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印化石是怎麼留下的?

地理課想到的求解答


@雲舞空城 的故事很精彩,也提到了形成腳印化石的一些基本條件,燃鵝,並沒有詳細地解釋腳印為何能形成化石。

腳印與動植物屍體不同,它並不是一個實際存在的物體,而只是一個痕迹,因此,腳印化石的形成條件與實體化石的形成條件有一些不同。

形成腳印化石的條件是:

首先,要有腳印。相應地,實體化石也需要有一個實體(屍體或其中一部分、蛋、便便……)。嗯,以上全是廢話。

第二,必須在腳印被破壞之前把它埋起來。這也是所有化石形成的前提條件。

第三,腳印化石的形成,必須符合分型條件。這一點基本上是腳印化石特有的問題,因為實體化石不會或很少遇到這樣的問題。

為了能理解第三點,請跟我一起動手,來偽造一個腳印化石。

用什麼材料呢?就用混凝土吧,好處是材料便宜,工藝簡單,缺點是——這種材質的「化石」只騙得了小孩子。

把配好的混凝土倒進模子(不是做成腳印形狀的模子,只是一個桶或盆而已)里,注意別倒滿了,裝一半就好,抹平。這是下半部分。

然後把你的腳踩上去,留下一個腳印。

然後,繼續倒混凝土,直到倒滿為止。這是上半部分。

幾天後,混凝土完全乾了,把它從模子里取出來。

然後你傻眼了,上下兩部分混凝土凝結成了完整的一塊,渾然天成。

說好的腳印呢?說好的化石呢?

問題很明顯,雖然你曾經在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之間留下你的遺迹……哦不……痕迹,但由於上下兩部分的混凝土沒有任何區別,它們在凝固結晶的時候,無法區分敵我,只好抱成一團了。

好了,總結失敗的教訓,改變策略,再來一次吧。

下半部分做好後,踩上腳印,放一邊晾乾。

幾天後,下半部分已經干透了,然後澆鑄上半部分。

再過幾天,上半部分也幹了,把它從模子里取出來。

你有機會把它從兩部分的連接處分開並得到期望的腳印化石,不過,成功幾率並不高。

雖然澆鑄上半部分的時候,下半部分已經結晶,因此不會出現跨越界面結晶的情況,但由於上下部分的材質完全相同,所以凝固時仍能很好地結合在一起。

你之所以還有一定幾率得到「腳印化石」,那是因為上下兩部分各自累積的凝固時間不同,這會在界面上造成一定的應力

你如果在上半部剛剛凝固的時候拆開它,成功率會高不少;如果你把它放上幾個月以後再來嘗試拆解,基本上就沒有機會了;如果像真的化石那樣放上幾百萬年幾千萬年,那就根本不要想了。因為時間越長,兩部分的凝固時間差異就越小,應力也越小。

為了提高成功率,我們需要繼續改進工藝。

改進的途徑,就是讓界面產生儘可能大的應力

一種思路,讓上下的材質有差異。比如上下部分用標號不同的水泥;或者配製混凝土時使用不同比例的水泥與河沙;或者所用的河沙粒度大小不同。

另一種思路,不必讓上下材質不同,但可以在界面混入雜質。這雜質與混凝土結合力越低越好,比較差一點的,用一些特別粗的砂;而理想的做法是,下半部分做好後,給它打上蠟(現實中的造假者真有這麼乾的)……

當然,恐龍在湖邊散完步後,不會為了讓自己的腳印永恆而給它打蠟,不過你可以這麼做,然後幾百萬年後的古生物學家把你的化石……哦不,你的腳印的化石……挖了出來。

大自然有時會用不同的材質來製造相鄰的兩層沉積物。

另一方面,大自然雖然不會打蠟,但是它卻很擅長在界面混雜質。

【【【 有一個成語叫「泥沙俱下」,說的是在江河的急流中泥土和沙子隨著水一起衝下。但在水流不那麼急的時候,泥和沙就不會「俱下」了,因為顆粒粗細不同,它們會分層沉澱。

絕大多數沉積岩都有層理,層理的成因就是分層沉澱:一波(比較溫柔的)洪水襲來,沉澱了一層泥沙——沙在下,泥在上。然後洪水退去,太陽出來,把新沉積的泥土晒乾(這點比較重要,如果沒晒乾就來下一波洪水,那麼原來的有序結構可能被破壞),再然後,洪水又來,再來一波沙下泥上,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沙-泥-沙-泥……這樣層層疊疊的重複結構。當它們被埋入地下深處壓實後,就成了頁岩。

在兩次洪水的間隙,恐龍來散了次步,腳印留在泥上……太陽出來,晒乾腳印……再來一波洪水,在泥質的腳印上沉澱薄薄的一層沙,沙上又是泥……

第二波洪水不能太猛,太猛會破壞原來那一層的結構。

第二波洪水時間要短,時間太長,本來晒乾的那一層很容易因再次溶化而使結構不能保持。

洪水攜帶的泥沙顆粒不能太細,不能全是細粒的泥(通常以膠體形式懸浮在水中),否則難以形成明顯的分層結構,最後得到的通常是層理不明顯的泥岩,泥岩中找到腳印化石概率很低。】】】

