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如何在正常、不用太費事的前提下成功地得到自己想要的醫療信息和效果?
簡單把我上周六去醫院(也是我5年以來第一次去醫院)的過程寫下來。
1、大概是因為對著電腦工作時間太久,大約1個月前感覺脖子疼痛;
2、大約2周前,發現左腳腳背有輕微的麻木感;
3、上網查了一下,部分信息說腳背發麻是由於頸椎問題引起的;
4、嘗試挂號,預約了周六上午的某大醫院門診,考慮到病情似乎不嚴重,而且總聽到有醫療從業者抱怨病人不信任普通醫生,就找了個最普通的醫生預約挂號,挂號課室為骨科;
5、周六早上8點赴醫院,8點15分左右開始就診,我用了大約1分鐘描述了我的情況,醫生聽完後要求我去拍X光片;
6、拍X光片的時候,操作者要求我抬頭,下巴向上抬;
7、拿回X光片給醫生,醫生指著片中某一處表示我的頸椎僵直,沒有自然彎曲(但那看上去是因為我正在抬頭);
8、醫生大致講解了1分鐘(大意就是要運動,別老看電腦,吃點葯吧),然後給我開了一些葯,包括外用的膏藥、口服的治療頸椎炎的藥物和口服鎮痛葯,大約可供服用15天;
9、最後我詢問醫生腳麻的問題(實際上這是我最關注的問題),醫生表示「腳麻和頸椎沒關係,多泡泡熱水。」
10、醫生向我的病歷上寫了2行字,當然我也看不懂……治療結束,總耗時大約2小時(和醫生直接對話2分鐘左右),總耗資約1000元左右(挂號費42元,藥費約700元,X光費忘記了,由於有醫療保險,我個人花費似乎不到10元)。
我無意批評醫院或醫生(因為似乎這沒什麼用),但很顯然我並沒有從這次治療中得到我想要的信息和效果。對於這個我並不滿意的結果而言,我有沒有做得不妥當的地方?比如說也許我應該先找社區醫院?或者應該先諮詢一下應該掛什麼科室的號?或者其實還是應該選擇專家號之類的。又或者其實醫生已經把最重要的信息向我講解了,只是我自己神經脆弱……
然後,作為一個基本不去醫院,對醫療知識並不了解的人,我該如何在正常、不用太費事的前提下成功地得到我想要的信息和效果呢?
沒有匿來回答你這個問題,需要勇氣回答這個可能費力不討好的問題。
從患者的角度很理解你的感受,越是知識分子,越覺得在各類知識領域應該有知情權,尤其是對自己的身體,而不能接受醫生似乎未經過思考但是又似乎不能置疑的直接結論,覺得敷衍和不受尊重,也懷疑醫生的思考過程到結論之間的正確性。
我當實習醫生管第一個病人的時候,一個視網膜脫離的16歲小姑娘,她和她的家長每天會拋給我很多的問題,導致我每天要回家查書,查文獻,各種原因,各種概率,各種鑒別診斷。然後再很有成就感的一點點都告訴她。那時剛轉科,只管她一個病人,她出院的時候很感激我,跟我合影,說我是她遇到過最耐心,最善良,最美麗,最。。。(省去n字)的醫生。 後來他爸爸輾轉找到我,我已經轉到別的科了,說他女兒的眼睛除了我其他醫生都不讓看。OMG, 我當時只是個天天被罵的菜鳥啊。
醫生這個行業就是逼你迅速成長,否則天天有人殘酷的罵你,護士,上級醫生。。。後來我再轉到那科已經是基層幹將,每天手裡10個視網膜脫離的病人,早上7點多到醫院,8點上手術,下午4點下了手術就開始收病人,病歷永遠寫不完,簽手術同意書只能開大會,所有明天做同樣手術的8位病人及其家屬一起簽字,有問題一起問,一起答。每天11點,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第二天周而復始。
我以前給那小姑娘查的東西現在一點沒落,去偽存真的統統告訴這些病人,只是用更簡潔的語言更概括的語句。但是再也沒有病人和家屬說我「最。。。,最。。。」了。
給你看病的醫生也一樣,同樣的病,在他多年(大醫院最普通的號也是至少主治醫生,意味著它從醫學院畢業從醫已經至少6年,學歷也應該至少是碩士,想想在別的行業這怎麼著也是很資深的了吧?)行醫經歷中碰到了一個最常見的bug,一個他這一生已經重複解釋過幾百遍的病,他只可能言簡意賅的告訴你最重要的東西,包括:病因,病名,治療,治療效果如何,簡單的回答你的問題。然後就是外面翹首以待並且肚裡直罵娘的下一位了。
