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這一概念科學嗎?還是炒作?

智慧城市現在在全國炒作得可謂是天翻地覆,這是為什麼呢?我認為,這是科技企業力圖綁架經濟,繼續在IT泡沫裡面注入一劑強心針的策略,試圖改變國家宏觀投資版圖,想爭取第二個四萬億的措施罷了。這種錦上添花的事情,在中國為時尚早吧。


首先,我認為這個問題除非更具體的去限定,否則很難回答。因為智慧城市這個概念本身就有太多種解讀,IBM提出來Smarter Cities時只是想起個好點兒的產品名字而已,誰知道名字取得太好,讓很久拿不出新東西的政府,規劃師,建築師們都覺得這是個絕好的名詞(對比Intelligent Cities, City 2.0,Smart Cities聽起來就是好)來包裝所有他們設想的未來的關於城市的內容,所以就都拿來用了。這個詞語現在已經用得來像「可持續發展」「全球化」一樣,每個人聽到都大概有自己的一個模糊的認知,但解釋起來估計都不大一樣。

IBM、Cisco們會告訴你智慧城市是關於更快速的運算、更完善的系統,而這能解決城市問題。軟體開發者會告訴你智慧城市是關於更美妙的社交用戶體驗。市長們(當然,民主國家的)會告訴你智慧城市是關於透明、開放、與公民的互動。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認為智慧城市是一個合理的提法。如果一定要下個定義的話,我認為Anthony Townsend在其新書《Smart Cities》裡面說的是最合理的(Anthony是我智慧城市課的老師,所以在這個上面我的意見肯定是偏頗的):

人們通常會給智慧城市一個非常廣闊的外延,這沒有問題,因為城市確實需要從整體來理解。但僅僅採納任何一項技術本身,不管多麼的優秀,都不能解決城市問題——但信息技術毫無疑問作用將會重大。在這本書里,我取一個更窄的定義,把智慧城市定義為一個將信息技術與基礎設施、建築、日常生活用品、甚至我們的身體相結合來解決社會、經濟、和環境問題的城市。

(上面是我對該書的綜述的摘抄,感興趣的可以看城市化、無所不在——Anthony Townsend《智慧城市》分章節綜述。)

總得來說就是智慧城市和現在「不智慧」的城市相比,其智慧之處在於能夠更好地解決城市的問題,而技術只是可以採納的手段。

我想樓主提出這個問題應該是針對的IBM、Cisco們所倡導的智慧城市模式——大系統(比如 Rio Operations Center)、雲計算、大數據什麼的。如果是說這個,我同意,硬往城市上空投硬體是絕對不靠譜的。

對於IBM模式的看法,現在Anthony Townsend和IBM的技術高管Irving Wladawsky-Berger正在The Economist上辯論(Economist Debates: Smart cities)。辯論的題目是「Are Smart Cities Empty Hype(智慧城市是憑空炒作么)?」。支持方是Townsend,反對方是Wladawsky-Berger。正反雙方是這個問題上估計最權威的代表人物,我覺得樓主可以去詳細看一辯論內容。Townsend的立場可以總結為:大IT公司不應該成為智慧城市的主導力量,應該讓草根、人民自下而上地推動智慧城市的發展。Wladawsky-Berger則認為現在就對如Rio Operations Center這樣的大型複雜城市管理系統進行否定還為時過早。

p.s.除了Townsend之外,在智慧城市上面,你還可以去看看Adam Greenfield(是上面辯論的特邀嘉賓),他剛寫了本小冊子叫《Against Smart Cities》,我還沒看,不過應該跟Townsend的觀點大同小異。
--------------------------------------------------------------------------------------------------------------------------------------------
澎湃最近整理髮布了我對智慧城市的解讀,基本上把我在這個概念上的想法概括地差不多了,貼上來作為補充吧
--------------------------------------------------------------------------------------------------------------------------------------------
高質量的新聞需要深入調查和持續投入。請您使用下面的鏈接將澎湃新聞的這篇文章分享給別人。如有更多合作需求,請查看我們的版權頁信息或給contact@thepaper.cn發郵件。智慧城市:技術只是手段,要從問題出發

