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大學最流行的考試並且直接和畢業證掛鉤的是英語等級考試,怎麼看待這個事實?

今天開始考四六級了,一年一度的四六級考試一定是中國大學最流行,最火熱的考試,也是最重要的考試,因為對於中國大部分的本科大學生來說,英語4級的成績都會直接和畢業證掛鉤,因為大部分中國的大學都要求四級過「校線」才能拿到畢業證。

我之前和一個在中國教授英語的英國人聊天,他說很奇怪,在中國英語居然比漢語重要,雖然他說的可能不夠準確,但他作為一個旁觀者,也或多或少地看到了一些中國的現象。

去年12月全國就有900多萬人參加考試了,大學英語四六級採用「多題多卷」 全國938萬人參考 --外語頻道--中國教育在線,大家怎麼看待這樣的現象呢?


原題為「為什麼四六級是大學最重要的考試」。

從某個角度看,說「最重要」也是有道理的,因為很多學校的內部考試在出題,考場,評分,判卷這些環節都讓考生有可乘之機,而四六級則是國家層面的考試,能鑽的空子少很多。

回到LZ更新過的題目上來,「四六級最流行」(是否和畢業證掛鉤在現在未必是事實)的確是現象,也是大部分人的感受。直接答案依然是四六級是國家層面的,跨學校跨專業的考試。你可以和任何一個大學生談對四六級的看法,但是無法保證可以和他談論離散數學,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電磁場原理......(譬如這些就是我本科專業課,非信息專業的學生跟我就很難有共同語言)。

所以我猜LZ的真實問題是——四六級考試有存在的必要麼?

四六級考試是九十年代初產生的,相應的時代背景是,中國已經開始鐵了心要和世界接軌,而在接軌途中,擁有相應的和世界對話交流的能力必不可少。要達到這一目標,單純由英語專業的畢業生來承擔交流任務是遠遠不夠的,而是所有專業的畢業生都需要具備基礎的英語能力。 也許有人會接著問,那由各個學校把英語設為必修課不就行了么,但是這樣如何保證每個學校的出題和評判都能夠達到國家認定的基礎標準呢?

簡單地說,當年設立全國英語四六級考試,是國家意志的反映,即在民間和市場產生實際需求之前,由政府率先驅動和投入,和現在發射神舟飛船實際是一個道理(一樣有很多人質疑太空任務是浪費納稅人錢)。

當然到了今天,英語的需求和相應的培訓市場已經遠不可和20年前同日而語了,四六級是否能夠取消呢?這其實變成了另外一個涉及公平的問題。

從自由市場的角度而言,國家統考的四六級完全可以取消。但是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取消之後會發生什麼:

大量的英語培訓班不會消失,高昂的培訓費用不會下降——因為他們當中只有非常少的部分是依附四六級而存在。這反映出社會整體對英語能力的需求,以及對畢業生滿足相應合格標準的期待都是實際存在的,不會因為四六級考試的廢除而消失。

那在這樣的背景下,社會必然會催生新的標準化並且具有公信力的考試——所以我一直認為新東方和ETS這兩家機構最希望取消四六級,因為他們最有資格制定這種取代四六級的「四六級」。

實際上現實中越來越多的大型外企已經開始要求ETS的托業分數,考試費用是:聽力與閱讀608元,口語與寫作698元。

如果四六級不存在了,畢業生在大量企業招聘要求中,依然會看到「通過托業」(或者別的考試名目),他們甚至要花費更多來參加相應的培訓和考試。

不要忘了,市場完全有資格因為你不具備某個能力來歧視你。


任何專業課考試都和畢業證掛鉤,任何一門專業課不及格則無法畢業。鄙校如此,據我所知多數大學也都是這樣。而作為世界通用語言,英語應用能力的重要程度足以令其與專業課地位等同,甚至我相信英語比本科階段大多數專業課都更重要。你怎麼不埋怨校方因為你專業課掛科而不給畢業?不就是因為你「覺得」專業課是你專業大綱的核心部分而大學英語考試僅僅是個邊緣考試么。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明顯不是中國大學最重要的考試。
大學英語四級僅僅是高中英語水平,僅僅是很初級的英語應用水平。連四級校線都過不了,的確不具備大學本科畢業能力。
在我國這種連政治課掛科都不能畢業的教育局勢下,重視英語教育是少有的鼓勵你開拓眼界的事情。用你人生中幾個月的時間好好學學英語沒壞處。
學校當然很噁心地希望本校平均分越高越好。那您就費心應付一下吧,沒那麼多理想的事。
- - -
哈?和英國人聊天?「他說很奇怪」?「在中國英語居然比漢語重要」這種腦殘評論也值得聽?這就是你的哲學思考能力?這就是你的批評能力?


