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為何終於在 2014 年決定做「豆瓣」應用?

據騰訊科技了解,豆瓣正在向部分用戶內測一款名為「豆瓣」的應用。該應用主打信息搜索查詢功能,集合了豆瓣旗下各大門類,包括電影、電視、書籍、音樂和同城活動的各類評分評論信息。

豆瓣終於要推出「豆瓣」應用:主打搜索查詢功能

阿北曾在極客公園表示:

在移動互聯網,傳統互聯網上的鏈接已經不存在了,移動互聯網已經被一個個應用分割化。因此我們豆瓣不會有整合的豆瓣客戶端,只會有一個個獨立的 APP。


這個「豆瓣」和通常所說的「豆瓣的整合客戶端」完全是兩回事。

豆瓣有小組、有線上活動、有豆郵、有 FM 、有日記、有相冊、有小站、有書影音資料庫……過去人們常說的「豆瓣客戶端」,是說能不能把這些產品整合到一個 App 當中,省去各個產品間來回切換跳轉的麻煩。說白了你們口中的「豆瓣客戶端」其實是 PC 端豆瓣網在移動端的完整複製。

而現在的這個「豆瓣」—— 但凡用過五分鐘的都會明白—— 它和什麼「整個豆瓣的客戶端」根本沒半毛錢關係。它的主要功能是書影音活動條目、基於條目的聊天室、對條目的收藏以及少量的個人主頁。

這個產品的出發點是:「如果 2005 年大家不是用電腦而是用手機,那麼豆瓣會是什麼樣子的」

豆瓣目前的 MAU 超過 2 億,其中單小組就有 8000 萬,算上其它社區類產品,豆瓣的工具屬性比重已經很低,實際上已經演變為一個社區產品。
然而這個社區能夠產生和發展的源動力其實是豆瓣的書影音條目。豆瓣誕生的時候中國互聯網裡幾乎沒有一個像樣的書影音資料庫,這個較為專業的資料庫為豆瓣社區過濾了最初的種子用戶,然後隨著豆瓣的發展,它在搜索中的權重不斷提高,由書影音條目和其衍生出來的內容開始源源不斷地為豆瓣過濾更多的社區人群。
人群過濾器是泛興趣社區能夠成立的前提,豆瓣的書影音條目對豆瓣社區起到的就是這個作用。(有關「人群過濾器」的解釋詳見:移動社區和傳統互聯網社區有什麼不同?)

用工具屬性吸引用戶,進而用社區屬性留住用戶。這(可能)是「豆瓣」app 的第一個邏輯。

豆瓣小組 team 曾經有一個叫做「tavern」的被 cancel 掉的項目,簡單來說就是一個用戶自發創建的多人聊天室,當時的設計邏輯是去掉豆瓣小組的內容屬性,在互動上做到極致。
反過來看豆瓣社區,它的價值主要是通過社區產生的內容來體現的。聚集人群——產生內容——放大內容價值,是大多數社區的主要模式。然而移動場景下大多是輕內容重互動,人們也許在手機上打的字會比在 PC 上更多,但那是為了互動,不是為了貢獻內容。所以豆瓣在社區的落地方式上,選擇了即時聊天。
「tavern」這個項目是豆瓣首次做即時通訊的嘗試,雖然最後流產了,但它的技術積累沒有廢棄,沿用到了「豆瓣」上。

移動產品輕內容沉澱,重交流互動。這(可能)是「豆瓣」app 的第二個邏輯。

豆瓣小組移動化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一個致命問題:用戶難以認知。在 PC 上,用戶在 web 之間容易跳入也容易跳出,所以小組可以讓用戶慢慢認識自己是一個什麼產品。而在移動上……我滴個老天,小組主題都是去結構化的,甚至連分類都不容易,優酷可以說自己就是看視頻的,淘寶可以說自己就是賣東西的,ZAKER 可以說自己是看新聞的,微信可以說自己就是聊天的。而豆瓣小組實在太難概括描述了,比如小組裡有很多旅行內容,但這些內容全部隱藏在社區內查閱不方便,二來整體內容質量也不如窮游等垂直產品。無法一句話解釋清楚產品給用戶的價值,這對移動產品是致命的。
我在豆瓣時的最後一段時間提出的一個(理論上的)解決辦法,就是強行將社區結構化,如果是電影,就每部電影一個小組;如果是旅行,就每個城市一個小組……這樣整個產品的邏輯和價值就變得簡單可描述。

