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人格?進一步的,所謂的獨立人格指的是什麼?
來點新式的理論:基本上,可以認為人格是社會態度的集合體。
事實上,當我們自己一個人存在的時候,討論人格是沒有意義的。所以,人格的意義在於使個體面對複雜的社會環境或者說刺激。我們說一個人怎麼樣怎麼樣,實際上是在說這個個體面對特定刺激的時候的反應模式,這種模式包括了認知,情感和行為,這三者的集合在社會心理學裡面叫態度。所以把人格看作是社會態度的集合體。
這個理論還屬於比較新,還屬於思路階段。問題在於這個理論在現階段的研究範式下是不可能完成的。因為個體可能會遇見無數種情境,也就可能產生無數種態度。
僅供參考。。
這個問題我自己也困惑過,現在在美國學習了成長理論這門課,有一個理論可以跟你分享一下。前面的闡述是理論基礎,想看結論可以直接跳到最後兩個問題。
Marcia Baxter Magolda提出的理論:Theory of Self-Authorship。這個理論揭示了一個人如何建立自己的價值觀,如何理解知識和信息,做出人生選擇的歷程。
個人的觀念成長可以橫向分為三個方面:Cognitive(認知的,即 「How do I know?」人如何理解外界的事物,比如如何看待一些熱點問題,如何分析學習書本知識等),intrapersonal(個人內部認知,即 「Who am I?」 人如何了解自己定義自己,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和interpersonal(即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即「How one perceives and constructs one』s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s?」 比如如何與外界互動,如何和家人同學朋友打交道)。這三個方面是相互獨立又聯繫緊密的。
縱向上來說,人的觀念成長可以分為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的主要區別就在於一個人如何看待上面三個問題。
第一階段:依賴外部環境 (Following external formulas)。在這個階段,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是受環境和他人影響和決定的。打幾個比方:一個小孩看到別的小孩有什麼玩具,也會想要;在父母的安排下選擇專業/工作/結婚;跟著朋友互相炫富攀比;等等。當然,這個階段主要出現在幼年到青年時期,畢竟,這個時候人還沒有正式接觸複雜的社會,在相對簡單的家庭和學校的環境影響下,眼界相對較窄,不會意識到有其他的選擇和生活方式。如果跟隨外部環境能夠滿足某個人的需求時(比如:我能夠接受父母給我安排的路),那麼,這個人可能就一直維持著依賴他人的狀態;如果不能滿足(比如:我不喜歡別人的安排;這不是我喜歡的生活),那麼,這個人就會發展到下一階段:十字路口。
第二階段:十字路口 (Crossroads),我覺得也可以稱為迷茫期。當一個人發現他一直按計劃在走的路,不適合他了,就會去想做其他的計劃和選擇了。這裡說的不適合可能包括兩種情況:一是覺得自己的生活很痛苦;二是生活工作很順利,但是不開心,沒有滿足感。同時,他也會開始意識到要開始尋找自我,而不能人云亦云。他會開始思考是成為別人眼中希望變成的人 (External formulas),還是成為自己眼中希望變成的人 (inner voice)。這個階段在某些時刻很容易發生:工作(比如想換職業),人際關係出現重大變化(比如結婚/生育/遠離家鄉或者習慣的生活環境),原本的信仰受到挑戰,等等。當一個人在迷茫中探索中逐漸變的自信,在別人的質疑中也能堅定做出自己的選擇的時候,他就來到了下一個階段:堅持自己。
第三階段:堅持自己 (Becoming the Author of One』s Life)。這一階段的特點是:一個人即便與他人和外界的想法出現了衝突,也能堅持並捍衛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這時候他們會自我反思,謹慎的做出決定,同時,也會找到自我 (self-concept)。由於這個階段的人經歷過想法和觀念的巨大改變,他們知道一個人的觀念和想法是會由於環境和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所以在人際關係中,他們會考慮到變化這個可能性,而不太願意做出承諾 (commitment)。
第四階段:建立內心信念(Internal Foundation)。這個階段的特點是:一個人已經建立了成熟、獨立、完善、牢固的觀念體系。同時,即使自己的生活狀態發生了巨大變化和動蕩,他們也能樂於應對。他們的內心平和、充實、堅強。即便外界的影響無處不在,他們也能根據自己的內心信念和直覺作出決定。他們知道,儘管不能改變現實,但可以改變看待現實的方式和態度 (You could not change the reality, but you could change your attitude to the reality)。他們也會對自己和他人有清晰明確的責任感。來到這一個階段可能會使人走向新的旅程,比如改變職業、結婚/離婚、其他重大決定等。
在這個理論中,達到Self-Authorship包括了三個內容:相信自己(trusting the internal voice),即我們不可以控制每一件事每個人,但是我們可以控制我們自己的態度;建立內心信念(building an internal foundation),即人生信條;堅持內心承諾(securing internal commitments),即能夠真正自如的與外界和諧相處。
怎樣促進一個人成長?
