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上朝的時候說的是滿語還是漢語?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確定一下所謂「上朝」的概念。

在我們通常概念中的那種「上朝」,也是清代所謂的「大朝、常朝」,是非常正式禮節。由於現代人受到電視劇的不良影響,往往覺得每日皇帝的上朝都是這種,各種品階的大臣都要出席、每個人都要求穿著禮服(朝服)排排站,再來個太監喊一嗓子「有事啟奏無事退朝」——然而事實上這類大朝在清代每一年出現的次數都是屈指可數的,只在不得不正式操辦一下的情況下,才會舉行。這個原因也很好理解,大朝會級別的禮服(朝服等一大套)實在是太不好穿了……皇帝也是人啊筒子們~

所以儘管理論上來講每月五、十五、二十五日應當舉行常朝,但實際上這個完全是禮儀性質的,皇帝們很少自己找罪受真正意義上舉行常朝,有時候甚至一年的都不舉行一次。根據穿戴檔記載,乾隆十七年穿禮服有十六次——這其中不完全是常朝所穿,禮服也在祭祀、大節日的情況下穿著(多數都是在這類情況下穿著)——其他年份差的也不多

那麼如果不舉行常朝,清代君臣要怎麼交流感情辦辦公事呢?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召見」,這個召見,才是每日都有的形式。檔案中也記載「叫起」,聽起來還是挺形象的。這種見面方式不會很多大臣,一般就是一個人或者幾個人。《道咸以來朝野雜記》記載:「引見官員,例由吏部帶領,應著藍袍、天青褂,掛朝珠,每逢朔、望,及五日、十日,著補褂... ...至召見,大致服色略同,惟長袍不一例,藍者、深駝色、淺醬色者,皆可著,亦配忠孝帶。」所以穿的輕便多了,皇帝也不需要面對那麼多人奏事。


明確了上朝的概念以後,我想大家該明白清代每日奏事之時皇帝其實不需要面對很多人,所以儘管樓上某位同學認為這是皇帝「最愚蠢的行為」,但的確,皇帝是看人說話的。需要說滿語的時候就用滿語,面對不會滿語的大臣就用漢語

上面還有同學說雍正帝就只會用滿語來罵人,這是非常不準確的。且不說雍正本人,雍正時期許多大臣們滿文也還是很不錯的,這其中也包括漢八旗的大臣,譬如年羹堯。我曾看過年的滿文奏摺,文字嫻熟,而且關鍵是寫的夠長……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參考一下國立故宮博物院 故宮文獻編輯委員會出版的《年羹堯奏摺專輯》,其中有一大半都是「清字摺」,亦即滿文摺。鑒於給個插圖估計大家也看不懂,所以還是不佔地方了。雍正帝的滿文就更是神妙,一手滿文寫得龍飛鳳舞,讓無數讀檔案的後人看得淚流滿面……

有清一代,大方向上的確是越到後期滿語適用範圍就越小,但由於清代皇帝素來維護「國語騎射」,在很多特定場合是要求必須說滿語的。瀛生先生曾在《滿語雜識》一書中提及,其高祖曾在道光末期親見道光帝訓斥因在御前奏事時滿語口音有訛變的侍衛,可見起碼到了道光時期,御前奏事還是看人下菜的(而且還要求口音標準T_T)。

最近我看到的一些新的資料也表明清末滿語在檔案、君臣問答、正式場合還是存在一定的應用範圍的。如光緒年間接見外國使臣時,有記載表明光緒帝使用滿語來主持場面。而哈佛燕京學院最近放出來的滿文珍稀圖書電子版的檔案之一《中俄咸豐十一年條約檔》滿文原文更是點出了條約最終解釋權以滿文版本為主,這一點可能以往中國史學界提及的不多。

清代皇帝中滿文最糟糕、最不著調的就要數宣統帝了,這也是客觀環境所導致——畢竟他還沒長大就退位了,嚴格說也並沒有接受傳統的滿語文教育。所以對於其他皇帝,我們還是不要跟宣統一概而論比較好。

總而言之,儘管滿語滿文在日常生活中適用範圍不斷縮小,但在正式的場合中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般無用。在日常的召見中(即御前奏事),皇帝所說的語言取決的大臣的身份和所奏內容,既有使用漢語的情況,也有使用滿語的情況


