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行真的窮三年嗎?
跳槽窮半年,轉行窮三年,真的是這樣嗎?
先來段背景介紹:本科畢業很幸運進入一家500強企業工作,目前已經3年多,老闆賞識,團隊氛圍也不錯,薪資在北京也可自給自足。家庭屬於小康,對我唯一的希望就是趕快找個老公嫁人生孩子。
繼續留在現在的公司?很安逸,收入和資歷都會逐年增高,但是我對所在的行業前景並不看好,而且可以說進入這家企業是誤打誤撞,畢業那會23歲的年紀多數人還是懵懵懂懂。不過更多的是,我本來對這個行業也沒有熱情,做的事情並沒有打從內心認同。表現出的工作能力還可以,無非還是有點責任心,吃人嘴短拿人手短。
轉行?我已經有了想法和規劃,朝陽產業,還沒進入核心不敢說就一定會如我所想,但起碼就現有了解是喜歡的,有熱情的。而且我打算申請15年的碩士項目也是相關的專業,可以說未來的規劃就是以此為事業。
轉行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各種輿論的聲音席捲而來。一份穩定安逸的工作,真的就此放棄嗎?工作3年多,好不容易積累的行業經驗和人脈,真的就要出國留學嗎?更多人會說,就算你長的不錯,但是出國回來也是奔三的年紀,真的還要追求所謂的夢想嗎?如果一招走錯滿盤皆輸是個什麼結局?
我相信,很多在這裡提問的人自己心裡都有答案。不過人類都有傾訴的需求,知乎是個很好的平台,大家都能以誠懇、成熟、開放和寬容的心態去對待問題。即便決定了,內心還是有點掙扎和糾結,大家來找點共鳴~本題已加入圓桌 ?職業倦怠與跳槽須知 更多「職業倦怠」「跳槽」等相關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我學計算機專業出身,畢業後在軟體和互聯網行業工作了幾年,現在轉入金融交易行業。轉行過程里我從北京搬到香港,又來到倫敦,每次搬家都進入一個全新的環境,之前的積累全部清零。甚至之間還讀了一個 PhD。算下來實在是窮了不止三年。挺長一段時間裡,需要忍受從之前的收入水平驟降至低谷所帶來的生活上的不便。特別是看著朋友圈那些到處曬吃喝玩樂的朋友,說實話還是挺有壓力的,要做好準備。
(關於轉行的動機,見「你們都是怎麼進入 Quant 這一行業的?」中我的回答)
甚至就算現在從收入上看,我相信當年如果沒有轉行,繼續搞 IT,今天自己的薪水也應該比現在高不少,這從我的那些還在搞本行的朋友們的現狀可以看出。從這個意義上說,現在還在繼續窮呢。
但是我相信人選擇工作並不能只看眼前的一點現金收入。對於前景的信心才是最重要的驅動力。這一點每一個工作後仍選擇投資教育(不論是 Master 還是 PhD)的朋友都應該同意。轉行之後,我得以接觸比之前更高水平的同事,個人能力一直飛速成長,做了很多既有難度有挑戰,又有清晰前景的項目,是在原來的行業里沒有感受到的。至於薪水,我相信只要堅持做這些正確的事情,真正實現自身增值的那一天,好的待遇是會反過來追趕你的。
其實轉行只是主動尋求改變的一種方式,很多人在人生的某一階段都可能會因為種種原因,而選擇改變現狀。我就見過各個年齡段上的朋友,有的在大學畢業後就放棄所學專業,有的在已經拿到高薪收入後選擇辭職創業,有的位居高管仍選擇換個方向從頭再來。這些都需要相當大的決心和行動力,以及改變初期承受巨大壓力,絕不亞於轉行。
最後附送兩句台詞給這道雞湯加點鹽:
- 做人沒有理想,和鹹魚有什麼分別?
