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科普自己的專業知識?

在和朋友聊起自己的專業,或者和別人介紹自己的專業知識時,如何有效的科普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有時候不知道怎麼進行。特別是像物理等基礎學科。
有效指的是,能讓對方比較輕鬆且有興趣的理解我所說的,通常這樣的過程是面對面的交流,幾分鐘到十幾分鐘的樣子。

各位在面對這樣的問題時,是怎樣做的?


謝 @Gregory Tang喵。杜子騰先簡單答一下,把高手吸引過來我就撤。

Presumption:西方語言學及以西方語言學主流理論為支撐的應用語言學在國內尚屬小眾學科。

普及社會語言學剛開始做(心理語言學的普及主要在以母語水平決定了外語水平嗎?它們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為代表的長答案中),主要動力源自於家貓 @Chris Xia(只有我可以叫她家貓其他人不要嘗試會被撓的),以及知乎光速給了我專欄。在普及語言學方面家貓是一個典範,參見豆瓣的「十二周入門語言學」直播系列總目錄。

好了,拜完家貓我來說說我是怎麼做的。
1. 接地氣:從生活中常見的問題談起;
2. 抱大腿:強勢插入熱門問題;
3. 務實:從基礎談起;
4. 勤奮:不斷重複基礎知識;
5. 活潑:多舉例子;
6. 情懷:時不時地談談感受,以「你知道我有多努力嗎」為主旋律


執行第一條的難易程度視學科而定,我這裡想著重講的就是,不要不屑於從最小的問題談起。家貓很詳細地講過捲舌和翹舌的聯繫和區別捲舌和翹舌兩種發音描述在語音學中是一回事嗎?而我就鼻音、邊音還有清、濁問題換著花樣答了好幾遍為什麼要區分前後鼻音?怎樣才能發出真正的濁輔音?

這些問題真的很小,但是做老師就要有以小見大的功力。通過講透一個小問題可以滲透很多周邊信息,相關的理論和基礎知識,為下一次答更深更大的問題做鋪墊,即下一次答題的時候就可以直接引用以前的答案。

舉個例子,為什麼要區分前後鼻音裡面出現的概念——音位(帶有區別意義作用的音素合集),是我在回答之前問題中,如如何評價當今中國大陸施行的漢語拼音方案?,反覆(勤奮)講過的。國家一級教師的大姨媽(別鬧)就講過:「講一遍不算講過,講兩遍不算講過,講到第三遍的時候學生才會覺得,啊,這個好像聽過。」這個概念要講透徹,得從語言的表意功能開始講起(務實):語言作為一個符號系統,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就是表意,能代表同一意義的音素集合會被劃為同一音位,而能夠區別不同意義的音素會被劃為不同的音位。

在做到務實、勤奮、多舉例子的基礎上,科普老師還要有能力對信息進行取捨和簡化,甚至在有些時候你會認為這樣簡化是「不正確」的。但是,我們要考慮到一個問題就是,如果閱讀者沒有能力去解碼你發送出去的信息,正確還是不正確都沒有太大所謂了,而解碼的能力就需要在之前相對簡單的問題中不斷地培養、鍛煉。

還是回到音位這個概念(舉例子),就我之前給出的定義【語言作為一個符號系統,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就是表意,能代表同一意義的音素集合會被劃為同一音位,而能夠區別不同意義的音素會被劃為不同的音位】,我自己都能挑出一堆毛病。首先,能表達同一意義是個什麼意思?一個音素它能表達個屁。音素和音素相結合,才能表達意思。但是要想說人話,以上就是我能說的最接近事實的人話了。其次,音素和音素之間的物理相似性,也是能否劃歸同一音位的重要衡量標準,但是在表述中我就給省略掉了,為什麼啊?太複雜了。最後,音位下面還有音位變體,音位變體之間還有相互補充(complementary)或者互不干涉的關係(free variation),我只是選擇性地在某些不得不提的答案中做補充材料給出。

