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常人不知道的「常識」?

鏡像問題:
有哪些「冷知識」後來知道的人越來越多變成「常識」?


為什麼我們跑馬拉松,最終都會比42.195公里多跑很多距離?

馬拉松的標準距離是42.195公里,但我們跑完最終看自己GPS表記錄的路線,或者看別人朋友圈曬出的軌跡,跑下來最終都會多跑好幾百米,甚至還有多跑了超過1公里多的。

網上隨便找的兩張圖:

這種都算是跑的「少」了的。

除去GPS測量的誤差外,這是因為42.195的標準馬拉松距離是按照 the shortest possible route(SPR),即最短距離原則測量出來的。

想剛剛好以42.195公里的距離跑完馬拉松?不存在的。

很多人以為馬拉松賽道距離就是按照跑過馬路中線(下圖黃線)的長度來測的↓↓

實際是,如果起點為A,這樣一段賽道的測量距離是紅箭頭這條線的長度:

像下面這條路線,它的實際長度應該是左圖,但我們真正跑的時候,跑出的路線可能是右圖↓↓顯然右圖要多跑不少(只是借圖說原理,與圖中文字無關)。

而像這樣的寬馬路,多數人會以藍色虛線的線路跑過去,賽道測算實際上是黑色箭頭實線的距離↓↓

所以放大到馬拉松的長度,最短距離原則下測量出的42.195公里,實際跑起來自然肯定會多跑上不少。

即便是比賽時跑在最前面的精英選手,也未必一定按照最短距離原則的線路規划去跑。因為假使像下面這條路,如果沿著箭頭方向是上坡,那以虛線線路前進可能比一昧追求跑的最短要更有經濟性,更節省體能↓↓

馬拉松賽道的測量是非常嚴格的。最為常見的是自行車標定法,用到最主要測量工具除了自行車,就是這個瓊斯計數器了↓↓

自行車標定法不光是騎著自行車按照最短距離原則騎完賽道,後續還要用其它更準確的工具確定距離,來保證這條馬拉松賽道從起點到終點的距離誤差是正誤差,即不超過0.1%,也就是一個馬拉松的距離不能多於42米(≤42237米),且絕對不能短於42195米

有些不是特別標準的馬拉松,測量就沒這麼嚴格了。比如這篇 波士頓馬拉松:想憑實力跑波馬,你得達到真實的那個「BQ」才行 - 知乎專欄 里提到的:

……波馬資格賽也有不靠譜的,所以選擇需謹慎。最近幾年類似「某某波馬資格賽都結束了,然後一查實際距離少了那麼幾百米」 的新聞特多。
最新一起鬧這種烏龍的是6月19日的溫哥華全美馬拉松(Vancouver USA Marathon),實際距離少了343米。所有提交了這個比賽作BQ的成績全部被波馬組委會剔除了;

距離比42.195公里短了,那成績就不算數。

去年我跑清邁馬拉松,實際跑下來GPS顯示只有41.5公里,那就是它的賽道有問題,測短了。普通城市馬拉松有些不那麼正規,像奧運會、世錦賽這樣的競技比賽,馬拉松距離測量是非常嚴格的。

一般馬拉松賽道都比較曲折。像柏林馬拉松這樣的↓↓(這條是世界最快的馬拉松賽道之一,誕生了太多馬拉松世界紀錄)

不過前幾天看到今年9月第一屆成都馬拉松的賽道,服了↓↓

【9月23日,成都馬拉松,也許是中國最直… - 知乎

可能到時候跑下來,應該是最接近42.195公里的比賽了。

@運動分子

補上鄭開馬拉松的路線圖,從鄭州跑到開封,也是無敵的直↓↓

另外評論里有提到關於馬拉松的起源,附上之前一個答案:網路上有哪些廣為流傳的「歷史真相」其實是謠言?

——————————

  • 為什麼把東京馬拉松稱為世界上最好的馬拉松?
  • 有哪些知道後讓你震驚的冷知識?
  • 如何評價陳冠希的跑步水平?
  • 跑鞋的級別和功能是怎樣劃分的?
  • 有哪些圈子裡才知道的小秘密?
  • 馬拉松是慢跑嗎?
  • 普通人跟職業運動員到底有多大差距?
  • 如何能便捷的查詢到世界各地馬拉松的比賽報名及相關諮詢?
  • 有誰關心過馬拉松賽道上的最後一名呢?
  • 跑馬拉松 可以在衣服後面印字 印什麼逼格高?
  • 馬拉松是否適合全民運動?
  • 為什麼中國辦得出北京奧運會水準的奧運會,卻辦不出東京馬拉松水準的馬拉松?

跑步有故事 - 知乎專欄


比如「如何防止香蕉變黑」的常識,這點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吧。

香蕉的細胞中含有豐富的「酚類」和「多酚氧化酶」,正常情況下,它倆被分隔在細胞的不同區域,彼此見不到面。

然而,當香蕉表皮受到損傷時,細胞會破裂,它們就會相遇。如果正好有氧氣,那「多酚氧化酶」就會幫助多酚類和氧氣發生一系列化學反應,生成黑黑的物質。

反應過程是這樣的:

一般來說反應時間越長,顏色就越深,香蕉也就越來越黑,香蕉的果肉也一樣。

所以,簡單來說,讓香蕉變黑的敵人只有兩個:「受傷」and 氧氣。

那麼想要防止香蕉變黑,只要對症下藥解決這兩個問題就好,一般來說正確的操作方式有三個:

NO.1 保鮮膜能對抗氧氣

保鮮膜可以說是香蕉保持年輕美貌的關鍵。

一方面,保鮮膜可以阻隔外界的氧氣。沒有氧氣,變黑的化學反應就沒法發生,年輕貌美不是夢;

另一方面,保鮮膜形成了一個密封空間。香蕉自身呼吸會產生二氧化碳,高二氧化碳低氧氣的環境,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香蕉自身的有氧呼吸,因此能大大延長保存期。

換句話說,保鮮膜給香蕉提供了一個簡陋但不簡單的低氧休眠艙

NO.2 倒著放給香蕉「屁股」減壓

一定有人要問:啥叫倒著放?

請看下圖:

參照上圖,大多數家庭買香蕉後,應該都是左邊這樣正著放的。

這种放法忽略了一個問題:香蕉自己有重量。

作為一個人,坐久了都會屁股痛,更何況是永遠保持一個姿勢的香蕉,當然要給它找個舒服點的姿勢。

正著放,會使最底部的香蕉承受很大的壓力,出現壓傷和表皮破損。表皮一旦有傷口,就會給多酚氧化酶和多酚創造了見面的機會。 然後香蕉底部就變黑了。

NO.3 室溫保藏,關愛南方香(gu)蕉(niang)

很多人都有冷藏保險水果的習慣,然而香蕉是一種熱帶水果,突然進入冰箱這種溫度低於 10 ℃ 的地方,就好比南方人去了沒有暖氣的東北或者東北人去了沒有暖氣的江淮地區......

冷藏變黑的根本原因,就是低溫把香蕉的細胞凍壞了,如上文所說,香蕉皮中有大量的酚類物質,還有多酚氧化酶。低溫會導致的細胞破損,使這些物質從表皮的細胞中跑出來,聚合成黑色素,導致香蕉變黑。

不僅果皮會變暗,催熟後果肉也不能變軟,不能正常成熟。 理論上香蕉的最佳儲存溫度是 12~16 ℃,一般情況下不用那麼精準,室溫放置即可。

基本上能做到這三點,就能最大程度上防止香蕉變黑。

如果你不信,丁香醫生在公司專門做了個小實驗。

買了四把色澤和成熟度差不多的香蕉。前三把按照有膜正放有膜倒放無膜正放的順序放在室溫里,也就是公司的餐桌上(因為反光問題,有膜的看起來青澀一點,但實際上三個香蕉顏色是相同的)

公司的冰箱里也放了一個有膜倒放的:








.
.
.
.
.

變化還是很明顯的:

有膜倒放(中間)最好,無膜的變黑最快:

翻過來看,有膜正放底部有壓傷(最左);有膜倒放保存基本完好(中間);無膜的變黑嚴重(最右)

至於冰箱里的那個:

所以,下次買蕉回去,你們知道該怎麼放了吧,七字口訣:

有膜室溫倒著放

丁丁醫生啊,有個問題,請問你是如何做到讓四把香蕉放在公司餐桌和冰箱里 5 天,還沒被別人吃掉的......

這個很簡單,為了防止同事多嘴壞了實驗,我在香蕉上貼了個紙條......

內容參考丁香醫生科普文章:

如何防止香蕉變黑?實驗證明只要簡單三招 - 丁香醫生

作者:李園園 天津科技大學 營養與食品衛生學 碩士


來分享一個有趣的——

當你不停地將你的目標變得形象化、現實化,一頭扎進「夢想已經實現的生活」,只會降低你實現目標的可能性。

Quora上有個答主Dorottya Tóth曾經舉了這樣一個生動的例子,讓我印象很深,故事大意是這樣的:

小王是一個有穩定工作的普通白領,但他真正的理想是成為一名有出版作品的作家。每當他感到被工作「掏空」的時候,他都會想像,有一天自己寫出了厲害的作品,過上了菲利普·羅斯的生活。

有一天,小王把自己的這個夢想告訴了同事,結果同事的反應給了小王巨大的安慰,在同事眼裡,無論是「有夢想」這件事還是「當作家」這個夢想本身都非常酷。漸漸地,小王發現,只要真誠地跟別人分享自己的夢想,就能獲得某種「優待」,組內的同事開始稱呼他為「我們組的王作家」,甚至他們寫郵件、寫文案的時候,也都會來諮詢小王相關措辭,小王的PPT風格也受到了關注與歡迎。

幾個月之後,小王開始認真寫博客,他深信自己一定能寫出火爆作品,於是端起咖啡,坐在電腦面前準備大寫一番,但寫作中卻頻繁遇到「瓶頸」,這個過程讓他感到煩悶,也感到焦慮。他順手拿起手機登錄Facebook,在作家板塊底下發了個抖機靈求安慰的表情,很快他就收到了來自朋友們的安撫跟正面的肯定。他滿意的「回血」,翻看了幾篇介紹寫作的文章,結束了自己「一天的寫作」。

一年後,他依舊保持著每天翻看關於寫作方法的文章,保持一個月發一兩篇博文的頻率,以此來維持自己的「作家身份」,大多數時間,他都對自己的現狀感到滿意。有什麼不滿意的呢?他已經得到了朋友們的肯定與關注,並混入了那些線上的業餘寫作群,每日聊著作為一個斜杠青年、業餘作家的生活,「成為一個擁有出版作品的全職作家」對他來說似乎沒什麼必要了。

除非有人對他的作家身份及作品真的感興趣,這樣的人認真找上門來的那一刻,他的幻想可能會破滅,那一刻他感到委屈和不滿——不公平的社會虧欠我的滿腹天才,我只能用平庸的工作養活自己,沒有機會成為一個全職作家。

而另一邊,小王還有個朋友叫小黃,小黃也想成為一個作家,但他也跟小王一樣每天必須待在寫字樓,做著跟寫作關係不太大的工作,這也令他非常苦惱。不過跟小王不同的是,小黃一直將寫作當做自己的私人愛好,他給自己制定了每日寫作任務,將寫作當做「工作之餘個人生活」的一部分,他對自己的寫作能力也沒有百分百的信心,甚至很難相信自己真的能成為數一數二的大作家,但他是個挺自律的人,這項愛好一直被他保持的很好。

最終,讓身邊人都驚訝的是,小黃竟然出版了自己的作品,成為了一名作家。


那麼,這個故事裡的小王與小黃,他們的不同之處在哪裡呢?

當小王開始沉浸在實現夢想的暢想,用偽裝的行動獲取他人關注的時候,「寫作」這件事情對他來說變得只有「外在激勵/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了,寫作僅僅成為他獲得社會認可的一個手段,他活在依靠白日夢與他人肯定目光的世界,更重要的是,這些活在「夢想已經快要實現」的日子極大地滿足了小王的需求,他開始害怕失去這一切,於是他拒絕真的花費時間去實踐夢想,而是選擇維持現狀。

而小黃則是將寫作當做一種「內在激勵/動機( intrinsic motivation)」。他把寫作當做愛好,而不是用於暢想未來美好生活的「幻想劑」,他的寫作計劃成為了他內在認同的一部分,他不會將自己的時間浪費在對寫作本身毫無作用的事情上。

實際上,這個例子絲毫不脫離現實,「動機」這種內在驅動力對我們的影響,往往超過常人的想像。研究「動機」的佛羅里達州立大學教授Anders Ericsson稱,動機是成就的關鍵因素,那些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很多時候只是因為在某些事上,保持了比其他人更持久和強烈的動機。他認為,你在一件事情上做得越久,你的天賦和能力就會變得越不重要,相反,動機的影響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上述例子里,小黃寫作的驅動力就來自於內在動機:發自內心的、鼓勵自己做出積極行為的動機,比如內心對於挑戰、期望、激情、滿足感、自我確認的渴望;它往往能夠給我們帶來內心的成就感、價值感,支撐我們一步步完成目標。

而驅動小王去寫作的,更多是一種外在動機: 光環、榮譽、他人的欣賞和承認等等;這樣的動機可能會帶來一些行為改變,產生部分成就感,但影響力往往是短暫的。行為能否持續、以及是否能一直帶來積極的情緒,依賴於他人或外界給予的獎賞、好處。

所以,如今我們幾乎每天都能看到很多人宣示著自己的夢想與目標,可是,這個夢想到底是他們的內心動機,還是只是為了說出夢想那一刻得到的關注,恐怕就只有他們自己清楚啦。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在看小王的故事時,可能有人會產生疑惑:「在夢想實現之前,我是不是不能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呢?」事實上,將夢想分享給朋友這件事給我們帶來的結果,依舊是由分享的「動機」決定的。一個擁有內在動機去完成夢想的人,他在將夢想分享給身邊的朋友時,可能只是單純地分享心情,也可能是在做一種「預先承諾」,比如像我們以前介紹過的,為了防止自己完成目標路上的拖延症,就事先跟朋友建立一個目標承諾,「如果今天沒有寫到五百字,我就請你吃頓大餐/你就狠狠鄙視我」。而小王這種沒有內在動機的人,才會一遍遍的在身邊人的鼓勵下,活在「彷彿已經快要實現夢想」的生活里,享受著「宣示夢想」本身帶來的關注。

那麼,在實現夢想的路上,要如何避免自己淪為小王這樣的人呢?我們可能都需要學會防禦性悲觀,即考慮到最壞的情況,並為這些擔憂做好充足的準備。或許就像里爾克說的:「我們必須全力以赴,同時又不抱持任何希望……不管做什麼事,都要當它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一件事,但同時又知道這件事根本無關緊要。

篇幅有限,先分享這麼多,你們想了解「防禦性悲觀」的細節么?歡迎來評論區催更!


------更新來了------

上回我們說到在實現目標的路上,我們可能都需要防禦性悲觀,那麼什麼是防禦性悲觀呢?

防禦性的悲觀實際上是一種認知策略,它的概念由Nancy Cantor在上世紀80年代提出,它指的是人們會在事件發生前,將期待降到比較低的水平,想像出最壞的可能的情境——這看起來讓人擔心,但它卻不是一種消極的自證預言。當一個人在處於防禦性悲觀的情緒里的時候,他們的情緒是冷靜的,他們知道這只是數種可能性中最壞的一種而已,並不是唯一和註定的結局。這種防禦性悲觀的目的也是為了減少最壞可能發生的概率,以及假如真的發生了最壞的情況,也能更好地面對和有條不紊地處理。

Julie Norem認為,防禦性悲觀是一種非常有用的降低焦慮的認知策略。當人產生焦慮情緒時,假裝樂觀、或者迫使自己往好的方面想是無濟於事的,防禦性悲觀的策略會使你進入到焦慮的深處,將焦慮分解成一個個具體的部分,就這些具體的部分來做好充足的準備,避免壞的結果產生。「如果你不自己親身體驗焦慮,就很難洞察在其中讓你感到無助的到底是什麼。」 Julie Norem說。

有人可能會問,我也會想像未來最壞的情景,可是往往越想越擔憂、越覺得不可能實現,這個跟防禦性悲觀的區別在哪裡?我們來看一看這二者的詞義辨析吧:

防禦性悲觀 vs. 消極的自證預言

1. 想像的方式不同:儘管對可能發生的事件都懷有悲觀的想像,防禦性悲觀更多的是懷有對壞的可能性的想像,這種想像是偏細節性的,他們會列出可能發生的情境,將壞的可能細化成一個個事件;

而自證預言只是一種籠統的、毀滅性的預測,他們總是使用「永遠」、「絕不會」、「總是」這樣絕對化、概括的詞語,覺得悲劇一定會發生。比如他們在還不清楚以哪些步驟實在目標的情況下,就斷定「我肯定會失敗」。


2. 懷有悲觀想像後,二者的做法不同:防禦性悲觀的人,會考慮當這些壞事發生後該怎麼辦,能否努力讓壞事不發生。他們也會因為擔憂而做好充足的準備,以避免壞的事情發生,降低焦慮水平;做出消極自證預言的人則不會有所作為,而是放任壞事發生,甚至主動促使壞事發生。

除此之外,在「想像最壞可能情境」中,與防禦性悲觀相對的,還有「自我設限」(self-handicapping)的態度和因為不願意麵對失敗結果而導致的「拖延症」。自我設限的人會看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以給未來可能的失敗找好借口,比如「與其認真備考最後考得很爛,不如不準備看起來還能瀟洒點」;而做事拖延的人是逃避考慮可能的壞結果,他們應對的方式是不去開始,讓害怕的失敗儘可能來得更晚。防禦性悲觀卻是客觀而勇敢的, 他們客觀地看到可能出現的壞情況,但絕不放棄爭取最好的可能,以及做好準備減少損失。

你們有使用過防禦性悲觀的體驗嗎?在我看來,有時候我們需要的,或許就是一種清醒地認識世界之後,仍然能夠勇敢而理性地生活的人生態度呢。


以上。

了解更多與心理相關的知識、研究、話題互動、人物訪談等等,歡迎關注KnowYourself - 知乎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學社區,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


商業轉載請私信取得我的同意,知乎日報除外。如有疏漏謬誤之處,還請各位同行不吝斧正。

中國人膳食中鐵元素含量豐富。單看膳食中總的鐵元素的含量,平均水平基本都在推薦攝入量的150%甚至以上[1-2]。

即便如此,我國很多地區仍然高發營養性缺鐵性貧血,也就是一種主要由鐵吃得不夠引起的貧血,在鐵流失嚴重(月經)的育齡女性和鐵需求旺盛(生長發育)的兒童青少年中尤其嚴重[3]。

這怎麼可能呢?難道……他們吃的都是「假的」鐵?

