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是科學嗎?
模仿這個問題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577214
「易」是變化。《易經》就是研究事物未來變化,用以指導行動的占卜書。
古人沒有天氣預報,如果明天要打仗或出遠門,而天氣看上去又無法判斷,那麼先算一卦,看看天意如何。古人不會對能判斷的事情占卜,而是在實在無法判斷的時候,才會用到占卜。
「易」的體系是中國早期社會的巫卜體系的成果,但它實際上也是早期的抽象範式系統,是我們的祖先對世界加以區分、邏輯推演的開始,從這個意義上說,它是理性的產物,它就是科學的祖先。
「易」和現代科學理論一樣,也是個不斷發展的體系。各個時代的「易」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夏代、商代、周代的易是很不同的。就像科學理論,當代的科學理論往往證明過去的理論是錯的,或者致少是片面的。和科學理論一樣,不同時代的「易」之間也有相當多的聯繫。
比如商代的《歸藏》中也有八卦,但坤比乾重要,《歸藏》又稱為《坤乾》;而《周易》更重視乾一些。
在現代人看來,「易」是非理性的迷信,但在早期巫卜社會,它也可以看作是對世界的抽象系統,是當時「最高級」的抽象理性遊戲。
「易」把世界的抽象歸納為八種基本的概念,也就是八卦:乾、兌、離、震、巽、坎、艮、坤。這八個基本概念每一種都代表著一類事物,比如乾,古人用它代表天、父、君、玉、金、寒、冰、大紅色等等一切有陽剛、勁健特點的。現在的算命先生往往也用它代表上級、領導、當官的,執法者,有錢而富貴者,司機等等。
運用這代表各種事物的八卦符號,兩兩一組,又組成64卦,這就是所謂「周文王演六十四卦」,實際上,也就是用這些符號進行組合、推理,並試圖以此去代表萬事萬物。
這實際上和我們用數學去再抽象世界類似。只不過易的符號系統和世界模型是原始的。
易經八卦的體系和現代我們用以解釋世界的科學體系雖然在表現上相差十萬八千里,準確度和效用上也相差很大,但是在本質,它們是有類似之處的:都是建立一個符號、邏輯的體系,用這個體系對描述世界,並進行邏輯推演。
實際上,我們稱之為科學的東西,很大程度上是由這些人類早期的抽象思維體系發展而來的。
比如古人所謂「筮」,就是「數」,筮占,就是源於原始社會的數字占卜法。
《易經》實際上也是在用數字占卜,它對數字的發展有極其重要影響,周易和早期數學有深刻的關係。
在秦漢以前,占卜的結果是用古代漢字的數字元號來表示。玩易的人往往也用手指各節分別代表卦象,所以那真是要用掐手指算的,隨便找本入門書都能看到如何用手指來算卦,南懷瑾也介紹過。
不難看出,易的體系,與現代科學體系,實際上是同源的,都是基於抽象、歸納、數學、邏輯、分析、組合等思考方式。它們都是一種對世界的解釋系統,他們都是為了指導人們的實際行動。
科學哲學家費耶阿德本認為:「科學與宗教迷信、理性與非理性都對認識起到重要作用,因而兩者根本無需劃界。關於它們的劃界標準問題,只是一個虛無縹緲的神話而已」。科學的「許多成果的取得是得益於非科學或宗教神話的。」(《西方哲學史》第二版,上海人民出版社,夏基松,240頁。)
當然,易的體系是極其原始的,是人類理性思維發展的早期,它只是一種輔助決策體系。古人並不傻,他們是有了難以決擇的問題,才求諸於天意,簡言之,他們也是不得已的情況下才相信卜筮,因為根本沒有別的辦法,他們不得不信,只有相信這個。尚書·洪範對此有詳細說明,大意是君王如果遇到困難問題,先要自己想辦法,不行就和官員們商議,再不行就問問平民的意見,實在不行才求諸於占卜,而且就算占卜有了結果,也要拿結果再聽聽大家的意見,可見,這實際上是非常理性的決策過程,而且只有在某些特定的、難決擇的事項上,才會通過占卜來聽天由命。
現代人信占卜的極少,而且往往也是走投無路才的情況下才去求助於占卜。
個人認為,《易經》的八卦雖然對世界進行了區分和抽象,並對利用這一符號系統進行了邏輯推演和意義分配,比如組成64卦,邵雍等人又進了更多的推演;但是易經占卜在本質上和現代科學一樣,都是一種基於有限理性的「概率遊戲」。
比如天氣,在現代天氣預測中,科學家先區分確定出大氣運動的一系列的概念,比如濕度和風速,然後收集各項概念參數的數值,在這些參數的基礎上,通過一系列複雜的運算,最終得出一種數學概率上的預測。
現代科學的天氣預測雖然區分許多概念和並收集了眾多相應的參數,雖然科學也不斷加深著對大氣運動的理解,但事實上,我們的預測系統還是極其有限的,因為天氣實際上和全宇宙的一切相關,我們只認知到一部分的聯繫,基於對這些有限聯繫的認識,我們進行了推演。
實際上,現代科學還是不能完全確定明天到底是什麼天氣,它只是得出一個概率,比如明天降雨的概率是90%。但最終是不是這麼回事,只有靠上帝決定。天氣預報不準確是常事。
但我們只有相信科學,它是現有條件下最理性的結果。
古人用占卜進行天氣預測也是一種基於有限參數的邏輯推演,但這種推演十分有限。
易經的占卜者先對世界進行了抽象和區分,也就是把萬事萬物歸為八種基本的符號,他們也對這八種抽象符號之間進行了初步的關聯,比如在八卦中的兩種符號如果組合在一起,又會產生一個新的卦,兩兩組合,一共有64卦,代表天、陽剛、父等事物的「乾」與代表地、陰柔、母等事物的「坤」如果組合在一起,會產生兩種情況:「泰」或者「否」。
