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排版時,運用哪些方法可以突出中文的美感?

平面排版時,字母作為元素在設計中有明顯的靈活性,但感覺中文很難。


//匿名//
//啊,過了好久了,不匿啦//

得到作者授權轉載到知乎。

作者人人頁面:陳鰙
作者知乎頁面:Celes Chan 《---- 大家去關注他呀不要關注我 我不生產美 我只是個搬運工~

--- 分割線 --- 以下為轉載 --- 強迫症發作給原作者所有兩個點的省略號都多加了一點 ---

一張好照片 夠粗夠穩的字體 一個貌似挺合適的文案
= =

大字間距居中,貌似文藝的黑白照片,再加個很囧很囧的logo

字好多還是要有層次,一堆漢字沒有韻律感所以難看,加空白加線條襯一下

大段字多空點位置,字小空白多總歸容易好看些,某老師用這種方法做ppt簡直就是高SANG端JIN大TIAN氣LIANG

這樣子也挺萌的,大字小字線條的顏色都要微調,盡量保持顏色感覺平衡

常見方法,罩一層黑或白寫字,標題或者大段都適合... 簡單高效百搭款

周圍加暗,配個重HAO口KAN的圖,大大的字... 當標題挺帥氣的...

背景加點肌理,裝作很黑的樣子 @新房昭之

黑底+無襯線細字,字的灰度層次感,再加一個沒啥意義的文案...

白紙+襯線黑字,不同灰度體現層次感,弱對比更容易看起來高級,加些莫名其妙的線似乎能有莫名其妙的古典意味


2014第一答。

題外話:
以下所有圖片都是我為了答題而即時設計的,質量不高,重在體會我所表述的意思。
祝大家2014一切順利,快快樂樂!

看了一下前面的答案,都很好,但看完後留在腦袋裡的好像是「作品」,而缺乏一個可行的「思路」,我的這個答案重在提供思路。我覺得平面排版時你的腦袋中有的應該是「框架」,而不是「具像」,就如同你看了上面的答案後,硬要把自己的文案套進已有的「具象」裡面,那是十分生硬,並且創意極其容易枯竭的。

我覺得,你在平面設計中文排版時,需要從三個方面考慮:形態,節奏,對比。

一:形態。
何為形態?正如很多答案中提到的繁體與簡體,那就是一種形態。
我在這裡要為簡體正一下名:很多答案裡面都提到繁體比簡體更有韻味,更好看,好像好的文案一定要繁體做出來才「夠中國」。其實不然,繁體作為字體的一種形態,有其優勢,但必然有其局限性,所以不要迷信繁體,就我個人而言,我更喜歡簡體。
下面我列舉幾種典型形態:


1:畫面型。
這種中國風很強,線條很柔的畫面,用手寫體顯然更好。

看完上面這句話,大家不要形成這樣的印象:中國風+柔線條=手寫體。
我們為什麼用手寫體?是因為我們不想讓文字喧賓奪主。
拿上面這幅圖為例,我想要大家看的不是錦繡河山這幾個字,不然我何必還專門找這樣的配圖?
大家會發現,當你在看下面這幅圖的時候,你的注意力很容易就被錦繡河山這幾個字吸引了,因為這種字體線條很硬,字體很粗,與整體風格不太一致,人眼對動的東西和特殊的東西總是分配第一注意力,當大家的注意力被字所吸引時,分配給畫面的注意力就會減少,那麼這幅作品就是失敗的,因為你沒有引導好觀眾。
所以,思路一:
好的文字形態是與畫面相互融合的。

2:意境型。
有時候,文字本身是帶有溫度和情感的,根據文字表達的意向去選擇,會更好的運用好文字。

所以,思路二:
好的文字形態是與意境相互貫通的。

3:具象型。

所以,思路三:
文字形態是可以借用物象的。

二:節奏。
什麼叫文字的節奏?我對它的理解就是:內部統一
這就叫有節奏:

這就叫沒節奏:

下面這種給人的感覺是凌亂的,為什麼呢?正如我前面說的,人對變化的事物總是敏感的,而這麼頻繁的字體變化,會讓觀眾的注意力集中在變化本身上面,而不是文字所表達的意思上面。
所以:
在平面設計中,不要使用過多的字體以免失去節奏。

再比如:

這幅圖用了文字重疊和顏色變化的方式但並不顯得繁雜,原因就在於節奏的掌控:只使用兩種色彩,每個字重疊的距離統一,每隔一個字變化顏色。
所以:
要讓文字顯得有節奏,統一參數是很有效的方式。

三:對比。


1:色彩對比。
正如前面所講的,人對變化是很敏感的,你運用色彩的變化,形成一種對比,很容易抓住人的眼球,表達你的要點。

所以:
用色彩變化,對比凸出你的重點。

2:大小對比。

所以:
用大小變化,對比凸出你的重點。

3:字體對比。

所以:
用字體變化,對比凸出你的重點。

————————————分割線————————————————

用形態,節奏,對比三者組合,你的創意永遠不會枯竭,可以給你提供無限的創作源泉。
比如下面這幅圖:

形態:繁體簡體結合,因是暗色調的背景,所以字體顏色比較亮,且字體比較粗。
節奏:用了三種字體,三種顏色,通過顏色的明暗和字體的重疊來營造層次。
對比:有字體對比,大小對比,色彩對比。

上面這幅圖只是我無聊的時候隨便從上面這個框架裡面選幾個元素進行組合之後得到的,我相信它們組合的威力是巨大的。


——————————————分割線————————————————


下面,我來講一下如何運用我上面講到的框架來進行字體設計:
比如:我們要給下面這幅畫加上「沒有烏雲,擋得住陽光」這句話。

首先,我們確定字體形態。
對於這種大氣磅礴的話語和如此宏偉的畫面,我們選擇的字體的要點是:要夠大氣,夠粗,夠霸道,最好稜角分明!
字體要橫著放還是豎著放呢?考慮到畫面左邊相對比較乾淨,可以選擇豎著放,因為橫著放會擋住畫面中的丁達爾,下面的草地放橫著的字有空間狹小之虞。
選什麼顏色呢?因為畫面左邊是暗色調,為了讓字體明顯,我們選擇亮色的字體。

上面的輸出結果是:

好,下面我們考慮對比:
為了突出陽光,我們讓陽光的顏色與眾不同:

感覺陽光還不夠凸出,我們再加上大小對比:

這時候我們再考慮節奏:
我前面提到過重疊,這時候,我們的話是:「沒有烏雲,擋得住陽光」,所以,我們是否可以考慮將陽光放到烏雲前面呢?

