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 NASA 宣布土衛二具有全部生命條件?

NASA宣布土衛二上具備生命所需全部條件:冰下有熱泉

北京時間4月14日凌晨2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華盛頓總部的詹姆斯·韋伯禮堂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土衛二(Enceladus)上具備生命所需的所有元素,而情況相似的木衛二(Europa)同樣有潛力。

這兩個衛星非常像:外面被厚厚的冰層包裹,冰層下隱藏著流動的海洋。此前,科學家們認為木衛二和土衛二冰層下的海洋可能是太陽系中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地方。尤其引得注意的是,這兩個衛星的冰裂中都有噴射羽流的存在——這意味著科學家們不需要鑽開冰層,只需分析噴射出的羽流成分,就能對冰下的神秘深海有所了解。


謝邀,其實早上一醒就被刷屏了,先上今天的Science

Science - Table of Contents - April 14, 2017, 356 (6334)

前情提要:

早在2005年,卡西尼號探測器第一次獲取土衛二南極影像的時候,就已經在土衛二觀測到過從裂隙里噴出的水冰和蒸汽,基本認為其地表下有鹽水海洋。


這次新發現了什麼:

通過卡西尼號的離子中性質譜儀(Ion Neutral Mass Spectrometer)從土衛二的羽流(plume)中探測到了氫氣分子,含量不低(比正常水平高一點)(我覺得還好吧,1%……)。因此推測,這麼高含量的氫氣分子是由於含有礦物和有機物的岩石之間的水熱反應生成的(hydrothermal reactions)(潮汐加熱可以源源不斷地提供熱能),而且這種水熱反應現在仍在進行時。然後進一步推測,這種水熱反應的環境下,是很有利於從土衛二的冰下海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甲烷的。如果深海中有微生物的話,這種水熱反應可以為這些微生物提供維持生命所需的能源(也就是今天各大新聞所說的「土衛二上可能存在可以維持生命的養料」了)。


	ext{CO}_2 	ext{(aq)}+4	ext{H}_2	ext{(aq)}
ightarrow 	ext{CH}_4 	ext{(aq)}+2	ext{H}_2 	ext{O}	ext{(l)}

其實主要也就說了這些吧……具有全部生命條件嘛……是比之前光劃個宜居帶的範圍神馬的要強不少……


總結一下:

(Cassini: Mission to Saturn: Enceladus)

最後,專欄更新了Science當天的另一個關於卡西尼號的報道,歡迎戳→_→

卡西尼號||最後的戰役 - 知乎專欄


NASA 又開發布會了,又是與外星生命有關的發現。到底有沒有外星人呢?答案當然是「有可能」了。

北京時間 4 月 14 日 2 時,NASA 在華盛頓總部的詹姆斯·韋伯禮堂召開了一次略顯神秘的新聞發布會,並在其官網上進行了視頻直播。會上,NASA 發布了兩個令人興奮的新發現:已有證據表明,在土衛二上存在著可以供給生命能量的化學元素;同時木衛二「歐羅巴」也被發現表面某一地點重複出現了液態水形成的羽流。

據 NASA 的科學家們表示,這兩個發現足以證明木衛二和土衛二這兩顆衛星上「很有可能」存在生命的跡象。也就是說,有沒有生命還沒頭緒,但我們現在已經能基本確定,如果這兩顆衛星上存在生命,那它本身的環境是足以讓這些生命存活下來的。

「的確,我們還無法解答是否地球以外有生命存在,但今天,有了這樣的研究成果,我們在回答是否存在地外生命的問題上,取得了巨大的進步!」NASA 波士頓總部的科學任務理事會副主任 Thomas Zurbuchen 興奮地說道。

土衛二冰下海洋中發現氫氣

14 年前的研究發現,一些生物不需要陽光僅靠化學元素就可以在幾千米的海洋深處存活。這給科學家們帶來了啟發——它拓寬了生命存在的環境條件,原先被認為不可能存在生命的太陽系其他星球,尤其是距離太陽更遠的那些,又重新被納入了討論範圍。

「卡西尼號」,一台執行木星附近探索任務近十三年的探測器成功在土衛二表面完成了羽流的取樣。科學家們對樣品進行分析後發現,土衛二表面冰層下的海洋中存在著氫氣。這意味著如果這冰下海洋中存在著生物——至少是微生物,那麼他們就可以通過將氫氣和水中的二氧化碳結合來獲得能量。