畢竟,在閱讀者的衡量標準下,標準答案是最重要的。大部分沒有經過系統的嚴格的科學訓練(請把「科學」解碼為scientific 而不是 literate)的閱讀者,是沒有辦法接受,這個也不對,那個也不對;這個有可能,那個也有可能這樣炸裂的答案的。這方面血的教訓就是前段時間的大麻問題,包括我在內,看到一群專業研究者一會兒這樣說一會兒那樣說也是非常迷茫的。但請大家一定要理解他們,很多時候的確是沒辦法給出像「大麻到底有多毒」這樣問題的答案的;而且一點大家一定是能夠理解的,這些未知的風險是不值得以我們的健康為代價來嘗試的。說到這裡,也分享我的一個習慣,那就是答案放前面,把自己的推理演算過程甩到後面去。

對於科普來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就決定科普工作者必須時不時地強勢插入熱門話題——抱大腿。就像上文中我提到的,如何評價普通話的拼音方案,以及英語學習究竟學美音好還是英音?再比如家貓曾經回答過的,口誤問題人們說錯話時似乎很多時候有這樣的情況:前一個字的聲母與後一個字的韻母相連。這是什麼原因?跟讓大家對一個陌生而艱深的學科感興趣相比,抱上一個大家已經感興趣的大腿要簡單很多。

回答這樣的問題,往往非常考驗一個研究者整合性輸出同一學科多領域甚至跨學科知識的能力,鼓勵大家都要像家貓和我這樣,敢於接大茬!母語是中文的人學習英語到一定程度會在大腦里用英語思考嗎?是否經過將英文翻譯成中文的過程?孩子從小聽(學)兩種語言,他會更喜歡說其中某一種嗎?

最後,我們再來說說情懷吧……

匆匆作答,最後答完一看,自我營銷的嫌疑太重了(不要在意這些細節)就這樣吧。


謝 @Gregory Tang 喵,以及太謝謝 @拾荒少女 提溜我的後脖頸了,回頭一定喵你面謝(喂

我認真做語言學科普到這個周末(9月14日)剛好就滿一年了;一年之前的9月14日,我在yy第一次播出了我的「十二周入門語言學」系列,在豆瓣上放出了第一篇文稿,從各種渠道回收的反響來說,我已經很滿意了。畢竟如同同行 @拾荒少女 所言,在國內普及西方語言學這種事情實在是剛剛起步,連大學都沒有一個完整的體系來授課,起點簡直不可能更低了,做得越早越辛苦也越受氣(這是真的)。所以我盡量從一個開荒者的視角來介紹這個問題,裡面舉的例子都是我實際科普中遇到的例子,不是廣告,請不要摺疊我(。
先列出來幾個把我坑得渾身是箭的要點:

  • 口頭效果遠好於書面,當面即時交流效果遠好於寫長文;
  • 不破不立,開荒的第一步永遠是除草;
  • 有靶子可以打遠比打空槍好,具象內容遠好於抽象理論,但是繞開抽象理論是不可能的;
  • 談論的內容可以細碎,但是你一定要知道什麼時候把什麼事情聯繫起來;
  • 授人以貓照片不如授人以貓,爭取要把這個學科的「腦迴路」告訴大家;
  • 在科普的同時,擺清就業問題……

先說第一點吧。口頭效果遠好於書面,當面即時交流效果遠好於寫長文。

作為一個在知乎上曾經把回答框上限填滿的人(也就是被錯愛的有哪些令大眾深信不疑的謠言或負面知識?),大家可能都已經受夠了我的「太長不看」了,但是我今天是來哭委屈的——你們當我願意這樣啊?要不是無法進行口頭交流,我用得著寫那麼長的書面答案嗎?要知道,不管是授課還是科普,口頭即時傳達+適當視覺輔助的效果永遠比書面強,特別是對語言學來說更是如此。

很多時候,我們會覺得直接說話的表現力比寫下來要強烈很多,有些時候書面文字更容易讓人產生誤解。這是因為我們在說話的時候會考慮到語氣因素,而語氣因素往往會直接或間接影響表意的側重點——在語言學裡這是更加重要的一個問題,因為有些時候在講到語音、方言、語用的時候,很多信息是靠直觀聽才能聽出來的(比如北京音和普通話的區別,再比如反諷的語調)。所以如果有口頭傳達的機會的話,最好是要用口頭說的,即使是理工科也是如此。