如果我們占卜明天天氣,實際上就是先通過一系列數學邏輯運算,得到一組6個數字,這6個數字就決定了這一卦的情況,然後,再根據這一卦的情況,結合明天的一些條件,比如日期、地點、事情的性質之類,進一步做出附會性的解釋。
其實質也是一種有限理性下的預測,最終也是交給上帝決定。
過去我們以為的非理性的、迷信的「易「,實際上和我們以為是理性的科學理論在本質上是一樣。
我們對科學的態度和對待占卜的態度也是一樣的:我們雖然知道科學也是有限的理性,科學和真正的真理(絕對真理)是兩回事,但由於我們對事物的認識只能達到這種地步,我們只有相信科學,我們不得不相信科學。
我們相信科學與古人相信占卜一樣,當事者都覺得是理性的,但實際上這種理性是極其有限的。
比如天氣預報,雖然我們知道天氣預報經常出錯,但因為天氣預報涉及太複雜的因果聯繫,我們必須原諒這種錯報,而且我們根本沒有更好的辦法,我們只有相信天氣預報。畢竟天氣預報大部分時候是準確的,而且越來越準確。
愛因斯坦說:上帝不擲骰子。
科學也不想擲骰子,科學致力於減少不確定性,具有無可匹敵的實用性,但科學不是絕對真理,依然有不確定性。
上帝是絕對真理的化身,類似於老子所說的「道」,類似於所謂各種宗教修行所說的「實相」,它是不用擲骰子的,可以理解為更高維度中萬物的本源、本質------求道的本質是修鍊大腦,提升人的意識維度,從而對世界有更高維度的體驗和把握,這實際上是人類主動尋求大腦的進化、躍升。
現代人當然不需要再去占卜,因為我們有由占卜發展起來的科學。現代人尋求大腦進化的方法也多種多樣,傳統方法成功機率太小,得用科學的方法。
------------
另外,關於易的一卦為什麼是六爻,即每一卦為什麼是由六根陰爻或陽爻組成?個人有個有趣的猜測:原來看有的中國大師對這個六的數字各種天花亂墜的解釋,什麼宇宙最NB數字之類,有一次無意看到有人類學家在非洲部落做研究,發現各種土著往往能識別的最大數字是六---個人猜測:易的一卦之所以是六爻,正是因為上萬年前的先民們,數學水平和非洲土著也差不多。
古人通過玩易占卜,實際上煅練了數學能力、推理能力。古人說」善易者不卜」,大概是說把易玩好了,你自然就有了很強的思考能力,試想:如果你生於商周時代貴族之家,天天玩這種數字組合、邏輯判斷的遊戲,天天掐手指頭算計,你面對各種需要決策的事情時,思辨能力決策能力當然比一般人強多了----當時一般人是無緣識數識字的。早期玩易者往往是部落中最聰明最有知識的人,後來變成有資格受教育的貴族,再後來學術進入民間,孔子及其後學也玩這個了。問題來了:後代個別腐儒把這玩意兒上綱上線,以為這真是什麼通鬼神之變的東西。。。
易經不是科學,因為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
科學即反映自然、社會、思維等的客觀規律的分科知識體系。科學研究的是客觀規律,而客觀規律具有很強的局限和假設性,任何一個「科學」的學科體系都建立在一定的假設條件下,局限性太強。用是否科學來詮釋易經基本上是沒有意義的,科學的思維源於西方的機械性的方法論,而易經及其價值體系的出現較科學的價值體系早,不恰當的比喻就是,我們只會說某個兒子像自己的父親,而不會說某個父親像自己的兒子。在這個偽命題裡面科學就相當於這個兒子。
所有認定和證明易經是否科學的人都下意識的運用所謂科學的標準進行的論證。
這本身就存在問題。
西方心理學家榮格著名的《易經》英文序,涉及了易經與科學的問題:
「我不懂中文,而且也從未去過中國,但我可以向我的讀者保證,要找到進入這本中國思想巨著的正確法門,並不容易,它和我們思維的模式相比,實在距離得太遠了。假如我們想徹底了解這本書,當務之急是必須去除我們西方人的偏見。比如說:像中國人這樣天賦異稟而又聰慧的民族,居然沒有發展出我們所謂的科學,這真是奇怪。事實上,我們的科學是建立在以往被視為公理的因果法則上,這種觀點目前正處在巨變之中,康德《純粹理性批判》無法完成的任務,當代的物理學正求守成。因果律公理已從根本處動搖,我們現在了解我們所說的自然律,只是統計的真理而已,因此必然會有例外發生。我們還沒有充分體認到:我們在實驗室里,需要極嚴格的限制其狀況後,才能得到不變而可靠的自然律。假如我們讓事物順其本性發展,我們可以見到截然不同的圖象:每一歷程或偏或全都要受到幾率的干擾,這種情況極為普遍,因此在自然的情況下,能完全符合律則的事件反倒是例外。
正如我在《易經》里看到的,中國人的心靈似乎完全被事件的幾率層面吸引住了,我們認為巧合的,卻似乎成了這種特別的心靈的主要關懷。而我們所推崇的因果律,卻幾乎完全愛到漠視。我們必須承認,幾率是非常非常的重要,人類費了無比的精神,竭力要擊毀且限制幾率所帶來的禍害。然而,有幾率實際的效果相比之下,從理論上考量卻得的因果關係頓時顯得軟旨無力,賤如塵土。石英水晶自然可以說成是種六面形的角柱體——只要我們看到的是理想上的水晶,這種論述當然非常正確。但在自然世界中,雖然所有的水晶確實都是六角形,卻不可能看到兩個完全相同的水晶。可是,中國聖人所看到的卻似乎是真實的,而非理論的形狀。對他來說,繁富的自然律所構成的經驗實體,比起對事件作因果的解釋,更要來得重要。因為事件必須彼此一一分離後,才可能恰當地以因果處理。