誒,其實我想說現在越來越多的學校四六級和畢業脫鉤了。


其實四六級考試本身沒有及格分數。大學裡面普遍把總分710乘以60%得到的426分數線是沒有意義的。710分數制是經過一個公式轉換的,具體可以去官網看,爪機無力。同一次考試所有考生轉換後的分數符合一個類似正態分布的曲線,官網上有十分分數段的百分位數表,四級430分的百分位數是17%。也就是說同一次考試只有17%的人「沒過」。按照大學參加六次(實際可以有八到十次)計算,畢業時候沒過的概率大約是0.00002。這樣算雖然有些牽強,但是實際上沒過的人也是極少數。這麼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到的話,不能畢業也是有道理的吧。
=======================================
兩年後更新……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分數解釋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CET)分為四級(CET-4)和六級(CET-6)兩個級別。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設計參照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以下簡稱教學要求)。四級參照《教學要求》中規定的「一般要求」;六級參照《教學要求》中規定的「較高要求」。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分數報道採用常模參照方式,不設及格線。四級考試的常模群體選自全國16所高校的約三萬名非英語專業的考生;六級常模群體選自全國五所重點大學的約五千名非英語專業的考生。每次考試等值後的卷面分數都參照常模轉換為報道分。四、六級考試報道總分為710分,計算公式為:

公式中TotSco表示總分,X表示每位考生常模轉換前的原始總分,Mean表示常模均值,SD表示常模標準差。每次四級考試等值後的卷面分數都將參照此常模公式轉換為報道分數。

四、六級考試單項成績有四個部分,這四個部分以及所佔的分值比例為:聽力佔35%,閱讀佔35%,綜合佔10%,作文佔20%。各單項報道分的滿分為:聽力249分,閱讀249分,綜合70分,作文142分。各單項報道分之和等於報道總分。
每位考生的報道分在常模群體中都有一個相應的百分位位置。下面的表1和表2是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報道分數常模百分位對照表。舉例說明表1的使用方法如下(表2的使用方法和表1相同)。

例1:某考生四級報道總分是450分,從表1可以查到其在常模群體中的相應百分位是25%,表示這名考生的英語成績優於常模群體中25%的人,但劣於75%的人。

例2:某考生四級報道總分是500分,從表1可以查到其在常模群體中的相應百分位在44%~55%之間,表示這名考生的英語成績至少優於常模群體中44%的人,但不會優於55%的人。

例3:某考生四級報道的聽力單項分是140分,從表1可以查到其在常模群體中的相應百分位在12%,表示這名考生的聽力成績優於常模群體中12%的人。

例4:某考生四級報道的閱讀單項分是140分,從表1可以查到其在常模群體中的相應百分位在17%,表示這名考生的閱讀成績優於常模群體中17%的人。

來源: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CET


應該取消英語四六級考試,但所有科目改用英文教學,同時增加古漢語考試和中國傳統文化知識考試,與畢業證掛鉤。


學過一門課:<科學技術哲學>,這門課的教材里有說過這個問題。
在歷史上,哪個國家的文明最發達,其他國家就有學習該國語言的趨勢。
在歐洲歷史上的數次科技變遷都有:英國工業革命,於是一大堆人學英語
法國啟蒙運動後,一大堆人學法語
德國崛起,一大堆人學德語。
為什麼?因為最尖端的技術,最頂尖的思想往往首先發端於最先進的國家的人,而這些思想一定是先用最先進國家的語言寫成的,以便傳播和交流。如果你不懂該國的語言,要等翻譯的話會要很久,甚至可能根本就等不到翻譯。這樣的話,語言對於要學習最先進國家先進經驗的人來說就非常重要了。
現在再來說說英語的問題。首先,我們不能迷信英國人,英國人不等於牛逼,所以他的不理解,只是站在比較低的層次來看待這個問題,不能代表說他認為不能理解就是不合理。
其次,目前國際上已經把英語作為國際語言,在跨語種交流的場景下,英語無疑是第一選擇。而且國際的一流學術刊物,大都是英文版的。在這種情況下,一個人英文能力過關,這個人才能被證明在學術上有後續的學習能力。
所以大學並不是因為崇洋媚外而去要求學生英文能力必須達到4級水平以上,而是英文能力過關,才說明這個學生達到了大學培養人才的目標。當然,因為現在中國大學已經漸漸成為普遍教育,不是每個人都會去搞學術或者去研究新的東西,所以四級的要求也在降低。但只要這個學生未來希望自己能夠持續學習,能夠接觸目前世界第一的文化與文明,第一時間接觸到世界前沿的信息與知識,那麼,他的英語應該至少達到大學四級水平。


學習一門外語,尤其是在當今社會已經成為世界通用語言的英語,最大的好處是它打開了一道通向歐美文化乃至全球文化的大門,開拓自己的見識。

「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我看來是大學文化的根本。而這個根本的基礎,便是充分、廣袤的見識。


當你的專業所有有價值的文獻都是由英文撰寫的時候,你根本不會問這個問題。沒有閱讀英文的能力就說明缺少進行科研的基礎能力…這樣你還有臉畢業?