過去幾年,智慧城市在中國的發展,更像是一個由IBM等大型IT廠商主導的營銷活動,而非對城市發展新理念的探索。從IT廠商的定義看,智慧城市似乎跟之前的「智能城市」、「信息城市」等側重於信息系統硬體升級的概念沒有太大區別。
西方發達國家的城市政府、城市研究者們也對「智慧城市」給出了定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來自紐約大學的Anthony Townsend教授,在其專著《智慧城市》中,智慧城市被定義為「一個將信息技術與基礎設施、建築、日常生活用品甚至我們的身體相結合,來解決社會、經濟和環境問題的城市」。這個定義賦予一個切實的優越性——通過更好的手段更好地解決城市問題。這無疑是一個能吸引市長們的定義。
理想城市理論的經驗與教訓
縱觀歷史上的理想城市理論,其無不是在時代進步基礎上提出的、被認為能更好地解決問題的城市理論模型。花園城市希望利用剛成熟不久的輸電技術,通過鋪設電網,來拯救被上百萬煤爐搞得烏煙瘴氣的倫敦;而汽車主導的城市,則基於汽車的大量普及,期望通過修建大量連接城市與郊區的高速公路保持城市活力。這些嘗試的出發點,都是尋求解決當時迫切的問題。最終這些模式效果卻不理想,甚至帶來日後更多問題。總結起來,有兩大原因。
第一個原因,簡·雅各布斯在她的各大著作中已做了最詳細的總結:這些模式,都是由當時的城市規劃與決策的精英們出於自己對理想城市的理解、出於對技術帶來的可能性的想像而創造出來的城市建設模式,其中忽略了城市系統的複雜性,特別是人與社區對城市生態的重要性。為了建設理想城市,人們拆掉了原本生機勃勃的社區,毀掉了天然的田園,造出了許多「沒人要的(no one wanted)」的建築群落。
第二個原因往往更容易被忽視。那就是,每當有新的技術突破出現,就會有人認為新技術的出現本身能解決以往解決不了的城市問題,而且人們總是傾向於相信「這一次不一樣」。ICT(信息、通信和技術)技術的飛躍看起來正像是一次「不一樣」的技術突破。IBM、Cisco等IT企業的智慧城市系統解決方案幾乎都建立在這樣的假設上:更大的數據、更大的電腦、更大的模型能解決以前解決不了的問題。以反對通過數字建模尋求城市問題解決方案而著名的道格拉斯?李在1973年就寫到:「計算機速度和容量都飛速提升,於是一些學者相信,以前為城市建模失敗,都是因為硬體的限制,現在問題可以解決了。這樣的相信是毫無依據的:更大的電腦只是允許更大的錯誤。」
事實上,利用計算機技術的進步、基於數理建模的城市管理系統,最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有所嘗試,至今都沒有一個理想的成果。究其原因,全球研究城市建模的領軍人物——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Michael Batty教授解釋:「因為(過去的研究者)把城市當做一個自上而下的封閉系統,而忽略了更廣泛的外部環境影響。」
歷史的教訓應該被吸取。在探索城市治理優化的過程中,一方面,應該進一步加深對城市系統的理解,讓決策者、規劃師對基層現實有更準確的認識;另一方面,技術本身不能解決任何城市問題,但先進的技術能成為城市問題解決方案的優良手段與工具。
ICT技術的迅速發展,無疑在上述兩方面給城市治理的優化帶來了諸多可能。首先,大數據及大數據分析工具能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城市的現實狀況、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但更重要的是,ICT技術的發展讓溝通變得前所未有地容易,為決策者和規劃師與一個社區乃至一個城市的民眾進行真正有效的溝通提供了技術上的可能。這方面的嘗試可能才是智慧城市的真正智慧所在。
不可否認,已經有很多ICT技術應用有效改善了城市治理。但在各大國內外IT企業的猛烈營銷攻勢下,也出現了諸如各地扎堆建設雲計算中心、紛紛上馬智慧城市管理系統的亂象。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回到城市治理的本源——城市之所以需要治理,是因為有一些複雜的城市問題,不能通過個體行為簡單得到解決——從城市問題出發,尋求解決方案優化之道。
了解ICT技術的優勢和局限
技術只是解決問題的手段而非目的。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中,首先要從具體問題出發,在技術選擇上「只買對的,不選貴的」,如果一個基礎的ICT應用能解決問題,那就沒必要採用一個複雜的應用。紐約市就曾通過開通一個公共郵箱帳號,解決了因保障房改造項目信息溝通不暢導致的政府與居民矛盾激化的問題。
政府應該意識到ICT技術的局限性。例如,智慧城市技術可能在治理交通擁堵、打擊犯罪領域有較高效率,而在降低能耗領域不那麼明顯。為了對ICT技術的使用提供有價值的指導,政府可對各種ICT技術進行一次評估,了解技術的優勢與局限,為各部門提供一個「推薦」及「不推薦」清單,指導各部門在智慧城市建設中對技術應用的決策。
為中小企業創造條件
從城市問題出發的智慧城市發展,意味著具體的問題解決方案是針對具體問題的特別定製。同時,許多問題的解決方案,所需要的並非高速運算能力、巨大的管理系統,而是以較低成本實現的、更優秀的交互設計所帶來的溝通效率提高。在這兩個領域,ICT中小企業相對大企業通常具有優勢。首先,中小企業比大企業更能靈活地針對具體需求定製產品;其次,中小企業在成本上有顯而易見的優勢,這不僅體現在單個項目的報價上,同時中小企業也不會因維持整體運營的需要而傾向於對政府推薦大項目,可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事實上,世界各國都意識到中小企業將是智慧城市建設的中堅力量,從政府採購、資金支持等多個領域鼓勵中小企業參與智慧城市建設。例如,波士頓改革了政府採購流程,在一定數額以下的政府採購項目將不必走政府採購的默認程序,可以較靈活地獲得批准;紐約的APP競賽引入了更多投資方,對獲獎的開發者提供全方位的資金與技術指導;倫敦的《智慧倫敦計劃》更是提出了具體的「在2016年前投資2400萬英鎊以上,以提供廉價超高速帶寬給中小企業,並幫助22000個中小企業獲得該寬頻;在2020年前支持20萬個科技崗位」等政策目標。如果中國要建設在世界上有影響力的智慧城市,不能忽視對中小企業的重視。來自澎湃新聞http://thepaper.cn


作為一個從業三年多的業內人士,就這個問題回答一些個人見解。下文是年前所作,不過內容尚未過時,套來一用。
——————————————————————————————————————

我是一名已經工作了三年的智慧城市諮詢顧問,工作就是研究什麼是智慧城市,如何建設智慧城市,並將我的研究成果告訴別人(這個別人包括客戶、合作夥伴、同事、朋友、家人……)。

起初,被人問到「到底什麼是智慧城市」的時候,我會有點慌張,因為自己也搞不清楚到底什麼是智慧城市,就自以為是地說:「現在有很多新技術,物聯網、雲計算、移動互聯網之類的,智慧城市就是應用這些技術,讓城市變得更美好。」不求甚解的人「哦」一聲就當知道了。地方官員會問「數字城管、智能交通、平安城市這些也是嗎?數字城市跟智慧城市是什麼關係?誰來建設智慧城市?智慧城市什麼時候能實現?……」。技術咖會問「那些技術怎麼應用?智慧城市是個應用系統嗎?信息安全怎麼保障?……」然後,我就會針對那些問題,一條一條地試圖去解答,可是說到最後,對方依然挺迷糊。那時的我感覺很窘迫,為自己的不能解釋而甚是苦惱。

2012年開始,我給幾個城市做了智慧城市戰略規劃,通過不斷地研究國內外案例,跟地方客戶溝通,跟市民溝通,跟企業負責人溝通,跟團隊成員討論,智慧城市的輪廓在我腦中逐漸清晰了起來。智慧城市不是單純的讓城市變得更美好,而是要讓城市裡面所有的人感覺更好。

如同「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智慧城市之於不同的人、不同角色、站在不同立場,都會有不同的定義。

上班族說:「路上不那麼堵,過年回家買票不那麼難,就是智慧城市。」

老人家說:「我有心臟病,如果我在家裡突然跌倒爬不起來了,有人會很快把我送到醫院,就是智慧城市。」

小孩子說:「我不想一板一眼地坐在教室里上課,要是在家就可以學習,能向老師提問,還能跟小夥伴交流,就是智慧城市。」

創業者說:「我想辦個公司,可是不知道流程,也不知道去哪裡找到合作夥伴,如果這一切都更加方便,就是智慧城市。」

公務員說:「為什麼有那麼多上訪的人呢,如果他們的想法能早點跟我們溝通解決,大家其樂融融,就是智慧城市。」

消防員說:「最好沒有火災,有煙霧苗頭就好就能自動撲滅,但假如真正有大火了,我們能一路暢通地迅速直達現場,這就是智慧城市。」

……

這樣的例子難以窮舉,卻全部指向智慧城市的核心特徵——以人為本。任何技術的本質,都是要讓人變得更加強大、讓環境更適宜人的生活、為人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讓人與人的溝通更加順暢……可這似乎只是智慧城市建設的目標,那智慧城市本身到底是什麼呢?