以上【【【】】】中的內容純屬腦洞,僅僅為腳印化石形成的一種典型場景,實際上可以形成腳印化石的途徑還有很多,請各位自行腦補。總的來說,形成腳印或其它印痕的化石,都需要有類似於模具中的那種分型面

而對於實體化石來說,由於屍體/便便本來就與掩埋它的泥沙材質不同,天生就有分型面。


旱季,饑渴難耐的你踉踉蹌蹌的走到最後的水潭邊,喝飽了一肚子污水。身後的淤泥灘留下了一串難看的腳印。灼人的陽光沒用幾天就晒乾了你留下的足跡,而它的邊上,還有一堆紛亂的其他腳印。

旱季里,恐龍走過露出的湖底,留下一串腳印

雨季,昔日的小水坑重現碧波萬傾。水面以下,沒羞沒臊的魚兒正在用生命進行群P。湖水裡漂浮的泥沙慢慢沉到水底,覆蓋了死去的魚群,還有你的腳印。

鄱陽湖為地質學家提供了一個研究湖平面快速變化的典型例子

時間就在這樣的枯洪循環中慢慢過去。你死於污水坑的阿米巴蟲感染已經很多年了,湖泊卻還是那個湖——只是你的腳印已經被埋到沉積物深處。

五百萬年過去,湖泊還在,只是你的腳印已經在地下幾百米。又過了兩千五百萬年,湖泊終於不在了——它覺得自己缺鹽,一個猛子扎入地下,把自己變成了海……你的腳印現在埋得有點深,在一兩千米的地下,那一灘鬼才知道是泥還是砂的沉積物正在變成岩石。

一種地表沉降的作用機制,從a到b一般需要幾十、上百萬年

我們快進一下吧,要不然就太長了……一眨眼的功夫,一億年過去了。這個時間其實也不太長,但已經夠讓你當年喝水的地方抬升成陸地。又是一陣子混亂的褶皺造山,風化剝蝕什麼的,突然有一天,你的腳印露出來了。

一億年太久,只爭朝夕!

我們來好好看看這串腳印吧:它發育在一套灰黑色粉砂岩里,地層產狀近直立。通過地層里的其他化石,我們發現它形成於1.3億年前。地層形成於陸相湖泊環境,通過其他的沉積特徵判斷出半深湖的沉積特徵。而混亂的腳印和泥裂構造告訴我們,這個湖動不動就乾涸掉,氣候的變化有些劇烈。

這隻肉食性恐龍走進湖裡,在湖底淺黃色細砂堆積物上留下自己的足印,邊上是湖水涌動留下的波痕——另一種沉積岩層面構造,多指示淺水;本土與上面文字不對應,只是例子。

然後,我們拍了幾張照片就走了,用它灌水了幾個paper,講述了一個一億多年前的故事,這個故事是這樣的:

煙波浩瀚的湖泊遭遇乾旱事件,萎縮成一個渾濁不堪的小水窪,原本位於幾十米深湖底的半深湖灰黑色粉砂沉積物暴露地表。恐龍走過暴露在外的半深湖沉積物,喝了一口水。半深湖沉積物上的腳印和泥裂構造,成為低水位的證據。

吹了個牛

旱季結束,湖平面緩慢回升,中間可能間隔一年,也可能間隔幾年。在這個過程里,你的腳印上覆蓋了後續的深湖沉積物。先後的兩層沉積物之間並不絕對均勻,粒度和成分上的細微差異足以形成明顯的層面。於是,乾旱留下的證據被保存了下來。經過漫長的地質演變……(略)。又過了幾十年,你的腳印被私挖化石的販子破壞掉了……無他,技術太渣。

哦,這真是一個憂傷的故事,不是么。

對了,我們管你叫做恐龍,你生活的年代叫做白堊紀。嗯。

所以,腳印化石大抵就是這樣形成的。


想起來,我拾到過一塊很奇特的足跡化石。

奇特得自己都不相信。一直以為是個道具而已。

最終被拋落在河中。

後來想想,應該是真的生物足跡化石。

還曾特地到古生物研究所去畫圖請教,也未得要領。

幾十年過去都不得釋懷,唉。


你可以這樣想:
七八歲的你在上學的路上看到了一塊被磚頭圍起來的濕水泥地,你高抬腿、大跨步直接越過磚頭,在這片未乾的水泥上踩了兩個大腳丫子印。幾百年以後,有人在挖旱廁的時候摳出來了印著你腳丫子印的水泥板,於是人們蜂擁而至,科研人員想要多挖出來一些,叫獸開始瘋狂科普,至於幾百年前的你,對此一無所知。


推薦閱讀:

將世界全部的陸地拼起來會是怎樣的形狀?
有哪些中國地理冷知識?
傳說中世界最小的布斯卡火山(Monte Busca),真的是學術意義上的火山嗎?
地殼下的岩漿是怎麼形成的?
油氣田被發現的過程是怎樣的?

TAG:地球 | 地質學 | 化石 | 古生物學 | 沉積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