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直男癌」一詞會在知乎上引起反對?該詞具廣泛侮辱性嗎?

在討論魅族科技營銷事件中,李淼所用的「直男癌」一詞比他的觀點引起的反響還明顯。
在我個人的這個答案:
強姦會對女性造成哪些傷害? - 喻忘憂的回答
下面,
前面的幾千字在評論區激起的聲浪,不如最後一句「直男癌」多。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一部分男性知友對這個本來指代範圍非常明確的詞語特別敏感和排斥?
百度百科:直男癌_百度百科
「直女癌」的定義:直女癌是怎麼樣的? - 喻忘憂的回答


一、一個符號的意義,是由它所在的社會的語言習慣決定的,而不等於說者的「意圖」。

舉個例子:在中國文化中,點頭表示肯定,搖頭表示否定;而在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等文化中則反之,點頭表示否定,搖頭表示肯定。讓我們大開腦洞——假如一次意外的海難,使得幾個中國人,和幾個阿爾巴尼亞人一起流落荒島,無法返回故土,這些人不得不互相幫助,以圖生存。在這樣一個小社會中,點頭和搖頭的意義究竟該如何認定呢?

歸根結底,一個符號(文字、動作等)與其意義的聯繫,是任意的。不同文化可能用同一符號表示不同的意義(點頭搖頭的例子),也可能用不同的符號表示同樣的東西(中文稱之為「鳥」的東西,英文稱之為「bird」)。這就是索緒爾所說的「能指的任意性」。由於我們都生活在文化相對穩固的社會之中,所以,並不會常常體會到這一點。可是,當兩種文化發生碰撞(如我的思想實驗中流落荒島的中國文化和阿爾巴尼亞文化),或一個新詞被創造出來的時候(如「電話」、「智能手機」、「公主病」、「直男癌」),詞語與其意義的關聯就需要重新、或從頭建立,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且說者、聽者都無法單方面的決定。

題主認為「直男癌」一詞「本來指代範圍非常明確」,可是實際上,這個詞的意義,在說者和聽者之間並未達成一致意見,所以從語言學的角度來說,其意義從未「非常明確」過。也許,說者在言說的時候,在自己的頭腦中,對這個詞的意義有清楚的認知,但並不等同於這詞真的有了嚴格的定義,因為如我所說,詞語的意義,並不等於說者的「意圖」。

二、從直男的角度看,「直男癌」這一詞語的形式(用字和結構),強烈的提示了它是歧視性辭彙,而任何相反的解釋都容易被視為一種詭辯。

「直男癌」這個詞是偏正短語,採取了群體名詞+名詞的構詞方式,從直覺上來說,有三個原因讓人感到它的歧視性:

1. 它的形式與其它偏見性辭彙一致——「支那豬」、「外地逼」、「上海小男人」、「黑鬼」。

2. 它的形式,提示它指代一種僅見於直男的缺點。因為類似形式的正常辭彙,如「蘋果汁」、「汽車發動機」、「肝癌」等等,其組成形式(類名A + 名詞B)中的名詞B,都是完全由類名A所指的類專有的,比如「蘋果汁」專指蘋果的汁液,其它水果中完全沒有蘋果汁,「汽車發動機」僅用於汽車,而「肝癌」不會見於除肝以外的其它器官。但是,男性沙文主義、自大、甚至「自以為是的審美觀」,都決非直男所僅有(很多女性都有),這樣一來,這個詞從形式上就讓人感到不公正。

3. 它把特定的性取向「直男」圈出,從心理上,讓直男感覺到自己被區別對待。從概率上來說,「直男」恐怕也非以最高概率擁有這種觀念的群體,如果把50年代生人視為一個群體,其擁有歧視女性觀念的人的佔比,可能比「直男」這個群體中有此觀念的人的佔比更高,可是,卻沒有「50後癌」這種說法。這種對「直男」群體的選擇性特殊對待,讓人感覺到一種黨同伐異的敵意。直男會感到不公平:其它人也有這種觀念,而「直男」卻被單獨提出來批判,這似乎體現了說者對於「直男」這一群體的偏見。

無論是「癌」,還是「逼」,還是「小男人」,都飽含強烈的情緒和態度。這種情緒,更加強了聽者對這些辭彙的偏見性或歧視性感受。這樣一種直覺,讓人無法接受對它的客觀化、理性化解釋。

三、強烈的性別指向,恰恰是女性愛用這個詞的原因。

人是社會動物,對群體有異乎尋常的敏感。而且群體必須能以某種簡單的方式區分出來。無論性別、膚色、國籍、宗教,都以一種非常簡單的方式,鮮明的劃分了不同的群體。明確了自己所屬的群體,會讓自己得到安全感與歸屬感,所以遇到陌生人之時,一旦方現是老鄉、同學、教友,親切感頓生。另一方面,當遭遇不公,需要為自己爭取利益之時,也需要清楚的辨認對方所屬的群體,憤怒的情緒才能得到出口。

我在第二節中提到,「直男癌」把「直男」這個群體拎了出來,讓人感到赤祼祼的性別對立,和黨同伐異的敵意。但對希望爭取權利的女性來說,這種對立早就存在了。雖然「直男癌」所要批判的觀念決非直男所獨有,但這種觀念本身就主張了男尊女卑,與持有者無關。雖然輕視與等級觀念本身就是不好的,但,男性對女性的輕視對女性來說有尤其強烈的傷害,比一個個體對另一個個體的輕視更甚。如上所說,人對自己所屬的群體的認同感,使得人對於對自己身份的攻擊,比對自己個人的攻擊更加敏感。同樣,挑剔也是不好的,但男性對女性的挑剔,也比一個個體對另一個個體的挑剔,更讓女性感到強烈的憤怒。

在這樣的前提下,以同樣強烈的性別立場來回擊就非常重要了。一方面,這種立場讓使用這個詞的女性可以清楚的感受到自己的女性身份,感受到自己是一個巨大群體的一員,從而獲得力量感;另一方面,雖然男性至上主義乃至對女性的挑剔等等決非直男所專有,但是,持有那一觀點的群體面目不清,要向這一群體發出攻擊的時候,難免會覺得憤怒的手指不知要指向哪一方向,於是必須把直男單獨圈出,作為攻擊的對象。

雖然發生對立的是觀念,但人的社會動物本性遠超理性,如果不把觀念的對立轉化理解為性別(派系)對立,則對立中產生的情緒無從發泄。

這種現象幾乎存在於任何一種觀念對立之中。反日遊行,實際上要反對的是「軍國主義觀念」,但卻必須以「反日」的名目出現,全然不顧日本國內也有理性反思的一派。

四、強烈的性別指向,和模糊的字面意義,使得這個詞必然被濫用。這種濫用使得它成為一個「籮筐罪名」,幾乎可以用來攻擊任何男性。

這裡涉及到語詞的習得和使用。當人們遇見新詞之時,極少去查字典,而往往是根據詞語所在的上下文推論詞語的意義。但這種推論是不準確而模糊的,於是,下面的情況出現了:

「直男癌」的意義: 非常明確 -&> 模糊化 -&> 進一步模糊化 -&> 再一步模糊化 ……
第x代使用者: 創造者 -&> 每1代讀者 -&> 第2代讀者 -&> 第3代讀者 ……

為什麼諸如「鉛筆」這樣的詞,其含義不會模糊化呢?因為首先其初始定義就非常清晰,其次沒有任何人有動機去模糊化它的含義。

反之,像「自由」、「民主」這樣的詞,其含義則一定會模糊化。因為首先其初始定義就不清晰,其次,非常多的人有動機去模糊化的含義。奧威爾曾說,因為每個人都知道民主是好的,所以每種政治制度都會將自己說成是民主的。

