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完美主義?

被關注著裡面有同學,不太好意思。
我是一個剛剛大學畢業4個月多的畢業生,21歲,公務員, 在沿海大城市生活長大,北京讀了四年書回到父母身邊,通過大學四年對自己的要求(知乎里的牛人比我厲害得多,就不瞎白活了)自認為自己雖然不是聰明絕頂的什麼人物,但至少性格上是個獨立、非奶嘴女,有自己想法和追求、並不隨意屈從的女生。
大學期間一直沒有找男朋友,主要原因是兩個,一是自己學習工作事情太多,覺得忙不過來(當時有工作狂的傾向),二是無法克服自己的完美主義以及考慮太多,對於追我的男生,如果他有80%是我認同的,20%是我不太認同的,我就無法把我的關注力從那20%不認同上挪開,以至於無法再繼續深入交往下去,寧願自己呆著,工作看書想事旅遊交友,自在舒服。
現在工作了,以前一直看人相親,不覺得可笑,認同是認識朋友的一種方式,但是當我發現在我還沒有談過一次戀愛,父母就在和我談到我需要找一個怎樣的人適合我結婚的時候,我迷茫了。
我知道我現在需要一個人去戀愛,去感受愛一個人的快樂、痛苦或其他,去練習著愛一個人,身邊也有幾個希望和我深入交往的男生,但是我卻發現我依然無法克服我的完美主義,他如果有一點點的瑕疵(比如說外貌上、或者是想法上或者其他),我就無法真心的100%的喜歡上他,在共處的時候會抗拒,甚至會怕他們的邀約。
父母一直會說什麼這個人的性格適合你的性格,雖然你年紀小,但是要抓住機會找個好的等等等等。。所以我現在更迷茫了,開始思考「我一點都不了解我自己」「我到底需要的是什麼」甚至於「我到底是誰」。
在我又失眠了一個晚上之後,我決定上知乎求助。


從18歲的時候發誓要寫一本小說。上個月或者上上個月也在不停地繼續一段一段地更新。
但是這麼多年來,寫寫停停,停停寫寫,最後全部中途太監了。
原因是我完美主義了。
看著看著就不順眼了,覺得不行了,於是半途而廢了。

其實完美主義就是對生命最大的褻瀆和不尊重。

沒有一個生命是完美的,也沒有一種事物是完美的。

那麼你竟然帶著這樣一個不可能的要求去要求所有東西,使所有東西在你眼中變得失色,把本來美好的人和事物,看得漏洞百出。

這樣因為自己的完美主義而把事情變得很糟糕的例子,不用再列舉了吧?每一個完美主義者,都有過因為自己的偏執而把本來很好的東西弄得一團糟的經歷。

美好的世界,美好的人,美好的事物,都會在你心裡找到相對的完美。愛情里的相對完美就是非你莫屬;友情的相對完美就是無可替代;親情的相對完美就是時刻牽掛;天空的相對完美就是白天雲彩朵朵,夜裡繁星點點。

不完美里的完美,才是值得追求的,完美在心裡,在眼裡,不在尺度里。


和題主有共同之處的是,二十二歲,依然單身。從沒有經歷過一次戀愛,曾經喜歡過兩個女孩但最後無疾而終,而且也是很多很多年前的事情了。大概我也是完美主義的受害者吧。


後來想開了很多,對自己寬容一些,對他人也寬容一些。

現在的心態就是,順其自然,如果再碰到我喜歡的姑娘,我一定會去努力追求。


^_^


要追求完美不要完美主義
其實完美主義跟追求完美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完美主義是追求當下的立刻的完美。我如果告訴你你會有7個男朋友,但是第八個你們在一起了,然後經過你們的努力你跟這個男生在一起會慢慢的越來越完美,直到你們80歲的時候達到最完美。但是現在你會覺得他有20%缺點,你肯定很受不鳥。

