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型人格障礙是一種動力學內核的診斷嗎?
RT。邊緣型人格障礙的診斷,是不是基於心理動力學的內核?它最早是什麼時候、在怎樣的情境下被提出的?
1、亞隆在《當尼采哭泣》里寫到「跳蚤和虱子」,也就是說,一個人可以同時患有多種疾病,而不用把所有癥狀歸到一個診斷。所以,我在這個問題里提的「內核」的意思指的是,是什麼樣的理論,把這九種現象整合成一個叫做「邊緣型人格障礙」的診斷,而不是兩種病或者其他的什麼情況?
2、7月的註冊大會上,內容是四種心理諮詢的流派針對邊緣型人格障礙的諮詢。那麼我想問的是,這個是說明人本、認知和家庭這三個流派也接受了邊緣型人格障礙這種診斷的存在嗎?還是只是參照DSM,流派內核里並沒有認為這九種癥狀是一個整體?(事實上,我先前一直以為,認知雖然會給出診斷但是很少會涉及到人格障礙,而人本是不提倡貼標籤的,家療更是後現代到反DSM的。也可能是我的理解有誤。)
3、在現實的諮詢情境下,認知行為流派的諮詢師應該是會和來訪者分享診斷的。但是書里同時又說,避免給患者貼上人格障礙的標籤是比較好的做法。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諮詢師將會如何跟來訪者提及呢?或者只是把它作為若干個現象來分別處理,而不是把它們作為一個整體?
很好的問題,建議mail去問那些大佬們,唐登華、李子勛、童俊、李夢潮、曾奇峰…… (排名不分後,只不過你寫了家庭治療所以他們在前面)
翻譯成英文去看看那些老師們的回答!
我也很期待啊! 哈哈。
實際中邊緣性人格障礙在一開始並不很明顯,但是隨著談話深入,會發現對方不類同神經症,沒有那麼自己痛苦,或者把痛苦隔離了,但是明顯可以輕易照成周圍人扭曲的痛苦,諮詢師一般都會覺得那種痛苦……
曾經有同行認為自己的當事人都是邊緣性人格障礙。
我自己倒是沒感覺,儘管我有一位當事人被督導的時候懷疑是否是邊緣性人格障礙。
實際區分中有 精神病性障礙 人格分裂 —— 神經症 —— 嚴重心理問題 —— 一般心理問題 ——相對是健康心理
邊緣性是很難具體放位置,但是可以明顯感覺到,比如,冰火兩衝天;或者有具體情境指出,但是有自知力,甚至有些社會能力和地位還很高(好吧,不低)。
我個人沒有這個覺察,就好像被督導說有邊緣性的那位我的理解是缺乏幼年必要的安全感肯定…… 自我認識等等等……
而且我不接受覺得危險或者不那麼舒服的來訪者。
如果我對我的來訪者激發憤怒,馬上就可以幸運地接受到督導或者高手們地幫助……
但是就我僅有的經驗,我會說,不和來訪者提及邊緣性人格障礙。 我曾經看到醫院的老大用的是認知很奇怪來描述。 用來訪者的具體內容來回饋。
還有從動力性角度,畢竟鼻祖是Freud 所以強調節制讓來訪者自由的表達,那麼理想化情況下諮詢師或者這裡專業點應該稱為分析師所講的內容是越少越好,所有的回答理論上是讓來訪者覺得豁然開朗,修通的或者有痊癒性質的詮釋或者表達。
那麼,大部分時候告訴一位邊緣性人格障礙,您是位…… 無法達到以上(治療性)效果。
在邊緣性人格障礙(其實不是諮詢,嚴格說是治療啦) 處理中要降低焦慮,而不是激發焦慮,一不恰當的表示就容易激發焦慮而導致脫落。
還有我也在兩年中看到邊緣性轉好到神經症,這種很麻煩,但是還是有可能的。 道路悠遠漫長啊。
記得中德有位老師說一生才7位還是幾位(反正記得是20之內)的來訪者,人家快70了。 有些人一開始錯開了日後需要一輩子的滋養或者說擺正。
最後一個問題,我認為在面對單獨當事人的時候是分別處理。
但是在處理某些類型當事人是否與之工作的時候,可以歸類整體來處理。
關於治療方面,畢竟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如今才那麼點時間,我們人類才這百年才相對更多平等機會,生活更滋潤,不用擔心餓肚子……
Freud那個時候認為自戀人格障礙無法處理,但是到了科胡特就是可以治療。
早期除了某些能處理精神分裂,但是海林格(儘管他被正統心理治療排除,德國被認為邪教)家庭系統排列據說有突然被治療好的精神分裂……