《易經》對待自然的態度,似乎很不以我們因果的程序為然。在古代中國人的眼中,實際觀察時的情境,是幾率的撞擊,而非因果鍵會集所所產生的明確效果;他們的興趣似乎集中在觀察時幾率事件所形成的緣會,而非巧合時所需的假設之理由。當西方人正小心翼翼地過濾、較量、選擇、分類、隔離時,中國人情境的圖象卻包容一切到最精緻、超感覺的微細部分。因為所有這些成分都會會聚一起,成為觀察時的情境。」
數學是文科(二):古巴比倫數學與《易經》數學
《數學是文科》是個文章系列,將在全球文明史的整體框架下,追溯和講述數學的起源和演變史。從而恢複數學的本真,更重要的,恢復世界的本真和人性的本真,因為對數學的認知決定著我們對世界和人性的認知。
上篇講到,人類文明史中的數學分為四個形態:現代的「純數學」、古希臘-基督教的「有神數學」、古巴比倫的「有物數學」、中國《易經》的「有道數學」。並且介紹了前兩種,本篇來解釋後兩種。
先說古巴比倫的「有物數學」。
中國有個流行說法,古巴比倫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實際上,巴比倫王國只是古兩河流域文明的一個階段,更象中國一個朝代。其存在時間也的確與夏朝大部分重合,大約從公元前1900年到公元前1600年。本文只是按照中國習慣,用古巴比倫來指代古兩河文明。
單純從計算技術上看,古巴比倫文明的數學還是比較發達。他們有60進位制,至今被現代文明沿用。他們也知道勾股定理。但是,古巴比倫數學存在的嚴重問題是,數和具體的物是連在一起的,他們沒有獨立的、抽象的數的概念。實踐中也的確沒有獨立的數字,數是綁定具體的事物的。
所以,古巴比倫的數學是「有物數學」,數物合一,數物不分。
譬如,要表達和記錄1隻羊,他們會用一個專門的符號,而非數字1和羊的組合。當要表達1公斤小麥時會再用一個不同的專門符號。而且用於計算羊的計算體系和用於計算小麥的計算體系也是不同的。
在地里位置上,希臘與西亞和埃及都是隔地中海相望,南邊是埃及,東邊是西亞、兩河。傳統的希臘文明屬於古兩河-埃及文明的邊緣文明,是多神教祭祀文明。古希臘與古兩河-埃及的關係,很像古朝鮮-古日本與古中國之間的關係。
一向以古兩河-埃及文明唯馬首是瞻的古希臘人,突然在公元前6世紀,以畢達哥拉斯為首,發動了一場「數學革命」。讓數字從具體的事物中獨立出來,解放出來。
但是,和現代的「純數學」不同,畢達哥拉斯,包括後來的一些希臘哲學家,都是或者把數直接當成神,或者把數學當成神的智慧。數是有神的數,是和神綁定的,所以我們把它叫做「有神數學」。
後來的基督教繼承了希臘數學,同屬「有神數學」。在基督教徒看來,上帝就是按照數學原理來創造世界的,研究數學就是研究上帝的智慧,甚至是研究上帝本人,是神聖的,通神的。伽利略和牛頓都是持這種觀點,他們是神學家,數學、科學都是屬於神學。
所以,在現代歐美人眼中,數學是起源於古希臘的,而非在多神教文化上比希臘更發達的古巴比倫,或古埃及。站在歐洲文明的角度,乃至站在中國之外的整個西方文明的角度,這種看法基本正確。儘管計算技術非常發達,但是,古巴比倫的數學是「有物數學」,數物尚沒有真正分離,這種數學還稱不上真正的數學。
但是,一旦把中國文明納入視野,歐美人的看法就不正確了,因為與物相分離的數學,在畢達哥拉斯出生的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經在中國存在了。
下面來討論人類文明史中四種數學形態的最後一種,中國《易經》的「有道數學」。
儘管從技術上來說,《易經》的確是一門占卜術,但它又是一種獨特的占卜術,與人類歷史上任何其他的占卜術都有本質區別。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易經》占卜所用的道具是數、數學,而數學是人為發明之物,而非自然存在之物。而其他占卜術所用道具都是自然存在之物,而非人為發明之物;第二,《易經》占卜是無神論,有道論,他的占卜原理是通過數學方程模擬天道而預測未來。而其他占卜術則是則是有神論的惡,他們的占卜原理是通過探測神意預測未來。
占卜都需要一個對象道具,通過觀察這個道具所發生變化,去預測未來。《易經》之外的所有的占卜術,它們的道具都是自然存在之物。譬如,古巴比倫「臟卜術」的道具是動物肝臟,占星術的道具是星象,古中國「甲骨占卜術」的道具是煅燒的骨頭和龜甲。唯有《易經》占卜所有道具是非自然之物,而是人為之物,是數、數學。
有人可能誤以為《易經》的占卜道具是蓍草。其實,蓍草只是產生隨機數的工具。通過在一把蓍草中隨機抽取,產生數字。然後通過一系列的運算,最終得出一個數值。如果數值為偶數,就確定一個陰爻,奇數則確定陽爻。如此反覆,三爻確定一個三畫卦,六爻確定一個六畫卦。這些卦才是真正的占卜對象。
無論三畫卦,還是六畫卦,每一卦都是數字計算的結果,也都是一個數值。《易經》成卦的過程是一個數學運算過程,一個函數求值過程。所以,《易經》占卜有稱「算卦」、「算命」。這種「計算」的思維也早已滲透到中國文化的靈魂深處,體現在很多日常辭彙上。譬如,出「算命」、「算卦」外還有:算計,掐指一算,計謀,計策,心生一計,人算不如天算,運籌帷幄……
《易經》為何選擇數來作為占卜對象?原因在於《易經》認為,數字的變化可以模擬、代表天道的變化,更準確地說,是數字的變化就是天道的變化。