- 所謂覺悟,就是在黑暗的荒野上,辟出前進的道路。
轉行窮三年,該轉的時候不轉行,窮一輩子
這個問題非常經典,又臭又長地來灌個雞湯。
先說我自己吧,我不是名校,背景一般,能力一般,在學霸如林的教師隊伍中十分不起眼。但是憑藉我不按常理出牌的教學風格,很受學生喜愛,很多小孩追著要我補課。出於教育局的規定避諱,我不能給自己的學生補課,於是我跨學科跨年級去外面補習,每周上班七天,每晚到八九點,刷知乎都是下課時間見縫插針休息一下。兩年過去了,積累的口碑,生源,教育機構的人脈,家長的認可,在我離職前平均大約稅前九千一萬,寒暑假眼看可以到一萬五兩萬的樣子,由於本地無租房壓力,基本都是凈收入。我粗略算過,如果我繼續做三五年,打造成某一學科的名師了,甚至於自己開培訓機構了,一年幾十萬是正常的。按道理說女孩子,做教師,清閑,好聽,好嫁人,好照顧家庭,一輩子就這樣了也還是衣食無憂的。
然而「我本來對這個行業也沒有熱情,做的事情並沒有打從內心認同。表現出的工作能力還可以,無非還是有點責任心,吃人嘴短拿人手短。」
幾乎和題主一模一樣的心態。我可以做老師,我喜歡小孩子,但是我總覺得憋著一口氣,我不甘心於就一直如此,我覺得我的能量還沒釋放出來,我羨慕互聯網行業緊張的生活節奏,我羨慕一線城市的多元化魅力,那和我的本身價值觀更符合,更貼切。
同樣的,輿論排山倒海的撲面而來。除了「轉行窮三年」以外,更致命的是:北京遍地高手,你何德何能立足?
大多不敢轉行的人,是死在了這句話上。你沒有經驗,沒有人脈,沒有技術,轉行了就是一張白紙,和剛畢業的大學生沒有區別,還可能會有更高的用人成本,你想去的那個行業憑什麼要你?你自己是否能承受這個落差?
所以我不敢一概而論地說轉行一定窮三年,每個行業千差萬別,每個人的情況差別更大,你就為了一句順口的段子作為聖旨去畏畏縮縮,活該一輩子沒出息。去試試呀!
在我跳來北京的時候,試用期還要八折,確實薪水大幅度縮水。然而,但是,but,這是一周五天,晚上不用跑出去補課,如果單算時薪的話,和原先付出的勞動力相比,是大致相當的!並且,在這個飛速發展的行業,一旦你摸准了點,切進去,只需要兩三年的經驗,如果運氣好點,混到了好的創業公司的期權和股票,那簡直是火箭般地增長。窮三年?三個月都不一定需要。
我也曾經糾結過,對於前途和未來,每個人都是未知的迷茫的。有時候一失足難轉百年身。確實會這樣,確實有這麼誇張。我有個叔叔,好好的事業單位二把手跳槽出來轉行,本來積累好的人脈瞬間失靈,如今到處給人打工,高不成低不就,事業單位也回不去了。眼看著平步青雲的職場被他玩次兒了。別說窮三年了,我估計十三年,三十年都是有可能的。這是基於對他個人能力和現狀以及當地行業的分析得出來的,不要說我消極。那麼,究竟該不該轉行,人生的道路究竟該怎麼選。
我的答案是:多線程操作,小馬過河,不要魯莽,粗中有細,勇中有穩。
想半路留學的,請先一邊工作一邊考雅思托福,看看自己到底幾斤幾兩,能申請到什麼樣的學校,然後去該校論壇上多和前輩聊聊,問問實際的就業狀況;
想半路換行業的,請先做好足夠的市場調查,以及你自身的優勢價值是否和行業匹配吻合。再不行,上招聘網站看看職業需求的熱度以及整體的薪資水平。比如:
如果你覺得三五年後的薪資水平都不能令你滿意的話,就不要轉行了。。。同樣的,你覺得職業需求的水平你達不到的話,也就算了,比如我還想做同聲傳譯呢,但是我打死不會轉行去做那個的,沒這個金剛鑽就別攔瓷器活了。去了會窮一輩子。
