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元代已有霧霾」的說法有哪些疑點?是否有證據表明這倆是一回事?

&>據《元史》記載,1329年陰曆3月,由於前年冬天沒有下雪,春天又乏雨水,導致「雨土,霾」。北京元代就有霧霾 明代已嚴重到每隔幾年就發作一次
&>有媒體援引古代氣象志為霧霾尋找歷史依據,認為「自古有之」,最早可以追溯到元代,而到了明代「每隔幾年便會光臨京城一次」。這篇文章給不少網友造成一種印象,即是對人類活動影響的「開脫」。北京霧霾天可溯至元代說法遭網友質疑


關於霾的古代釋義:
《說文》風雨土也。從雨貍聲。
《詩》曰:「終風且霾。
《疏》孫炎曰:大風揚塵,土從上下也。

大概意思就是說大風一吹,土從天上像下雨一樣嘩啦嘩啦落下來,這種天氣擱現在就叫沙塵暴,不叫霧霾。至於現在說霧霾這種不颳風不下雨自己冒出來的,古代人見識少,沒見過。


謝邀。


先說結論:北京的霾自古就有是沒問題的,因為古人說的霾是沙塵。現在北京的霾和古代的必然不一樣。

北京元代有霾的說法沒有問題也沒有疑點,至於「明代已嚴重到每隔幾年就發作一次」更是找不到任何懷疑的理由。到了近現代,還每年發作一次呢——大家忘了每年春天北京的沙塵暴不成?

終風且霾。——《詩·邶風·終風》

霾字的本義,是風夾著塵土,引申義,落黃沙。本來就是用來形容沙塵的。所以典籍有記載一點不稀罕。北京這個地方真不比江南,堪稱環境惡劣——冬天太冷夏天太熱,春天沙塵暴,飲用水質量不好——老北京城裡就沒有幾口甜水井。北京是對抗游牧民族的前哨站,差一點就胡天九月即飛雪了。看過明朝那些事兒的同學,肯定對幫助朱棣取得勝利的兩場沙塵暴印象深刻。對的,那些就是北京春季之日常。

那時的霾和現代的霾當然不是一回事情。都是一個霾字,內涵完全不同。在一篇文里我說過霾的組成因為組成和季節的不同而不同,是時刻變化的。中國的工業化基本完成了,現在中國城區的霾幾乎可以斷定是人為造成的了——除了每年都來,但越來越弱的沙塵暴。這種霾在專業人士那裡有叫灰霾的、有叫人工霾的,也有叫人工灰霾的。因為不錯,其來源就是人為。


霾發生時,能見度降低了,這是一種天氣現象。霾是顆粒物造成的後果。顆粒物可以吸收、反射或者折射光線,造成的效果就是太陽沒那麼亮,有點灰了。起灰濛濛作用的是PM2.5,起核心作用的是PM1。這些個東西可以是直接排放的,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機動車、煤燃燒(工業過程和發電),生物質燃燒(以秸稈焚燒為代表)、道路/建築揚塵,烹飪等;也可以是二次形成的。二次形成也許難以理解一些。通俗的講,人類排放到大氣里的污染物可以分為兩類,氣態的和顆粒態的,大氣是一個在陽光作用下的氧化性環境,它可以將一些物質氧化。上過高中的都知道,氧化反應是「去氫加氧」,隨著氧的加多,一部分氣態污染物質(主要是揮發和半揮發性有機物)傾向於變成顆粒態,這就形成了所謂的二次顆粒物。

「氣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揮發性有機物等)可以通過光化學反應形成二次污染物,這些污染物往往加重了PM2.5的污染。研究表明二次污染物在我國典型城市的灰霾組成中達到一半以上
(地球環境研究所等首次發現二次有機氣溶膠(SOA)對重灰霾污染PM2.5的定量貢獻----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另外一小半會是什麼呢?在中國,幾個突出的因素是:燃煤燃燒、生物質燃燒(下邊會解釋)、交通排放和揚塵,其具體比例在不同季節、不同氣象條件和不同排放條件下會有所變化。以上的幾個因素屬於常規分析。突發排放形成的霾可以舉兩個例子:一是中國秋收後秸稈燃燒形成的霾;二是2010年左右美國墨西哥灣鑽井平台漏油排放到空氣中的油氣形成的,以有機物為主的霾。」