前面@Hasuran Li 已經說得很明白了。不過可以稍加補充。
皇太極時期,部院(六部、都察院)大臣都是皇族親貴,因此早朝制度簡直和皇帝跟家裡人打招呼對接得完美無缺。這個習慣一直到順治朝都是如此。順治帝親政後,由於這幫叔叔伯伯心眼都太多,開始改革這一制度。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強化內院(就是後來的內閣)的權力。以前部院大臣直接對皇帝奏事,奏完了自己總結一下皇帝的意見,然後直接就去辦了。順治帝改革了這一制度,要求內院匯總部院本章,並予以票擬(內閣大學士擬定處理意見,等待聖裁)。

以前早朝之所以必要,是因為皇帝需要挨個見一遍部院大臣,聽他們講各自的事情。經過這一改革後,其實部院大臣面奏就沒有那麼重要了。皇帝可以直接找內院大學士,聽他們扯淡就行了。這一對皇帝來講也省事。所以順治後期曾經有人建議早朝頻率改低一點。順治帝部分同意了這個看法。到康熙朝,這個制度終於被改掉了。康熙沒有明確地說大朝制度廢掉,只是不去大朝的地點太和殿了。取而代之的,他每天去乾清門,在那裡舉行「聽政」。這就是縮小規模以後的每日政治會議。後來該會議轉移到養心殿。嚴格來講,這個叫「聽政」而不是「召見」。

「聽政」在場的人有內閣大學士、內閣學士、起居注日講官和九卿當值的官員(一般是六部尚書/侍郎、翰林院掌院學士、都察院左都御史等)。其中內閣大學士和皇帝能有交流,起居注日講官負責記錄對答過程。

「召見」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需要事先讓人傳諭給要召見的人、然後被召見者遞綠頭牌子(類似於申請見皇上的申請書)給皇上,皇上再安排次日或某日見面。對於皇上而言,由於他一般只需要見大學士、部院長官(九卿),所以這些人隔三差五進來,皇帝叨叨幾句就完了,一般沒有必要專門召見。有的時候皇帝想罵人,也得等這些人當值的時候再罵(可以參考康熙三十三年三月,翰林院庶吉士教習傅繼祖被譴之事)。如果皇帝就是想對沒見到的人(比如說不當值的堂官、或者地位低下的官員)說話,最常見的辦法是讓當天參與聽政的官員(比如內閣大學士)傳諭。只有很少見的情況,才會出現皇帝親自召見下級文官的情況,比如光緒帝召見工部候補主事康有為,就是極為罕見的「天恩」。(吏部帶領官員見皇上,這是「引見」,是官員選任的途徑,和早朝無關。)

了解了「聽政」狀況以後,滿語的問題就好解決了。日講起居注官都是懂滿文的,他們都是翰林院出身的官員,而翰林院培養「庶常」時都有滿文翻譯考試。因此皇帝講滿文,他們也沒有問題。但是關鍵在於,無論各地奏事還是部院奏事,漢文題奏占的比例都很大。皇帝沒有必要、也不會特地用滿文回應漢文奏事。因此大多數情況下,皇帝說的是漢語。但是對於滿蒙文書,皇帝說滿語、以滿文批答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了。清代滿文文書集中出現在東北、西北、西藏事務中,就是這個原因——這些地方的機構,都是滿蒙官員壟斷之所。至於對答,皇帝與武官的對話,滿語較多;而與文臣的對話,就少多了。當然,目前政治空間里滿語的使用,尚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比如至今沒有發現滿文起居注。


我又來了,清史的必須答。

正如高票答案所說的,上朝這個概念本來就是很模糊的,是電視劇裡面構思出來的。像電視上那樣的大型朝會,那叫做御前會議,一般只有核心官員參加,在早期基本上全是滿語,後來隨著清朝皇帝漢語越說越好,也說漢語,但規定以滿語為準。

平常之時,最常見的是皇帝御門聽政,也就是在乾清門那兒聽政。一般也就是走個形式而已。記著這樣一個原則,在專制社會,一切都是黑箱操作,一般大臣根本不知道朝廷決策是怎麼回事兒,普通老百姓更是看得雲里霧裡。如我們所熟知的,清朝決策是軍機大臣跪受筆錄,皇帝一個人在哪兒說就行了。通常來說,皇帝發布決策的時候都是說滿語的,尤其是在早期。

清朝使用滿語除了保持民族傳統之外,還有一個目的是為了保密。因此,清朝早期機密文件全是滿語記載。

並且,清朝早期混的好的漢大臣全都苦學過滿語,有些甚至還學過蒙語和藏語。例如張英張廷玉父子得寵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精通滿語,其中張英在漢人滿語考試中第一名。在康熙朝開博學鴻儒科,招錄了一幫大儒,一開始對他們是委以重任,讓他們擬寫文稿。可不就發現,這些人因為不懂滿語,寫的文辭極難翻譯,也就將他們統統打發了。