「直男癌」這個詞,同樣,其初始定義就不清晰,而且一般女性有很大的動機去模糊化其定義,因為像「直男癌」這樣直觀、強力、可以直接用來與男性交鋒的詞,幾乎不存在。於是,在每一場反對男權思維(哪怕這種思維已經非常輕微到「莫需有」的程度)的論爭中,這一武器都會被使用。幾乎無其它武器可用了。

這種濫用在一些女性身上最終發展為這樣的「無懈可擊」的邏輯:「被說成直男癌時,要麼,你承認你是,要麼,如果你不承認,就說明我說中了你的痛處,你的反應證明了你是」。

五、結論。對「直男癌」這一辭彙的濫用,最終與這個詞語的形式(用字與結構)一起,加劇了直男對它的反感。


主要是這樣貼標籤實在是太簡單粗暴了。
還是個總結性的標籤。

本來一幫人好好討論觀點,左右分析了許多角度,考慮了很多原因。
突然一個人蹦出來大喊:你就是直男癌。
那上面再多的觀點都沒用了,幾萬字全毀了。還能咋反駁?散了吧。

就好像夫妻倆談事情,一來一往本來說得挺好。突然其中一個大罵:女人就是沒腦子!
或者:男人沒一個好東西。
那還怎麼談?一口血憋死。沒法談。

要好好表達觀點就不要隨便給人貼標籤,不管之前觀點有多邏輯嚴謹,標籤一貼出去,瞬間說話人的可信度就會大大降低。
就算你之前寫篇論文都很難再讓聽者信服了。屬於倒拉組織後腿。

對方想反駁這種行為也一樣容易,反罵幾句「女權癌」「直女癌」「中華田園女權婊」……就可以了。
但這又什麼意義呢?
打電話約出去茬架吧。

看了下答案。我反對一個說法:大家討厭這個說法是因為有個「癌」字。
不是的,畢竟「手癌」的時候可是輕鬆有趣的。
我們厭惡的絕不是「癌」,是毫無意義的胡攪蠻纏無理取鬧。


直男,難道不是性取向正常的男性的意思?

為什麼加上一個癌字就變成「大男子主義」,「男權主義」,「男子沙文主義」的代名詞了?

你們有沒有想過直男能不能背的起這樣的鍋?性格懦弱,對老婆百依百順的也是直男啊!

5月16追加:
//這問題是誰又頂起來的?

雖然我的回答只有短短几行,但還是有人不看完就評論。所以,只能把話說得更簡潔明了,看這!

你們所描述的種種陋習,種種被稱為「癌」的行為,和直男,沒有任何必然聯繫。所以如果有人非要把自己不喜歡的人打包起來一起罵。別帶上「直男」兩個字,謝謝。

完畢


謝謝邀請。

先說結論:一個定義不明確大範圍群體性貶義辭彙,必然會遭到相關群體的強烈反對。這種反對有其合理性,因為如果不加以限制,這類辭彙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濫用和誤用,最終造成難以挽回的偏見。

「直男癌」就是典型的定義不明確的、群體性的、貶義的辭彙。下面稍作解釋。

——————

  • 「直男癌」定義明確嗎?

百度百科是這麼寫的:

「直男癌」一詞源於網友對活在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審美觀里,時時向別人流露出對對方的不順眼及不滿,並略帶大男子主義的人的一種調侃。主要癥狀是審美為負,衣著品位惡劣而不自知,晚期常常伴有幻覺,自以為審美主流甚至衣著品位高級。發展下去可能有幻想症,以各種「無下限」言論刷新其級別。

「審美」一詞,本來就是很主觀的東西,尤其是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社會環境、不同的群體之間,這個差異是極大的。你覺得很好看的東西,我可以覺得很醜,你覺得做了無傷大雅的事情,我可以覺得不可容忍。從我個人角度,在大部分情況下,我更願意用「審美差異」,而不是「審美差距」,雖然在很多自視清高的人眼裡,大眾的審美是糟糕的,我承認,確實有些專業人士在審美上有一定造詣,但大部分人的審美水平其實都半斤八兩,並沒有明顯的優劣之分。總之,既然審美的差異很大,「直男癌」必然不是定義明確的詞。

  • 「直男癌」是大範圍群體性辭彙嗎?

「直男癌」有「直男」這個字眼。直男=異性戀的男人,這個群體至少佔男人的90%,也就是所有人的約45%。所以「直男癌」必然是大範圍群體性辭彙,至於「直男癌」和「直男」的關係,我會稍後討論。

  • 「直男癌」是貶義辭彙嗎?

到目前為止,大部分癌症都是絕症,意味著無藥可救,直男癌,當然是貶義的。

——————

接下來的問題是,為什麼這樣的辭彙會遭到相關群體的強烈反對?

我是上海人,關於上海人,有一個和「直男癌」異曲同工的辭彙,叫做「上海小男人」,它同樣是定義不明確的、群體性的、貶義的辭彙,所以我就自黑一下,把這兩個詞作為比較。

在我們眼中,「直男」和「直男癌」、「上海男人」和「上海小男人」的關係可能是這樣的:

但事實上,「直男」和「直男癌」、「上海男人」和「上海小男人」的關係應該是這樣的:

這個「說不清」的範圍,是很大的,這個標準,完全由個人喜好決定。

所以,在一些客觀、嚴謹的人(A類人)眼裡,是這樣的——

但是在另一些激進的人(B類人)眼裡,卻是這樣的——

接下來重點來了:你遇到一個普通的直男或者普通的上海男人,你會評頭論足嗎?

顯然不會。

普通的、正常的人是沒有話題性的,別人懶得鳥你。但是你如果是奇葩,必然就會被人說三道四。

對A類人來說,奇葩是很少的,所以他們平時都不發聲,即使遇到了,由於他們自身往往比較包容,所以也未必會把奇葩當回事兒;
但對B類人來說,真是遍地奇葩啊,而且那些奇葩還都是不能忍的,所以他們經常發聲,尤其是在網路這種相對不用對言論太負責的地方。

所以我們在網上看到的所謂「直男癌」、「上海小男人」的故事,其實大部分是B類人敘述的。

接下來我用3句話來表達我的推演過程:

  • 視網膜效應:你是怎樣的人,你就會看到怎樣的世界。

——實際上,B類人,他們本身可能也是奇葩,比如,對於細節過於敏感,或者有公主病等等,在他們眼裡,任何沒有顧及到 她/他 自己感受的直男的行為,都是「直男癌」的行為,他們對「直男癌」的判斷,往往有偏激的成分在內。

  • 物以類聚:你看到好像全世界都在支持一個觀點時,其實往往是因為有這種觀點的人都聚在一起了。

——比如,社交網路中,經常會有類似於命運預測的帖子,被一堆人轉發,好像真的很准似的,實際上,它可能一點都不準,那些覺得不準的人,根本不會鳥它,只是那些恰好的說中的人,才會轉發它。同樣地,我們在網上能看到很多B類人,只是因為他們恰好聚在一起了。

  • 從眾心理:當我們發現很多人支持一個觀點時,本來沒有傾向性的我們往往會下意識地傾向於支持它。

——在生活中,我們做出的很多決定,並不源於自己的思考,而是,別人怎麼做了,我們就跟著做,至於是否合理,大部分時候我們並不在意。

好了,或許發明「直男癌」的人,對直男癌有一個很清晰的認識,也知道他們只是男生中的極小一部分人,但是,當這個辭彙被傳播開來後,B類人對這個詞有更深的怨念,他們聚在一起,抨擊各種直男,看起來聲勢浩大,讓大部分本來處於中立意見的人覺得「很有道理」,選擇了支持,所以漸漸地,「直男癌」的範圍越來越大,好像越來越多直男,都患有「直男癌」——這個詞,最終被濫用和誤用,讓廣大普通直男莫名中槍。原本只是形容部分奇葩直男的詞,最終會漸漸地演化成對直男全體的偏見。

不信?