這是我在另一個問題下的答案的一部分(霧霾和燃燒秸稈之間是否有決定性關係? - 陳陽的回答),可以作為參考。


最後,關於媒體。對於媒體要時刻保持警惕。有這麼一個新聞:

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仁健最近一篇研究論文稱汽車尾氣對北京PM2.5的貢獻不足4% (城市機動車排放對PM2.5貢獻究竟幾何?)

造成了社會的強烈反響(罵聲一片)。那些人罵人的人,沒有幾個去看看張仁健研究員到底說了什麼——那是一篇專業文獻,沒有相應的基礎知識啃不下來。事實上,在張的研究結果里,真正4%的,是「機動車尾氣直排」,而不是「機動車尾氣」。前者說的是由機動車在運行時直接排放出的顆粒物;後者是除了顆粒物,還有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這些物質可以形成二次顆粒物)。張的研究結論事實上是沒有問題的。在所有的直接污染源里,最好控制的,同時也是控制最嚴厲的,就是機動車尾氣。機動車尾氣直排的貢獻在世界大城市中往往都低於10%。但是,機動車尾氣對顆粒物的總的貢獻,目前還沒有十分明確的結論。


以上。


謝邀。霧霾古時候就有,這個說法沒問題。霧是霧,霾是霾,霧從來都有的,不用多說,主要問題在霾上。
霾是空氣中固體微粒達到一定濃度以後造成的天氣現象,古時候有沒有固體顆粒物大量輸入空氣的現象呢?當然有,查查黃土高原是怎麼形成的就知道了,哦,是風吹來的,所以說,作為霾的一種--沙塵天氣古來有之,霾的歷史比人類的歷史長。北京也在沙塵活動的範圍,團隊曾經研究發現,大的冷空氣活動造成的強沙塵過程,向南一直到長江流域,向東一直擴散到太平洋。所以說,北京先有霾,後有人類活動。
但是有一點必須說明,現在的霾和歷史上的霾不一樣了,過去我想除了火山爆發造成的霾以外,大部分是沙塵,塵土,植物微塵,而現在的霾是硫化物,氮氧化物,VOC等參與的大氣化學過程的產物,源頭人類活動,導致的結果則是人類健康收到危害。


最近微博上熱傳的「北京元代已有霧霾」的說法來自人民網文史頻道的文章《老北京歷史上的霧霾災害》,鏈接位於:老北京歷史上的霧霾災害--文史--人民網
此文成文風格並非嚴謹的科學類文章,更有點類似於對生活感悟的小品文。因為源自大家都不是很有好感的官媒,所以便在網上迅速傳開,對這篇文章的調侃也是一種發泄壞天氣的途徑。
如原文所述,霾有以下幾個特點:
1. 水含量低於80%
2. 能見度小於10千米是霾;
3. 厚度可達1千米至3千米。
古代辭彙中也出現霾,但是肯定不是現在這個含義。他們沒有可用於監控「水含量」的儀器,也沒有「能見度」以及污染空氣厚度這些概念。即使霾這個字在古代出現了,也不能說明就出現了我們現代認知範圍內的「霾」。
所以,我感覺這篇文章就是某個文史愛好者(同時又是個考究癖)出於好玩的心態,根據「霾」這個關鍵字搜索了一下古代氣象志的相關文獻,然後寫出來娛樂一下自我。結果不小心被大眾過度消費和娛樂了。
所以,媒體和大眾對這篇自我娛樂的小文章過度放大了。


事情是這樣的。

1、某史學家圈聚會吃飯時大嘆霧霾
2、該史學家腦洞大開查查史料有沒有霧霾,還真有!興奮地發表出來秀智商。
3、GRD小編在標題加上【已嚴重到每隔幾年就發作一次】轉發該文章
4、樓主把【就有霧霾】替換為【已有霧霾】
5、某知乎圍觀群眾轉發至QQ空間和各論壇開始傳播
6、各大新聞網站開始報道並開放評論
7、QQ新聞評論區最高票贊回答【磚家就不能幹點正事?】已獲得32456票贊同和345個評論。

