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盤高質量的龍井蝦仁要達到哪些標準?

一盤龍井蝦仁在食材、烹飪手法、味道上都需要達到什麼樣的標準才能稱作是高質量、接近完美的?


烹飪工藝——

食材:需用明前龍井,蝦則為鮮活的大河蝦。


烹飪手法:關鍵在於擠蝦仁,還有漿制上。但凡河蝦仁必定是用擠的手法,如果是說「剝」的,則必是外行。其一出品不完整,其二效率低下。至於擠的具體手法,可以參看下面這個視頻:
江南味道 01
至於漿蝦仁,一定要在清洗後用干布整乾淨水分,以鹽、蛋清、生粉漿制。上漿過濃下鍋後則易粘連,過少則蝦仁易老。漿好後,需以清油封面(以防止蝦仁變干變色),入雪櫃冷藏兩小時左右(夏季宜短,冬季宜長),然後進行烹制,則蝦仁,色澤晶亮,口感脆彈。

味道上則以淡淡的茶香為宜,但不可奪去蝦仁的清鮮。只要蝦仁鮮活,漿製得法,完全不需要味精,最多在炒制時點清湯少許。口感上一定要達到一個脆嫩,不可以有鬆散的感覺。出品一定要清爽。油、芡萬不可過多。茶葉,既是調味,也是配色,同樣不宜過多。整道菜吃完後,要做到盤中幾乎無汁水。

相關歷史點——

目前我能找到最早的有關以茶葉來炒蝦仁的食譜,是民國時希聖所編《家庭食譜四編》中的「炒雨前蝦仁」。

而明確提到「龍井蝦仁」的,則是1957年出版的《上海名菜》。

於1988年《杭州菜譜》中所記載的「龍井蝦仁」的出處,則是來自於1960年《中國名菜譜第八輯》。

觸類旁通——
其實炒蝦仁,算得上是江南一帶常見的菜式之一,在這個基礎之上,根據季節的變換,搭配不同的配料,可以有很多的變化,比如同樣是用茶葉,在杭州是「龍井蝦仁」,在蘇州是「碧螺蝦仁」,在南京是「雨花鳳尾」,在無錫是「茉莉香片湯大玉」。此外還可以配白果、馬蹄丁、山藥丁、筍丁、蠶豆、火腿丁、瓜子仁,應時迭出,因人因地因時而變,不必拘泥。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 wubusanxi,那裡的一切有關烹飪、飲食、讀書、歷史、科學與當下。


1988年版的杭州菜譜,由杭州市飲食服務公司編輯,身為杭州人,竊以為最為標準的答案。 雖然杭州現在已經再也找不到一家店是這麼做的,烹飪學校也不會按照這樣的步驟教學,但至少在公元2000年之前,這書的確是杭州餐飲界的標準教材,可惜的是,杭州36隻名菜大部分已經吃不到了~~ 不知道算是時代的進步還是時代的遺憾~~

補充下36隻杭州名菜

===============3.21補充=======================

好吧,來說下那些菜已經吃不到了:

八寶童雞,火蒙鞭筍,蝦子冬筍,糟燴鞭筍,栗子冬菇,斬魚圓,蛤蜊汆鯽魚,春筍步魚,一品南乳肉,咸件兒,排南,蜜汁火方


這些基本都吃不到了,有些是因為是跟不上潮流,例如一品南乳肉,蜜汁火方之類的大菜,有些是生活條件好了不屑再吃了,例如栗子冬菇,火蒙鞭筍,蛤蜊汆鯽魚之類的,有些是技法並不適合現在人的吃法,比如斬魚圓(大家都愛吃清湯魚圓),還有些是原料再也沒有了,比如春筍步魚,其實我也沒吃過這道菜,聽老師說80年代後錢塘江里就基本打撈不到步魚了,現在基本絕跡了。

又還有一些菜只有去特定的飯店才能吃到,比如生爆鱔片(注意,不是蝦爆鱔,蝦爆鱔的鱔片是掛糊的,生爆鱔片的鱔片是不掛糊不拍粉的)應該只有到奎元館才能吃的到,杭州其他店應該都沒有這個做法了。

還有百鳥朝鳳(其實全國都有)早些年還能在婚宴上吃的到,現在基本上是看不到了,也屬於沒人愛吃而消亡的大菜。

還有荷葉粉蒸肉(河坊街那種小攤賣的就不要提了,我是打死也不會去吃,各位來杭州旅遊,也千萬不要去美食街的小攤上買粉蒸肉和叫化雞吃,真心的建議,真的都是糊弄外地人的)我也真不知道哪裡才有的吃,哪家店還在做,知味觀?樓外樓?望指點


五花同學介紹了標準的龍井蝦仁做法,這樣做出來的龍井蝦仁,看起來晶瑩剔透,上漿均勻,盤底不應有過多的汁液。聞起來有龍井茶特有的豆香。蝦肉爽滑脆口,蝦味,澀味,茶味讓人吃過口齒留香,並不能蓋過蝦的鮮甜,給人的印象只有清爽二字。這對食材和烹飪的要求是很高的,一道好的龍井蝦仁在餐廳里不會便宜。而且做好了要儘快上桌吃完,菜一涼蝦仁腥味出來,茶香散盡就完全不同了。