總結如下
1、醫生的工作負荷問題:
我曾經出白內障門診,一上午看50個號,所有人的程序是一樣的,說得話也是一樣的,病人問的問題也都一樣,半天下來嗓子都啞了,以前唱歌還挺好聽,誇的人不少,現在已經不敢去k歌了。一上午不喝水不上廁所也要看,看慢了吃不上飯也必須看完,然後下午直接上手術。
美國的醫生看病的時候,真正面對病人的時候也只有5分鐘,病人之後的具體問題都會有專門的問訊處來回答。問訊處的人不是學醫的,但是會有相關的培訓,也會一直問病人說還有什麼問題要問,讓病人,尤其是知識分子覺得很滿意,覺得之前的等待都是值得的(他們預約看病一般要2-3個月,到了還要等1-2小時)。但是全天最多只約20-30個。國內做不到,如果能做到,至少我是願意多跟病人說說的。
2、醫生的待遇問題:
我出一個門診看一個病人給我3毛錢。不管你的挂號費多少(你說你42挂號,我已經基本猜出是哪家醫院了)。挑個角膜異物,病人交10元錢,我收0元。半個小時吭哧吭哧縫個大皮裂,能給我10元嗎?看一個急診病人給5毛錢。我給你一50,我不出急診了回家在家睡覺行不行?不行,這是你的責任。說句實話,學醫能真正一直往下讀學歷的家裡條件都還不錯,要不真受不了一直到30還要家裡養著你。那3毛5毛的,對我們來說其實就是義務加班熬夜幹活。我一同學,家裡老有錢,碩士畢業了參加工作家裡送她輛50萬的車。結果在急診科24小時24小時的上班,精神高度緊張,每天都有醉酒鬧事者,一個感冒綿延3個月不好。最後帶哭腔的說:我就是拿自己的命掰開揉碎了去換別人的命。
我每天看10個病人和看50個病人是一樣的(別告訴我多出兩個煎餅錢就不一樣),我每天上1台手術和上10台手術沒區別,說到這裡,我都不知道自己圖啥了。
別說醫生是服務行業,要真算服務行業,有幾個人願意干?
美國的醫生尤其是家庭醫生,病人多收入就多,絕對的線性關係,所以會想你所想,急你所急,希望你多關照,多拉客戶,和銀行理財經理的性質差不多。國內的醫生大概就相當於銀行的櫃檯了。服務的舒適度純看改銀行的行政政策和激勵措施,這時候談人性和職業道德都是扯淡。
當然,你經歷過國外銀行的服務就知道國內銀行是多麼shit了,但是我不會去辱罵工行建行或某個具體銀行,大局勢在這,醫療行業同理。
3、醫學的本質問題
有位教授說了,對很多的疾病,其實最有效的治療是「話療」。美國一位醫生的墓志銘道出了行醫的真諦:
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醫學的路上走的越遠,越覺得身處無知之境。所有的治療都有利弊,所謂最優方案只是權衡下的妥協和犧牲。醫學能做的也只是解決了你的主要矛盾,大多數時候期望由醫生來將你的病痛完全消除只是理想境界。就像白內障,做了手術,原本失明或者低視力的眼睛能復明了,但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問題,比如乾眼,比如眩光,比如看近必須帶討厭的老花鏡。像樓主你,吃藥手術理療熱敷,所有的醫學措施都不能把你回復到原有的狀態,皮筋扯鬆了還能給揉回去嗎?做為醫生,是面對這種無奈最多的人,所以也是最快適應和麻木的人。
另外,醫學知識的不對等。醫生看你的病,即使再常見,也是多年的積累,看的書都是等身高了,可能三言兩語說清楚嗎?可以看看我之前回答的問題,都是小問題,但都是打字半小時產生的答案。
結尾有則小故事,有次手機屏壞了去換屏,換完來覺得和原來不密封,周圍有縫,於是回去找換屏的人。那師傅不在,同屋小賣部的大爺說:我以前也是換手機屏的,我不是替他說話,但是事實就是,你的手機買來的時候是流水線上機器統一組裝的,現在是他手工給你組裝,怎麼可能和以前一模一樣嗎?!