OK,看起來效果還不錯。

但我們還可以再修飾一下?
文字形態裡面我們提到過具象,而陽光這兩個字正好在地上,我們是否可以營造出一種陽光灑滿大地的感覺呢?

OK,其實你還可以繼續想:
烏雲兩個字是否可以用暗色調呢?
光字的延伸部分上面還可以放些什麼呢?
等等……

最後,希望「形態,節奏,對比」這六個字可以給你的平面設計帶來幫助。


自倉頡開始,漢字便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創造之一,一個漢字通常表示漢語里的一個詞或者一個語素。中國洋洋洒洒幾千年的文字積累下來的是中國人對於文字的熱愛和更深入的了解與研究。東漢文學家許慎甚至專門為漢字著書立說,名字就叫做《說文解字》。但作為中國漢字從被創造開始就不僅僅是信息運輸工具同時作為中國人富於藝術創造的藝術形象。


漢字的內涵與特性:

漢字是「形、音、義」的結合體,大多數漢字是由形旁和聲旁組成的。漢字經過了幾千年的演變,逐漸形成了「漢字七體」,即:甲骨文、金金文、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他字體和圖像一樣,也是圖形化的,它的線條會蜿蜒曲伸,或急或緩,它也會有稜角和紋理。當將字體添加到設計中的時候,其視覺特徵就會與其餘已存元素相互作用,提升或降低整體的美感。


另外需要明確一下漢字與拉丁字母的區別:字母是一種純粹發音符號,每個字母本身並沒有意義,單詞的意義來自於這些字母之間的橫向串式組合,而漢字的組字方式是以象形為原始基礎,也就是每個字都具有特別的意義,一個簡單的字可能在遠古時代就代表了一個複雜的生活場景,因而它也是世界上最形象的文字。兩者之間的閱讀方式和解讀方式都有本質的不同,因此,漢字的編排不能照搬英文的編排方式,它們兩者之間在編排上有一些客觀的區別


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些國內優秀的老字體版式設計

首先是中國的著名作家,同時亦是優秀平面設計師的魯迅先生所設計的書籍封面↓

接著是優秀歷史字體版式設計↓

在當代設計中,漢字作為我們最熟悉的符號反而漸漸成為了設計師的軟肋,大多人覺得英文字體相較於中文字體要好設計的多,進而在創作中時常會迴避漢字,其實中文的編排非常能體現一個設計師的功力


那麼,如何在排版中體現中文的美感?


通過此答,謹總結9點建議,為大家詳細講解中文在特排字體中如何體現美感

特排字體,應用于海報、廣告、書籍封面等宣傳類載體,通常會是最大的字體,可以被看作是純粹的形式,亦是字元間的空白。或許不需要過多考慮到文字的易讀性,主要側重於創建富有表現力的版式和極具吸引力的視覺感受。

1、簡化文稿,篩選信息,向讀者展現其文字意義及重要性

保證畫面內每一個文字都精準有效,其首排字體言簡意賅,抽象醒目,突出主題。次排字體起補充作用,闡釋標題並引出輔助信息。

2、選擇與設計表達內涵相符的字體

文字是操控著讀者情緒與思想的符號,圖片和主題影響我們對字體的選擇,我們的目的是要使圖像和字體的視覺屬性相互匹配。選擇合適的字體有助於更加準確地表達主題與情緒,合理的使用風格一致的文字形式,能使設計美觀而富有表現力。


中文排版中字體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a.毛筆字體,最能體現漢字的韻味與「氣」,古樸,中國風

b. 手寫字體,隨意溫馨,自然可愛,主要用於手工、插畫、怪誕方面的設計

c.標準字體,現代風格,規則,冷靜,適用性和變形能力強

3、通過排版布局,提高對節奏的敏感性

改變版式、布局、大小、強調、粗細的變化,製造視覺衝擊力。可使用中軸式、滿鋪式、緊湊式、分散式等排布手法來掌握畫面節奏。

4、強調字體部分形態

弱化對字形不起決定性作用線,簡化中文字體的複雜程度,善於運用偏旁部首和標點符號。

5、通過色彩表現字體內涵及畫面氣質

6、擺脫設計陳規的束縛,放開思路,把文字理解成圖像,進行個性化設計

7、通過材質及肌理,表達中文的質感

8、理解文案表達內容,對字體進行意向性變形,並添加設計元素

9、從構成角度,對字體進行幾何變形,或進行拆分。

綜上,望有用,歡迎交流


—————————————————————


如藝術留學,歡迎關注我的專欄Portfolio+ - 知乎專欄


每周二、周五晚6點,準時嘮嘮那些藝術留學與大家最相關的事兒


如有藝術留學、院校、專業、作品集方面的問題,可私信康石石約稿


康石石已委託維權騎士(http://rightknights.com/)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原創文章,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違者必究。


正在寫答案,就收到邀請。 此答案多圖、多字、甚長。(以下內容僅涵蓋平面設計與商業設計領域,不涵蓋純藝術)

這是個需要花上七八十個課時才能說清的問題,短短的幾千字的答案是無法將其中原理明白。由於字數有規定,我只會挑一些重點來講,其中的一些重要知識點,也不會說的太透。如果有疑問,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有時間的話我會回復。想知其所以然,建議從頭看起。只想知其然,直接從第三條分割線開始看。

我們先從500萬年前開始說起。
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一直本著安全第一的原則。對於事物表象的判斷之後產生的心理感受,隨著人類的進化一直伴隨著的。出於安全第一原則,人類的天性會自動的根據物體的表現(形狀、顏色等)來判斷事物的危險程度。例如尖銳的器物與色彩斑斕的昆蟲,都會給人警示的不安全感,我們可以看看公安或消防的警戒色帶,皆是遵循了這樣的心理。

