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種類的聽力損失是不可逆轉的?
我看有些人近視都可以恢復一部分,那為什麼很多人都說聽力的損失是不可逆轉的呢?
排除掉突發性耳聾。我指的是那種由於長時間的習慣不好(e.g.聽音樂音量過大)導致聽力一點一點下降的情況。
耳鼻喉科專業,現在國內本學科排名前五醫院上班
首先問題問的不是很清楚,突發性耳聾和逐漸下降的聽力損失不能作為能不能恢復的分類,事實上突發性耳聾如果及時開始治療,大部分是能夠恢復一部分的,有一些還能基本完全恢復。所以按我的理解,題主的意思可能是為什麼有些聽力下降是不能恢復的 。
要明白這個問題,先要了解聽力形成的生理基礎,聲波由耳廓收集經外耳道傳到鼓膜,然後鼓膜和聽骨鏈將震動放大以後傳導到耳蝸,耳蝸將這种放大了的震動轉換為電信號,通過蝸神經將這種電信號傳導至大腦皮層,然後大腦皮層將電信號轉換為化學信號,產生聽覺。
在這一過程中有幾步是不可逆的,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如果耳蝸出問題,外界損傷或者先天發育障礙,一般都是外毛細胞出問題,這種細胞是將震動轉化為電信號的關鍵細胞,最大特點就是在哺乳動物中不能再生,現在有不少實驗室花很多錢和精力想解決毛細胞再生的問題,研究很多年,目前沒有太大的突破。這種情況下就會出現外界的震動經鼓膜聽骨鏈能傳到耳蝸,但是耳蝸不能將震動這種機械信號轉化成電信號,也就是說換能器出問題了。這種主要的原因有先天的發育異常、耳毒性藥物使用或者直接的外傷等等。在目前情況下,如果蝸神經沒問題,可以裝人工耳蝸進行人工聽覺置入,就是說換能器出問題對吧,那我做個裝置,把聲波的震動轉化成電信號,做成一個人工的換能器,然後把電信號直接刺激蝸神經,讓你產生聽覺。
其次不可逆的情況是,耳蝸正常,但是從耳蝸發出來到腦子的神經出現問題,也就是蝸神經(或者叫聽神經)發育不全,或者缺如,或者沒功能,這種情況下的神經功能缺如或者損傷是不能再生的,雖然神經細胞再生已經成為可能,但是目前還沒有蝸神經再生的研究成功報道過。這種情況下,就會出現震動經過耳蝸產生電信號了,但是電信號不能經過電線(就是神經)傳導到腦子,這種情況目前也有辦法,就是直接在外面裝個人工裝置(聽性腦幹),把震動轉換成電信號以後直接把電信號傳到腦幹(聽覺中樞),當然這種聽性腦幹可以輔助產生聽覺,雖然手術死亡率不低,但是至少提供了一種可能。
第三種就是聽覺腦幹發育不良或者說未發育,這種腦細胞或者中樞損傷目前沒有可以成功的研究報道過。
所以對題主的問題,其實突發或者逐漸產生的聽力下降,查清楚聽覺通路哪部分出問題了才是是否可逆的基礎。如果耳蝸出問題,毛細胞死了,因為數量恆定,死一個少一個,不能再生,這個肯定不可逆;聽神經結構完整,只是功能暫時出問題,及時處理有可能可逆;聽神經缺如,肯定不可逆;腦皮層出問題,沒有再生的辦法,神經元死了就死了,不能再生,所以目前不可逆。
不可逆轉的都是神經性聽力受損。
人的聽覺神經纖維分布在內耳耳蝸上,與毛細胞形成連接以感受聽力。因此毛細胞受損就會導致聽力受損。
而毛細胞死後亦無法再生,致人一生的聽覺能力不斷減退。
參考 wiki:耳蝸
題主的問題大概是,為什麼長時間的聽聲習慣不好會導致不可逆轉的聽覺損傷,這裡的習慣不好指的是經常聽音量過大的聲音。
之前很多回答都強調了在聲音傳導過程中,毛細胞與聽神經的重要性,這裡不再贅述。根據美國最新的動物實驗研究表明,如果將聽覺系統長時間地暴露在高分貝的聲音環境中,動物的聽覺感知能力並不會馬上受到影響。這是因為對特定聲音信號產生感應的並不是單個聽神經細胞,而是神經束,當其中部分神經細胞受損後,並不會明顯影響整個神經束的表現,以致於哪怕部分神經受損,在聽覺上的臨床表現仍然很正常。但是這種正常只是暫時的,當到達一定年齡或者神經受損累計到一定程度之後,聽覺損傷會突然出現,而此時做任何補救都基本來不及了。