另外,從該行業的整體薪資水平和崗位提供的數量你也可以看出經濟發展的真實趨勢。凡是高速發展的行業,企業,都是在大幅度招人的,人才需求還沒有飽和,你才可以趕緊順風進入。如果只是零星的兩三個崗位還是算了,萬一做的不開心了,跳槽都沒地方去。不要怕人才都一窩蜂扎進去。相信我,人和人的差別沒那麼巨大,只要機會足夠多,會鑽,瞎貓總會抓到死耗子的哈哈哈哈。
至於什麼奔三了還追求什麼夢想之類的這種屁話,你先去看看說這話的人自己什麼水平,他的眼界,能力,是否豐富到足夠指導你,入行也是這樣,跟對人,比做對事,有時候影響更大。
也有很多人在做出這種糾結的選擇的時候會去算一卦,我以前也會,直到我聽到一句話送給你們共勉:
【牛人自帶風水】 by @王豖
-----------------------------------------------------------------------更新的分割線---------------------------------------
評論中 @快樂就好問:題主在文章的最後對於要轉行的人士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多線程操作,小馬過河,粗中求細,勇中有穩,我贊同題主說的,轉行有風險,為了使代價降到最低,我們需要在一邊工作的情況下一邊結合自己的各方面條件包括能力,知識,人脈,自己的人生價值觀等等以及轉行的行業的發展情況以及崗位需求對自己做一個風險評估,自己能不能轉行,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這是我的理解,我在這其實想問兩個問題,第一個,題主在論證轉行有風險這句話時,舉了兩個列子,一個是自己轉行成功的列子,一個是自己叔叔轉行失敗的列子,我的問題是題主能不能結合自己給轉行人士提出的建議對這兩個列子的結果做一個分析,為什麼你自己轉行成功了,而你叔叔轉行卻失敗了,因為我想旁人來分析是一個答案,而題主自己做分析又是另一個答案,畢竟題主更了解你自己和你叔叔行的一個轉行的過程,第二個問題,題主在文章最後一句話說到」牛人自帶風水」,這句話不是很明白,百度上也找不到答案,還望題主點悟,題主有空解一下我的兩個疑惑吧。
提問很有價值,我簡單補充一下:
1.我叔叔是高材生出來進的體制,無限風光,順風順水,所以相當自負自信。而他選擇的轉行,是建立在保有現有光環和人脈資源的前提下去經商。然而一旦人走茶涼,人脈全部清零,之前在高位上的風光無兩是被底下拍馬屁的人給製造的幻覺迷惑了。他的轉行的嫁妝是虛的,是寄託於權利之上的。而我現在並不能稱得上轉行成功,也十分踉踉蹌蹌,但是是可以存活發展下去的原因是,我轉行的嫁妝是積累的影響力,以及形成的固有的網感,對文字的勉強的駕馭能力,對事物的一定的執行力。且這是從基層爬起的。可以理解為這是實的。而我叔叔是不可能從一針一線開始做起的。俗話說,車小好掉頭。不是人人都是牛根生。再理解為鐵飯碗是在哪裡都有飯吃,而不是在一個地方吃一輩子。我叔叔的鐵飯碗是後者,可他誤以為是前者。而我不敢自稱前者,但是填飽肚子還是有這個數的。因為我不像他我不是名校畢業,沒有優越感,如果有必要,我可以上街發傳單。而我叔叔肯定不會願意的。
2.牛人自帶風水還需要解釋嗎?當一個人具備了一定的素質,一套固定的做事方法,一副良好的心態,不論在哪裡,做什麼事情,都可以瞬間知識遷移。他不需要藉助名言警句之類的來擾亂自己的心智和判斷,更不會受困於「轉行窮三年」這樣的俗語糾結不已。祝好。
新書《全棧市場人》已上市,
京東購買地址:全棧市場人 互聯網市場營銷入門通用寶典
噹噹購買地址:全棧市場人 互聯網市場營銷入門通用寶典
歡迎購買,反饋意見,感恩(づ ̄ 3 ̄)づ
半夜忍不住說一句,做人哪有什麼「一招走錯滿盤皆輸」的事?