那你想一下,有多少不了解上海的人,聽到 「上海男人」 一詞,第一反應是 「小氣、膽小、斤斤計較」 (參見:上海男人的十大特點),但大部分人真正接觸上海男人之後,發現他們根本就不是這樣的,然後拋出一句令人苦笑不得的 「你不像上海男人嘛!」

這就是積重難返的偏見

「直男癌」一詞,如果不加以限制,也會被越來越多的人誤用,最終造成難以挽回的偏見。

所以,我反對 「直男癌」 這個辭彙。


我是直男,女權主義者。我不喜歡「直男癌」這個詞,但我也很能理解為什麼一些女權主義者覺得這個詞好用。先說這個詞存在的問題,再說為什麼女權主義者用這個詞也可能是出於無奈。

我最初聽說「直男癌」這個詞是在女權語境中,基本就是指代「大男子主義」、「男性沙文主義」、「男尊女卑」、「性別歧視」、「恐同」等概念。開始覺得這詞有點奇怪:為啥要叫「癌」呢?不過有意思的是這個詞竟然流行起來了,我自己也用了幾次這個詞。

不過就像其他許多網路流行詞一樣,流行也就等於濫用。只要看看這個問題下的各個回答就知道,現在「直男癌」這詞至少有幾十種不同的解讀,基本把「性別歧視」、「屌絲」、「loser」、「鳳凰男」、「奇葩」、「猥瑣男」等等意思都雜糅起來了,甚至連「穿衣沒品位」、「長得挫」這種語義都混進來了...不同人在不同語境下想強調的意思其實相差很多,往往關於這個詞的爭議都是因為雙方對這個詞的理解不同。所以「直男癌」現在就是一個過於寬泛的標籤,就跟「屌絲」、「聖母」、「公知」等詞一樣,用著很爽,但給對方和第三方帶來的有效信息量其實很少。這也就是「直男癌」這個詞的第一個問題:這只是一個語意不明的標籤,適合發泄、站隊,但除非加上必要的定義,否則對表達和討論基本沒有幫助。

「直男癌」的另一個問題就在於「直男」和「癌」這兩個詞隱含的假設容易導致誤解。

首先,並不是只有直男才會有「直男癌」。男權社會並非是男性和女性的對立或零和,而是女性和男性受到男權制度、文化、傳統的束縛和壓迫。「直男癌」最嚴重的完全有可能是女性,而受害者也可能是直男。「直男癌」仍然反映和強化了性別的二元對立,這其實是男權話語霸權下一個非常隱蔽而又重要的社會建構,這也是許多現代女權主義希望解構的。

其次,「癌」這個詞不僅對「癌症」相關人士有些不尊重,而且默認了「直男癌是絕症,有直男癌的人都沒救了,是不可能有本質改變的」。這種看法過於悲觀和偷懶,而被貼上「直男癌」標籤的人也會覺得自己不可能也不需要改變自己的想法。這麼一來交流和改變的機會也就失去了,「直男癌」成了自我實現的預言。我之前寫過:

「直男癌」、「沙文豬」之類的詞真的還是避免吧。那些人並沒有絕症,並不是豬,而是我們身邊一個個正常的人,是我們的家人、朋友、老師、同事、領導,是每天生活在我們周圍的跟我們差不多的普通人。而正因為如此我們才在乎,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擔憂,正因為如此平權的阻力才這麼大,正因為如此女權議題才特別重要。在生活中我們盡量別把ta們對立起來,別把ta們當做敵人,而是作為一個個普通人進行交流。

如何看待周國平微博引發的爭議? - 知乎用戶的回答

另外,「癌」是個體疾病,所以「直男癌」完全是針對個體的。但更準確一點的說法應該是我們的社會、文化、制度患了「直男癌」,我們平時說的一個個「直男癌」其實只是這種「社會直男癌」的具體表現而已。個體(不論男性女性)往往只是在無意中內化了父權社會的規則和邏輯而已,如果女權的批判只是針對這些個人,那麼不僅批判的目標有偏差,效果有限,而且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反感,激發一些人的自我防禦機制。

當然了,在網上大多數地方要做到耐心交流的確挺難的,不過還是盡量別上來就貼標籤吧。其實,讓一些所謂的「直男癌」改變自己的看法也不一定是那麼難的事,因為性別平等對他身邊的人和對他自己都是有益處的,關鍵是要找到合適的交流方式。

總之,「直男癌」這個詞容易造成對立,讓人感到不舒服,強化了性別二元對立,而且現在被濫用得很厲害,經常造成誤解。我認為女權主義者在使用這個詞的時候要非常謹慎。

----------------------------------------------------------------------------------------------------------

接下來說說女權主義者的無奈。

「直男癌」這個詞細想起來其實信息密度蠻大的:

「直」 代表了對「恐同」、「性向焦慮」、「男性氣質焦慮」的批判和諷刺;
「男」 自然代表了對「性別歧視」、「大男子主義」、「男性沙文主義」、「男尊女卑」等男權社會現狀的挑戰;
「癌」 體現了平權主義者在與反對者溝通過程中感到的無力、無奈甚至絕望。

能把這些意思用三個字概括起來的詞似乎還真找不到第二個,這大概也能解釋一點為什麼「直男癌」這個詞能流行起來,因為很多人都能從這三個字中找到某一點他們特別有共鳴的(當然這同時也是這個詞的缺點)。

這也很好地體現了中國性別/性向平權運動的語言匱乏。

一旦人們無法談論某件事,就不會有合適的詞語來發表對某事的看法,最終在無聲中失去了思考這件事的能力和慾望。都德的最後一課和喬治奧威爾1984里的通過語言控制思想都強調了語言對思想的重要性,在某種程度上,語言就是思想本身,而語言禁忌就是思想禁忌。現代女權主義先鋒之一Betty Friedan在代表作 「The Feminine Mystique」里就談到了 「The problem that has no name」,無數的女性都感覺到她們的生活中缺了點東西,但她們卻描述不出到底是什麼,因為沒有現成可用的語言供她們思考和討論,直到她們發現,她們需要的是一種叫「對生活的獨立掌控」的東西。

如何看待北外女生的「陰道獨白」事件? - 知乎用戶的回答

在某種程度上,語言本身就是思想,就是表達,就是變革。如果連討論性別平等議題的必要語言都找不到,那結果可想而知。"The problem that has no name",這是多麼令人絕望的一種狀態,真是所謂「在沉默中消亡」。

回來看中國性別平權的辭彙庫:"sexist"在中文裡竟然沒有對應的詞!我剛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簡直不敢相信,但中文裡似乎確實沒有一個詞像英文里的"sexism"或"sexist"那樣好用。提倡性別平權,卻連一個形容sexist的詞都沒有,這不是搞笑嗎?

sexism和sexist的字面翻譯當然是「性別主義」和「性別主義者」,但這兩個詞看著感覺無比陌生,如果不想著英文的"sexism",根本不知道「性別主義」是個什麼東西。

「男性沙文主義」也類似,雖然也有人用,但說實話沒有多少中國人知道「沙文主義」的意思,更別提「男性沙文主義」了,又長又學究氣。

另一個常用的詞是「性別歧視」,不過「歧視」的定義其實是很具體的,很多性別不平等現象嚴格來說並不是「歧視」,而是跟「性別偏見」、「性別角色」、「男尊女卑」等概念中的一個或幾個相關。(「偏見」、「刻板印象」、「歧視」之間的關係 - Something about Everything - 知乎專欄) 這也導致了女權主義者在面對一些人摳「歧視」這個字眼的時候感到很無力。所以我們就需要一個更一般化更寬泛,但又有相對明確定義的詞。英語里的"sexist"還可以,但中文裡似乎真的沒有這麼一個詞。