圖例一:

以上提到,人類觀看事物的心理活動,是第一時間先排除危險感,也可以說,第一時間是在尋找違和感。比如上圖中的鳳姐與天使拉寶貝照片對比。當我們看到鳳姐時,我們大腦的第一反應是會先去尋找她臉上哪些部位破壞了整體美感,比如大嘴和眼袋,這也就是我們第一時間會注意到她嘴巴的原因。而當我們再看到天使拉寶貝時,我們則不會去思考到底什麼使得她看起來很美。

大學裡有門課程,叫做「審美」。很多人都不理解為什麼要學習審美,因為他們認為審美應該是天性和本能。希望通過我的第一個例子,大家能夠明白,發現美不是本能,發現丑才是本能。因此「世界上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這句話,應該按照如上去理解。

說的更加直白一點,人類對於事物的第一反應不是「審美」,而是「審丑」。

為何在開頭我要花這麼長的時間先去解釋一下審美?
因為,我們只有充分的了解到自己的心理活動的步驟,我們才有可能創造出具備人類天性美感的事物。也可以說,我們第一思路不應該是創造美,而是迴避丑。

說完審美之後,我們再來說說「設計」。
這個問題應該是涵蓋在設計話題之下。因此,我認為相當有必要將「設計」這個概念拿出來單獨說一下。

設計是什麼?在知乎上有很多各類型的解讀。當然,我也有自己的一套解釋。

設計一詞,我們首先應該作為動詞去理解。
特指通過人為的主觀意識去控制事物,然後所產生的一系列動作,比如某某某設計了他的人生。在平面設計當中,又更具體的理解為,設計師通過人為主觀的意識,去控制畫面中的各類元素(構圖、色彩、字體、字型大小等等),使之符合大眾的視覺標準。

對於設計本質的理解。
無論是商業類設計,還是純藝術類設計,它們的本質都是傳達與表達。通過某種形式的媒介(可以是書籍、路牌廣告、彈窗、報紙、雜誌......),將創作者或者付費客戶所希望表達的內容,用可視化的方式表達出來。

所有失敗的設計,定是違背了以上兩點。
要麼,是設計師完全沒有經過思考,從構圖、用色、字體選擇方面過於隨意,導致畫面完全不符合人們的視覺標準。這就是很多人會說,我從你的畫面中根本看不出來設計的原因。
要麼,對於想要傳達的內容含糊不清,導致看完之後不知所云。這一類的通病常見於學生與行業新人。他們思維的第一步不是思考需要表達什麼,而是思考用什麼樣的形式去表達。

現在開始進入正題答題環節了。

第一章: 純中文字時,如何提高文字的識別度與美感?
由於之前回答過一個類似的問題,並且兩者關聯性很大,因此在這裡就不多做重複,直接給出鏈接:在圖文混合的信息流裡面,如何突出純文本的信息呢?

第二章: 中文與畫面結合時,如何提高中文字的識別度與美感?

題目中出現了一個很重要的關鍵詞「排版」。
這是個被用爛了的詞,卻極少有人理解其中具體含義。排版作為平面設計中的一種具體的手段。其實本質是對於畫面中元素的關係的處理。(畫面中的元素包括構圖,顏色,字體等等。而關係,則指的是它們之間的距離,大小面積,色彩搭配等等)

圖例二:

上圖例子中,我通過文字的位置不同,來讓大家知道這個所謂的關係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右圖從視覺美感上來說,明顯是優於左圖的,其最根本的原因不在於字型大小的大小,而在於我上面一直在強調的關係。(第一次PO出自己的照片,如果有熟人在知乎上,請私信聯繫我)

到底什麼是關係?我們接著往下看!

圖例三:

上圖中,我已經用輔助線來說明了這個文字擺放在這裡的原因。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我隨手找的一些平面廣告圖中的文字擺放的位置。

圖例四:

文字的擺放一定不是隨心的,而是與畫面中某些元素之間相輔助的。

圖例五:

這樣的關係,不只適用於文字與畫面,更涵蓋了畫面中所有出現的圖片元素。

(前幾天知乎日報中的那篇回答,居然被一些腦殘噴子說我是在做軟廣告,很操蛋啊!)

以上我所列舉和總結的這些,在一個行業老手看來,早就是一種習慣性的行為了。如有學習慾望的同學,請根據以上提示,自行翻看各種雜誌與網路上的平面廣告設計。

第一次總結: 有時候文字不美,別怪文字不好看,有可能是你沒放對地方!找到通過尋找元素之間的關係,你會發現,文字應該擺放在什麼位置。

上面所舉例子,在論證文字要想好看,位置很重要!那麼接下來,我們再進一步看看,如何變得更加貼切觀看者的心理感受!

圖例六:

上圖裡的內容,都是一樣的,但是選擇了不同的字體。各位可以從自己的心理感受上判斷一下,哪一個看起來口感會好一些。

從心理感受上來說,右邊的字體,會給人更願意食用的感覺。造成這樣不同感受的原因就在於字體的襯線上。

圖例七:

再看看以上,哪一個字體更適合男人,哪一個字體更適合女人?

通常來說,食品、女性用品、兒童用品,以及一些消費群體為年輕化的產品,或者產品特質需要給人一種親切感受的,在字體的選擇上,更適合一些有弧線,沒有襯線,並且字形相對柔和一些的字體。(我這裡說的是大多數情況,也有個別案例,不遵循這個規律,在此就不展開說明了)

圖例八:

我們繼續來看看相同文字,不同字體造成的心理感受不一樣的例子吧。

圖例九:

我們再來接著做一組比較。上圖中的文字,哪一個更貼合畫面意境?

第二次總結: 沒有不好看的字體,只有不合適的字體。在選擇文字之前,請務必仔細的思考一下產品或畫面的特性。

以上講了兩個觀點,一是文字不要亂擺,二是字體不要亂選。現在讓我們翻過頭來,繼續把前面第二章開頭所說的,「版式」的這個概念繼續的深入說一下。

中文字,我們先不說那些被特別設計過的文字,比如下面這個:

我們只說,電腦直接打出來的文字。

在平面設計中,文字要想搭配的好看,只需要遵循四個字——「方方正正」即可。

圖例十:

我相信,以各位的智慧,已經不需要我在來繼續講解了吧!