同樣,也真不會有「一招選對一路成功」的事。
你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直路什麼是彎路。想得再多不如走了再說。因為第一其實你根本不會想明白,第二你想得再明白了外界條件一變,也是白饒。
每次都選眼前那條能讓你快樂的路,發現走窄了繞回來,走什麼路都可以看到風景。不管「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還是「Enjoy the trip」,說的都是同一回事。
我看得到的有本事的人,不管經歷什麼,都能把經歷轉化成讓他變成更好的財富——但你還真得有人家那個吸取經驗教訓的本事。
你瞧著像雞湯不信對吧?走著你就信了。
早上心血來潮補充一下現在的生活:寫完回答沒多久就收到了面試通知,選擇了其中自己一直很有意向的一家大公司,經過2個月的面試過程順利入職。
遇到了一個很好的上司和一群可愛的同事~試用期快要過半,日子過的越來越開心。當時的決定,現在看來,是一項明智的投資。20141225 搶完紅包的聖誕節早上。
-——————
好巧,我正經歷這個死去活來,活來又死去的過程,剛好又有點做過獵頭的經驗,所以可以聊聊看。
沒有耐心的夥伴們可以直接翻到後面看建議,略過我的心酸回憶。
-------------------------------------
上學時候我是非常聽話的那種,學習好、班幹部、人緣佳,幾乎沒有經歷過叛逆期,誰知道越長大越愛折騰,雖然比起大牛們來說還是有幾個太陽系的距離,但是絕對稱不上穩定,這幾年聽到最多的話就是:你別折騰了,趕快找個人嫁了吧。
大學畢業,我從南方回了家,飛行時間6.5個小時,沒有轉機,不含經停,因為烏魯木齊距離廈門4336公里,之後遇上了「七五事件」,期間新疆斷網一年,完全無法和外界溝通,就這樣在自己家的餐廳又是服務員又是大堂的呆了一年半。
11年過年時我鄭重對家人宣布要出去找工作,我當時的心情是自己從來都沒有參加過面試和招聘會,這也太虧了吧。
之後就進入了快消行業,從基礎執行做到產品人再到中層主管,負責四個省的市場部工作,辛酸努力就不用多說了,最終結果證明了我的運氣確實也比較好,成為了這家台資企業在大陸該職位最年輕的人,自己組建團隊、培養新人,領導器重,前途一片光明。
這個時候我已經在公司轉戰3個城市了,居然又冒出了其他想法,我想轉行。
我想趁自己還單身、有精力的時候再去嘗試別的行業,我用了1個月的時間就敲定了行業和城市,談妥了offer。辭職的時候當然是上司說了很多挽留的話,家人輪番上陣談話,但是我就是吃了秤砣鐵了心要開創新生活,所以最終折騰成功。(臨走時候還洋洋洒洒寫了一封長郵件和朋友圈,現在想想有點幼稚,所以在此勸告,不要輕易暴露你的決心,等到有朝一日做出點成績了,不用說自然有人知道。)
於是我信心滿滿的打包了一整個家,帶著我媽一起來到了租的房間,託運+租房+置辦+兩個人的飛機票,花了我不少積蓄,但是我安慰自己有出有入,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雖然心裡也有忐忑,但是被新鮮感所掩蓋了。不幸的是,現實情況是我不適應新的行業,新的公司,新的環境,甚至不喜歡新的自己,所以我開始反思自己的決定,後悔的情緒瀰漫開來,一度陷入了抑鬱的心情當中,不斷否定自己,看著存款一點點減少,日子毫無起色,身體還一直生病不見痊癒,焦慮感重重襲來,我覺得日子快過不下去了,日復一日的懊悔自己的衝動決定。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在自己家裡暈倒,醒來後崩潰大哭,看著我媽驚恐的眼神,我真是受夠了!堅決不能再這樣下去,必須要找到改變的辦法。
首先反思自己的狀態,以積極的、接納的心態投入目前的工作;其次是明確自己的生活目標,這裡的目標包含職業、家庭、個人價值體現;第三是明確考取MBA的想法;最後是制定鍛煉身體的計劃。
當我做出改變後,日子沒有越過越好,不好意思,雞湯沒有發酵,但是狀態確實好起來了,狀態好轉後,我又恢復了有邏輯的思考能力。