這也是為什麼當這種慢性聽障出現以後很難得到恢復。因為在剛開始受損的時候,你是完全感受不到的,你的聽覺並不太受影響,而當你到達一定年齡之後,這個問題就會馬上凸現出來,然而為時已晚。所以保護聽力絕對不能在出現問題之後再開始,一定要隨時保持良好的用耳習慣。事先聲明,我非專業人士,以下內容不能保證完全準確。內容的來源,是大約一個月前,央視播出的關於聽力保護的節目,以及事後我向醫生諮詢的綜合。
如有遺漏,歡迎各位指出,更歡迎專業人士給出自己的見解。
先說結論:
眾所周知,聲音是在空氣中傳播的機械波,簡稱聲波;而人類產生聽覺的過程,就是「接收聲波」、「轉化和傳遞聲波信號」、「轉化為神經信號」從而最終刺激大腦產生聽覺的過程。三個步驟依次進行,其中任何一個步驟出現問題,都會影響聽力。通常所說的「聽力損失不可逆」是第三個步驟出現的問題。
接收聲波的步驟,由通稱「外耳」的「耳廓」和「外耳道」承擔,它們的形狀類似喇叭,從外而內截面逐漸減小,因此起到收集的作用。外耳道內的「耵聹腺」及「皮脂腺」的分泌物,就是我們俗稱的「耳屎」,它的分泌量不同人有不同。分泌量大的人,若不經常清理,可能堵塞外耳道,從而干擾聲波的接收,影響聽力。這種情況的聽力下降,是可以恢復的,只需清潔外耳道即可。大多數情況可以自行使用軟質的棉簽清理,如果阻塞嚴重,則需要到醫院請醫生處理。
轉化和傳遞聲波信號的步驟,由通稱「中耳」的「鼓膜」、「鼓室」內的「聽小骨」承擔。機械波的本質是振動能量的傳遞。外耳接受的聲波,引起鼓膜的振動,再通過聽小骨傳遞到下一個步驟。如果鼓膜穿孔,則無法承擔聲波信號轉化為振動的工作,導致失聰。鼓膜穿孔通常是由於氣壓劇變、暴力等引起的外傷和中耳炎等引起,大多數情況能通過手術治療恢復。聽小骨創傷也可能引起聽力損失,但大多數情況也能夠經治療恢復。
轉化為神經信號的步驟,主要由通稱「內耳」中的「耳蝸」承擔。耳蝸是由細小空管蝸旋形成的結構,空管內有被稱為「毛細胞」的絨毛狀結構。這些絨毛隨中耳傳來的振動而顫動,將振動信號轉換為神經衝動,形成神經信號。長時間的大音量刺激,會引起這些絨毛的「倒伏」,從而影響聽力。這些絨毛的「倒伏」,人體無法自行修復,醫學界目前也沒有好的辦法。所以這部分引起的聽力損傷是「不可逆」的。
額外的話:
內耳中的「半規管」是三個互相垂直的半規管組成的聯通空管結構,內有淋巴液。淋巴液收到重力及加速度引起的「慣性力」影響,在半規管內流動。人體通過半規管內的淋巴液的狀態,從而確定大腦所處的傾角和加速度的狀態,影響人體的平衡感。各省市科技館內常設的「魔屋」,就是利用半規管產生的平衡感與眼睛所接收的地形信息的不對應,產生「魔」的效果。「陀螺儀」也是通過類似的原理確定加速度狀態的,不知是否收到耳朵里半規管結構的啟發。
拋磚引玉,希望不要貽笑大方。
作為一個未來的一僧,很想回答一下,雖然很久沒接觸聽覺系統了,但是應該可以給您解惑。