在這種語言匱乏下,「直男癌」這個詞看起來就是個不錯的替代了(至少我如果用這個詞的話,腦子裡想的是sexist,不確定別人是否這樣)。雖然這個詞本身有不少問題,但似乎總比有話說不出來要好。

類似的例子應該還有很多。這問題不是一天兩天能解決的,女權運動是相對去中心化的,沒有什麼核心組織來定義話語,引導方向,協調運作。而公眾話語的改變又是一個比較漫長且很難預測的過程,所以中國女權運動找到並推廣一套合適的話語體系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能做的就是繼續發聲,推動討論和反思,這一點是錯不了的。


直男癌在女權主義者的渲染下,已經變成了一個非常陽剛、積極、正面的辭彙,我挺喜歡別人誇我直男癌。


這個詞的侮辱性是一步一步遞進的。

最初開始的是直男癌,圈定一部分具有特定特點的男人。

後面慢慢就變成直男了,現在一說直男,大家都知道說的是啥,直男已經成為侮辱性的用語。

如果繼續下去,「直」可能被去掉,「男」這個字就有可能會成為侮辱性用語。

很誇張么?最初誰會想到「直男」會成為侮辱性的稱呼呢?

當別人用直男癌罵人的時候,你覺得跟你沒關係,你沒有說話。

後來別人用直男罵人,你覺得別的直男都沒吭聲,你也不說話。

最後別人用「男」罵人,你想說話,但不知道該咋說了。

你難道要去變性么?

如果涉及到自己的時候,都不肯說話,那麼你被侮辱也是活該。--魯迅


===被提前的結論===

「直男癌」是對直男的侮辱。

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與「直男癌」里有個「癌」字不同,「直男」和「審美」兩個詞理應都是中性的,那麼你們覺得「直男審美」這個詞是中性、褒義還是貶義呢?下面提到的「外地逼」,雖然「逼」是罵人話。但是在那個語境裡面,「外地」才是表貶義的部分。這個類比足以說明,在網路上特別是社交媒體上,「直男」這個詞已經變成了貶義詞。

可以理解為LGBT群體覺醒過程中塑造了Gay的高貴優質整潔美好特徵,逐漸將直男這個中性詞推向了貶義詞的方向。這裡不是說LGBT主觀上有意做這種事兒,追根溯源的話每個人都有責任,meme本身都是很難講出道理的。

===正經的講道理部分===

比如說現在你出生在北京之外,在北京上大學,和北京本地的同學一起坐車出門,有外地人在車上有不禮貌的舉動,北京同學說了一句「外地逼」。你知道他沒有說你,你不會和車上的外地人一樣舉止不禮貌,雖然你也是外地人,但是他精確攻擊的是外地人的一小部分。
你會不會不舒服呢?
艾滋病一開始在同性戀中被發現,在同性戀的傳播速度也比在異性戀高,那叫Gay癌好了。我指代的很明確,Gay癌只是Gay裡面的一部分,為什麼一部分同性戀對Gay癌這個指代十分明確的詞語特別敏感和排斥?
這和直男癌是同一個錯誤。中性群體名詞代指個體且表示貶義,必然引起整個群體的不舒服。

直男癌這個說法的錯誤在於定義裡面認為這種癥狀不在女性和Gay身上顯現,於是就用直男這個群體來代指。
直男癌說一部分人不注意衣著審美,這樣的人一定不是女性一定不是Gay。有這種想法的人,一定從來沒去過東單公園,也一定沒去過新街口動物園。
直男癌說一部分人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覺得女性的價值就是生兒育女,這樣的人一定不是女性不是Gay。有這種想法的人,一定是活在幸福的家族,從來沒見過別人家的二姨大姑奶奶姥姥。
好了,現在你告訴我,這樣的一種病,男女老少LGBT異性戀,所有人都會得,最多是多發於男性異性戀,那麼為什麼要用「直男」二字來定義?
如果這樣的定義成立,那麼「河南人癌」「男癌」「IT狗癌」全都成立,精確指代,不是用來形容整體的,不要跳腳喲。
那麼就再也沒有什麼「艾滋病」了,它就是「Gay癌」。

現在你應該明白了,不存在什麼「精確指代」,這個詞被創造出來就是用來諷刺和表達優越感的。這種辭彙註定了表意是不精確的,也會不斷地衍生新的含義。
題主給的圖裡面已經提到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向。
第一種,衣著審美的問題。你用直男癌代表不修邊幅不注意個人衛生,是不是就是在說女性和Gay就是比直男更注意衛生更善於打扮?是不是說Gay這個群體就比直男在這個方面優越呢?
第二種,不尊重別人的想法和價值觀。這樣的人只有直男么?
這就是用群體分割人群然後區別對待,這叫做歧視。這個詞從創造出來的那一天,就代表著一方對另一方的優越感。
這麼發展下去,就會變成:
一個男人,窮,直男癌。丑,直男癌。不擅長家務,直男癌。做飯難吃,直男癌。摳,直男癌。女士坐下時候不幫女士推椅子,直男癌。女士走門不幫女士撐著,直男癌。
直男癌是個筐,什麼都能裝。
於是最後看到一個不順眼的直男,直男癌。

「直男癌」這個詞自有其誕生土壤——社會上並沒有一個用來禍害直男的詞,因為一直以來直男人多且掌握話語權。但我不認為這是弱勢群體的正確反抗。以傷換傷不叫反抗。反抗是有邏輯的言辭,有禮節的呼喚。身為女性對這類詞不滿的話,同樣說出來,同樣自己不要用,同樣反對別人用。

「肺癌」這個詞,代表一種有客觀標準的疾病,但當有人使用「直男癌」這種詞的時候,聽者未必和用者有同一個標準,在交流時候很容易產生程度誤解。這裡建議查看 @曾加 的答案。

===對一些反對觀點的回應===

當你被一個群體的一部分冒犯的時候,不代表你有權利攻擊這個群體。當你覺得自己沒有被這種群體攻擊語言冒犯的時候,也不代表著你能代表你所在的群體里的其他人。如果你覺得被歧視了,可你自己做的事情就是在歧視別人,這是很悲哀的。不要變成自己討厭的敵人。

先解釋一下為什麼我和這個問題下多數答案都拿同性戀作為例子。因為問題的起因是Tim Cook出軌一事,魅族的李楠發了條引戰的微博,而知乎上大量的人批判,其中李淼的答案獲得絕大多數贊同,唯一的問題是他用了直男癌這個詞,評論裡面很多人都對他說答案正確,但是不建議使用直男癌三個字,李淼死不悔改。這個問題本身是由這種對「直男癌」三個字的關注而來的,因為起源話題是同性戀歧視,所以多數答案都在沿用這一思路。