很對,因為其他課程大多是扯淡。英語,給了你自學的可能性。


可能是大學嚴進寬出,所以用另外的渠道保證學生的平均水準線。
四級難度基本上就是大部分省份高二期末考的難度(個人見解。)。
難道學幾年加上突擊備考還不如高中生?
不過中文課確實該有,我之前會寫的漢字不過千。


中國的考試就是背書,最怕你有啥創見


在現當代的中國,無論是中考高考,還是大學學位,以及類似碩士博士這樣學術性的選拔考試,卻是用他國的語言水平來作為一項評判學生素質優劣的標準。我想說,這是恥辱,但也會督促中國更加努力更加強大。
我很期待有一天,全世界都認識孔子,全世界都在閱讀詩經,全世界都在學說中國話。


通常情況下,英語對於一個大學生來說是必要的,即便你的專業初看上去與外語沒有任何聯繫。
當然,嚴格來說,現代社會,在一個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很難說哪個專業、哪個行業是絕對用不上英語的。也很難說,如果你英語很好,對你的專業和行業沒有什麼幫助,不管你的專業、行業是什麼。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英語不是沒用,而是沒有學到有用的程度。
英語四級考試是高中英語考試及格基礎上稍稍加以提升和考前突擊就能輕鬆過關的,我想它不應該構成對一個本科生學習專業知識的重大障礙。況且,四級水平對於英語技能來說屬於小兒科級別。從未聽說過,某人英語技能很非常牛X,但無法通過四級考試;我聽到更多的,是抱怨自己雖然通過了四級,但英語遠沒有達到能用的水平。
對於一個專科生來說,通常並不硬性要求通過英語四級才能發畢業證,畢竟他們的高考英語水平就不怎麼樣。
對於少數特殊情況的學生來說,硬性要求他們通過英語四級,的確是不太合理。但是,國家政策的制定,毫無疑問只能針對大多數情況而言,沒辦法針對不同的特殊情況起制訂特殊政策,一則是因為特殊情況太多,幾乎無法窮盡,一一為它們制定特殊政策是不可能的;二是特殊政策出台後,很容易被人鑽了空子。
所謂的特殊情況是說,針對某些「偏才」。比如,對於TFboys來說,雖然他們現在是中學生,但是身為明星的他們肯定沒有太多時間待在學校里學習各門功課,只能業餘請教師補課了。至於補課效果如何,又是另當別論。反正他們也不需要憑藉考試成績來獲得社會認可了。你可以說,中國現在的教育制度非常不適合TFboys,但他們畢竟只代表少數特殊情況。


英語等級考試已經和大學畢業證脫離關係了。


我來自天津財經大學,不得不表示,財大的畢業證書確實是和英語等級考試掛鉤,而且必須過六級。所以,從大一開始,每個學生都要報名四六級考試,很遺憾,我沒有複習,所以今天是我的第三次六級考試。雖然說學校也為畢業還沒過的同學提供了校內四六級考試,但是總是和全國的沒法比。英語好一些的,在大一就可以過四級和六級,六級通過後可以將六級分數換算為英語百分製成績,免修英語課。那麼一個大一就過了六級的同學將可以再也不碰英語,總感覺這樣的規定少了很多意義。
每次考六級開始和結束的那段時間,公寓門口都堵車,因為去考試的人太多。我是真的第一次看見騎自行車都會堵在路上。


是么

那我上周考的那啥AutoCAD高級繪圖師證算啥…
隔壁計算機學院要考的計算機三級算啥…
樓下的機車男考的駕駛證呢…
對面美女學院考的會計師從業證呢…
生物專業的師兄上次苦笑著拿給我看的營養師證又怎麼算……

不考不讓畢業啊
要考的(或者說選擇性考的)證其實很多的題主…

來,看我自己打臉:
咱們全考過4級……


比漢語重要是扯淡,缺什麼學什麼


人們如此瘋狂於英語等級考試,根本原因在於一群不努力的人根本連區區四六級都過不了!!!!


中國大部分是普通人,普通人有普通的人的規則,普通人的活法,你周圍大部分是普通人。
但這也沒什麼不好。
但大部分人說的就不見得是對的。
語言為了什麼,聽說讀寫,一篇文章你毛都沒讀懂,卻能全做對,高超精湛的做題技巧,高分,厲害,除了告訴你四六級分很高,什麼都不代表。
外國文獻看不懂,遇到外國人說話聽不懂說不出,是不是很囧。
所以分數不重要,學習的本質才重要,要通事明理,知道這件事情的意義。
畢業要過四級是學校對外宣稱自己四級通過率多NB的一項措施,大家誤以為社會需要46級證,社會需要的只是你會英語,而不是會考英語。
如果說漢語沒有英語重要,你覺得讓你忘掉一門語言,在中國,你忘掉哪一個會活得比較舒坦?
(我很粗俗的用了「毛」這個字,請見諒)


推薦閱讀:

英語中can和can"t發音幾乎差不多,如何在口語中區分開來?
通過了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的人英語大約是什麼水平?
如何使自己不怯場?
怎樣才能從英語很糟糕的人變成英語很厲害的人?
有哪些出國後才發現的以前對英語的錯誤理解?

TAG:英語 | 中國大學 | 大學英語等級考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