另一個問題則是即時傳達。最早「十二周入門語言學」就是設計成即時傳達的(選修課形態),但是後來因為場地問題失敗了,改成了網路直播,聽眾們可以在直播的對話框里留言,多少也是一種即時傳達的變體。即時傳達的好處是可以即時收到對方的反饋;如果對方有不理解的或者誤解的地方,可以隨時喊停或者提出問題,請求科普者進行解釋,而科普者也可以根據聽眾的問題隨時選擇改變話題、進行重複或者其他行動。對於科普者來說,這也是一個極好的統計大眾誤區的方法:那篇關於謠言的回答,就是我在十二周結束之後,通過當時聽眾的多方回饋得出的大家一般會有的誤解。所謂長期對laymen的科普,最重要的就是摸清楚大家的底在哪裡。


當然,說到大家的底線,又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了。不破不立,開荒的第一步永遠是除草。

有人會說,如果是個外行,那麼對某一行業的了解應該是一張白紙,科普的過程就應該是往紙上畫畫;而我根據之前的經驗,更傾向於認為一個外行像是一塊長滿雜草的荒地——不是一無所有,而是長滿了「沒有用的東西」,充滿了對一個學科的傲慢與偏見。所有的語言學博客,不管是我自己的也好,豆瓣Casa Nova老師的也好,乃至於我們系的私營博客,第一篇文章全部都是「我們研究的是語言學,不是學語言的」——這就是來破除對語言學的偏見。科普的開端,其實是把你的聽眾的大腦一鍵清空,讓大家忘記之前那些亂七八糟的話,比如說「語言學,不是學語言的嗎」、「法語是世界上最優美的語言」、「日語和韓語都是由漢語轉變而來的」,然後才有可能跟他們仔細談論到底什麼是什麼。給有成見的人進行科普是最困難的;按照老基友 @Tariel 的話說,「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只能把他從窗戶里扔出去」。

至於具體清空的辦法有很多種,磨了一年的科普老油條表示,如果是和朋友或者以前的老師聊天的話,我現在更喜歡以吐槽的方式開場,比如說「你什麼專業的呀」,我一般的回答就是「吶,我學語言學的,哦,不是學語言的,比學語言高級多了,學了這玩意兒以後你想學什麼語言都易如反掌——哈哈開玩笑的,實際是這樣的……」然後再把話順到你想順的地方去。這樣的方式比較輕鬆,對方也不會感到極大的冒犯和反感,接下來的路程多少像是導遊帶著去景區參觀,一搖小旗子「後面的遊客跟上了」,讓聽眾們不要掉隊,順著你安排的道路(邏輯)一直前進就好了。當然,如果是正式的場合(比如公開課等時機),就可以稍微嚴肅一點,先說明自己背景,然後再從自己所研究的內容分散出去。


既然說到了破與立,那麼就要談到「靶子」,也就是所謂陳舊觀念、傲慢偏見的東西。在我看來,有靶子可以打遠比打空槍好,在自己的領域內有謠言可以破、有外行前來諮詢問題,是一種非常好的開頭。我個人非常忌諱兩件事情,一個是自問自答,一個是憑空說理。前者是因為你作為一個業界內部人士,有些時候問問題是問不到點子上的,你以為你問的是大家想知道的,其實並不是(知乎里很多營銷問題都是如此,仔細一看就能看出來),大家才不在乎你到底賣什麼;後者則是因為具象內容遠好於抽象理論,對於什麼都不太了解的人,直接上來講大道理,接受起來都有點困難,必須要有一筐筐栗子搬給大家分了一起吃,一邊吃一邊說,才能津津有味。