後來,我參與了國家信息化專家諮詢委員會的研究課題《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指南》。我們團隊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基本搞清楚了智慧城市的1C3W1H——智慧城市發展的環境(Context),什麼是智慧城市(What),什麼時候智慧城市建成(When),什麼人建設智慧城市(Who),還有如何建設智慧城市(How)。

Context

隨著互聯網相關技術的飛速發展,大數據時代悄然到來,建設智慧城市的技術條件已經成熟。互聯網雖然發明僅四十餘年,但卻極大改變了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網路空間是不同於人類現實空間的一個嶄新維度,是人類的第二空間、虛擬空間。在硬體資源和運行規則之上,網路空間的核心組成要素是ID、數據、連接,而現實空間的核心要素是人、物、事,兩個空間的各個要素間能夠交叉相互作用。現實向網路進行映射,能夠產生海量的數據;而對網路中的數據進行挖掘和運用,又能夠反作用於現實空間,使得城市有了「智慧」。這兩個空間的交互就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技術基礎。

What

智慧城市是一種發展目標,它是信息時代的現代城市對於未來的想像,要更加宜居宜業,更加富有活力,更加具有吸引力和競爭力。智慧城市也是一種發展模式,它要改變以往依賴資源投入帶動城市發展的粗放模式,通過對新技術的應用,促進多方參與,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生產效率,用更少的資源創造更多的價值。

When

智慧城市是一個發展過程,它是一個城市基於現有基礎,不斷推陳出新、不斷發展、不斷完善的,隨著技術的發展和人們認識的提升,智慧城市的內涵會不斷豐富,因此它不存在一個終極完成態

Who

智慧城市是一個需要多方參與的開放平台,無論是政府、企業、研究機構,還是市民,都要參與到智慧城市的建設過程中。不同的主體擔負了不同的任務——政府出台政策和規劃,企業進行建設和服務,研究機構發布標準和建議,而市民作為使用和評價的主體,會參與始終。

How

智慧城市的建設要從自頂向下的規劃設計入手,首先要進行戰略規劃,從整體上把握智慧城市建設的方向,接著進行頂層設計和行動計劃,逐步將戰略進行落實,並開展可持續的運營。當然,這整個過程是要滾動更新的,以保證戰略能夠持續保持其先進性和引領性。

信息資源中心是智慧城市構建的基石。城市運行產生大量數據,對數據承載的事實進行組織及分析,能夠形成有價值的信息內容,並進而形成信息產品,實現服務創新,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推動城市向著低碳、高效、便捷的方向發展。因此,為促進數據被有效利用,需要先期建設信息資源中心,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將城市運行各個層面的數據彙集,提煉出有價值的信息,供各個領域的數據開發者使用,提供智慧城市創新發展的源動力。

面向對象的融合服務平台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關鍵抓手,是連接現實與網路兩個空間的互動介面。智慧城市規劃和建設需要秉承「面向未來、面向問題、面向對象」的基本思路,其中的「面向未來」和「面向問題」更多的是針對戰略規劃階段,而「面向對象」指在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需要面向城市的三類基本對象——市民、企業、政府,構建三大融合的服務平台,包括市民融合服務平台、企業融合服務平台,和城市運行管理平台。以三大平台作為建設智慧城市的抓手和切入點,能夠彙集面向對象的眾多服務,為服務對象提供全方位多渠道無縫化的服務體驗,連接智慧城市各個相關利益方,以信息化的手段促進城市整體的可持續發展。

至此,智慧城市的輪廓已經清晰描述,帶著這樣的觀點,我可以自信地跟任何人解釋何為智慧城市。

但相對於上述理性的描述,我個人更喜歡把智慧城市比喻成一個生態系統。何謂生態系統呢?它是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間內,生物與環境構成的統一整體,在這個統一整體中,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並在一定時期內處於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狀態。」智慧城市和生態系統有相當多的共同點,多樣化的對象、無處不在的連接、能量輸入和流動、良好的自適應性……這其中,有三個最重要的特徵。

要素多樣——多樣化的要素構成了智慧城市的基礎。生態系統的基本特徵是生物多樣性,相對應的,組成智慧城市的要素也十分多樣,人、人與人形成的組織、基礎設施和自然環境共同構成了城市,這些要素又擁有不同的屬性、能力和特徵。城市中最基本的要素是人,每個人擁有不同的身份和標籤,他可以是家庭中的父親、企業中的職員、商店中的顧客、道路上的行人……不同的身份對應了不同的行為特徵、不同的生活需求和不同的社交軌跡。人與人的結合形成了不同的組織單元,包括家庭、企業、學校、政府機構等。城市中還有形態各異的基礎設施,這是人類對自然環境基礎改造所得,它們滿足了人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並隨著文明的發展,各類基礎設施的功能性外延不斷拓展,美觀性需求也不斷提高。自然環境也是城市中最基礎的要素,自然環境被人所改造,同時也進行著自適應的改變。

動態平衡——要素間的信息流動使得智慧城市獲得動態平衡。生態系統內部,能量隨著食物鏈自由流動,保持種群結構的相對穩定。對於智慧城市,信息資源即為流動的能量。信息的產生、匯聚、提煉、使用過程就是能量不斷聚集並被消費的過程。城市中的所有要素既是信息的產生者,也是使用者。以交通為例,行人的個體行為數據被採集,彙集起來成為城市交通指征數據,經過智能交通系統分析,採用信號燈控制等手段,反作用於行人,分散交通壓力,緩解擁堵。這個過程中,信息的流動和提煉產生了價值,並被消費。正如生態系統中能量與物質的輸入輸出,使得系統能夠保持穩定一樣,智慧城市中,信息的流動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價值,進而使得要素間可以平衡。這個平衡的表現是多樣的,比如人口結構相對完善而穩定、自然環境不因人的活動而過度破壞、建築物能夠堅固且節能、交通不會過度擁堵……

開放發展——對外開放的特性使得智慧城市能夠不斷發展完善。生態系統能夠開放地接受能量,並內化為自身發展動力,實現系統的不斷進化。在當今這個全面數據化、知識化、智能化、扁平化的信息時代,人們的生活生產方式、行為方式、社會的組織方式都發生著巨大的改變——創新成為時代的主題,知識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和產品形式,互聯網成為信息交流和商品交換的重要方式。智慧城市的核心特徵是開放,這個開放不只是單純的招商引資,而是提供良好的環境,迎接知識和創新的輸入,成為更適合創新型人才發展、更吸引創新型企業入駐之處。未來的智慧城市,將依靠開放的創新型經濟,實現更集約、更高效、更可持續的增長。

這就是我眼中的智慧城市,它是一個方向,指引著所有IT人未來的發展方向;它是一個磁場,匯聚了巨大的創新力量;它是一股洪流,裹挾著所有人奔向更加美好的彼岸!