有的時候我們在評價人會說,誰很成熟,誰很幼稚,誰沒有主見,誰很獨立,等等。而區別關鍵就在於經歷。如果一個人自己面對了很多的挑戰、選擇、成功、失敗,相對來說他會自主獨立成熟,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知道自己要怎麼做;如果一個人被父母老師保護的很好,並且習慣於這種保護、不會獨立的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話,相對來說他會服從家長老師帶他做的決定。因此,成長的關鍵就在於多體驗生活,多體驗不同種類的生活,多和不同的人接觸,多去嘗試不熟悉的東西,多走出你的comfort zone。
作為老師、伴侶、家長、朋友,我們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四個階段的發展並不是一個單一的線性過程 (Linear Process),而是由每個人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環境、遇到的不同的挑戰和支持 (Challenges and Supports) 所決定的。這個問題 Baxter Magolda 給出了一個很好的比喻---坐在後排騎自行車的人。作為旁觀者,我們就像坐在后座的人一樣。我們可以幫助坐在前排的人,可以鼓勵他們,可以告訴他們路怎麼走,但是握住自行車龍頭的人,永遠是他們自己。而我們的目標是,學生有一天,可以自己獨立的騎著自行車上路,而且,清楚自己的方向在哪裡。同時,我們也不能指望一口吃成個胖子,或者拔苗助長。從量變到質變需要一個過程,每一個人有不同的發展軌跡和發展歷程,個性和想法都是不一樣的,不能強求,也別恨鐵不成鋼,更別理所應當的繼續代他們做決定。
------------------------------------------ 2015/09/18 編輯添加----------------------------------------------------------
Critics? 這個理論有什麼不足?
美國教育最看重的就是批判性和邏輯性。Baxter Magolda的理論近乎無懈可擊---她的理論建立在對一百名學生的長達二十年(20歲到40歲)的跟蹤採訪和分析上,理論基礎非常紮實 ,分析方法非常成熟,應用性強;在理論的基礎上她提出了廣泛的應用領域和方法,也被證實非常可靠;她的理論也被證明適用於美國數個群體的學生。然而,美國教育界還是能夠挑出她的毛病---文化多樣性有待考證。她的樣本全部來自於邁阿密牛津大學的本科生,而美國的大文化環境也崇尚獨立自主個性,而非崇尚集體和諧的文化。那麼,她的理論是否適合集體性為主的文化群體(who come from more communally oriented cultures)呢?不得不說,像中國文化這種強調和諧統一,家長、老師、領導、男權等地位較高的環境下,第三第四階段被看作高級階段是否合適呢?