某種程度上,還真差不多是這個意思……

很多人不知道,食物中的鐵元素可以分為兩類:被血紅蛋白、肌紅蛋白等含有的卟啉所結合形成的血紅素鐵,和沒有被卟啉結合的非血紅素鐵。

在沒有其他任何輔助吸收的因素存在時,植物性食物所含的三價非血紅素鐵的最大吸收率可以低至血紅素鐵的十分之一都不到[4]。

食物中天然存在非血紅素鐵大多是三價鐵,需要在遊離形式下被小腸中的酶還原為二價鐵才能被吸收。然而,由於小腸的環境呈鹼性,這不利於三價鐵的解離,所以,解離不開、無法被酶有效結合的三價鐵難以被酶還原,自然也極難被吸收。

在前面提到的缺鐵性貧血高發的地區,當地居民膳食中的鐵,大部分都是植物來源的。這些植物來源的鐵絕大部分是吸收很差的三價非血紅素鐵,這導致實際上被吸收的鐵遠少於理論上食物中所含有的鐵元素量,所以才造成了缺鐵性貧血高發。

這些地區中,以江蘇太倉金星村最為著名。當年,由於該村廣泛流行頭暈、乏力、胸悶卻原因不明的「怪病」,驚動了國家疾控中心營養所前去調查,連央視都進行了全程報道(新聞鏈接)。經過營養流行病學調查後,最終證實「怪病」是缺鐵性貧血,而發病的原因則是該村只吃海鮮等「白肉」,不吃豬肉、牛肉等血紅素鐵含量豐富的「紅肉」,導致鐵營養不足。

另外,很多素食者千方百計選擇含鐵量較多的植物性食物,光從通過食物成分表換算出的紙面數據來看,每天鐵攝入量也能達到推薦攝入量,甚至還略有超出,但最終部分人還是出現血色素降低,甚至真的發生營養性缺鐵性貧血,原因也是由於他們攝入的鐵中吸收率極低的非血紅素鐵佔比太高。

所以,為了保證鐵營養充足,我們不僅要看膳食中鐵的含量,還要看鐵的類型。

血紅素鐵最常見的來源是豬肉、牛肉等煮熟之後仍然呈紅色的「紅肉」,以及豬血、鴨血之類的市面常見的動物血。這些食物中的鐵元素,有40%以上是以易於吸收的血紅素鐵的形式存在的(感謝 @沈夏冰 指正並提供數據)。

而植物來源的鐵元素,則絕大部分都是吸收率極低的三價非血紅素鐵。

因此,大家可以在尊重自己飲食習慣的前提下選擇搭配,在日常膳食中注意合理選擇食物。保證血紅素鐵的攝入可以事半功倍地保證自己的鐵營養。

對於素食者,如果你們從來沒有接觸過營養學,建議你們尋求專業營養師的幫助指導,以更好地預防營養性缺鐵性貧血。


參考文獻:

[1] 翟鳳英, 何宇娜, 王志宏, 等. 中國城鄉居民膳食營養素攝入狀況及變化趨勢[J]. 營養學報, 2005, 27(3): 181-184.

[2] 中國營養學會.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速查手冊 [M]. 北京; 中國標準出版社. 2013.

[3] Ma G, Jin Y, Li Y, et al. Iron and zinc deficiencies in China: what is a feasible and cost-effective strategy?[J]. Public health nutrition, 2008, 11(06): 632-638.

[4] Monsen E R. Iron nutrition and absorption: dietary factors which impact iron bioavailability[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 1988, 88(7): 786-790.


——更新——

根據評論區 @沈夏冰 的提醒,再加幾點:

(1)紅棗、菠菜、花生米的紅皮,都不「補血」,原因也是因為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的三價非血紅素鐵吸收率極差。

(寫到這兒又想起來,就我校附院急診科門口旁邊的小賣部,牆上就貼了一廣告,說他們賣的花生可以升血紅素、升白細胞,每迴路過都感覺哭笑不得。。。看來人民群眾的確是對食物寄託著很多不理智的希冀啊 _(:3」∠)_ )

(2)不知道阿膠是否含有血紅素鐵。如果阿膠真的是「水煮驢皮」,那麼以我對動物皮的營養成分的了解,基本是不會有什麼鐵了。建議各位把買阿膠的錢省下來,拿去買二兩豬裡脊肉,便宜好吃又補鐵,多實在~

另外還想到一點:

(3)貧血的原因很多,失血過多、造血不行、溶血太嚴重都可能,造血不行下也分骨髓自己造血能力不行的鍋和你膳食沒吃夠/吸收不夠的鍋。

就算這口鍋真的就是扣在膳食上了,也就是營養性貧血,也還要分為缺鐵性貧血、維生素B12缺乏性貧血、葉酸缺乏性貧血、蛋白質營養不良等導致的貧血。

自己貿然「補血」前,建議請先就醫,搞清楚自己:

  • a)是不是貧血;
  • b)是不是營養性貧血;
  • c)是不是膳食鐵營養不足導致的貧血;

之後再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規範的治療。


身份證號最後一位是該身份證的校驗碼,如果出現X,該X並不是英文字母X,而是羅馬字母X,代表數字10。

1-28更新:

這裡順便普及一下我們的身份證號碼到底包含多少信息?

身份證號的構成:

地址碼

(身份證前六位)表示編碼對象常住戶口所在縣(市、旗、區)的行政區劃代碼。

生日碼

(身份證第七至第十四位)表示編碼對象出生的年、月、日。

順序碼

(身份證十五到十七位)為同一地址碼所標識的區域範圍內,對同年、月、日出生的人員編訂的順序號。其中第十七位奇數分給男性,偶數分給女性。

校驗碼

(身份證最後一位)根據前面十七位數字碼,按照ISO7064:1983.MOD11-2計算出來的校驗碼。作為尾號的校驗碼,是由號碼編製單位按統一的公式計算出來的,如果某人的尾號是0-9,都不會出現X,但如果尾號是10,那就用X替代,因為如果用10作尾號,此人的身份證號碼就變成了19位,為了身份證號碼數位的一致性,用羅馬字母X替代10。


校驗碼具體的計算方法:

1、將前面的身份證號碼17位數分別乘以不同的係數。第i位對應的數為[2^(18-i)]mod11。從第一位到第十七位的係數分別為:7 9 10 5 8 4 2 1 6 3 7 9 10 5 8 4 2 ;

2、將這17位數字和係數相乘的結果相加;

3、用加出來的和除以11,看餘數是多少;

4、餘數只可能有0 1 2 3 4 5 6 7 8 9 10這11個數字。其分別對應的最後一位身份證的號碼為1 0 X 9 8 7 6 5 4 3 2;

5、通過上面得知如果餘數是2,就會在身份證的第18位數字上出現羅馬數字的Ⅹ。如果餘數是10,身份證的最後一位號碼就是2;

例如:某男性的身份證號碼是34052419800101001X。我們要看看這個身份證是不是合法的身份證。

首先:我們得出,前17位的乘積和是189

然後:用189除以11得出的結果是17 +2/11,也就是說餘數是2。

最後:通過對應規則就可以知道餘數2對應的數字是X。所以,這是一個合格的身份證號碼。


文字、例子來源百度百科,百度知道等網路資源

2-2更新:評論區有知友表示被繞暈了,不知道校驗碼具體怎麼算的,我只想說:這是送分題
啊,同學們!不要被各種專業的符號,代碼,公式給嚇到了,在這裡我們只需明白兩點:第一,身份證前17位數對應的係數是固定的,分別為:7 9 10 5 8 4 2 1 6 3 7 9 10 5 8 4 2 ;即,用你的身份證第一位去乘7,第二位乘9,第三位乘10,以此類推。我們得到17個乘積,求和,除於11,得到餘數。比如在我們的例子中,該過程為:

3*7+4*9+0*10+5*5+2*8+4*4+1*2+9*1+8*6+0*3+0*7+1*9+0*10+1*5+0*8+0*4+1*2=189

189/11=17。。。2 即餘數為2

第二點:每個餘數對應的校驗碼是固定的,學術上一般稱之為「查表可得」(手動斜眼),餘數0-10對應的校驗碼分別為1 0 X 9 8 7 6 5 4 3 2 ,那麼我們「查表可得」,餘數為2的校驗碼是X。


我在知乎TL上看到了推送的 @朗博的答案(或直接跳轉有哪些一般人不知道的常識? - 朗博的回答——此鏈接因「不規範轉載」而被知乎建議修改;在另一個問題下的回答依然與原答案一樣,請點這裡跳轉:有哪些很有意思的冷知識? - 朗博的回答)。

首先很感謝這位知友和大家分享性方面的常識。不過很遺憾,答案中謬誤太多,需要配圖一一指出。於是我另開了這個回答,在此僅作為討論用。

※古埃及篇

第一:

2. 古埃及原始生殖崇拜。
古代埃及的女性的初夜獻給牛。所謂「金牛」據說這是生殖之神奧色里斯的化身。凡「金牛」出身,祭司們就把它小心飼養,等四個月頭,就送進「金牛廟」。
下圖的雕像就是奧色里斯,現在去埃及旅遊時候別忘了帶回一個。

正巧我對古埃及歷史頗有興趣,而朗博朋友在這段文字下配的圖,是錯誤的:

這幅圖的原圖出自維基百科Golden calf,即聖經·舊約中的金牛犢。

金牛犢(希伯來語:??? ?????)是當摩西上西乃山領受十誡時,以色列人製造的一尊偶像。根據希伯來聖經的記載,金牛犢是亞倫製造,以取悅以色列人。在希伯來語中,這一事件被稱為「Chet ha"Egel」(??? ????)或「金牛犢的罪」。


對聖經故事略知一二的朋友就明白,金牛犢是亞倫搜集了以色列人自發捐獻出來的金首飾,鑄成的一尊異教神像。而看這幅圖裡人們的穿著,以及白色高帽,明顯不是古埃及人的裝束。

第二:

古代埃及的女性的初夜獻給牛。所謂「金牛」據說這是生殖之神奧色里斯的化身。

首先,古埃及的僧侶是否有行使初夜權的權力,我還沒在具體可信的文獻上找到;但我非常肯定——奧色里斯(又譯為「奧西里斯」)根本不是古埃及神話的中的生殖之神,而是冥王。

古埃及神祇眾多,其中最重要的九柱神里,奧西里斯便位列其中。他是掌管陰間的冥王,同時也是農業之神。奧西里斯的特點是綠皮膚,彎杖與連枷是他的象徵,妻子則是著名的女神伊西斯(《尼羅河女兒》漫畫中,女二號愛西斯的名字即來源於「伊西斯」,可以認為是不同的譯法)。

上圖為維基百科中奧西里斯的畫像,古埃及壁畫與雕塑的形象與此相類似。而這位古埃及的冥王殿下,從來就沒有與公牛有任何的關聯

我覺得您可能是把阿匹斯弄混淆了——古埃及有一尊次要神,為公牛形象,就是阿匹斯(Apis).

阿匹斯公牛崇拜在孟菲斯地區最為盛行,在那裡有獨立的神廟供養著一尊阿匹斯公牛。只有當這隻公牛死去後,它會在文獻上記錄,更會浮雕刻在神廟的牆壁上。然後再選出下一尊阿匹斯公牛。養到四個月就送進金牛廟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阿匹斯公牛與奧西里斯冥王在後期扯上關係,是通過卜塔,不過那就是另一個獨立的故事了)。

我查了很多資料,包括古埃及的初夜權、阿匹斯公牛崇拜的祭祀,根本沒有任何文獻記錄指向需要獻祭處女與阿匹斯公牛交媾這一說法,唯一的出處是中文網頁上極其雷同的結果:

假如您是從這些地方看到的,請千萬別相信——十有八九是有人為了博眼球蹭點擊率而胡謅的。

第三:

國王的王妃,也和最高的僧侶共寢三天

很遺憾,這也是站不住腳的,因為古埃及沒有「僧侶」,只有「祭司」。鑒於古埃及的多神體系,一開始是不同的地區各自崇拜各自的神袛,爾後美尼斯統一埃及,國王(即法老)開始推行主神制,逐漸有了統一崇拜的神袛。不同時期,主神的身份是不一樣的。

法老被認為是神的化身,一般都具有神的特性和神的名字,比如阿蒙霍特普、圖坦卡蒙都是用阿蒙神的名字作為自己名字的一部分的。他們既是神王,擁有行政、司法和軍隊的最高權力,同時也是其主神的大祭司——法老自己就是大祭司。


王妃與大祭司共寢三天當然沒問題,就算共寢三年也沒人指摘,她們本來就是法老的女人啊。


此外,法老之下管理主神祭祀的祭司稱為「維西爾」,相當於宰相。維西爾擁有國家第二大權力。有的時候當他們權力夠大時,就會篡權成為新法老。拉美西斯一世便是這麼「登基」的。但是,古埃及歷史上並沒有將王妃的初夜圈交給維西爾這種荒謬的說法。


最後,如果想要對古埃及歷史文化有基本了解,除了各種百科全書外,也誠摯地推薦您讀一讀《亡靈書》:

不免有晦澀之處,但很全面。一些古埃及的基本常識,在這裡都能讀到。這樣當您再看到網上一些明顯是在胡說八道的言論時,就不會再輕易地相信了。


※古印度篇

第一:

3、古印度原始生殖崇拜。
印度史詩《羅摩衍那》記載,印度教大神濕婆與妻子烏瑪做愛時,一次就達100年之久,中間從不間斷,精液噴洒成恆河,孕育了印度文明。各位知友看到這裡,不知有何感想,大神就是大神,我等凡人望塵莫及呀。

底下圖片是著名的印度的克久拉霍性廟,這個雕像反映大神濕婆創造世界的壯舉

首先,這處雕像很有名,是卡朱拉侯神廟(克久拉霍性廟)沒錯;但是請您相信,它描述的絕不是濕婆和烏瑪,而是出自於古印度的一本著名性愛書籍——《愛經》( Kama Sutra)。書中講述了許多性技巧,以及如何享受愛的方式。跟濕婆和烏瑪半點關係也沒有。

就是這本書,翻譯得還不錯,值得一讀。《愛經》也可以翻譯為《欲經》(梵文:???????? , Kāmasūtra),其內容分為以下幾部分:

1. 總論(共4章):概括介紹愛和性愛,性愛在男人生活中的地位,以及女人的種類。
2. 性行為(共10章):詳細介紹了接吻,各種前戲,性高潮,各種做愛姿勢,口交以及三角家庭等,描述了64種性行為。
3. 男人追尋配偶(共5章):包括求愛和結婚。
4. 妻子(共2章):妻子應有的行為。
5. 人妻(共6章):主要討論勾引。
6. 交際花(共6章)。
7. 如何吸引異性(共2章)。

卡朱拉侯神廟的雕塑群所表現的正是這部書中的內容。雕塑的人像也不是什麼濕婆或雪山女神,就是普通的塵世凡人而已。

作為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濕婆的形象非常有特點——他的髮髻很高。如果您對印度神話的了解並不只是停留在網路的碎片知識上,就不會面對一尊常見的普通人雕塑,而把他誤認為是大神濕婆了。

同時,您可能不太了解古印度的典籍:《羅摩衍那》講述的並不是濕婆與烏瑪的故事,而是拘薩羅國王子羅摩(Rama)和他妻子悉多(Sita)的故事。季羨林和黃寶生翻譯過這本書,也推薦您看看,鏈接在這裡:羅摩衍那(一) (豆瓣)。

《季羨林全集》中也可以讀到這部史詩,它真的和濕婆與性愛沒有什麼關係。我猜測是網上有人隨意照了幾張圖片、搜了幾部印度名著,然後湊在一起隨意寫寫,但這樣會誤導不明真相的人們。也請您不要隨意相信它們。

要對古印度的宗教文學有所了解,與其在網上搜索一下道聽途說的閑話,不如自己親力親為,讀一讀這些浩瀚的經卷:《吠陀?》《奧義》《往世書》。

歷史不是野史,它由人書寫,但並不是任由人在胡編亂造。無知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這是謠傳不可信,卻刻意傳播錯誤的信息和知識,對並不了解歷史的人將造成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


※日本篇

恕我直言,可能是日本某些文化在當今社會盛行的緣故,導致人們對其有了先入為主的印象。可是,您提到的許多日本歷史和習俗都存在著謬誤,請允許我稍後一一指出。

第一:

本神話中第一任天皇神武天皇(傳說中徐福)的皇后,名叫「女陰」。用性器官名稱作自己名字的神仙,這也太直接了吧!女陰皇后的父母也堪稱情種。她的父親,第一次見到她的母親就被她迷住了,他按捺不住滿腔激情,就啪啪啪了,生下了女陰。

神武天皇是徐福的說法,不知是從何處得來的、缺乏證據的結論。然而,根據《古事記》與《日本書紀》記載,並非如此:

天照大神之孫瓊瓊杵尊下凡於九州日向的高千穗山峰,與木花開耶姬生了火降芹命、火明命和彥火火出見尊。其中彥火火出見尊娶海神之女豐玉姬,生了鸕鶿草葺不合命,然後鸕鶿草葺不合命又與玉依姬生了五瀨命、稻飯命、御毛沼命、若御毛沼命,其中若御毛沼命即日後的神日本磐余彥,即神武天皇


可見,根據古書記載——神武天皇是天照大神的血脈無疑——和徐福沒有關係。

再者,神武天皇的皇后是媛蹈鞴五十鈴媛命(日語:ヒメタタライスズヒメ),父親是事代主,母親是玉櫛媛,別名勢夜陀多良比賣((日文)セヤタタラヒメ)。事代主與玉櫛媛並沒有一見即合。這個故事,維基百科上是這麼介紹的:

神武天皇完成東征大業後尋求皇后,大久米命告訴他一個故事:三島湟咋之女勢夜陀多良比賣(即玉櫛媛)是個沉魚落雁的美女,大物主神立刻被她吸引,化作紅色之箭,趁勢夜陀多良比賣大便時順溝流而下,刺向其女陰。勢夜陀多良比賣大驚並立刻回家,將箭矢置於床邊。箭矢變回大物主神,與勢夜陀多良比賣結婚,並生下富登多多良伊鬚鬚岐比賣命((日文)ホトタタライスキヒメ)。按「富登((日文)ホト)」乃女陰,惡其難聽而改名——這位富登多多良伊鬚鬚岐比賣命,就是媛蹈鞴五十鈴媛命,神武天皇的皇后。

以上是神話中的傳說。事實上,根據《大日本史卷之七十四·列傳第一·后妃一》中記載,神武天皇的皇后乃是美貌且出自名門,才被神武天皇召入後宮的:

神武媛蹈鞴五十鈴媛皇后,事代主命大女也。母曰玉櫛姬。庚申歲八月,帝將立正妃,廣求華胄。時或奏以:「後,國色之秀。」帝悅。九月,納為芷正妃。【○古事記曰,天皇求可立為後者,大來目命薦後。後偶與群女遊於高佐士野,大來目以歌諷天皇自擇。後立於群女之前。天皇答歌,寓悅後之意。大來目通此意於後,後許諾。時後家於狹井河上,天皇即往其家,一宿而還。帝即位元年正月,立為皇后。生彥八井耳命、神八井耳命、綏靖帝。【○彥八井耳命,據古事記。】綏靖帝即位,尊曰皇太后。【日本紀。】

沒錯,這些文字資料在網上都可以找到。既然如此,您不應該在明知有正史的情況下,刻意地選擇忽略,並以沒有出處、根據、嚴謹的論證結果、有明顯誤導作用的文字來回答。畢竟這道題目里問的是「常識」,而並非賺眼球搏出位的「野史」。

關於日本的人的起源,和日語的來源,知乎上已有不少嚴謹認真、有理有據、且出處可考的回答與專欄文章,我認為這才是值得一讀的:

日本人的起源是哪裡? - 安森垚的回答

2.日本人和日語到底是哪裡來的 - 一般人不知道的「常識」 - 知乎專欄

如何評價「日本無信史」這句話? - 華老栓的回答


第二:關於和服,這是您回答中的另一處重災區。

拿日本和和服為例子,直接從網上扒下來的,真實與否,有待考證:日本人好戰,幾乎所有的少壯男丁都被徵召去當兵打仗,所以人丁越來越少。當時一個國主就出了一個國策,讓所有的男人不論何時何地都可以隨便跟任何女人發生關係,以此來保持人口的出生率。日本女人都習慣了「無論何時何地」的那種方式,乾脆就背著枕頭、被單出門,後來就有了所謂的「和服」,當然裡面不穿內褲了。

(和服這一段,直接引用網上,和服功能是有可能,但是日本人名字有點胡扯,不能信。引用只為了嘲笑小日本,給大家開個心。)

知乎上其實早有答案特別澄清過——女性和服背後的那一條看似「枕頭」「被單」的物體,其實是和服的腰帶啊!它就是一條寬而長的裝飾束帶,根本不是提供任何就寢作用的枕頭。網上類似的胡謅很多,流傳亦廣泛;但胡扯就是胡扯,千萬當不得真。


請看您貼的這張圖片:左邊的女孩是位舞妓(Maiko),右邊的女性是位藝妓(一般應該叫做Geisha)。

評論區有朋友問:究竟是藝妓還是藝伎?藝妓是正確寫法(日語:芸妓、芸者),中文或作藝伎。日本各地對藝妓的稱呼不一樣:關東地區稱為「芸者(げいしゃ,Geisha)」,見習階段稱「半玉」、「雛妓」;關西地區則稱為「芸妓」(或寫為「芸子」,皆讀為げいこ,Geiko)」,見習階段稱「舞妓(或寫為「舞子」,皆讀為まいこ,Maiko)」。

圖上標註的Darari Obi,橙色的、懸垂到腳踝處的兩條,即是舞妓的腰帶,織金綉銀、華麗非常。岩崎峰子在《真正的藝妓回憶錄》里對舞妓的腰帶是這樣描寫的:

舞妓和服用一根長長的腰帶束著,大概20英尺長(約合)6米,腰帶系在身後,兩個帶擺向下垂著。我的腰帶絕對是件藝術品,它歷經三年才製成。整個腰帶有20英尺長,由手工織緞做成,上面綉有柔和而明亮的金色楓葉,花費了上萬美元。

讓您會產生「枕頭」誤會的,大概就是右圖藝妓的腰帶了。

和服沒有紐扣,長度都一樣,穿著時需要根據具體穿著者的身高把多餘的部分折起來,然後束上腰帶做固定用。這也是為什麼許多體驗過和服的姑娘說腰帶勒得呼吸都困難的緣故。腰帶打結正巧在身後,而和服腰帶結有許多中專業的打結方式(太鼓、文庫、立矢、鷲草)。

最常見的一種,就是太鼓結,維基百科上也說——因形狀緣故,有時會被華人戲稱「便當盒」或「枕頭」 ——只是戲稱,根本不是枕頭好嗎!某些人為了惡意抹黑,才編造出這麼一個荒謬的說法。

太鼓結的系法:袋帶的系法(二重太鼓結的系法)


第三,關於浮世繪。

它並不只是「日本春宮」的代名詞,而是泛指一種日本繪畫藝術的形式——錦繪(也有手繪)。浮世繪就是描繪世間風情的畫作,「浮世」即當代、塵世的意思,題材眾多,美人畫只是其中之一。還有許多與情色完全無關的著名作品,比如富岳三十六景、比如歷史畫、比如風雅的花鳥繪。張佳瑋曾寫過一篇專欄,有興趣的朋友敬請移步:美人淫亂起來,該是什麼樣 - 張佳瑋寫字的地方 - 知乎專欄。

您提到的《古事記》是這樣記載日本起源的:

起初世界上只有伊邪那歧和伊邪那美兄妹倆,他們肩負著創造日本的任務。伊邪那歧站在懸於天空的浮橋上,拿著一支巨大的長矛攪動海水,當他把矛提出來的時候,一滴海水從矛尖上滴落,形成一個小小的島嶼,這個島嶼就是日本。兩位大神,立即降臨小島。那歧很奇怪那美的身體,伊邪那美說,自己的身體是一層層建造出來的,除了一處沒有長好外,已經成形。伊邪那歧聽罷,表示自己的身體剛好長多了一處,他想用這多出來的一處補上伊邪那美缺少的,然後建造出二人的國土。伊邪那美同意了他的提議。二神開始交媾,生出了日本眾多神仙以及日本諸島。所以性就成了日本創建的最根本原因。

浮世繪對二位大神的形象刻畫,很藝術吧!

明顯的兩處錯誤:

第一,伊奘諾尊(即伊邪那岐命)用「天之瓊矛」伸入海中攪拌,提起時,矛尖滴下的水凝聚成島,稱「磤馭慮嶋」(此據《日本書紀》),《古事記》則作淤能碁呂島——淤能碁呂島只是一個小島嶼,並不是日本。當二神結為夫婦後,才逐漸生產出了「八大洲」及多個海島,請不要誤讀

第二,您把浮世繪上刻畫的兩位大神給弄錯了——他們可不是伊邪那岐命與伊邪那美命二位生出日本諸多島嶼的神袛,而是葛飾北齋所繪的《萬福和合神》!原作請看下圖:

(圖片來源:http://jahsonic.tumblr.com/post/4716349870/manpuku-wagojin-the-gods-of-intercourse-c1821)

睡前準備更新,結果發現朗博的原答案沒有了,變成「回答建議修改:不規範轉載」。答案我沒有截圖保存,現在也無法再就圖片接著一一指正。如此,最後談談我尚存的幾點印象:

一、您從華夏收藏網(?)上貼了一副繪有浮世繪春宮圖的瓷盤圖片,並稱這是描繪《古事記》的內容,我認為配圖是錯誤的。那隻瓷盤一看就是現代的仿品,浮世繪亦印得很粗糙,主題是極其常見的江戶風春宮畫,很可能是吉原游女與客人在交歡(這主題太常見了),可以肯定與《古事記》沒有什麼關係——葛飾北齋、喜多川歌麿等畫過太多類似的作品。

二、您對日本「夜這」這一風俗的介紹中存在著不妥之處。知乎的這個答案,相對而言要嚴謹得多,可信度也更高,請希望了解相關知識的朋友移步:

日本歷史上的一些性風俗性文化究竟是怎樣的? - 林作成的回答

三、您對一位日本選手的姓氏「我孫子」肆意嘲諷,這種行為是在侮辱人,並且,有關這個姓氏來源的相關背景,知乎上已經有問題和詳細的答案了:

日本姓氏「我孫子」是怎麼來的? - 日本文化


基於外界原因,看不見您的原答案了,因此對其中謬誤的討論也只能到此為止。

截止目前,我已指正了您在古埃及篇中的基本全部錯誤,古印度篇中的絕大部分錯誤,日本篇中的一部分錯誤。事實上,您的中國篇內容也有數量巨大的謬誤與曲解,我不打算指正,因為相信知乎上有許多更專業的人士會另開答案詳細解釋的。其他的章節,諸如印第安文化篇中的錯誤,已印象模糊,就不再這裡展開了。

最後,衷心地希望您能聽一聽幾句肺腑之言:

1)學海無涯,每個人的知識面都很有限,我亦如此。無知並不可怕,完全是可以通過努力學習、虛心求教、踏實鑽研來彌補。真正可怕的是明知道是錯的而拒絕承認,以及刻意傳播無知,用掩耳盜鈴的態度和荒謬不可信的謠傳來誤導他人。

2)歷史不是野史,應該用嚴謹的態度來看待。學術界從來都歡迎新觀點、新思路、新解讀,但這和想當然地信口胡謅完全是兩碼事,您需要系統的知識、嚴密地推論、可靠的證據來支持您的觀點——這是基本常識,與枯燥乏味無關。

3)常識不是寫段子,應該經得起推敲、站得住腳。知乎是一個自由的網路平台,我們可以在這裡各抒己見,卻並不代表能夠隨意傳播極具誤導性的謬論。這裡的每一個答案,都可能被數以千計的網友看到,請對自己負責,也請對看不見的他人負責

4)枯燥、乏味並不是可以隨意編造篡改歷史的藉口,趣味性也不是能夠對嚴謹的歷史知識任意曲解的擋箭牌。尤其是一些您明知道是錯的觀點、卻還依舊為了博讀者一笑放在這個問題下,這是不合適的。

5)對某個國家,和它的歷史文化,您有持自己主觀態度的權利,卻沒有惡意污衊、貶低、造謠、侮辱它的資格。從您原答案的語氣和遣詞造句里,可以非常明顯地看出,您對日本存在著相當大的偏見,文中處處流露出輕蔑的態度。在此,衷心地希望您以後不要將這種偏見和態度帶到嚴謹的歷史研究中——這畢竟是歷史,不是單純地宣洩情緒。

以上。

—FIN—


在自由泳比賽中,選手可以用蛙泳、仰泳、蝶泳或狗刨等各種泳姿參賽……

實際上,自由泳並不算一種泳姿,選手可以用任何姿勢參加該項目,是真正的「自由」游泳比賽。自由泳中常見的姿勢實際叫「爬泳」。只是由於爬泳、蛙泳、仰泳、蝶泳四種泳姿中,爬泳速度最快,所以參賽者為了取得好成績自然都會選爬泳,久而久之,大家就混淆了爬泳和自由泳的概念,誤把自由泳當成一種「不自由」的、動作精確又繁瑣的泳姿了,爬泳也沒必要單獨作為一種泳姿設立比賽項目了。

這個知識生僻到什麼程度呢?別說「一般人」不知道,連央視知名體育解說員都不知道……2006年多哈亞運會女子自由泳800米決賽中,日本選手矢野友理江採取了打兩下爬泳腿、打一次蝶泳腿的姿勢,並取得了冠軍。直到她站上冠軍領獎台上的那刻,韓喬生老師都在質疑人家是不是該被判犯規。。。大家可以找一下當時的直播視頻……不過韓老師天生萌物,犯這種錯誤也不奇怪。

下附國際泳協(FINA)發布的比賽規則截圖。規則也規定了例外情況:在個人混合泳或混合接力賽中,自由泳環節可以選擇蛙泳、蝶泳、仰泳之外的任何泳姿。

這種不限泳姿的自由比賽,給人類游泳技術的發展留出了很大空間,說不定哪天某個世界級名將開發出了新的游法,找到了人類在水中高效突進高效減阻的新姿勢新技術,之後專業運動員紛紛效仿並最終普及到大眾,人類將再一次突破運動能力的瓶頸,創造新的極限……


汽車的車輪,也就是輪輞,在實際駕駛中,是通過摩擦力和輪轂相互作用的,而非很多人想像的那樣,靠螺栓傳遞力。


----------------------------------------------------------------------------------------------------------------------------------------------------------------------------------------------------------------------------------------------------------


輪輞,也就是車輪或者車圈,是這貨:

輪轂是他:

輪轂連著懸架,同時帶著剎車盤,如果是驅動輪還帶著傳動軸。

輪輞通過螺栓和輪轂結合:

通過螺栓連接上之後,局部放大看是這樣:

在很多人的概念中,螺栓起到的作用是傳遞輪轂和輪輞相互作用的力。

比如入下圖所示,輪輞如果要向下帶動輪轂,螺栓會受到力F並且有被掰彎的趨勢,所以螺栓要很結實。事實是,螺栓確實要很結實,但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

實際中,螺栓起到的作用是盡最大可能壓緊輪轂和輪輞,從而讓他們的接觸面S產生的摩擦力來完成輪轂和輪輞之間的全部相互作用。螺栓本身只受拉力,也不會有任何被掰彎的傾向。

----------------------------------------------------------------------------------------------------------------------------------------------------------------------------------------------------------------------------------------------------------

有時候想到,你加減速需要的扭矩,還有你懸架上下顛簸傳遞的力(上百公斤),靠的都是四個手掌大區域上的摩擦力在傳遞,也是挺有意思的。


下回你看到車軲轆上的幾顆螺栓,會記得他們真正的作用了嗎?

------------------------------------------------------------------------------------------------------------------------------------------------------------------------------------------------------------------------------------------

有些還不明白的朋友,其實問題很簡單。下面這個圖應該很熟悉,在受到拉力F的作用下B會帶著A一起向右運動。顯然,如果F太大了,A就會脫落B。

如果把A和B用螺栓固定在一起(紅色部分),那麼如果螺栓壓緊他們的力(預緊力)足夠大(橘紅色部分),F再大,B也能帶動A一起運動。因為此時接觸面S能夠產生出足夠大的摩擦力f。

注意,靜止時紅色螺栓只受橘紅色拉力,因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物塊A和B只受橘紅色壓力。當出現F時,A和B的接觸面S由於有螺栓預緊力的「加持」,所以會產生摩擦力f。


所以說此時B帶動A向右加速不是靠螺栓在傳遞力,而是因為有螺栓壓緊了A和B所以A/B之間有足夠的(潛在)摩擦力讓B帶動A。同時,顯然螺栓預緊力越大,f的最大值就越大。


這裡面的A和B就分別是輪轂和輪輞。

------------------------------------------------------------------------------------------------------------------------------------------------------------------------------------------------------------------------------------------

對於分不清輪轂和輪輞還來評論里罵的,上面我已經用中國話說的很清楚了。看不懂中國字就回小學,或者去治眼睛。

再在評論里嚇逼逼,我直接刪。

------------------------------------------------------------------------------------------------------------------------------------------------------------------------------------------------------------------------------------------

評論里的小夥伴說得對,我就是抖個機靈還被你們識破了。我就是想起了大三的機械設計考題而已:) 不過在那之後我確實每次看到車輪上的螺栓都會想到這個點。

------------------------------------------------------------------------------------------------------------------------------------------------------------------------------------------------------------------------------------------

相關的經歷在生活中印象最深的事情是,輪胎被扎破了要換備胎,螺栓都卸下來了車輪怎麼也弄不下來。我當時想的就是估計是壓得太緊時間太長車輪和輪轂粘在一起了(因為足夠平滑的兩塊金屬被壓緊,就足以產生原子力了,即使拆掉螺栓的預緊力也還是能提供一部分靜摩擦力),然後就把撐著車身的千斤頂一點點放下,讓車輪再次逐漸開始承重,可是車輪接地之後還是粘在輪轂上,直到千斤頂卸了相當大一部分重量,車輪才咣當一下自己脫落。

看了一下接觸面,不要太光滑平順。


自殺去醫院搶救是不能刷醫保卡的!

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生命,自殺死了多虧啊,萬一沒有當場死掉,要搶救還得自費,簡直虧大了!

PS:由於自殺是自費搶救的,自殺的人可能和家庭關係也不一定很好,有時候家裡面還會為了誰來付錢吵起來…咳咳…自殺到後來還要看家人臉色…

同理,還有交通事故、鬥毆、吸毒、酗酒這種來,醫院的都是不能刷醫保卡的,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自己,別沒事瞎折騰~


前段時間接受cctv的採訪,談論話題是中國的手遊行業。在講了國內一大堆現狀和分析以後,央視記者問了我一個問題,「那麼國內手游的龍頭公司,在規模上和全球的龍頭公司比,還有多大差距呢」

我當時一愣,馬上意識到這個常識可能主要是行內人知道,於是告訴她,「從去年來看,手遊行業全球收入第一的是騰訊,而收入第二的則是網易……」

唉,記者同學,不要聽風就是雨啊


分享幾個音樂方面的冷知識吧~想到哪個說哪個~

1.小學語文課本上那個關於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的故事是編的。這首奏鳴曲並沒有標題,《月光》是後人根據其意境取的名字。本身跟月光沒有關係,「看著窗口撒進的月光而創作的」就更是無稽之談了。
PS:德彪西的《月光》是真的在表現月光。

2.古琴這條不夠嚴謹,有很多知友提出塤、編鐘等。所以這條修改為:

雖然我們把二胡、琵琶、揚琴等都稱為民樂器,但它們都不是真正屬於漢民族的樂器。二胡是北方游牧民族傳入中原的,琵琶是從西域來的,揚琴是從波斯來的。

古琴才是真正起源、成熟、發展都在漢民族的樂器。

這裡要更正原回答的一點是,起源於漢民族的樂器,古琴並不是唯一。但是因為一般人的觀念里,揚琴琵琶都是中國樂器,但其實它們是從國外傳進來的。

來自知友@明非在評論中補充~
古琴據說是舜所作,原有五弦,文王為紀念長子伯邑考增設一弦,有憂怨之音,武王伐紂為鼓勵士氣再添一弦,有殺伐之音。

3.雖然西方音樂大多使用十二平均律而中國民間樂器多用純律或五度相生律,但全世界第一個研究出十二平均律的人是明代的朱載堉

4.清朝的年代大約是從1644年到1911年。而西方音樂的發展,1644年大約是巴洛克時期,1911年已經進入了現代音樂時期。這是個什麼概念呢?通俗點來說,巴洛克時期就是巴赫的那個時期,而巴赫被稱為「西方音樂之父」(雖然之前還有中世紀和文藝復興但一般大眾對於西方音樂的了解從巴洛克開始就夠了)。既然巴赫被稱為西方音樂的爹,姑且就認為在清朝開始的時間點,西方音樂這個萌孩子就出生了吧。接著來到了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的「古典主義時期」,再來是肖邦舒伯特施特勞斯的「浪漫主義時期」,再是進入了浪漫主義後期的印象主義,最後來到了1911年的現代音樂。

用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在這300多年裡,西方音樂由爸爸——兒子——兒子的兒子——兒子的兒子的兒子——兒子的兒子的兒子的兒子,已經五代了。

用一個形象的比喻,在這300多年裡,西方音樂經歷了無欲無求——禁欲主義——恣意縱慾——超脫慾望——發瘋

再打個更通俗易懂的比方,西方音樂的發展軌跡已經經過了唱給神聽——不太好聽——非常好聽——小眾覺得好聽——根本沒法聽的過程。

而以上這一切!都只經歷了一個清朝的時間!!

一個清朝啊同志們!還記得上一條說世界第一個研究出十二平均律的人是明代的朱載堉嗎?巴赫寫出《十二平均律曲集》是在朱載堉之後100多年的事了~

僅僅用了一個清朝的時間~西方音樂就經歷了從步入正軌到發展到巔峰再到變化的過程,而中國的音樂,則幾!乎!什!么!都!沒!干!