這種化學反應被稱為「甲烷生成」,在地球生命起源時它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就算有著同地球上一樣的化學反應,我們還是不能確定土衛二上是否存在生物——哪怕是最微小的細菌,也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

儘管如此,這驚喜的發現仍然可以讓科學家們更加了解這顆衛星上的海洋世界。Thomas 表示:「到目前為止,這是我們發現最接近適宜生命居住的環境。這種結果證明了 NASA 科學任務的互相連通性,使我們更接近了地外生命是否存在這個問題的答案。」

好吧,所有的發現都與外星生物的存在有關,但發現的再多也只是接近,似乎永遠都不會真正得到答案。話雖如此,NASA 的自嗨也不是平白無故的。

我們知道生命存活需要三個最基本的條件:液態水、能量以及必要的化學成分(碳、氫、氧、氮、磷和硫)。有了這個發現,卡西尼研究團隊證明,這一切要素在土衛二這顆遠離太陽的冰質衛星上,幾乎全部存在。海洋是生命的搖籃,我們可以相信,在這顆衛星上,一定有著或者在孕育著初級的生命。

木衛二出現疑似羽流現象

另一邊,新哈勃太空望遠鏡也有了類似的發現。

在長期的對木衛二「歐羅巴」的觀察任務中,新哈勃太空望遠鏡於 2016 年拍攝下了一張木衛二星球表面疑似出現羽流的照片,巧合的是,這張照片中羽流出現的地點與 2014 年它拍下的另一張木衛二表面羽流的照片完全一致。這意味著木衛二上出現的羽流可能是一個真實發生的現象,間斷出現在該衛星表面的同一塊區域。

「木衛二的羽流現象出現在了較熱的地區,因此在哈勃望遠鏡拍下這個新的羽流現象以後,我們核對了伽利略熱力圖。我們發現,木衛二的疑似羽流現象正好出現在了熱力異常的地區。」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的 William Sparks 說道。

如果羽流現象與高溫地區有所關聯,那這可能意味著高溫的海水正在加熱這些衛星表面的冰殼。這樣的水熱反應是海底的岩石與海水發生化學反應的結果,同土衛二一樣,木衛二「歐羅巴」也可能具備了孕育生命的環境。

NASA 十分看好這個可能的結果,他們即將在 2020 年啟動「歐羅巴快帆」任務,這台新的探測器將近距離接觸木衛二「歐羅巴」,屆時它將會對目前存疑的一些問題做出解答。

在科學家的演講和介紹結束後,NASA 還設置了媒體和網友的問答環節,其中不乏一些或有趣或刁難的問題,科學家們也一本正經地做出了回復。

媒體:你們有多少把握「歐羅巴」上的羽流是真實存在的?

答:木衛二上的羽流現象並非確鑿存在,但 NASA 認為存在的可能性非常高。新哈勃太空望遠鏡在 2014 年疑似羽流出現的地點上總計觀察了 12 次,只有兩次發現了羽流現象,但這樣的巧合已經不易,加上伽利略熱力圖的輔助證明,科學家對羽流現象的存在很有信心。

推特網友:你們說的生命是大型怪獸還是細菌微生物?

答:科學家認為,鑒於這次發現的生命生存環境還比較簡陋,細菌的可能性會更大些,但如果運氣好的話,巨型生物也是有可能存在的。Thomas 補充說道:「還有一點令人興奮的是,如果這些生命存在,他們是存在於冰質星球的冰殼之下,這不同於我們地球,所以形成的生命也將與地球上的生命大相徑庭。我們稱之為二次起源(the second genesis)。」

Facebook 網友:你們認為哪個衛星更有可能存在生命?

答:科學家給出的答案是尚不確定羽流現象是否存在的木衛二「歐羅巴」。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就像把披薩扔給一堆大學生一樣,披薩是不會被保留下來的。同理,土衛二上發現的大量氫氣可能正是因為沒有生命在消耗它,或者至少,生命的活躍性是不高的。

據 NASA 透露,他們已經從政府那裡獲得了項目支持,將在未來投入更多的力量探索土衛二和木衛二這兩顆衛星。隨著「歐羅巴快帆」任務的推進,相信未來不用太久,NASA 就會對地外生命是否存在的命題做進一步的解答。

本文出自宋德,來源極客公園。


各位大神們都從科學的角度解釋了,我來從NASA管理和規劃的角度來解釋下。

關於土衛二有生命跡象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很早便有預言,而且以土衛二的條件來看木星的幾顆冰衛星(icy moon)條件也更足夠且更容易去。但現在提出,有很多科研項目申報與管理的問題。