用結構化的方式切割社區。這(可能)是「豆瓣」app 的第三個邏輯。

強調一下,以上是我個人的看法和推測,僅代表我個人。

下面說我對這個產品的擔心。

1、工具屬性不及格。「豆瓣」的書影音條目列表就是按照熱門簡單排列,沒有分類沒有排行,詳情頁里只羅列了部分元信息,其它都是通過跳轉到其它 app 或 H5 頁面完成的。這種粗糙的做法讓「豆瓣」的工具屬性大打折扣——明明它可以有更詳盡豐富的信息。

2、產品決策不純粹。在資料庫和聊天室之外,硬加了一個之前內部實驗的 wishlist 的邏輯,看上去是工具屬性的自然延伸,實際不僅不會 work (用戶不需要),還會攪亂用戶的產品認知(這個「豆瓣」到底是幹嘛用的)。此外還有音樂播放、我的評論之類的,食之無味棄之不可惜,完全沒有必要。

3、聊天室結構不合理。理論上結構化社區什麼的也許都對,但在具體方案上要看具體場景,即時聊天由於沒有內容沉澱,所以對時間的要求非常高,需要同一時間點有大量用戶參與,否則就轉不起來。所以那些總參與人數只有幾百幾千的活動、書、音樂聊天室根本跑不起來,就算是有幾萬人標記的電影電視劇,裝了 App 的少一個數量級、用了 App 又進到聊天室當中的再少一個數量級、進到聊天室里同時也有其他人在的再少一個數量級……絕大多數聊天室的啟動閾值根本達不到。另外社群的單位粒度和條目是不一樣的,例如用戶需要《權力的遊戲》第一季條目、第二季條目、第三季條目,但只需要一個同名社區。

我的整體感覺是,一個合理的出發點和邏輯,在落實到具體產品方案和細節上出了問題,導致產品完成度低且雜亂。

另外就是……太丑了,實在太丑了,這次我還就傷害前同事的感情了,我不知道是誰做的,但你別說什麼哪裡丑、怎麼才能不醜、美醜都是主觀的。設計是你的責任你沒有道理推脫給別人,醜陋就是醜陋。

最後…… 豆瓣加油。

謝絕轉載


分久必合!
當初旗下分作APP的話應該是佔領市場,把用戶黏性培養起來。但是每一款的下載量都不是令人滿意的,對於投資市場的估值也不利。合成大豆瓣之後,集合各方資源和流量,是一股無法忽視的力量。但是這必然也要考慮以前只是用單一功能用戶群的需求,我覺得主要功能定製也是不錯的選擇。


很久以前就跟朋友討論過,說早晚會推出「大豆瓣」,果然應驗了!

原因是這樣的,無論分與合總會滿足一部分人的需求,比如你覺得豆瓣fm用起來還不錯啊,很清爽,但是很難想像fm融合在「大豆瓣」里該如何呈現在移動端,那的得多臃腫啊!但是想想豆瓣閱讀和豆瓣讀書割裂開又是一件效率多麼低的笨蛋做法呀!所以分與合,總有人喜歡有人不那麼喜歡。

但是為什麼現在才出打包版之前要打散了一個個出?前面有答案說做一串app是為了保持粘度,我覺得恰恰相反,老用戶是比較能夠在一開始就適應「大豆瓣」的,所以做一串正是為了拓展新用戶啊!幾乎所有的app都會配有一鍵分享到朋友圈微博什麼的,渠道多了,那分享的幾率不是就被放大好多倍嘛!你發現你的朋友圈有人在分享一刻的內容了沒有?發現有影評來自豆瓣電影不?他們之前好像也不玩豆瓣哎!內容專一且高質量的app能更好的引導分享,收穫更多的註冊用戶,嗯

打散的app做完了,吸收新用戶的渠道都搭建好了,下一步,當然就是「大豆瓣」了,不過是順其自然的事情。但由於打散的app對吸引新用戶的效果更好,兩者的過程是不可逆的

PS:一直有個想法,能不能我下載一個叫「豆瓣」的app,裡面有什麼模塊我自己定義,同時解決臃腫和效率的問題?