痛心啊。。。

ps:說完全什麼都沒幹也不對,畢竟戲曲和民間音樂、民歌等都還是有一定的發展,但都不成體系,並且沒有成系統的記錄方式和傳承方式,大多還是依賴口口相傳,那真是說失傳就失傳啊。。並且和西方音樂的發展比起來。。民間音樂的這點成果。。真的是太微不足道了。。

5.現代鋼琴是下面一排白鍵,上面細的一排黑鍵。但是古鋼琴黑白鍵是反過來的,甚至有鍵盤全黑的鋼琴。至於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樣。。大概是因為黑色看不太清楚吧。。= =

—————2月29日更新————
謝謝大家的點贊~有人喜歡我就再更點兒吧~

6.「交響曲」和「交響樂」其實是兩種不同的概念,沒搞明白之前常常被混為一談,甚至很多專業搞音樂的人都不一定分得清楚。

交響曲嚴格意義上指的是一種固定的四個樂章的交響樂。更多的是一種曲式結構的意義。換句話說,「交響樂」是一個大的範疇,它更強調的是各類樂器以「交響」的方式進行演奏的一種形式。「交響曲」是交響樂的一種。交響樂除了包含交響曲外,還包含了協奏曲、交響詩等。

可以說,交響曲是交響樂的真子集。

7.交響樂隊中敲三角鐵的那個人不是專門敲三角鐵的,打大鑼那個人也不是。吹短笛的通常是吹長笛的兼的。

8.評論里有人問我就更新在這裡啦,這知識不太冷但是確實很多人分不清。

古箏和古琴不是同一件樂器。
古琴是這樣的

古箏是這樣的

可以看到古箏是有琴碼的(弦中間那一個個的小塊塊),古琴沒有。

古琴只有七根弦,古箏有二十一根弦。

演奏古箏時一般就用它本身依靠琴碼形成的固定的音高,最多用揉弦產生一點點滑音。但是演奏古琴時要利用按琴上一個個白點位置的「徽位」來控制音高。

演奏的難度上,古琴比古箏難很多。演奏的音量上,古箏比古琴聲音大很多。

9.既然寫了就再寫兩個不冷門但是很多行外人士搞不明白的問題~

中提琴是大一點的小提琴,也是夾在脖子上拉的。大提琴是坐著架在腿上拉的,比小提琴和中提琴都大很多。貝斯或叫倍大提琴、低音提琴,是站著或坐在高腳椅上拉的,最大的那種,比大提琴還大一號,具體可以參照周杰倫的《比較大的大提琴》。

10.鋼琴五重奏不是五個鋼琴一起奏,是一個鋼琴加兩個小提琴一個中提琴一個大提琴,也就是弦樂四重奏的編製加一個鋼琴。

—————我開分答啦————
回答音樂相關和各種有趣的問題哦~

http://fd.zaih.com/tutor/590614940?utm_medium=590614940zhuge_referrer=http://590614940 (二維碼自動識別)


大胸女生經常被說下垂,然而大多數人其實並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下垂,今天我把史上最強關於下垂的內容都寫進這篇文章啦

大概在很多人眼裡,以下這些都是「下垂」。

然而,真的是下垂了嗎?

醫學上對於判斷是否下垂是有具體的定義的

大家可以判斷一下是否為下垂

那麼為什麼大家看到大胸經常會有下垂的感覺呢?

1、乳房的構造決定大胸會更容易「下垂」

乳房(胸部)主要由胸肌、乳腺、脂肪和韌帶組織構成,決定胸部大小的主要是脂肪。因此豐滿的胸部中佔比最大的往往是柔軟的脂肪。由於乳房沒有骨骼支撐,在地心引力的情況下,柔軟脂肪填充而成的大胸必然會存在一定程度「下墜感」,而決定下墜程度的,則與胸型特徵有很大的關係。

根據上表可以看到:

80D(36D)的單杯容量(文胸單個罩杯容量)是710cc

80D的雙乳重量是1300g(2.6斤)

單杯容量710cc是什麼概念呢?

一瓶家用大瓶裝海飛絲洗髮水,或者一個標準瓶的干紅葡萄酒都是750ml(等同cc),也就是說一個80D文胸罩杯的容量比一瓶葡萄酒略少一點(少40ml)。

雙乳重量1300g是什麼概念呢?

一個市場銷售的標準規格黃河蜜瓜的重量是1100-1300g,也就是說一個80D的胸相當於半個蜜瓜這麼重。

胸部越重,則地心引力越強,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會有我們眼中的「下墜感」了

2、胸型——有一種大美胸叫【紡錘胸】

根據胸部【底盤直徑】和【隆起高度】的比例關係,我們將胸型劃分為5種基本類型(6型為下垂胸,各個胸型都有可能下垂):

分類中第5種胸型「紡錘胸」,通俗來說就是形似紡錘的胸型,底盤小、隆起高,胸體較長,通常還有下半球更飽滿的特點。

大家通常說的「木瓜奶」,就是罩杯級別很大的紡錘胸,就像倆木瓜掛於胸前。

例如下面這個

為什麼紡錘胸往往誤解為下垂?

上圖是各個胸型慢慢下墜的各個形態,可以看到紡錘胸和其他胸型的下垂形態很相近

讓我們來看看同尺碼不同胸型的對比圖

由於隆起高,紡錘胸面臨更大的重力挑戰。

在「下墜就是下垂」的輿論誤導上,天生長長的形狀和不那麼飽滿圓潤的上半球,讓紡錘胸妹紙總是中槍成篩子。

而大多數的紡錘胸只是「仿垂」,並不是真的下垂。

如果你想讓紡錘胸不下墜,那恐怕只能離開地球,擺脫地心引力才行了。

實際上,只要你沒有狂虐自己的胸(比如嫌棄胸大每天裹胸、常年穿聚攏厚杯內衣、劇烈運動不穿運動內衣、過度減肥、孕期哺乳期不穿內衣或者擠奶餵奶時過度拉扯等作死行為),那麼年輕的女性胸部下垂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大眾理解中的大胸下垂,若是年輕的妹子,很有可能會是紡錘胸。

3、穿著不合適的內衣會加劇「下垂」

很多女生並不知道如何選擇內衣,最普遍存在現象之一是大家普遍穿著底圍過大,罩杯不足的Bra。

當大家穿75D覺得小了的時候,下一步的選擇很可能是80D而不是75E。其實尺碼中的數字代表的是下胸圍,除非是你突然胖了很多,否則不要輕易加底圍。因為穿著底圍過松的文胸,將破壞文胸的受力結構,失去應用的穩定承托效果,這種危害對於大胸來說會更為明顯。例如:

一個女生實際需要穿65G/30G,可是國內通常找不到她要的尺碼的,大部分品牌的導購就會拿出看家本領——罩杯不夠,底圍來湊——用店裡更大底圍尺碼的80D/36D給她試穿,然後愉快的完成了銷售。

大家可以看到——65G和80D的杯容和重量居然是一樣的。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按照內衣尺碼的規則,底圍大一碼罩杯小一碼的尺碼罩杯容量相等

因此65G、70F、75E、80D、85C、90B、95A都是在一個量級上的「姐妹碼」。

我們來看一個示意圖:

上圖中兩個人的胸圍數據是就是標準的65G和80D。雖然圍差的差異達到了7.5cm,但這兩人的胸其實是一樣大的,如此大的差異完全是由胸腔大小引起的,一個人的體型比較嬌小,而另一個人可能體型比較豐滿。

女生們注意啦!敲黑板,劃重點!

既然65G和80D乳量大小一樣,是不是65G穿80D的文胸也可以呢?

首先我們看看80D和65G的文胸有什麼差異:

上圖我們可以看到,兩個尺碼罩杯幾乎一樣,最大的區別在於底圍的長度不同,其他如肩帶位置、角度、長度以及下扒、耳仔等位置的差異不容易看出,此處不重點說。

這樣穿會有什麼問題呢?

穿文胸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為胸部提供承托對抗地心引力,同時穩定乳房避免運動損傷。而底圍是將文胸固定在身體上的關鍵一環,為整件文胸提供支撐力。

底圍過松時文胸是浮在身體上的,就如同一棟樓地基不牢會東倒西歪。

我們再先看看這個示意圖:

讓我們來看看實例

現實生活中,超過半數的女性都存在穿文胸底圍過大的問題,只是程度不同,這也是目前很多未育女性年紀輕輕就開始下垂、外擴的主因之一。

4、內衣尺碼不合適,從而導致運動內衣尺碼也選不對

研究表明,當我們進行劇烈運動時,胸部上下晃動可達到14cm,如果是胸部較小並且進行輕微運動的晃動也有4cm,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對懸韌帶造成損傷,一旦因為懸韌帶拉伸過度而造成的下垂,除了手術不可逆轉。

在我們的用戶中,有一個18歲的女生,她在一年內通過跑步減肥瘦了50斤,但是由於沒有穿著合適的運動內衣,她的胸完全下垂了,這種情況除了手術是無法恢復,我們都覺得很可惜。

有些妹子隨便穿件普通內衣就去健身房鍛煉,甚至還會去跑步,殊不知運動時保護不當更容易對胸部韌帶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加速胸部下垂。這裡提醒所有的女生,尤其是大胸的女生,一定要根據運動強度,選擇適當的運動內衣,保護好自己的胸部。

運動內衣選擇攻略如下

TIPS:

胸部豐滿的妹子,建議選擇分底圍和罩杯的高強度運動內衣

運動內衣在運動時將乳房壓住,是為了起到穩定作用,千萬不能當做日常內衣穿

5、睡覺也不要忘了抵抗引力

對於大胸妹子來說,平躺著睡胸會往兩邊掉,側著睡一邊胸會壓在另一邊胸上,趴著睡......更別想了,憋的喘不過氣來

那麼就需要一件神器——睡眠內衣

不是說睡覺不要穿內衣嗎?確實不要穿鋼圈內衣,但是睡眠內衣是無鋼圈的,通過特殊的剪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固定胸部,防止胸部皮膚拉伸過度。

普通的小背心可以代替嗎?

答案是不可以,普通小背心的版型結構剪裁是達不到固定胸部的效果的

小結:

國內的女生從小沒有接收正確文胸穿戴知識的途徑,大部分人第一件文胸是媽媽估摸著買的,或是導購比劃著拿的。

更為可悲的是,國內的內衣廠商大多是從出口代工轉型而來,沒有幾個真正懂內衣穿戴的,也沒幾個人真的關注自己的內衣用戶穿了會怎樣。因此造就了如今90%女性穿錯內衣的局面。

根據我們的調查發現,160cm左右的年輕姑娘們,大多數人需要65-70底圍,可普遍穿的是75、80底圍。大多數女生沒聽說過什麼是65底圍,小地方的姑娘們有的連70底圍也不曾見過,而GHI JKL這些罩杯就更別提了。

很多人真正需要的尺碼,在國內市場上幾乎見不到。因此我們發現,很多人弄清楚自己的尺碼後,會對自己所需要的罩杯字母感到驚訝。

收起你的驚訝,並且記住:

內衣是自己穿的,穿著舒服,保護乳房,保持胸型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出現了以下幾個問題,建議自查一下自己的文胸是否合適:

1、文胸底圍經常上跑,尤其是背後(後比)。

2、一抬手臂胸部就感覺要露出來。

3、總感覺肩帶松,收緊了之後過一會還是覺得松。

4、還很年輕,也沒生孩子,胸部越來越垂,越來越外擴。

5、胸型一年不如一年,越長越不好看。

如何測量?如何選碼?如何穿戴?建議女生們都看一下這些科普漫畫:

第一期 內衣尺碼測量篇

第二期 胸型與胸部大小篇

第三期 內衣的選擇與穿戴篇

第四期 內衣穿戴與判斷篇(上)

第五期 內衣穿戴與判斷篇(下)

——————————————————分割線———————————————————

一些人在評論里或者私信問我如果只是看起來下墜、但是沒到下垂的地步怎麼辦?

這種情況請一定要重視:

1、穿適合自己胸型和尺碼的內衣,不要硬擠溝,穿戴結構合理、承托力好的內衣能讓胸部更飽滿

第二期 胸型與胸部大小篇

第三期 內衣的選擇與穿戴篇

2、運動穿運動內衣、睡覺穿睡眠內衣、可以適當做一些鍛煉胸部的運動

所有案例圖都是由奶糖派社群中的志願者提供,盜圖必究。

下圖是一個女生的變化圖,變化的原因就是找到合適自己的內衣(非特定品牌,合適的尺碼和杯型即可),並且正確穿戴。請注意,恢復胸型和調整胸型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恢復指你原本就應該是這樣。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詳細的科普,例如:如何改善副乳和大小胸?如何根據胸型選擇不同杯型的內衣?如何判斷自己的內衣是否合適?歡迎到奶糖派公眾號查看相關漫畫和文章。

如果你想具體了解自己情況,歡迎在微信或者淘寶諮詢奶糖派客服。

奶糖派微信公眾號:naitangpai

一群熱愛研究內衣的大胸姑娘們由於買不到合適的內衣,開始自己做分胸型設計的內衣,底圍從65-80,罩杯從D-K。

如果你希望詳細了解奶糖派,可點擊:奶糖派,為我們做不一樣的D+cup!

淘寶:CandyLaVie奶糖派品牌直營店

微博:奶糖派Candy_La_Vie

歡迎查看姐妹篇(關於外擴的詳解)

大白Michael:女性在穿戴內衣方面有哪些誤區?如何矯正錯誤的習慣?

想加入我們可以戳戳看:這是一場嚴肅的招新


評論區里說我答非所問的朋友,我很抱歉。不過請容我解釋一下,我回答這個題目的時候還是年初。那個時候我看到的題目是「知識」,這個範疇就很廣了,所以我才寫了這些。但是不知道怎麼過了很久之後居然改成了「常識」,這樣我的回答就顯然跑題了。每天都要在評論區回復解釋個一兩遍,實在太累了,只好時隔半年後再更新一次答案,把這些話寫在前面了。

答非所問,我也很無奈。只能說,對不起了諸位。

————————————

以下所有都只是我看書時候看到的有趣的點,我把它寫下來而已,信不信由您。我可以保證每一條都是閱讀所得而不是我個人的發明創造。但我畢竟年輕,讀書少,見識少,難免有疏忽錯漏,歡迎各位大神指教。不過您要是覺得我就是在胡說八道,那就直接點反對就好了。

最後,謝謝點贊的各位,謝謝

————————————

1. 妓院供奉的祖師爺是管仲,妓女們生意不好的時候就拿個尿盆跪在管仲牌位前,一邊敲尿盆一邊祈禱:「祖師爺保佑我生意好,客人多」。

2.明初大將湯和的曾祖父叫湯五一,祖父叫湯六一,父親叫湯七一。一家子湊齊了勞動節,兒童節和建黨節。湯和不按套路出牌,不然還能湊個建軍節。

3.樊鬍子這名字乍一聽是不是有種很糙的感覺,但這人其實沒鬍子,她是個女的。一個女的起名叫樊鬍子就知道肯定不是一般人。她跟南漢末帝劉鋹說,我是玉皇大帝派下來輔佐你統一四海的。劉鋹很高興,就把朝政大事都交給她打理。然後沒幾年她就把南漢折騰亡國了。

4.古人認為五月初五這天不吉利,稱之為惡日。這一天出生的孩子也被認為是不吉利的,通常會被遺棄,孟嘗君就是因為這個一出生就被他爹嫌棄。宋徽宗也是五月初五的生日,但他死活不承認,改成十月初十,稱天寧節。

5.劉秀的女兒們都很克夫,大女兒劉義王嫁給梁松,後來梁松因誹謗罪被殺。三女兒劉紅夫嫁給韓光,韓光牽連淮陽王劉延謀反一事被殺。四女兒劉禮劉(這名字咋想的)嫁給郭璜,郭璜牽連進竇憲的謀反案被殺。小女兒酈邑公主,被自己老公捅死了,老公一家子被殺。就二女兒劉中禮的駙馬竇固結局還算可以,但也被牽連進堂兄竇穆的案子里罷官在家禁錮十幾年。劉氏姐妹,專業克夫三十年!

6.宋代被廢的皇后稱之為教主,「本朝廢后,謂之教主。郭后曰金庭教主,孟後曰華陽教主。」宋徽宗崇道,給自己封個「教主道君皇帝」,大家都說不吉利,丫不聽勸啊。結果沒幾年金人就打過來了。

7.有一門學科叫糞石學

8.古人認為春宮圖可以防火,因為他們認為火神是個女的,她看到這種東西會害羞就不敢來了。有人會在房屋的房樑上放置一卷春宮圖,用來防火。 清朝藏書家葉德輝在自己的藏書中夾放春宮圖也是防火措施。明代時期甚至有將春宮圖公然貼在門上的,用來「壓邪避災」。宅男們要是穿越回去就有福了,拿著紙巾逛街吧。

9.【聖娼】在古巴比倫時代,出生在當地的女子一生必須要做一件事,就是到阿芙羅狄德(希臘神話中的愛神)的神殿里去坐著,等待一個陌生的男子來然後與他。。。(你們懂得)女子們坐在一起,中間用繩子隔開網格狀的區域,男子們可以隨意挑選。他們來到女子面前,扔出一枚錢幣(不論面值,女子不可以拒絕,否則就是犯了神的律條),同時要說:「我以米利塔女神的名字為你祝福」,然後就可以辦事了。之後女子就可以回家,因為她們已經完成了神賜予的任務。這項任務是必須完成的,美貌的女子很快就可以辦完事回家,而長得比較抽象的則要等上很久,有甚者可能要三四年才能完成任務。這種為陌生男子提供性服務,而得到的報酬則是完成了神的任務的形式被稱為聖娼。在塞普勒斯、小亞細亞等地也有類似的形式,印度也有類似的聖娼,被稱為「佛陀之娼」。那真是一個遙遠而又美好的時代啊

10.【民以食為天 軍以鍋為旗】奧斯曼帝國最精銳的一支軍隊是蘇丹親兵,也被稱為「新軍」。這支軍隊最大的特點就是無論軍銜還是軍旗都與吃掛鉤。他們的軍旗就是一口鍋,也叫鍋旗。指揮官叫大廚,下面的叫發湯者,甜點師,麵包師,洗碗工等。「掀翻大鍋」則指的是軍隊的叛亂。

11.提到「手長過膝」應該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是劉備,其實這不是劉大耳的「專長」。司馬炎、慕容垂、宇文泰、姚襄等人都是手長過膝的(書上是這麼說的,至於是不是真的就不知道了)。尤其要說到南北朝時候陳的君主陳頊,陳頊身高八尺三寸,手長過膝。他老婆皇后柳敬言身高七尺二寸,也是手長過膝。這兩口子,真是絕配了。

12.編纂《後漢書》的大史學家范曄童年很不幸福,他的母親只是一個小妾,在廁所里生下了他。而且他一出生就遭遇了血光之災,被磚磕破了額頭,所以他的小名就叫做「磚」。呵呵,還好沒叫廁生

13.據《五雜俎》的說法,明代皇帝大號後用帛擦屁股,而且必須是四川野蠶絲織成的帛,後來到孝宗的時候覺得太浪費,改用手紙代替。

14.明末兩位皇帝名字里有「由」字,所以連帶「油」字都要避諱不能說,宮中都把油叫做芝麻水(我原本的答案里說的是芝蔗水,是看王春瑜先生的歷史隨筆集《一碗粥裝得下半部歷史》里說的。劉若愚的《酌中志》里的說法是芝麻水,所以還是取前人的說法。之前是我疏忽,抱歉啊)

15.宋代有一種特別的買賣方式,叫撲賣,也叫博賣。具體來說約有三種方式,最常見的是擲銅錢,類似今天的扔鋼鏰,比如事先說好字面朝上算贏,那麼買家扔出字面就可以白拿東西,反之賣家贏則買家白交錢。第二種是抽籤,簽筒里0到9十根簽,抽三根加起來大於15就算贏。最後一種方法考驗技術,扔飛鏢。鏢盤上印著各種動物,說好了扎中哪種動物算贏,扎不中就白交錢了。這種撲賣方式曾經一度盛行,下到水果衣服,上到宅院車馬都可以撲賣。如果想玩撲賣你必須得運氣要好,《夷堅志補》里就記載了一個運氣極差的,撲賣柑橘結果輸了一萬文都沒得一個橘子,「壞了十千,一柑不到口」。就算你運氣好也有可能吃虧,搞撲賣的賣家大多有特製的銅錢,你怎麼扔都是沒字的一面朝上。撲賣在宋朝時期極為盛行,元朝時候也有記載,基本元末之後就銷聲匿跡了。

16.【產翁制】在我國古代南方及西南方的一些少數民族曾流行過產翁制,現在看來是很滑稽的。就是女人生完孩子之後立即起身,照常去干農活、做家務,而男人則抱起孩子躺在床上「坐月子」。親戚鄰里來道賀也是向男人賀喜,女人則要打理飲食起居伺候「坐月子」的丈夫。這種產翁制不僅在中國,美洲印第安部落及西歐的巴斯克人中也曾盛行。而在印度南部地區,妻子生孩子時丈夫要「陪產」,就是穿上女人的衣服扮成女人的樣子躺在妻子身邊,做出痛苦的樣子模仿分娩時的狀態,直到孩子生下來為止。這也算是產翁制的一種變相形態。

17.根據《晚清侍衛追憶錄》的記載,清初大內侍衛的總數是995人。這是多爾袞的安排,取九五之數,表明皇帝是九五之尊。這也可見多爾袞不是處女座,不然他一定要再加五人湊個整的。

18.古人結婚講究「六禮」,分別是: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這幾個環節里有好幾個要用到大雁做信物,但大雁也不是遍地都是的,所以如果弄不到也沒關係,用鵝可以代替。如果家裡窮鵝也沒有,鴨子也可以湊合。如果實在窮鴨子也拿不出,拿塊木頭雕一個木鳥象徵一下也是那麼個意思。如果實在實在窮,窮的木鳥都沒有。。。。。。那你都窮成這逼樣了,還以為有姑娘能嫁給你?