目前NASA的經費佔聯邦預算的比例處在歷史最低點,僅為0.47%,比起1966年最輝煌時期的4.4%相差幾乎一個數量級。在2017年,川普政府宣布在奧巴馬政府預算案的基礎上增加給NASA的預算,最後達到了195億美元。但在可以遇見的將來,NASA的預算比例會進一步降低。

NASA的預算最大開支為兩部分:

1. 載人航天

總共有90億,今年額外的幾億也都增加到了這部分。目前大筆的錢(37億)花在了新一代的航天發射系統和獵戶座飛船上,這是新一代的土星五號火箭+阿波羅飛船,用來重新登月和登陸火星的。火箭和飛船的兩個分系統都已經測試完畢,首次聯合測試(尚未確定是否載人)將在2018年9月。按照計劃,未來兩年內還會再燒掉將近90億美元到這個系統里。

另外有15億美元投在了國際空間站上,這是每年必備的開支。將近30億支持各類商業航天公司的發展,包括Space-X、軌道科學公司、畢格羅宇航、藍色起源這些公司,這些投資會越來越少。

其中,2024年後,國際空間站停止運營,這15億會空出來;而隨著Space-X這些親兒子慢慢長大成人佔領了國際航天市場,NASA也會空出大筆的錢來。


2. 科學研究

大概56億。其中對地衛星的研究經費大約20億,占最大頭。第二大的就是行星研究,大概15億。還有詹姆斯韋伯望遠鏡、廣外巡天望遠鏡、太陽觀測探測器等。其中詹姆斯韋伯會在明年後每年少支付3億美元左右經費。

這15億的行星科研經費,不僅維持著朱諾號(木星探測)、好奇號/機遇號/奧德賽號(火星探測)、快要退役的卡西尼號(土星探測)、新視野號(太陽系邊緣)等13個任務,還有下一代NASA獨立的木星探測器研究和與歐空局合作的JUICE木星探測器經費。

所以,行星科學相對並不算貴,相比較幾年後空出的幾十億經費,自然應該分出一部分到這裡。

金星水星不值得去,載人登陸火星,木星探測器歐盟和美國檔期排的很滿,著名的土星探測器卡西尼·惠更斯馬上光榮退役,自然要拿出經費去投入到下一代土星探測器了。


佔領媒體是很重要的,所以NASA的科學家最近一直在宣傳類地行星、土衛二發現生命條件的新聞,很重要的考慮是在給新一代土星探測器造勢。

畢竟媒體越關注,人民就會越關注,政客們就會越關注,科學家們才能拿到更多夢寐以求的經費,支持他們新一代的探測器。錢越多,造的探測器就會越好,這幾乎是正比例關係。

未來幾年過後,NASA要空出一大筆錢,抓緊時間搶啊。早在2015年NASA就提出過土星探測器,但目測這個發現會極大推動這個土星探測器的立項和經費支持。

我們半個小板凳圍觀就好。

因此,大概的節奏是,

科學家:我靠,我們發現了很牛逼的東西,可能是生命!可能能吃啊!可能很好吃啊!

群眾:666666666! 煎、炒、蒸、煮、炸、烤、燒、鹵,咋做都行!

科學家:領導,要不給我點錢,我去研究研究,順便打個野味啥的?

政客:好吧,反正也有一筆閑錢,你們要多少?

群眾:越多越好!支持他們【口水】


科學家最可憐,一邊哭著研究,一邊哭著要錢,不容易啊!


我覺得很有可能,本世紀我們就能發現外星生命了,當然,本世紀我們發現的外星生命,很大可能是以微生物的形式來存在。

外星球,生命存在形式很有可能和地球生態有些差別,比如土衛二、木衛二如果存在生命,可能主要是以熱泉生態系統模式為主。

首先,我們先談一下地球的生態系統,地球的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分為: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這四者形成一個閉環,維持著地球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使生態系統不崩潰。

其中,

生產者,就是指能把簡單的無機物合成生成有機物的生物。也是整個生態的基石。

消費者含義很簡單,就是代表著不能生產,只能通過消耗吃掉其他生物來達到存活的生物。而初級消費者就是吃生產者來存活。


分解者就是生產者的反面生物。它們是生態系統中,將死去的動植物中富含的有機物重新變回無機物的生物。

地球上的生產者大致可以分為兩種。

一種是利用光合作用,又被稱之為光能化合作用,這個我們就不用說了,就是常見的綠色植物等(包括一些特殊細菌)。它們能在可見太陽光照射下,通過光反應和暗反應,利用葉綠素等光合色素,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等無機物轉化成有機物,並生成釋放氧氣,將光能通過能量轉變成生物有機體中的化學能。