同樣的,滿族大臣也比要求學習漢語,還定期考核。

此外,還涉及到一些召見。一般來說,這個就因人而異了。例如康熙在接見西藏班禪的時候就秀過一口藏語,班禪驚訝的不行。此外在接見一些蒙古王公的時候,皇帝一般說蒙語。我比較好奇的是,皇帝接見朝鮮使臣的時候說的是什麼語言?反正肯定不是韓語。

清朝皇帝一般來說,都要精通漢藏蒙三種語言,要求做到會說會寫。清朝早期幾個皇帝漢語水平其實都很一般,寫的奏摺裡面錯別字大大的多。因此,滿文是主流。但從逆天的乾隆開始,清朝皇帝轉身一變個個成了文學家藝術家,寫的一手好打油詩,皇家詩集出了一本又一本,於是漢語佔據主流。但是滿文仍然是官方正統問題。

最後說一個有意思的,愛新覺羅家族曾經出過一個語言學天才,據傳他一人至少精通數十種語言,他就是……

我來公布答案了,之前忘記了。

他就是我們熒屏常客九阿哥胤禟。

胤禟有著極高的語言學天賦。他學習漢文的速度比一般皇子快很多,閱讀速度也很快。當他的哥哥五阿哥還只在學滿文的時候,胤禟就已經精通滿漢蒙三種文字。之後因為要和俄國人打交道,胤禟又學的一手俄文。在後宮皇室之中,胤禟是唯一會俄文的。康熙當年想學俄文,但最後還是中途放棄了,斯拉夫語言特有的大舌頭音讓康熙不勝其煩。根據一些傳教士的說法,胤禟甚至還初通拉丁文、法文、義大利語。

更有創意的是,在奪位失敗被雍正囚禁之後,他竟然試圖利用拉丁字母來拼寫滿文,傳遞密碼信息給自己的兒子。

胤禟首創的這種由拉丁文轉寫滿文的方法,已經成為國際社會通用方式。


非常贊同 @Hasuran Li 和 @司馬亮 的回答但想補充一下
清代後期滿語消亡大部分的原因是因為高層的朝令夕改,清朝建國時本來是把滿漢雙語作為並行的官方語言,順治康熙年代一直大力推動」國語騎射「,把滿語作為私塾功課必修之一,漢軍旗子弟也必須學習。就算如此,康熙年間還是有官員因為漢語能力不好而去職的情況發生。
雍正時代大量推行官話改革(在南方一帶不會說官話甚至不能考秀才),所以數十年漢化頗深,到乾隆時發現已經矯枉過正,滿洲貴族官員的滿語讀寫程度堪憂,當時的記載描述」 清語者,我國本處之語,不可不識。但旗人在京與漢人雜居年久,從幼即先習漢語。長成以後,始入清學讀書,學清語。讀書一二年,雖識字曉話,清語不能熟言者,皆助語不能順口,話韻用字字意無得講究之故耳。所以清語難熟言矣「 又開始推廣滿語,規定不會讀寫滿語的滿族人不會為官,之後的嘉慶道光年間一直如此,很多處都有因為說不好滿語而降級的記載。然而官員對滿語的掌握能力還是日漸下降,道光年間對滿族官員進行的滿語考試裡面,只有大概三成人可以勉強讀寫。
儘管真正的滿族人口對滿語的程度日漸下降,然而一直到光緒年間,還有」向來漢軍人員引見,應口奏清語履歷「的記載 ----- 所以此處回答你的問題,應該說在大部分的官方正式奏對場合還是以滿語為主的 --- 但對語言的嫻熟掌握程度另說,也許只是類似於出國考雅思的程度,吭吭哧哧能勉強說糊弄過考試就算的程度而已。
光緒末年張之洞發起的」普通話推廣活動「 提出 」中國民間各操土音,致一省之人彼此不能通語,辦事動多扞格,茲擬官音統一天下語言「,自此官方用語徹底被漢語代替。


看了第一的答案,補充幾點:

一,清朝越往後常朝頻率越低是事實,但皇帝聽政時,也不僅僅是言事官員在場,中樞部如軍機處,佐理部如詹事府也須出席。這些幾乎每次聽政都要出席的部門,都會排班定期,輪流出席,如若遲到或缺席還須向御前請假。所以在光緒之前,御前議事雖然不像電視劇穿禮服那麼多人,但人也不少,直到宣統時管理鬆懈,才變得稀稀拉拉。