我和媽媽長談了一次,然後辭職了。真的非常感謝她的理解和支持,雖然我們家屬於平均線以下的物質水平,她還是依然希望我去實現心中的理想,不要成為物質的奴隸。
-------------------------------------
總結起來就是我這次轉行屬於失敗,在選行業和做決定的時候衝動行事,導致了現在的結果,但這畢竟是我的第一次,即使失敗我也總結出了不少經驗。
1、轉行這件事確實要謹慎,不能衝動,切記,衝動是魔鬼!但是,這個時候必須要有但是的出現,不是去考慮窮多久的問題,這個問題美女 @Lydia 已經回答的很清楚了。而是要問問為什麼?你是因為什麼原因要跳槽、要轉行,這個才是問題的核心。
大部分人跳槽分為以下幾個原因:
1)和上司不合,這是最常見的;
2)薪資,這點往往是最少的;
3)沒有上昇平台,這是回答新公司為什麼離職時用的最多的說辭;
4)自己混不下去了,這點從來沒人願意承認。
這個時候你就要開始分析自己屬於哪一種,之後審慎評估你自己,對症下藥了。
評估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
1)工作年限,看簡歷的時候首先會看這個;
2)目前的公司/職位,這會決定你能不能得到對方的好印象;
3)跳槽頻率,這就是初步判斷人品的時候了;
4)目前負責的工作內容和成績,這會決定你是否匹配工作崗位;
5)你的口碑/人緣,做背景調查時候的加分減分。
以上就和談戀愛一樣,對方都看對眼了,硬體條件也都不錯,怎樣能獲取對方的心呢,或許有技巧,但是沒捷徑,只能靠一點點建立信任,所以跳槽也好,轉行也好,除了你強烈的渴望要去做一件事,否則其中一個環節一定是冷靜思考、分析判斷。
2、事情沒有絕對。雖然這次的轉行失敗了,但是它成功的一面是幫我排除了一個錯誤的選項,起碼我知道了自己確實不適合這種類型的工作。如果不是這次的失敗經驗,我不會發現我有多熱愛自己之前的工作,如果我當時沒有下定決心離開,我現在依然會每天有離開的念頭,不僅會影響我的心情也會影響我的仕途。
3、獵頭的建議。作為一個曾經飄過的小獵,我也確實接觸了一些職業經理人,我的一大愛好就是對世俗眼中的成功和失敗進行分析。相對成功的人士,他們的簡歷有著相同的軌跡,就是有規劃和堅持,無論是在同一個行業,還在跨行業,都很明確自己的目標,知道自己要什麼,並且在機會來臨時清醒的判斷,而不是盲目的解讀,在爭取個人權益時也守得住底線,選擇之後就是堅持;而總是在職場當中不如意的人,他們的簡歷體現出的是雜亂無章,沒有明確的人生規劃,也沒有相對獨立的思考,有太多優秀的人才拎不清,浮浮沉沉,最後非常可惜。
4、選錯怎麼辦。人之所以有各種煩惱痛苦,是因為面臨選擇時你不知道該走哪條路,而每條路又都有他的利弊,所以總是會覺得另一個會不會更好。前段時間看到一句話:飛機90%的時間都是偏離航道的,因為有目標,所以最終都能到達目的地。這裡我想說的是,直路彎路不重要,反正路邊都有花花草草,重要的是你是否朝著目的地前進,選錯了只有在選擇之後才知道,知道了就要儘快去修正,千萬不能將錯就錯。
5、彩蛋。閑著在家的時候,我每天早上7點起床,然後沿江邊慢跑,至少35分鐘或者4公里,這是最奢侈的獨處時光,當我看到鴿群、白雲、藍天、帥哥(害羞一下),以及種種小美好時,我覺得生活簡直爽翻了;然後回家打開電腦看職位、看市場相關的訊息、不停歇學習;午飯時光和麻麻聊天、曬太陽;下午繼續學習;晚上看書、背單詞、準備MBA的考試內容;甚至和麻麻的關係都在不斷的深談當中越來越好。這樣的日子以前連想都不敢想,一個月出差15天時誰還顧得上蜻蜓是怎麼飛的呢~當然我這麼做也有一個很實際的原因,就是希望保持戰鬥狀態,不要回歸職場後直接被撂倒。
你瞧,我轉行了,也失敗了,也確實窮了,但是,我也收穫了很多,我更富有了。
沒有所謂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想知道答案,你得自己去解題。
如果把「三年」看做是一個虛數的話,是的。
關於什麼是一份好的職業,我的一位網紅師兄「菠蘿」有一個簡單有效的衡量標準:
我喜歡做的
我擅長做的
有影響力的