然後小編成功完成本日任務,網友成功發泄工資被扣50塊的憤怒。

皆大歡喜,畢竟土樣蛤。


謝 @袁霖 邀請。這個邀請我看到好久了,一直沒時間抽空來回答,年底忙的像什麼一樣。。。

首先我聲明我對歷史不熟,我只從稍微偏環境專業一點的角度來分析下這個問題。

1. 我一直以來都很討厭「霧霾」這個詞。特么霾就霾,霧是是哪冒出來的?這玩意英文叫gray haze,或者叫haze,我們從大概2000年左右開始有學者正式翻譯為灰霾,或者簡稱霾。

霧霾這個詞是絕對不會出現在專業文獻上的,屬於媒體生造出來的詞。也許是為了把霾和霧扯上一點關係,讓普通民眾心理上更好接受一點。

2. 所以說灰霾是如何形成的?細顆粒物污染唄。古代能大量形成粒徑小於1微米的顆粒物的方式有哪些?參考焚香產生的 PM2.5 會影響健康嗎?喜歡焚香的人如何做好防護 ? - 劉珏的回答里的回答。呃,燃燒可以算一個。然後。。。。。。然後還有神馬?大家提示我一下。。。。。

3. 要單靠焚燒要燒成現代這種程度的污染。。GOD,大家感受一下。。。。現在有電廠,鋼廠,水泥廠,各種工業廠每天不斷的燃燒各式燃料,機動車每天不斷的燃燒石油。。。。我估摸著要是哪天把元代的北京所有東西一夜燒完,可能會形成灰霾吧。。當然,風一吹就會看到現在的APEC藍了。。。。。。

綜上。。。。。。大家可以得出結論了吧。。。。。


元史記載中的霾應該是指沙塵暴天氣。明清、民國的文章中也常有提及。
隨便舉個例子

這一年,春天來的較早。在我滿月的前幾天,北京已經刮過兩三次大風。是的,北京的春風似乎不是把春天送來,而是狂暴地要把春天吹跑。在那年月,人們只知道砍樹,不曉得栽樹,慢慢的山成了禿山,地成了光地。從前,就連我們的小小的墳地上也有三五株柏樹,可是到我父親這一輩,這已經變為傳說了。北邊的禿山擋不住來自塞外的狂風,北京的城牆,雖然那麼堅厚,也擋不住它。寒風,卷著黃沙,鬼哭神號地吹來,天昏地昏,日月無光。青天變成黃天,降落著黃沙。地上,含有馬尿驢糞的黑土與雞毛蒜皮一齊得意地飛向天空。半空中,黑黃上下,漸漸混合,結成一片深灰的沙霧,遮住陽光。太陽所在的地方,黃中透出紅來,象凝固了的血塊。

風來了,鋪戶外的衝天牌樓唧唧吱吱地亂響,布幌子吹碎,帶來不知多少里外的馬嘶牛鳴。大樹把梢頭低得不能再低,干枝子與干槐豆紛紛降落,樹杈上的鴉巢七零八散。甬路與便道上所有的灰土似乎都飛起來,對面不見人。不能不出門的人們,象魚在驚濤駭浪中掙扎,順著風走的身不自主地向前飛奔;逆著風走的兩腿向前,而身子後退。他們的身上、臉上落滿了黑土,象剛由地下鑽出來;發紅的眼睛不斷流出淚來,給鼻子兩旁衝出兩條小泥溝。


那在屋中的苦人們,覺得山牆在搖動,屋瓦被揭開,不知哪一會兒就連房帶人一齊被刮到什麼地方去。風從四面八方吹進來,把一點點暖氣都排擠出去,水缸里白天就凍了冰。桌上、炕上,落滿了腥臭的灰土,連正在熬開了的豆汁,也中間翻著白浪,而鍋邊上是黑黑的一圈。