就像有次一男士,外傷性的白內障,我說你自己的晶體已經壞了,混濁不透明了,必須要換成透明的人工晶體。他問我:有原裝的嗎?我樂了,原裝的只能找你的生產廠家了,看看你爸媽還能不能給造一個。
最終結論:
1、如果想要從醫體驗好,可以選擇私立醫院,不論從模式、服務、價格都和國外差不多,但是比國外預約快。公立醫院有的有特需門診,人少,價格高,但是也比普通看病應該體驗要好。
2、多了解科普知識,醫院其實不停的在做義診和免費初篩的工作。但是人口基數太大,政府在這方面投入太少。只能靠自己了。
3、多交一些醫生朋友,純屬個人建議。我的很多朋友病了都直接電話我。。。
4、努力投身政界,爭向衛生部發展,這樣就可以左右政策。別說你沒學醫,現在衛生部高管大多不是學醫出生。所以拍腦袋決定尤其之多之可笑。
很多回答都糾結於醫患關係和大的醫療環境了,我們回到這個問題本身吧。
這是我在知乎的第一個回答。因時間限制,不做展開探討,只做回答。
我要說的是,首先要明確,這個命題是錯誤的。
作為一個基本不去醫院,對醫療知識並不了解的人,是不可能在正常、不用太費事的前提下成功地得到想要的信息和效果的!
因為:
1、任意疾病,都是有一堆可能類似的疾病要去鑒別,即使是專業的醫生,也要多轉幾次腦子才能明確你大概是哪種疾病,只不過,看得多了,就不需要從頭開始鑒別,而是立刻就能想到最可能的疾病,也就是發生概率最多的某種疾病。更不要說對一個非醫學專業的人,怎麼可能方便、迅速的得到正確的信息呢?
2、交醫生朋友有助於你方便、迅速的得到正確的信息嗎?咋一看去,好像是有幫助的,但是你如何判斷這個朋友給你的建議是值得信任的呢?就算是你交的醫生朋友是全國頂尖的專家,他們的知識更新也可能跟不上國際最新的進展。沒有醫學背景,就無法做出正確判斷。
3、上網?查找醫學書籍?沒有醫學背景,網上書上的知識更是紛繁複雜,你該相信哪些呢?
4、裝一些app,聽從他們的建議?我感覺大部分適合非專業人士用的醫學app都不嚴謹,而給專業人士用的app,沒有專業背景,你又無法掌握理解的度。
所以,當你想了解某些知識時,要先把自己浸入進去。形成一些知識背景,這樣在看醫生時,對照自己的疑問,才能明確是否得到滿意和真實的診斷。
久病成良醫的道理都懂吧,講的就是非專業人士怎樣才能成為迅速理解、評價醫生的診斷是否可信,那是需要久病的!
所以,我的建議:要想真的對自己某些方面的疾病比較關心,那就逐漸接觸相關知識和相關的專業人士,這樣在需要你做判斷的時候,才能做出接近正確的批判斷;對那種企圖以多看幾個醫生,找出他們的共同點,從而接近真相的做法,我認為這是一個解決方案,但不是正確的方法。
不知道你明白不明白,反正我是明白了,要是你不明白,歡迎繼續向我提問以使您也明白。
第一次回答問題。
這應該算的上是一個好問題,因為它涉及到了一個生活中很重要,但我們往往會輕視的概念:健康素養。健康素養的英語表述是health literacy,如果我們跳出健康領域這個限制,poor literacy 就是文盲。恐怕我們誰都不想和文盲扯上什麼關係,但有時候在不熟悉的領域裡,我們的表現也許和文盲也無異。我不想像其他答案那樣闡述做醫生的不易和無奈,我也沒這個立場。只想從公共衛生的角度簡單談談大眾健康素養的問題。
首先來了解下什麼是所謂的健康素養。健康素養的概念最早由美國學者Simonds(1974)在國際健康教育大會上提出,指「個體獲得、理解和利用基本的健康信息或服務,作出正確決策,進而達到維持和促進健康的能力」。在目前的研究領域,澳大利亞學者Nutbeam (2000) 提出的Health Literacy Model 被比較廣泛的利用,也是本人比較青睞的對健康素養的解讀。這個模型將健康素養分文三個層次:功能性,互動性,及批判性。