最後總結:
在平面設計中,無論是文字也好,圖形也好,色彩也好,他們都是服務於主題的。要想突出中文的美感,無論是字體、字型大小、色彩、包括擺放的位置,都需要全方位的來考慮。

看完我的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最後給出:為什麼很多人無法接受在產品的外觀設計中出現漢字?這個答案,請結合著一起看,才會有幫助。

為便於查看,所有答案都在個人收藏夾內( ENO[觀點與成長]ENO[美學與穿搭]),希望幫到需要的人。


大哉問啊。說實話每次看到設計師愛用拉丁字母做設計元素我都很憤懣,尤其是當這個設計師自己平時根本很少閱讀外文的時候。我就想了:你的第一語言是中文,你 95% 的時間是在讀中文,但你設計的時候卻總是用英文,不覺得很分裂嗎?還是說,字對你而言只是一幅畫,表意的功能完全可以忽略?(我沒有不敬的意思,只是確實覺得這樣很分裂,有點像不懂中文的西洋設計師用漢字做設計元素。)

當然原因我想大家都知道,尤其是那些具體層面的,比如中文字體好看的不多,或是客戶要求洋氣一點之類的。但核心問題我覺得還是中國集體對漢字(以及中國文化)沒有感覺了,看到漢字 high 不起來。設計師看到漢字 high 不起來,就沒人有勇氣投身字體設計這門艱苦的行業;客戶看到漢字 high 不起來,就覺得用漢字=土氣。

趙阿萌邀請我回答這問題,其實我沒有資格,也不知道答案。以我自己來講,可以做的就是多讀讀字體設計的書,在自己的項目裡對字體講究一點,在網上抱怨嫌鄙(yan2 bian1)一下平日看到的醜陋字體和排版,然後每天沒事多拿筆寫寫字,雖然書法和字體設計是兩回事,但前者算是後者的基礎吧。而且作為一個人總該讓自己的字稍微沒那麼難看才是。

要說怎麼才能做到看到漢字就 high 起來呢?我想到的是《The Elements of Typographic Style》開頭的這段引言:

A true revelation, it seems to me, will only emerge from stubborn concentration on a solitary problem. I am not in league with inventors or adventurers, nor with travellers to exotic destinations. The surest — also the quickest — way to awake the sense of wonder in ourselves is to look intently, undeterred, at a single object. Suddenly, miraculously, it will reveal itself as something we have never seen before.

Cesare Pavese, Dialoghi con Leuco, 1947


最近一段時間深有體會,中文字的排版美感,好難把握。悟道:用心和細節!
產品設計原型稿還沒出完,指點江山的大神和執牛耳者就站出來:你這個字體,可以換個嘛?間距調大點?顏色灰度不協調?襯體適用的範圍?逗號好難看……
云云,雖然美感這貨,你的哈姆雷特不是我的哈姆雷特,但細心體會,仔細琢磨,還是學到很多。下面六幅圖片,來自新浪微博用戶@頂尖設計,分享給大家:有些情話,不說也罷。


大約集中在漢字字體上。首先得承認西文在現行平面構成理論里的地位和關係,而且這種理論隨經濟的全球化已經是世界範圍公認,讓如此古老的象形文字和這個系統相融合難度是可想而知,除了理論上的空缺,也極少成功的案例可以參考。字體從印刷到數字化媒體中,平面範疇的排版、web、ui又產生很多暫時無解的問題,例如:windows phone 7至今無漢化ui。

顯然單個字體可以做到很美麗,想在平面中讓漢字和西文得到一樣的美感,實在是需要更多的創造性,漢字中存在更多的向量,重量等級,空間分布,不可複製部分。大概書法就完美的闡釋這種差別,書法暫時可以理解為,書法=文字+插畫。現行漢字又是演變自書法性質的碑刻,古籍中,在演變至印刷體/數字化體時,可就是個大工程,除了向量方面,字體各部的空間分布,漢字「襯角」的標準化應該是最難解決的吧,本身漢字在空間上就存在「動向」,難以在平面中產生穩定性,而注重單個字的均衡又會失去大量文字出現時的可讀性。相對說,西文字體的標準化,工業化,顯得都太輕鬆了,西文字體=文字+線(幾何性),字體單元上的數量更是佔盡優勢。而我們的文字每一次變革都是工程浩大,包括最近的繁體變簡體。不過我仍然相信漢字中的DIN、Helvetica遲早會出現。我想最近很多設計師最近比較鍾情於」微軟雅黑」, 除了免費(此處有待專業人士解釋),而且看上去還不錯,雅黑比黑體根據現代性和數字性,弱化了很多手寫體遺留在黑體中的筆畫線的走勢和筆畫端的動態,空間分布更加均勻,也正應了他的名字中的「雅」。

以上為個人物之談,無具體依據和考證。


暫時想到的(2012.7.1更新):

  1. 首先得選對中文字體(宋黑仿楷??),在必要時為中文文本中包含的字母和數字選用特定的拉丁字母字體
  2. 克制地使用不同風格的字體、字重、字型大小、顏色
  3. 試試看在橫排正文中加入豎排的標題字
  4. 注意標點符號的使用,避首尾、標點擠壓(怎麼做google??)
  5. 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通過加字減字而不是任意擠壓字距/字偶距來斷行
  6. 嘗試在縱橫方向上都進行字元對齊
  7. 正文行距設定一般以150%為下限,控制在200%以內,在雙語混排的複雜版面里或是在標題字里,這個係數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調整
  8. 正文行長的區間視媒介不同有差異,一般是25-45字。
  9. 保持行距、段距的一致性和穩定性,注意視覺邏輯關係
  10. 嘗試在不同字型大小、字體、文本塊之間建立聯繫或對比關係
  11. 漢字是方塊字,嘗試利用版式網格計字排版,在縮進、各類間距、寬度值和比例關係中體現方塊字的這一特性
  12. 注意版面的肌理均衡,同時包含細節

關於拉丁字母作為元素在中文版面設計中的運用,可能有讓設計顯得洋氣一些的因素。但是個人覺得也不完全如此,甚至大多數情況下這種因素是被高估的。

  • 拉丁字母的形態抽象簡潔符合當代審美,同時作為版面構成元素更易於使用
  • 拉丁字母更接近基本幾何型,符合人類的視覺心理

GQ雜誌在這方面有持續的關注和研究,我們也在探索發現漢字之美,希望能做得更好吧。

中文字體設計和生產本身的難度很大,因為字數太多,筆畫又複雜,量和質都需要巨大的財力人力做保證,所以好用好看的字體不多。折衷的辦法就是各位在用時,如果字數不多,就自己造,自己畫吧!