完美主義的人生
完美主義的人生,實際上是在評價自己的時候潛意識裡面不是以成功為導向,而是以失敗為導向。你覺得你想的是我要很完美,你其實想的是,我不喜歡失敗,我不要缺點。你不是無畏地充滿激情地沖向你熱愛的事物,而是總是小心翼翼地避免失敗。你開始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主要想的不是這個事情很有可能成功很激動人心,而是這個事情我最好不要失敗,我把我的感情都花進去了最好要立刻有結果,最好對方是100%完美的沒有缺點的人,要是可能會失敗對方要是有缺點的那我就一點開始的動力都沒有了。所以你的完美主義實際上是害怕失敗主義跟無法忍受缺點主義。

可能還可以再加一條那就是激情缺乏主義。(我太刻薄了……)

完美主義拖延症
有了完美主義,所以才有了完美主義拖延症。還有什麼比害怕更能阻止你開始?生活中你能確保做到很完美的事情肯定是不是那麼多的吧?你覺得完美的潛在男朋友對象肯定是特別少或者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吧?於是因為無法忍受失敗和缺點,你可以選擇做的事情和可以選擇嘗試交往的男盆友肯定就少得可憐吧,於是就一直拖著唄。

完美主義的人生優點在於不會犯什麼錯,缺點在於,也沒有太多的成功。

冒險主義精神
你需要培養的,是冒險主義精神。冒險主義精神實際上是一種以成功為導向的自我評價方式,也就是選擇性地更關注成功和成果。這種自我評價方式會無視自己一再嘗試的失敗,而是對成功的可能性本身就充滿了熱情。他們會告訴你我GRE考了高分,雖然可能前三次考的都慘不忍睹,她們會告訴你我男朋友可好了,雖然有可能沒準下個月就分手了。因為有這種思維方式的人更喜歡冒險,因此他們會碰到的失敗比一般人多很多,但是他們又不是特別在意。也是因為他們冒險做很多事情,所以他們會做成的事情也比完美主義的人多很多。簡而言之,這種人的人生就是折騰的人生,更加豐富多彩。

所以總結一下就是,完美主義其實是害怕失敗主義,完美主義會導致完美主義拖延症,於是你會做的事情就比較少,雖然成功率比較高,但是成功總量特別少。而完美主義的對立面是冒險主義,因為對成功的追求所以總是喜歡瞎折騰,失敗率比較高,成功率比較低,但是成功的總量特別多。當然失敗的總量也特別多,不過冒險主義的人反正身心都被成功霸佔了,失敗雖然各種出現,但是基本被無視掉了。(其實應該說他們相比其他人,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的速度特別快。)

這個難道不是其實才是最完美的狀況嗎?成功特別多happy得不行,失敗也很多但是又無所謂,於是最後的結果就是影響到你的只有一堆的成功。

實際的操作
終於進入正題了,所以如何摒除萬惡的完美主義培養美好的冒險主義呢,雖然我們都知道Those who has never failed, will never success.或者If you are not prepared to be wrong, you will never come up with anything original.之類的,不過這些事情一般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除非你天生就有對於失敗的完全的免疫力(那你就不會完美主義了)。你可以嘗試從小事開始嘗試,逐漸讓自己習慣小小的失敗,把注意力集中到因為嘗試而收穫到的意外的新鮮感上。比如可以以「去超市閉著眼睛不考慮價格買10樣沒吃過的東西,要是發現好吃的就發微博發現不好吃的就直接丟掉」這種小練習開始。這種練習對於完美主義的人來說應該是很刺激的才對。比如可以把那幾個希望和我深入交往的男生一個個約出來,然後回家到知乎上給大家寫寫經驗心得,讓大家開心一下。Just kidding,你可以躲在被窩裡面給自己寫日記,記得優點缺點都寫一寫,因為你要練習的不是忽略,而是抵抗力。

然後慢慢的,比如一年或者兩年以後,你的失敗和忍受缺點的免疫系統就會越來越好,你的完美主義,你的害怕失敗和忍受不了缺點的缺點,可能就會少一些了。基本上跟鍛煉身體差不多,免疫系統鍛煉到一定程度你就可以出去擁抱生活了。


相信我,你這壓根就不叫完美主義。

一次戀愛也沒有談過的人,通常來說,如果沒有專門思考研究過的話,對於異性的了解基本上是趨於零的。

這就是point。

你根本不知道哪些是男性固有的,不同於女性的心理活動,換句話說,你眼中對方的缺點,可能其實只是「男性與你們女性的不同」。

我認識一些朋友,其中多半是男性,對於開始一段感情非常慎重,想東想西。在我看來,這種狀況的本質,不是挑剔,而是恐懼。對於未知的恐懼。

我覺得你也是一樣,你現在在了解男性是什麼以前,沒什麼資格談什麼是完美的男人,所以談何完美主義?