豆瓣終於推出了一個融合核心四兄弟——影視、書籍、音樂、活動——於一身的大殺器:豆瓣!看這霸氣的名字,直接就叫豆瓣,但是它並不等於豆瓣電影+豆瓣購書單+豆瓣同城,個人感覺,它最大的突破也最有野心的一點,就是基於某個特定「條目」的即時討論組。這彌補了豆瓣在移動化中一直缺失的一點:instant communication,相信這會是豆瓣邁出的關鍵一步。


豆瓣App圖標非常直觀,電影、電視、書、星星,前三者不言而喻,是核心的「條目」內容,而星星,首先代表了用戶的打分和評價,更進一步則是所有與「條目」有關的UGC(用戶生成內容User Generate Content)。使用下來的感覺,誠如豆瓣在網站里關於豆瓣中說的:通過喜愛的東西找到志同道合者,通過他們找到更多好東西,只不過,在豆瓣App里,這個速度——交朋友與做決策的速度,被加快了。

下面是對豆瓣App的一個簡單框架梳理。最核心的東西有兩塊:其一是各個條目及其內容,其二是討論。(心愿單這一功能目前似乎沒有完全開放,心愿提醒功能感覺上就是之前豆瓣提醒「你想XXX的OO現在blablabla……」,這裡目前暫時只是做了一個想看、想聽、想讀的匯總)

首先是條目詳情界面上,將影片信息劇情、劇照、短評、影評等摺疊放入子頁面,直觀展現電影評分、友鄰評價(在沒有友鄰評價的情況下展現熱門短評),此舉提高了朋友(同好者)觀點的參考價值,讓你更好地找到志同道合者(或者道不同不相為謀者XD)。而一直浮現的「加入討論」也在不斷為即時通訊那邊導人。畢竟說真的,有多少微X、陌X的組群是在豆瓣小組啊留言板啊之類的地方呼朋引伴誕生的,如果在豆瓣里就有這樣一個即時交流平台,的確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用戶忠誠與留存。

而最為核心的討論功能,毫無疑問是豆瓣App最大的亮點。目前測試版支持群聊和單聊,如果從某一條目進入討論室(想起若干年前的新浪聊天室……),就會與來自四面八方的豆友即時交流。如果點擊友鄰頭像,則可以發起一對一聊天。

豆瓣此舉讓我首先聯想到的是Same這個基於愛好交友聊天的app,其次才是陌陌。但是具體使用下來後發現,豆瓣App與那兩者截然不同,首先在內容豐富度上略勝一籌,相信之後用戶活躍度的表現也不會差。它的出現彌補了豆瓣用戶中一群不喜歡玩小組和豆郵,但是想找同好者聊同好事的需求。它的每一個討論室(組/群)都是基於特定的物(電影、電視、書、音樂)或事,共同話題是社交的第一步,之後的事不言自明。在這一點上,豆瓣App出發點真心不錯。儘管暫未推出友鄰聊天功能(雖然以後也不一定有),讓非熟人社交有了生長空間,真正體現了豆瓣的來歷裡面的那句「口味最類似的人卻往往是陌路……如果能不一一結交,卻知道成千上萬人的口味,能從中間迅速找到最臭味相投的,口口相傳的魔力一定能放大百倍」。


未來呢?目前這個雛形產品已經讓所有試用者有點兒小激動了,儘管它只整合了4樣東西,儘管只是首次內測,但它的表現的確是超過了目前其他的豆瓣App(FM和閱讀不在討論範圍內)。它把豆瓣最核心最本質的海量內容在移動端首次打通放在了一起,成為一個支持即時溝通的資料庫,或者是帶資料庫的IM應用,搜索入口……方便二字,不言而喻。未來呢?一樣東西值不值得買?一個應用值不值得下載?一個專欄值不值得訂閱?如果這幾樣也順利進入到「大豆瓣」App中,好了接下來的事,你懂的。


已有海量好內容,怎麼找受眾(擴大現有受眾群、提高粘度),怎麼變現,豆瓣App這步棋,著實妙招。


(回答內容截取自《用戶角度聊一聊豆瓣的新App——豆瓣(內含多圖劇透慎入XD)》,全文請戳鏈接。感謝墨墨老師和其他豆瓣工作人員在評測過程中解答疑惑,以及新認識的血族和古劍豆友們,在後會無期里已經開始各種約的親&>&<


對一些同學說到豆瓣一刻等等APP出現和「大豆瓣」出現的原因一樣是為了整合,我倒不是很同意。因為一刻這種是內容運營,目標用戶是那些非豆瓣主站的用戶,他們只希望看看精髓,不願意投身社區。但是用了內測版,「大豆瓣」主要功能包括討論,看評論,鏈接了自己的賬號,覺得依然目標還是豆瓣主站的用戶們。

下面想說一下為什麼豆瓣要做這個事情,可能會比較膚淺,但是滿想跟大家討論一下,因為豆瓣曾是我最喜歡的社區,高中歲月都在那裡度過,如今看著它在理想主義和現實的殘酷中踽踽獨行,感動無奈。