不過有時候,繞開抽象理論是不可能的。在某些情形之下,我們必須直接面對抽象理論;我從高中的政治課上學會的到現在還記得的唯一一個玩意兒,叫做「有三種問題: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我對不起老靳),在「是什麼」階段,我們可以繞開抽象理論,「怎麼樣」的時候,也未必需要涉及抽象理論,但是一旦進入到最棘手的「為什麼」的時候,理論就會變得特別重要。我昨天就遇到了這個問題(為什麼有的詞說多了就會變成貶義的?),這個單純問「為什麼」的問題,大多數人的回答就是「因為和負面的內容關聯多了」,但是一旦往深層——如何與負面內容關聯起來——走的話,就必須大批量引入抽象理論里的概念和猜想。具體在哪個度上,解釋到什麼程度,科普者必須有一個自己的把握,這時候面對面交流是最好的,因為一旦看到你聽眾皺眉了、眼神散了、搖頭了,你就知道說得太深了,要稍微淺一點走,但是如果太淺了的話,就變得很難涉及實質,流於表面。在抽象理論里走多深是一個非常難以平衡的問題,特別是沒有直接聽眾反饋的時候;我這個回答答得非常失敗,就是因為深度超過了外行人士一般能夠接受的理解程度——我覺得直接把這篇改一改拿去投個國內期刊都會有人收(被拖走


題主問的科普式聊天,大概也就是一個casual chat的長度,十幾分鐘大家嘻嘻哈哈就過去了,可能以後也還有第二次第三次。在這種情況下,一個科普者是很難把自己所在的專業大領域的內容完全鋪展開來的,所以每一次只能針對一個特定的現象,或者回答一個問題。這樣一來,每次談論的內容都會十分細碎,可能只有一個領域的極小一部分。這並不是大問題,畢竟我們不可能讓所有的聽眾一口就吃成胖子;比起兩個小時的廣播,群眾更為喜聞樂見的是像知乎這樣依靠碎片時間閱讀來逐漸「積累」知識的(但是千萬不要認為他們看完了就真「積累」了,就一般人的閱讀吸收水平來說,在初次閱讀後能吸取你所說內容的50%已經是很了不起的比例了),只要在一個談論的時間段里完成一個完整的內容介紹,就算是成功了。

但是,雖然說讀者聽眾是在靠碎片化的方式積累,科普者在設計、交流的時候,卻不應該是碎片化的,而是必須要讓讀者聽眾逐漸意識到,他們所接收的碎片是可以被連起來並且需要被連起來的;因此,科普者一定要知道在什麼時候到了什麼階段就把現在的事情和之前的事情聯繫起來。如果題主有一個長期的科普聽眾(比如說你妹子自打看完《偵探伽利略》之後特別好奇你在做什麼,經常會說「給我講講湯川老師在搞什麼吧」;對我來說這個人,啊不,羊,是 @Rockie Yang ),你就一定要有一個長期的主線,並且確保這個主線在不斷反覆。如果有人閑得疼去看了我所有的有關語言學和語言的回答,大概就會發現,我始終在重複幾個基礎的問題:音位的劃分與對立(如美國英語中母音前的「t」和日語中ら行假名的輔音都是 /?/,為何我會覺得前者是「d」,後者是「l」呢?和為什麼「知吃詩日資詞思」和「里米」並不押韻,但在漢語拼音方案里韻母都是 i?,乃至人們說錯話時似乎很多時候有這樣的情況:前一個字的聲母與後一個字的韻母相連。這是什麼原因?)、心理語的概念(母語是中文的人學習英語到一定程度會在大腦里用英語思考嗎?是否經過將英文翻譯成中文的過程?和思考時一定會用到語言、文字嗎?閱讀時一定會有聲音(包括心聲)嗎?為什麼?)、歷史語言學的語族劃分規則(韓語和日語的關係是怎樣的?和官話屬於阿爾泰語系嗎?)等等。之所以不斷重複,是因為雖然問題不同,但是在理論體系里這些問題都是由同一個點出發的,有了一個甚至可以推出第二個來;如果不把它們聯繫起來,你的讀者聽眾將永遠不知道「哦,原來這些問題背後的機制是一樣的!」也就達不到系統科普的效果了。


說到這裡,科普的意義到底在於什麼?