19.明代內官機構分四司八局十二監,合稱「二十四衙門」。四司里有個寶鈔司,可能很多人會顧名思義以為這是印錢的地方,油水大大的。其實寶鈔司乾的活和印錢毛關係都沒有,寶鈔司是做廁紙的,「掌造粗細草紙」。而真正印錢的機構是戶部下轄的寶鈔提舉司,就多了「提舉」兩個字,就從做擦屁股紙的變成了印錢的

20.《新唐書》記載李世民的老爹李淵有三個乳房,比他更牛逼的是明朝的倪謙,他有四個。

21.張作霖曾提出過一個四民主義,四民主義相較之三民主義,多的那一項是民德。

22.世界上第一家遊樂園出現在十六世紀五十年代的歐洲,叫「快樂花園」。

23.我國歷史上第一位狀元是孫伏伽

有人贊的話再更,沒人看沒動力啊(?_?)

——————————
過百贊了,好開心(我就是這麼容易滿足)那今晚再來更一發

24.王維、倪瓚、米芾都是著名的大潔癖。

25.蟾蜍,也就是俗稱的癩蛤蟆,五毒之一。在美國,曾經有人舔蟾蜍背來代替吃偉哥,也有人用這種方式獲得快感,代替吸毒。上世紀五十年代,俄亥俄州曾對囚犯注射蟾酥鹼來研究試圖獲得關於精神分裂和精神疾病的信息,但是被用來做小白鼠的囚犯們卻看獄警的眼神都直了,「表現出不正常的情意綿綿」。「據資料統計,1958年以來,共有1925人死於蟾酥鹼。」——《死亡大辭典》

26.《菽園雜記》中記載回回教的人最擅長保養之道,保養的秘籍就在於「無他法,惟護外腎,使不著寒」。(外腎就是蛋蛋)至於保養的方法也非常簡單,一學就會,「夜卧當以手握之令暖」,就是每天睡覺的時候一定要拿手捂著蛋蛋。而《菽園雜記》的作者對這個方法也很贊成,雲「此說最有理」。大家有興趣可以學習一下,古代傳下來的保養秘方,一般人我肯定不告訴他。

27.90年代初,有人在湘西一帶發現了一個神秘的部族,他們自稱「哈亂族」。當地男人經常聚集在一起洗澡,只洗小丁丁和蛋蛋,能洗一個多點。如果發現附近有船隻 經過,就會站在石頭上向船上的人展示自己的丁丁,如果你不看他們還會生氣,會拿石頭砸你。這是一群多麼淳樸的人民啊,不知道現在還在不在。

28.通常我們表白的時候會說:「你俘虜了我的心」之類的詞,但在摩洛哥的柏柏爾族,小夥子向姑娘求愛時,如果姑娘同意,她們會說:「你擄走了我的肝」。因為當地人認為健康的肝臟能給家庭帶來幸福和美滿。那裡每年都會舉辦「新娘集市」,九月份舉行,為期三天。這段時間,參加小夥子們看到中意的姑娘就可以上前求愛,如果姑娘同意,雙方父母也不反對的話就可以開始戀愛了。而這種婚市,當地的女孩年滿12歲就可以參加。12歲!!!

29.春秋時期邾國的第十六代君主邾庄公是個極品的潔癖,某天看見宮殿一角有一灘水就問這是怎麼回事,守門的說這是夷射姑撒的尿(其實是夷射姑之前打過這個守門人,所以他故意洒水誣陷夷射姑),邾庄公聽了勃然大怒,叫人趕緊去抓夷射姑,結果沒抓住。邾庄公氣的跳下座位來,結果不知道是眼神不好還是怎麼的,一腳踩進炭爐里,把自己給燒死了。「滋怒,自投於床,廢於爐炭,爛,遂卒。」

30.【佳人已屬沙吒利】大曆十才子之一的韓翊(PS:大曆十才子指的是唐大曆年間的十位詩人,他們分別是:李端、盧綸、吉中孚、韓翃、錢起、司空曙、苗發、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審)有一個小妾柳氏,最為寵愛,結果被藩將沙吒利(也寫作沙叱利或沙吒利)給搶走了,把韓翊心疼壞了。後來虞候許俊知道了這事,又設計把柳氏劫了回來,二人得以夫妻團圓。後來這事就演變成了一個典故,來指代妻妾被有力者佔有或奪取,沙吒利即代指強奪人妻的權貴。沙吒利這個典故宋人王詵用過,沈復在《浮生六記》里也提到過,《浮生六記·坎坷記愁》:「芸素有血疾。。。。。 自識憨園,年餘未發,余方幸其得良藥。而憨為有力者奪去,以千金作聘,且許養其母,佳人已屬沙吒利矣。」

————————————
居然過了五百贊,好開心,那就再更幾個吧(????ω????)

更之前先回答一下評論里的問題。
第一個,為什麼祖師爺是管仲?
答:因為管仲最早設「女閭七百」,實現了娼妓業的國營化模式。歐洲國家妓院的創始人也是一位挺有名的改革家,梭倫。管仲死於公元前645年,而梭倫改革是公元前594年的事,也就是說即便世界範圍內,他也是官娼業的鼻祖。

第二個,關於哈亂族的問題。
這個我是大學時候在學校圖書館裡看的,書上確實寫的是這三個字。這一段我印象很深刻,不過是哪本書我還真記不太清了,好像是性張力下的中國人。

好了,更新內容。
31.在明代,有北方邊鎮三絕之說,分別是薊鎮城牆、宣府教場和大同婆娘。

32.明清時候,北京有四座藥王廟,是供奉藥王爺的。這四者之中,最大的是南藥王廟,而有趣的是,這座藥王廟最初卻不是為供奉藥王爺而建,是給魏忠賢建的生祠。魏忠賢倒台之後,才給藥王爺騰了地方。

33.清末時候,專門設立了一個虎神營。因為我們管西方人都叫洋鬼子,虎吃羊,神驅鬼,所以用虎神營來治洋鬼子。這文字遊戲玩的

34.清朝時候,紫禁城裡不歸太監們管的只有三個衙門:內務府、太醫院、如意館。

35.中世紀時期的西方曾一度流行神判法,即對無法裁決是否有罪的人交由上帝來決定。主要形式有:水驗法,扔進水裡如果下沉就是無辜的(但這個判定時間會很長,基本在被宣布無罪的時候已經淹死好長時間了)。火驗法,用手抓燒紅的鐵塊或赤腳從燒紅的犁頭上走過,沒有起水泡則證明無罪。最有趣的是對牧師的神判法,是要他吃一大塊夾著羽毛的粗麵包,如果不被噎住就是無罪的。

36.sodomy 意思是爆菊,是由Sodom這個單詞衍生而來的。Sodom是聖經里的罪惡之城,音譯為索多瑪。

37.公元六世紀的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對同性戀厭惡至極,認為就是有這些罪,才會有饑荒、地震和瘟疫。同性戀者一旦被發現,要閹割之後遊街示眾。

38.一打是12個,但是baker』s dozen「麵包師傅的一打」指的是13個。因為13世紀的英國,法令嚴苛。如果麵包師傅在賣麵包的時候缺斤少兩或者在麵粉里摻木屑,就會被用鐵鏈捆在一個裝滿重物的手推車上,脖子上掛一大塊麵包遊街。所以賣麵包的都會在顧客買一打的時候免費贈一個,以免分量不夠。

——————————
最後一發,再更12條吧,湊個整。

39.加西利亞的山民有一種巫術可以預測甚至控制女性的生育(他們自認為的)。具體做法有點複雜,需要在女性月經初潮的時候,取一隻剛下生的雞蛋。頂端打一小孔,滴入經血,幾滴即可。然後把雞蛋埋入床下的泥土裡,九晝夜後取出。蛋里會湧出黑色的蛆蟲,這蛆蟲的數目就是這個女人一生所能生育的子嗣數量。如果這個時候把蛋扔進火里燒了,此女就終身不育。這個辦法也不知道是誰想的,也太能作了。

40.沈括曾用木屑和蠟繪製了一幅《使契丹圖鈔》,這是一副山川模型的立體地圖,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立體地圖。

41.陳壽的《三國志》是世界上第一部用紙寫的書。

42.土匪幫派里分「里四梁」「外四梁」,也就是通常說的「四梁八柱」。「里四梁」是炮頭(帶頭往前沖的神槍手)、糧台(管放糧管吃喝的後勤保障)、水香(負責站崗放哨的)、翻跺(相當于軍師)。「外四梁」指的是秧子房(負責看管綁架來的人質)、花舌子(負責聯絡溝通以及給被綁架的人質家屬送信)、插千(打探情報)、字匠(也叫先生,專門寫綁架信的)。

43.土匪黑話里有些挺有意思,我隨便說幾個。比如管餃子叫飄洋子,餅叫翻張子,大米飯叫抻腰子(想不通是為什麼),雞蛋叫滾子,月餅叫齒輪子(這個挺形象),戒指叫韭菜葉(更想不通),抓俘虜叫撿蘑菇,死了要說睡覺,睡覺要說脫條。蛇叫錢串子,蜈蚣叫草鞋,貓是蘭花馬,蛤蟆是大花鞋。

44.明代時候,在魯西南一帶有種特殊的風俗,當地人66歲的時候無論到底是哪天的生日,這一年的生日一定要在六月初六的時候過。要做很多好吃的,以求延年益壽,叫「六月六,一塊肉」。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這習俗了。

45.滕王李元嬰是李淵的第二十二個兒子,此人在政治上沒有什麼大作為,在藝術上倒是頗有成就,工書畫,擅音律。李世民在位的時候,對這個弟弟倒也很關照,任他逍遙自在。而李治對這位叔叔卻是怎麼也看不上,一上位就開始惡整他。某次封賞眾人,大家都發五百匹綢緞,而發給滕王的卻是兩車麻繩。還公然宣稱,滕王的錢夠多了,賞些繩子串錢就好了(還有一位蔣王也被送麻繩羞辱)。李元嬰最初的封地是山東滕縣,但因為他太能鬧騰,激起民憤。李治就把他遷到蘇州,之後又貶到洪州。李元嬰也不在乎被貶的到處跑,到了洪州就建起一座高樓,每天依舊拉人飲酒作詩,好不自在。那座高樓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滕王閣。李治聽聞此事後又下旨把他貶到滁州,「環滁皆山也」,李元嬰到滁州之後就天天遊山玩水,依舊快活。沒過多久,李治知道了他在滁州的「事迹」之後再度下旨,又把他趕去隆州。隆州比較荒涼,沒有什麼山水景緻。李元嬰就挑了一處安靜的地方建了一座亭子,每天在亭子里畫畫。隆州蝴蝶多,李元嬰就每天畫蝴蝶。練的多了技藝越來越嫻熟,後來開創了一個畫派——滕派蝶畫。

46.《教坊記》中有一個叫蘇五奴的傢伙,這傢伙的老婆很漂亮,又能歌善舞,惹得不少人流口水。有幾個人就想了個辦法,準備輪流勸蘇五奴喝酒,把他灌醉,然後。。。。。。呵呵,你們懂得。這蘇五奴倒也坦率,大大方方的說,你們只要給我錢,我喝米湯都能醉,不用浪費酒了。後世便以此為典故,將賣妻子的人稱為「五奴」。

47.古代死刑犯背後插的那個木牌叫「 明梏 」明清時候民間俗稱「亡命牌」。電視劇里都是寫個「斬」字,再畫個紅圈。其實應該是寫上犯人的名字和所犯罪行。刑場的位置各個朝代都不一樣,北宋在五朝門,明代在西四牌樓,清代最熟悉,菜市口。

48.古代有一種養生秘術,叫「還精補腦」。具體做法就是在射的一瞬間用手指按壓輸精管,使其逆行入腦,可以補充精元,健康長壽。古人認為精液是有限的,是生命之液,如果用完了人也就要走了,所以格外珍惜。其實根本不可能,不過這種「還精」的方式倒是被世界上很多民族作為避孕方法來用,近現代歐洲人當中還間或可見。我國在60年代發行的生理衛生小冊子中也曾積極推廣這種方式來避孕。

49.清朝的南書房原本是供皇子讀書的地方,後來到了同治光緒時期,都沒有兒子,這個書房就空置下來了。反正空著也是空著,太監們就搞了十幾個大缸在這放著做醬。宮裡頭每逢大小祭禮,點心吃不完,就賞給太監。太監也吃不完,就扔到那大缸里做醬。晚清時候,要與洋人打交道。外國人來覲見皇帝,得先讓他等著,再去請皇帝來。在哪等呢,就南書房沒人,空著,就把洋人領那去。也不知道誰想的主意,讓這幫洋人和醬缸坐一塊,一個個熏的臉都綠了。

50.古代有些官稱挺有趣,比如漢代有個官職叫「大誰」,是管門禁的。周代的「大羅氏」,專門抓鳥捕獸的。「飛龍使」,唐代養御馬的。「太和山提點」,明代管道士的。「巨帥」,太平天國後期石達開設立的官職。「卡倫侍衛」,清代邊疆設立管理游牧和貿易的。還有一個「勸爽」(這個容易想歪),這是南詔政權里的官職,類似今天的人事部部長。

看這麼長的答案累了吧,您辛苦了( ????? )

---------------------------
最後一次更新
沒想到這麼久了還有人在看這個答案,謝謝各位。
這個答案也懶得再更新,放一個傳送門吧,沒看夠的可以去這個問題下接著看。
有哪些很污的冷知識? - 朱權的回答


打120免費,但120救護車是收費的。
廣州120出車費是190元。
能打車就別打120。


120分兩種模式:1、120中心壟斷模式,120中心有自己的院前急救人員,他們負責出診。如北京。2、醫院分片模式。120中心只負責調度,由接到任務的醫院派出該院急診科醫生出診。國內普遍是這個模式。3、混合模式,如深圳。

廣州120送病人的範圍不超過10公里。白雲區的就別要求去省中醫了,真不送。
如果需要救護車遠距離轉運?廣州只有兩家合法機構,安捷和民航,自己聯繫。

在廣州,你打120是120總台接電話,之後總台紀錄後聯繫醫院急診科前台,前台紀錄後聯繫該院急診科醫護司機擔架員,出車人員還有4分鐘準備時間。

出車後120醫生會和你聯繫,第二句話請不要說我120早打了怎麼現在才出醫院。原因請回看上一條。
全世界比你還想快的應該只有120醫生。


聯繫現場後,如果確定病情輕病人情況良好,我們醫院的車基本只閃燈不鳴笛。如果病情危重,我們會持續鳴笛。所以,聽到120持續鳴笛聲能讓還是讓吧,真急,真不誑你。

你們醫護全都坐在駕駛艙,搶救倉里壓根沒病人,你們亂鳴笛吧?朋友,我們是在去接病人的路上啊!

最後,佔用應急車道是個陋習,必須改。

^_^ ^_^ ^_^ ^_^ ^_^ ^_^ ^_^ ^_^ ^_^ ^_^
好吧,就重點問題統一答覆下。我真是有耐心。


很多酒在裝瓶後就停止陳年過程了,不會隨著你放在家裡時間越長而酒質越好。

而且更可能因為保存條件不當,導致酒質大不如前。

純糧釀造的白酒,在溫度濕度密封度容器都合適的情況下,酒才會越陳越香。

自家顯然是難做到如酒廠般的陳年環境的。

如果你覺得你們家存放多年的瓶裝白酒口感變好了,那可能只是隨著酒精一點點揮發後口感變得柔和了,而不是因為你家床底有陳年的魔力讓她變得口感更醇厚層次更豐富了。


而對於很多不常飲酒的朋友對於洋酒的陳年概念也沒多少認識。

依靠橡木桶陳年提升風味的酒,大多是不會在裝瓶後繼續提升酒質的(除葡萄酒外)。

如威士忌,白蘭地。

如果你在你家床底下發現了一箱二戰時期的威士忌,那還是早早喝了吧,別指望著給兒子留到結婚典禮上了。

因為你再存放個幾百年酒質也不會有什麼提升了。

威士忌的風味多取決於在橡木桶中的陳年時間、橡木桶種類、過桶,及酒廠調配師的功力。

而非裝瓶後的陳放時間。


而無論什麼酒,白酒紅酒黃酒洋酒各種酒。

都不是陳年時間越久越好。

當酒質達到陳年的巔峰狀態之後,就會開始緩慢的下降。

老酒的收藏和紀念的意義是遠大於飲用價值的。

另外,由於很多人購買陳年老酒都是為了長期收藏而非買來便開瓶飲用,所以有些無良商家便盯上了老酒造假這塊肥肉。

而如今的造假技術也足夠做到肉眼無法辨別真假了。

至於大平台是否就一定可靠?