1、豆瓣將APP從針對使用場景轉向了針對用戶
豆瓣之前的所有的APP是針對具體的應用場景做的。與此相關的概念是,針對用戶做。

閱讀的時候就是看書的場景,FM是隨意聽歌的場景,音樂人是音樂社區的互動場景,廣播就是說閑話的場景。所以對於同屬於音樂範疇需要獨立出來FM和音樂人兩個應用,對於同屬於讀書的範疇需要獨立出來閱讀,筆記,購書單三個應用。

針對用戶和應用場景設計的APP有時候是一樣的效果,比如說知乎獨立出來知乎和知乎日報。在不同的應用場景下,用戶是不同的。知乎都是比較活躍的深度用戶,知乎日報就是那些對問答社區沒有很感冒卻又對社區精華內容有興趣的「觀眾」,因此知乎可以通過這兩個應用獲取更多的用戶。

豆瓣的問題在於,對很多人來說,豆瓣的不同功能不能獨立分割成不同的應用場景。它是我們整個內心安放之地,我們需要在這裡看影評,發表短評;需要在這裡看書,然後寫筆記,給書評分,或者發到自己的廣播。這些動作對於同一個用戶而言,是一個完整的應用場景。

所以我斗膽感覺阿北之前的決定是有一定的問題的。
轉頭回來做其實也是把用戶的概念從迷失中找回來了。

2、變現的嘗試
用了這個粗暴的標題,其他答案里也有提到這個事情
前幾天上豆瓣發現豆瓣在搜索結果的最上方加入了小站推廣的廣告,今天再看,發現又將推廣隱去了,變成了和其他搜索結果一樣的條目結果。說明他們還是一直在探索適合豆瓣自己的方式,去連接搜索和廣告,畢竟搜索是流量的入口。而豆瓣擁有了數不盡的書影音資源。

現在「大豆瓣」也是主打搜索,當然有盈利的目的在其中,畢竟我們的豆瓣都這麼多年了,再這樣慢下去,核心用戶慢慢流失的同時,投資人也受不了了。

----------
說點題外話,我真的很喜歡阿北不運營的心態,這樣一個好的社區才能純凈的存在,不願意貢獻的人們,只能在社區外遠遠的徘徊。可是這樣又怎麼能夠做出來一個大社區呢?這是永遠的矛盾。
但是我支持阿北,希望你要加油!


轉載自虎嗅網:聽資深用戶說:豆瓣最讓人著急的4個問題

本文作者:紀雲 2014-04-28 10:43:16

前不久跟幾個互聯網圈的朋友吃飯,聊到幾個認識的豆瓣員工相繼離職的事情,就說起了豆瓣這家公司,沒想到越說越激動,到最後大家都開始急得為豆瓣直拍桌子了,大抵是因為恨鐵不成鋼吧,互聯網大家都在追求快的時代,好不容易有一個以「慢」的產品打動人心,你希望它「慢慢」變得更好,可是我看到的,是在慢慢變得平常。

移動端的缺失

我們這幾個人都是豆瓣的老用戶,並且是重度的使用者。我從 08 年開始用,另外幾位有的從 05 年豆瓣剛成立時就是成員,算是看著豆瓣一路走到今天。豆瓣對我們而言,不只是一個網站,而是自己過去 6、7 年人生經歷的一部分。因為在豆瓣里記錄、查找、討論的內容都是讀書、電影、音樂、這種直達個人內心、情感甚至精神層面的內容,它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內容本身,更是感情和牽絆。

但是說來奇怪,過去一年裡,我們上豆瓣的頻率在慢慢變少,以前怎麼也得每天刷個十幾次,現在可能好幾個禮拜才有一次,於是就試著來找找原因。

我們發現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坐在 PC 前的時間越來越少,一整天都跟手機難捨難分。但是豆瓣推出移動應用相當晚,並且水平也與豆瓣 web 端差距很大。同時,以前需要打開豆瓣才能滿足的需求在移動端上有更好的滿足方式。就拿聽音樂這件事來說,其中一位朋友幾乎全部轉移到蝦米上了。他每周在蝦米上建立精選集推薦專輯,他的發現、分享、聽音樂都在蝦米完成。我也早從豆瓣 FM 轉向了蝦米,還穿插著用 Bod、8tracks 這種應用。蝦米可以搜索且曲庫比豆瓣 FM 大,而 Bod、8tracks 等都是一種新的音樂呈現形式,真正能讓我發現很多新的合我口味的音樂。