每個人大概都有不同的答案,但是在一開始決心要科普的時候,我自己的想法很簡單:把我知道的告訴你們,你們就不會來煩我了。是的我是個三觀特別不正的人,我就是要把有關語言學的話語權搶過來,用濕抹布塞住外行的嘴,省得他們每天在我耳邊嗡嗡嗡地煩我……這簡直是一種極端暴力的行為,大家不要學。

但是這其實也奠定了我科普的一個基調:我不僅僅要擺事實講道理,我還要讓你們知道,想去科學地對待這個學科,需要有什麼樣的基礎,跟隨什麼樣的思路。大家老說授人以漁,我不太喜歡魚(除了吃),所以我把這句話改了:授人以貓照片不如授人以貓。在科普中,我們所說的每一個事實點、每一個可能存在的原理,都只是貓照片;大家看到貓照片,只能看到靜態的一個點,比如說這張照片里貓很呆萌,於是就有人可能會誤解,以為這就是一隻呆萌的貓。而真正去拆解這個問題的思路,各種推理、歸納、論證的手段,就是活生生的貓,你真的見到了貓,才知道這貓可以呆萌可以軟萌可以二萌可以黑萌可以各種萌,你想拍什麼樣的貓照片都行。簡單的科普,只是單純宣傳事實,而系統化程度比較高的科普則爭取要把這個學科的「腦迴路」告訴大家,如果大家在有理論、事實和思維方式的支持下獨立思考出一個問題可能存在的原因,我個人感覺比不斷地重複各種事實要好得多得。但是,同理,前者也難得多得多,很多人只是葉公好貓地看看貓照片就好了,真的要他們來抱貓他們恨不得躲得遠遠的,所以我現在還是在知乎上四處分發貓照片,雖然貓一直跟在我身後……&>w&<


最後的最後,對於一些理論性非常高而應用型普遍不足的學科,或者是就業老大難的學科,比如題主所說的物理,再比如我們這行,又比如生命科學(沒錯我又來黑了!),在科普的同時,一定要同時說明就業的情況和可能存在的問題。是的,這只是以防萬一,省得有人不小心被我們忽悠去搞了語言學最後出來抱怨沒工作,或者做到一半發現累得不行想quit又怕沉沒成本。不過比起科普本身,這更像是個附加的小事,順帶一提就好,因為以我過往的經驗,大家對負面信息的印象都挺深的……


對於一個要開荒的人來說,這些基本上差不多了,越往後越理想化,特別是腦迴路的那部分內容。一般來說,開荒是有點累的,如果想試試看的話,可以先找那些「我很好奇」的朋友們下手,然後逐漸開始進入和陌生人單獨探討的階段。當然,如果碰上特別能胡攪蠻纏的,那還是相(zhi)忘(jie)於(hei)江(ming)湖(dan)比較好,因為他們真的不值得你花時間去討論問題。

大概就這樣了喵!


作為非科學工作者,你希望通過科普獲得什麼?覺得科普不應該是什麼? - Andy Lee 的回答我在這個回答下通過對科普需求的分類談了一下科普,在這裡我談談具體的心理學和哲學科普。

我在這篇心理學和哲學,誰更慘?文章中,把心理學和哲學都看作被嚴重誤解的學科,急需科普工作者來拯救。在這個有哪些常見的對哲學的誤解和偏見? - Andy Lee 的回答回答里,提到了對哲學的10個誤解,但誤解遠遠不止10個。

就心理學而言,他人通常會問「你知道我在想什麼嗎?」,這個時候很多心理學人估計都被問得煩了或者冷淡了,直接回答「不知道」。但我更推薦的回答是「如果你願意讓我用各種儀器或者心理測量工具來測量你,那我能知道你在想什麼。」然後順勢科普一下心理學的測量儀器,諸如FMRI、PET、EEG等等。

別人可能還有這樣的誤解,認為學心理學就是做心理治療的。我們可以指出心理治療只是心理學就業的方向之一,因為心理學適用範圍很廣,所以就業方向蠻多的。接下來就可以科普一下變態心理學的內容了。

有時別人還問拿各種XX效應來問你,這個比較麻煩。因為有些XX效應是網路上流傳的扯淡的東西,有些效應是確實有研究基礎,但被他們知道的時候多半也被媒體傳得偏離真實情況了。這個時候建議先談研究者得出這個效應的時候所做的實驗,然後指出這個效應背後的原理,這個效應具體應用的時候有什麼局限。

以上都是被動式的科普,主要是通過澄清別人的誤解,把話題導向正道上面。了解一個學科,最好是了解這個學科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但心理學的研究方法科普起來是較為無趣的,大家一般關注的是那些神秘、有趣、吸引眼球的東西,心理學裡沒有什麼神秘的,但有趣的還是有不少的。科普的同時可以順帶提一些。