謝邀,這是個很好的問題。我是經濟學背景,只能在概念上說一說,工程上的細節我沒有能力去說。

我的觀點是:智慧城市是科學。

首先從一個經濟學問題或者說運籌學問題開始:

假定在時點0,城市的資源配置方式用矩陣A_0表示,而城市面臨的(外生)狀態由矩陣S_0表示。並且在時點0時,城市的資源配置方式對於當前面臨的狀態來說是最優的(可以理解為城市剛建成時的狀態),即:

A_0=arg{max_AV(S_0)},V是城市的價值函數(可以理解為給定當前狀態,未來所有期福利函數最優值的加總)。

在時點1時,發生了一些外生的變化,城市面臨的狀態變成了矩陣S_1。決策者面臨這樣的問題:要不要改變城市的資源配置方式?如果改的話,怎麼改?具體來說:

max_A {V(S_1)-phi (A-A_0)}

這是一個帶調整成本的最優化問題。調整成本函數滿足phi (0)=0, phi(X)>0, forall X<br />
e 0

容易發現,如果調整成本實在太高了,那麼最優解很可能是不調整。因為無論做什麼調整,花在調整上的成本都要大於調整帶來的所有收益。於是索性就不調整了。

那麼如果一個技術可以降低調整成本,那麼它就能增大資源優化配置的可能性。注意,不是說每一個這樣的技術都能帶來資源配置的調整。有可能單它一個降低不了太多調整成本。但積少成多,如果一個城市採納了足夠多的新技術,那麼一定有一天,它調整資源配置的成本會足夠低,使得它可以針對新狀態去調整資源配置,提高居民的福利。具體來說,就是

A_1=arg{max_A[V(S_1)-phi (A-A_0)]}  \  V(S_1)-phi (A_1-A_0)>V(S_0)

用一個帶調整成本的最優化問題,可以理解兩件事情:
1)為什麼很多看似不合理,不合時的東西無法優化(比如北京的道路,但三環主路公交道這事沒得洗。)——因為調整成本太高。
2)為什麼智能城市的是科學而不是忽悠——因為這個概念背後的技術是有機會降低調整成本的。

但是,僅僅知道一個這樣的最優化問題,並不足以拿出方案。因為拿出方案至少需要三方面的專業人士的合作:
1)工業界的專業人士,他們可以確切地核算應用技術的會計成本,以及描述技術應用後的場景。
2)法律界的專業人士,他們可以準確地識別出智能城市方案背後,信息安全方面的成本和隱患,針對隱患提出立法方案。
3)經濟學家,他們可以根據前兩類專業人士提供的信息來核算成本和福利改進。

其中,目前看來,技術是瓶頸。後兩類人的工作都要建立在某個現成的技術上,根據這個具體的技術來討論成本、福利和風險。關於技術瓶頸,我推薦 @Jimmy寫的關於物聯網的答案物聯網發展速度為什麼這麼慢? - 知乎用戶的回答。我這樣一個沒有工科背景的人讀過後,也能識別出一部分賣ppt和辣雞報告的大忽悠。當然,物聯網只是智慧城市背後技術的一部分,其他的技術我暫時沒看過比較靠譜的科普,求推薦。

最後,不是所有打著智慧城市的招牌賣設備,拉投資的企業和團隊都是靠譜的。至於為什麼,我想不用我贅述。不過,每個新技術,新概念背後都有這樣的人和團隊存在。他們不會存活下去,更不會贏。如果因為他們的存在就否定新技術,就是因噎廢食了。


智慧城市即智慧化的城市,智慧城市是城市化發展的方向和必然趨勢,
是國家信息化現代化的基礎,是城市提高承載和服務能力的必由之路,是城市提高競爭力維持城市發展動力和後勁的唯一選擇。在智慧化的城市裡實現的是對城市管理的數字化、智能化。現代
城市已經形成立體化的人類生存空間,完成的功能包括居住、餐飲、 服務、醫療、商業、旅遊、交通、 物流、製造等。以特斯聯公司舉例,特斯聯是專註定位於智慧城市、移動物聯網智慧解決方案的提供商。特斯聯就智慧城市的建設,獨具以下技術優勢:

1, 自動化城市三維快速建模和物聯網智慧平台搭建技術:

智慧城市需要數字化、離不開物聯網,特斯聯採用創新的基於二維矢量 GIS 數據自動建模的技術,讀取商用二維 矢量地圖數據中的幾何信息、屬性信息,自動生成地物三維模型。再通過人工或自動方式優化自動創建的模型,修改貼圖、替換地標建築、
修改隧道、橋樑等特殊模型構建基礎模型系統。並在這個模型基礎上逐步 疊加地下管網模型、樓宇建築模型、室內結構模型、交通調度模型、設備 運行模型等等。在描述城市的各個層面上的模型構建了一個城市從空中到
地面、從地上到地下、從室內到室外、從靜止到運動的全方位模型的框架。通過三維城市的建立智能彙集物聯網節點同步將實際物聯網感測信息實時展現在虛擬城市環境中,實現智慧應用。

2, 移動化、高速展現和大數據展示交互平台

高速實時三維地理信息圖形引擎以低成本硬體環境支持高速三維圖形 展示、高動態實時顯示能力。實現了涵蓋桌面、平板和智能手機等移動設
備的橫跨不同應用場景的三維圖形應用,提供了滿足智慧城市實時調度管理的高速海量三維地圖及採集數據應用發布能力。