  • 針對一些為同性戀維權的評論,他們認為我用的例子不恰當。先說「Gay Cancer」在歷史裡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名詞,在艾滋病剛被發現的時候這個病被認為是「與同性性行為有傳染性關聯的免疫缺陷症」,「Gay Cancer」是俗稱。隨著時間推進研究深入,醫生們發現這是不準確的,同時同性戀權益觀念不斷增長,這個詞被廢止。然後,我希望這部分人明白,舉這個例子是為了說明這種詞讓人生厭。我希望的反應是「哦原來直男癌對直男來說就像Gay癌對Gay這樣讓人生厭」而不是「你說什麼我不管反正不許噁心我,你解釋有什麼用我不聽我不聽」。我寫下這個詞並不代表我贊同並會使用它。
  • 「直男癌不是說直男,我們沒說你啊,你為什麼跳腳,不要對號入座」是一種流氓邏輯。一開始用了「直男癌」這種詞,沒什麼,也許只是使用者沒有意識到。但是別人已經給出了這是冒犯他人,建議不要使用的理由,使用者不仔細想想反而是給自己開脫,這說明他不是想交流而只是單方面的自我主張。這裡借用 @NealDie的觀點,有一部分人,說這種話,是站在弱勢群體一邊利用著弱勢群體的大旗,掩蓋自己肆意攻擊其他群體的事實。站的立場正確,不代表一切言論和行為都是可以被原諒的,都是不可反對的。
  • 某條最右微博。具體是這樣的:「我來想想,明著歧視女性的比如黑木耳,綠茶婊,狐狸精,老處女,剩女,恐龍一類;暗著的像女漢子,女強人,女博士一類不都被用爛了么。一個「直男癌」就把某些脆弱神經刺痛了,這自尊真金貴。」——————————所有人的自尊都很金貴,包括你的。不是說你受到了歧視,就也可以歧視別人。錯誤不是對抗錯誤的理由。有一些人說話的時候喜歡拉低自己的姿態以取得一個話語權有利的位置,這是不對的(實際上屌絲這個詞很多時候就是這種用途,人們會在言談中默認弱者優勢)。你能接受一些歧視性的詞,不代表和你同樣群體的人也必須接受。你是群體的一部分,但你代表不了群體的觀念。接下來這句話很多人可能無法接受,但是這就是道理:即使是一個歧視女性歧視同性戀的人,他仍然有權利反對自己被歧視。因為這是分離的兩件事情,你可以嘲諷他,但是他的權利是不會也無法剝奪的。訴諸人身會降低可信度,但不會讓問題本身質變。
  • 另一條微博:「關於男女平等我一向認為有兩種方式:1.拒絕一切形式的歧視,杜絕陣營炮言論和無差異性別攻擊;2.鼓勵所有人坦率真誠地表達自我喜惡,允許一切形式的互相歧視和嘴炮。就這兩種。其他的就別矯情了,盤算用弱者姿態博同情占高地的洗洗睡。「我可以說小婊子你不能講直男癌」這種小家子氣的作態也沒人想看。」—————這話說得沒錯。我覺得很多被歧視群體想選擇2,但這除了泄憤毫無意義。我只能說選2你們不划算吧……直男人多還佔著話語權。我贊同1,合理且長期效果最好。但是我承認,選1會很容易讓人生氣。作惡的成本是很低的,當好人必定限制多多。你問我能對發表歧視言論的人怎麼樣么,我不能,但我懇求你們,1執行的不好不是選2的理由,不要讓情況越來越糟積重難返。
  • 「答主就是直男癌」。這個應該代表兩種思路:
  1. 「你給直男癌辯解,說明說中了」
  2. 「我們看誰不順眼誰就是直男癌」

這個我真累了,你們看著辦吧。

===我個人在討論中的體會與收穫===

我本來是避免在整個答案裡面搬出自己的態度的,一個答案正確與否和寫答案的是誰是不應該有關係的,而只是和這個答案的論據和邏輯有關。可惜的是,很多人對於知乎答案本來就不是這個態度。對此,仍然是兩種思路。

    1. 「這個人不是隊友,講的沒道理」
    2. 「這個人答案看了討厭,誰管對不對」

當然,法理上知乎也不反對你濫用點贊權。但請看在「強迫症」(嚴格來說這詞也是濫用)的份兒上,反對是不贊同答案,沒有幫助是跑題XD請別給我點沒有幫助。

我得承認,我會給反對歧視女性和同性戀群體的答案點贊,但很多時候都不會自己寫一個。寫答案和評論反饋確實是一件累人的事情。人類只有在自己利益受損的時候才會發聲,但後來我想這也沒什麼不對的。女性的權利,同性戀的權利,都得靠自己來出聲音。但實際是什麼樣呢,很大一部分人甚至不覺得被歧視了,反而是積極歧視自己的群體。一部分人覺得自己自尊受傷了又不知道怎麼辦,訴諸感情忙著用歧視對抗歧視。所以才會一團亂麻,越打越深。不發聲(不僅是不為自己發聲,也包括不為別人發聲)帶來的惡果在本答案裡面已經很明顯了,我們這一群答案,最多的我這個只有一千多人贊同。隔壁按電梯就該打孩子都能上五千(黑一下( ̄_, ̄ ))。我這個答案能讓「直男癌」在社交傳媒上消失么?顯然不能,還找來一大幫反對答案的XD。這樣看來,那些為其他群體發聲的人才更讓人尊敬。

寫這個答案之前,我只是覺得「綠茶婊」有婊,「黑木耳」有【嗶】,「屌絲」有毛所以是髒詞。我沒想過「女漢子」「女博士」「女強人」「大男子主義」這些全都是歧視詞。錯了就改,不要嘴硬,任重而道遠。諸位認同的就先規範自己,然後能做到的話儘力改變社交圈吧,加油。


我覺得這個詞是有點問題的。
它實際指代的內容沒有問題,但是採取的wording有問題。因為我們對一個人產生不好的評價,通常是因為別人的行為、品質,而不是與生俱來無法改變的特質如外貌、性別、性取向等,否則就是歧視。
「綠茶婊」這個詞之所以被提到「受到女性的默認」,是因為每個人都覺得不是說自己……這個詞所說的憑藉姿色利用男性玩弄感情的行為,女性要麼不這樣做,要麼做了但是覺得自己不是這樣的……所以商人也不會覺得「奸商」這個詞和自己有什麼關係,只不過別人拿來說自己肯定是要反對的。「綠茶婊」雖然形成了長髮膚白有氣質的刻板印象,但如果稱之為「長發婊」,估計長頭髮的女孩子不會很開心。
同理,直男癌其實和直女癌說的是同一批人,就是以生育為理由和最終目的要求女性(女性真慘)conform to their gender roles的人,和直男直女其實關係不大,只不過和LGBT關係更遠所以採取了這樣的說法。真要說的話,我覺得說他們「生殖主義逼」會更合適一點。


呃...我是直男,我不在乎


除醫學名詞外,反對所有「XX癌」的稱呼。

這是對真正罹患疾病的人的不尊重。

這是一個嚴肅又嚴重的字,不是褒義,也不是貶義,但它包含了太多人的痛苦與不幸,不應被調侃,更不應被賦以貶義,它本身已經太沉重。


天底下沒有什麼架是不能用一頂「直男癌」的帽子撕贏的,如果有,那就兩頂。——尼古拉斯·聖光出鞘

我紋身我酗酒我夜夜笙歌,但我知道我是一個好女孩,你覺得我不是,那你一定是直男癌,你們男人紋身酗酒就沒錯(?WTF),憑什麼指責我。

「你平時讀什麼書?」
「網文。」——「大男生讀這種書?庸俗!死直男癌就會YY。」
「金庸。」——「哼!武俠小說作者全是直男癌!」
「韓寒。」——「你跟姓韓的一樣,low到不行的直男癌!」
「馬列。」——「呵呵,渾身上下一股子老幹部風,死直男癌!」
「漫畫。」——「你們這些宅男直男癌趕緊去死去死!」
「編程。」——「你們碼農哪個不是直男癌你給我說說?」
「不看。」——「沒文化真可怕,你個直男癌沒救了!」

.......


世道崩壞,是從攻擊直男開始的

什麼是直男癌?

原本出於與印度尬舞片的恐懼, 我已經很久沒看過印度電影了。

但我看了《摔跤吧,爸爸》,這絕對是一部顛覆印度電影刻板印象的上乘之作。 但就這樣一部主張女性平權的電影,也要被攻擊成「直男癌」。

從何時開始,「直男=直男癌」?攻擊直男變成了一種道德優越,甚至「政治正確」?