以後對於邊緣性人格障礙的理解和治療也是會逐漸發展的……
邊緣有九條診斷標準
邊緣人格障礙概述 李夢潮
臨床表現和診斷:
邊緣人格障礙是精神科常見人格障礙,主要以情緒、人際關係、自我形象的不穩定,並且伴隨多種衝動行為為特徵,是一種複雜又嚴重的精神障礙。邊緣人格障礙的典型特徵有學者描述便是「穩定的不穩定」,往往表現為治療上的不依從,治療難度很大。
邊緣人格障礙的診斷實體開始進入精神科診斷,是1948年的DSM-I,當時的名稱叫做「情緒不穩定型人格障礙」(Emotionally Unstable
personality
disorder),在1968年的DSM-II中取消,因為它與當時的另外一個診斷,循環型人格障礙有很大重疊。1980年DSM-III出台,一直到現在的DSM-IV-TR邊緣人格障礙的診斷一直保留,取代了循環型人格障礙。
邊緣人格障礙的這個疾患從發現到確定為臨床診斷名有一段很長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01年的Pinel的觀察,他發現有些精神病患者仍然保持著理性。1837年,Prichard提出其實人們認為的很多「無理由的瘋癲」的人其實是有精神疾患,只不過這種精神疾患主要以情緒、習慣、氣質的不同體現出來。他們觀察到的很多患者其實就是今天所說的邊緣人格障礙者。1890年,美國人Rosse第一次使用「邊緣」這個詞來形容介於神經症和精神病之間的一組患者。1907年,Kraepelin描述了邊緣狀態,並認為這種情況和體質性的病態人格性低劣有關。
1909-1919年,Pelman和Clark也分別討論了邊緣心理狀態,邊緣性神經症和精神病的關係。1921年,Kraepelin提出,邊緣類型是一個廣闊的但無一定標誌的領域,這一狀態介於瘋癲和正常人的各種離奇表現之間。1928年,Reich
強調,性格障礙,尤其是有衝動性格的人,都是邊緣患者。1930年,Partridge 研究了「體質性病態人格低劣」中的社會病態人格(sociopathic
personality
)並提出排除這個診斷。同年,美國人Oberndorf注意到美國很多精神病學家在使用精神分析理論研究治療邊緣精神病的患者,而這種傾向其實是和當時的國際主流不一樣的。1938-1957年,精神分析家Stern研究治療了很多「邊緣」患者,並且開始初步描述、總結了邊緣人格的癥狀。1942年,精神分析師Deutsch
描述了「好像」人格( as-if personality ),其實便是今日所言的邊緣人格。1949年,Hoch and Polatin
用「假性神經症性精神分裂症」來描述一組患者,後Schmideberg
把他們命名為「邊緣」者。1954年,Knight結合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學和客體關係的理論來描述、分析、治療邊緣患者。1955年,Glover也提出,性格障礙是一種邊緣狀態。這個時期,美國的精神病學家已經走在全世界研究邊緣患者的前沿,而且他們主要是接受精神分析的觀點來研究這些案例。從50年代末一直到70年代中期,對邊緣狀態的研究開始大規模展開,積累了很多的案例。精神分析師Kernberg總結了精神分析界的研究結果,提出了「邊緣人格結構」
(borderline personality
organization)術語,並且理清了其診斷要點。Gunderson等人把精神分析界的這些描述性案例經驗工作進一步整理,變成了可操作的定義。DSM-III的診斷標準基本上就是按照他們的工作框架來進行的。[17,18]進入上個世紀80年代後至今,是邊緣人格障礙的研究迅猛發展的時期。有關邊緣人格障礙的流行病學、病因學、診斷學、治療學等各方面的研究層出不窮,成為國際精神病學界的主流研究課題之一,和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礙、創傷後應激障礙等研究齊頭並進。