漢字的筆畫走向,大多是由左、上開始,在右、下結束,由於連筆的關係,這種順序使得豎排方向的字體設計更易具美感,而橫排則有種種困難。想漂亮一點就偶爾試試豎排標題吧。

韓文和日文雖然也是方塊字,但總字數比我們少很多,而且筆畫較漢字簡單,整段文字的視覺密度也比較均勻。中文需要控制好字距、行距、字體選擇,來力求揚長避短。

看母語字體總會有審美疲勞的情況。

PS:希望大家在使用字體時注重字體的版權,不管是中文還是外文甚至是符號。


文章內容 來源:廣告導報 ,附上鏈接不是中文字體排版不好看,只是你設計沒到家

誤刪誤刪!!!引言:最近,萌牙的設計師們經常討論的一個問題就是,無論在做海報還是詳情頁等一些作品的時候,經常出現,中文的排版沒有英文的排版好看的現象,很苦惱, 好像說中文排版就難看,這個大大可不服,雖然英文造字比較統一有序,但是漢子的豐富性和厚重感卻也是很高級的,今天找來一些多角度的中文版式設計,讓你看到中國美!

先看影展物料設計

(這個排版出來夠文化味吧?版式處理好,運用和圖的融合很完美)

再看看中文海報版式

(看見沒有,真正的高手自己手寫字體都可以排列的很有設計感)

同樣運用到包裝上都是美斃了!!!

(中文字體結合下西方的形式感,一下子味道都高端了)

中文在折頁上排版也很有味道

香港的中文雜誌一樣排的很洋氣

還有聶永真全中文的封面設計也很現代

這些其他優秀設計師的中文排版都是中文的美學演繹

萌牙的海報,沒加文字前

加上中文,也不醜呀!!!


這樣的「中國風」版式難道不比國外的冷冰冰折頁更美嗎?

上面這些中文排版,哪一個不美了?

沒有英文,全漢字的設計,夠不夠國際范?

總結:說到底,版式設計也好品牌設計也罷,根本就不是說英文就一定洋氣或者流行,再好看的英文字體放到小白面前都可以排得老土,所以都是看設計師的功力,在處理信息邏輯,畫面元素、字距離、字型大小、顏色、秩序感等等方面的綜合能力,以前覺得low是因為國家綜合實力不夠,各方面跟不上,現在你還認為中文low的話,只是因為你設計還沒到家哈!


平面設計中的版式設計需要具備形式美感,好的作品,其最基本的要素就是細節的豐富和完善,細節處理得好,作品就不會出大問題。

其實每一種排版風格,都有一定的模式,也就是人們俗稱的套路,現在很多人喜歡文藝清新的風格,自己卻又做不出那樣的感覺,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今天我有幾個文藝風格排版的小技巧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文藝范風格,給人最直觀的視覺感受就是簡潔乾淨。所謂乾淨,從以下幾點來說:

第一點,圖片要乾淨,一般小清新文章的配圖會選擇一些手繪插畫風格的或是有關風景、淡雅且充滿意境的圖片,這些都是基本常用的套路。圖片色調盡量柔和唯美,因為圖片選不好,會影響整個版面的效果。

其次,文字排版乾淨,排版時需要注意標題位置,字體字型大小的使用,正文中需注意行距字間距,尤其細節問題要格外注意,一個簡單的字間距,如果處理不好,也會破壞整個畫面的。

最後圖文的排版保持整潔統一也是很重要的,配圖中顏色的使用也需注意,不能使用太艷俗的顏色,可以使用向馬卡龍色,飽和度較高,鮮明的亮色,也可以使用比較有質感的高級灰色。畫面的最終效果要給人一種雅緻、簡潔的感覺。

高級灰配色

馬卡龍色

套路一:文字調整

調整字體?調整字型大小?調整行距?調整字體顏色

選好背景圖片後,我們發現它比較凌亂,直接放白色的正文會顯得更加不清楚,所以首先需要在圖片上覆蓋一個半透明形狀,選擇紅色與圖片上的薔薇顏色相呼應,這樣既可以看清文字又可以顯現出背景的圖案。

標題字體選擇方正大黑簡體,字體比劃較粗,這樣突出重點,副標題和英文選擇較纖細的字體,與主標題形成對比,行距不宜擁擠,統一右對齊,乾淨整齊。

選擇插畫風格的圖片,將文字豎排版會有種詩意感,標題的綠色提取圖片里的顏色,使畫面更加和諧統一。標題在板式上使用的方形線框,並不需要自己畫,在創客貼設計界面左面工具欄文字中即可找到這一樣式。

Tips:

公眾號配圖正文字型大小通常在25到35之間

標題則可以加粗。

字體顏色設為灰色或者深灰色。

行距為300-500或更大

適當的行距讓文字不再緊湊

行距過大文本又太過零散

具體數值自行斟酌哦

套路二:大面積留白

調整圖片?調整圖形?調整版面

畫面給人一種乾淨放鬆的感覺,「少即是多」,使用吸附框工具將圖片變成圓形,使用最簡單的線條與圖片建立和諧的聯繫,整體版式清新明快,畫面充滿節奏感。

利用x形構圖,這一水滴圖形使用素材里的形狀即可以找到,畫面展示規整穩定、醒目大方,圖片和文字主次分明,有較好的對比性,並使整體畫面不單調和擁擠。

Tips:

公眾號配圖要簡潔乾淨

排版時一定要注意細節問題

標題文字對齊

適當留白給畫面一種空寂感

具體也看自己的喜好咯

套路三:調整字間距

在文字排版的時候,大家往往把重心放在調整字型大小、行距這些方面上,而經常忽略字間距這一重要的點,其實它在排版中地位也是及其重要的。嘗試著調整一下文字的字間距,不僅是標題、一句話、甚至是一段文字,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出現。

把文字間距擴大,整個版面就不會太擁擠,再注意第一條所提到的行距、字型大小、顏色,這樣配圖的層次感就拉開了,輔助以線框和短線,豐富了畫面。

茶文化源遠流長,將標題字間距擴大,分散排列,正文把字型大小放小,使畫面安靜空寂,突出主題。

Tips:

字間距修改在上方工具欄里。

字間距大小因人而異

版面不會再擁擠

令畫面乾淨清新

超方便~


依我的經驗,日本的排版設計書會是個重要參考,日本設計師總是能將文字排得很好看(當然,他們有可以調節版面的假名這一優勢,但總體來說,還是值得參考的)。


只作粗糙的經驗談:
單字或者是一個簡單的中文辭彙,可以採用相對較大的字型大小。在套路上,如果在其後加上全形句號,有時會起到使之看起來「意蘊深遠」的作用。這可能與大多數漢字和部分辭彙的特點有關,畢竟一個字總就可以蘊含很多意思。當然,這是建立在選的中文和整個設計的主題相關聯的前提下。
還有就是被用爛了的那招,往水墨風格那個方向搞,非常保險但太泛濫,多少有點容易讓人審美疲勞。
較長或內容較多的文案,如果是不重要的內容,建議字型大小小些。很多情況下,當字體小到一定程度,你會驚人地發現作品整體的檔次都「莫名其妙」地提上去了。不過字體較小的時候字間距和行距需要控制好,基本上多嘗試嘗試就有感覺了。


文末已更新~~

認真的讀了幾遍題之後,私認為,想要在設計中通過排版表現中文的美,首先就是要先了解文字。

所以我打算從最基礎的角度認識字體、字體可以傳達的意象來答題,我的答案也許可以解決題主根源上的問題,也許不能。但至少可以解決題主面對太多種類的字體時的選擇困難症的問題!

一、字體的分類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雖然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各類字體層出不窮,但是其實中文字體大方向分為三種:宋體、黑體、其他字體。如下圖:

好了,你已經知道自己的分類了,那接下來我將分別舉三個例子來跟大家分享下怎麼辨別他們,及他們傳達的感覺。

1、傳統型宋體:豎線粗、橫線細、書寫至結束的地方有一個類似三角形,名為「麟」的裝飾

如上圖,從字體的筆畫起始可以看出用筆書寫的痕迹,因此會給人一種溫暖而古典的感覺。宋體是最古老的字體,從印刷術開始就開始使用,是大家最熟悉的字體,能夠很好的傳達出傳統感,也衍生出很多其他易於閱讀的字體,它是一種很基本的字體。

所以,傳統型宋體可以傳達出古典感,但同時也會給人太過強硬與古板的印象


仔細感受下下面這張圖:

同樣的內容,同樣的排版,宋體是不是更能夠傳達出一種古典、溫暖、精緻的感覺,筆畫起始的溫度,是不是更能夠表現出詩句的內涵。

2、傳統型黑體:橫線和豎線寬度幾乎相同的字體。

如上圖,豎線跟橫線的寬度基本保持一致,且線條不是單純的線條,起筆落筆有微微的揚起,充滿

溫暖和懷舊的感覺。

黑體的發展源於宋體,在早期的印刷中,為了凸顯標題,需要強而有力的線條粗壯的字體,並且能夠使用大尺寸的字體,從而發展處了黑體。


因此,傳統型黑體可以傳達出凝聚內斂同時也有溫暖、古典的感覺,但也會給人太過古老與嚴肅的印象。


感受下面兩張圖:

黑體強力有力的線條,傳達出一種力量感,換成宋體之後會不會覺得力量感就消失了呢?


3、行書:指以筆書寫而成的字體,但是略微的將筆畫簡化,屬於快速書寫的字體。

如上圖,行書跟草書屬於自由書寫字體,有筆畫會省略,相對結構沒有那麼嚴謹,但是彷彿可以感受到運筆的節湊,能夠表達出優美的古雅韻味

行書和草書因為書寫方向的流暢性,比較適合使用在豎排的文字上。


仔細感受下下面這張圖:

你會不會也跟我一樣覺得,中國傳統的食物與行書結合,體現出一種手作的溫暖,營造出一種中國傳統文化的氣息。


認識字體就分享到這裡啦,正所謂要打仗,先選兵,所以當然要先全方位的了解兵的屬性。同樣的,要想在排版中表現出中文的美,要先知道字體的屬性,中文字本身就是相當有力量,有美感的東西。


二、字體傳達的意象。


正如我上面所說的,文字本身就是有力量有美感的東西,其本身也是可以傳達感情的,不同的文字的類型,會傳達不同的情感,但,好像很多人都布吉島(或是沒有注意到??)。 怎麼識別字體所傳達的感覺是有技巧的,小的不才,寫一點我自己看書之後的理解:

1、高級感跟傳統感
一般來說,宋體比黑體更具有高級感,因為宋體的歷史更為悠久,並且長期為人使用,體現其傳統感,且其特點的是大多數宋體都有曲線曲線能夠營造出優美而又華麗的感覺。文字的優美曲線與周圍的空間,會營造出高級跟傳統的氛圍。
如下圖:

同樣的版式,宋體是不是覺得更為精緻高級?