第二種是利用化能合成作用,這個比較稀奇,因為我們地球生態系統中,利用光合作用的生產者占絕大多數。

我們自然界中存在著某些特殊微生物,它們能將二氧化碳、土壤中的含氮化合物等無機物,轉化成有機物來合成細胞,通過氧化環境中的某些無機物來獲取能量,轉變成生物體內的化學能。

光合作用是地球生物生態系統賴以穩定存在、也是地球碳-氧平衡
穩定的基石。

能夠進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細菌稱為化能無機營養細菌。

例如:亞硝化細菌和硝化細菌。

又比如硫細菌、鐵細菌、氫細菌。

無論是光合作用的生產者,還是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產者,它們統稱為自養型生物(也就是自己養自己)而消費者和分解者,被稱為異養型生物。

然後有了這些,我們地球就形成了一個生態閉環了。


當然,在地球的生產者大部分是通過光合作用的綠色植物等。只有小部分生產者,是通過化能合成作用的一些細菌啥的。


光合作用產生的普通生態系統,很常見,我們天天接觸。而說起基於化能合成作用的生態系統,那就很少見了。

但地球也不是沒有。

比如深海熱泉生態系統。

深海熱泉可以說是地殼活動在海底反映出來的現象。我們大家都知道,地球不是一個完整的球,而是不同的板塊拼接在一起,不同的板塊時刻都在移動。當板塊互相撞擊隆起,岩漿從撞擊的縫隙中湧出堆積,形成海洋中的山。也就是大洋中脊。而這「海底山脊」形成過程中,岩石遇冷收縮,因此就有裂縫,當海水湧入裂縫,就遇到熾熱的岩漿,因此就形成熱泉,噴涌回海底。


因為它是地殼活動在海底反應的現象,所以它分布在地殼活動活躍薄弱的地方,如大洋中脊形成的裂谷、海底斷裂帶和海底火山附近。


深海熱泉生態系統主要是前面所說的,利用化能合成作用,而不是光合作用為基礎的生態系統。因為深海壓根就沒有陽光射入。


我們科學家在深海發現過十幾處深海熱泉。

海底熱泉

熱泉噴口附近是高溫(300℃以上)、高壓、缺氧、偏酸性、缺乏光線的環境,生活著包括管棲蠕蟲、蛤類和細菌等組成的生物群落。


首先是裡面作為生產者的化能自養型細菌,利用氧化熱泉噴出的硫化物(如H2S)所得到的能量去還原CO2而製造有機物,然後其他動物以這些細菌生產者為食維持生活。

我們可以看到,熱泉生態系統不是利用光合作用,而是利用化能合成作用,因為深海根本沒有陽光。它基於的生產者,是前文所說的硫細菌。

硫細菌能夠氧化H2S,把S積累在體內。如果環境中H2S缺乏,這它們還會進一步把體內的S氧化成硫酸,氧化過程中釋放的能量可用於合成有機物。

它存在的大概反應方程式是

2H2S+O2=(硫細菌)=2H2O+2S+能量(1)

2S+3O2+2H2O=(硫細菌)=2H2SO4+能量(2)

6CO2+6H2O+能量(1)(2) =(酶)=C6H12O6+6O2


而熱泉噴口附近不僅溫度非常高,而且又有大量的硫化物、CH4、H2和CO2等,剛好給這些細菌生產者提供了食物生存。


熱泉生態系統與生命的起源有很大聯繫,

首先現今所發現的大多古細菌,它們生存的遠古環境,都與熱泉噴口附近的環境極其相似,高溫、高壓、酸性、缺氧、缺光線。


熱泉噴口附近高溫高壓,還有而且大量的硫化物、還有CH4、H2和CO2等,這與地球生命形成時的環境非常相似。


所以地球生命形成早期環境和我們現在深海熱泉生態系統相似程度非常高。

而熱泉生態系統的生產者,因為壓根沒有光線參與,所以利用的就是前文所說的化能合成作用了,而不是通常的光合作用。

題主你題目補充中說的:土衛二木衛二,它們外面被厚厚的冰層包裹,冰層下隱藏著流動的海洋。此前,科學家們認為木衛二和土衛二冰層下的海洋可能是太陽系中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尤其引得注意的是,這兩個衛星的冰裂中都有噴射羽流。