——老舍《北京的風》

從成因上講,沙塵暴和人為污染關係不大,不能與現在的霧霾混為一談;不過,如今北京春季的霧霾也有部分與沙塵天氣有關,但只是全部霧霾事件中的一小部分。
具體的區別與聯繫,請參見沙塵暴是否比霧霾好治理? - 陳醉的回答
謝邀。
------------
順便說句 @袁霖 同學你邀了我這麼多次真不好意思,有些問題已經有很好的回答,有些問題需要查找大量資料,暫時沒這個精力。以後可能會慢慢回答。實在抱歉了。


它偷換概念了。古代只有沙暴和炊煙能形成空氣污染,但沙暴的塵霾懸浮性沒那麼大,炊煙(燃煤或柴草)的顆粒性更大,很快就會沉降,不會像如今這樣厚達幾千米籠罩十幾天。
現在的霾他們自己也說是工業污染和汽車尾氣造成的,元代哪來的工業和汽車?
二逼官府就知道自己打自己嘴巴。


5000以內的新風(算安裝費)基本不可能,只能安裝空氣凈化器。濾網式新風的話安裝費基本3000左右 機器5000+。新風要走管道,需要幼兒園同意裝修。遠大的機器一個教室的話最小型號的就夠了,15700全國統一價,頂多給個95折, 安裝費也得三千左右,安裝相對方…

顯示全部


元末詩人梁寅站在南京城頭看著滿天的霧霾,不由心生惆悵
「雲霾嗔麗景,風雨妒佳期」
而另一位元曲作家睢景臣在赴杭州躲避霧霾的過程中寫下了動人的詩句
「水館煙中,暮山雲外,泊孤舟古渡側。息風霾,凈塵埃,寶剎清涼境界。」

古代這霾和現代這霾能比么?這幫媒體是揣著明白裝糊塗。


元代的霧霾可沒現在的配方豐富


下一次他們就要說 元代也有地溝油了


古代文獻中有過很多關於霾的記載。西周初年的 《詩經》里就提到過霾, 《終風》里說 「終風且霾, 惠然肯來。莫往莫來,悠悠我思。」唐代杜甫的《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李賓客一百韻》有 「拂雲霾楚氣 ,朝海蹴吳天。」宋代的宋高僧傳卷第二有 「既而昏霾大風震電。力士才及天津橋。風雨隨馬而驟。街中大樹多拔焉。」《元史》有「至元五年二月,信州雨土。至正三年三月 至四月 。忻州風霾盡晦。二十六年四月乙丑,奉元路黃霧四塞。」明清的霾更多,明代成化四年(1468年)初春,「今年自春徂夏,天氣寒慘,風霾陰翳……近一二日來,黃霧蔽日,晝夜不見星日。」弘治十年(1497年),「西直門外霾塵積聚,難見路人,官軍半掩城門,以遮霾塵。」萬曆十一年(1583年),「風霾陡作,黃沙蔽天。」「五日不見西山之蹤,有饑民入城而乞,寺院善者施之。」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今日黃霧四塞,霾沙蔽日。」

這其中大部分為風霾,其實也就是現在所說的沙塵暴。但也有霧霾的記錄
,比如元至元六年(1340年)臘月,「霧鎖大都,多日不見日光,都(城)門隱於風霾間」。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正月丁末,京師陰霾蔽日,自辰至午乃散。」「三日後陰霾又起,五日不散,致漕運舒緩,京師官倉存米告急。」嘉慶十五年(1810年) 「京師入臘月以後,時有霧起霾升,連宵達旦,宛平、大興具有上報。」「瓊島(今北海)霧鎖霾封,難見真容,煤山隱於風霾土雨,宮人隱於殿中,時有探望。」咸豐六年(1856年),「入冬以來,雪少霧多,土雨風霾時臨京師,以昌平、宛平為濃重。」
對霾的含義 ,史書中的解釋還是沙塵暴的形態。如 《爾雅·釋天》:「風而雨土曰霾。」;《說文》:「風雨土也。」
古代歷史文獻中關於氣候的記載,現在都已經被收集考訂出來後編輯成了書,在這些記載中,霾的記錄是相當少的,連塵霾帶霧霾加在一起,占所有記錄的1%不到。可見霾在古人生活中還沒有成為一個事兒。不過這也好理解,一方面古代城市化程度不高,工業生產談不上,光靠自然產生的顆粒物沒那麼容易經常形成霾;另一方面,古代城市本來就臟,很多史書中記載北京城一年四季都沙塵滿天,明清時候人們外出都要戴一條長紗,從帽子前面垂下來,以遮蓋面部,在這樣的環境中,誰還在乎什麼霾啊。