《易傳》說,「一陰一陽之謂道」。遠古的中國人已經觀察到宇宙萬物服從陰陽轉化規律,都分陰分陽,且陰陽相互轉化。同時,他們也觀察到,數字可分奇偶,而數字累加計算過程是一個奇偶相互轉換的過程。如果把奇數看成陽,把偶數看成陰,那麼這個數學計算過程就是一個陰陽轉化過程。這樣「一陰一陽」的道就可以通過數字計算來呈現出現。
在先秦,乃至在西漢典籍中,數和道的確是不分的,數就是道,道就是數。即便是現在,仍有遺留。譬如天數已定,大數已定。事實上,在春秋以前,中國只有數,而無道。那時,道只是道路、方法的意思,而沒有後來的「天道」、「大道」的含義。「天道」、「大道」的概念只是用數,或者和數相關的詞語來表達,譬如「律」。
「法律」、「規律」是現代中文中的常見辭彙,甚至是神聖辭彙。每個人都要最受法律,也都要遵守規律,包括自然規律和規律。可能很少人會想到,這個「律」字事實上本源於《易經》,和「數」一樣,代表天道。
律的本意是數字的變化。「數」字偏重於強調靜態的數,而「律」自則更多強調數字的運算和變化,是變化的數,動態的數。在《易經》中,陰陽本身並不重要,陰陽的變化才重要。道是陰陽的變化,而非陰陽本身。事實上,在《易經》看來,靜態的陰和陽是不存在的。當說陰時,已經包含著向陽轉化之意;當說陽時,也已經包含著向陰轉化之意。「律」比「數」更能體現動態、轉化之意,所以更能代表天道。
易經《易經》數學,或者說中國傳統的數學是有道數學。
(待續,請關注微信公號:新心性主義)
論《易經》的偉大,給被西方科學洗腦的人們,反過來洗洗腦。
世界著名哲學家,心理學家,容格曾經說過:
談到世界人類唯一的寶典,首推中國的《易經》,在科學方面,我們所得出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後來的事實所推翻,唯獨中國的《易經》亘古常新,相距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價值,而與最新的原子物理學有很多相同之處。
很多人不明白易經的偉大,正如在玄學和儒學氛圍的封建社會中,沒人尊重工科生一樣,因為他不懂,所以他覺得自己是對的,而工科是奇淫技巧,是傻逼們玩的花樣。但是,到底誰是傻逼,這可不太好說哦!也正如政治激烈化時期,連大學教授也會被弄死,而只能剩下政治學者一樣,當我覺得我是對的時候,世界都是錯的,就是這麼一種奇葩的思維。
結論:不懂,便認為是糟粕。這就是本質。
所以在論述易學的偉大之前,要先給出一個結論:那些說易經是糟粕的人,其實你已經站在傻逼的道路上,揮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駕鶴西去,一去不回。
之所以得出上述結論,還需要補充一個論據,是因為易經是四書五經的一本,是儒家文化的核心,皇帝必讀,進士須知。
繼續補充論據,先不要去污衊進士是狗屎,你若如此說,那麼其實高考上去的人們也都是狗屎,因為科舉和高考相似度極高。而知識分子之所以是知識分子,不過是因為目前社會這些知識比較熱門而已,難道你能否定中國的基因生物學家們都是狗屎嗎?雖然這門學科在咱們這沒啥鳥用。你是不是想說,他們掙不到錢,是偏門冷門,所以不是知識分子了?
儒家文化之所以能偉大, 能因為其兼容並蓄,容納釋道文化於其中而衍生。反過來思考,儒家都能吸納的文化,怎能不偉大?且,《了凡四訓》也不過是儒家末期的小家之言,從產生就自帶著一股子小家子氣。作為雞湯,未免偏僻刻薄,未免引人清高降低情商。當然,官僚資本主義時期的熱銷作品,當然也適合官僚資本主義社會的生存法則,從這點上來看,那些崇尚《了凡四訓》的公知們,你們誤打誤撞地說對了一些片面觀點。
但是2000多字的易經可是適用於任何前置條件下的哲學總綱,高大上,你可以不懂,但無資格去否定,更不能污衊之。
易經被皇帝讀,核心觀點是什麼?
第一,陰陽理論。
longlong ago,祖先們用陰和陽,表達了數學裡的負極限和正極限,與西方數學理論契合(當然數學的本質其實也是哲學,只不過普及的數學一般是指應用數學)。同時,深刻地闡述了,負極限與正極限對事物的影響,描繪了事物發展的極限狀態,和轉變過程,比如陰極化陽,過剛易折,事物發展有過程有起有落。這是世界上所有哲學分支,所能立足的核心本質,是自然界任何事物發展的根本理論。它影響了儒家,當然儒家其實就是個收藏家,這個道家理論其實可以借用為佛家,法家,成為自然科學家的任何法則共識的基礎理論。它成為我們民族最根本的哲學思想,為人不可太過,錢多了官高了容易生禍,想要的越多越高風險越大(儒家),做多了壞事下輩子做畜生(佛家),化學實驗中物質配比講究比例平衡,否則會爆炸,物理建築中,上下左右是需要相對平衡的,否則就不成建築,不符合力量原理。
甚至,相對論,也不過是古代哲學早就已經闡明的膚淺知識而已,陰陽,極限,平衡,不就是相對論嗎(只是西方科學衍生出數據化這種科學發展模式而已)?
山南水北(《愚公移山》)謂之陽,天陽地陰,日陽月陰,暑陽冬陰,火陽水陰,上陽下陰。現在很少有人去關注去懂,甚至中醫的根本理論——陰陽理論,現代中醫未必有幾個人真吃透了的,真的是可悲可嘆!《了凡四訓》這種暢銷書籍能與偉大哲學相比?為人處世第一要則必然是知進退,何為進退,進為陽,退為陰,簡單一句話,歸納幾乎所有的人生哲學。不必懷疑古代人的智慧,不必懷疑古代士大夫供給皇帝的教科書。人類多發展一千年和少發展一千年的基因進化和智慧演變,真有沒么大的區別嗎?