主動式的科普策略和被動式的科普就很不一樣了。主動式科普推薦以問題入手,從一個小問題出發,引出心理學對看這個問題的視角以及對這個問題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成果,嚴肅的同時要做到活潑。

確實不太容易啊,接下來談談更難的哲學。

在中國大陸這塊神奇的土地上,哲學被誤解的程度較其他地區更高,澄清這些誤解太費時間。一方面,一些文科生自以為自己學過中學的政治或者大學的政治,就以為自己了解了哲學。一方面一些理科生以為那些文科生眼中的哲學就是真正的哲學,從而開始對哲學採取鄙視策略。所以,科普哲學我並不推薦從別人的誤解出發引入正題,而是要千方百計地引入某個具體的問題。

比如,就當下哲學家較為熱門的子領域心靈哲學而言,我們可以具體地談某一個問題,比如qualia,多重實現,意識,意向性等等。就科學哲學而言,可以談談科學實在論與反實在論或者工具論,休謨的懷疑可以談,拉卡托斯的科學研究綱領方法論也可以談。語言哲學裡頭有專名、隱喻、意義等。知識論里的內在主義與外在主義等。形而上學裡的共相殊相、同一性等等。倫理學裡的道義論、後果主義等等。總之要從具體的問題入手,直接談哲學關心什麼以及哲學家是如何研究他們所關心的問題的。

任重道遠。


上星期天,在家包餃子,韭菜豬肉餡的。

我媽擀皮,我包。我媽說,

「你們年輕人眼界要放寬點,接受點不同的思維,很多東西都不是科學能解釋的。」

「那是,那是。」

「比如這個微信吧,你說它怎麼把話傳出去的?」

「呃......」

「它用的就是信息場,咱們人,都有信息場...」

我就傻了,出離憤怒了,偽科學害人呀,賣書,賣碟,賣保健品,還不夠,這是要進軍軟體業了嗎?一問,又是台灣某個老教授說的。我們寫了半天的程序,結果還是靠特異功能發出去的,是可忍,孰不可忍,為了軟體從業者,硬體從業者,電信商,和企鵝的尊嚴,拼了。我給我媽解釋了一下原理,不談細節,只講概況。

簡訊聲音都是信息,信息可以轉成01,01可以轉成電/光信號,信號可以通過手機網路傳給伺服器,伺服器傳給收件手機,收件手機顯示簡訊。

我媽將信將疑的表示聽懂了。

我覺得這個吧,真的很難,一方面,要用對方能理解的語言講,少用專業辭彙;另一方面,要講出整個架構,從頭到尾,能讓對方能用已有的知識來理解,去掉其神秘色彩。

最後喊個口號,打倒偽科學!


首先……好好學


對話一般是這樣的

  • 「你學什麼的?」
  • 「我學音樂學。」
  • 「音樂學?音樂學的什麼?」
  • 「音樂學的中國古代音樂史。」
  • 「啊?這是什麼?你會彈琴么?會樂理不?」
  • 「會…… 」
  • 「哦,那你就是學樂理的吧?」
  • 「……對,我就是學樂理的。」

專業:體育管理

遇到不熟的人,一般我就說:哦,就是以後足協的…
遇到可以好好介紹的,一般就從未來就業和上課兩方面 「我們這專業最好的畢業生去了湖人啊紐約洋基啊這種球隊;還不錯的就負責去辦比賽,比如你看夏天什麼皇馬來華啊都是他們來聯繫;再不濟的就回國做旅遊去啦……至於上課嘛,大學常見課程什麼法律財經心理公關市場這些課前面加體育兩個字就好啦……」

「不不不,我們不是下課看球上課聊球,雖然這種事也發生過……」


「我學大提琴的。嗯?我文化課不好?……不是我從小練琴,文化課挺好的啊……不不不我不會唱歌,我不能當網路歌手。……我也不會中提琴小提琴鋼琴……啊?對對對它們不一樣。以後工作?……是是是在民樂團不好出頭,因為我不是民樂器。中國沒人聽管弦樂?學音樂沒用?不務正業?混日子?………………你說得太對了學音樂就是這麼慘,以後可千萬別叫你孩子學呀Y(^_^)Y」


thanks for a2a 可以看看美國教授申funding是怎麼做的


Make it as funny as possible.
If not possible, keep it short.
就這樣


從個人經驗來看,我覺得有3點非常重要:

  1. 必須在他人有興趣的基礎上,如果別人沒興趣知道,絕不強求。
  2. 保證交流時的平等和同等的話語權。盡量給別人一種「我也就多懂這一點」的感覺,頭腦靈活些的朋友會問出很多相關的問題,如果不清楚的話,虛心承認。
  3. 盡量與現實生活相聯繫,比如從生活現象或常見的觀念入手。教育心理學裡有個概念叫「最近發展區」,以下是百度百科的解釋。

學生的發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的現有水平,指獨立活動時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另一種是學生可能的發展水平,也就是通過教學所獲得的潛力。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教學應著眼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學生提供帶有難度的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其潛能,超越其最近發展區而達到下一發展階段的水平,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下一個發展區的發展。

科普的時候不一定能做到教學中準備的那麼細緻,不過可以借鑒此理論,不要過度拔高,但也不至於太簡單太無趣。


引一句老生常談:

An alleged scientific discovery has no merit unless it can be explained to a barmaid. -- Ernest Rutherford

科普並不容易,奪人眼球的刻意規劃和文字遊戲遠不是科普的生命力所在。好的科普背後,更多是對科學事實紮實而深刻的理解,以及對這種理解的充滿生命力的具象。這種理解不是會說幾個大詞,會算幾個公式就能代替的。


教授:
准晶體知道嘛?我要是早半年發表就拿諾貝爾獎了你們知道嘛?它是一種介於晶體和非晶體之間的固體。准晶體具有與晶體相似的長程有序的原子排列,但是准晶體不具備晶體的平移對稱性。因而可以具有晶體所不允許的宏觀對稱性。…
某同學:能幹嘛用?


教授:額…不粘鍋…


以上,真實發生於某知名教授的講座


主流專業比如高富帥金融、白領計算機就不必說了
非主流專業盡量向自己的大學科靠攏
交叉學科請把自己交叉的領域說明,最好說一個本學科正在研究的課題(高大上能貼地氣最好),以便公眾理解。
研究生就不要說自己的研究方向了,普通的交談通常都是點到為止,沒人會深入的了解你的研究範疇的。除非他專業和你相同——這樣的話就不必解釋了。
最後,舉例子。答主專業的好朋友——社會工作——「街道辦的」


在不明真相,甚至抱有偏見的人質疑你的專業時,請耐心地用事實解答。
有腦子的人會尊重事實。
反之,如果針鋒相對,冷嘲熱諷乃至破口大罵,對不起,科普這事兒跟您沒關係。
有腦子的人,也會有脾氣。

對了,我要舉的例子是醫患關係。
我想說的是,沒有科普能力的醫生們,請默默地做好你在現實中本職工作,病人及其家屬會感謝你。

歡迎代入。


—你什麼專業的啊?
—物理化學。
—哦~是不是研究兩個小球碰撞,然後發生反應的?
—。。。。。。。。對!您說得對!


我是學城市規劃的…
不不不我不是城管…
這是工科不是文科…
也不是公務員…

一般到這個時候如果對面是一群大學以上學歷我就直接解釋:「我算是學建築的。」
不不不我不去工地搬磚…
也不會裝修…
你找我看風水倒靠譜一點…

面對大學以下學歷:
「我是學畫畫的。」


你學什麼的?
聲學。
哦,生物學吧?
不不不,聲學,聲音的聲。
哦,搞音樂的啊。你當年不是學的理科嗎?
。。。


我只想知道怎麼科普基礎數學


我一般就一句話,對不搞音樂的人直接說我是學機械製造的,對做音樂的朋友直接一句,我做後期的。


推薦閱讀:

老師應該如何幫助「後進生」?
在襄陽四中讀書是什麼體驗?
五到十年後,北京或上海的小孩會不會考大學比外地更困難?
為什麼大學老師喜歡點名?
為什麼很多老師向學生灌輸「人和人之間智力水平沒有差別」的觀念?會對學生產生什麼影響?

TAG:科普 | 教育 | 大學 | 交流 | 學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