人人都有缺點,你自己也是一樣。在你試過之前,你是不會明白,對你自己而言,哪些缺點是真正不可接受,哪些是可以接受的。


總結經驗教訓。
回想因為完美主義,給你,給你身邊的人帶來的所有不快樂無法挽回的事。

能理解無法挽回、追悔莫及的原因了,我想,慢慢的也許就能有容乃大了。
————————————更新——————————————————————————————
我是這樣覺得的:
其實真的,當我喜歡上一個人的時候,我能看到他身上的一些缺點,就像你說的20%的缺點讓我糾結我該不該和他繼續下去。哪怕就是一點點小小的完全可以忽略的瑕疵。比如他吃飯吧唧嘴,比如他像個小孩子一樣對我撒嬌。

但是當我想想他那80%的優點,再想想我自己身上存在多少百分比的缺點讓人厭煩,多少百分比的優點讓人家留戀的時候,我也許心裡舒緩一點,我也不是一個完美的人,我所欣賞的我所擁有的所謂優點,也許在別人看來就他媽是個十足幼稚的缺點。
那麼,我終於願意再花多一點的時間去認識他。雖然過程有點難受,是的。我們很難遇到一見傾心的人,即使遇到了,你還是會發現或多或少讓你看不爽的小習慣壞毛病。

再然後時間久了,我上了他的所有,哪怕是之前吃飯的吧唧聲。哪怕是跟個孩子一樣奶聲奶氣撒嬌。當你愛的男人在你面前哭,撒嬌,你還覺得他是幼稚的嗎?

有時候我覺得完美主義讓我們失去了更多接近完美的機會,因為總是揪著那一點點不放,不放。
給別人一個機會,也是給自己一個機會。完全不妥協的那是夢中的理想,不是生活。做夢,有時候我們也還是在流著淚呢。


無法克服。但是殘酷的現實,以及時間,會教會自己妥協。妥協不是放棄那20%,往往更是只關注最重要的20%,其餘80%任由它不完美。

ps. 完美主義最好是用來要求自己。


完美主義就是一個雙刃劍,過分追求完美會讓自己一方面對自己很嚴苛,一方面導致拖延。在時間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追求完美,是一種負責和敬業;但是如果不顧一切追求完美就是偏執了,有時候就會壞事。

克服這種問題的關鍵在於立刻行動,同時不要對於結果太過苛求,自己儘力就好。

最近寫了一篇關於完美主義者的文章,與大家分享。

——————————————分割線——————————————————————

為什麼人們不喜歡跟完美主義者合作?
2016-05-26

文/溫雅

「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當一個人這樣說自己的時候,他的語氣里一般都會帶有很強的優越感。這句話的信息,一方面告訴別人,他對自己的要求很高,所以他成為了今天的自己;另一方面提醒別人,在滿足他的要求時,要拿出高水準的東西,接受他挑剔的檢驗。

如果這個人就是你本人,那麼,你的完美主義不會輕易放過你,你總是為無法達到「完美」的結果而陷入沮喪和懊惱;如果這個人是你的朋友,他會總愛挑你的毛病,教訓你應該怎樣怎樣,讓你懷疑自己是個「笨蛋」;如果這個人是你的合作夥伴,你要準備好隨時配合對方修改你們的工作方案;如果這個人是你的直屬上司,那你的日子就不太好過了,每天你的心都要被無數細節的苛求碾壓成粉末。