那是,之所以當時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是因為元朝時美國駐大都的大使館還沒有定期發布pm2.5信息。


「生民百餘一,念之斷人腸。」——曹操《蒿里行》

東漢末年,中國人口驟減99%,不可思議的是,每當有人想起或說起這件事,大腸和小腸會齊刷刷斷掉。

想起基喵喵的段子了。。


無圖無真相


我感覺還是人為影響的因素更多,就算有也不像現在這麼頻繁,範圍這麼大,時間這麼長


想到一個類似的笑話。

黑人高飛大罵伊斯蘭這種變態的社會制度,他說了一句讓我震驚的話。他說他們死後上天堂會有七十二個"VIRGIN"在等他,在英文里 VIRGIN 可以是處男也可以是處女。後來高飛解釋說,他們用自殺炸彈上天堂後,得到的不是七十二個處女,而是七十二個處男。我突然回想起在巴格達街頭,很多男人互相牽著手、接吻。而且當地翻譯也告訴我,在伊拉克同性戀的情況比較普遍,這些人不認為是同性戀。

證明可以有各種歪曲法,比如古代霾「每隔幾年便會光臨京城一次」,我們可以由現在每年發生霾100多次反推出來我們所在的這個地方不是中國北京,而是銀河系第三懸臂某恆星系的任意一個位置。


元代沒有普及化石燃料~


首先我們要知道北京霧霾產生的原因是什麼——主要分為人為 和 天然兩種原因
人為因素大家都清楚 主要為工廠廢氣,汽車尾氣,乾洗、餐飲油煙,採暖鍋爐、生活爐灶等
然後則是天然的因素 ,主要為:
1.北京的西部和北部有山脈阻擋,地形較封閉,空氣溫度較高。
2.北京的大氣空氣氣壓低,空氣不流動時主要因素。由於空氣的不流動,使空氣中的微小顆粒聚集,漂浮在空氣中。

以上是霧霾形成的原因 然後我們談談霧霾是什麼

古代的霾和現代的霾有如下區別:
(1)霾最早的語義,應該是籠統代表指混沌、晦暗,屬於視程障礙類。與霧之間的差異,可能大體上是這樣區分的:霾是土之氣,霧是水之氣。
(2)霾在古時候,語義逐步明確,代表大風卷積塵土(可能也包括煙),降落(雨土,土像雨一樣飄落)或者漂浮(土霧,土像霧一樣飄浮)。霾的出現,與大風高度相關,更像是現代的揚沙或者浮塵(以及沙塵暴)。史料中儘管也有雨與霾、霧與霾相伴的少量個例記載,但感覺並不是主流或共識性的理解。
(3)霾在古時候,並非常規的或者高危害性的天氣現象,從古人觀測記錄和預測傾向上看,它至少不是廣泛區域內頻繁、大規模爆發的天氣現象。
(4)在最近數十年的氣象觀測中,霾日與霧日之比由1:3逐步演變為1:1,是不是基本可以說明霾已進入盛行期?
(5)現在經常把霧與霾並列,統稱霧霾天氣,但霧與霾終究是兩種現象,只不過它們經常在一個區域內交替或混雜,形成一道豐盛的「套餐」。

古代有霾不假 但是並非與現在一樣 而且也並沒有現在如此嚴重,且對人危害不大,是自然現象。
所以「元代就有霧霾」實際上這個說法是不謹慎的。


推薦閱讀:

N95口罩不適宜長時間佩戴么?

TAG:空氣污染 | 大氣科學 | 空氣質量 | 環境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