3, 基於 LBS 服務實時資料庫

通過自主開發的面向位置服務管理的實時資料庫,全面具備
在單個 PC 服務節點就可以支持 10 萬台終端採集設備秒級定位數據的吞吐
和檢索能力(每秒讀寫超過 100 萬欄位,每天吞吐數 T 的數據量),降低原
來採用高性能商用關係庫成本的數十倍,為未來大型智慧城市數千萬規模 的車輛、人員、設備等物聯網感測器的移動管理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

4, 結構化視頻數字技術

利用視頻數據結構化處理技術,對應用範圍內的目標進行身份識別及位
置識別,自動創建三維虛擬實體並在整個三維應用場景中實時展現,構建 電子沙盤。使用者通過電子沙 盤直觀的了解整個應用範圍的動態情況。進而,實現對監測、監控目標進行空間 定位和運動目標攝像機接力功能,實現監測、對監控目標的跨攝像機接力跟蹤,
從而保證被監控目標始終高速處理、分析和展現。這是真正面向行為識別、行為意圖的模式,為海量物聯網真實應用和智能識別提供技術方法。

5, 智慧城市政府服務資源調度系統

打破部門數據的藩籬,建立基於城市的統一三維基礎地圖數據的綜合資源 數據中心,整合二維地圖、三維地圖、全景地圖等基礎地圖數據,匯總城市的視頻、位置、數據資源,將各種公共資源、社會資源和社區資源,將包括城市面積、人口分布、建築物、公交站、通訊基站、園林、車輛、人
員、視頻、語音等各類資源信息融合於基礎地圖數據之上的智慧城市綜合 資源調度系統。利用基於網路的高速三維 GIS 引擎、模型資料庫、實時數
據庫技術,在統一的地圖上集中展現城市實時運行狀態,以事件為核心集 成調用顯示關聯信息,完成城市應急指揮調度的信息要素整合及分析,實 現智慧城市核心的城市智慧化管理及應急處置能力。

6, 多屏聯動,移動化管理

實現不同用戶在不同位置的地圖瀏覽多屏實時聯動,包括桌面端及移動 端。當調度指揮人員在一個顯示屏上執行了操作(包括移動、縮放、標記)
, 其他用戶(數量可以達到數千)在各自的顯示屏上都可以毫秒級的實時看 到操作效果,從而滿足應急調度指揮情況下的各部門、各崗位的移動實時 聯動要求。

7, 城市級人口動態管理技術和經驗

通過應用中國特斯聯開發的社區門禁管理系統,將登記方式創新為居民主動申報制,由社區物管處按照一人一證一卡的實名發卡制度,在為居民辦理門禁卡的同時,實時錄入居民人口信息,並同時傳送到綜管所、派出所等基層政府管理部門,極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通過雲端進行解析和服務,實現人口動態信息採集、分析、管理,成為城市管理新手段。

8, 特斯聯智能工程、智能建築能源管理平台及金融服務

將不同功能的機電及智能化系統,通過統一的信息平台實現集成,以形成具有信息彙集、資源共享及優化管理等綜合功能的系統。進而實現設備運行遠程實時動態監測和控制,實現建築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商業建築的運營管理效率,降低商業建築的運營成本。

看到以上特斯聯針對智慧城市建設提供的技術支持,可見,智慧城市並非炒作,是切實可實現的。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起我今年9月份在央視財經頻道上看到的一檔節目,講的就是智慧城市。

這檔節目舉了兩個城市為例,一個是銀川,一個是廣州。

銀川打造智慧城市的手筆不可謂不大,有智慧醫院,網上辦理行政業務,甚至還有智能的垃圾桶。銀川市利用網上平台,讓人們將要辦理的業務先在網上申請和遞交材料,比如一個商戶要開店,他可能要提交一段開店現場的環境的視頻。於是他就錄製這樣的一段視頻給政府,政府查看後給與許可,這樣避免了商戶來回多趟的跑路。智能垃圾桶很有意思,節目里報道當垃圾快要滿了的時候,它就會發簡訊給垃圾清理工人,讓它趕緊去倒掉,而且這個垃圾桶還是利用太陽能作為能源的。作為一個電視觀眾,我其實在想,這個垃圾桶多少錢?一個這樣的垃圾桶能買多少個普通垃圾桶?

節目還報道了廣州南沙區民警利用攝像頭進行城市交通管理的事例。由於警力不夠,於是他們探索利用深度學習演算法,讓攝像頭識別道路上的違章現象,比如違章停車。一旦發現違章行為,立即通過微信公眾號或者手機簡訊將違章信息發送到車主手中,車主如果立即糾正違章行為,則避免處罰;如果車主沒有糾正,就會收到罰單,然後車主在微信上繳納罰款。他們還利用攝像頭分析城市道路擁堵,採取措施解決了一些道路的擁堵問題。

智慧城市應該是被談到很多的一個概念。這樣的一個概念就像一個筐,什麼都可以往裡裝。兩個城市都可以宣城自己正在打造智慧城市。但我覺得有沒有智慧城市的名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信息科學技術能夠解決城市中存在的問題,降低運營城市的各項成本,提高城市運行的效率,而不是僅僅成為一項政績工程和要錢的手段。


本人售前技術支持工作
先上結論. 智慧城市是科學的炒作

====2016年9月26日更新====
新動向、新觀點

1.去年12月份,中央網信辦聯合26部委,推出所謂「新型智慧城市」,提法與之前智慧城市的提法更系統、更抽象宏觀,主要突出系統整合和產業帶動。更像是一個產業指導政策,具體要建設啥、怎麼建、建成啥樣,都沒有提----也不能提的出來,因為全國千差萬別。

2.政府眼中的智慧城市不同於任何一家智慧城市領域的從業者。政府看到的智慧城市是信息化與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城市化)和農業現代化的深度融合,所以政府眼中的智慧城市包含基礎通信網路、設施、全市信息產業、政府和企業信息化、以及與之配套的體制機制、投融資等改革相關。這當然沒有錯,可不是幾年能達到的,也不是幾家企業能推動做到,需要全社會合力慢慢演進至此。

筆者還記得,2006年時第一次使用火柴盒大小的手機彩屏上GPRS瀏覽網頁時的激動興奮,那個時候業內在激辯要不要發展3G,當初北郵有位闓凱力教授說不要發展3G,有這錢還不如想辦法讓當初的2G網路資費更低一點呢,當初我也很贊同他的觀點,覺得上學那會兒每個月幾十的電話費太貴了,可是不想,10年後的今天,人手1-2部3G/4G職能手機,話費沒感覺便宜,但是3G從09年頒布拍照這些年給我國社會許多行業產業帶來了深刻變化,更多機遇機會,對經濟促進作用,影響甚大甚廣。