有好的回報的
如果一個職業規劃能做到以上三點,那基本就是個不錯的職業,如果能做到以上四點,那就趕緊嫁了吧。
比如對於我來說,劃幾個圈圈的話就是下圖這個樣子的:
一點個人經歷,從生物博士退學拿碩士走人,再轉專業念了個一年的碩士找工作,中間窮了恐怕不止三年。
幸運的是,
第一:夫人全心全意支持和信任。當時有段時間兩人都沒有收入,不知道能不能畢業之後立馬找到工作,在我還在上學的時候小朋友出生(學期快要結束的時候正是預產期,所以我跟老師和同組提前打好招呼,我很有可能就不參加最後的中期答辯了。不過最後小朋友比預期晚了一周出來,oh yeah)。
第二:家裡給了一些支持,經濟上的,精神上的,最主要的,相信我的決定,一點不多問。
第三:雖然博士退學了,但是最後一年當時的導師還是給了我獎學金的,甚至還讓我上了一門統計相關的課。本來是想讓我上兩門的,但是系裡規定只能上一門系外的,所以最終只是了兩門。這一點,每每想起來都非常感激當初的導師。
第四:我的一點小愛好,讓我在上學的時候把四萬多刀碩士學費賺出來了,壓力(尤其是心理壓力)小了不少。
第五:運氣好,畢業之前就找好工作了。
當然這中間也需要一點自我奮鬥了,比如說每天睡四五個小時之類的。
這中間窮的大概兩年多吧。
各種省著花錢,比如 CVS 之類各種找折扣。
各種薅信用卡羊毛(在美國上學的同學多少都知道一點的),開卡獎勵,Balance Transfer(很長一段時間欠了信用卡公司三四萬刀,當然都是 0 APR 這種),以致於後來我就跑到信用卡公司工作了。
當時前任老闆面試我的時候,問起信用卡是怎麼賺錢的,我就差一拍大腿說:這個問題真是問到點上了,我可是搞得一清二楚啊。
我不但知道信用卡公司是怎麼賺錢的,我還知道怎麼從信用卡公司賺錢呢。
後來工作了一兩年,慢慢的把一些債務還清了。
這間經歷的這些「苦」,比如說窮三年是否值得?
但是回過頭來看題主的描述,真正的擔心不在於是否「窮三年」。
首先,現有行業/公司發展前景並不看好。
繼續留在現在的公司?很安逸,收入和資歷都會逐年增高,但是我對所在的行業前景並不看好,而且可以說進入這家企業是誤打誤撞,畢業那會23歲的年紀多數人還是懵懵懂懂。不過更多的是,我本來對這個行業也沒有熱情,做的事情並沒有打從內心認同。表現出的工作能力還可以,無非還是有點責任心,吃人嘴短拿人手短。
其次,對於次來的職業規劃也很清楚,行業有前途,發展前景好,題主自己也喜歡,有熱情。
轉行?我已經有了想法和規劃,朝陽產業,還沒進入核心不敢說就一定會如我所想,但起碼就現有了解是喜歡的,有熱情的。而且我打算申請15年的碩士項目也是相關的專業,可以說未來的規劃就是以此為事業。
所以真正的問題不在於職業規劃,而在於感情生活。
首先是家庭的期望:
家庭屬於小康,對我唯一的希望就是趕快找個老公嫁人生孩子。
其次是社會的壓力和自己的擔心:
更多人會說,就算你長的不錯,但是出國回來也是奔三的年紀,真的還要追求所謂的夢想嗎?如果一招走錯滿盤皆輸是個什麼結局?
歸根結義這其實是個情感問題,而不是職業規劃問題。
所以現在有請知乎情感專家_________, _________ 和 ________。
我個人的簡單建議是:
1. 在國內轉行業不一定非得出國念書;
2. 如果出國念個碩士又回國發展的話,感覺不如 1;
3. 如果出國念個碩士轉行在當地找工作(比如美國),感情擔憂就不太是個問題。至少在美國,對「大齡」女性還是很善意的,實在不行你還可以單著嘛。
多年前一位前輩跟我說最痛恨成功人士,濫用自己的聲譽和社會影響力,發表一些不負責任的感悟,不知要害多少年輕人。當時不理解,隨著自己年齡的增長越發認同這個觀點了。
馬雲等在公開場合分享的感悟絕大多數都是忽悠人的,唯一的作用,是你想忽悠別人時引用作為論據支撐。
我們每個人要工作30到40年,可以認為前三分之一是能力積累期,第二個三分之一是事業發展期,第三個三分之一,是收穫期。一些少年得志的人只是起點高和終點遠,在別人眼中的年輕溫拿也不會認為自己在30幾歲就是人生巔峰了(那後半輩子就別過了)。