1.努力洗刷「失敗」的恥辱感,證明自己是優秀的

完美主義者對一切追求完美,注重細節,對人對己都有嚴格的要求。不少完美主義者,從小生活在要求嚴格的家庭,父母對自己寄予很高的期望,自己也能通過努力,取得不錯的成績,隨之是父母更高的期望。完美主義者會把這樣的心理期待複製到自己以後的工作和生活中,一旦達不到期望的狀態,他們就容易將「不完美」和「失敗」等同起來,心理上產生挫敗感,然後會付出更多的努力洗刷「失敗」的恥辱感,從而證明自己是優秀的,整個人活得特別累。


我的整個學生時代就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尤其在我的中學時代,我不能容忍自己有一門功課達不到優秀。我在各科功課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我的付出也得到了回報,但就是在體育這門課上,無論我如何努力,都與優秀無緣。

中學時的我個頭矮小,體質一般,體育成績總是在及格邊緣。我獨自去操場練習投擲鉛球、跳遠、翻雙杠,練了很多次,進步很小,最後體育考試的成績只比及格線高出一點點。儘管體育課當時並不計入總成績,但是它從此成了我的陰影,導致我害怕上體育課,總覺得各種競技項目都會讓我出醜,無比自卑。

工作後,我發現有些同事有非常耀眼的學歷,有些同事有出類拔萃的業務能力,有些同事有專業水準的業餘愛好,有些同事有神通廣大的人脈……但這些優點很難全部集中在一個人身上,而有一些方面是你如何努力都難和別人比肩的,就像我那該死的體育成績。意識到這一點,我才逐漸放下對於完美的執著,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在這個基礎上,逐漸地改善、提高,用一頓美餐、一個懶覺、一件新衣服來獎勵自己的小小進步,逐漸擺脫了不完美給自己帶來的無力感。


2.毫無瑕疵的人不能打交道,因其沒有真性情

其實,世界上從來不存在「完美」的標準。誠然,追求完美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是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對於事情的結果,對於你所相處的人,則不要苛求完美,否則就像水中撈月一樣讓你失望。

在這一點上,古人看得很通透:「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如果在你面前真的出現一個十全十美、無可挑剔的人,你反而不相信那是真實的人了,因為這樣的人更像神一般的存在,一點都不接地氣。

在明末清初文學家張岱心目中,十全十美的人是不可交的,他說:「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這句話的意思是,一點瑕疵都沒有的人是不能打交道的,因為他是沒有真性情的。

經典電視劇86版《西遊記》播出後,豬八戒成了繼孫悟空之外最受觀眾喜歡的角色。豬八戒又丑又懶,有時還有壞心眼,為什麼會有人喜歡他?因為他很真實,他是原著中最接近人的角色,他有很多人性的弱點:貪婪、懶惰、好色、愛說大話,一遇到困難就嚷嚷著分行李、散夥;他也有一些人性的閃光點:風趣幽默,有時還表現得比較耿直、仗義。

想想你的朋友或者愛人,是不是都因為有一些小毛病而顯得更可愛呢?這些缺點的存在讓你們互補,從而達成一種微妙的平衡,讓你在處理友情或者親密關係的時候才能學會包容。而若他們沒有一絲缺點,完美得如同一座座聖潔的雪山,讓你敬畏到不敢接近,讓你很難用一種平等的心態維繫彼此的關係,而平等正是友誼乃至婚戀的基石,沒有平等的心態,就無法真正參與彼此的生活和成長,你們的關係也會名存實亡。


3.無限度追求完美會誤事,增加做事的成本

與完美主義者合作很痛苦,無異於一種折磨,無論他是你的老闆、同事,還是你的合作夥伴。

一個完美主義者,一定是苛刻的、挑剔的。他對自己如此,對別人很難有例外。想想你那些信奉「完美主義」老闆吧,是不是因為一個無關大礙的細節上的瑕疵,都要勃然大怒,把你罵得狗血噴頭?為了達到完美的效果,哪怕約定的deadline迫在眉睫,也要將deadline一改再改,不惜付出失信於人的代價?無論手下的人如何改進工作,到他那裡總是差一層意思?