原料】
活大河蝦1000克,龍井新茶1.5克,雞蛋1個,紹酒1.5克,精鹽3克.味精2.5克,澱粉40克,熟豬油1000克(約耗75克).
【製作過程】
一、將蝦去殼,擠出蝦仁,換水再洗.這樣反覆洗三次,把蝦仁洗得雪白取出,瀝干水分(或用潔凈干毛巾吸水),放入碗內,加鹽、味精和蛋清,用筷子攪拌至有粘性時,放入干澱粉拌和上漿.
二、取茶杯一個,放上茶葉,用沸水50克泡開(不要加蓋),放1分鐘,濾出40克茶汁,剩下的茶葉和汁待用.三、炒鍋上火,用油滑鍋後,下熟豬油,燒至四五成熱,放入蝦仁,並迅速用筷子找散,約15秒鐘後取出,倒入漏勺瀝油.四、炒鍋內留油少許置火上,將蝦仁倒入鍋中,並迅速倒入茶葉和茶汁,烹酒,加鹽和味精,顛炒幾下,即可出鍋裝盤.
【特點】
色澤潔白碧綠,茶葉清香,蝦仁鮮嫩,滋味獨特.


四季酒店金沙廳的龍井蝦仁,據朋友說是他吃過最好吃的龍井蝦仁了!我沒吃過,因為太貴!另外提外婆家的那位旁友,外婆家根本不能代表杭幫菜好嗎!


這是我在外婆家吃的龍井蝦仁,不知道正不正宗,反正好難吃啊…


過年自己剛做過,忘記留圖了,但也不妨說一下幾個步驟:
我用的是草蝦,剝下殼後約蠶豆大小。
1,剝殼後蝦仁用清水洗了兩遍,第三遍把蝦仁放在鹽水中浸泡了30分鐘,期間我用手輕輕攪拌了約一刻鐘。(這中間蝦仁會逐漸變白)
2,浸泡過鹽水蝦仁再次清水洗一遍,把水控乾淨後準備兩塊紗布把蝦仁包起來,輕輕吸干水分。
3,上漿,加了半個雞蛋清,用手抓至發粘,加約有半調羹生粉,繼續抓至發粘(後面感覺有點干,加入了十幾滴泡好龍井茶,最好是泡的水不超過兩分鐘),最後淋了幾滴油抓勻(這一步為了後面滑油時不那麼粘連),放冷藏10分鐘。
4,滑油,空鍋放了400ml油,我用的是涼鍋,加熱到3成熱,這個根據經驗判斷了,我的經驗是放一段蔥看到蔥表面有反應就可以了。劃入蝦仁,用漏勺劃散,這時候一定注意火候,我是把鍋都端起來了。蝦仁變色後迅速瀝出。
5,空鍋,留一點點底油,加入了一調羹龍井茶,適量味精,幾滴濕生粉,倒入滑好蝦仁,迅速翻炒幾下淋一點點油出鍋擺盤,少許龍井茶點綴。結束。
蝦仁做到Q,白透,亮,鮮,不膩。


不是龍井蝦仁,是亂烹的龍頂蝦仁····


十幾年前在樓外樓吃過一次,真的很好吃,鮮嫩爽滑,帶著一點茶香,特列清爽漂亮的一道菜,近幾年再吃,就覺的口味完全不對,到底是菜變了還是我變


在蘇州王四酒家吃過號稱比較正宗的,依然不好吃


燒油時上漿,蝦仁出水。炒的比較黏糊,主要因為脫漿。在杭州吃過一種特別小的蝦做的龍井蝦仁但是是類似溜魚片。汁寬。就著小燒餅。我是遇到邪教了么。


給題主說個反面教材吧:瀋陽的外婆家做的龍井蝦仁,上面的茶葉很明顯是五塊錢一斤的葉子泡剩的


西湖邊吃過,端上來灑了幾片干茶葉。非常失望。


就是給你看看東北人做的龍井蝦仁長啥樣=.= 負面教材


龍井五十萬一斤。。。


吃完後要讓吃的人有再來一碗的想法


關鍵是蝦,要有韌勁,至於茶葉,我覺得龍井只是為了讓菜名看起來更有胃口而已~


聞佳女神有一篇關於龍井蝦仁的文章,可以去微信號看一下,相信你會有所啟發。不過她提的那些,窮學生黨完全吃不起.....


我在飯店吃過一次這個,端上來之後才把茶澆出來,茶香四溢啊。茶一定要是綠茶,新茶。蝦仁一定要大啊,至少要十公分吧。


題主俠客風雲傳玩多了吧……


色香味俱全


推薦閱讀:

整隻雞怎麼做比較好吃?
在家如何做好看好吃的粽子?
好的天婦羅是怎樣的?
如何熬一鍋老鹵並且養好它?
怎樣蒸饅頭?

TAG:美食 | 廚師 | 中餐 | 烹飪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