提問者所說的"沒有什麼醫療知識",實際上指的是健康素養的第一層含義:所掌握的知識。這一點對我們普通大眾來說非常有限,但還是會有一些最基本的醫學健康知識是值得我們關注的,或者說,叫醫學常識。國際上有一些研究工具用來衡量公眾這第一層的健康素養,網上搜一下「健康素養」還能找到一些我國自己的居民健康素養評估系統,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進去測試一下。我國在2008年還出了一個白皮書《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試行)》,也算是一次普及教育。
而提問者問題的核心其實是集中在健康素養的第二層內容上,也就是擁有獲取有效健康信息的能力,以此在社會環境中(比如醫患交流)進行有效互動。擁有較高的第二階健康素養在我看來比懂得更多的健康知識來的實在。道理很簡單,這個世界上有掌握不完的知識,你的腦容量也有限,那麼你獲取知識的能力就是你的本錢,而你評價所獲取的信息,通過與對方進行溝通,才能達到你所要的目標。
提問者提到的第一個途徑,上網查。過去我們說知識鴻溝,現在我們談數字鴻溝,說白了,電子時代,你有沒有電子信息資源。說起來其實不難,一台聯網電子設備,一雙會打字的手。你試試,什麼亂七八糟的醫學問題你都能找到些許答案。再不濟,提問網站發個問,一堆熱心網友答疑解惑。又一個問題來了,信息準確度和質量如何?我個人認為這才是目前提高個人第二層健康素養的難點:你怎樣整合網路上得來的種種信息,去建構對一個病症或者健康問題的理解。談一些個人看法:第一要多查。我做月子的時候聽說有生化湯一說,網上立刻查到很詳細的配方,馬上抓藥喝了三劑,才突然又在網上看到,生化湯不是所有產婦都能喝的,而就算喝,也不要超過三劑,立馬就心慌了。舉這個例子是想說,當你對一個健康問題感興趣時,多查幾個網站看看,你往往會發現對一個問題的解讀,是千奇百怪的,這個時候就不要忙著下定論。第二,你更信任什麼網站。網站權威性不能忽視。個人建議,先上官方網站找答案,維基百科,各種醫院網站,政府衛生機構網站都是不錯的選擇。這一點國外的醫院網站做的比較好,信息會比較全面,也相對可信。英語好的推薦看美國CDC網站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http://www.cdc.gov)。至於提問網站,我的建議是,當你在官方類網站上找不到你所要的信息時,可以在提問網站找找答案。但你也許會發現,在一些專業的醫學類提問網站上提問後,網路值班醫生都會提醒你一句:還是去醫院看一看。
於是我們順著這條線來說說第二種途徑,去醫院看一看。有些人嫌看病難,看病貴,諱疾忌醫,寧可聽信網上偏方。如果是常規病症,自己處理也無不可。但要是是不熟悉的病症,因此延誤病情,後悔莫及。去醫院看看,這是獲取信息的途徑,也是和醫生的互動環節,這個環節不單幫你了解病情,更要和醫生協商病情治療手段。有備而來和無備而去呈現的效果大不一樣。也許你通過網上信息,還是不了解你身體出了什麼問題,但至少,你通過查詢,已經了解了一些基本概念,或者可能性,這時候你和醫生的交流才能變成互問互答。我在美國做孕檢,因為語言關係,每次去之前我都是做足功課,各種醫學名詞都要過目一遍,我的初始目的只是為了能大概聽懂醫生跟我說什麼。但在這個過程中,其實我已經在接受辭彙以外的信息了,對每一次檢查的項目有了了解,對自己的身體變化也有預判,因此在和醫生的交流中變得非常順利。醫生開始會先問關於我的身體狀況,由於做過功課,我能夠有效地回應醫生;然後醫生問我自己有沒有問題,而我也能啪啪啪的甩出各種問題,有些甚至還很專業,醫生也更願意和我交流。可能是因為美國和醫生說說話真不便宜,即使保險公司買單,看著醫院開的賬單,你都覺得不多侃幾句真是虧了。後來女兒有一次生病入院,我和一位住院醫師交流抗生素用藥情況,我問的同時,她一邊翻筆記一邊翻記錄,其實我看著心裡挺擔心的,總覺得要是我不問,也許她就沒這麼上心。這些問題你不問她也許是不會說的,而你問了,她在回答你的同時,自己也是再一次審核她的治療方式,或者說讓她更重視你這個病人。