最後實在不能再拖延了,這樣的老闆才對團隊的作品勉強點頭:「就這麼著吧。」語氣中還流露著不滿,整個團隊的勞動得不到老闆的肯定,每個隊員都為自己達不到老闆的要求而懷疑自己無能。

信奉完美主義的同事和合作夥伴雖然不見得對你耳提面命,但你們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他為了達到完美而糾結於細節,你就不得不陪著一起加班。若不是到了非加班不可的地步,不顧及別人的時間安排,影響別人正常的休息時間,說得嚴重一點,是自私的表現。這樣的人,不會成為受人歡迎的合作對象。

而無限度地追求完美,必定會在一定程度上耽誤工作,增加工作成本,甚至給團隊造成很大損失。

我之前在一家日報社工作的時候,每天的工作節奏都像打仗一樣,每個版面都有固定的簽版時間,人與人的工作環環相扣,如果這個環節晚了,就會影響下一個環節,最後影響整個簽版時間,進而影響報紙的印刷、出版時間。不能按時印刷,就意味著不能準時將報紙推送給讀者。而日報的生命只有一天,領導告誡我們不能過於執著地追求完美,每篇報道都是有遺憾的作品。如果不能按時出版、發送,再完美的報紙都沒人買、沒人看,失去了存在的價值,整個團隊的勞動都白費,所以,新聞界信奉一個普遍的規則——「一快遮百丑」。


4.接納全部的自己,追求可能的卓越

完美主義者的做事習慣一般和強迫症、拖延症有關。他們在處理事情時,對自己的選擇不確定,總是懷疑自己做得不夠好,然後重新來過。然而,重複的結果未必會使他們滿意,從而陷入否定再否定的惡性循環。在這個過程中,就浪費了不少無謂的時間成本。

當完美主義者看到別人的一些瑕疵,會感到遺憾、憤怒、厭惡,甚至憎恨。這在心理學上就是一種「投射」效應。這說明他在別人身上看到了與自己類似的缺點或者是被自己壓抑的品質,因為要求完美,所以不能接納這些缺點,就把這些不接納投射在別人身上。

網易公開課幸福講堂講師、哈佛教授TalBen Shahar曾說過:「完美主義其實是一種對失敗的失能性恐懼。」據他解釋:「所謂『失能』是因為害怕失敗而徘徊不前的畏懼,尤其是在他在意的事情上,會保持某種執著的態度。

Shahar認為,完美主義者有較強的自衛性,害怕他人將自己視為失敗者,他們渴望以走最快的捷徑到達成功,世界對他們來說,總是非黑即白。

這位教授建議人們將自己「追求苛刻的完美」變成「追求可能的卓越」 。苛刻的完美要麼遙不可及,要麼虛無縹緲,不如把自己的目標變成一個個階段性的、可操作性的小目標,從完成小目標的過程中,積累信心和成就感,肯定自己的進步,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彌補自己的不足,既對事情的結果有要求,又能享受做事的過程。

更重要的是,要接納全部的自己,用平和的心態改善自己的缺點和不足,讓自己每天都有或多或少的長進。經過一段時間,你會發現,自己留下了很多讓你或欣慰或感慨的回憶,這比你想要的「完美的自己」更能打動你的心、豐富你的生命。

來源:十里堡打卡(ID:shilipudaka),本文已獲授權發布,如需轉載,請與@十里堡打卡 取得聯繫。修改(有未發布的編輯草稿)


看了已有的答案,我覺得都沒有說出本質原因。

至於什麼完美主義,你就不用瞎操心了,這是九型人格的其中一種,與愛情無關。

看了你的問題說明,你呀,無非就是給自己未來的對象設定了一系列條件:比如帥、有錢、身高、體重、家庭背景、學歷、工作能力、性格、價值觀等等理性條件。

這些理性的設定,也不是說無道理。因為你還沒遇到那位讓你感性得拋棄一切理性設定而去愛的男孩。

才21歲,沒戀愛過。嘿嘿,你會遇到一位讓你奮不顧身去愛的男人的,倒時候,他就是滿身臭毛病,你也會愛得死去活來哦!