2、親近感和柔和感
無論是自然界還是人工製成的物品,圓潤的形狀都會給人一種親近無害感,文字也有同樣的心理作用。所以,線條粗大、前端圓潤的設計字體,會給人容易親近、柔和或是可愛的感覺
如下圖:

第一張圖,線條粗大、前端圓潤的設計字體,會給人容易親近、柔和或是可愛的感覺,而第二張圖,線條纖細,銳利,給人一種比較危險的感覺。

3、未來性與先進性
一般來說,未來性跟先進性給人的關鍵詞是:先進、嶄新、精緻。所以在選字文字時,首先要先儘可能的排除裝飾要素的文字,文字的構成要素越簡單,有生命力的印象越淡,抽象感越強,因為呈現出來一種現代感,黑體比宋體結構更加簡單,文字更加簡化,呈現出「圖形化「也就更有科技感。

待更。。。


  眾所周知,平面設計排版這塊最終目的就是為了使版面達到美觀的視覺效果,其中文字排版學問也比較大,涉及到字體、字型大小、縮進、行間距、字元間距進行設計、安排等了,文字這塊做的好的話基本上你的設計美感度也在合格線以上了。

  其實針對文字這點,國外對文字排版的研究相當廣泛,就拿日本海報來說吧,多數設計師都覺得日本海報魅力十足,他們的設計師雖然設計的東西看上去非常天馬行空,但是注重功能性和實效性,在設計方面追求精緻細膩,色彩、構圖、文字搭配等方面形成獨有的個性,整個畫面視覺衝擊力強。

  下面是我挑選出來的幾張日本海報設計,個性鮮明突出

  我上面首先介紹下日本的平面設計,也是因為要讓大家能學習下優秀國家的一些設計理念,下面具體來說說今天的主體-中文字體排版。

  首先中國的漢字也是圖形化的,有菱角、有紋理,所以它添加到設計中的編排不能像英文的編排方式一樣,那麼,如何在排版中體現中文的美感?

  首先來單單說下字體這塊

  一.字體選擇與字體組合方式

  以案例說話:

  A組是「圖片突出」,文字存在的目的只是粉飾這張照片而已。

  B組是「文字突出」,文字在圖片的襯托下被重點突出出來。

  這兩組的字體之間差異很大,在字體組合方式上:

  A組的字體組合都被緊密地排列在一個無形的矩形里,在視覺上形成一個面。

  B組各個字之間鬆散地擺放組合在一起,在視覺形成一個個點。

  ▲兩組字體在視覺心理的效果

  總的來說呢,文字部分與主體物之間的位置大小關係有三大原則:

  文字部分的面積絕對不能大於或接近主體物的面積。

  文字「面」與主體「面」的邊線保持聯繫(直線或平行)。

  文字「面」或者與畫面邊緣的距離幾乎相等於主體「面」與畫面邊緣的距離。

  比如下面的這兩個案例就體現了以上的原則

  二、字間距

  這個可能有人會說這不需要重複說,但是我這還是要重複下,一個糟糕的字間距能瞬間毀掉一個作品的美感,一個優秀的字間距調整工作可以成就一個完全不同的設計,所以,這個關鍵技能你應該儘快搞定。

  三、限制字體使用的種類

  這是很多新手設計師所犯的,很多人在字體排版設計過程中用到太多的字體和設計風格了,其實一個作品中最多兩到三種字體就行了,使用一種字型和大小用在設計主體,一種字體用於標題,另外一種用於副標題。

  四、選擇一個優秀的二級字體搭配

  當一個文檔中有一個大標題和一個小標題的時候,使用兩種不同的字型進行互補搭配,建立視覺層次感。在保證整體設計的統一情況下,使用第二個字體必須同樣引人注目。

  五、選擇字體顏色

  好吧,我承認這個是大多數設計師的通病,很多的作品不是毀在字體選擇上就是毀在字體顏色選擇上,所以這就需要你精心設置一套配色方案完成設計。

  關於配色這塊我也不多講了,網上很多的配色方案能供你選擇。

  六、請記住,留白的空間是存在的。

  留白雖然沒有添加任何新元素,但是留白設計可以表達多種含義。假設你在設計一個消除噪音的耳機海報。只需要將耳機呈現在畫布上,不需要任何額外的元素,利用留白突出產品的特點。

  說完字體這個,那就得說下文字與圖形的配合了,為什麼有些排版讓你感覺到美感十足呢,這就是中文字體與相關圖形的配合了。

  大部分優秀排版里採用的解決方案是運用字體與圖形的配合,而其中類型有三種:

  第一種:形狀圖形

  形狀圖形主要指方形、圓形以及一些不規則的形狀圖形。

  方形的3種運用方式:

  突出:當文字部分融入到圖片里變得難以看清的時候。在這裡最好的辦法就是像這樣放置一個方形在背景,然後再調節字體的顏色與方塊對比,使文字部分突出。

  集中:這種方法是為了不弱化圖片的情況下,讓文字部分集中在一個方形里,增加易讀性。是包裝設計常在出現的排版。

  修飾:這個方形其實只是代表,代表所有不規則圖形的運用。當文字組合之間太過散亂,又或者字體之間大小的差異太大的時候,放置一個(不)規則圖形,儘可能連接到每一個字上,形成聯繫。

  圓形3種運用方式:

  普通:這是一個作為對比的普通排版。

  突出:這個比起方形有著好的突出效果,這個圓形可以替換成一些素材,比如墨滴之類的圓形素材,甚至可以利用圖片本身存在一個巨大的圓形物體的,來突出文字部分。

  適用:這個同樣可以突出「面」文字,這就也為什麼這個方法經常出現各類商業圖冊、海報以及各類宣傳單。

  第二種:直線

  直線分兩種,一種就是純粹的一條直線,而另一種則是由細小的字組成的一段文字。

  1:純粹的直線:

  直線的3種常見運用方式:

  聯繫:很常見的運用方法。

  集中:作用和方形「集中」相同,只是這個是用兩條線組成一個隱形的方塊,更有形式感。不同這種只能出現在色彩單一或大量留白的照片。

  連接符:增加形似感的小東西… …可以用於連接兩段文字的內容,時尚類設計作品最常用到。

  2:細小的字組成的一段文字:

  ▲另一種「直線」,由一排細小的字組成。

  第三種:字元

  一般是指的數字以及英文字母,配合文字能有更好的突出效果。

  比如下面這些案例

  其實還有些方法和技巧我也許沒說到,但是如果你靈活運用了上面我所說的方法的話,你在平面設計排版這塊也會前進一大步的。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的文字排版知識不妨看下這個教程:平面計劃-設計師排版設計首選教程