So~~一切的一切,都需要陰陽相濟,平衡發展。正如很多人只看到眼前一樣,忘記了世界的根本是哲學,正如大家眼裡只想著賺錢一樣,看到的只是現在的邏輯推理,而忽略了為人處事的本質,所以未免囂張。但我們更多在意的不就是短期目標嗎?誰他M能管太久。但無論如何,哲學,你不可以不尊重,哥幾個不可以因為愚昧所以愚昧,因為不懂所以否定,對不?
第二,五行理論。
其實五行與易經是有關係的,即便他沒有明說。易經里的每一個卦象,其實都代表了一種形態。而五行正是形態的代表符號,卦與五行是並列衍生關係。而我下面的五行邏輯中十神與現實的聯繫理論,其實也可以用卦與現實進行聯繫。
我們不以算命的模式去分析人的命運,我們今天談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這種高大上的東西比較符合大眾口味,逼格高唄!(以下主體二字,為我之哲學角度,即佛學中的本我)
食神和傷官(由主體而生出者)——生為創造。文化、科技、自由、思想。前者特指發揮性強,變格性弱的文化和自由。後者特指發揮性弱,變革性強的技術和思想。以符號A代替。
正財和偏財(受主體克制者)——克制等於佔據。錢財、佔有物。前者特指循序漸進而佔有享受,又循序漸進而消耗的財物和人。後者特指突飛猛進而佔有享受,又突然意外而消耗的財物和人。以符號B代替。
正官和七殺(克制主體者)——被克製為束縛牢籠。秩序、規則(法律)、苦難、壓力。前者特指正當柔和約束主體的事物和個體的束縛因素,後者特指殘酷嚴厲壓迫主體的事物和個體的牢籠。以符號C代替。
正印和偏印(生主體者)——被生為內涵為補給。道德、傳統、內涵、文化。前者特指能為我所能利用的內涵和人物關係(因為官生印生到主體,所以聯繫到人際關係了),後者特指我自己肚子所用的經驗和人物。以符號D代替。
劫財和比肩(主體之同類)——主體本身的連帶體。力量、強度、韌度、實力。前者特指能借用的單位(如軀幹四肢)、人和事物,後者特指本是我的單位、人和事物(如軀體胸腹)。以符號E代替。
1、以上,從上到下,是一種相生的關係,ABCDE相生,這樣表述就很符合工科生的思維模式了,很像數學是不是?也描述了事物的發展方向,終點與起點的重合又發展。舉例,說一條線索:一個屌絲,技術太牛B於是賺了錢,錢太多了導致遭人窺覬,花錢消災受到庇護,又得到教訓開始吸收保守的內涵,因為有內涵又能吸引人脈,又因為掌握了知識能說會道吸引了庚廣泛的人脈關係。
世上並非必須存在五行,只因哲學需要將世界裡的所有因素劃分為五個部分,進行邏輯演算。你也可以劃分為三行啊,比如外因-本我-內因,或者外部環境-本我意識-內在因素,畢竟哲學是一切思考的源頭和核心本質嘛!所以,五行,只是抽象的邏輯面,而五個面,是不是很屌?是不是讓我們的分析更加具有邏輯性?比西方自然科學是不是屌多了?當然我不能否定他們的精量化得到極致後,更符合人類的運用。
2、西方社會與東方社會。東方文化的核心無疑是中正平和,換個被曲解的說法,是中庸和氣。先說為何是被曲解的。這裡要說一下絕對平衡與相對平衡的關係,我們看陰陽魚的圖,是一張原始圖,但是這張圖是永久運動和變化的,陽盛時,可以陰衰,白色變大擠壓黑色,黑色被擠壓到極限,純白後,衍生白色與白色里的一個分支顏色繼續進行相對演化,比如亮白和暗白,繼續進行擠壓和演化。所以黑色和白色其實只是符號,並非絕對黑白。就像《山海經》里的奇怪動物,僅僅是符號代替而已一樣,古人的象形抽象思維是很強大的,哲學就是強大的抽象思維衍生的嘛!那麼針對為人處事,便有中庸的說法,其實是錯誤的,因為絕對的靜止其實是陰陽對沖,黑白相斥,那根本不是陰陽圖,一直平衡的命格和一直平和的心態其實是愚昧的代名詞。正確的解法應該是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該進時進,該退時退,雲從龍,風從虎,時機到了,該咋地就咋地,這才是事物正確的演變模式。正如植物的生根,發育,抽苗,茁壯,出頭,開花,結果,掛掉一樣有一個完整的輪迴和衍生過程,不同的時期,狀態就是不一樣,不同的時期需要的照料也不一樣。
補充論據,近代研究中庸之學的經典暢銷書籍是哪個啥,曾國藩的家書對不對?他弟弟整理的。先講一下曾國藩的人生,曾經囂張,曾經屈服,最終苟且。你老曾也有激烈,奮進,也有頹廢,消沉的時候,為何勸解世人中庸之道?你是覺得只能你牛B沒,別人最好都是庸才傻逼還是咋地?再者,稍懂命,稍微有點知識的人都知道,人生輝煌最多也就是二十年,好命者無非是以平運連續好運以苟且持續,而精力智慧狀態早已不如當初,而曾國藩輝煌時期肯定是在戰爭時期和鎮藩時期,而晚年老朽,已到傻逼之時,其傻逼之言,何須當做經典?哦,難道你認為人的一生都是充滿智慧的,就沒有一個陰陽的轉變,智慧的上升和下落?你若這樣想,我只能說你很強大,強大到違背了自然規律。多少英雄豪傑,終老於荒野之間?我們或許可以承認,作為一個老朽,保持中庸之道是明智的,但你他娘的勸解世人從小到大就沒點激情,你確定你是在積德,而不是在損德嗎?
