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和霾的區別是什麼?
哪有那麼複雜?
你在家燒水,燒開了,白色的水汽蹭蹭的往上冒,這貨就是霧。
你提著煤灰去倒,倒在垃圾站里,砰的一下,煤灰變成煙霧升起,這貨就是霾。
沒那麼難區分,好不?!
引用天氣預報主持人宋英傑的一句話,「簡而言之,霾是污染,霧未必是污染但卻是污染的良載體即窩藏犯。濕時多是霧,干時常是霾」。
我是一名氣象記者,雖然跑了氣象很多年,但是我依然外行。
霧霾兩字經常連用,這壓根就是一個詞,所以大多數時候沒必要區分的。所以百度上那些健康提醒中,針對霧的健康提醒,同樣適用於霾(如果提醒靠譜的話)。
要區分霧和霾,而且是要分的特別清楚的話,應該是一些專業人事的事(比如氣象記者、比如天氣預報員,比如環保人士),因為很多時候霧和霾是同時存在的,對於普通市民來說,只要知道「有霧霾的時候能見度低,空氣差,對健康不好,為了環保,我們要節能減排」就行了(請不要打臉)。
我覺得,要說說霧和霾的區別,得先說他們的共同點。
1,都是一種影響能見度的空氣現象。(廢話!)
2,不論是霧還是霾,空氣中的污染物偏多,空氣質量都很差(這點很重要。)
好吧,還是說說區別啊。
前面有網友說了,主要在於水分含量。這確實是的:(從中國天氣網上複製了3條)
1、 相對濕度
霧主要是以水汽為主,霧的相對濕度一般在90%以上,而霾在80%以下。
2、 能見度
從能見度上講,能見度在1km以下的統稱為霧,能見度在1km以上的我們叫輕霧。但是霾的能見度好些,大概在1km以上但小於10km的就屬於灰霾現象
3、 顏色
從辨別顏色來講,純潔的霧應該是白色或者是灰色的;霾有點發黃的顏色。華南地區的人把它稱為「彩色的雲」這樣一種情況,它的名字非常漂亮,實際上和霧有很大的區別。
以上3天應該是霧和霾的最主要區別。但根據我的平時觀察,有一點個人的認知,可以和大家分享。
1,霧散得快
今天早上寫稿子的時候,特別惡補了相對濕度的概念,這在認知霧霾中非常重要。
霧雖然能見度低,但出現在早晨的霧,等太陽出來後,或者起風的時候就會很快散去。(個別地區除外,上次我在九華山上,霧就一天沒散,山區和水域附近霧不容易散)因為霧中水汽含量多,太陽一曬就沒了,但是霾不會因為太陽晒晒就沒了。
2,晴久必霾
我們浙江西部從11月25日(2013年)開始就沒下雨了。隨意水汽條件差,相對濕度低,這幾天出現的低能見度肯定是霾,而晴的久了,空氣污染物也在積累,空氣質量肯定好不了。
所以,如果天空中掛著好好的太陽,又沒有雲,卻看不到藍天,總是灰濛濛的,那麼十有八九是霾了。
3,霧是一種天氣現象,而霾的形成和人類活動有關,所以霾可以說是一種污染現象。
4,氣象上對霧的評級標準,主要是能見度,如果目標物的水平能見度降低到1千米以內,就是霧;水平能見度在1千米~10千米的,稱為輕霧或靄,能見度在500米以下,就要發霧預警信號了;而霾呢?水平能見度小於10千米大於5千米的是輕微霾,大於3千米小於5千米是輕霾,2-3千米是中度霾,1-2千米是重度霾,1千米以下是嚴重霾。(現在有了霾預警,能見度在3000米以下就要發黃色預計了。)不過,霾的評級還會考慮污染物的因素。(這裡需要引入pm2.5和AQI,不扯遠了)
5,另外,霧現象比較局地性,而霾的範圍廣的多。
最近天氣沒什麼變化,這對氣象記者來說是很頭大的,剛好又出現了霾,所以只能寫寫霾了。也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環保。
以上答覆不夠專業,我只對浙江西部的天氣有經驗性的了解,不過可以交流交流。
參考
霧和霾的區別-天氣新聞頻道
霧- 中國天氣網
印象中小時候見到的霧都是白茫茫的,甚至能把頭髮打濕。現在城市裡看到的灰濛濛的東西絕對不是以前所見到的霧。
終於查到了,大學的時候學習過,但是忘記了,還好有網路可查。
霧(Fog)
顆粒直徑:2 ~ 200 μm;
物態:液體;
生成機制、現象: 水蒸氣冷凝生成的顆粒小水滴或冰晶水平視程小於1km。
霾(Haze)
顆粒直徑:~ 0.1 μm;
物態:固體;
生成機制、現象:塵或鹽粒懸浮於大氣中形成,使大氣混濁呈淺藍色或微黃色。水平視程小於2km。
===================================================================