  • 《摔角吧!爸爸》海報。

一言不合就攻擊直男

當著名網紅「和菜頭」公開發文:「背著雙肩包、穿著套頭衫的男人,將永遠找不到對象」時,廣大中國男性震驚了:當了這麼多年直男,難道我一直都穿錯了嗎?

部分女性大呼:「對,你穿錯了,死直男癌。」

「直男審美」和「直男癌」一類的貶義詞應運而生,前者泛指審美能力低下,後者則語義豐富,可以指代「性別男愛好女」這個群體讓自己感到不快的所有特徵和行為。

而男同性戀群體相對更接近女性理想的「中性化男性」或者「去性別化男性」的特徵,具有高契合度(眼光和品位類似女性)和低威脅度(不具備性風險)的特點,甚至被認為具有比「直男」高得多的審美情趣,完全罔顧了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頂級設計師都是「直男」的事實。

  • 擔任傑奎琳·肯尼迪設計師的頂級時裝設計師奧斯卡·德拉倫塔。/Wikipedia

而很多動不動攻擊和嘲笑「直男審美」的女性自以為卓越的時尚穿衣品味,也不過是因為她們比男性更熟悉所謂的「潮流」和網購程序而已,鮮能脫離淘寶爆款的風格模仿範疇。

「一言不合就攻擊直男」,其實是中國女性被長期壓抑的結果。在過去的漫長歷史中,女性多數時候都處於被壓迫和奴役的玩物地位,因此當女性掌握了相應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權利的時候,也就相應的有了物化男性的需求。

在60本不同期的《男人裝》雜誌中,年齡在18歲-35歲的苗條女性佔了100%,暴露較多的部位依次是腿部、胸部、肩部、腰部、腹部,各部位暴露的比例分別為腿部80%(48次)、胸部78.33%(47次)、肩部60%(36次)、腰部48.33%(29次)、腹部38.33%(23次)、臀部13.33%(8次)、背部10%(6次)。

  • 2015年09月21日,北京,男人裝時尚先鋒派對內場。/視覺中國

在過去,男性消費女色,而在現代,隨著女性權利的增長和社會地位的提高,男色消費的主體變成了女性,女性能夠按照他們的消費意願來選擇合乎口味的「男色」,按照自己想要的標準去物化男性。

直男的政治正確

「直男」標準的變遷和門檻的降低這個過程,既是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一個縮影,也是父權社會坍塌一個標誌。

曾經只有真正的直男,才配做希臘的公民。

伯羅奔尼撒半島上的希臘人大概是世界上第一個對直男,即標準男性進行定義的民族。標準有三:一是具有美的軀體,即男性的裸體符合形式美的規律,比例勻稱、肌肉豐盈飽滿、形體姿態優美,第二是具有發育良好的雄性生殖器和軀體上明顯的第二性徵,第三是富有勇氣、活力,以及在運動和戰爭中表現出的內在生命韻律及思想和精神的活力。

  • 古希臘文物「基里克斯杯」上的雕塑師都是肌肉分明。/Wikipedia

古希臘人的詩歌詠唱道:「脫下戰袍,坦露胸膛,美貌頓時相形見絀」,這句詩擱現在沒署名的話不被罵直男癌,你可以來找作者本人。

用希臘人的標準來看,我們身邊那些不修邊幅、衣著邋遢,一身網吧生活賦予的謎之體味,還總幻想有美女主動投懷送抱的屌絲,熱衷於國際品牌班尼路和卡帕,腆著三個月身孕、夾個鼓囊小包的中年大叔,以及快手裡紋一身皮皮蝦,穿個崩蛋褲喊麥還覺得自己特有男子氣概的金鏈小哥,連做「直男」的資格都沒有。

希臘人對健美人體,尤其是對男性軀體的深刻迷戀根植入民族的血與骨之中,正如溫克爾曼在《論古代藝術》中指出的那樣:「希臘藝術的雄偉之美更多的涉及男性,而非女性」。

  • 羅馬時期的丘比特之神。/華沙國家博物館

斯巴達官員就每十天檢查一次青年男子的裸體,一旦發現肥胖、孱弱、病態的個體便採取措施,除了強制節食和鍛煉之外,「無可救藥」的個體甚至被剝奪公民權,不能在斯巴達公民社會中生存。

不喜歡肌肉的中國人,真的很弱嗎?

我們的老祖宗雖然沒有希臘人對形而上學的偏執熱愛,但是審美上也是一點不含糊,審美觀不但不陰柔,反而陽剛的很。

從商代的藝術來看,商青銅器線條剛勁,常用猙獰凶暴的饕餮紋飾,饕餮的一雙大眼兇猛而強悍,透露出李澤厚所謂的「獰厲之美」。

  • 商青銅傷的饕餮紋。/Pinterest

商人對雄性的審美觀沒有詳細記載,不過從商人頻繁的對外戰爭和戰爭手段之殘酷來看,和陰柔基本不沾邊,是一個暴烈、陽剛、崇拜武力的文明。

在商代,現在多用來指代雌性的「鳳凰」還是「鳳」和「凰」兩種不同的鳥,其中「鳳」是正兒八經的雄性。

時至今日,不但「鳳」、「凰」不分,而且連性別都模糊了,鬧出了有人問「為什麼苗人鳳他媽為什麼要給他起個女人名字」的笑話,也算是對我們這個日益雌雄莫辯的族群,一個意味深長的黑色幽默吧。

總的來說,在人類文明的早期,各個民族的「三觀」都出奇的一致,即使某些對「男風」有著特殊嗜好的先民,在「集體直男癌」方面都是高度一致。

與現在「基佬=娘炮」不同,古希臘人的硬漢標準甚至連男同性戀都沒放過,那個時代的基佬都是十足的「直男」。

  • 古希臘文物「基里克斯杯」上畫的一位長者和年輕士兵的同性之戀。/Pinterest

公元前338年在喀羅尼亞戰役中,全部由同性戀男子和他們的愛人組成的底比斯「聖軍」面對絕對優勢馬其頓軍隊死戰不退,全體陣亡,每一具屍體都和他的伴侶挨在一起,屍體的正面都受了致命的創傷,這意味著沒有人轉身逃走。

亞歷山大大帝的父親腓力二世巡視戰場後說:「無論是誰,只要懷疑這些人的行為或者經歷是卑劣的,都應該被毀滅」。可見在古典時代的希臘社會中,無論男子的性取向如何,均有顯露男子氣概及勇武之氣的習俗,與後世這些騙同妻結婚的懦夫顯然不是一類人。

直男的崩塌

在西方,因為貴族制度、薩利克法典和基督教的多重影響,「直男」標準的變遷和門檻的降低這個過程慢了很多,而在東方,這個塌陷過程則明顯的多。

首先是「士」階層的分化,士是先秦時期貴族中最低的一個階層,他們通常是大貴族的家臣,依靠有俸祿和封地生活,平時為主公出謀劃策,治理封地,也隨主公參與戰爭,和日本武士的地位和作用非常相似,他們通常擁有相對較高的文化程度和個人武藝,是一種文武雙全的角色。

  • 「圖窮匕見」故事中荊軻就是先秦著名的武士。/Pinterest

但隨著戰國時代的到來,戰爭的規模越來越大,春秋時代那種用戰車互相衝擊的貴族戰爭遊戲演變成了動輒滅國滅族的舉國戰爭,士的武力重要度就下降了。

士階級也逐漸發生了分化,出現了完全放棄武藝,只用智力和謀略輔佐主公的「文士」,文士完全不參與生產勞動和軍事征戰,也就沒有必要按照「士」的標準時刻保持勇武和陽剛,這客觀上為後世「文弱書生」的形象提供了最原始的條件和溫床。

武士的衰落就改變了中國人的審美嗎?