邊緣人格障礙者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癥狀。
第一,紊亂自我身份認同(Self-identity)。缺乏自我目標和自我價值感,低自尊,對諸如「我是誰?」、「我是怎麼樣的人?」、「我要到哪裡去?」這樣的問題缺乏思考和答案。這種自我身份認同的紊亂往往開始與青春期,而邊緣人格障礙患者顯然出現了自我身份認同的滯後,長期停留在混亂的階段,其自我意象不連續一致且互相矛盾。這反映為他們生活中的各種矛盾和衝突。
第二,不穩定的、快速變化的心境。患者往往有強烈的焦慮情緒,很容易憤怒、悲哀、羞恥感、驚慌、恐懼和興奮感和全能感之間搖擺不定。往往會被長期的、慢性的、瀰漫的空虛感和孤獨感包圍。心境狀態有快速多變的特點。特別在遭遇到應激性事件時,患者極易出現短暫發作性的緊張焦慮、易激惹、驚恐、絕望和憤怒。但是其情緒往往缺乏抑鬱症所特有的持久悲哀、內疚感和感染力,也沒有生物學特徵性癥狀如早醒、體重減輕等。
第三,顯著的分離焦慮。他們被形容成「手拿臍帶走進生活,時刻在找地方接上去」。非常害怕孤獨和被人拋棄。對拋棄、分離異常敏感,千方百計地避免分離情景,如乞求甚至自殺威脅。對孤獨非常害怕,缺乏自我安慰能力,往往需要通過各種刺激性行為和物質如飲酒,濫交、吸毒等來排遣空虛孤獨感。
第四,衝突的親密關係。他們在親密關係中會在兩個極端間擺動。一方面非常依賴對方,一方面又總是和親近的人爭吵。一會覺得對方天下第一,一會又把對方說的一錢不值。反覆的關係破裂,人際關係中衝突不斷。和他們相處的人經常會感覺很累,但是又無法抽身而出。
第五,衝動性(impulsivity)。常見的衝動行為有酗酒、大肆揮霍、賭博、偷竊、藥物濫用、貪食、淫亂等。50%
~70% 的患者有過衝動性的自毀、自殺行為,8 ~10%的患者自殺成功。是一種高自殺率的疾病。突發性的暴怒、毀物、鬥毆、罵人也是常見的衝動行為。
第六,應激性的精神病性癥狀。在應激情況下,容易出現人格解體(depersonalization),牽連觀念,如短暫的或情景性的、似乎有現實基礎的錯覺或幻覺等,一般來說這些癥狀比較輕微,歷時短暫,精神壓力解除後能很快緩解,抗精神病藥物也有效。
針對邊緣人格障礙的最具有權威性的診斷標準是DSM-IV(美國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第四版)。這個診斷標準首先是起源於1967年時,在精神分析師Stern
和Knight 的工作基礎上, Kernberg 提出了邊緣人格結構(borderline personality organization ,BPO)
的概念。邊緣人格結構包括了多種的嚴重人格障礙,這些人格障礙的共有特點是:1)身份認同彌散(identity diffusion); 2)
原始防禦機制,如分裂、理想化、否認、投射、付諸行動和投射認同;
3)現實檢驗能力一般來說是好的,但是很難承受變動和失敗。在這個基礎上,1975年,Gunderson Singer
回顧了以往有關邊緣人格的臨床觀察的研究,並提出了幾個描述性的標準,包括情緒煩躁,衝動行為,人際關係不佳,精神病樣的認知,社會不適應。並發展了一個半結構性的研究工具
DIB(the Diagnostic Interview for Borderlines )。1978年,Gunderson
Kolb等利用DIB對33例邊緣人格患者進行統計研究,確定了7條診斷標準。 1979年,Spitzer, Kernberg,
Grinker等人又進一步進行了大樣本的研究,確定了BPD的八條診斷標準,供1980年的DSM-III使用。到了1994年,對DSM-III的診斷標準進行了300多項研究,終於確定了現在的邊緣人格障礙BPD的九條診斷標準。(見表3)[19]表3.DSM-IV-TR邊緣性人格障礙診斷的癥狀標準.一種表現為人際關係、自我形象和情感的不穩定,同時有明顯衝動性的行為模式,開始於成年早期,出現在各種情境中,至少有下述5
項:
1.瘋狂地努力以避免真正或想像中的被拋棄(不包括第5項中的自殺或自傷).