完整版本如下:
大氣顆粒物分類
粉塵(微塵、Dust)
顆粒直徑:1 ? 100 ?m;
物態:固體;
生成機制、現象:機械粉碎的固體微粒,風吹揚塵,風沙。
煙(煙氣,Fume)
顆粒直徑:0.01 ~ 1 ?m;
物態:固體;
生成機制、現象:由升華、蒸餾、熔融及化學反應等產生的蒸氣凝結
而成的固體顆粒。
灰(Ash)
顆粒直徑:1 ~ 200 ?m;
物態:固體;
生成機制、現象: 燃燒過程中產生微粒,如煤、木材燃燒時產生
硅酸鹽顆粒,粉煤燃燒時產生的飛灰等。
霧(Fog)
顆粒直徑:2 ~ 200 ?m;
物態:液體;
生成機制、現象: 水蒸氣冷凝生成的顆粒小水滴或冰晶水平視程小
於1km。
靄(Mist)
顆粒直徑:大於10 ?m;
物態:液體;
生成機制、現象:與霧相似,氣象上規定稱輕霧,水平視程在1 ~
2km之內,使大氣呈灰色。
霾(Haze)
顆粒直徑:~ 0.1 ?m;
物態:固體;
生成機制、現象:塵或鹽粒懸浮於大氣中形成,使大氣混濁呈淺藍
色或微黃色。水平視程小於2km。
煙塵(熏煙,Smoke)
0.01~ 5 ?m;固體與液體;含碳物質。
煙霧(Smog)
0.001~ 2 ?m;固體;粒徑在2?m以下,現泛指各種妨礙視程(能見度低於2km)的大氣污染現象。
光化學煙霧產生的顆粒物,粒徑常小於0.5?m使大氣呈淡褐色。
總懸浮顆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 TSP):
用標準大容量顆粒採樣器在濾膜上所收集的顆粒物的總質量作為大氣質量評價中的一個通用的重要污染指標。
大於l0?m的懸浮物,由於重力作用而沉降的微粒稱為降塵(Dustfall)。
霧:接近地面的水蒸氣遇冷凝結後飄浮在空氣中的小水點。
霾:接近地面的煙、塵等微粒形成的塵土飛揚的混濁現象。
就這麼說吧。
霧是液體小液滴,通俗點就是水。小時候,很早起來騎著單車去中學上學,一到學校全身都濕透了。這就是純潔的霧。
霾是固體小顆粒。通俗點就是很小很小的粉塵。長大了,要上班了,從宿舍出發到公司,沒戴口罩,到公司後(或者在室外暴露一段時間),發現鼻子很不舒服,用紙擤下鼻涕,黑色的!!這就是邪惡的霾。
歸根到底,都是人們自作自受。
霧和霾有本質區別,霧和污染無關,霾和污染直接相關。
定義及成因:
霧:是由浮游在空中的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水汽凝結物。當空氣中有凝結核時,飽和空氣如繼續有水汽增加或繼續冶卻,便會發生凝結。凝結的水滴如使水平能見度降低到1千米以內時,霧就形成了。
也就是說,霧形成需要3個條件:1,空氣中有凝結核(主要為礦物的微小顆粒外;2,飽和空氣繼續增加水汽或降溫;3,最後,凝結的水滴足夠多到使能見度降低到1 km以內。3個條件缺一不可,
霾:指在近地面的空氣中,有大量塵埃或煙屑浮游在空中,令能見度下降。維基百科:霾
比較來看,霧的成因跟空氣濕度和溫度相關,而霾的成因跟污染有關,這兩者顯然是本質不同。唯一的相同點是兩者造成的現象相同:能見度下降。
再換個角度說,從沒有霧到有霧,污染物並沒有增加,增加的是空氣中的液態水;從無霾到有霾,污染物(塵埃或煙屑)增加。
當然,霧和霾是可以一起存在的,因為霾中的塵埃或煙屑可以作為霧的凝結核,此時也許可以叫「霧霾」,但是對人體有害的是霾中的塵埃或煙屑而不是霧。
以上,希望說的還算明白。
霧:http://www.kepu.net.cn/gb/earth/weather/water/wtr013.html霾: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B%BE
凝結核: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7%9D%E7%BB%93%E6%A0%B8
我不懂什麼是霧什麼是霾,但我認為霧與霾的區別應從兩個層面去解釋:一是理論層面;二是實踐層面(霧與霾的表徵,也就是人對霧與霾的感知)。大部分網友希望能從顏色等表徵上區分出霧與霾。我是近六十的人,記得小時候的霧是白茫茫的,在霧中待久了頭髮上會有水滴下來或有頭髮上結霜,太陽一高霧就慢慢散去。現在的「霧」是灰中帶藍的顏色,特別是有車流的市內街道上。而且這種「霧」即使太陽多高也不容易散去(當然,能見度有所增加)。這就是影響健康的「霾」。我個人認為:霾中必有霧,霧中不一定有霾。不過就國內環境來看,霾與霧是共存的,也就是「霧霾」啦。
