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全球定位系統)的 24 顆衛星的軌道是如何設計的?

參見:wikimedia.org 的頁面

我很想知道這種排布方式是最佳的嗎?是否具有唯一性?


謝邀,先稍微補充下背景知識,

任何一顆衛星在設計時,都要考慮六個參數,叫做軌道六根數

兩個決定了衛星軌道的形狀:1)軌道半長軸,決定了軌道大概多大,或者距離地球有多高;2)偏心率決定了大概多扁,偏心率為0就是圓了

四個決定了衛星軌道的位置:3)軌道傾角,決定了軌道與赤道是什麼夾角,為0就意味著跟赤道面平行,比如各種地球靜止衛星,為90度就飛過兩極,比如各種對地觀測低軌衛星; 4)升交點,衛星飛越赤道(南到北)的位置,決定了軌道安排的初始位置; 5) 近地點幅角,決定了衛星軌道的近地點在哪裡,如果是圓軌道就不存在近地點了; 6)平近點,某個參考曆元時衛星的位置(角度),這個也很重要,因為當你計算其他時刻衛星位置時要有一個參考點才行,但對軌道形狀和安置木有影響,就不用分析了。

此外,咱們定位時需要知道至少三維坐標,和一個鐘差(畢竟你自己的時間不準,肯定不能和GPS原子鐘比)4個未知數。每一顆GPS衛星都能幫你構建一個方程,那麼就至少需要建立四個方程,觀測到四顆衛星,而且觀測到越多方程越多解算精度就越高。要做到實時接收到4顆衛星,可以想像GPS系統必須得很多衛星才行。

(Silver formation)

基礎普及完畢,咱們一條一條屢清楚該怎麼設計GPS軌道。

首先,軌道偏心率,或者是軌道是圓的還是橢圓,如果是橢圓得多扁才好。

由於GPS最主要任務是給地面發送穩定強度的信號,自然不能距離地球時近時遠,因為它的信號很弱了接收機都很敏感,假如信號強度不穩定接收機就瘋了;此外,運動速度不穩定也會造成多普勒額外的多普勒頻移,腦補下火車進站出站場景對耳朵的影響。所以,GPS必須採用圓軌道。2014年8月,歐盟的伽利略兩顆衛星入軌失敗,就是軌道偏心率過大,衛星都正常但軌道實在無力回天了。

還有一個原因必須用圓軌道,所有的導航衛星都要考慮相對論效應調整信號發射頻率,以期地面能收到正常頻率。而相對論效應跟軌道高度有關,如果你在地面調好了那實際高度也必須保持固定且穩定(恆定高度圓軌道)。道理很簡單:配好的600度的眼鏡自然不能給300度的人帶。

第二,軌道高度,也就是軌道半長軸

常識:站得高看得遠。

軌道低了發射信號覆蓋的範圍就小,而且還有稀薄空氣摩擦導致衛星軌道很容易降低,靠近電離層也使得衛星極容易被干擾,更重要的是你得發多少顆衛星才能實現實時四顆吧。你看Planet Lab說實現每半小時對地球任何一點拍張照,起步就是300顆衛星組網,像GPS這種動輒造價2億美元起的衛星可不敢這麼用。

軌道高了壽命長,但信號強度太低,發射成本很高(基本越高越貴且能發射的質量越低),自然也不能無限高。

怎麼折衷?也要考慮地面控制站的感受啊,畢竟GPS衛星還是美國空軍在管著的不是?他們要測量GPS衛星位置、注入星曆、發送控制指令等等,要不GPS衛星位置不準怎麼可能準確定出用戶位置?(如今GPS衛星的位置精度在1cm級別)。所以最好就讓每一顆GPS衛星周期性地路過監控站,方便管理和運營。

最後的方案是11小時58分鐘,為啥不是整整的24小時?