2.一種不穩定且緊張的人際關係模式,其特徵為在理想化和貶低這兩個極端之間變化。
3.身份(認同)的紊亂:自我形象或自我意識出現明顯的、持續的不穩定.(註:不包括正常的青春期時的不確定性)
4.至少在兩個對自己有潛在損害的方面有衝動性
(例如:花錢、性、物質濫用、魯莽駕駛、暴食)。(不包括第5項中的自殺或自傷行為)
5.反覆的自殺行為、自殺姿態或自殺威脅,或者是自傷行為。
6.明顯的心境反應引起情感不穩定
(例如:嚴重的發作性的煩躁不安、易激惹,或焦慮,通常持續幾個小時且很少超過幾天)。
7.長期的空虛感
8.不恰當的強烈的憤怒,或難以控制憤怒 (如: 頻繁地發脾氣,不斷地生氣,反覆地打架)
9.短暫的、與應激相關的偏執觀念或嚴重的分離性癥狀。
由於研究和確診邊緣人格障礙的診斷工具有很多,除了上述的DIB外,還有DIPDIV(Diagnostic Interview for
DSM-IV Personality Disorders ), IPDE(the International Personality Disorder
Examination),SIDP-IV (the Structured Interview for DSM-IV Personality),
PDI-IV(the Personality Disorder Interview – IV), SCID-II(Structured Clinical
Interview for DSM-IV Axis II Personality
Disorders)等。其中臨床研究運用最廣泛的自然是SCID-II和DIB-R,這兩個工具度已經有中文譯本。而且前者作了信、效度檢驗。
患病率:
邊緣人格障礙的患病率美國的流行病學調查是邊緣人格障礙的患病率美國的流行病學調查是1-2%,也有高達8%的調查。在精神科中占門診病人的10%,在住院病人中佔20-25%;女性多於男性,男女患病比例為1:3,約70%為女性,30%為男性。診斷人格障礙者中,其構成比是3O
~60%。約有10%的患者會自殺死亡,這個比例是一般人群的50倍。對社區人群的調查發現,
BPD在9-19歲的人群中患病率高達11%,在11-21歲的人群中也有7.8%
,也是女孩多於男孩。而挪威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邊緣人格障礙在成人中的患病率的是0.7%。邊緣人格障礙的共病率是極其突出的。有關其共病率以及其他流行病學研究結果請參見本文其他章節。
病因和病理:
有關邊緣人格障礙的病因和病理,一直是眾說紛紜,研究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遺傳
一直都有學者假設邊緣人格障礙和遺傳有密切的關係。但是有關其遺傳的研究卻是非常罕見。有9項研究都發現,邊緣人格障礙的親屬,尤其是一級親屬中,也有很高的此病的患病率,但是遺憾的是,其中只有兩項是經得起統計學的推敲的。Torgerson(1984.2000)等的做了一些有關邊緣人格障礙的同卵雙生子和異卵雙生子的研究,早期的小樣本研究的發現是環境對邊緣人格形成的作用大於遺傳,但是2000年的大樣本的研究卻得出了另外的結果,遺傳效應值接近0
.70,而一般的家庭環境的影響很小。
二,神經生物學