在和醫生協商治療手段的時候,網路又能再一次派上用場。在有了醫生給的相對明確的診斷後,你自己可以再一次縮小範圍目標更明確的上網看一看。查查醫生建議的治療手段,問問別的相似情況病人的病情和治療(建議各種論壇或者微博小組等),各種副作用的可能性等等。女兒出生不到兩個月的時候晚上突然發燒,送到醫院急診,醫生強烈建議做腰椎穿刺獲取一些腦脊髓液進行化驗,我們當時第一反應是不同意。但醫生一直勸我們,我迅速用手機查了一下腰穿的信息,包括實行方式,風險,必要性,很快我們還是同意了。因為我了解到,2個月不到的寶寶如果因為細菌病毒引起高燒,很容易轉移形成腦膜炎,一旦得了腦膜炎不及時治療,將會非常危險。而做腰穿的風險事實上完全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大。醫生也一直和我們強調,他們做這個非常有經驗 (這裡要說明,美國醫生技術也許真的是差,女兒被他們扎了多次,最後也沒能抽出腦脊髓液)。在我查這些信息的同時,我就看到美國華人論壇里有位媽媽哭訴因為沒有一早做腰穿,孩子得了腦膜炎延誤治療。當然我也看到國內有的論壇里有網友非常不屑的告訴求問的媽媽,那麼小的孩子怎麼能做腰穿,醫院簡直就是不可理喻。殊不知,就算在美國醫院,這也是對2個月以下寶寶發燒做的必要檢查。
這裡要多啰嗦一句,如果個人有這個能力,不妨可以看點相關的醫學論文。本人性格據說是有點缺乏安全感,對人不夠信任,看我提及」熱心網友「便知一二,即使是面對苦口婆心的醫生,我也常常持保留態度。這個時候醫學論文也許是更能說服我的良方。有人也許覺得專業論文太難懂,這主要看目標,我的目標只是要知道這個病有什麼治療方式,各種方式的有效性風險性,那麼看個摘要大概就差不多了。
以上這些,有自己專業相關的一些考慮,也有一些「未經研究證明」的個人建議和案例。希望能夠對提問者有所幫助。
最後還是要簡單提一下第三層的健康素養。批判性健康素養更強調個人在社區中的作用,也就是個人所具備的推動社區健康的能力。不知道這次回答能不能算。基本上@何彥 從醫生的角度出發,解答了醫生為什麼不能花太多時間在你身上,而你產生了質疑。
從摔斷手、肝炎(每年要定期檢查)、痔瘡、皮膚過敏、毛囊發炎、大小感冒發燒,兩次手術,長個智慧齒都要跑六趟醫院的24歲病人說一下。
挂號
如果你對自己身體或者病痛有基本了解,那基本上可以判斷掛診哪一科
如果一點都不了解,最好先上網查詢(關鍵詞搜索,如果骨痛 腳麻),對病痛有一個大概的方向。
挂號前,到醫院詢問處核實/詢問
另外,一般比較好的醫生都是上午上班,而且一周可能兩三天坐診(其他時間去手術,或者巡診等)
問診
我一定會問的三個問題:
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還沒好之前,我在飲食上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我還需要注意什麼嗎?
醫生一般會主動和你說後兩個,前一個不同醫生有不同的回答。
這裡說一個技巧,問醫生時要有禮貌,令對方感到你是很尊重他,很信任他的專業。一般醫生面對這樣的病人,都不會很給臉色看。如果你覺得他比較nice,可以深入探討一下,比如說,我平時很少病痛的,這次會不會牽涉到潛在的病痛?而每次我去複診乙肝,我都會問,現在在你藥物和治療上有沒有什麼進展?