在能力積累期改行跳槽都無所謂,只要你切實感到自己的能力在增長,與題主說的恰恰相反,適當的跳槽是漲工資的捷徑(過於頻繁的跳槽影響你在人才市場的賣相),這個階段漲工資是跳槽的客觀衡量標準(也就是你的市場價格,如果你的市場價格不漲,覺得自己能力增長了是自欺欺人),一個不能漲30%工資的跳槽是不能接受的跳槽(或者是一次自救性跳槽,是對上一次選擇的全盤否定),不能漲50%工資的跳槽不是一個好跳槽,不能翻倍的跳槽不是一次成功的跳槽。而進入事業發展期後,則要專註, 能夠進入收穫期的都是平凡人眼中的溫拿了。 一直在第一階段徘徊,走不出來,或者在第二階段迷失的人都與世俗眼中的溫拿無緣了。
無論在別人眼中是溫拿還是盧瑟, 不少三十多歲的人都進入職業的迷茫期, 有的可能是在大行業做到中層,覺得上升無望,有的可能是在小行業做到高層覺得大鵬展翅恨天低。 這都是事業開創期的發令槍,可以棄權。 如果參賽, career,title,行業地位這些都是枷鎖, 錢多活少離家近,位高權責任輕這些都是大麻。
就像有人問怎麼穿旗袍好看, 身材好,隨便穿。 回答樓主則是 怎麼選擇才對? 年輕,隨便選!當然了,主要是你要重新build reputation,這都是要時間的。
這又讓我想起了我爸當初改行的歷史。我讀小學的時候他是個廠長,不過國有企業當然廠長是不擁有那個廠的。總公司最後要把廠子賣掉,他之前得到了風聲,於是就跳槽了。但是整個行業當時都特別衰落,只好去干物業了,從基層做起。當時還是上個世紀,工資直接就剩下10%了。
第一個月他拿到了那幾百塊錢覺得很不爽,就帶我們出去一頓飯吃掉了。
後來物業公司又建了個小區要大家精選當boss。我爸因為管了十幾年的廠子,自然經驗豐富,把那些小毛孩給比下去了。當時他的工作經驗只有半年達不到要求,沒上過大學學歷都達不到要求,但是實在比別人厲害太多怎麼辦?
規則都是人定的,公司改規則(逃
我爸:「想當年二十幾歲的時候,因為大家都想讓我當黨支部書記,天天逼我入黨……後來就入了」
於是一年年的往上爬。到了幾年前又要提拔大boss,我爸年近退休了本來太老了不滿足規則,後來是在比別人厲害太多怎麼辦?還是上了……不過有什麼用,都要退休了……
行業的區別還是很大的。我一畢業,工資就比我爸高了(逃
=========================================================
這些故事都是我爸後來告訴我的。那幾年我都對他的工作沒什麼概念,我在幹什麼呢?我覺得我爸真是很牛逼,都沒錢了還給我買了個一萬多的聯想天禧,於是開始學編程了(逃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能因為沒有錢就減少或者中斷投資,將來虧大。
2014年就想回答這個問題,但是怕誤人子弟,最近終於想明白了。
前兩天聽了 @孫志超 live 他講了一句話,原話我記得不住了,我把他大概意思加上自己想法說出來:
1 如果你以前行業的經驗和方法論在新的行業能用上,並且可以掌控住你在新行業的局面,轉行就沒問題。
2 你是一個非常擅於學習總結,能很快在新行業掌握系統知識總結出適合新行業的方法論的,也可以。
以上理論適用於換工作以及生意轉行。
最近聽說我不少聯想的同事,跳槽去了阿里雲做銷售做渠道開發,這個特別好理解,雖然以前大家賣的是商用pc,伺服器等企業級產品,但這些在聯想做客戶做渠道的經驗在賣阿里雲這個產品用的上,所以阿里大把大把收傳統it硬體行業的人,錢給的比聯想多,事比聯想還少。
前兩天認識一個原來在GM做區域售後經理的哥們,現在跳槽去奧美負責汽車行業客戶維護全案執行,這個典型的就是前行業的資源用到新行業了。
還有就是鼓山文化的前老闆銅雀叔叔,現在搞了不空文化,鼓山非常擅於孵化段子手,工業化的生產段子。不空文化準備做電影,小說,動漫ip,他把以前孵化段子手的套路帶入到孵化內容IP。
以上都是好的例子。
不好的例子就是你以前因為父母之命進了某些「安穩的行業」,而大部分「安穩的行業」的工作經驗沒啥市場價值,比較典型的就是遇到一些年齡30歲左右在二流國企和冷門公務員崗位呆了很多年突然想出來。沒有過硬的技能,安逸的環境多年人的腦子也遲鈍了,也沒有其他的特長和積累,這種轉行很慘烈。