後來我也找了一些數據,發現豆瓣在移動端其實動作不少,算起來過去 3 年裡一共推出了 10 個移動 App,但是從用戶量上看每一個都不亮眼。豆瓣 FM 算是表現最好的,因為在同行里算做的最早,但下載量也不過千萬級別。

這些年豆瓣也並非一成不變,已經不記得廣播具體改版過多少次,每隔一段時間也都有新產品推出,比如最近推的達羅。說到這個產品,我有點不太明白豆瓣做它的邏輯,豆瓣是想在豆瓣之外另開一個社區嗎?還是有什麼其他想法?但在現在移動互聯網環境下,這個產品並不是很性感和令人興奮,我只是打開研究了一下就沒有再去用的念頭。

總而言之,豆瓣這樣一家曾經讓人無比喜愛的公司,今天似乎有點脫離移動互聯網大潮,在移動時代,脫離移動就意味著死亡。

四個看得到卻改不了的問題

上次聚會結束後,又找了一些人聊了聊這個話題,他們中的大部分人跟我一樣是豆瓣用戶,還有幾個豆瓣員工,經過幾次深聊,無論是從產品還是內容本身出發,總結了 4 個豆瓣最讓人著急的問題。

1、能不能不那麼自信?著急一點!

從豆瓣員工那裡聽說,阿北在不久前的豆瓣年會上承認豆瓣錯失了 3 年時間,公司戰略失誤,原因在於「對產品和技術能力過於自信」。

我覺得這種自信很大程度上源自豆瓣在 PC 互聯網上的成功。從公開的數據看,截至 2013 年,豆瓣註冊用戶 7900 萬,2 億月獨立 UV,2.3 億日 PV,39 萬個小組,相當亮眼。但可能正是這種在 PC 互聯網上的成功,導致在移動互聯網到來時成為豆瓣的包袱,而沒有將移動作為第一要務。

表現在產品上,則是移動端總是跟在 PC 端後面。看豆瓣這幾年在移動端的動作,似乎只是將 Web 版豆瓣分拆平移,沒有多少真正基於移動端的創新。反而像豆瓣閱讀、豆瓣東西這種產品讓人眼前一亮。這麼一對比就可以看出,豆瓣在創新時還是基於 PC 互聯網,而不是移動互聯網。即便是最新推出的「達羅」、「事情」這幾個產品,也都從 Web 豆瓣網開始測試,並非生於移動。

這種將桌面端產品平移到移動互聯網的做法可能忽視了一個問題:用戶對同一個產品的需求在移動端和 PC 端不同

拿豆瓣 FM 來說,它以個性化推薦電台為切入點,在業內首先找到這個需求並很好地滿足了它,從而在短期內爆發。然而今天,它被晚了 1 年的 QQ 音樂、晚了 2 年的蝦米移動端一一超過。從產品形態上看,QQ 音樂、蝦米都從龐大的曲庫入手,讓用戶能找到想聽的音樂,並不斷添加新的功能,如社區、精選集等,直至它們將個性化推薦也加入到產品中,豆瓣 FM 賴以安身立命的壁壘被他人打破,自身成了其他產品中的一部分。豆瓣 FM 沒有基於移動端進化,而是照搬 PC 端單一的產品形態,結果是「起了大早,趕了晚集」。

在移動端的推廣上,豆瓣也繼承了桌面時代的做法——不推廣。在桌面端,豆瓣的不同產品之間通過同一個賬號體系關聯在一起,可以發揮協同效應,所以能保證流量規模。但移動端入口分散,如果產品本身不能在短期內爆發就很容易被人遺忘,推廣的重要性比桌面端大太多了。

一方面是豆瓣不願意推廣,另外在移動端推廣成本居高不下的情況下,豆瓣一下子推出 10 個 App,想要都推廣將會讓豆瓣不堪重負。移動互聯網已經過去 3 年,如果豆瓣能更接地氣一樣,著急一點,也許會更有幫助?

2、能不能不那麼慢?快一點!

