘇聯的金星探測器的教訓也擺在前面呢。

PS:NASA的科技力和執行力非常讓人敬佩。

對了,詳細內容請參考: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Galileo_Probe


我感覺答案都在瞎答 什麼大氣壓 木土大氣壓是很高也要到一定深度 人類探測器都到金星表面了 還是因為熱廢的 金星表面溫度高達500℃,大氣壓約為地球的90倍(相當於地球900米深海中的壓力)。 900米深海很屌嗎 和卡梅隆的潛艇比都是渣渣了

還有沒有表面 人家問探測大氣層啊蛋疼

為什麼不做專業的大氣探測器 就是因為數據傳不回來啊

至於探索土木內部 juno現在的超低軌道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做到

人類都能造出下淺水一萬米的潛水艇了 水壓面前氣壓算個渣渣

問題是進入大氣層後就不是空間探測器了

一直下墜 信號死都穿不出來 包括現在載人航天出入地球 也是沒信號的

另外 在上層大氣的時候 卡西尼和伽利略都是天線朝上墜落的 拚死傳回點信號 最後一張照片是在很高的地方拍的 為什麼再往下不拍了 因為拍了也傳不回來……

再往下進入大氣厚的地方就開始燒了 你看這結構 能扛得住燒?

繼續補充 還是像上面說的 進去之後就不是軌道探測器了 不能用軌道探測器的思路來 你進了星球 無非就是1.固定一個儀器丟地上 2.車子 3.飛機 4.飛艇 5.船或潛艇

然而人類歷史上 就只有12 長時間工作的 就只有在火星和月球上

第一個就不說了 畢竟有個穩定的固態地表在那裡是最簡單粗暴實現的 缺點就是只能探索自己腳邊

現在主流當然是2 探測車

那麼後面幾種 空氣和液體里的探測器 顯然沒有前兩者好實現 要面臨的問題是很多的

哪怕在地球上 飛機和船都沒地面工具容易 船不固定就飄走了 一般情況下車子不固定可以放到天荒地老 飛機就更不用說了

哪怕在地球上 超長時間無人控制的飛機也是極少極少

在外太空星球表面 要面對的問題更多 比如土衛六 科學家在研發潛水艇 試圖探索液態甲烷海洋 但是你們有沒有考慮過 1.海洋表面比地面少 你要確保真的能降落在海上 2.液態甲烷不是水 很冷 3.液態甲烷密度超低 人體密度下 你站在裡面只能走路(如果不凍死的話) 4.氮氣溶解在液態甲烷里 導致推進器效率極低 光轉不動

上都是科學家在研究的課題 壓力? 那根本不算個事

同理 土星木星你要進去 固態地面就不考慮了 就算有那也太深 你下不去 液態也不考慮 到液態都幾千度了 壓力還大到無法想像

那能在土木里探索的就只有飛機和飛艇了

但是

1.你打算如何展開? 真的指望非摺疊狀態下直接丟進去?

2.別忘了土木都有超級風暴 那風速 吼吼

3.應付第二點 你只能找相對平靜的平流層 問題這個苛刻的條件

4.以上3點 你打算如何在完全無人操作的情況下實現? 這還有很長的路

5.信號如何傳回來

6.如何長期穩定的飛行 面對前面5種情況 隨便哪樣都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火星探測器 那堆雙胞胎 超期服役快十年了 多次生死邊緣 但是別忘了 人家是在地上 面對冬季長夜往往選擇關掉所有儀器保溫 人家可以冬眠 你飛行器可以嗎?

現在好奇號之類都是核動力了 輪子出了問題 就趴窩等著就好 控制中心再在地球模擬行走軌道 慢慢來 一天挪個十幾厘米慢慢挪出來 就算倒霉到頂真的走不動了 也可以做固定探測器

你土木飛機飛艇 發個信號回來 總部我遇到個強風 某某翼面失靈了 不用想了 nasa收到的時候那飛機已經掛了

nasa有在研究火星直升機 但是2020火星車你就別指望帶直升機了 今後地外第一個飛機肯定是在火星 火星這道坎都過不去 別指望飛土木了 (土衛六倒是真的飛行條件比火星好)