而科學家們經過探測發現,它們羽流氣體中有近98%的水、約1%的氫氣和少量二氧化碳、甲烷和氨等分子的混合物。也就是說,「土衛二」具有了誕生生命所需的合適的化學物。雖然目前生命所需的硫、磷還暫時沒有發現,但根據以往經驗,這些元素應該不會缺席。

雖然那裡沒有太陽光,無法進行光合作用,但有了液態水,有了熱泉作為能量,很有可能像地球生命早期環境一樣,可以進行化能合成作用,形成熱泉生態系統。

而且熱泉生態系統相比光合作用生態系統,也有它的好處。比如可以避免一些太空外界物體撞擊星球造成的生態系統的損害。可以說是孕育生命的理想場所。


當然,你也許會質疑,為什麼要按照地球生命環境、生命形式來尋找外星生物?因為很簡單啊,探索資源是有限的。其他的生命形式可能有,但像地球這樣,基於液態水的生命形式是一定有,因為地球就是例子。所以按照地球生命環境來尋找,穩妥的多。概率也大得多。


而像太陽系中土衛二、木衛二、海衛一、木衛三、木衛四,土衛四、土衛六,海衛一,冥王星、穀神星,等幾顆星球,都很可能有液態海洋存在。雖然那裡沒有多少太陽光,難以產生基於光合作用的生態系統。但卻可能有地殼運動產生的熱泉,而地球生命形成早期環境與深海熱泉環境很相似,因此那兒很有可能形成熱泉生態系統。


我覺得吧,如果連太陽系這麼小的區域,都能發現第二顆第三顆有生命的星球,
那麼很有可能,宇宙中,生命並不孤獨,相反可能很擁擠。


我來潑盆冷水: 《土衛二上發現生命》是人類歷史上最悲觀的新聞。

根據已知科技,我們知道宇宙里智慧生物不多,至少沒有多到整個宇宙都是智慧生物互相聯繫,到處殖民。這是為什麼呢?

有可能是從有機物到生物這個步驟特別難實現,所以宇宙生物不多。也有可能是從生物演化成智慧生物特別難。也有可能是智慧生物不自我毀滅特別難,演化出來的智慧生命幾萬年後就像恐龍一樣消失了。

假如我們發現宇宙里非常多生物,也有非常多適合生物演化的角落,多到了地球後花園就有幾個,那說明導致智慧生物不多的原因更可能是智慧生物特別容易自我毀滅。這意味著人類的未來非常黯淡。


我來潑盆冷水。即使這上面真有生命,被人類直接探測到的可能性也不大。

因為他們估計是在冰層下面的海洋裡面有;那那麼厚的冰層,你要怎麼鑽進去?就算鑽進去了,下一步「潛水」怎麼辦?要知道即使在地球上,到達過馬里亞納海溝的人比登過月的人還少;深度潛水這種事情可是個技術活;更何況還得先把鑽坑和下潛的設備運過去,再進行無人操作,這難度就更大了;我只聽說過行星車在行星表面開著撿石頭玩的,就這種低技術含量的事,還時不時會出現行星車的車輪被卡住了一段時間都動不了的事情;至於行星車在行星上面打洞或者潛水這種事情,我印象裡面還沒怎麼發生過。。

當然,新聞裡面說冰裂附近有羽流,這樣可以不用鑽冰就能分析深海物質。不過我估計最最樂觀的情況是發現疑似微生物代謝產物的化學物質,直接發現微生物的概率微乎其微;畢竟海洋那麼大,就算有什麼東西,被稀釋了那麼多倍,也不一定能檢測出什麼來。。其實科學探索的過程就是這麼艱難,現在媒體上大部分有關地外生命的新聞報道,大部分都是說某某天體具備生命生存的條件,然而甚至都不一定能找到和生命有關的有機物(比如氨基酸、多肽、蛋白質什麼的);如果哪天真在地球外面發現了哪怕是最簡單最原始的細胞(或者其他可以被認為是生命的生命形式,當然要排除飛行器自帶地球生命污染這種可能性),這絕對是能獲諾貝爾獎的大新聞。。