同一時期還出現了另外一件大事,就是男人開始公開泡男人了。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在一些經濟發達的國家,例如齊國出現了男色消費的萌芽。值得指出的是這種陰柔之美在當時流行並不廣泛,在經濟相對落後的秦國,這種娘炮寵物是比較罕見的。

這一點是非常好理解的,只有在經濟相對發達,環境相對安逸的城市裡,人們才樂於飼養供人取樂的寵物,而在條件艱苦的山區或牧區,每一條狗都有他自己的工作和職責。

  • 男男相悅之事很尋常,尤其在士大夫階層。/[明]士大夫之愛

與現在的阿姨大姐們意淫TFBOYS不同的是,當時男色消費的主體是男性。這是因為在夫權和父權主導的封建社會中,女性的地位低下,就整個社會風氣而言並無主導權和話語權,因此決定什麼樣的男性是「美」的決定權,在男性的手裡。

男性消費男色的現象必然的導致社會上出現一批以陰柔為主要特徵的「中性化」男性,他們本是卿大夫階層的玩物和奴僕,卻意外因為男色消費的流行而成為了時尚的引領者。

「士」的分化和男色消費的萌芽在戰國中後期的出現基本奠定了此後兩千年中國社會對男性審美眼光的發展道路。

一個非常典型的現象就是高倉健類男星的式微,以及小鮮肉的崛起。

  • 鹿晗新劇《擇天記》中造型驚艷堪比女主。/豆瓣

為什麼女人們喜歡「小鮮肉」?

中國女性更傾向於選擇外表和性格偏向中性化的男性來作為自己的」玩物「,因為在女性的潛意識裡,它們更沒有威脅性,也更好控制。

「小鮮肉」這個詞的語義是很有意思的,「小」代表著年輕和活力,「鮮肉」則代表著低威脅度和良好的可操控性,彷彿一口張嘴即得的美食,它代表了女性內心深處對控制和玩弄男性的渴望。

既然市場有這種需求,那麼這種需求必然就會得到滿足,這就是商品經濟社會的特點,因此也就有了一大票被男性斥為」娘炮「的男明星。

這些」娘炮「未必真的是同性戀,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正常男人,是不過為了迎合女性消費者的需求而變成了這種樣子。說到底,他們也只不過是這個商品社會中一件供人消費的「商品」而已,只不過以前是中國男人在消費他們,現在消費主體換成了中國女人而已。

  • 易烊千璽辦16歲生日會自曝取向是「直的」。/視覺中國

不僅消費小鮮肉,還出現了另一種更誇張的「戲精」——腐女,喜歡腦補男性之間的小黃文。

「耽美」娛樂化傾向更能說明「直男污名化」現象的本質,男同性戀之間的情感成分被有意無意的淡化了,而性的成分被刻意的放大了。

與其說大眾對他們的情感成活感興趣,倒不如說是對他們的性活動感興趣,刻意宣揚、美化這一少數群體對整個社會的多元化並無多大益處,反而讓他們更加容易淪為同性色情資源的載體。

正如泛濫網路的「搞基」文化並未改善同性戀群體的生存環境,反而讓他們像聚光燈下的猴子一樣被大眾娛樂和調侃,充分說明了所謂的「平權」的本質也不過是一場純粹娛樂的消費而已。

癌化直男的政治正確

曾經中國的市場沒有產出足量」花樣美男「,怎麼辦?從日本和韓國去進口」娘炮「。

近幾年有些產能過剩了,每年幾萬人赴韓學當娘炮,穩穩的世界第一,甚至出現了要出口、反哺韓國的現象。

  • 結束「韓漂」後吳亦凡人氣不減。/視覺中國

而直男呢,貴族一千年前就被消滅的差不多了,父權社會最後的尊嚴在商品經濟的大潮衝擊下苟延殘喘。在這個父權和夫權坍塌的過程中,男性舊有的權力體系已經崩潰了大半。

但男性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卻一點沒少,這導致他們面臨幾千年都不曾有過的巨大壓力,不得不在坍塌的父權社會廢墟中頂著斷掉的房梁艱難求生。

  • 2013年10月, 24歲的尹洋洋和媳婦北漂打工為了省錢住帳篷。/視覺中國

這也正是為什麼直男的門檻一落千丈的原因。

一個男人,首先要吃飽,然後要保證他的家人吃飽,其次才能追求健美的身體和在此之上的東西,但往往他們做完前兩項就已經筋疲力盡了。

他們對自己的評價標準也自然降低到有錢和成功就可以,至於頭髮還剩多少,身孕是不是月份又增加了,都被他們視為成功所必須的代價,所以直男的入圍標準崩壞到「性別男愛好女」的水平倒也不足為奇。

因此,現實就是我們既無法產出足量的真正直男,也無法出產足量的娘炮,產出最多的是最後一班地鐵上,一張張不修邊幅又疲憊不堪的男性面龐。

  • 地鐵上的年輕人。/視覺中國

而在這個新的時代,女性成為了互聯網和大眾傳媒娛樂消費的真正主體,她們不但能決定一個男明星的星路浮沉,甚至對女星的事業發展也有著舉重若輕的影響力,在這種巨大的影響力之下,整個社會對男性的評價標準不可避免的發生了偏轉,並最終落入女性之手。

商品經濟社會中,消費者必然排斥不符合自身消費口味的「商品」。

因此當女性翻身一躍成為男色消費的主體時,高倉健的日漸式微和小鮮肉的橫行是市場選擇的必然結果,攻擊和吐槽直男就成了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政治正確」。

參考文獻:

  1. 溫克爾曼.論古代藝術[M].邵大箴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89
  2. 黑格爾.歷史哲學[M].張作成、車維仁譯,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
  3. 丹納.藝術哲學[M].傅雷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
  4. 利奇德.古希臘風華史[M].杜之、常鳴譯,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
  5. 波德里亞.消費社會[M].劉成富,全志鋼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
  6. 馬黎著.視覺文化下的女性身體敘事[M].四川大學出版社,2009
  7. 朱迪斯·巴特勒.性別麻煩女性主義與身份的顛覆[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9
  8. 祖倫.女性主義媒介研究[M].曹晉,曹茂,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9. 楊柳.性的消費主義[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0.
  10. 張晨陽.當代中國大眾傳媒中的性別圖景[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0.
  11. 題圖:2006年1月20日,南京火車站準備返鄉的旅客, 視覺中國.

本文首發於浪潮工作室(微信公眾號ID:WelleStudio163),歡迎搜索添加關注,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幾個答案答得很好了,我想用女性能感同身受的話來解釋這個問題。
因為女性不是男性,感覺不到男性對這個詞的敏感,乃至厭惡。
這個詞界定非常不清晰,濫用的實在也有點多。男人隨隨便便就能被戴上一個直男癌的帽子。
結婚不願意買房,認為女人沒遊戲好玩,只喜歡胸大的女人,覺得女人在某些領域達不到男人的水準,吃飯選擇aa,總有一款直男癌帽子適合每個男人。
加上這個詞裡面確實包含了太多侮辱性的東西,比如認為當事者不尊重他人看法,固執己見,隨意使用暴力等,所以大多數男性是不願意和這個詞扯上關係的,也會本能的厭惡。但這個詞確實包含的太多東西,男性很容易在它裡面找到自己的影子,自己的思考方式。

我在學校,公司,常常聽到身邊女性用這個詞,我實際上是很不舒服的。
不舒服大概到什麼程度呢?就大概是跟女生p個自己的照片,然後某個男人陰陽怪氣的說:」喲,你照片還要p的啊?這不是綠茶婊才做的事情嗎」 的感受一樣。

所以呢,大家也少點戾氣,少用這些詞語。畢竟功利的話說,人們都是用腳來投票的,嘴上多掛一句直男癌綠茶婊,就多一個感到不舒服的人離你而去。漸漸的人們會發現身邊只剩下真正的直男癌和綠茶婊了。