問診後
到了長知識的一步,如果你對自己的身體有信心,也完全不用這樣做。
但凡醫院的單據、葯、化驗單我都會保留,對有疑問的事項上網查詢。特別是化驗單,每一個項目都有一定的範圍指標。如果運氣好,可以深入查到這些化驗單項目可能會牽涉到你身體其他部位。最重要的是,如果你想減少病痛,可以從超標的項目中繼續查到平時應該怎樣預防。
醫院大部分是西醫,如果有興趣可以了解一下中醫,或者養生。預防為主,等到為一個無法治療得好的病痛折騰那才真鬧心。
另外,現在的醫德水平等都存在很多質疑,而從個人出發,醫患是雙方關係,雖然你是付費那個,對方得到報酬,而我始終覺得,身體是自己的,也需要為此付出精力。
題外話,我想起小時候一生病我媽基本知道要帶我去看哪一科,沒那麼複雜,而現在的我們好像到了一個不知道怎麼看醫生的境況。。。什麼問題都歸結到政策不好、醫生太累、病人太不理解的話也沒什麼意義,我試著答些操作性比較強的東西吧:作為一個醫生,當我的家人比如父母生病時,我是如何指導他們就醫的。
預診斷
一般來說,一名患者最不安的時候就是從進醫院到見到醫生之間的這一段時間,「到底該看哪個科,我看的這個科對不對,醫生會問我些什麼,我又該怎麼回答」,而醫患矛盾的源頭往往就是病人對這些情況產生的預期和見到醫生後發生的實際情況之間的落差。
這種情況的一方面當然是不同醫生業務能力的差距:每個科室總會有幾個面對各類型的病人都能遊刃有餘地處理令人滿意而歸的醫生,也總是會有其實一腔熱忱但卻讓病人很不滿意的醫生。
不過我們現在討論的不是這個問題,正如醫生不知道門帘拉開後要面對的是個怎樣的病人,患者也不知道自己要面對的是個怎樣的醫生,因此做相應的準備也是有必要的。
所謂的預診斷並不是要病人預先診斷自己的疾病,而是對醫生的診斷過程有個合理的預期,一般的預設如下:
1.我到底哪裡不舒服,怎麼樣的不舒服,多久了?
這一點應該沒什麼問題,給大家的一條建議是不要考慮器官而只考慮部位,比如脖子疼,自己只要判斷是外面疼還是裡面疼,轉著才疼還是不動也疼,這些也是醫生會問的,而不要自己預設成「脊柱疼」、「肌肉疼」、「神經疼」,除非你自己真的很懂。因為有預設,才會有反差。
2.我應該看哪個科室,還有可能應該看哪個科室?
這一點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是最難的,也是一旦發生問題後最難解決、最影響就診體驗的。說實話我也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現在大醫院門診大廳里一般會安排有經驗的護士甚至醫生做導醫指導患者掛哪個科比較合適,但能起到的效果畢竟有限。即便是我的父母,我在給他們做了預診跟他們說好去掛哪個科後也會加一句「要是不行再去xx科掛個號看看」。
3.可能要做些什麼檢查?
這個問題和2.一樣,需要一定程度的專業知識,我會告訴我的父母可能要做些什麼檢查,為什麼要做這些檢查,「反正醫生讓你做什麼檢查的話就去做好了。」
一般比較正規的醫院,或者換句話說,不是那種基本沒人去看的醫院,「過度檢查」都是很少發生的,這些器材用一次就是一筆錢,掙回成本沒多久就又得花錢保養了,醫院根本賺不到什麼錢,醫生就更別說了。
4.我想達到怎樣的治療預期?
說實話我覺得題主前三點都做的挺好的,而最大的問題就在這一條。
「沒有從這次治療中得到我想要的信息和效果」,那麼你想得到的信息和效果是什麼呢?
當然大多數人的治療預期都是「知道自己得的是什麼病,然後把它治好。」
那麼如果回答是:
「你現在還沒什麼病,只是不太健康,再這樣下去可能就要得病了,所以要多運動,以及一些幫你緩解現在痛苦的葯。」
這樣的回答是否滿意呢?
或者回答是:
「你現在得的是高血壓,現在的醫學還沒有能力根治,我們只能給你些葯控制它以防止其他的併發症。」
這樣的回答是否滿意呢?