西方之人未必不懂進退,否則以美國強大的軍事實力,早就霸佔全世界了對不?當初咱們沒核彈的時候,他很囂張,後來有了幾顆,他不也審時度勢了嗎?
東方之人未必都是知進退的,這點無須多言。反倒是中庸之道,傻逼之言,害太多人。
人的一生命運,其實是在明智與傻逼之間不斷循環的,所以不必總是灰心,而過於樂觀也是腦梗了。或許有的人能明智的時間是在掛掉之後,但至少你若是能堅持活著,也能有不傻逼的一天。
動態的平衡,與靜態的平衡,在明朝文化達到高峰,在清朝奴隸統治時期,已是湮滅,我們可以崇明,但很可惜,我們早已失去傳承,否則以明朝後期強大的火器力量何必害怕西方火力?我們可以不用考慮鞭子朝的文化了,被閹割的奴隸文化有何文明可言?不必刻意去繼承之,不必刻意去否定之,選擇對的,學懂掌握才是智慧。附註:明朝的人可不這麼傻逼,那些士大夫都是很囂張的哦,這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接近現代政治模式的內閣時期,人家就敢讓皇帝困守後宮玩泥巴!那麼,明朝的文人真的中庸?
So~陰陽五行理論,適用於全世界,只是被人家註冊專利早了點,現在叫科學,叫相對論。而斷了傳承的國內人反正不懂,於是就以為外國的哲學比較牛B。當然這也與J放後的一次革命,以及科舉考試產生文化極度萎縮,以及這種制度下產生的文人的內涵有關,他們不懂,於是以為咱們沒有。
3、一個社會,有如下事物是相剋相悖的,過猶不及。
Z治J級規則與文化科技民主。A與C的矛盾關係。Z治與文化需要達到相濟相容才是正道。
J級劃分的太明顯了,大家很難以智慧進行屌絲逆襲,泯滅閹割了創造力後,文化只事因為Z治而衍生的(官殺化印,印也是文化)規則文化,創新為零。每年數萬部已經播出,或者沒能播出的神劇,是明證。規則約束太過,創造力困阻,而思維僵化的社會,大國不如小島,國內大學排名全在香港大學之下是明證。我們本是動漫的祖先《大鬧天宮》,結果我們現在只能進口動漫。我們制度下的文化人,只有在西方才能發揮智慧(或許以後能改改?)
太過於自由的社會,失去了規則,即使文化技術再發達,而人們總覺得自由,自己的意識形態就是規則,那麼國將亡不久矣。So~大家猜猜,我們這行的人,算美國,還能蹦躂多少年?
道德傳統內涵與文化科技民主。A與D的矛盾關係。傳統與創新需要達到相濟相容才是正道。
過於守舊的意識形態,是會阻止社會創新進步的。保守與自由,閉關鎖關政策與改革開放政策的區別。但兩者並非絕對英明之判定,該閉關鎖國時就要鎖,老毛時期咱們工業其實也混的不錯啊,反而是70年代後傻逼奔潰了。位於喜馬拉雅東麓的我們這一塊兒,閉關鎖國,築長城必須是英明的啊,哦,你可能會說,那是腐朽的產物,那我都懶得講原因,直接罵你個傻逼完事。該開放就要開放,時也命也,唯心主義經驗主義不可信奉啊!因地制宜,因時而變最是英明。
插入傷官配印格局的解說,這裡是說人的命格,目的是避免有人誤解傷官與印的不可調和關係。此格,二代(有時候是先天破格,後天組格,後天又有後台可靠),可拼爹,出身好,教育好,吸收知識快,又能以傷官的實踐創新精神,將靜態的學識和物質援助轉化為動態的創造和發揮,so~貴格,文官最宜。但是前置條件是拼爹,沒這個爹,其實他啥都沒,所以這種格局,排名不入前三(詳見我些的《命格格局排名》)。且亮點在傷官,並非在印,本人其實是此格(破格,大運中又成格),所以體會深。此格,要求,傷官驛馬能自由飛翔,印星作為輔助能起到血瓶作用,隨時加血加藍,自帶外掛,所以順利吉祥。也就是說,傷官與印必然不能是印製住了傷官,也不能是相斥不下,至少傷官需要透在天干,而印星只在地支,兩者錯位,不可互相干擾,才論貴,有文官潛力,當然現代都是文官。此格流行於明朝時期,因為明朝文人特牛B,攪屎棍一樣啥都杵一棍子。此格若是傷官與印兩者相斥不下,不論貴,文人上班族,創新設計策劃還是不錯的,但與貴無緣,除非大運能制住印,或者被反制,否則不行。又或者印旺制住傷官,這種智慧也高。但在這種很容易過於辛苦壓抑而成精神病患者,又因傷官有時候表壽命而成將死之人,因為印過旺一定為梟,至少有災,或大或小而已。
過於自由,傳統不再,不過,貌似其實美國人還是很有傳統道德的,至少目前輿論分析,比咱們還靠譜點,so~貌似他丫的還能蹦躂很久哇!