大驚小怪,土衛二早發現冰下海洋和噴流,木衛二也是,早就被認為很可能存在生命。下一個這樣的天體很可能是海衛一。


「所有的世界
都是你們的
除了土衛二
不要試圖登陸」


如何評價...我覺得你自己的題目寫的挺清楚的 nasa科學家表達很嚴謹的 又不是那些無良媒體


隔段時間放一些這種新聞,NASA又缺經費了吧。川總當家,經費不好要了哇。


麻煩各位想噴的看到最後一段,我對NASA的做法總體上持積極態度,也希望國內的相關機構可以學習,讓科學進入大眾視野。
————————————————————————
意義不大,NASA開的新聞發布會十有八九是噱頭比較大,主要是向美國大眾要經費嘛~看,我們沒有不做事哦。但是也不是說不重要。

這樣的星球擁有一個較為不錯的化學環境並不出乎意料之外,太陽系形成的時候,岩石行星的基本化學組成是類似的,如果能夠長期保證水分不流失,而且擁有穩定而可靠的熱量來源,誕生最基本的生命形態應該是情理之中。

考慮到我們熟悉的土衛二和木衛二,距離太陽足夠遠,表面溫度低,都是典型的冰凍海洋式的岩石衛星,絕佳的化學溶劑——水,管夠。

至於熱量……
1.接收太陽輻射;這是地球這樣距離的行星的主要保溫方式。至於木星土星分別位於5.2和9.54個Au的位置,輻射強度和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經知友指正已修改),顯然,土星木星的衛星不能指望它保溫。

2.內部重元素衰變。地球內部熱量和火山活動的主要來源。但是總的來看,這些直徑較小的岩石星球冷卻速度要比地球快得多,不足以到太陽系誕生45億年後依然堅挺……

3.潮汐作用。木星的潮汐作用是相當可觀的。它不斷擠壓拉伸著衛星的岩石結構,產生摩擦熱,以致於離它最近的木衛一艾奧表面竟然存在火山活動。至於稍遠一點的木衛二,擁有一個較為「溫暖」的內核是完全可以預料的。

言歸正傳。如果100年後,人類回顧發現地外生命的歷史,那麼有些突破必然被銘記,寫進科普讀物或者中學生的教科書,但是這次新聞發布會肯定不會,因為遠打不到一個節點的重要性。

或者這麼說吧,我隨便到路上找一個年輕人,仔細看看,竟然發現國家zhuxi應該具備的基本生理條件,他都有。我是不是應該震驚一下子?

「小夥子,中央欽定你來當……吼不吼啊」

NASA和UC震驚部的區別就在於,一個要流量,一個要經費。一個不開新聞發布會的NASA,一個不讓人們覺得宇宙浩渺,人如塵埃的NASA,一個讓我們的電腦沒有漂亮的桌面壁紙和屏保的NASA,不是好NASA。

當然了NASA成立以來所做的一切,以偉大形容,是毫不過分的。雖然吃相難看,但是算是拿錢干實事的主兒啦。

圖片侵刪


這說明NASA打算送個探測器去土衛二了


科研+5 ?


這個需要@一下孫連城區長


大過濾器的陰影就在眼前


好萊塢的編劇們又有了新的素材。

你看這個故事行不行

20xx年,NASA派遣科考隊降落在土衛二,去實地考察。

意外事故導致科考隊員被土衛二上的生命體感染。

感染後的科考隊員開始出現變異。/剛開始沒發現被感染,進入潛伏期。

然後一場屠殺開始了。


挖開冰層,然後他出來了


真有生命的話,那有生命星球的可能性就不再僅僅局限於恆星宜居帶了。
那通過行星凌日來找宜居星並已經取得了巨大成果的開普勒計劃,發現有生命星和實際可能的有生命星,仍是滄海一粟。人類認知已經進步了這麼大了,可是差的還是數量級的,宇宙真是。太tm大了


吳彥祖以前拍那個歐羅巴報告就挺好看的啊,雖然是小成本製作的假紀錄片

別聽他們胡說扯什麼騙經費,NASA對於人類航天事業做出了不少貢獻的,人家宇航局不天天盯著外太空,難道來國內炒房么?


如果光太陽系內就就有兩顆有生命的星球,那宇宙中生命應該會很普遍,如果存在歐羅巴報告中的高級生命,那宇宙中智慧生物的存在也可能不少。


推薦閱讀:

關於地球形狀的一些疑惑?
假如被扔到了銀河系的某個角落,如何才能確定自己的位置?
不用鐘錶,如何測量當地經度?
民用日出、航海日出、天文日出有什麼不同?為什麼分開來計算?我們平常用哪一個比較好?
有哪些天文現象影響人類社會的案例?

TAG: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 | 地外生命 | 天文學 | 行星科學 | 土衛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