所以,慢慢來!不值得、不願意深入了解的男孩就不應該去深入,你是對的!

願你在未來經歷一次轟轟烈烈的愛情,小麥丫哥哥看好你哦!


我一直相信我並不孤單,很多人和我一樣為完美主義的問題而掙扎。那麼什麼是完美主義?完美主義的定義是一種充斥在我們生活中的對失敗的失能性恐懼。事實上,完美主義就是對事物最大的褻瀆和不尊重,因為沒有一個事物是完美的。如果追求完美,這樣的人往往要付出沉重的代價。那麼我們怎樣解決完美主義的問題呢?就是用最優主義代替完美主義。

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方式: 完美主義VS最優主義

1.完美主義者:我恐懼失敗。我最關心的是怎麼才能避犯錯誤、做錯事,為了避免失敗,我寧願逃避挑戰,遠離失敗風險。
最優主義者:我不喜歡失敗,但我不恐懼失敗。失敗是一個獲得反饋的機會,我會從失敗中發現問題、尋找原因,由於我不恐懼失敗, 即使失敗了,我也會不斷努力嘗試,直到成功。

2.完美主義者:實現目標的過程是完美的。達到目標的途徑應該是一條直線,困難是根本不存在。
最優主義者:實現目標的過程是曲折的。失敗在前進過程中是一個不可避免的部分。達到目標的途徑更像是一條不規則的螺旋式上升的曲線。

3.完美主義者:只關注結果。我唯一關心是到達目標,而到達目標的過程對我毫無意義。我不能亨受當下的快樂,只有到達目標,那時的自己才是最快樂的。
最優主義者:結果當然重要,但我也珍惜追逐目標的那段旅程。生命其實就是由追逐目標的過程中所經歷的一點一滴組成。
4.完美主義者:全有或全無」的極端思維。世界上的事情要麼最壞、要麼最好,要麼失敗,要麼成功。要麼是冠軍,要麼是失敗者。。比如練球時,要麼像專業運動員一樣練,要麼乾脆不練。比賽時,要麼是冠軍,要麼就是失敗者。
最優主義者:兩級思維中間有過渡環節。思維方式不能從一個極端到另外一個極端。在「像世界冠軍一樣訓練」和「乾脆不練」中間,其實還有許多其他的選擇,而很多選擇是既健康又合適我的。
5.完美主義者:防禦性。批評會讓人感到暴露缺點的威脅。完美主義者往往會在被批評時變得極具敵意,並因此看不到批評里的任何價值以及從中學習的可能性。
最優主義者:樂於接受批評、建議。被人指出缺點,我會也會不高興,但是我應該思考其中是否有道理,是否從中可以學習及提高。

6.完美主義者:苛刻。完美主義者無論對待自己還是他人都非常苛刻。當自己犯錯或失敗時,很難原諒自己。當別人犯錯或失敗時,很難原諒別人。

最優主義者:寬容。我會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並從錯誤中學習,同時也樂意接受犯錯誤和體驗失敗。人無完人,當其他人犯錯誤時,對他人友善和富有同情心也是應該的。

7.完美主義者:死板還通往目標只有—條路,並且是筆直的。一旦制定計劃,很難改變。喜歡親自完成所有事情,不信任別人。
最優主義者:靈活。他們有非常清晰的方向感,同時也充滿活力和適應性,樂意接受變化和選擇、願意接受各種可能性,能夠帶著驚訝和未知應對曲折和往複。

如何克服完美主義

1.首先,識別完美主義!識別完美主義!識別完美主義!重要的事情講三遍!我一直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後來我看了《哈佛幸福課》完美主義,才意識到這個問題!回想起來,因為完美主義思維的禁錮,自己錯過了很多機會。大家可以看看完美主義的特徵,然後反思自己的思維符不符合完美主義。先意識到自己是完美主義者,才能做出改變!