經濟財富與傳統意識。B與D的矛盾關係。物質與精神需要達到相濟相容才是正道。
太傳統的人,必然不會掙錢。太保守的國度,必然難以發展經濟。太過於講究精神世界的文化氛圍,因為清高,裝逼,孤僻,難以有物質的繁榮出現。學雷鋒是好的,榜樣都是好的,可惜過猶不及,因為都這樣就全餓死了,不現實,類似於宗教洗腦。印過重,表精神束縛過於深刻,易有精神異常。印也代表溺愛,約束過多,文化氛圍過於封閉,正好等同於低智商兒童的養成環境。
力量與武力的較量,規則與實力的較量。D與F的矛盾關係。壓力要與努力並存才是王道。壓力太大,人崩潰,人太自信,忽視規則,便也情商低。
我國強,則不怕外國欺負,我國弱,他要不欺負我那他就是傻逼。有個叫做綠教的玩意,太自我,於是無視世界規則,到處砍人,羊刃(也就是劫財)過旺為忌。
4、一個社會,有如下事物是理應順利演化的。
E能生A,自信堅韌能創造,但忌諱過於自信,不動腦子。這是西亞模式,北非模式。
A能生B,創造能賺錢,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但忌諱,大家都去創造娛樂生活去了,各種high,各種造,於是反而不生財。這是黑色種族模式,天生創造能力強,各種會玩,但是不事生產,吃香蕉長大。
B能生C,有錢的人可以當官,會發展經濟的人能主政,錢多到一定程度可以有權勢。但忌諱,錢太多了,以為很牛B,不去追求社會地位,於是只好成為砧板上的肉糜,任人宰割。財旺人懶,追求不高,小富即安。這是純種壕!你就算涉黑,那也是財滋殺對不,也是權力啊,否則不如少賺點。
C能生D,有規則的社會能衍生底蘊,受約束的人們能擁有更多的內涵。忌諱規則過重,這時候就不能衍生道德了,那是衍生潛規則的時機。比如咱們。
D能生E,傳統能促進生育,所以山區人民一家一大堆,這從某個角度來說是好事(偷笑一個)。說正經的,營養能促進成長身高,文化內涵的國度,能滋生堅強不屈的信心。說起來,咱們貌似也還是有點不屈的民族意識的對吧,所以不全是潛規則,仍有些道德存在的,若是一日完全無道德,都憑權勢壓人,那便成了辮子朝。「寧與外敵,不予家奴」,智商需要達到一定程度才說這話,壓力和屈辱達到一定程度,才能讓人如此變態哇!
5、以上,為陰陽五行與社會文化之間的哲學聯繫。我只是本學學歷,知識膚淺,言辭斷續,而且也懶得研究太深,反正也不能給我賺錢,只是拋磚引玉,表達自己的觀點而已。
第三個主題,我累了,打不下去了。
只說,命運存在意外性,偶然性,奇遇性,當你覺得理應苦逼或者理應富貴之時,或許立刻就到了轉變的時間。
只說,命運無法從理性的角度去客觀分析,因為他是命運。君不見,貴極人臣之士,一日忽然落馬?你說他沒智慧?他只是主宰不了外部環境而已!君不見走在地上見到奇物,價值千萬的?君不見做淘寶做了很多年,三年虧,三年賺,雖努力不止,但仍不知該如何順利之人?
易經不是科學,但是易經中蘊藏了智慧,科學中也蘊藏了智慧,它們的智慧是共同的,這就是易經和科學的關係。
就以「易」字所代表的簡易、變易、不易解析,代表了人類獲取智慧的一般方法論。
反過來,也是宇宙演變的一般規律。
中國有本著名的古書叫做《易》,它和其他古典經書一樣具有「微言大義」的特點。
就拿書名的這個「易」字來說,後世的學者一般都認為有三層含義:簡易、變易和不易,稱為「三易」。
我認為這「三易「闡釋的正是最高的學問---求「道」的方法論。何為「道」?道這個字雖然含義淵博,但是從通俗的角度來解釋,道就是隱藏在表象後的規律和原則。所以子從大的方面來說有人生之道,有處世之道等等;各類學問、技能、行業也都有其道:寫文章有作文之道,練武有武學之道,彈奏各種樂器各有其道,就連殺豬宰牛也自有庖丁之道。
我們要學好一門過學問,或者要學會一門技能,或者要在一個行業中成為佼佼者,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要悟得其中之道,一旦開悟,將能突飛猛進。以學習學問為例,我們發現許多人不可謂不刻苦,結果還是平平庸庸;同時,又經常發現身邊另外一些人,輕輕鬆鬆就能取得很好的成績。這其實並沒有多大的玄機,悟道與否而已。
資質好的可以自己悟道,資質沒那沒好的則需要他人的幫助,這種幫助一般稱之為「點撥」,當我們停滯不前時,得到高人點撥往往恍然大悟,走出迷津,這時常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慨。
然而,並非人人生來就天資聰慧,也並非人人都能幸運得遇良師,關鍵是自身先要」正心誠意「,樹立起求道的意識,不要漫無目的的死學硬記,而要打開腦洞,勤思活學,這個大方向對了,再下苦工的話,久之必能修得正果。
再來看看這三」易「是如何闡釋求」道「的一般方法的。
首先是」簡易「,當我們打算了解一個領域時,往往是感到它是那麼龐大和複雜,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現代社會,正應了莊子所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伴無涯,則殆矣」,這時我們應該怎麼辦?化繁為簡是我們要做的第一項工作,我們看到科學家們,會從觀察到的信息中,通過自己的抽象思維能力,提煉和歸納出其精要部分,分門別類並建立模型實現最大的簡易,在此基礎上,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才可能進行。
然後是「變易」,萬事萬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化,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說「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如果我們以靜止的思維去看待萬物的話,那如同在舟上做記號的人永遠也找不到自己的寶劍一樣,我們也永遠找尋不到自己所追求的道。在上一步「簡易」的工作完成之後,有時候是需要通過做實驗來探索,有時候需要運用我們的邏輯推理能力,在將「簡易」化了的模型的萬千變化都熟知之後,才能完成「變易」這一步。