所以,發展信息化、發展智慧城市好處巨大,但問題時,智慧城市的發展目前而且我相信未來幾年一直還是一個發散目標事,也就是說你找1000個專家來,肯定會有1000個說法、想法,而不像3G那麼簡單(當然,筆者不甚了解通信,有不同見解歡迎補充),所以,智慧城市對城市、社會、人們生活的影響可能要以多於10年的時間為單位去斷代。

3、每個智慧城市資料里都包含政府信息化/智慧政府的內容,我所在的公司主要從政府信息化切入的,對這塊了解多一些。

政府的信息化之前相當長一段時間是,「條」「塊」分割的,即縱向的「條」上國、省、市、縣、鄉五級信息是有斷聯的,橫向的「塊」上以一個設區市來看也是存在橫向互不通的。當然,我們看到全國交通違章早就聯網了、身份證系統包括身份證的異地補領,同城內到跑各個部門跑斷腿辦事的情形相當程度上緩解了,我十分相信,以後還會開放互聯互通的更多,那種有的部門抱著自己部門數據不放的一畝三分地觀念的政府單位,以後路會越來越窄。

4.建設模式:信息化建設雖然不比城市道路、橋樑、水務、管廊等土建類工程,但投入依然較大,另外後期運維運營也同樣重(shao)要(qian),面對巨大投入和地方政府的財政、債務壓力,從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切的說是從2014年開始,PPP逐漸跟智慧城市走到一起,但政府的很多信息化建設具有公益性,更要命的是沒有第三方使用者付費的現金流來源

舉個極端的例子:你到公安局報案、到工商局查個信息,現在還不要錢吧,但是以後如果公安和工商的信息化系統可能會對使用他的市民收取一定費用,再說一遍我舉的是極端的例子,所以PPP模式的智慧城市涉及一個很深的問題就是政府究竟做哪些有所為有所不為的事。我了解的一個真事,有些地方,有人承包了車檢所,實際上是企業在運作,穿著車檢所的制服。想必類似事在全國不會少。
========================

1.從IBM一位前架構師了解到,目前智慧城市 智慧地球的提出者IBM已經不再推智慧城市了。

2前兩年住建部等部位聯手推出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意見,基本上沒有細化有價值的指導意見

3.智慧城市試點3……400個了,一個城市有一個地方的想法,國家層面,執行層面沒達成共識,充其量地方城府以這個明目上項目,當然有背後企業協助推(hu)動(you).

4..還有最近中央網信辦提出的所謂新型智慧城市,大體只有空洞口號,無具體指導意見。某國企倒是和深圳 福州 嘉興這一二三線城市簽了所謂戰略框架協議,未見合同落地

5.一些磚家,培訓班應運而生……

6.一句話,智慧城市不過是地方政府和企業聯手上馬信息化項目的外衣、是磚家忽悠的口實

7.也應該理性看到 很多智慧城市中提到的建立全市統一的雲計算大數據中心,把所有部門的信息化系統整合,數據整合....,實際上當你真正跟各政府部門打過交道就會知道,這不單單是個信息化軟體硬體那麼簡單,好多部門信息都是涉密的 比如公安 人口 國土 住房信息,而且國家保密法有明確限制聯網共享的要求,而且數據整合後還要業務流程再造,涉及政府體制問題

8 所以長遠的未來是光明的,大勢所趨,現實卻很骨感

9 智慧城市是啥?無非城市參與方工作生活更爽更舒服藉助信息化的力量,所以一切面向上述主體服務的信息化系統廣義上都應該是智慧城市的組成部分,所以支付寶算不算?算!微信群不算?算!4G算不算?算!滴滴算不算?算!
政府主導的智慧城市只能是政府掌握數據和業餘相關的。

10.讓我們一起期待吧!對政府用智慧城市吹牛忽悠尚好,別太當真!


智慧城市不是一種技術或者幾種技術,一個系統或者幾個系統的集合、應用與發展,而是一個概念。這個概念至今沒有演化為現實,甚至沒有形成成熟一致的解釋。但它始終在信息管理和運用的大範疇下演進。從信息採集、存儲、組織、分析、應用、安全的信息管理學概念,到通信、計算、感測、控制等技術輔人的仿生學概念,我們不可以只關注信息和數據,也要關注城市系統,更要關注人本身。智慧城市的未來,在於跨界整合。真正的智慧,發生在不經意間,那些可以超越、延伸人與城市能力的,跨領域融合的,冷熱交替、涌動衝撞的信息洋流之下。


是營銷


敢用智慧概念描述事物的一般都有炒作的成分,智慧是一種高級智能狀態,但我們離人工智慧還遠著呢。


我聽過的最好的回答:智慧城市就是商業模式!


我目前工作就涉及智慧城市建設,考察過很多城市,模式大同小異,大數據收集、建立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可以查詢到本市基礎信息設施、交通信息、重點車輛、危險品等各種信息,然後是市民網、一卡通等等,大部分只能實現查詢功能,可以讓市民足不出戶實現網上辦事的少之又少;有些城市有一些亮點成果,比如咸陽市給老人家裡安裝的電話,年紀大的老人記不住電話號碼也記不住符號代表誰,所以一鍵呼叫按鈕上貼親友的照片,老人想打給誰一目了然;還有當電話拿起來10s無操作會自動接通呼叫中心,就是考慮到老人不舒服拿起電話還沒撥出去就發病或者暈倒的情況可以救助老人。

所以關鍵不是我們能收集的數據有多少,在於這些數據可以為人服務。我們不只是可以查詢基礎設施,還可以通過管理平台對於破損的基礎設施發出維修指令;可以遙控交通信號燈或者調度附近的交警來疏導擁堵;可以在發生險情時指揮調度緊急車輛迅速前往;可以在危險品信息異常時自動檢測和報警等等。
我認同的智慧城市首先要以人為本,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人更好更安全更舒適的生活,盲目的利用高科技進行建設只能叫做智能,而不是智慧。


這個問題要分開來回答。
第一個問題是智慧城市科學嗎?
這個答案無疑是肯定的。智慧城市本身就是科技成果的集合體,各種先進技術在智慧城市之中都有發揮的空間,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從這個層面上看智慧城市是一個科學的概念,也是城市發展的目標。