2.改變思維模式!只要不斷反覆練習進行自己對話,一定能取代完美主義思維。(「人無完人」,「犯錯不能說明我不行」,「每個人喜歡你不可能的」等)



3.從失敗中學習。只有學會接受失敗,才能失敗中學習。不要害怕失敗,即使失敗,也應該繼續願意嘗試和冒險。


4.享受過程。學會在不斷追逐目標的同時能夠享受過程。很少人會一帆風順地成功,即使在旅途中經歷掙扎、跌倒、懷疑、無數次痛苦,也要愉悅地享受。


5.慶祝錯誤、勝利、失敗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慶祝你做的每一件事,即使錯誤、勝利、失敗、每一點進步。完美主義者有了苛刻的期望後,對每一個缺陷都非常敏感。最坑爹的是,即使取得巨大的成功,也認為是理所當然。如何僅僅取得一丁丁進步,慶祝它。如何你碰到困難,慶祝你發現之前沒有發現的盲區。如果的犯錯誤,接受它改正它。感激讓你提高和學習的經驗。這樣會使你持續、不斷地進步。


6.樂於接受外界的批評和意見。別人的批評和意見絕對不能否定你的能力。批評和意見里一定蘊含著巨大的價值,接納反饋意見是一件好事。

8.全局思維!這樣會死嗎?如果不會,還怕什麼!十年後,回想起這件事,對我還有很大影響嗎?如果不會,怕個什麼!

9.工作上學會放手,委派,放權。在工作的時候,完美主義者很難和別人一起合作。因為完美主義者常常以自己的標準要求別人,不信任別人。減低你的標準!學會放手、放權,自己也會輕鬆很多。

10.重視你的人際關係。不要把工作完全凌駕在你的個人生活上(包括你的人際關係)。就像剛出來工作時,總是想將100%的精力放在工作上,留很少的時間給家人、朋友!完美主義者一旦確定自己要做的事情後,往往很容易忽略別人。分配多點時間給你的人際交往。一兩個小時、幾分鐘,發信息或者見見面。先他們表達自己的關注和重視。

11. 利用80/20原則有效利用時間。把每一件事做得完美是不可能的,這樣需要非同尋常的努力和大量時間,而時間往往是十分珍稀的,如果事事追求完美,那會付出昂貴的代價。為了更好地利用時間,我們可以投入精力在20%的重要領域以獲取我們想要的結果的80%。例如非重要的考試,從最划算的20%入手,取到80%的效果,這樣足夠了。


如何克服完美主義 - 超然同學的文章 - 知乎專欄


我沒看出你的獨立和並不隨意屈從他人的意志來。相反,你很容易受人影響,被人鼓惑,有自欺欺人的傾向。


哎,lz你完全搞錯了。
讀完四年大學,沒有找過男朋友,覺得追求你的男生都一般。
真正的原因不是完美主義,而是~~~~
你長的太一般了,
你自認為學校成績好,工作做的好,
最好的男生就會喜歡你。
其實不是,追求你的還是配你長相的那些


呵呵,感覺你是一個家庭背景較好、獨立、自信、沒受過大的挫折、有輕微自戀情節、比較缺乏人際交際,追求完美的典型現代知識女性。
愛情和婚姻不是交易,如果參入過多的條件和要求,感覺變成一種純粹的合同簽訂,有點恐怖。
適當走出自己的象牙塔,選擇品行和家庭良好的男生,走出第一步,體會戀愛的酸甜苦辣,會讓你獲得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這是人生的必經之路,依你的能力一定可以處理的很好。
認識自己的前提是足夠多的閱歷和挫折,個人能力反而不是主要因素,在這個階段不要過多考慮這個問題,否則容易陷入迷茫,得不償失,人生只能一步一步往前走。
開心的面對自己的第一個戀愛吧,O(∩_∩)O~,祝福你!