最後就是「不易」了,「不易」在這裡的意思不應當解做「不容易」,而應當是「不變」,「不變」和「變」似乎是矛盾的,但是,我們應當思考到這樣一條「道」:變中自有不變存在。如果僅僅是熟悉了「變易」而不能找尋到「不變」,那麼久遠遠談不上功德圓滿。許多人喜歡讀歷史,但是也許有人會問社會變化這麼大、這麼快,研究這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意義何在呢?那就是還沒有領會到「不變」這一層,因為無論社會如何變化,其中的一些規律是不會變的,這就是讀歷史的最寶貴收穫。就像科學家在建立模型,作出實驗和推到之後,終於發現了其中的不變,這時他已經得了「道」,因為道就是不變,如萬有引力定律,如對立統一規律,如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如果按簡易、變易和不易的順序來看,這是指的我們求道的方法的話,那麼反過來,則反映了宇宙的演變和進化,這是一個從簡單到複雜的過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易》中由陰陽兩爻演變八卦,八卦演變出六十四個卦象的過程也是如此,「0」和「1」兩個二進位數字,演變出豐富多彩的虛擬世界的演變的過程也是如此,近年來興起的一門學科「混沌理論」也正是反映了這種古樸的思考方式。
易經也好,中醫也罷,都是人們對世界的一種探索,一種世界觀,一種方法論。
科學要可證偽。可複製,可重現。
a導致b,非b一定要能導致非a。
兩點之間直線最短。所以,曲線一定不是最短的。
無論何時何地,無論宇宙變遷,都是如此。
這就是科學。
綜上,易經和中醫都不是科學。只是一種世界觀或方法論。
我外公理工出生,在高校研究了大半輩子的的數學和物理,具體方向我記不清了,因為他去世好久了。。。。他退休後,有人請他繼續去師範(幾十年前師範特別火)給學生上數學和物理課,被我外公一句沒時間給推掉了,問為什麼沒時間。。。因為他後面十幾年所有的時間都扎進到研究易經,風水還有玄學了。。。。
不止我外公,好像歷史上很多研究理論物理的大牛。。。研究到後期都開始搞神學了。。。。
外公給我的影響還蠻深的,到現在我還認為有些東西不一定是封建迷信所謂忽悠人的。作為標準工科女,我並不信教不信神,但堅持對一些事情呈敬畏態度。。。
易經雖然不是科學,但易經是中華民族對宇宙本原的複製與表達。看懂易經的人都沉默了,他們被中國人那種捨生忘死、不屈不撓的生命鬥志給震撼了。易經中蘊含中華民族最深的奧秘,道德經中隱藏著中華民族的生命之根。河圖、洛書與太極圖中蘊含著中華民族對宇宙本原的最形象的表達。
中國人比世界上所有民族都重視家。我們的信仰中可以沒有上帝或上天的影子,但我們一定會敬仰我們的祖先,它們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了。易經六爻是一個家,天地人三家合而為一。故莊子說: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易經八卦是一個小家,六十四卦是一個大家。中國人愛說:有國才有家。國家是由無數個小家匯流而成的。就像六十四卦是由八卦生成的一樣。
愛這個國家,並愛她所擁有的一切。我覺得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應該弄清什麼是科學,以及什麼是易經。
據我查閱科學的定義是反映現實世界各種現象的客觀規律的知識體系,而易經則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倫理實踐的知識體系。
讀過易經的人都應該知道,易經是一門包羅萬象的書籍,不僅是文化那麼簡單,也不僅僅是一門學科那麼簡單,它全篇都在論述一些以實踐經驗為基礎的自然法則,且也是我們不可否認的客觀規律。我個人覺得它無論從哪點都不違背科學的論證方式,即以假設為基礎,運用大量實驗小心求證的過程。
所以,我認為易經是科學的。
當然我不可否認是用一個西方創造的名詞去解釋一個東方創造的名詞有些牽強,但是其各自的形成在論證方式及過程中,都是依託實踐為基礎。
於是,我大膽認定易經是科學。
是科學
題主是想問《易經》對不對吧?
《易經》不科學,但不代表不正確。
萬物皆是氣(電磁波)的不同表現形態,道是波的運動法則——本質是數理
上幾張我破譯的洛書大道圖,有緣自己悟吧;
本人一直從事信息化,業餘時間研究了幾年易經,從術的角度分析,個人認為:
1、首先,它是歸納統計,將世間萬物歸納成64卦
2、其次,它是演繹,根據每個人,每件事的情況,64卦反向演繹,進行預測。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科學。
另外:易經與現今流行的大數據相似,只不過,在分析的過程,無法全部用計算機替代,在不確定性的時候需要人工干預,此時則需要干預的人的水平和經驗了。
寫有易經,後有科學。
不能說他爺爺長的像他
《易經》又叫《周易》是周姬昌參考《河圖》《洛書》所著,是一門研究事物變化規律的學問。
從太極生兩儀(陰、陽),兩儀生四象(東、南、西、北),四象生八卦(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八卦生六十四象(...),大到宇宙小到粒子都遵循這一變化規律。是中華名族文明的精華。卻常被人誤解成是算命的書。
其和《詩經》《尚書》《禮》《春秋》並稱為五經。
個人見解. 我是認為易經是科學的. 當然,這個概念跟自然科學中的嚴謹的先假設,再檢驗求實的概念還是有偏差的. 但這就說明不科學了嗎? 不! 如果我們如死守概念的話, 其實我們是在與科學的概念背道而馳. 私以為, 科學的最終要義是讓人類更好, 而不讓我們擰巴. 當然, 你也可以認為這是在為其不科學性找託辭, 也對. 總之, 一句話! 真想理解, 還是自己去看書,去思考,去實踐. 相信你會答案的.
是《科學》前傳。
易經上古科學,經過這麼多年依然在發揮作用,科學與易經比,好比幼兒與博士。
神秘主義
推薦閱讀:
※對霍金的推崇是言過其實嗎?
※《大宋提刑官》中宋慈使用的各種屍檢和破案手段,有科學依據嗎,現在還在使用嗎?
※微博上看到PS的大圖,把地球的衛星月球換成了金星、土星、木星等,那我們假設這個如果是真的,對地球有哪些有意思的影響呢?
※愛因斯坦為什麼這麼出名?
※近幾十年有哪些重大科學發現甚至於修正了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