第二個問題是智慧城市是炒作嗎?
從目前中國的智慧城市建設情況來看,智慧城市確實存在炒作現象。一些城市基礎薄弱,無論是產業還是技術都不具備條件,但是依然打出要建設智慧城市的目標,這就是一種炒作。查看國內智慧城市的研究報告不難看出,至少有300多個城市(區縣)出要建設智慧城市,多數還在目標中提出要在20**年建成智慧城市,豈不知智慧城市是一個逐步提升的過程,永遠沒有最終狀態,怎麼建成,標準怎麼定的?
之所以會造成這種蜂擁而上的智慧城市建設浪潮,原因至少有二。
首先,政府有專資金,不要白不要,誰和錢過不去啊,想要扶持至少得好處口號吧,所以為了申報各部委的項目就一擁而上了。
其次,周邊城市都在建設智慧城市,你如果不建是不是就有點落後了呢?是不是在面子上就有點過不去了呢?北上廣深都在搞智慧城市,二三線城市難道不應該學習先進嗎?於是不管條件不具備也要建設智慧城市,及時沒有也要創造條件。

當然,隨之中國城市的發展,大家對智慧城市的概念認識會更加深入,更加務實。如火如荼的智慧城市建設也會在時間的檢驗下露出真容,當然有些智慧城市的真容可能並不好看,甚至有點丟人。


智慧城市不是科學也不是炒作,是人類生活的發展的必然方向。這個概念不大不懸還很接地氣,其 實從人類開始,人們就在不斷研究怎樣更為智慧的生活,更為綠色健康、節省能源資源、互動聯通、簡單舒適的生活,這種生活的社區樣式無疑就是智慧城市的本質所在。
題主說智慧城市是炒作,不可否定有一些人的確在藉助這個概念在炒作,包括互聯網+的概念也是一樣,一直在大做文章,只追求概念的新奇,吸引人眼球,卻沒有真正在智慧城市領域有所建樹,或者真正做智慧城市的實事,這樣的人或是事,是的確存在的,一些人在利用人們的美好願景在炒作,不等於這種願景不存在或者沒有人在真正實踐著。
智慧城市這個詞是近年來才出現的,其存在已23年,其雛形最早可以追溯到1992年。新加坡政府制定了「ICT2000」計劃。歐盟於2006年發起了歐洲Living
Lab組織,它採用新的工具和方法、先進的信息和通訊技術來調動方方面面的「集體的智慧和創造力」,2009年,迪比克市與IBM合作,建立美國第一個智慧城市。利用物聯網技術,在一個有六萬居民的社區里將各種城市公用資源(水、電、油、氣、交通、公共服務等等)連接起來,監測、分析和整合各種數據以做出智能化的響應,更好的服務市民。韓國以網路為基礎,打造綠色、數字化、無縫移動連接的生態、智慧型城市。通過整合公共通訊平台,以及無處不在的網路接入,消費者可以方便的開展遠程教育、醫療、辦理稅務,還能實現家庭建築能耗的智能化監控等。新加坡2006年啟動「智慧國2015」計劃,通過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積極應用,將新加坡建設成為經濟、社會發展一流的國際化城市。在電子政務、服務民生及泛在互聯方面,新加坡成績引人注目。其中智能交通系統通過各種感測數據、運營信息及豐富的用戶交互體驗,為市民出行提供實時、適當的交通信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比特和原子研究中心發起的Fab Lab(微觀裝配實驗室)基於從個人通訊到個人計算再到個人製造的社會技術發展脈絡,試圖構建以用戶為中心、面嚮應用的用戶創新製造環境,使人們即使在自己的家中也可隨心所欲的設計和製造他們想像中的產品,巴塞羅那等城市從Fab Lab到Fab City的實踐則從另外一個視角解讀了智慧城市以人為本可持續創新的內涵。歐洲的智慧城市更多關注信息通信技術在城市生態環境、交通、醫療、智能建築等民生領域的作用,希望藉助知識共享和低碳戰略來實現減排目標,推動城市低碳、綠色、可持續發展,投資建設智慧城市,發展低碳住宅、智能交通、智能電網,提升能源效率,應對氣候變化,建設綠色智慧城市。


2013年全球超過400個城市競逐最有智慧城市頭銜,最後選出這7個城市,分別是:1、美國俄亥俄州的哥倫布市;2、芬蘭的奧盧;3、加拿大的斯特拉特福;4、台灣地區的台中市;5、愛沙尼亞的塔林;6、台灣地區的桃園縣;7、加拿大的多倫多。這些城市都走在了全球建設「智慧城市」的前列,他們為我們打造了智慧城市發展樣板。

再看我國的情況,智慧城市最早出現在中國政府的規劃綱要中,是2010年寧波市政府提出的《市委市政府關於建設智慧城市的決定》。該《決定》標誌著智慧城市正式在中國落地,自此也揭開了中國智慧城市的第一次建設高峰。我國已有311個地級市開展數字城市建設,其中158個數字城市已經建成並在60多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同時最新啟動了100多個數字縣域建設和3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並強調要發展「智慧城市」。從而促進創新2.0時代智慧城市進一步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催生了創新2.0,而創新2.0又反過來作用與新一代信息技術形態的形成與發展,重塑了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新形態。「互聯網+」廣泛應用於傳統行業,推動了知識社會創新2.0,是創新2.0時代智慧城市基本特徵。

我國智慧城市的發展從寧波2010年提出到2015年李克強總理強調發展智慧城市,短短五年時間,各個地區都掀起智慧城市建設高潮,而目前由於制度不完善,技術發展落後,傳統利益群體等多方限制,我國智慧城市發展尚在萌芽階段,但是可以預見,在不遠的將來,我們一定會實現智慧家居,智慧交通,智慧旅遊,智慧教育等涵蓋全方位的智慧生態系統,