雖然從事環保行業,可是我也分不清霧和霾的區別。前陣子東部地區大霧,我看網上都把這成為霧霾天氣,個人感覺是不對的,現在霧霾這個詞被用的太多,好多地方都是誤用,基本上一旦有霧的天氣都被媒體和大眾稱為霧霾了。
霾應該特指由於存在於空氣中的各種徑級的顆粒物大量聚集而形成的可視度降低的天氣(個人見解)。
早晨十點前,有霧有霾,十點後就只有霾了
霧和霾的區別主要在於水分含量的大小:水分含量達到90%以上的叫霧,水分含量低於80%的叫霾。80%~90%之間的,是霧和霾的混合物,但主要成分是霾。就能見度來區分:如果目標物的水平能見度降低到1千米以內,就是霧;水平能見度在1千米~10千米的,稱為輕霧或靄;水平能見度小於10千米,且是灰塵顆粒造成的,就是霾或灰霾。
霾是城市大氣污染的一種積累性和循環性展示。和自然界由於天氣原因形成的白色霧靄不同,城市的霾經常是灰濛濛的,也有灰黃色的。自然界的霧靄與城市的霾相比,有這幾個特點:
一是霧靄貼近形成地源,一個比較明顯的例子就是,站在沒有霧的山頂上,可以看到山腰某一處有霧。
二是霧靄比較單薄,在濃度較小的時候,我們甚至可以遠遠地分辨出沒有霧的山頂和有霧的山腳。
三是霧靄分布不均勻,特別是濃度較小的時候,這種不均勻就更為明顯。
四是霧靄的流動性強,你甚至可以親眼看到這些霧一團一團地隨著空氣移動。
五是霧靄的組成成分,霧靄主要是水汽凝結到空氣中的塵埃而形成,太陽出來之後,霧靄就會蒸發消散,空氣重新恢復能見度。
六是霧靄是自然形成。霧靄在相對濕度達到90%時以上時形成
七是它是無害的。
對比一下,就發現城市的霾也有以下特點:
一是霾不貼近排放源。上游的排放源和下游的排放源共享霾成分(注意,上游排放源也會受氣候循環的影響)。
二是霾比較厚重。從地面開始算,厚度可達1-3公里左右。
三是霾分布比較均勻,這個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那就是,在灰濛濛的晴天,建築物的能見度會隨著距離的增加而變小。這可以從能見度的遞減規律得出。
四是霾沒有明顯的流動性。因為形成霾的顆粒肉眼不可見(PM&<2.5),因此,它的相對流動就歸於整體流動,就像一滴水在與大海之中。
五是霾完全由人工污染成分組成,霾是由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粒子組成的,它和晴空的邊界不明顯,和陰天的邊界也不明顯。因此,即使是晴朗的天氣,遠處的建築仍然像是蒙上了一層黑紗;而在陰天,天空就像是近到地面觸手可及的陰沉。
五是霾的形成條件。霾完全是人為排放的污染顆粒懸浮在空氣中不擴散而形成。它的相對濕度一般是80%。
六,就是它是有害的。這方面的文章不少,例如這篇:PM2.5治理,超出科學之外的問題 | 科學人 | 果殼網 科技有意思。
非最新教材。望採納
一個是小液滴,一個是顆粒物
小時候在農村,早上起來白蒙蒙的,是霧,走在上學山路間如在仙境。上午霧散去之後是暖人的大太陽,特別冷的時候會結霜。那時咱農村人看天氣就是:早上起大霧,預示著當天是個好天氣。
長大了在城裡謀生,很少見到真正的大艷陽天了,我的被子都好久沒曬了,感覺從早到晚就是那麼灰濛濛的天,要死不活的太陽,這應該是霾。
小時候每天早晨, 鄉村裡都是霧, 用手撈一把, 能明顯感覺手上濕潤潤的. 呼吸完全沒覺的不舒服.
我想以我國文明的發展, 在我小時候(80後), 還不至於有那麼嚴重的污染造成霾吧, 所以小時候看到的應該都是霧了.
鄉間走久了, 身上衣服和頭髮都是濕潤潤的.
然後參照下我們現在呼吸的霾, 你就能清楚的知道, 霧 霾的區別了.
要不是在我國, 題主, 你還真就很難區分好霧和霾. 現在你就能非常清楚的知道這一科學常識了, 外國人只有羨慕的份哦. 盡情享受這份優越感吧.一個無害,一個很臟。
下霧的時候嘴巴呼出的氣有很明顯的霧氣,下霾的時候則不明顯。
推薦閱讀:
※霧霾的真相?
※市面上有沒有靠譜的pm2.5檢測儀?
※如何選購適合目前的霧霾天氣的口罩?
※求推薦好的能有效防pm2.5霧霾的口罩?
※學校霧霾天讓學生長跑真的是為學生的身體著想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