使用腦影像技術的研究發現,邊緣人格障礙者的腦部結構有改變。有的發現額葉的體積縮小(Lyoo
,1998),有的發現海馬和杏仁核體積縮小,(Driessen ,2000;Bremner JD,1997,Christian
G,Schmahl,2003)功能性腦成像的研究結果也是多方面的。Herpertz SC
等(2001)發現邊緣人格患者的有杏仁核和梭狀回、前扣帶回活動活動增強。Nelson
H.Donegan(2003)也發現也邊緣人格患者的左側的杏仁核體活動顯著增強。Tebartz van Elst
L(2001)發現邊緣人格障礙者前額葉背外測皮質區和左側紋狀體的神經功能受損。Soloff等(2003)
的發現,邊緣人格障礙者的額葉眶回中部皮質、前額葉背外測區皮質和前額葉眶部皮質處於低代謝狀態。Soloff PH等(2000) 、Siever
等(1999)研究前額葉的低代謝狀態與5-羥色胺的功能減弱有關。數量眾多的神經生化研究中的來說是支持Leyton等(2001)的觀點,即大腦皮質通路中5-羥色胺合成能力的下降可能導致了邊緣人格障礙者的衝動性增加。總的來說,神經生物學界的假設是創傷性經歷、親子關係互動失調等早年的應激條件都可導致正處於大腦發育關鍵期的兒童的與情緒調節有關的神經功能的損傷。長期應激使糖皮質激素水平增高,大腦產生的神經營養因子減少,神經遞質被抑制,從而造成海馬、杏仁核體積改變,5-羥色胺的含量下降。而改變了的大腦功能和結構又會使個體對邊緣人格障礙的易感性增高。[28]但是上述理論假設存在一個問題,也就是,這種理論模型其實和創傷後應激障礙的理論模型大同小異,也就是說,這種理論究竟是解釋了邊緣人格障礙的發病機制還是邊緣性人格障礙經常合併的創傷後應激障礙的病理學?以及創傷後應激障礙和邊緣人格障礙的關係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三,心理病理學
有關邊緣人格障礙的心理病理學假說很多,如果拋開學派之間術語差別的話,總的來說,有以下兩大方面的心理病理學假設:有關邊緣人格障礙的心理病理學假說很多,如果拋開學派之間術語差別的話,總的來說,有以下兩大方面的心理病理學假設:
(1)缺陷-衝突模式。這主要是精神分析者提出來的。這種觀點認為邊緣人格障礙者的心理病理來自於早期——尤其是嬰兒與照育者分離時期——的很多外在環境的不足。如照育者不恰當的懲罰,用嬰兒滿足自己的願望而不是成人去滿足嬰兒,家庭創傷事件,母親的精神病理性等等,這樣不合格的環境容易引起嬰兒的自我發展的缺陷或者異常發展。這樣的自我缺陷的孩子會遇到很多的衝突,尤其是分離情景下對客體既依賴又恐懼的衝突。反映為兒童瓦解性的依附關係或焦慮/衝突亞型的依附關係,以及對過渡客體關係(Transitional
Object
Relatedness)的依賴。為了適應這些心理困難,孩子會使用原始防禦機制(分裂、投射認同、等)來適應生活。而這些防禦機制又進一步強化的邊緣病理性。這樣的孩子很少能夠渡過青春期的心理危機。從而成年後成長為邊緣人格障礙患者。
已經有很多的研究證明上述假設,如已經有7項研究證明,邊緣人格障礙者具有極為不安全的依附關係。一些使用了洛夏測驗的心理學研究也證實了邊緣人格障礙者出現了口欲期的退行特質。Perry
and Cooper