筆者生活在吉林長春,吉林的GDP發展一直在拖全國的後腿,經濟技術是很落後的一個地區了,但是這個省份近年來也開始了各種智慧城市相關建設,截止目前,吉林省已有13個市縣區列入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其中吉林省通化市、白山市江源區、臨江市、吉林市高新區、長春凈月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東豐縣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和科技部確定為國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新增試點。我的家鄉磐石市也是2012年度國家智慧城市試點,而四平市、榆樹市、撫松縣、長春高新北區、吉林市船營區搜登站鎮被確定為2013年度國家智慧城市試點。智慧城市相關產業也迅猛發展,其中互聯網行業居多,如吉林省雲策科技有限公司,吉林省中天智慧城市發展有限公司,吉林省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等等,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今天的「智慧城市」構想都會一一實現,就像當初在我剛上小學的時候聽說的計算機、英語、駕駛是21世紀生存三大必須技能,說人人都必須學會,當初聽起來還挺玄的,但是現在中青年基本上都不離不開計算機,而駕駛也差不多普及,英語則從小學到大學教育中都做為基礎課程。知乎上前一陣有個問題,「有哪些十年前的看似不靠譜的預測成真了? 」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925599,看過之後頗為感慨。

智慧城市亦是如此,前幾年看好像還挺不靠譜,但現在中央各種政策支持,地方各種融合人力,財力去發展著實踐著,2015年互聯網大會中李彥宏的無人車成為大會的一大亮點,他說在不久將來,所有簡單重複的腦力勞動,將被人工智慧替代,很多我們現在覺得還有些遙遠的願景,其實正在悄悄走近我們的生活,改變我們的生活,完善我們的生活,升華我們的生活。互聯網+已經來了,智慧城市還會遠么?


討論智慧城市,不如討論智慧社區。

智慧城市,概念是無錯的。但是概念過於龐大,以至於虛無縹緲。

我們不妨從細節入手,討論智慧社區。如果您不太感興趣,咱下次再聊智慧商區,智慧學校,乃至智慧醫院。

城市再大,不也是這些區域組成。總是談論龐大概念,容易讓你忽略細節。

傳統物業已經到了必須要改革的地步,但我們還在這裡討論智慧城市,豈不是本末倒置。

實際上,社區,商區,公共場所,都是由傳統走向智慧。

而智慧城市的發展,就是基於這些發展之上。


一、從場景描繪來看,智慧城市並非不能實現,從現實出發,參與各方理解不同,需求不同;所以,智慧城市科學但是還不成熟;

二、科學和炒作並不對立,炒作一件正在摸索前進並對人類社會有極大好處的事情,利大於弊。


混在GIS行業,現在做的項目基本都是政府項目,幾乎沒有民營企業當業主的,充分也說明了這個行業是人傻錢多。一個小縣城能隨便砸幾百萬讓領導在電腦前看看熱鬧,國內搶食的公司也就那麼幾家,做出來的東西增刪,改,查,外加瀏覽,打個報表,做做類OA流程管理,就這些鳥東西能大把大把的忽悠地方政府不斷申請經費!我D真不缺錢啊,你建個橋過兩年炸了,至少拾荒的老人還能撿點費鐵,這尼瑪一個個智慧城市管理系統簡直就是燒鈔票。


最近寫智慧城市應用,寫到累覺不愛的冒個泡。寫方案的時候,我腦子裡反覆想起的是星際穿越里的畫面,在某些我們不知道的第六維度,事物穿越常理,將我們相連。電影裡面指的是愛,人冥冥之中的情感。但對我而言,智慧城市,是試圖在數據維度搭建一些相連關係,這些關係產生的迅速,怎樣搭建,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都是無可參考,卻可以一定的預知。它必然符合人的需求,畢竟城市本身就是人造的,科技越發達的時候,人的情感需求會變的更加強烈和重要,因為閑下來了。而另一方面,它又可以不尊重很多之往的規律。比如以前心心所念的區位關係,智慧城市規劃都不帶畫區點陣圖的。在這個規則被嘗試構建的城市數據維度,有種一切都有可能的草莽叢生,英雄圈地的即視感,也有一群人要被拍在沙灘上的即視感。

補充寫吧,最近一直在思考這件事的後續可持續,咋個落地辦下去。很多東西是必須有一個簡單粗獷的邏輯在前期鋪墊,後續才有能被更多的接收,進而運行。智慧城市,所涉及的主體太多,甲方又是政府,這麼一個複雜的產品設計真的很頭大,不是有個可接受的產品界面就能被喜愛,不是有錢砸進去就能被接收,所以在這個層面上我有點理解,阿姆斯特丹或者芝加哥在感測器項目上,對公民參與的標榜。~~最後的最後,信息安全和數據信息這項資產的產權歸屬都是持續的問題

第三次編輯,時間跨度久到我看自己的第一個答案,並不能完全理解。只是覺得當時第一次想的時候,靈光一現的倉促答案其實還挺有趣的

再來說說智慧城市。其實很多地方想弄智慧城市,因為大面積的拆房建房已經不新鮮,智慧城市海綿城市才是新鮮詞,熱詞。只是很多城市,數字城市還沒弄,智慧城市離他們真的有點遠。然後這個市場其實還是一個很粗獷的市場,政府希望和具有全套方案技術支持的ICT企業合作,政府的使用需求沒有那麼強烈,ICT企業給的方案也就不可能是定製化的,基本套路的方案其實就夠賣錢了。

說點有趣的,城管執法用上直播了。感覺智慧城市依靠移動端的普及,往軟體方開發還是挺有的做的。視覺系動物覺得ICT基於數字城市那套方案用戶體驗挺差的。


智慧城市是一個商業策略,而不是技術方案。


我要吐槽!!

出發點本身是科學的,也是理想主義的,更是未來的趨勢。

但是,請注意,但是,現在倡導智慧城市的人,尤其是規劃學界的人。拜託,計算機不懂,演算法不懂,人工智慧不懂,最多會統計,怎麼實現智慧城市?靠吹牛逼嗎?規劃學科我都不想多吐槽了,現在整的,是科學嗎?有科學依據嗎?能完美解釋過去發生的現象精確預測未來嗎?有真的沉下心來做數理研究的嗎?沒有數理研究怎麼智慧城市?靠什麼?頂層設計嗎?靠邏輯強大文案漂亮聲名顯赫嗎?

剩下一堆搞硬體的,生意而已。

真正我覺得和智慧城市相關的,靠譜的,還是交通。

其他,且等著吧

那幫規劃學科里,搞時空間行為的學者里,有那麼一兩個靠譜的,但是現在我覺得在甁頸里,能不能出來不好說。


別說了,這個概念成了賺錢工具,基本都是外包公司來做,我之前就做過。而且我扒過部分上線的智慧城市app,合格的真沒見著,都是很爛,一看就是外包做出來圈錢的


推薦閱讀:

TAG:互聯網 | 城市 | 信息技術(IT) | 宏觀經濟學 | 智慧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