未必,前段時間才爆出了國內某大型交易平台的老酒批量造假的情況。

所以真打算收藏某瓶老酒,也許直接與酒廠聯繫購買更好。


最後


請別相信任何無良酒商打著「陳年」的幌子騙你錢。

07年裝瓶的10年陳威士忌不會到了17年就變成了20年陳。

老陳在80年代扔進自家地里埋著的瓶裝白酒如今都長毛了口感也沒更好。

長點心吧老鐵。


第三條好像已經很久沒更新了,真是不好意思 QAQ,因為最近一段時間都在準備英語考試,專業的東西也沒有太多考慮,特別通俗易懂的冷知識我一時也總結不出來,於是就停更了很久~~~

第三條來自評論區出沒的前輩 @耗子汪
感謝前輩,第三點其實也是我拎不太清的一點,因為我還沒去電廠實習過,所以有些圖和現實會對應不太上來,前輩總結的肯定很實用啦,如下:

第三,如果你在看到鐵塔上有三根電線時,那是代表一條線路滴!不是三條線路!因為交流輸電都是三相的~
如果看到兩根電線時,那還是代表一條線路!只不過那是直流線路~
如果你看到每根線路分成了兩根、或者四根、或者六根、或者八根細線時,那是代表兩分裂、四分裂、六分裂和八分裂線路,其實還是一根~

可能這一條對於電氣專業的學生來說會比較好理解,所以我補充說明一下
【一】現在城市裡的線路相對少了很多,為了城市美觀很多都被埋在地下了,但是大家如果路過高速公路或者坐火車什麼的啦,肯定能看到很多電線杆子,這時大家就可以認一認電線杆子,也是一種樂趣嘛hhhh
現在我國生產,配送所用基本都是三相交流電,
三相交流電就是由三個頻率相同、電勢振幅相等、相位差互差120°角的交流電路組成的電力系統。
如圖 (圖片來自百度)

三相電的使用有很多好處,這個問題我和同學也討論過,其中的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形成旋轉磁場,如上圖,還有其他的一些好處,論文里有很多更詳細的解答,不過很多專業知識我也看的一知半解,所以不在這裡給大家講明了,等我以後真正理解透了以後我一定會來更新。

反正大家知道三相交流電有很多好處就是了,嗯! 【星星眼】

【二】前輩講到的直流電為什麼用兩條線路,百度上有一個很好理解的解釋,如下:

1 直流輸電只需要形成閉合迴路就可以完成輸電。
2 直流分正負兩極,故需兩根線輸送。

更精確的解釋知乎里可以搜到

【三】 最後,分裂線路也是一個專業的概念,採用分裂導線有很多的好處,其實可以理解成一條線路分成幾條線路,但實際還是一條(這麼說會不會被我老師打。。QAQ),不過大家就形象的理解一下就好啦,百度百科關於低壓絕緣分裂導線詞條如下:

低壓絕緣分裂導線(以下簡稱分裂導線) ,不同於常規導線, 它是由三根或四根單芯導線經過某種工藝製造在一起的一種可分裂的導線,或者稱導線束, 這種分裂導線不僅僅是形式上與常規導線不同,由於分裂導線可使導線周圍磁場分布改變,從而等效地增大了導線半徑,減小了導線電抗;同時也改變了導線周圍的電場分布, 使導線的電納也相應增大。分裂導線與常規導線相比有明顯的優勢,將分裂導線應用於低壓配電網,可以減少電壓降, 有效地提高線路的自然功率因數, 從而改善中低壓電網的電能質量。

這一條「常識」可能有點難懂了 TAT,只是有時候覺得認識電線杆子其實也是蠻有趣的事情,可以稍微有個概念,大家如果看不懂可能是我講的不夠清楚吧,so sorry, 我也是個小白而已,希望若干年後成長為大白後可以用特別容易懂的語言來闡述這個概念!!我會加油的!!!!

。。。。。。。。。。。。。。。。。。。。。。。。。。。。。。。。。。。。。。。。。。


聽完英語聽力爬上來補一茬兒,新年接近尾聲不造大家都長胖了沒有,反正我是長胖了hhhhh 下一步準備開始安下心來減灰!畢竟還有極其重要的事情要干呢嘿嘿嘿嘿????

好久沒有更新了,這次動大刀把之前的答案和後來大家給的建議都重新整合一下給出一個更加嚴謹的答案 (..??_??..) 感謝那些給我建議and指正我錯誤的人哦(? ̄?? ̄??)??°

。。。。。。。。。。。。。。。。。。。。。。。。。。。。。。。。。。。。。。。

我想說很久了
自從學了電氣這個專業,一邊被虐的同時一邊對這些專業知識感慨不已
所以用自己簡單的理解闡述幾個錯誤的觀點,如果不準確,歡迎指正

1 「地球關燈一小時」活動並沒有多麼大的省電作用
理論上好像每個人少用一小時電電就會節省一樣,可是不是這樣的!圖樣圖森破 (..??_??..)
電力基礎課的課本上基本都會講到,電能是不能夠長期大量儲存的,像是我們平常用的電,基本都是現發現用的!另外,大幅度的電能的上升下降會消耗大量的能源,特別是現在中國很大比例上的發電廠都是火力發電廠,消耗能源的同時也會不可避免的產生污染。
而每天每月每年,發電廠發出的電都是根據長時間的用電統計來控制發電量的,就是基本在那個區間,大差不差,多餘或缺少的電會由調頻廠等來調整,根據季節的不同調頻廠的類型會發生變化。
其次,居民用電在全國用電中只佔到比較小的一部分,全國很大比重的用電還是來自於工業用電。
所以可以這麼理解:

地球關燈一小時活動中,即使你關了燈也不會對電能的節省起到多大的作用,或者說,即使有一定範圍電能的變化,由於調峰也是需要消耗能源的,這個做法仍然不會有很明顯的作用,因此我們姑且可以把這個活動理解成為了更好地宣傳環保意識,希望大家更注重save energy.


所以我覺得,與其心血來潮參加一個活動,大家不如平時多省省電,比如說平常離家時可以把插頭拔掉,機器待機也是很費電的哦∠( ? 」∠)_
謝謝大家!

以下為 詢問室友電氣工程師麻麻關於調峰方面內容的截圖:

2 電!真的!很!危險!
每次有什麼配電房或者設置了安全距離的時候請大家一定不要嘗試去挑戰極限!!!所有安全距離都是考慮了各种放電範圍等等因素而設置的!
之前上課的時候老師給我們看了很多視頻,其中有一個就是由於施工建設把土不停的堆高,而土堆上方就有一根電線,所以當有一天有個老闆站上土堆想俯視全景的時候,他和電線之間的距離已經遠遠小於安全距離,於是........
And漏電,如果看到一根電線接觸到地面,請有多遠跑多遠!千萬別走近!當然要第一時間打電話報告這個信息,因為導線接地會產生接地電流,也可以理解為以接地點畫圓是存在電壓的,大概大於二十米電壓會降為零,人的兩腳之間也存在跨步電壓,如果你一不小心已經步入電壓區,請最好雙腳跳離離開危險區,注意不要摔倒啊!因為這種情況下致命的就是你摔倒後電流會通過你的身體而造成傷害。

誒,現在一時間有點想不起來了,下次再來補充,如果有錯誤請私信我指正,畢竟我都是按照自己理解最簡單的表達出來的∠( ? 」∠)_


中國的電力系統其實真的很龐大很厲害,很多人說中國這裡不好那裡不好,但越來越多的學習了專業課以後我卻更感覺中國的基礎工程做成這樣真的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很多時候我們都忽略了最基本的一些社會帶來的便利,願中國可以更進步,願你我都越來越喜歡並贊同這個國家。
這也算是一個準備出國留學人對國家的一種眷戀和不舍吧(′?_?`)


這個場景大家經常在某處修路的地方見到,一般民眾見到後面那個壓路機的橡膠輪胎可能會覺得這路面溫度不會很高。其實大部分的路面剛鋪出來時候溫度都在100度以上,200度以下。否則不合格。曾經有個工地與當地百姓發生些糾紛,百姓烏泱泱來一幫人堵住攤鋪機不讓攤鋪,這倒是沒啥,有事談事。突然冒出個潑婦跑到後面的新鋪路面上就地躺下,想螳臂當車,擋住壓路機。我們一幫人一邊驚訝一邊在心裡默默地數數,1,2,3,4,5,6,7,8,9.....還沒數到10,潑婦「嗷」的一聲從路面上連滾帶爬的跑了,邊跑邊罵:「燙死老娘了!」「燙死老娘了!」


1, 車的大燈燈泡只有這麼小
補充一個~這是大眾CC的大燈燈泡~

2,冬天開車前根本不需要預熱
很多人認為冬天需要熱車,不然會天氣太冷直接發動了就開出去會傷車。
其實車是根本不需要預熱的。現在所有汽車都使用的電子噴油裝置,發動機內部的感應器會根據發動機的溫度來控制噴油的多少。而讓發動機迅速運轉起來才是讓車熱起來的最快方式。停在那裡預熱只能浪費更多的油。

========汽車分割線==============
感覺大家對冬天熱不熱車有別的看法,以上內容是我看來的一條新聞,下面貼上原文

If you"ve been around for a few decades, you may remember
your parents "warming up" the car when it was cold outside, before
trying to drive anywhere, for fear the engine might stall out.

But we"re here with good news — those days are effectively
over. Unless your car dates from the 1980s, there is no reason to shiver in
your car waiting for the engine to warm up.

Cars from that era — and chainsaws, as in the case below —
had carburetors, which twist open a small plate to suck air and fuel through a
tube and into the engine.

But if the carburetor is too cold, it doesn"t work the way
it should. That can change the ratio of gas to air — too much air and not
enough fuel, or vice versa — causing the car to seize up or run smoky. And
that, as you can imagine, isn"t all that good for it.

These two ingredients mix above a car"s pistons (those
hardworking, moving parts you might more commonly observe on the wheels of an
old steam engine). There the mix is compressed by an upward stroke of the
piston before being ignited and forcibly pushing the piston back down. The
result: mechanized motion.

An animated model of a four-cylinder engine at work. The
electronic fuel system (above the pistons, with the golden shafts) injects fuel
above the pistons. Mixed in with air, this combination is represented in
purple.

Fortunately, the last carburetor-equipped car to be sold in
the US was the 1990 Subaru Justy. Even though the average age of cars in the US
is at an all-time high of between 10 and 11 years, there are unlikely to be
many carburetors out on today"s streets.

Newer vehicles have electronic fuel-injection systems, which
use sensors to keep the ratio of air and fuel just right. These don"t have such
a problem with cold temperatures.

So although you might get the chills even thinking about
having to get in a freezing car to get to work, your engine is equipped to get
up and running the second you need it.


Stop wasting gas by "warming up" your car when it"s cold out

以及還有這個問題可以參考: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卞老闆
鏈接:冬天到底需不需要熱車? - 卞老闆的回答
來源:知乎

現在的電噴車只要發動機的機油壓力建立了,水箱水溫達到溫度了就能走了,在現實生活中操作方法就是上車,系好安全帶,點火,發動機啟動後等上10秒,然後掛上擋就能走的,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時候發動機轉速不要超過2500---3000轉,在行駛了5-6分鐘後發動機各項就可以完全正常使用了

,原地熱車是沒有什麼必要的,因為發動機怠速10秒後發動機的各部件已經基本上都有油潤滑了,機油壓力已經建立了,而如果繼續原地熱車就有三個缺點,
一是熱車效率不高,熱車的目的是讓發動機各部件都有有潤滑,還有一個就是讓部件達到適合的工作溫度,怠速對發動機水溫的上升速度太慢,而緩速正常行駛能更快讓水溫更快達到工作溫度

二是怠速會產生大量廢氣,這些廢氣都是有毒有害的,成人長期吸入會對有身體健康有影響,對未成年的孩子身體,智力上都有影響,所以沒事少帶孩子去地庫玩,去地庫不要逗留
如果地庫通風不好,這些廢氣就會積壓在裡面,如果你的車開了外循環有空氣通到車內,時間長了很容易對身體有影響
所以車打著就走

第三個就是有些自動變速箱里有些也是需要暖機了才能用的,你在原地怠速熱不了變速箱,

綜上三條所述,車打著10秒後就可以慢慢的緩行出地庫,到小區門口,差不多這個時候你的車就熱好了,如果是冬天怕溫度不夠你可以出了小區再慢慢開上一段

就這樣

======================分割線結束=====================

3,美式橄欖球比賽一般會持續3小時12分鐘,而真正球員在跑動和傳球的時間只有11分鐘。
美式橄欖球是出了名的廣告多的比賽。根據Wall Street Journal的調查研究,3小時12分鐘的比賽,有17分鐘是精彩回放,75分鐘是在拍球員,教練和裁判在暫停的時候在場中亂晃= =

4,美國保險巨頭GEICO的吉祥物是一隻蜥蜴,原因是這種蜥蜴的英文名字就是GECKO,發音是一樣的

感謝 @Okami 的補充 :Gecko是守宮,圖裡的是日行守宮day gecko

5,照相機只能拍29:59的視頻,之後會自動斷開,因為歐盟關稅問題,超過30分鐘就是攝像機,關稅會多很多。 (via F1engineV2 from weibo)

6, 美國有關部門規定,春季打獵的時候,不允許用獵狗追捕火雞,因為這樣對火雞太不公平= =
(其實是因為這樣火雞太容易被捕殺)

7,寶馬對抗中國平行進口的方式是,由寶馬中國進口的X5排量是2979ml,而美規的X5排量是3004ml。這25ml使得進口車的排量超過了3L,關稅就由66%變成了95%,美規X5的價格一下就超過了4S店,平行進口渠道的價格優勢蕩然無存。 (via weibo 陳先生在1993)

8,紐約地鐵以前的充錢選擇只有10,20,40美元三個,有做數據新聞的人向紐約交通部投訴,用數學統計數據向他們證明,這三種充錢方式,是永遠沒法剛好把錢用光的,所以你現在去紐約,充錢選擇多了一個27.25的選擇,加上3美元的bonus是剛好乘坐十一次用完。


我有一些好吃的,足以慰風塵

相比起來,大概算不上什麼知識,畢竟只會吃

以前說起「我中華飲食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吊打全世界」,滿滿的豪氣干雲。然而究竟如何源遠流長,除了獃獃地憋一個我們有滿漢全席,就無語凝噎了。

簡!直!恥!辱!任何一個負有使命的吃族胖紙都不可以只能說一個滿漢全席吧!
於是,宋高宗首先不服來戰。

那是南宋紹興二十一年十月(1151),與岳飛、韓世忠、劉光世一道號稱南宋中興四將的清河王張俊,在自家宅邸擺下御筵款待宋高宗御駕。這次請客的菜單,被南宋末詞人周密得到,收在他的《武林舊事》。周密是個非常熱心的人,曾經非常熱心的為初中語文教材貢獻過一篇《觀潮》,能吃會玩。幸好這人生在南宋,有好吃好玩的細大不捐以筆錄見聞,倘若在今天,拍個照片發發朋友圈就心滿意足了,哪裡還能留下這種文化遺產。
皇帝落座,一干隨從、大臣就位,禮畢,開始上菜。整個吃飯過程分為三大部分:初坐、再坐、正餐呈給皇帝的飲食如下(臣工、隨從另有別錄):

一.初坐

首先,服務員妹紙端上八副堆成堆的果盤

繡花高飣一行八果壘:

  • 香圓:香櫞

  • 真柑:上品蜜柑
  • 石榴
  • 橙子
  • 鵝梨:以前也考慮過,為什麼有鴨梨而沒有鵝梨和雞梨,果然還是有鵝梨的。《甄嬛傳》里有一道催情的鵝梨帳中香,險些要了陳建斌老命。出自洪芻《香譜》的江南李王帳中香炮製就要用到鵝梨:「用沉香一兩細銼,加入鵝梨十枚,研取汁水,盛於銀器中,蒸三次,梨汁干後即可使用」用的也是沉香。另一種說法說小周后秘制了這味帳中香用來撩李煜,總之這倆人誰熏誰都一樣,卿卿我我,虐狗不淺。可見鵝梨是具奇香的。或說鵝梨就是溫桲,這種植物引入中國時間較早,唐朝藥典《開寶本草》已有記載。
  • 乳梨:雪梨
  • 榠楂:光皮木瓜

  • 花木瓜:就是木瓜

八盤水果,宋高宗:「俊、俊兒,朕怎麼感覺已經飽了。」

然而張俊並不打算理會宋高宗有沒有吃飽,繼續上菜。接著是一輪十二道乾果、堅果之類。

樂仙乾果子叉袋兒一行:

  • 荔枝
  • 圓眼:桂圓
  • 香蓮
  • 榧子:香榧子

  • 榛子
  • 松子
  • 銀杏
  • 梨肉
  • 棗圈:去核切片的棗脯。桃、梨等都能做「圈」。
  • 蓮子肉

  • 林檎旋:林檎是中國本土蘋果,也叫沙果、海棠果,古亦稱「來禽」,取其成熟後禽鳥常常駐棲之象。清末(約19世紀),體型更大的歐洲蘋果傳入並逐漸推廣開來,即是今天常見的蘋果。第一次吃林檎時,一度以為是什麼新品種,不知道這貨已在中國土地上紮根千年了。

(《果熟來禽圖》宋·林椿)

  • 大蒸棗

宋高宗:「該上菜了吧,老子想吃點熱的。」

然而張俊並不理會,接下來是香料葯膳果盤。

縷金香葯一行:

  • 腦子花兒:應當不會是今天說的腦花,結合後文,「腦子」可能指某種植物,不詳
  • 甘草花兒:甘草拼盤
  • 硃砂圓子:硃砂作為丹藥主材,一向受上流信道人群歡迎,現在直接上了一盤硃砂丸子……你踏馬好大的膽子這是要毒死朕!好在吃的很多,宋高宗吃到這個幾率有限。
  • 木香丁香:木香,草藥,主行氣、止痛、健脾、消食;丁香,主治脾胃虛寒、呃逆嘔吐、食少吐瀉、心腹冷痛、腎虛陽痿。都是開胃的東西,生怕宋高宗吃得不夠多,還擔心吃多了會吐出來,所以用丁香強行抑制嘔吐。
  • 水龍腦:應當是龍腦的一種。龍腦,通常被叫做冰片,龍腦樟樹淬鍊提取的頂級香料,歷朝只有外邦進貢可得,極其珍稀。入葯,用於閉證神昏、目赤腫痛。有毒。這道菜是不能吃的。
  • 史君子:即使君子,種子常被用來作驅蛔蟲藥。想的很周全啊王爺,請領導吃個飯能考慮到順便給領導打蛔蟲,有了這樣妥帖的心思,難怪仕途坦蕩,寵遇優渥,而且得以安度晚年。
  • 縮砂花兒:縮砂主虛勞冷瀉,宿食不消,下氣。縮砂仁是當時(宋元時期)常見的調味料。
  • 官桂花兒:桂皮,也叫肉桂,如今廚房主力佐料之一。

  • 白朮人蔘
  • 橄欖花兒:橄欖拼盤

這是上了一堆今天燉肉做魚的大料啊。下次請領導吃飯,先叫一盤花椒一盤香菜,「領導先嘗嘗!不成敬意不成敬意」。
有一種說法,說以上都叫作「看食」,是僅供觀賞的食物,水果觀賞觀賞就罷了,乾果有什麼好觀賞的。何況上都上了為什麼不讓吃,皇上就是要吃你敢叫他吐出來?