(1986)發現,和反社會人格障礙及雙相II型患者比較起來,分裂和投射認同和BPD患者的相關性更高。防禦機制量表(DSQ)的發明者Bond的研究也證明(Bond
et al ,1994) 邊緣人格障礙者和其他精神病患者相比較起來,更多使用分裂和付諸行動,而較少使用克制,升華,幽默等防禦。
(2)認知-圖式偏差
認知學派同樣承認比邊緣人格患者的童年早期存在創傷性環境。但是認知學派的學者們傾向於認為,並不是應激事件本身引起了邊緣人格障礙。而是創傷事件發生後,孩子處理它方式、個體氣質、年齡、情境、孩子幼稚應對方式對照育者負性反應的強化等多種因素共同決定了邊緣病理性,而邊緣病理性集中體現在患者的核心圖式和核心認知。邊緣人格障礙者的典型認知偏差是災難化和兩分思維(dichotomous
thinking),其核心信念有三大主題:第一,世界是惡毒的,我的生命是危險的;第二,我就像一個小孩子,我是無力的、脆弱的;第三,我是被人遺忘的,我天生就是沒有人要的。而邊緣人格障礙者存在著五個核心圖式:被拋棄的孩子,憤怒/衝動的孩子,懲罰性父母,分離保護者,健康成人。
總的來說,邊緣人格障礙的病因和病理尚不清楚,現有的假設往往缺乏嚴格的證據,而且假設缺乏特異性。比如說心理病理學的理論假設不僅僅可以用來解釋邊緣人格障礙,而是可以用來解釋絕大部分的人格障礙。
治療:
目前邊緣人格障礙的治療模式以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為主。由於目前還沒有開發出全面有效,針對性高的治療邊緣人格障礙的藥物,故心理治療受到了精神病學界的廣泛關注。目前邊緣人格障礙的治療模式以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為主。由於目前還沒有開發出全面有效,針對性高的治療邊緣人格障礙的藥物,故心理治療受到了精神病學界的廣泛關注。
一,心理治療
目前針對邊緣人格障礙的心理治療模型有十幾種。其中唯一得到最多循證醫學證據支持的是辯證行為治療(Dialectic
behavior therapy ,
DBT)。雖然對辯證行為治療的RCT(隨機對照實驗)仍然存在著流行病學方法上的不足,但是目前仍然按照循證醫學的觀點,仍然是邊緣人格障礙的首選療法。另外一個有RCT試驗支持其療效的療法是Bateman和Fonagy的部分住院治療,這是一個綜合系統的治療體系,類似於DBT,其核心的個別治療是動力學傾向的,被稱為精神基礎治療(mentalization-based
therapy, MBT)。但是MBT目前只有一個RCT研究支持其療效。貝克認知療法,圖式療法(Schema therapy), Stevenson and
Meares 的現代自體心理學療法都做了臨床試驗,證明其有效,但是都不符合RCT的要求。移情焦點治療(Transference-focused
psychotherapy,
TFP)正在做RCT,預試驗的療效不錯,正式的RCT報告尚未發表。有兩項研究結果證明了集體治療對邊緣人格障礙者的療效。但是,這兩項研究的對照組設置都存在問題。其他臨床上常有的心理治療技術如關係管理心理治療,社會行為結構化評估,自我管理治療、Gunderson的家庭心理教育等都缺乏循證醫學證據。Perrry等總結了對人格障礙的各種治療方法的療效,並使用了薈萃分析,結果是心理治療的確對人格障礙有效。但是這個薈萃分析中的很多研究都不是RCT.