二,清初皇帝的漢語口語不怎麼熟練,如康熙往往會一邊說一邊寫,重要的事情以手書為準。乾隆以後皇族漢語越來越熟練(這一點得益於大量太監不會說滿語),慈禧太后日常和宮裡人溝通,基本說普通話無礙。


嘉道年間是個分水嶺。之前以滿語為主,之後以漢語為主。乾隆皇帝本人的漢學造詣很高,但是他本人依然採用了很多措施阻止滿族人的漢化傾向。在北京和東北地區,滿語保留相對多一些,各地駐防城,因為身處漢族汪洋包圍之中,生活中早早就開始使用漢語了,到了慈禧年間,無論京城還是其他地區的滿族,基本都轉用漢語。慈禧本人的滿語就說的很不好。光緒帝本人的滿語還是很精湛的,宣統皇帝基本字母都沒學會。


滿清的上層成員在關外時就能夠講漢語,立國後因有漢族大臣,以漢語為主。入關後滿族逐漸漢化,年輕一代許多人不會講滿語。到後來,一些滿族大臣只會講「伊立」(起立)等簡單的滿語。

上朝時,大臣回應皇帝所說「遮」,是滿語「是」的意思。算部分保留吧。


看了下排第一的答案,有幾點需要補充。明朝時上朝分為大朝和常朝,常朝又分朔望朝和日朝,其中大朝和朔望朝都是禮節性不議事,日朝是要議事的,清承明制,所以答案中的「電視中的朝見是不常有的」是有待商榷的。另外,在日朝中,前期以滿文為主,中後期以漢文為主。滿漢大臣都要學對方語言,皇帝也不例外。御前奏事的話就是針對不同人說不同話了。


參考開國大典的毛,和後來的鄧講話,再接下來觀看江,接著看新聞聯播!就是方言,極其普通的普通話,正版普通話


可能是說東北話。雍正看見年羹堯衣服上有污漬,年羹堯說「你瞅啥?」雍正說「瞅你咋地!」然後就沒然後了……


言情小說里不都講了嘛,精英皇子們要學會滿,漢,蒙,三種語言呢,聽說讀寫都要喔~


漢語,因為電視劇中都是這麼演的。


去旅遊景點會看見乾隆、同治等幾位皇帝的親筆御賜牌匾、題詞等,字都挺好看,漢語肯定很好的吧


所謂的上朝,本來就是個儀式而已,當然不會每天都上朝(皇帝也嫌麻煩)所以以前流行的段子說什麼萬曆幾十年不上朝政府也能運轉,所以明朝皇帝都沒什麼大權是個誤解。皇帝處理政務本來就不需要通過上朝,一般在後宮就能處理


大象公會已經回答這個問題了。

分享大象公會的一篇文章 :清朝皇帝說滿語還是漢語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QwNjcyMQ==mid=400873670idx=1sn=151673e6b597e5d3e91a25d6be42d773#rd


漢語,東北口音。


確實如一樓所述,清朝皇帝臨朝,大廳問政的機會並不多,很多是在書房單獨召見,也有幾個人同時召見的(例如電視劇甄嬛傳裡面的場景大多如此),這樣的話,滿語漢語就因人而異,再說君臣相見,也不是敞開胸膛說真話,聽得懵懵懂懂也無關緊要。


據說女真系的阿爾泰語(比如滿語)把朝鮮叫做「肅良合」,意思是彩虹。
孔子的爹地也叫做「叔梁紇」,孔子祖先是宋國王族,宋國王族又是商朝皇室後裔,商朝皇室又是東夷血脈,也是說阿爾泰語的女真之祖。
朝鮮祖先是箕子,也是商朝後裔。

這是不是韓國人說孔子是韓國人的理論依據?


剛開始為了鞏固統治說的是滿語 不過後來滿族也不待見這玩意兒 因為它是為了統治而強行捏出來的語言 和蒙語類似 裡面沒有文化根基和群眾基礎 而不像漢語有豐富的故事 尤其是滿族統治者非常喜歡的三國演義 於是到了後期 滿族貴族大多都說的是官話(東北方言和北京話的混合體) 滿語基本消失 教滿語的諳達是沒有地位的 不如漢族的老師 而且很重要的一點 想要統治中原 就要適應中原文化 這就是為什麼歷史上無數少數民族政權入主 卻少有少數民族文化大行其道的原意


推薦閱讀:

TAG:歷史 | 政治 | 冷知識 | 清朝 | 滿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