下面這輪是做工精美的雕花蜜餞,果蔬先經鏤雕工藝,再以蜜漬,色、形、味具臻完美,窮巧極麗。宋代貴族崇尚甜食,也是今天南食偏甜的權輿之一,有些富室豪門府上設「四司六局」,專掌家宴籌備,四司是:帳設司、廚司、茶酒司、台盤司;六局指:果子局、蜜煎局、菜蔬局、油燭局、香藥局、排辦局。蜜餞甜食小組單獨設置,足見甜食需求。

雕花蜜煎一行:

  • 雕花梅球兒:雕花的梅子蜜餞
  • 紅消花兒:可能指蜜漬五味子,能益氣生津,補腎寧心。或者指「花紅果」,就是剛才幹果輪的林檎,當時林檎被做成蘋果片了,現在則是果脯。
  • 雕花筍:鮮筍刻出花式,筍的吃法或鹽焗、或蜜筍。臨安,今天再度興起的百筍宴上仍然能吃到「錦果蜜筍」。
  • 蜜冬瓜魚兒:蜜制的冬瓜,刻成魚形。可以想像一隻大冬瓜掏空了瓤籽,劈作兩爿,將冬瓜內壁瓜肉雕出一叢叢游弋的水族,這貨才叫看菜好嗎。據說雲南玉溪還保留有用紅糖白糖做的冬瓜蜜餞,或者可作為印證,做法直接抄百度百科了:

1.制坯;去皮、去瓤,可切成冬條、冬片、截成冬元、冬梅等形。

2.灰浸:將瓜坯倒入石灰水中,上下翻動,浸一夜。

3.水漂:將瓜坯舀入清水中,每隔2小時的一次水,共換3次。

4.撩漂(撩坯和水漂):將瓜坯倒入80℃水的鍋內,沸後撩15分鐘,舀坯入清水中漂一夜,次日換一次清水漂一天。

5.糖漬:將糖水倒入瓜坯中,4小時後翻動一次,漬一天。

6.起貨:次日,將瓜坯同糖水舀起鍋內,中火煮40分鐘,糖溫在112℃,舀起濾干,上糖衣即可。

另外甜吃冬瓜常見的還有冬瓜糖、糖冬瓜、廣式糖冬瓜等諸類。廣式做法還是直接抄百度百科:

1.原料處理:冬瓜去皮去瓤,切成13×3×3厘米長條。置於蜆殼灰溶液(蜆殼灰8~10千克、清水50千克)浸泡8~10小時,取出洗凈,用清水浸泡,每隔2小時換水一次,約換水5次,至冬瓜白色透明便可撈出,用清水煮沸1小時,瀝干備用。

2.糖漬:將冬瓜分6~7次放入容器,每放一層面上加一層白糖覆蓋,用糖量共40千克,腌漬48小時。

3.煮糖:分三次進行,煮糖過程要翻動。每次糖添加量為第一次13千克;第二次12千克;第三次12千克,最後加入白糖粉8千克。具體操作為:第一次將冬瓜條連同糖液倒入鍋中,煮沸10分鐘加糖,加糖後再熬煮1小時(煮的過程要去掉糖泡),倒回容器浸漬4~5小時。

第二次煮糖的方法與第一次相同。第三次煮糖時稍慢火熬至糖漿滴在冷水中成珠不散,迅速取出冬瓜放在打砂鍋里,加入糖粉不時翻動拌勻,冬瓜條表面呈一層白霜,取出冷卻後即為成品。

明初《易牙遺意》的糖煎冬瓜:一斤冬瓜去皮去瓤,切成段,浸在水裡,加一點石灰,浸一會取出瀝干水。用一斤半砂糖熬冬瓜,熬到水干,撈出來曬,晒成琥珀色。

  • 雕花紅團花:不詳。今福建有名「紅團」的地方小吃,古稱沙團,《武林舊事》也另有澄沙糰子,嫣紅如胭脂,全不似吃食。當地人將糯米粉染紅製作紅團皮,綠豆、紅豆、紅薯泥都可作餡。這種看起來像漆器的食物簡直是中國喜慶文化最無節操的代表作。

  • 木瓜大段兒
  • 雕花金桔
  • 青梅荷葉兒
  • 雕花姜
  • 蜜筍花兒:蜜制筍
  • 雕花棖子:橙子雕花
  • 木瓜方花兒

甜品預熱了味蕾,不過中國傳統筵席自然少不了咸和酸。《尚書·說命篇》「若作和羹,爾唯鹽梅」指出,在辣椒出現之前,至少先秦,咸和酸一度是主流口味。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酸甜苦辣咸五味中,甜的獲取不易,辣椒這種乾淨純粹的辣味沒有傳入的漫長歲月里,蔥、蒜、韭菜、芥末提供的辣味伴隨著滌盪靈魂的濃重衝擊力,顯然不能放開了大吃,想想看當時倘若有人異想天開嘗試火鍋,擺一盆芥末和蒜泥……似乎也是可以吃的哈??? ? ??。另外,由於貯存食物的需要,腌制食物往往非咸即酸,於是咸和酸當仁不讓成為最常見,也是最流行的味道。接下來這輪,主題就是香料加咸酸口感。

砌香咸酸一行

  • 香葯木瓜:兩宋,西陲強虜崛起,絲綢之路阻塞,不得不尋求海上貿易,市舶貿易盛況前所未有。此間,香葯(香料)進口量大增,單次朝貢就能達數以萬斤。正常貿易、走私、販運、加工、銷售,朝廷同市場的博弈、各種關於香葯江湖的記載和傳說,從沉香、麝香到乳香,從香品到香具、女妝、飲食、釀酒、醫藥多行業滲透應用,香葯在宋代已經形成龐大產業體系,不再似唐朝般集中在皇家專享,逐漸流向尋常人家。麝香食物尤其常見,如麝香甘蔗、麝香粽子,照後世宮斗小說家所言,這是當避孕藥吃?
  • 椒梅:又是一味葯膳,主料是花椒和烏梅,有驅蛔、消渴、祛暑之功。
  • 香葯藤花:藤花即紫藤花,也叫紫流蘇,這道菜是一例花吃。中國人善於從自然中採擷,薄荷、玫瑰、牡丹、金菊,百卉含英,在先祖的食譜上,花卉是常見食材,取自自然的繽紛饋贈,裝點成奇妙的味道。蘇東坡這種雅士賞個牡丹尚且不顧形象的一直惦記著怎麼採回家用牛酥油煎了吃,遑論旁人。蘇學士終老之所就叫紫藤舊館,這貨辛苦蒔花,絕不僅僅為了玩賞,在蘇軾眼裡,花園跟菜園差別不大。中國南稻北麥的主食格局成就了紫藤花的不同吃法,4月是紫藤花期,開得正精彩的紫藤被人們採到廚房,分別做成紫蘿餅和紫藤糕。花卉的粗暴吃法是直接裹上面或雞蛋油炸,如同吃香椿一樣,幾乎所有可食用的花兒都適用這一吃法。

  • 砌香櫻桃:砌香是香料融入食材的特殊處理工藝。花樣吃櫻桃歷史悠久,唐朝有櫻桃畢羅(披薩)、糖酪澆櫻桃,櫻桃盛在考究的小碟子里,澆蔗漿乳酪,國產櫻桃皮薄汁多,北方乳酪馳名天下。
  • 紫蘇柰香:柰仍然是蘋果,這是一道紫蘇和蘋果加入香料製作的爽口菜。紫蘇常被用來佐魚蟹葷腥食用,如紫蘇鴨、紫蘇百合炒羊肉,入葯則用於胸悶、嘔惡、風寒等症。
  • 砌香萱花柳兒:黃花菜。
  • 砌香葡萄
  • 甘草花兒
  • 薑絲梅:青梅的甜酸中和姜的辛辣。梅子和姜遇合的例子,至今仍然能尋覓到:生薑烏梅飲、紫蘇楊梅姜、話梅薑片。中國人對姜情有獨鍾,從傳統的薑糖到風靡的姜撞奶,每一次這種辛辣佐料的婉轉變身,都如同驚鴻一面。話梅姜製作簡單:取幾粒話梅,略煮須臾,釋放酸味,下薑片同煮,加白糖、醋(或檸檬汁),片刻後關火,放涼即食。
  • 梅肉餅兒:印象里從來沒吃過梅子餡餅,感覺倘若月餅拿梅干作餡兒,大概不會比五仁的差。
  • 水紅姜:不詳,可能是添加水紅花子加工的姜,有消食作用。吃這麼多姜,皇上姨媽來了?
  • 雜絲梅餅兒

漫長的等待,宋高宗終於等來了肉,然而仍然屬於零食。下面這輪是肉乾、肉脯。

脯臘一行

  • 線肉條子:細切的臘肉絲。
  • 皂角鋌子:據說是皂角腌臘肉。小時候最想吃又一直不敢吃的兩樣東西,一是橡皮,一是肥皂。皂角在當時主要用來洗濯,古籍里也見過同樣可作為洗衣液的草灰水做的米糕:植物灰浸泡過濾後得到的汁液,主要成分為碳酸鉀,呈鹼性。將早稻磨成米粉,稻草灰燼加開水,過濾沉澱後取其汁加糖和米粉,揉搓成比元宵略大蒸制,入口清香,這就是寧波的灰汁團。昆明過去一些蒸菜,籠屜襯底鋪的是皂角仁,又叫皂角米。蒸臘肉也是常見吃法,不知道臨安府與昆明,數百年的距離間有沒有紹承或濡染。然而用替代肥皂的皂角泡臘肉還是有點不容易接受,而且皂角潤腸通便,是主治便秘的古方子,吃多了容易腹瀉。宋高宗:「朕怎麼總是想拉屎!你踏馬給朕瞎吃了什麼!」
  • 蝦臘:晒乾的大蝦仁。
  • 雲夢把兒肉臘:古雲夢澤在今湖北一帶,兩湖的臘肉向來不錯。
  • 奶房旋鮓:倘若碰到姑娘來主動搭訕,被問到想不想一起吃飯,以及想吃什麼時,回答:「想吃奶房」,最終大約會吃到耳光。然而奶房的的確確只是一種清白的食物:提取奶油後剩下的鮮奶,放置發酵,乳酸菌的作用下,牛奶變酸、凝結,過濾掉多餘水分,鍋內文火慢煮,邊煮邊攪,奶塊又被熬成糊狀,再經一遍水分擠壓,充分加熱和去水後,乾燥的奶渣被放進模具成型,在通風處風乾或晒乾,用時切塊,與乳酪相似,這就是奶房。古人做鮓,往往費時許久。總有急性子想先品為快,隨著需求增加,生產時間被要求壓縮,於是用酒糟或鹽迅速處理的「旋鮓」應運而生。《鐵圍山叢談》說,吳越王錢俶納土入朝前不久,宋太祖特命御廚「創作南食一二」以備款待,御廚「倉促被命,一夕取羊為醢以獻焉,因號旋鮓。至今大宴,首薦是味,為本朝故事」。

  • 金山咸豉:金山縣出的咸豆豉,特產貢奉。
  • 酒醋肉:顧名思義,酒和醋烹制的肉乾。
  • 肉瓜齏:醬瓜、姜、蔥白、筍乾或茭白、蝦米、雞胸肉,每樣取相同分量,一概切細長絲,入香油炒。筍乾和茭白吸收蝦米和雞肉的鮮味,而本身如謙謙君子,不會影響其他食材的本味氣質,清香伴著可愛的純白,彷彿吃飯也變得清新脫俗起來。這道菜色澤淡雅,味道沖和,像濃蔭時節一片爛漫的江南阡陌。

吃完肉乾……又來了一輪乾果盤……到目前為止,先上了八盤水果,又上了十二道乾果,然後是十份大料,十二款蜜餞,八種肉乾……這踏馬都是些啥!現在是十月!朕想吃口熱的!總之宋高宗面前已經一堆水果乾果了,舉箸躊躇,一臉茫然。

垂手八盤子

  • 揀蜂兒:以蓮房似蜂巢,故蓮子在宋代別名蜂兒。「揀」是宋人白話,意思是加工處理,揀蜂兒就是剝出來即食的蓮子仁。
  • 番葡萄
  • 香蓮事件念珠:《夢梁錄》的《分茶酒店》將香蓮歸入乾果一類。「事件」原指動物內臟,比如羊事件、驢事件。這裡大概指香蓮的籽。
  • 巴欖子:就是巴旦木,也即扁桃仁,是扁桃的核,至晚於唐朝由波斯傳入中國。

  • 大金桔
  • 新椰子象牙板:椰子肉
  • 小橄欖
  • 榆柑子:可能是余甘子,能清熱利咽、止咳化痰;還有可能指某種柑橘。

到這裡,「初坐」階段吃完,要稍歇一會兒,再回來吃第二部分「再坐」。

二.再坐

切時果一行

  • 春藕
  • 鵝梨餅子
  • 甘蔗:……宋高宗眼巴巴等著熱菜,然而……然而上了一盤甘蔗
  • 乳梨月兒:切成月牙形的雪梨。
  • 紅柿子
  • 切棖子:橙子片

  • 切綠桔

「水果的香氣」

「行家啊,嘗嘗我自創的切橙子切綠桔」

「你這些東西酸到倒牙了」

「是你牙齒不好吧皇上」

「我一甘蔗抽死你我牙齒不好」

  • 生藕鋌子:生藕條

時新果子一行

  • 金桔
  • 葴楊梅:葴是酸漿草,可能是楊梅的一種。
  • 新羅葛:就是豆薯,又叫沙葛,塊根可食用,種子及莖葉中含魚藤酮(C23H22O6),劇毒。第一次在街上看見這個,還走上前詢問,阿姨,你們這個蒜怎麼這麼大?

  • 切蜜蕈:在美國俄勒岡州東部馬爾赫國家森林底下存活了大約兩千四百年的蜜蕈,其根分布面積廣達八百八十公頃,是已知當前世界最大的生物。張俊當然沒辦法去北美把蜜蕈切一塊回來,此處蜜蕈只是指一種柑橘。
  • 切脆棖:還是橙子片
  • 榆柑子
  • 新椰子
  • 切宜母子:檸檬片。孕婦喜酸,故名。
  • 藕鋌兒:還是藕條
  • 甘蔗柰香
  • 新柑子
  • 梨五花子:梨拼盤

接下來,把之前上過的「雕花蜜餞一行」和「砌香咸酸一行」又上了一遍。宋高宗:「這是什麼意思?朕都熬過這麼多輪了,你現在從頭開始再來一輪?朕的炒菜呢!」

然而下面這輪還是點心。

瓏纏果子一行

北宋末,王灼的《糖霜譜》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制蔗糖專著。製糖業經唐代嬗變,到兩宋時有進一步發展,四川遂寧的蔗糖獨步天下,歲貢糖霜千斤。這裡的瓏纏,就是點心蘸裹糖霜的工藝。

  • 荔枝甘露餅:據說上追清代,安徽天長流行起一種甘露餅,不太可能出自宋代同款食品的演變。結合「瓏纏」工藝推測,可能是荔枝餡兒、撒糖霜的糕點。
  • 荔枝蓼花:蓼花糖是陝西歷史悠久的傳統甜食,相傳起源於明代,看上去像常見的江米條,金黃表皮掛滿芝麻和糖霜,咬開則是香糯的糖心。東南,千里外的福建仙游,也有相似的製作工藝,當地的「蓼花」用糯米、鹼、蔗糖、麥芽糖炸出糖胚,同樣要裹「蓼花米」。中國迥異的南北飲食文化在這道食物上體現出高度統一。宋人吃棗、荔枝、蓼花,還有取「早離了」口彩的意思,祝學生早日離開學校。

  • 荔枝好郎君:《東京夢華錄》有一道「郎君鱟」,是鹽腌的黃魚。荔枝好郎君可能就是鹽漬荔枝,由於荔枝變色變味極快,儲存荔枝、延長保質期就是當時吃貨們研究課題之一,北宋書法大師蔡襄的《荔枝譜》簡要提及了紅鹽法和蜜煎法兩門貯藏荔枝技術。現在有荔枝泡在醬油里的吃法,同理的話,蘸鹽大概也會好吃的。
  • 瓏纏桃條:今天還是常常可以看見糖霜桃條和鹽津桃條

  • 酥胡桃:這是種更常見的零食,糖酥核桃和琥珀核桃。幾年前,以糖酥核桃為主材的西北特色點心瑪仁糖,曾經攪起軒然大波。然而任何爭端和摩擦最終都不會妨礙人類嚮往美食,「有時間一起吃飯」大概是中國人說得最多的許諾,不管兌現率如何,一起吃飯,在久遠時代作為生存機會的共享行為,即使到今天,仍然繼承著超越食物本身的情感訴求,是最重要的情感表達方式之一。糖酥核桃簡易的做法:烘乾核桃仁,扔進熬制的糖漿里,撒芝麻,放涼即食。

  • 纏棗圈:棗去核切片,沾糖。2010年,時任總書記訪閩西革命老區,親手做過糯米糖棗,當然兩者不是同一種東西。
  • 纏梨肉
  • 香蓮事件
  • 香葯葡萄
  • 纏松子
  • 糖霜玉蜂兒:糖霜蓮子
  • 白纏桃條:不詳。

接著又上了一輪肉乾,與「臘脯一行」相同。

至此,即使不算重複的三巡,也已經端上了92道冷食,宋高宗可能有點吃不下了。

就在這個要緊的關頭,熱菜來了。

三.正餐

下酒十五盞(每盞兩道菜)

第一盞

  • 花炊鵪子:得益於《射鵰英雄傳》黃蓉刁難酒家的一席盛筵,今天也能見到附會之作。鵪子當然就是鵪鶉,這道菜得名花炊,可能用花瓣炮製。另外,有一路以炊為名的烹飪方法,是先鹽腌制食材,煮六七成熟,撈起晒乾食用。
  • 荔枝白腰子:今天把睾丸俗稱白腰子,區別於腎的別稱紅腰子。清代《調鼎集》也有「荔枝腰子」,是睾丸花刀切成荔枝皮狀,實際上並不放荔枝;不過考慮此前荔枝已經多次露面,而張俊慣會揣摩聖意,大約宋高宗也嗜吃荔枝,所以菜如其名,做成糖水荔枝睾丸湯也合情合理,滿滿一大盆白色的球漂著,皇上吃一個荔枝吃一粒睾丸,唇齒間全是笑意。

第二盞

  • 奶房簽:簽,是卷餡油煎的菜式,宋代非常流行,今天一部分簽菜仍然活躍在餐桌,如蛋皮卷肉、肝簽、羊頭簽,後者製作只取羊臉肉,「羊頭簽止取兩翼,土步魚止取兩腮。」本文後面還有一道蝤蛑簽,蝤蛑就是青蟹,只取蝤蛑兩螯肉,余蟹全棄;或用蟹螯肉作餛飩,以及以橙子作容器,塞滿蟹肉蒸,蟹肉的鮮美吸收了橙皮的清爽酸甜,形成邪異的新口感。
  • 三脆羹:三脆是什麼已不可考,《山家清供》里有山家三脆——嫩筍、小蕈子、枸杞菜;今天炒三脆用豬腰子、魷魚、海蜇頭。倘若按今天的習慣,這樣每盞菜都有腰子,真為皇上考慮啊張大人。

第三盞

  • 羊舌簽:簽菜中用來包裹食材的有雞蛋糊、腸衣、麵粉、甚至水果皮,不同材料相遇,激發得到迥異的精彩。宋人南遷,鹿肉供給已經不及唐代時豐足,而出於對農耕的保護,全社會不提倡甚至嚴懲殺牛,於是羊肉在食用肉類中佔比提高。
  • 萌芽肚胘:《東京夢華錄》里說,清早的「鬼市子」(早市)就有肚胘、奶房賣,所以皇上吃的也沒有如何稀罕。肚胘就是百葉,萌芽謂初生,萌芽肚胘就是動物幼崽(牛、羊、豬)肚。

第四盞

  • 肫掌簽:肫特指禽類的珍、胃,這道菜所用肯定不是雞肫,否則該叫肫爪簽。今天,有心人嘗試過復原這道風味:

主料:去骨鴨掌、五禽胗、冬筍、韭芽絲

做法:將主料攪拌、勾芡成餡料,用豆腐皮將主料包裹,豆腐皮外,包裹一層全蛋糊(由雞蛋、麵粉、生粉合成),放入油鍋炸1-2分鐘,成金黃色後取出,切段,裝盤。

簡單易學。而且不論還原度如何,看上去好像挺好吃的。

  • 鵪子炙(一作羹):烤鵪鶉

第五盞

  • 肚胘膾:生百葉切薄片。
  • 鴛鴦炸肚:兩種方式烹制的炸肚。今天南菜有清湯炸肚,大概已經郢書燕說,權作參考:1.將魚肚用清水浸泡約2小時,揉漂多次,去掉雜味,瀝去水,下白醋,再揉漂3次,去清醋味和油膩,擠干水,剪去黃斑、筋、皮後,再剪成約4厘米見方的塊。

2.將魚肚放入沸水鍋氽約1分鐘,撈出瀝去水。炒鍋用中火燒熱,下熟豬油,放入姜、蔥,烹薑汁酒。加淡二湯、精鹽4克,下魚肚煮約30秒鐘,加菜送煮至熟,撈出,去掉姜、蔥,用潔凈毛巾吸乾魚肚水分,放入湯窩內,撒上胡椒粉,將火腿分放在上面,菜放在兩片火腿的中間。
3.炒鍋洗凈,放在火上,烹紹酒,加上湯、味精、精鹽1克,燒至微沸,撇去湯麵浮沫,倒入湯窩便成。

第六盞

  • 沙魚膾:沙魚刺身,沙魚就是鯊魚,宋朝人吃鯊魚主要吃魚皮和魚唇。
  • 炒沙魚襯湯:這是上一道菜用剩下的扔了怪可惜的,庖廚於是配了道湯?