聲音先是由耳廓傳導耳道,耳道分為外耳、中耳、內耳。在中耳有鼓膜,就像是音箱的振膜一樣,可以高保真記錄聲音的振動,這種振動通過連在鼓膜與內耳的耳蝸之間的三塊聽小骨傳導到耳蝸。具體是怎麼傳導的呢?由鼓膜傳向聽小骨很簡單,就是聽小骨隨著鼓膜振動而振動,但是聽小骨是三塊,其間特殊的連接對振動有放大或者類似的作用;由聽小骨向耳蝸傳導就很複雜了,耳蝸是一個密閉的像蝸牛殼一樣的骨性腔,就是一個骨性的管道螺旋結構,在這個骨性管道中間有骨性中軸,這個軸中有神經行走,同時骨性的管道被非骨性的結構分為兩個密閉的腔,這兩個腔內都充滿著類似淋巴液一樣的液體。聽小骨就是通過一個小窗口與其中一個腔內的液體連接。在分隔這個窩形管道結構中有細胞,這些細胞上有突出,在電鏡看來像毛一樣結構漂在液體中,聽小骨振動時傳導引起液體振動,隨之引起毛的振動,這些毛與骨性管道的神經是聯繫的,這樣便把外界的聲音傳導到了神經中,到這個過程中,歷經了把振動信號轉化成了毛細胞的化學信號,再把化學信號轉化成神經中的電信號。這還沒完,神經還得把信號經第八對腦神經前庭神經傳入大腦特定區域分析轉換,可以轉換成人類所能理解的文字、圖像·······比如我們聽到蘋果,腦海就會出現蘋果這兩個字,或者蘋果這個水果實物。
這大概就是聲音在人類的識別過程,這其中任何一個過程中斷都會影響聽覺。之所以會出現不可逆的聽力損失我覺得都是相對的,都是在現階段的科技水平下定義的,現在不能解決的就是不可逆的。比如外耳中耳內耳傳導結構一定程度壞了,那麼我們在顯微手術或者人工耳蝸的幫助下還是可以修復的。如果大腦皮層或者特定區域神經細胞壞死,不能分析信號,那麼人可以聽到聲音,但是不能理解其意義,現階段醫學水平還不能修復神經細胞,所以老年痴獃等等都是沒法治的,這種聽力也是沒法恢復的。
生命的最根本的來源就是那麼幾條DNA,他是可以自我修復生命機體的一些損害的,比如感冒等,機體可以自我恢復。但是那些機體自身不能解決的問題就只能靠醫生來幫助,醫生畢竟不是DNA,在有限的科技水平下也只能治療有限的疾病。現所以現在的醫生不僅在醫院治病,他們還會在實驗室進行很多的科學研究,所以隨著時代科技的進步,更多的病可以被治療。
一下子扯遠了,希望我的答案能幫助到您。
簡單的說 耳朵里的毛細胞有限
耳機音量大小決定毛細胞消耗快慢
所以可以說是不可逆的。
非要用近視來比喻的話,一些傳導性聽力損失(例:中耳炎)就像是假性近視,去治療,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就像是損傷了視網膜了。一般是無法治療的只能通過聽覺輔助裝置來干預。
因為我們長時間習慣不好造成的聽力損失通常都是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一般病變部位在耳蝸毛細胞,而毛細胞的損傷死亡是不可逆的,死亡的毛細胞不能恢復,所以耳聾就治不好
耳鳴已有好幾年了,怎樣才能康復,頭部受到過撞擊,謝謝,
參考:每天聽音樂超過一小時,真的會導致聽力減退嗎? - 趙思家的回答
以下摘自百度百科
耳蝸(因為它長得像蝸牛)是讓我們聽見聲音的重要器官,耳蝸上遍布著毛細胞,空氣的震動可以使得毛細胞跟著震動,這種震動轉化為電脈衝讓我們得以聽見聲音。但毛細胞是不可再生的,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損失了一部分,那就是凈損失,以後也不可能再補回了。
隨著年齡增加,毛細胞越來越少,那些負責聽高頻率聲音的毛細胞消耗的最快,於是我們人到中年就聽不見高頻信號了。當我們步入老年,大部分聲音就再也聽不見了,直到最後得上老年性失聰,變成了徹底的聾子。
推薦閱讀:
※人的記憶力是否有極限?
※人體少了一個腎會有何影響?
※如果身體和頭顱的年齡差距很大,實施了「換頭」手術後人會怎樣?
※美國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具體考試流程及篩選方式是如何進行的?
※為什麼有很多人帶孩子做舌系帶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