如之前所說,預期決定了落差。如果治療預期就只是單純的「告訴我是什麼病,然後給我治好它」,那麼估計對以上的病情敘述都是不滿意的。
但很遺憾的是,以現在的醫療水平,絕大多數的疾病都無法做到「什麼病,治好它」。
======================================================================
Ouch,居然一點就啰啰嗦嗦了這麼多,沒準大家看著還都覺得是廢話,就先這點了。
明天要上班,想到就腳酸。
說問題提得好的各位我能理解你們的感受
也能理解你們渴望得到答案的心情
但我只能說這個問題是沒有答案的
因為這種問題至今是沒有特別好的解決方式
如果各位只是想答案的話:
春雨掌上醫生 APP
尋醫問葯 病患間問答
120ask 病患間+醫患問答
好大夫 醫患問答 醫生最多
挂號網最近也上線了一個病友互助 病患間的
以上是目前已經有問詢這塊功能的
順便提下我知道的一些關於醫療的事情
國外採用的是個人/家庭全科醫生
所以一個全科醫生管理幾家人的生老病死 這樣的相對來說信任度很高 類似朋友關係
知根知底 而且有嚴重疾病全科醫生會幫你分診
國內的醫患關係我只能用呵呵形容
誰都不信誰 這都是雙方長期以來的相互不信任造成的
我個人其實是又不支持又支持讓患者什麼都知道 那麼一點的
為什麼不支持:
因為病人經常會用從網上查到的醫學知識去挑戰一個學了五到十年醫的人
這讓從醫人員很苦惱 也浪費了其他患者的時間
為什麼支持:
以上的案例和醫鬧的案例都比較少可以算是個案 這是我支持的一點
更多的是因為這個東西確實可以在日常的時候讓大眾擁有一定的基礎常識 方便他們去分辨和做決定
比如一些癥狀 可能是什麼病 是否嚴重到應該去治療 如何自查等等
目前國內是有一些自查套題的 但是是否靠譜沒人知道
這方面需要專業的人士來判斷和鑒定
畢竟 中國有不少致力於健康行業的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公司
醫生幾十年學來的知識和積攢的寶貴經驗你想在【並不了解】的情況下用【不太費事】的方法得到結果不覺得有點可笑么
查書 ,查論文 。
我一般去醫院前先看看默克診療手冊、實用內科學。
平時也看一些醫藥的科普書,比如藥物簡史、歷史上的藥物與毒品。
7、拿回X光片給醫生,醫生指著片中某一處表示我的頸椎僵直,沒有自然彎曲(但那看上去是因為我正在抬頭);
關於這條 沒有自然彎曲 我當時體檢拿到報告 看到照片的時候 也以為是我抬頭的緣故呢,後來看到別人正常的, 確實是彎的。 這彎跟你抬不抬頭是沒關係的作為一名非專業醫院工作人員,我舉個例子:
我們醫院有一位神內醫生,擔任他們科的主任。我們醫院的神內還算牛,所以病人比較多,其中一部分的病人都是三十歲左右的年輕人,時常加班之類影響睡眠,最後頭痛欲裂,我先後帶了幾個這種問題的朋友看了這位主任的號,這位主任都是以長輩或朋友的口吻和他們聊天幾十分鐘,然後告訴他們要多休息,出去旅遊放鬆,或者換工作保護身體,最後一般是一顆葯或一個檢查都沒開,搞得我這些一天到晚在網路上受盡負面醫療新聞洗禮的朋友好不意外。其實我這些朋友都做好了ct的準備,想看看腦子裡是不是長了東西,或者開藥回家吃,這些都是醫院增加收入的手段,這位主任可以很輕易的讓他們去檢查或買葯,但他沒有。
故事沒完。
我們醫院是個差額事業單位,每年的財政補貼不夠發一個月的人工資,所以醫院上千張嘴巴吃飯需要我們自己靠雙手掙。於是醫院弄了個效益排行,這位主任的科室在排行上永遠都是下游,他無數次的被院長罵哭,因為一個重點專科不賺錢本來就是笑話,但這位主任貌似依然我行我素,繼續這麼給人看病。我幾個朋友在這個科工作,他們的獎金基本上都少於其他科室一兩千,但他們挺支持這位主任的。
這位主任沒被院長撤職,因為他是專家,這個科室依然發得出不低的獎金,因為還有其他非專家的醫生,在迫於自身生活壓力、醫院壓力的情況下,在言簡意賅的回答問題節省時間創造效益養活集體。醫生的壓力絕非什麼業務不好全家沒飯吃老婆跑掉這麼簡單,還面臨著病人的健康,有時候一個醫生一下疏忽就能輕易毀掉幾個家庭,所以醫生都是緊繃著神經處理各種各樣的病人讓他們康復,還要堅固效益,所以要求現行體制下醫生和你多嘚吧,估計不實際,除開你是專家,還得忍受院長的白眼。再說醫生真沒有給病人上科教課、保健課的義務,能迅速給你診斷治療,基本上這種病他已經聞都聞得出了,門診醫生都是精英,不要用自己業餘的審視眼光去審視他們,有些東西局外人真看不懂。