還有氫氣球…… 你別忘了 土木上層大氣主要成分也是氫氦 這浮力慘不忍睹

何況在地球上 為了讓氦氣球能到超高空 因為上層大氣密度低 浮力慘不忍睹 因此氦氣球也是薄得慘不忍睹 比你家保鮮膜薄多了

記得那個紅牛超高空跳傘嗎? 其實之前試升空過一次 輕輕一陣風吹來就吹壞了 搞得整個計劃差點廢掉 後來換了氣球天氣好 才再來一次的

土木的風暴 吼吼……

木星:聽說你想下來開飛機

PS:另外再說說飛機吧

你以為朱諾號是個玩具 跟你買的高達手辦那麼大

其實他是這樣的 和真的高達一樣大

這玩意用太陽能 然而在木星軌道太陽能 這大如網球場的太陽能板 產生的電力

只夠一個吹風機…… 這還是在真空里……

所以你如果用太陽能飛機 在木星大氣里 你首先確保你這太陽能板夠輕薄 還要同時擔負機翼的作用 然後 你就可以開著這一個吹風機左右的飛機 去對抗500公里每小時的風暴了……

啥 你說核衰變電池? 那玩意是續命久 其實功率也差不多 那我就算你兩個吹風機吧 ... 開著兩個吹風機的飛機 美滋滋...


因為題主你也知道,木星和土星是「氣態行星」啊。沒有陸地可以著陸啊,甚至可能連個氣液交界面都沒有,對此有一個思路就是製造一個飛艇在土星和木星的大氣裡面飄著,可以下沉和上浮。

我看還是飛機比較好,氫氣熱氣球的載重能力十分有限。


除了有人提到的伽利略號木星探測器帶的進入木星大氣的探測器(當然了, 伽利略號本身最後也是沖入木星大氣防止污染木衛二-歐羅巴), 卡西尼號其實也是帶了附帶的登陸探測器的, 只是它是設計用來探測土衛六(泰坦)的

卡西尼號的全稱是卡西尼-惠更斯號, 其中:

2004年12月25日,惠更斯號脫離母船卡西尼號,飛向土衛六。

2005年1月14日,惠更斯號在降落土衛六過程中拍攝土衛六照片,並測量風速及壓力,分析大氣層氣體,並將數據會傳回卡西尼號軌道器。惠更斯號最終降落在上都地區,並拍攝人類歷史上第一張土衛六表面照片,惠更斯號在土衛六上運作90分鐘。

來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A1%E8%A5%BF%E5%B0%BC-%E6%83%A0%E6%9B%B4%E6%96%AF%E5%8F%B7

拍得的土衛六的表面照片:

(來自NASA)


卡西尼號帶的是相機,和飛火星的好奇號任務不一樣。

卡西尼事實上進入大氣層以後傳了兩張照片就失去聯繫了。


壓力山大啊 ,以前毛子搞了N個金星探測器全都有去無回 最後才發現是金星的大氣壓實在是太大

何況是這種氣態的巨行星


爪機打字,就簡單說一下吧。
先說主要原因:壓力
我們都知道大氣壓,同樣的,在木星土星這樣的氣態行星上同樣也有大氣壓。
來複習一下初中物理:氣壓跟什麼相關?
所以,就算掛上降落傘,能降落到儀器抗壓極限高度嗎?
再說次要原因:大氣成分
我們地球大氣是氮氧成分為主,木星土星目前認為是氫氦為主,氫氦的密度低,密度低導致大氣稀薄,目前認為土星的平均密度低於水。在稀薄大氣中,降落傘減速效果十分有限。


  1. 必須燒掉以保證探測器機體上可能攜帶的地球微生物造成的生物入侵,NASA管這個叫 planetary protection. 這個是主要原因。船的內部其實很溫暖,微生物可以在這種情況下生存很久。

  1. 其實不管怎麼著陸,都會被燒掉,土星大氣幾乎沒有什麼浮力的。
  2. 信號發不回來。

推薦閱讀:

日全食對地球和人類有什麼影響?
為什麼有的星星閃彩光?
如何看待「離太陽系最近的比鄰星發現宜居類地行星,可能還有水」?
如何證明地球是圓的?
中國的霧霾長期來看會不會對中國天文學發展造成影響?

TAG:天文學 | 行星 | 太空探測器 | 天文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