每天還是那麼短,每晚還是那麼長。矛盾永存的生活,枷鎖直掛的人生。人總期盼得到,卻不知失去多少。如何才能臻至完美?可恨誰也不能給完美定義,如此一來,人所追求的完美便是空相。無知的人不斷追求,睿智的人一無所知。


本人就是完美主義者,私以為完美主義者克服自身完美主義的出發點是接受自己是完美主義者。只是個想法,我也在探索


剛剛在知乎完美主義裡面看到你的提問,說實話 我現在非常討厭「完美」兩個字了。回答你的問題不得不再提起這兩個字。作為一個完美主義的人,首先你不應該把自己定位成一個追求完美的人。把自己定位成完美的人或者別人說你是完美主義你應該感到羞恥。

我跟你差不多,屬於完美主義的性格。對於戀愛的人,如果看到一個女性,甚至是美女,我都會在剛開始的幾秒鐘到幾分鐘的時間裡找出她的缺點(外貌),雖然有的美女確實很漂亮。甚至只有百分之幾的缺點我都會很在意。也談不上在意,就是在腦子裡揮之不去(缺點)。眼中看到的缺點蓋過了她的優點。這種現象導致了我戀愛的動力以及激情。有時候會跟自己說,寧缺毋濫。這些都是在給自己找一個借口。安慰自己。因為我想找的另一半是完美的、理想的。雖然自己腦子裡沒有想像出一個完美的女朋友(也有的完美主義腦子裡有),以後就按照這個標準找。但是,當我碰到現實生活中的美女的時候,我還是會出現找她缺點的想法。我很清楚,人不可能是完美的。如果我不接受現實,那麼我永遠都不會幸福。我永遠也只能活在自己所謂的完美世界裡。這些都是空虛的,不存在的。等時間長了,浪費的是自己的時間。自己的青春。所以說,要學會接受現實,換一種思維,看著別人的優點,對自己說,已經足夠好了,已經足夠好了,此處省略很多字.......


感情上的完美主義,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因為你可能無法接受一個人的小缺點而放棄,最終你老大不小了還單著。
生活和工作中也一樣,結果就是你到了該做某個事的年齡卻什麼都沒做成,當然運氣特好能力特強的除外。
建議你給自己的人生中的大目標設個時間點,比如25歲前必須出國,30歲前結婚,等等,為這個目標努力的同時學會包容和放棄。遇到完美主義發作的時候想想什麼是主要的目標,想想什麼是可以包容的,這樣就能明白什麼最重要,就知道該怎麼取捨了。


在網上看到這麼個案例,要尋根究底,也許會有些相通性?!如果沒有,那就且當一娛。

—————————————

案例:

讀大學時,我做電話心理熱線,一個自稱很帥的男孩打電話給我說,他失戀了,很痛苦。但這失戀又是他選擇的。他和一個美女去逛街,美女突然說,你等我一下。他等了好長一會兒還沒見美女回來,這時他突然明白,美女正在大便。一想到這麼漂亮的美女在大便的情景,他特別忍受不了,於是轉身而去。

這個故事中隱含著的道理是,美女的「美」和帥哥的「帥」是「好我」,他們之所以能被別人接納,是因為相貌上的「好我」,而一旦有「丑」的「壞我」出現,他們就得不到關係中的愛與認可了。所以,這個男孩轉身而去,看起來是不能接納美女也大便的事實,但其實是不能接納自己也有丑的時候。


———————————————

自己體會。


缺性感男人臨門一射。
一個人很性感的話,事情就會往反方向發展,
即使剩下80%都是缺點,好像也會變成可以去忽視。
人沒有完美的,只要你有標準,就有不完美。
唯獨性感,充滿魅力的性感知,才會讓你忘記標準,才知道找對象不是挖坑填蘿蔔。
性感是最重要的魅力。當然遇到這種人的機會也比較少。



其實有完美主義的人,看問題的角度都是從壞的方面考慮。萬一我失敗了呢?? 然後就對失敗展開聯想,在腦子裡增加了失敗的可能性,最後決定不去做!


最近反思很多 完美主義來源於得不到認同和恐懼 會導致焦慮~解決辦法就是去面對 去愛 去寬容自己和他人~


推薦閱讀:

如何應付逼婚的父母?
為什麼人要看悲劇,為什麼要花錢買自己難受?
被不喜歡的男生騷擾怎麼辦?
你有哪些能夠搞笑地描述出來的糟糕經歷?
當渣男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

TAG:情感 | 處女座 | 戀愛 | 戀愛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