最後,祝您健康。和一個初次見面的人聊天並且能讓對方稍加註意須做到以下最基本的幾點:
①真誠且謙虛;
②嘗試主動;
③具備一些對方擅長領域的基本知識。
以上三點同樣適用於問診,祝題主身體早日康復(順便,我每天睡醒膝蓋處也酸軟發麻)。
認識個醫生朋友
作為一身小毛病所以百度了很多醫學知識和看病經驗的人。我告訴你,正規公立醫院醫生一般都是沒什麼明顯癥狀的病最不好確診也本身是一點病的初期癥狀所以醫生都是建議你先檢查沒什麼大問題就自己保持良好生活習慣一段時間看有無改善。不要有思想負擔。私立醫院就完全相反了,沒病也會查出病,小問題能誇張到大病然後各種黑錢。所以看病真的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得求助於自己。因為只有你自己的感覺最準確,前提是有些醫學常識。就像我腰疼,我能感覺來這個不是普通腰部運動累的,那就要考慮病因,具體是腹部就腸胃,後腹或者腰部就是腎,得確定好方向,才不至於亂查一通也沒什麼結果。也需要控制變數法一樣的去排除某些病因。比如失眠,然後你消化不好,精神壓力大,或者別的很多都能導致失眠,這時候就需要根據自己的感覺和做個小實驗,比如先健康飲食不抽煙喝酒吃有益於腸胃的葯幾天,沒效果,那就不是腸胃的毛病,繼續做別的試驗。總是就是確定真因,才能治好病。祝身體健康!
醫生的確分認真和不認真的。另外,缺少全科醫生,給系統性的答疑解惑。
我母親因為子宮肌瘤需要手術。本來應該不算啥疑難雜症,但是因為同時還有血小板高和肺栓塞病史,就多問了醫生一些血液病對手術影響的問題。
第一家是血液病比較好的人民醫院,給我媽做手術的醫生被我問住了,無法回答我的問題。立馬決定出院,不做了。因為我覺得醫生應該考慮過了。
第二家去的協和醫院,手術的大夫認真的回答了我的問題:準備怎麼做,為什麼這麼做。這樣的醫生就很讓人放心。
個人建議啊,手機碼字,原則是:
只做描述,不做判斷。
例如,屁股通就說屁股痛,千萬別說坐骨神經痛。
所以根本不需要什麼醫療知識,只需要翔實且條例清晰的把現象闡述清楚就行了,剩下的交給醫生吧。
看病難看病貴是老生常談的事,然而這就是事實。作為一名醫務人員,我的建議是找個看病醫院的護士醫生或者科室阿姨問問,無關病情,就是請他們幫忙問問這種情況要如何處理。根據得到的信息再去找相關人士看病。大概就是這樣了,畢竟每所醫院的情況都不一樣。
整理一下自己的癥狀,用簡單直接的方式告訴醫生
找個醫生朋友問問,私交很重要
沒問題不是應該是最開心的么?幹嘛糾結那麼多呢,醫患關係不好很大一部分是出於患者對醫生的不信任。
可以先自行推斷一下,此種病中西醫哪個擅長治療,再選醫院科別。
如你所述,可就診中醫針灸科或內科,醫藥費也比較便宜。因病比較尋常,掛普通號即可,最好掛具有科室主任銜的。
如今醫院分科太細,利於研究而不利於臨床,挂號前可去導醫台諮詢應掛哪科。你可以去較大的醫院就診,大醫院有對醫生醫德的考察,相對來說好一些。
早發現早治療是好事,但一定要找對中西醫擅長的,找對醫生,否則你就只能挨宰,庸醫最喜歡你這樣的病了。挨宰是小事,或者引起更重的病情也是有的。所以最好先在網上對你的病進行了解,看看哪些醫生比較擅長,患者對醫生的評價(好大夫網之類)。
與醫生的交流中,自己只提供病情病況,不下判斷,判斷是醫生的事情。很多人自己就判斷了什麼病,於是醫生順竿爬。
本來,既然找了醫生,就應該無比相信,不能持有懷疑,這應該是患者應有的德行。可在醫德敗壞的今天,這種德行與自殺無異。所以,如果你看到醫生的診斷實在離譜,可以不買他的葯,另換一位好的。推薦閱讀:
※「膀胱害羞症」很厲害嗎,如何治癒?
※急診費用不能報銷?!
※三天兩頭口腔潰瘍是一種什麼體驗?
※為什麼很多人對整容抱有惡意,但卻對整牙坦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