我喜歡豆瓣這種公司,跟它能一直按照自己的節奏走分不開,尤其在普遍浮躁的中國互聯網環境下,這種做法尤其難得,也正因此,豆瓣在前 5 年裡成長為了一家獨一無二的了不起的公司。然而當移動互聯網大潮到來時,還是希望豆瓣能更快一點。

看看豆瓣在小組這個產品上所錯失的機會吧。很難想像直到 2012 年 12 月,豆瓣才推出豆瓣小組應用。在此 2 個月前,移動社交應用陌陌在版本更新中加入群組功能。8 個月後,從零開始的陌陌擁有超過 50 萬個群組,近 2000 萬人在線上與線下聚集,原本聚集在 PC 互聯網上的群組用戶迅速向陌陌遷移,其中就包括豆瓣小組用戶。

小組是豆瓣社區中意外生長出來的一個產品,生命力出奇旺盛。但多年來產品形態一直停留在 BBS 形態上,小組裡面沉澱了大量信息卻沒有用一個好的方式展現:沒有分類、沒有有效的搜索、也很晚才推出移動端……

PC 互聯網時代就像是鄉村公路,豆瓣可以騎著自行車慢悠悠地走,還可以愜意地欣賞沿途風景,可移動互聯網到來,道路突然變成高速公路,旁邊的人都開足馬力狂奔,豆瓣的「慢」變得有點不合時宜。

對比另一家 10 年的「老」公司大眾點評,它也曾是典型的慢公司,花了 5 年時間慢慢培養社區,可是當移動互聯網到來時,大眾點評抓住團購的機會,抓住 O2O 的機會,它在不斷逼迫自己加快速度。它不僅成為團購領域的領先者,也正在從用戶決策的上游往本地生活服務各個領域的下游延伸。所有這些呈現在外界的成功背後是痛苦地自我基因改造。因為大眾點評意識到,移動互聯網的速度與 PC 互聯網完全不同,身處其中,必須變快。

當用戶和同行都已經過河了,豆瓣似乎還在慢慢摸石頭,我們怕豆瓣如果不再快一點,河道關閉,就真的沒有機會了。

3、能不能不那麼輕?重一點!

2013 年電影票市場的爆發對豆瓣而言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豆瓣在電影領域有多年積累,憑藉豐富的影片信息的電影評論佔領了用戶決策的上游,在這個時間點,向用戶消費延伸是順理成章的選擇。豆瓣確實這樣做了,對接售票系統、在電影院布置終端售票機、面向用戶售票。那段時間我從豆瓣買了不少電影票,因為不僅便宜而且也非常方便,體驗很順暢:在廣播上看到朋友看過或推薦這部電影,點進去看一下簡介和影評,想看,於是直接點擊購票。

可一段時間後發現,售票頁面的下面悄悄加上了「本業務由格瓦拉電影提供」一行灰色的小字,下面還有一行字說「選擇其他供應商:微信電影票」,同時,還有很多電影院只能看到排期不能買票。這種變化說明豆瓣放棄親自從事電影票業務,而退回到給其他購票網站導流的位置。

這可以算是豆瓣第一次嘗試本地生活服務,如果成功,無論在商業收入還是產業位置上,豆瓣電影都將很有作為。對用戶而言,也帶來了方便和價值。然而這一次 O2O 嘗試失敗了。

同行們卻沒閑著。貓眼電影,這個從美團分離出來的電影應用,從電影團購切入,進而提供更多影院和購票選擇,同時,還具備媒體屬性,能讓用戶在裡面查影訊,看影評,儼然有將豆瓣短路的趨勢。

阿北曾多次明確表示豆瓣不想做電商,專心做推薦引擎,跟電商和 O2O 線下相關的事情讓其他公司去做。可現在的情況是,那些電商屬性的公司正在反過來佔領上游,阻擊豆瓣的能力。當越來越多人通過貓眼電影看影訊買票時,豆瓣電影的價值就越來越小。

豆瓣一直追求用戶價值,尤其是內向價值,這點很讓人敬佩。可是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到來,互聯網已經越來越深入現實生活中,真正改變了人們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比如大眾點評改變了找餐館這件事,看電影這件事也被互聯網公司徹底改變了,讀書這件事也正在發生變化,如果豆瓣依然堅持只做以技術和產品為核心的輕公司,會錯失這一波浪潮,將離用戶越來越遠。

4、能不能別那麼老派?逆生長一點!

9 歲的豆瓣在互聯網上可以算是一家老公司了。看看其他同齡公司,無一不遇到逆生長的困境。

15 年歷史的騰訊 CEO 馬化騰在如日中天時感概,「即使你什麼錯都沒有,就錯在太老了」,這句話讓一眾互聯網人唏噓不已。比豆瓣大一歲的 Facebook,在過去 3 年裡就一直被人質疑在移動端動作不夠快,同時還接二連三地被如 Snapchat、Whatsapp 這樣的新興社交工具挑戰。