第七盞

  • 鱔魚炒鱟:鱟是一種看上去挺噁心的像巨型甲蟲的海洋生物(圖省略),有著極其古老的血脈歷史。早期鱟化石證明這種生物早在4到5億年前就已經存在。鱟富含銅離子的藍色血液是天然的生物檢測劑,對大腸桿菌等細菌極度敏感,醫藥和食品行業用鱟血液提取的凝固蛋白原能夠檢測到萬億分之一的毒素污染,當細菌侵入鱟血液,鱟將分泌凝固蛋白原封印入侵者。中國至今有些地區視鱟籽(卵)為美食,攤販當街懸掛著鱟叫賣,有紅燒、蔥油、整隻煮不同吃法。在中國,被食用的鱟是中華鱟,與另外一種劇毒的圓尾鱟外觀不易辨別,常見中毒事件。用鱔魚炒鱟……大概有些女孩紙連鱔魚也未必敢吃,更遑論鱟了,這道菜相當怪誕,未必珍奇,卻著實獵奇。鱔魚在後面還會出場,「子龍脫袍」(紫龍脫袍)就是以鱔魚為主料的湘菜,直接扒一篇教程:

1.將鱔魚放在砧板上一刀劃開皮,然後用刀按住肉,迅速一撕,扒下皮來。將鱔魚肉在沸水中氽一下,剔去刺,再切5厘米長、0.3厘米粗的絲。青辣椒洗凈,與玉蘭片、水發冬菇均切成長4厘米的細絲。鮮紫蘇葉切碎
2.將雞蛋清磕入碗內,攪發起泡沫後,放入干澱粉、精鹽調勻,再放鱔絲抓勻上漿
3.炒鍋置中火上,放入豬油,燒至五成熱,下鱔絲,用筷子劃散,約30秒鐘,倒入漏勺瀝油
4.炒鍋內留油50克,燒至八成熱,下玉蘭片、青辣椒、冬菇絲、精鹽煸炒一會,再下鱔絲,烹料酒合炒。接著將黃醋、紫蘇葉、濕澱粉、味精、肉清湯兌成汁子,倒入炒鍋,顛兩下,盛入盤中,撒上胡椒粉,淋入香油,香菜拼入盤邊即成。

  • 鵝肫掌湯齏:鵝肫、鵝掌燉菜

第八盞

  • 螃蟹釀橙:釀,是將食材塞進主料種古老的烹法。螃蟹同橙子的默契一直延續到現代人餐桌上,蟹釀橙做法如下:

大閘蟹以草繩綁上,冷水入鍋大火蒸20分鐘
蒸好的大閘蟹稍稍放涼
待蟹放涼期間,將橙子用小刀以鋸齒狀將橙頂揭下,剜去橙瓤,留橙汁備用
取蟹黃蟹膏蟹肉,即所謂的全蟹粉,全蟹粉下炒鍋煸炒個三分鐘左右
加適量薑末、白糖、橙汁、水澱粉、鹽、黃酒翻炒,再入蟹油炒香即可
將炒好的全蟹粉填入剜空的橙中,蓋上橙頂
以錫紙包裹放入蒸鍋隔水蒸個三五分即可

  • 奶房玉蘂羹:奶房熬玉蕊花羹。玉蕊花在唐宋享有盛名,然而後世張冠李戴,以訛傳訛,硬生生將這種植物混淆了,今天已經無法確考玉蕊究竟指哪種植物。

第九盞

  • 鮮蝦蹄子膾:膾特指生肉,這裡是新鮮的活蝦和生豬批薄片,大概要蘸佐料吃的。
  • 南炒鱔:特指南人方法炒鱔魚,具體做法不詳,但這個名稱體現出當時飲食習慣南北差異。

第十盞

  • 洗手蟹:宋室南渡,汴梁的一些手藝人,包括大批膳師也隨同南遷,將北方廚藝帶往江左,天下名廚名菜堂集臨安。同上一盞的南炒鱔相對應,洗手蟹是正宗北菜。 宋 祝穆 《事文類聚·介蟲·蟹》:「北人以蟹生析之,調以鹽梅芼橙椒,盥手畢即可食,目為洗手蟹。」因為做法簡單,洗個手回來就做好了,故名洗手蟹,即刻可食,《吳氏中饋錄》介紹了詳細做法:蟹子活活剁碎,麻油熬熟,放涼了,草果、茴香、縮砂仁、花椒、姜、胡椒諸味研末加入,再加蔥、鹽、醋,拌勻,與蟹共計十種食材,即食。
  • 鯚魚假蛤蜊:鯚魚即鱖魚。宋代,以素代葷、棄葷茹素的飲食觀和烹飪工藝已經出現,汴梁、臨安酒肆餐館就有假羊事件、假鴨、假驢事件、奪真雞這類仿葷菜。按照今人一般考證,這道菜大概是用鱖魚做成蛤蜊的樣子。但不排除「假」是失傳或失考的烹飪工藝,確實犯不上拿魚肉假扮蛤蜊肉啊,尤其是後面的「豬肚假江珧」——江珧柱被中國歷史上食神級的蘇東坡譽為天下最好吃的三種東西之一,江南又不缺貝類,張俊幹什麼要用豬下貨仿造江珧柱給皇上享用。

第十一盞

  • 玉珍膾:《射鵰》里洪七公奄奄一息之際交代下一樁未了心愿,是再吃一回大內御廚的鴛鴦五珍膾,後文還會出現三珍膾,這些珍來珍去的究竟是什麼東西,書里不注,就無從考據。
  • 螃蟹清羹:今人有附會的重現做法,僅供參考:螃蟹沸水汆熟,取出蟹肉、蟹黃、蟹膏撕碎。土雞熬淡雞湯,入水發香菇絲、嫩筍絲、薑末、醋、鹽,待湯沸片刻,入蟹肉等,起鍋前勾芡。

第十二盞

  • 鵪子水晶膾:用鵪鶉做的肉凍薄切。南宋陳元靚《事林廣記》有魚湯做的水晶膾:「赤梢鯉魚,鱗以多為妙。凈洗,去涎水,浸一宿。用新水於鍋內慢火熬,候濃,去鱗,放冷,即凝。細切,入五辛醋調和,味極珍。須冬月調和方可。」魚凍調入佐料。當時的冷凍,除北方寒日戶外放置能自然凝結,南方或天氣炎熱時,多懸吊在水井裡為食物降溫。
  • 豬肚假江珧

第十三盞

  • 蝦棖膾:棖就是橙子,參考蟹釀橙和蝤蛑簽,區別在於這道菜是切片的。
  • 蝦魚湯齏:蝦魚湯里加搗碎的姜、蒜、韭菜末兒,一般窮苦人家吃粗飯吃齏,劃粥斷齏的典故傳為千古佳話,韓愈也說「朝齏暮鹽」,吐槽說吃得寒酸。御宴上往湯里加這個,純粹為了調味。

第十四盞

  • 水母膾:水母刺身,什麼都敢給皇上吃。
  • 二色繭兒羹:不詳

第十五盞

  • 蛤蜊生:生就是生吃,蛤蜊肉剁碎了拌上佐料吃,與洗手蟹相似。
  • 血粉羹:街邊小吃,《夢梁錄》的臨安早市上就有羊血粉羹賣,然而皇上深居閬苑,平時反而未必吃得到。

下酒菜告一段落,下面插播一輪

插食

  • 炒白腰子:據說宋高宗年輕時,有天夜裡壁咚宮女之際,門外驟起喧嘩,說金兵打來了!高宗受到驚嚇,從此陽道衰廢。於是張俊瘋狂的給皇上吃睾丸。
  • 炙肚胘:烤百葉
  • 炙鵪子脯:煎鵪鶉肉乾。唐朝燒尾宴有一道類似的叫「箸頭春」——鵪鶉肉切成筷子頭大小的肉丁煎或炸了吃。這裡也不大可能整隻鵪鶉烤了讓皇上拿著啃。
  • 潤雞:中國人有在節日吃特殊食物的傳統,似乎只有清明節例外,沒有哪種食品能在清明這天制霸全國。不過在閩南地區,清明節還是有機會一飽口福:極薄的熟麵皮,包卷著春筍絲、豬腿肉絲、蚵煎、韭黃、豆芽、魚丸片、蝦仁、香菇、花生粉、砂糖粉,一張小小的麵皮,擁有幾乎囊括天下食材的能耐,有如佛家的納須彌於芥子,山膚水豢彙集一堂,一口下去,是咬穿了四季山河的豐富味道,這就是台閩的潤餅菜。宋朝的潤雞究竟是什麼,已無從稽考,只好從今天傳統食單里按圖索驥,也許這樣牽強的測度謬以千里,但今天、以及將來會做得這些事情,不止為還原,更為了留存、提醒和致敬。
  • 潤兔
  • 炙炊餅:饅、饅頭干?
  • 不炙炊餅,臠骨:臠骨就是切塊的肉骨頭,當時炊餅多帶餡兒,這道面點可能是脆骨(軟骨)餡兒的蒸饅頭。

又到了該說再見的時候,壓軸菜亮相,司膳們的看家好菜出手了。

廚勸酒十味

  • 江珧炸肚:江珧炸百葉,這裡的炸可能不再指油炸,做法不詳。
  • 江珧生:與蛤蜊生工藝一致,生江珧(大概特指江珧柱,也就是江珧的後閉殼肌)剁碎了佐調料吃。

(江珧柱)

  • 蝤蛑簽:見「奶房簽」。
  • 姜醋香螺

  • 香螺炸肚
  • 姜醋假公權:疑似另一種水產,不詳
  • 煨牡蠣:文火慢煮牡蠣
  • 牡蠣炸肚:看上去宋高宗極其喜歡吃百葉,或者這個廚師班子極其喜歡做百葉?
  • 蟑蚷炸肚:蟑是蟑螂,蚷是馬陸……即使我朝素有食蟲傳統,蟬、蠶蛹、龍虱……然而好像也不會吃蟑螂和馬陸吧!尤其是馬陸,那麼多腳,而且完全看不出有肉可以吃啊!所以,不排除繕寫時形訛,將蠄蚷抄作蟑蚷。蠄蚷就是蟾蜍,雖然也不怎麼樣,好歹還是能吃的。宋高宗出來這一趟都吃了些什麼亂七八糟的回去,以後再也不出來了。
  • 假公權炸肚:不詳。

宋高宗吃這些就夠了,其餘內侍、朝官另各有款待,恕不贅述。這次請客,清河郡王破費無算,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可見一斑。也是在這一年,肱骨砥柱,韓世忠逝世。

《玉食批》

附一張宋宮廷流出的《玉食批》。這是後世某人在舊箱子找到的皇上賜太子的飲食批示,執筆者是宮裡司膳者,所以可能是由不同當值者寫下的,作者或非止一人,今已無法考證作者姓名,看完天子飲食,再看看太子平時都吃什麼:

  • 酒醋三腰子:三種腰子集合,在宋朝皇室,一言不合就吃腰子,皇上很關心太子身體嘛。
  • 三鮮筍
  • 炒鵪子:炒鵪鶉
  • 烙潤鳩子:烤斑鳩,其中「潤」字指出火候標準,要烤到油潤明亮外焦里嫩
  • (火贊)石首魚:體側扁而長,頭大,頭部被鱗,頰部有粘液小孔,耳石大,石首魚由此而得名,鰾大而特殊,能發聲。上頜骨多少被眼前骨所覆著,下頜不具觸鬚。或間有1單獨短須。下咽骨不結合。齶通常無齒。胸鰭或具腋鱗。本科魚類洄遊至沿岸河口地區產卵,是我國重要的經濟魚類,為我國海洋漁業主要的捕撈對象。大黃魚、小黃魚都屬於石首魚科。
  • 土步辣羹:土布魚,也叫沙鱧,據說營養豐富,非常好吃。

  • 海鹽蛇鮓:一說是海蜇,一說是蛇肉鮓,還有可能是鱔魚鮓
  • 煎三色鮓:可見在宋朝,鮓的吃法又翻新了,可以煎著吃——想想看卷著魚塊的壽司扔進油里煎酥,麻蛋宋朝人真會吃啊,難怪蔡京要屯三屋子黃雀鮓。從《齊民要術》起,古食譜最常見的就是各種腌菜腌肉,腌的哪有煎的好吃,油煎才是鮓的正確吃法。《事實類苑》中提到宋代一個「油煎蛤蜊」的故事:當時的北方人喜歡用麻油煎炸食物,不論什麼東西,都要放到鍋里用油煎一煎。北宋慶曆年間,朝中一群學士宴會,讓人買來一筐蛤蜊,交給廚子去做。結果眾人等了半天,蛤蜊還沒有端上來,派人到廚房中看,廚子說:「把蛤蜊放到鍋里油煎,已經弄得焦糊了,卻還是沒熟。」
  • 煎卧烏:不詳。
  • 熓湖魚:熓就是煮/熬/燉,燉魚湯
  • 糊炒田雞:青蛙肉加澱粉煎炒
  • 雞人字焙腰子:又是烤腰子,雞人字是什麼東西不知道,太子吃的腰子也不少啊。
  • 糊燠鯰魚:掛糊/掛漿之類工藝烹制的鯰魚
  • 蝤蛑簽
  • 麂ji膊:這……這個發音簡直有辱斯文,皇上:「來兒子,張嘴,吃一口jibo」。麂是一類鹿,膊是腿肉。
  • 浮助酒蟹:類似於醉蟹的糟蟹
  • 江珧
  • 青蝦辣羹:蝦仁辣湯
  • 燕魚乾魚酒醋蹄酥片
  • 生豆腐百宜羹
  • 燥子炸白腰子:碎肉炸腰子,又雙叒是腰子。太子:「兒臣不想再繼續吃腰子了父皇!兒臣快脹死了!兒臣已經沒法騎馬了!」

以上,據《武林舊事》(1982.中國商業出版社)。

【前傳】唐朝燒尾食單:古人吃的菜是怎麼樣的? - 蟲離先生的回答

【擴展】宋朝其他美食:古卷食遺--兩宋 - 知乎專欄

公眾號:古卷傳說

http://weixin.qq.com/r/nUhLU7fEbOoTrfMw9x2P (二維碼自動識別)


說一個安全氣囊方面的常識吧,跟孩子有關。

有些車型使用了智能安全氣囊系統,前排副駕的正面安全氣囊,在某些條件下是關閉的

什麼情況下會關閉呢?副駕坐兒童的時候。

原因是座椅下方都安裝了乘坐標識感測器(重量感測器),它會探測座椅上方的重量,當重量範圍被系統判定為兒童時(一般在18公斤以下),氣囊就會被關閉,碰撞中氣囊不會彈出。如果你在副駕捆綁了兒童座椅,該裝置也能檢測出來並關閉氣囊。

這是考慮到氣囊彈出一瞬間的力度很大,有可能會傷害到脆弱的兒童。

之所以有這個技術,是因為廠商考慮到兒童的行為非常不可控,可能以各種奇葩的姿勢坐在副駕上,所以關閉氣囊反而是一種更安全的考量。像上圖中的第6張,即便廠商明確標出不能讓12歲以下的兒童坐在副駕,但一些車主為了開車的時候逗孩子,不惜讓兒童座椅面向副駕靠背,這是極端危險的行為。如果你的車沒有智能安全氣囊系統,一旦發生碰撞,彈出的氣囊極有可能讓孩子落下終生殘疾。


這個常人不知道的「常識」告訴我們:

1、老老實實把兒童安全座椅放到後排使用;

2、最好不要讓孩子坐前排副駕;

3、買了車一定要仔細閱讀《使用說明手冊》,有好處沒壞處;

4、看看你的車有沒有智能安全氣囊系統,這是個好東西。


補充:

這個智能安全氣囊系統已經不是個新技術了,早在2004年,美國就要求新出廠的小汽車要有20%裝配智能安全氣囊,到2007年則開始強制所有小汽車安裝。我國則是在2014年,由國家標準委員會工作組開始,組織企業進行智能安全氣囊標準的制定,但目前相關政策尚未落地。可能有一部分自主車型不使用智能安全氣囊系統,也可能有一部分合資車型減配掉了智能安全氣囊,因此如果你發現自己的車沒有智能安全氣囊系統,也請不要生氣。


參考鏈接:

智能安全氣囊標準需跟上 四氣囊與六氣囊將成熱點汽車智能式安全氣囊控制技術研究_百度學術智能安全氣囊何時問世保平安_新浪汽車_新浪網


推薦閱讀:

記憶能否遺傳?
為什麼總在半夜聽到樓上彈球掉地上的聲音?
為什麼刷完白色球鞋裹上一層衛生紙晾乾球鞋就不會變黃?
為什麼銀行晚上不營業?
如何測算出任一副圖片中的物體的實際尺寸?

TAG:教育 | 常識 | 冷知識 | 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