  好了,今天的也就暫時談到這了,希望能幫助到大家哦,後面將繼續更新一些平面設計方面的內容。


個人看法:
01. 參照英文。無論你對於英文的使用有著多麼大的抵觸,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由於英文字母數量少,結構簡單,筆畫多有重合,所以英文本身就是很好的設計元素,當中文字數不多,用作標題,可以取局部,或者作為圖案的時候參考一下英文設計未嘗不可。
02. 參照日文。除了片假名的原因,日本字體設計無論在數量還是在質量上都遠遠超過的中文,除了在間距,行距,大小??等細節上考慮外,不得不說字體本身的設計是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可不是你通過縝密考慮的排版能解決的,這個,沒辦法,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再一點,有人認為豎排是個辦法,其實,對於簡體中文來說,豎排要比橫排更需要設計者自身具備更高的水準,橫排文字可以利用閱讀慣性,使用戶忽略掉設計的缺陷,但是豎排就沒有這種慣性作用了,除非你是個常年閱讀豎排文字的人,否則,你要及其注意豎排中文字個體之間的關係。


發現很多回答的做重點,都轉移到"怎麼排版才能讓中文顯得更具逼格「。一個是意識,一個是操作方法,看來知乎上」逼格「的人比較多啊。
正題,以前在三度任職的時候,因為版權的關係,一本書偶爾會出現英文(為主)中文(極其少出現)繁體中文(對TW和HK)還有日文。所以有時候我會在相同的版面編排條件下替換三種不一樣的文字去滿足出版要求。
樓主的問題,嚴格來說,不是操作性的問題,而是心理導入的問題。絕大多數人(除專業從業人員外)對於非母語的認識和解讀,都是從字形開始的,也就是說,對於已中文為母語的人來說,英文最初對於我們來說,是圖形,而不是文字。
所以有人會提出,同為文字,為何中文不是圖形?
請注意,我說的是心理導入,而不是設計基礎。作為中文母語的人,我們幾乎從具有個人意識開始,就被灌輸中文形體所表達的意思,從而更方便的學習中文(回想一下幼兒園小學老師是如何教授中文文字你就明白了),加上使用頻率之多,所以對於我們來說中文字體已經跳過了 視覺&>意義&>輸出 的過程,直接演變為 意義&>輸出。
而對於我們來說,英文的單個字母並不包含特定的意義,而絕大部分人也並不知道英文字形發展的始末,對於我們來說,英文= 視覺&>意義&>輸出,所以很多人會覺得英文好看,編排更簡單,是因為在你的意識形態里英文並不是文字,而是圖形。
很多人說中文排版困難~日文中將近3/1的中文字形,怎麼就沒有人覺得日文難排了?
所以說到底,並不是中文「因為字形的原因導致編排困難」,只是沒有認真面對它罷了。


分享一下自己做的ppt標題頁排版吧,基本上排版審美在不同用途間都大同小異,具體分析是一件非常費勁的事情,要細講真沒寫本書的本事不敢上啊。

其實重要的還是審美問題 ,字體素材排版技巧軟體操作都是錦上添花的事情。

大牛們看見輕拍,自己是外行^^,大多數是胡說八道。

咳咳
圖片全採用了4:3的比例
下面是正題
一個好的排版離不開字體色彩和布局,也離不開和背景的契合呼應。 字體靠積累 ;空間感靠強迫症 ;色彩靠經驗;以上全部都離不開sense,基本審美不過關的話,還是先多看多學習吧。

這一張是最普通的淺色背景,深色文字。黑字和紅色標籤都是背景中的提取色,這種是懶人配色法。

空間排布上,如果不是追求奇巧的的話其實這個方法挺實用的。我一般文字間距採用文字粗劃的寬度,行距的話如果是方形排布就還用粗劃的寬,如果是矩形排布就用細劃的寬。實際操作上我是按經驗來的,不求完全嚴謹。

字體上大字是方正的宋三,小字是報宋簡,都是常用的印刷字體,好搭又大方。

淺色背景+淺色文字是排版大忌。他喵的你當大家都是火眼金睛么!
但有時候撞色搭配實在太沒有個性了,而且一點都不小清新呀。
那就暗部加陰影/外發光吧。好吧,雖然還是不怎麼看得清= =

有時候底色塊 和大標點真的非常好用,尤其是用在趣味性和功能演示類的圖片
這裡介紹一個我挺喜歡用的字體,叫張海山草泥馬體!配熊孩子太有愛啦

排版沒有唯一真理,只是看你要傳達的內容和面向的群眾。
它也不一定會被背景左右,它一樣可以左右背景

這裡要特別說一下,我不喜歡各種綜藝字體和幼線類那種不幹不脆不倫不類的感覺。一般排版都會選用空間浪費最小的字體或者非常帥氣的手寫體。

不倫不類感如下

網上看見有人隨隨便便用舒體姚體……你們造排好這些字體要多麼殫精竭慮么。

再推一個字體,漢儀的菱心體。

寫得很隨意,主要是等再想起些什麼再補充吧最後在說一句,關鍵是sense是sense是sense啊!


設計的排版個人理解在於重複與對比
美感包含的含義有很多種:可以理解為安全/舒適/有視覺衝擊力/願意多看/不會產生生理的不適應
審美的多樣性決定一種設計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
但是否存在一種大多數人的審美,
這種大多數人的審美拋開個體成長的差異,我們去探討人類的通感
人類的通感是什麼,是進化來的結果,是一種生理性的/普遍的而非個體的感覺
共同的感覺包括對不同顏色的反應
人類的本能
人類有通感所以才有設計準則
設計準則
設計追求的是大多數人的美感
重複就是利用人類對於安全的追求而形成的設計準則
那視覺衝擊力是什麼呢?
人們為什麼會喜歡有視覺衝擊力的東西
難道是一種對安全感的厭惡?
自相矛盾了



推薦閱讀:

寫文章時段首空兩格是從何時開始的?為什麼這樣設計?
用斜體排版中文是否合適?

TAG:平面設計 | 字體排印 | 中文排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