移動互聯網世界實在變化太快,人性也變化太多,這讓互聯網公司們不得不擔心自己的產品過時了,不再受人喜愛,尤其不受年輕人喜愛了。我們這些 80 後都表示不懂現在的年輕人了,不知道現在的年輕人還用不用豆瓣。倒是最近很火的幾款移動互聯網應用,比如給陌生人打電話的「比鄰」、「找你玩」、「請吃飯」等,年輕人在社交時都很直接,而不像我們當年還發豆郵……

用戶需求變化了,新的技術和模式也層出不窮。在音樂領域,從 Pandora 到 Spotify 再到 8tracks,聽音樂這件事被挖掘出無數種方式。讀書這件事也一樣,像 oysterbooks 這種網站正在試圖將音樂領域的模式複製在讀書上。而如今日頭條、今晚看啥這種基於社交網路進行數據挖掘向用戶進行個性化推薦的新事物,其實該是有著深厚社區積累的豆瓣的機會。豆瓣本身真的太久沒變化了,這讓它顯得過於老派,甚至有點過時。

互聯網公司不得不一直保持年輕,能保持逆生長是生存必需,這或者通過改造自己來實現,或者如 Facebook 一樣在資本層面更堅決。真心希望豆瓣在今年和未來更廣袤的移動互聯網世界上,能像阿北自己說的那樣——回到當初創業時的狀態,有非常多的事情可以顛覆,豆瓣能與更多人一起成長。


  • 我玩豆瓣電影、小組、FM,那是不是每個功能都要裝一個APP?
  • APK大點也不會怎麼樣吧
  • 打開APP選擇一個類目,用戶體驗也降到哪去吧
  • 誰說產品一定得輕?

因為普通人手機使用率已經遠超電腦!


無他,已經玩過的玩法玩不下去了吧。

正如題主所引用的,阿北一直篤信移動應用場景應該簡單化、功能單一化。這本沒有什麼錯,並且很多成功的 App 也是如此做的。

可是,豆瓣之所以成為豆瓣,並且能擁有目前的用戶量級,並不是因為某一個單一的功能。豆瓣網站的功能拆分到移動上,隨便哪一個都無法擁有足夠大的活躍用戶數——哪怕相應的PC端用戶全都轉移到移動上。

我們可以分析一下目前豆瓣流量比較高的幾個應用:

  1. 豆瓣FM - 限於版權成本,無法做點播功能,已經完全被網易雲音樂、蝦米音樂、QQ音樂等打壓下去。所謂值得驕傲的「用戶停留時間」,不過是因產品性質本身而決定的——想要這樣聽歌的人,本來就懶得去換歌、去切換電台。五年的發展,用戶量似乎已到天花板?PRO功能太少,用戶付費意願不強,基本上無法盈利。
  2. 一刻 - 選的文章符合豆瓣主流審美,也就決定了它的用戶群逃不出豆瓣社區這個圈圈。豆瓣產生的熱門內容,不是心靈雞湯就是搞笑段子,始終帶著「亞文化」的光環。
  3. 小組 - 同上
  4. 電影 - 想主推選座購票功能,但使用體驗和線下推廣的力度,遠不如競爭對手。PC端優勢——評論打分、劇情討論功能,又沒有做好。使用體驗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線下推廣資源,而這恰恰是沒有乾爹的豆瓣不可能花大力氣去做的。

那麼,那些新推出的那些實驗室應用呢?達羅?紅桃9?一個個都帶著怪異的目的和不切實際的野心,充其量就是阿爾法城在手機上的翻版。我曾經說過,達羅「幾乎是帶一點絕望的嘗試」(豆瓣正在測試的「達羅」是什麼?)。沒想到的是,阿北直到做了紅桃9才開始絕望。

當所有能嘗試的方法都已試了個遍,是否只能回到一開始你否定的地方,重新開始呢?

據說,當初豆瓣全站拆分的依據是,「數據顯示,豆瓣用戶基本上只用豆瓣一兩個產品」。現在可以確定的是,這一數據把豆瓣帶溝里了。長期的拆分、獨立、不加干預的策略,讓豆瓣整體缺少向心力,除了「文藝」二字,我們無法清晰地定義豆瓣,也就難以為用戶提供無法抗拒的基本玩法。

用戶選擇只用一兩個產品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為產品之間切換不方便,還是他真的只有一方面的需求?我們希望的又是什麼?是期望用戶繼續只用這一個產品,還是希望他能在豆瓣多多停留,發現更多東西?

話說回來,現在再做「大豆瓣」App,阿北已經積累了很多經驗,現在的做法必然有其道理,雖然我個人並不看好。具體如何評價,請看 如何評價豆瓣推出的新App「豆瓣」?