參考書目:
Nancy Evans et. al.: Student Development Theory in College: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nd edition
Marcia Baxter Magolda: Authoring Your Life: Developing an Internal Voice to Navigate Life"s Challenges
我想題主可能在思考的是一個人是如何形成其獨立人格的,更進一步的延伸,我會認為這個問題的背後是「我是誰?我會如何言說自己的生命?」
從個體生命的發展來看,6個月前嬰兒分不清我和「非我」之間的區別。在他們看來,別人只不過是滿足自己需要的一個工具,只是自己的願望實現的載體而已,所以自己和別人是沒有分離的,自己可以永遠佔有和使用別人。無論多麼成熟的個體,只要有「我執」存在,這種原始心理都或多或少會留有痕迹,比較多見的是在戀愛中男女,比如女孩會幻想男孩可以完全知曉自己的想法,即使自己啥都不說出來。這種感覺既誘人又傷人。這個狀態下的個體大部分或完全依附於另外一個人,因此可以說是他們是沒有自己的人格。
接下來,是6個月到3歲這段人生中第一個激蕩歲月。感知覺和軀體的發展讓獨立行走成為可能,幼兒開始有意識的獨自去探索某些環境,而父母親可能會覺得這樣的環境是危險的,因為孩子與父母之間的第一個激烈衝突期,也是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第一個高峰,也是一個說「不」的時期。孩子在離開和歸來之間不斷徘徊,他們既會拒絕父母的安排,又在自己遇到困難時會尋求父母的安撫,孩子既體驗到分離及其所帶來的痛苦和無助,又開始反抗父母的訓練和規則,比如如廁訓練中父母和孩子會形成對抗。而且隨著挫折的增多和自我還沒有能力掌控自己的攻擊性,兩歲的兒童是人生中攻擊性最強的一段時間(所謂的「可怕的兩歲」),這是因為他們只會用直接行動而不會用其它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攻擊性。我們可以看到這個階段的兒童在努力發出自己的聲音,但這並不足以形成一個獨立的人格。
3歲到6歲和6歲到青春期,分別對應著俄期和潛伏期,這段時間兒童慢慢內化父母親、教師和同伴的很多人格特徵,可以將它們看做一個蓄能的階段,兒童獲得非常多重要的信息去理解自己和外界環境。
青春期,人生第二個激情燃燒的歲月,這個時候的青少年開始思考更多有關自己的問題,並將它們慢慢整合到自己的內在世界中來,形成獨一無二的人格。我將這個階段理解為一個不斷說「是」的時期,即從過去自己的體驗中找尋到那些符合自己的,並以它們作為基石,去構建自己的人格大廈,埃里克森將這個過程稱之為「自我統一性形成」。實際的過程遠比現在所描述的複雜,它意味著需要經歷很多混亂之後才得以了解和確定,特別在現在如此複雜的社會生活中。
當個體的自我同一性確立後,個體才開始真正走向人格獨立。這樣的獨立並不是指沒有依賴的願望,而是建立在體驗分離之後的獨立,即我不是你,你不是我,我們彼此相依卻又各自獨立。這樣獨立人格不是倔強和執拗,而是尊重和溫暖,並允許自己去傾聽別人的言說。
還想提醒一句,獨立和依賴是一個反覆擺盪的過程(如同鐘擺一樣),當我們可以依賴別人時,我們的獨立也會變得更加真實和有力量。
附上格式塔心理治療師皮爾斯的一首詩:
我干我的,你干你的。
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並不是為了迎合你的期盼;
你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也不是為了滿足我的期盼。
謝邀。
人格即是人的性格、氣質、能力等特徵的總和,你對於一個人所能形容出來所有的詞語都是對這個人「人格」的一種描述。
目前心理學中所用到的人格理論通常有:
1、精神分析人格理論(主要代表弗洛伊德,即自我、本我,超我。)
2、人格特性對立理論 (最先提出了內—外向人格類型學說..)
3、奧爾波特的特質理論(社會大環境下下絕大多數人都有的共同人格特質,以及小部分人擁有的個人人格特質)..