因為地球自轉時間是23時56分2.3秒,GPS正好是一半。

也就是說,對於在地面的你而言:每天(地球轉一圈GPS轉兩圈)任何一顆GPS衛星都會在固定的時間通過固定的點,這樣對它的監控、測量和管理就方便很多了。

而軌道周期只受軌道高度決定,最後就把GPS放在了離地面20200公里的高度實現了這個周期。比它高的36000公里是24小時周期(地球靜止衛星),比它低的400公里是1.5小時(國際空間站)。

第三,軌道傾角

過極點(90度傾角)好么?

好,可以實現全球均勻分布,哪裡的定位精度都是一樣的。

不好,南極南太平洋,北極和西伯利亞格陵蘭島,那裡有什麼人?都沒有自行車了還要啥GPS?差不多精度就行了,不如把有限的GPS資源放在熱帶和南北溫帶這些人口稠密地區。

所以軌道傾角就低一些吧,這樣的話人口最稠密的地區能看到的GPS衛星就更多,定位精度就更高。

最後選擇是55度,來不及解釋了,跟著我飆車就行了:這個角度是最優的設計,北斗的中軌也是這個角度,歐洲的伽利略也是這個角度。因此GPS的地面軌跡畫風是這樣的。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

那你一定猜到了,俄羅斯是不是有必要把角度提高一些?以方便他靠北西伯利亞這麼龐大區域和北極的使用呢?

恭喜你答對了,俄羅斯的格洛納斯用的是64.8度。

第四:軌道升交點

這個對於已經定了形狀的衛星軌道其實沒那麼重要,只是個時間問題。我們剛才提到了:要求地面實時觀測到至少4顆衛星才能定位。

那肯定不能把所有的衛星放在同一個軌道面里把,這樣會有的地方看不到四顆,且對地覆蓋都是差不多的軌跡,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這樣的定位精度分布不均勻。

我舉個例子好了,當你肉眼(兩個觀測器)觀察一隊飛行的大雁時,可以分得清它們前後的距離(與兩個眼睛平行),但你分得清它們的左右么(與兩個眼睛連線垂直)?如果它們恰好連成一條線你就只看到一隻了。這說明你在從眼睛到大雁的方向上觀測精度是極差的。如果在其他方向也站著一個人甚至很多人,你們的觀察放在一起就很准了。這個道理對於使用GPS衛星定位的原理是一樣的。

所以幾個原因放在一起,GPS衛星一定放在不同軌道面上。一者可以保證穩定的對地覆蓋(可觀測到的數量),二者可以保證穩定的精度。

最後的方案是每隔60度放一個軌道,總共6個軌道面,再多也沒必要,畢竟管理、發射入軌啥的難度很大(伽利略才計劃三個軌道面)。

如果每個軌道面有4顆衛星,這24顆就足夠足夠使用了。

第五:24顆就真的夠了么?

發衛星不像飆車,插上鑰匙就一腳油門走了,你得慢慢造出來、找到合適的火箭、找到合適的發射窗口、萬一火箭炸了入軌失敗了咋辦?GPS衛星也會壞啊,壞了咋辦?

所以24顆是理論值,不靠譜,我們必須多發點,這樣的話多發的這些就形成了備份星,隨時保證系統穩定。而且這些額外的星也在工作,這樣在地面上能看到的星就更多了,定位精度就更高了。

所以GPS系統目前常年維持在6個軌道面上(相隔60度)、圓形軌道、軌道高度20200公里、軌道周期恰好0.5天、軌道傾角55度、32顆衛星。


按照GPS系統的任務需求,這就是最優設計方案。


推薦一本gps原理與應用,裡面有講到walker星座的事情


推薦閱讀:

有可能存在一個類似於太陽系的系統,所有主要天體都是恆星?
怎麼理解「迷信科學」?
中國人在長相上有沒有地域特點?
植物的性別是怎麼決定的?
你認為最偉大的俄羅斯人是誰?

TAG:自然科學 | 全球定位系統 (GPS) | 應用數學 | 人造衛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