無論如何,總是內容新的整合,互聯網就是一個連接,內容之間的連接和人與人之間的連接,按羅胖子的說法,只有連接才能帶來紅利,再把優勢內容獨立,一個豆瓣有八個獨立客戶端,OMG,這可不是在互聯網時代的玩法。


兩年就就這個問題討論過,當時還給豆瓣發過一次簡歷,就移動app分與合的問題闡述了一下,當時就對豆瓣移動app的做法非常的不贊同,但啊北喜歡,他覺得大豆瓣可以分割成若干的適用場合分別對應不同的人,像是組合拳一般。但組合拳的主體是人,而不是拳頭。把一個完整的產品大卸八塊,需要下N個app不停的跳轉,用戶會TM喜歡嗎?


這是最接近豆瓣初衷的一個app,但不會改變豆瓣n個app共存的事實。
否則你把豆瓣閱讀、豆瓣fm往哪兒擱?


首先 豆瓣移動WEB端做的非常好。 如果只是實現查詢功能根本不用安裝APP。
豆瓣把旗下產品做出很多個獨立應用也是有原因的,大部分用戶只會去豆瓣所提供的一兩個服務。

其實豆瓣可以做整合 ,做一個APP 讓用戶自己選擇插件


猜測豆瓣之前選擇分別做app,目的是往各自專業上發展,簡單,專一。
可是豆瓣好像忽略了自身最核心最具有競爭力的東西就是電影音樂讀書,而這三者通常都是文青所鐘意的內容,把它們分開做App,相當於把一個人割裂了。為什麼要讓我裝三個App?若不是非常需要,手機有限的內存和屏幕空間多裝一個都嫌多好嗎。分開發展的結果就是用戶反而分散了,都做不好。

哭了好嗎≥﹏≤


本來應該先做一個所謂的「大豆瓣」,再去發展更小眾的圈子。先前走上邪路,本末倒置了。

世界這麼大,一個就夠了。


豆瓣素來以「慢」著稱,危險的是,他們真的認為慢是自己的特質,並且想要以此決戰江湖


因為阿北明白了「生的越多越窮,越窮生的越多」的道理,大豆瓣的出現,是為了給之前犯的錯誤擦屁股而已


做了一個早該做的事情
豆瓣對於大眾用戶來說最有價值的是海量電影、書籍、音樂數據及用戶評論數據。
在用戶查詢內容及消費內容都逐漸轉到到移動端的今日,以往通過web豆瓣查詢電影、書籍、音樂資料的用戶無法在移動端找到類似的產品滿足需求。
如今豆瓣推出豆瓣APP,正是滿足大眾用戶查詢的需求。使用戶形成找電影、找書籍、找音樂數據、點評就用豆瓣APP的認知及習慣。一旦形成,就是移動端電影、書籍、音樂的垂直搜索引擎,進而實現用戶在搜索完成後進一步的消費內容行為(搜索到後,直接在豆瓣觀看或閱讀)。
總的來說,豆瓣APP是一個做大眾的信息檢索到信息消費的平台思路


別的暫時沒意見,但有一條:豆瓣是一個品牌,這點成立是沒問題的對吧?這個前提下,任何其他實驗性產品不該用這個名字。個人認為,pc端豆瓣相當於一個倉儲式銷售客戶俱樂部,移動端有多個界面產品也不是不可以,就像這個倉儲銷售為中心,朝東南西北各開了店面,外面看各有不同,但內里有聯繫。即使如此,也可全都不使用豆瓣,豆半,板,絆,拌,伴……很多可以呢


早就應該了,為了玩個豆瓣,要下小組、電影、讀書n個app,很麻煩的呀。


1.陌生人聊天需要話題
豆瓣的書影音活動資源提供了話題,基於指定書影音活動的聊天相當於另外一個維度的小組(其實是小組名背後代表的「話題」)

2.以前用戶吵吵的把所有子產品都打通的「大豆瓣app」,是偽需求。

3.內容提供給你,你自己搜,自己看
在你感興趣的書影音活動里找到同好(應該有不少人蹲在熱鬧或寂寞的角落裡等你去「發現」)
就是【新大豆瓣app】

============
看完一圈,發現大家都是答非所問,或者說,問題提的不好,一會修改一下,原題目太產業新聞了只能豆瓣自己的pm去回答吧?


推薦閱讀:

互聯網編程如何入門,學習路徑大致是怎樣的?
應該學習最新版本的 Python 3 還是舊版本的 Python 2?
你為什麼從中國移動離職?

TAG:互聯網 | 移動互聯網 | 移動應用 | 豆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