4、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細化了人格特質)
5、現代人格特質理論 (五理論、七因素)
具體內容描述,以及又有哪些分枝,這個我也不是特別清楚,感興趣的可以自行百度。
心理學的定義網上很好查,說說我的感受吧。
書架見過吧,人格就像書架,我是這個格子里的,我就要遵守這個格子的規矩,把書放在下一個格子更寬敞,但我不能這麼做。每一個行為和想法就像一本書,人格就是把這些書放進不同的書架,有人認為應該讓工具書觸手可及,有人認為應該把精裝大部頭放在客人一眼能看到的地方。理論上講,怎麼放書有規律但每個人有自己的組合。
人格就是自己給自己划出的界限,這個邊界可能是法律、是道德、是信仰甚至習慣,也可能什麼都不是,就是自己的準則,比如我的規矩就是沒有規矩,再比如我不能容忍A違法行為,但我認為A+違法行為有情可原。人格是內驅力指導的,是唯一的。人格(英語:Personality),又譯為性格指人類心理特徵的整合、統一體,是一個相對穩定的結構組織。並在不同時間、地域下影響著人的內隱和外顯的心理特徵和行為模式。西方語言中「人格」一詞(例如法文的personnalité、英文的personality),多源自拉丁文的persona,即「面具」,暗示了「人格」的社會功能。人格更是體現了一個人的特點和與眾不同。萬千世界,自然有不同的人格元素組合成了著一個個性格迥異的個體。
-------------參見維基百科
人格是指個體內部的心理特質和機制的集合,具有組織性和相對持久性,影響到個體在物理環境 社會環境和心靈內部的適應及與它們的相互作用。
所謂獨立人格是指人的獨立性、自主性、創造性。它要求人們既不依賴於任何外在的精神權威,也不依附於任何現實的政治力量,在真理的追求中具有獨立判斷能力,在政治的參與中具有獨立自主精神。而獨立型人格是自主性比較強,有獨立意識的一種人格。表現為習慣獨立思考,獨立實踐,控制情緒的能力較強,有較強的理性能力,注意維護自己參與決策的權利,社會參與程度較高。獨立人格一般意義上是指能夠獨立思考、獨立操守。
人格就是一個人的處世原則。獨立人格是指一個人人格上的成熟,形成自己的為人處世的原則,也就是自己的人生觀。
A很害羞,B愛做白日夢,C太多疑,D是社交高手,E多愁善感,F悶得像一棵樹。這就是一個人特有的包括行為思維信念與感覺,就是所謂的人格。但不能說一個人偶爾表現出某種特質就被當成是他的人格。比如看見喜歡的人有的人會害羞,但是在朋友面前卻是個人來瘋,有的人不僅看到喜歡的人會害羞,即使是和已經交往了一段時間的人也會害羞,害羞已經成為他絕大多數情況下的表現。那麼,這時候,才能把它當做是它的人格。
那麼什麼是獨立人格?
就是你的獨立,自主,創造。
有獨立的思想,比如有主見,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與想法,可以去實踐參與與決定。
一般是指能力較強,自主性較強,自制力較強的人們。
精神分析學派觀點:費洛伊德說過:本我,自我,超我。三個"我"的人格結構。他強調了人格中的這三個我彼此之間要能和平共處,互相制衡,那麼這個人才能安然無恙。一旦三個"我"打了起來,或者它們都被別人打了,那麼這個人可能就不淡定了……會出現一系列心裡問題……
存在即意義。今天在圖書館裡看到很多關於存在主義的書。人格或許就是人的理性以及人的非理性的統一體。
人類行為和心理特徵的抽象集合
生而為人,即為人格。
推薦閱讀:
※貓智商不高,人類卻總是想像貓的各種「高冷」「傲嬌」等特質,這種心理究竟為何?
※老實是種罪嗎?
※面對他人惡意的言語,如何反應才能顯示出高情商?
※父母如何做到從不打罵孩子?
※為什麼一些經歷比另一些經歷記得更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