看到這題出現在時間線上,我也來說一句。

其實我以前也覺得還好,只是覺得人不應該輕易給別人上標籤,人都不是那麼簡單就能分類的。

直到我今年初檢查出了一個腫瘤之後,整個人生一下子離癌非常非常得近。我才發現這個詞是多麼多麼可怕——不管在任何場景下,我都不想看到這個詞。

「癌」這個東西長得及其可怖醜陋,見之即觸目驚心甚至無法直視,且縱是千軍萬馬窮盡人力智慧也難以使癌變逆轉,病人往往會飽受疼痛的折磨。這是我能想像的最可怕的詛咒。

我希望喜歡把直男癌掛在嘴邊的年輕男女,能夠三思,不要輕易把這樣一個惡毒的詞說出口。

最後希望以後大家的輸入法里輸入"直男"之後不會自動跳出"癌",輸入"聖母"之後不會自動跳出"婊"。謝謝。


如果一個純生理現象並不會在生理機能上導致你攻擊的現象,那麼拿這個生理現象做貶義詞前綴就是不合理的。
直男只是一個性取向,是否會自然生成所謂直男癌的癥狀?並不會。
那麼用性取向開頭就是一個打擊範圍完全不合理的地圖炮。
就像有人覺得艾滋是GAY病,不講道理是女性固有人格一樣。

女孩子們,請你們自己想想,當一個男司機開車技術不精,被他人一臉鄙夷地說,簡直女司機時,你感不感到困惑和委屈,這特么和我的性別性取向有什麼關係?

知道百度女權主義吧么?
她們攻擊基佬,但實際上她們攻擊的不僅僅是生理上的gay,還有男性利益至上的護男仇女男權。
但她們就是能把這種人也叫做gay來攻擊,你們覺得真gay怎麼看這種做法?
那些用直男癌不是指直男,是男權的洗地的,和這種極端女權主義的邏輯套路一丘一壑。

您們就看看一個關於直男癌討論下,這五花八門的理解。

您還能信誓旦旦地說,沒有人因為直男癌裡頭明晃晃的直男倆字,覺得這種癥狀只有直男會有,GAY和女人都不會有?

還能拍著胸脯說所有人都知道直男癌這個詞不只針對直男?

指代範圍非常明確?哪裡明確了。


西語裡面根本沒有直男癌這個詞,A male chauvinist pig 對應的是男權主義沙文豬,是個完全的貶義詞。中國網民把仇恨女人的男人稱呼為直男癌,對於他們來說是不癢不痛的,直男本身並不是貶義詞。直男癌這個詞不僅把直男給直接原罪了,即使不是直男的人幹了壞事,也會被他們稱為男同或女人中的直男癌,什麼垃圾都往直男裡面裝。

使用直男癌這個詞的人,大部分也不是女權者,她們喜歡發明出來一個女權癌,然後說女權癌跟直男癌半斤八兩。有直男癌,有直女癌,媽癌的內涵就是黑關愛女人的百合女是癌,為了黑女人,連媽這個詞也要黑了。只有Gay不會跟癌扯上關係,這些詞都是什麼人發明的。

我其實更關注的是男權作為一種常見於各種新聞評論里的傾向,為什麼只有在塞進直男這個詞中時,才被批得如此理直氣壯。「直男癌」這個詞會給人兩種錯覺,彷彿那些觀念是直男才會擁有的,以及越不尊重女性說明這人越直。一個男人直不直只有一個判斷標準,那就是熱愛女性的程度。


說一個人有癌,當然要被反對啊。這跟說人家腦子萎縮,心臟爆炸,前列腺穿孔有什麼區別?


最近理性分析的能力降低,所以稍微不理性一下。
我就感性分析一下。

首先定義一下直男癌的概念,其實就是大男子主義,認為女人低於男人等等。

我的直覺告訴我,現在大部分女生說這個男人是直男癌或者怎樣。

其實傳遞出兩個信息。
第一,老娘對你沒興趣,你不僅沒有魅力,而且說話還讓老娘不爽。
其實很多女人就是很賤,如果她遇到了那個喜歡的男人,而且真的是那種大男子主義的,其實恰恰她還很喜歡,甚至還會有受虐傾向,遇到真愛秒變狗。
如果對方是個大男子主義,還會覺得很man。

只不過呢,直男癌這種說話方式,只是用來劃清界限,用這個詞來堵看不起男人的嘴的。

第二, 她其實情商略低,沒有禮貌。喜歡亂給別人貼標籤。

女人說男人直男癌,和男人說女人是女權婊是一個意思。
而且很多時候未見得說得準確。

我有時候在知乎回答問題,像我這樣的女權主義者,處處為女性考慮,甚至還認為女性應該高於男性的喵來說。居然還會被罵直男癌。

我只不過說出了很多真實的現實狀況,然而很多女性就覺得刺激到她們的自尊了,就要憤怒了,就要罵你直男癌。

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
一個敏感的人,他很自卑的話。
如果你說他自卑,是會憤怒的。
因為這個神經很敏感。

但如果他不自卑,你說他自卑,其實他毫不在意。
也就是說,很多女性其實是在某一方面過度敏感了。
然後稍微有點事情刺激到她們,她們就覺得受傷害了,然後不舒服就想去宣洩情緒。
但是平時都壓抑著。

發明了這個直男癌,就是一個很好的情緒出口。

之所以說情商低,是因為,壓抑情緒,是因為無法控制情緒。
而且並不能尊重事實,尊重別人。

這個世界上的男人大部分都是希望與女人交好的,希望與女人獲得良好和諧的關係的。
而偏偏很多女性,自己在跟男性製造分裂。

有時候真的想罵罵這些女人,我也挺討厭的這類人的。
但也就作罷,罵了也不起作用。

任何事情,時間會給出答案,相信,成熟過後會自我反思的。


其實是好事,反應了社會的進步。

我們想想啊,早50年,你用直男癌這個詞,有任何殺傷力么?

並沒有。那個時候的主要矛盾不是男女矛盾,而是政治鬥爭,那個時候罵人的話是反革命,反革命還不是一種,還分歷史反革命和現行反革命,什麼事情都能套個反革命招牌,偷東西叫反革命盜竊,調戲婦女叫反革命流氓,連上班偷懶刷知乎都可以說成反革命破壞生產。

反過來講,現在你再說別人是反革命,傷害力是負數,大家都當段子聽,不明白的萌妹子還會問一句,反革命是什麼,可以吃么?

一般來講,社會的主要矛盾,決定了與之相關的污名化辭彙。再往前數,污名化的詞是漢奸,那是因為社會主要矛盾是國讎家恨,到了今天,漢奸這些詞不太流行了,流行的是日雜和精日。說明什麼?說明中國強大了,當漢奸的,要麼是腦子有問題,要麼是血統有問題,單純為錢的,也只能掙五毛或者美分,翻不起大浪。

回到直男癌這個詞,直男癌背後的社會矛盾是男女不平等和對男女平等的追求,直男癌這個詞本身沒有問題,問題是很多人把這個詞擴大化了,只要是看得不爽的,什麼都往裡裝。

腦殘、語死早、屌絲,包括直男癌,這些詞的走紅,本身就標誌著社會開始追求真正的好東西:智慧、知識、財富和平權,這是國家進步的標誌。

這些詞的反義詞是什麼?不就是: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么?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央視新聞報道「男性比女性更孝順」?
中國女權發展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社會更歡迎什麼樣的女性?
如何看待我身邊 25 歲左右的女生已經鮮有努力勤奮向上的現象?
女性穿著暴露該不該視為對男性的性騷擾?

TAG:女性主義 | 男性 | 網路辭彙 | ?男性主義 | 直男癌(網路用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