二,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的研究仍然存在著同樣的問題:缺乏有質量的RCT研究。主要是傳統的「臨床研究」。有三項研究發現奧蘭雜平(olanzapine
)對邊緣人格的衝動性有效果。Coccaro(1997)和Thomas(2002)的研究顯示,5一羥色胺再攝取抑製劑(SSRI)如氟西汀、舍曲林控制情緒障礙和衝動行為有效,如迅速變幻的情緒、憤怒、衝動性攻擊和自傷。用量與治療抑鬱障礙的劑量相當。但是過高劑量的SSRI相反會增加患者的自傷行為。單胺氧化酶抑製劑(MAOI)也用來控制情緒癥狀、敵意和由情緒不穩引起的衝動行為。目前已經較少有臨床醫師使用三環類抗抑鬱葯治療邊緣人格障礙者,Cowdry(1988)的研究發現此類藥物似乎使患者的自殺和行為失控增加,但是實際上這是三環類藥物究竟有無效果是缺乏足夠的證據的。同樣,臨床上廣泛使用的心境穩定劑,其療效也是缺乏循證的。只有一項RCT來驗證碳酸鋰對邊緣人格障礙的療效,結果是無效。Stein(1995)和Hollander(2001)的研究證明丙戊酸鈉、卡馬西平等情緒穩定劑和抗癲癇葯能有效地控制衝動性行為,可能也有調節情緒的作用。最近也有一項RCT研究證明拉莫三嗪對控制衝動行為有效。綜上所述,雖然目前對邊緣人格障礙的病因、病理、診斷的研究非常多,但是治療學方面的研究仍然非常少,高質量的RCT研究更是罕見。這和針對抑鬱障礙的治療學研究有不少RCT和高質量的薈萃分析證明其治療手段的科學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時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在精神科的臨床工作中,許多診療手段還停留在經驗醫學的時代。
bpd已經有很明確的診斷標準了,可以去百度查一下。
我就是你說的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
診斷結果是我的諮詢師在和我溝通了一年多之後診斷出來的。這是個很漫長的過程,不管是國內也好,國外也一樣,因為她需要諮詢師了解我的所有問題,而我對諮詢師的信任是很難建立的,後來我慢慢接受她,開始給她寫信,半夜給她發簡訊,她都會回復,我也很感動。
所謂邊緣,廣泛的解釋就是既不在右邊也不在左邊。
加上人格障礙的話就會有很多表現,不僅僅是定義里的那幾個。我是自殘傾向比較嚴重,並且有周密的自殺計劃。並且很多時候我會不能自控的想要偷東西。各種瘋狂的事情都做的出來,做的時候根本不想後果。我因為割腕在醫院裡搶救過,因為把葯吃多了洗胃過,但是這些治療帶給我的不是痛苦反而是快感。
有時候我會精神分裂,就像很多電影里的一樣,突然有很多個自己,每一個自己都不知道在幹什麼。有時候又很抑鬱焦慮,只能用藥物和刀來解決問題。
對我來說,時間真的是一個很難熬的東西,有時候,我覺得它在往回走,又有時候,我覺得它在往前走。不管我在哪裡,家裡也好,自己跑出來租房子也好,我都不能很好的去控制我的生活。
我不知道說這些對你的問題有沒有幫助,我也暫時能說這些,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的話,問我就可以。
我也是邊緣人格患者,不完整家庭環境+基因(親生父母都是搞藝術的)造就了我偏激的世界觀。
24歲了,目前最難過的是著急自己怎麼長不大,同齡人都開始有成熟的思想並且可以包容別人,理解別人了,我還會因為誰誰晚回了我幾分鐘的簡訊而想要立刻跟他絕交。醫生說我的狀況是因為童年和家庭的陰影導致的青春期延長,一般來講會持續到35歲,但並不絕對,我每天都有兩三個小時會不自覺的打開手機google「最不痛的自殺方式」、「最快的死法」之類的,過了那幾個小時就好了。但心裡一直是苦悶的,一是覺得自己被大家落下了,有種孤獨感不知道向誰傾訴,比如誰五分鐘不回我簡訊這類的煩惱說出來別人都懶得理我。二是那些煩惱其實是自己給自己製造的一個陷阱,所以自己永遠也想不明白,只能靠別人把我從陷阱里拉出來,但這樣周圍的人都很累,而且自尊心不允許自己不停地去騷擾人家,久而久之就一個人陷在莫名其妙的悲傷和絕望中,雖然知道是自己想像出來的,但無法自拔。
推薦閱讀:
※自閉症人數為何近年來呈上升趨勢?
※一個人的童年經歷造就了一個人對待世界的基礎嗎?
※口水強迫症,嚴重影響到了人生,感覺人生無望,怎麼辦?
※獨身主義者是個什麼樣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