對了還有一種轉行很難,就是那些快消行業積累了很豐富壓貨經驗的銷售人員。他們官升不上去,收入也不夠花銷,除了壓貨什麼都不會,可能只能是一輩子壓貨壓下去吧。
-------------------------------------------------------------------------
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紐約老李校長」
後台回復阿拉伯數字「100」
可以獲得老李的100條江湖秘籍
先說結果,本人土生土長北京人,21歲三本院校(我們學校在北京本科里倒數前五應該是跑不了的)畢業開始工作,寫文的今天快31了,在職場上工作了10年。提到轉行這個問題,在這10年里,我換了5份工作,創了一個業,薪資從08年開始上班的1200/月,到現在差不多月薪翻了100倍左右。我所在的行業是營銷行業,營銷工作就是幫助產品、公司獲得關注度的工作,互聯網公司里營銷工作就是幫產品帶來流量,傳統行業里管營銷叫廣告。現在創業也沒離開老本行,既然做了那麼多年營銷,乾脆做營銷教學生意。
今天做的轉行的小分享,也算是工作10年之後,轉過頭對自己轉行的一個總結,在今天芝麻綠豆大的小成績,也得益於轉行的思維方式,一併分享給大家。
直接上圖,直觀。我實踐中的轉行薪水變化是這樣的 ?
注意這張圖,是一個成功轉行的曲線。我就用這張圖,分析一下背後影射的問題:
1.轉行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2.轉行後的薪水將會怎麼變化
3.轉行需要做的準備
——————————————
第一個問題:轉行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轉行的唯一原因就是現在這家公司不能滿足你快速學習的需求。這裡有一個前提,就是首先你得有一個學習進步的需求,這個需求來源於你對個人未來生活的願景。我的方法是,問自己一個問題,你40歲或者45歲的時候,希望自己是什麼生活狀態,這個生活狀態說的越具體越好,用我來舉例,我希望自己40歲的時候,我希望自己可以多長見識,半年在工作,半年在陪著家人旅遊看世界,因為我覺得一個人實在是太渺小了,希望多長見識,我希望我有一子一女,我有多些時間陪伴老人和孩子,我希望有一個自己的農家院能自己種些蔬菜。
這個生活願景當然不僅僅是陽春白雪,還需要個人資本來支持,大家知道在北京這個城市,達到這個願景,光憑上班掙一份工資是完全沒戲的,所以思來想去,得自己做個生意開個公司才有機會達到目標。但屁都不懂盲目開公司是一個作死的行為,所以為了開公司我需要先學會一身本領,我就開始列我需要的本領,ABCDEFG...一直列列列,列完我就開始上班去學技能了,注意由於我有一個遠期的目標,所以我的關注點已經不是工資掙多少錢了,我的關注點是學到了多少技能,很簡單,當這家公司不能快速進步,不能滿足我個人快速學習的需求,我就要轉行換工作了。
當然,誰也沒規定,非得有錢才算是幸福,才算是成功。幸福是一個個人標準,有人三餐粗茶淡飯,但是家庭和睦美滿,誰也攔不了幸福,這比巨有錢但是各種勾心鬥角妻離子散要幸福多了。所以說回到問題,轉行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應該是:現在這家公司不能滿足你快速學習的需求,不能學到你達到個人40歲時候的生活狀態所需要的技能。
第二個問題:轉行後的薪水將會怎麼變化
我們再翻回去看一開始的截圖,ABC三個點是跳槽點,在A點,剛剛開始轉行的時候,你還很年輕,你轉行接觸的很可能是一個相對全新的工作,所以為了彌補經驗的不足,為了快速學知識,所以你可以接受薪資較大幅度的下降。既然你是為了學習知識轉行的,這裡我就比大自然還自然的認為你是一個學習速度很快的人,所以你由於知識的增長,所以你的薪資會達到原來的水平,並超過原來的水平。
在B點,你已經不是第一次轉行了,你已經有了工作經驗,你之前點工作經驗可以為你提供很多新工作的決策支持,所以你不再需要犧牲較大幅度的薪資下降。到了C點的時候,你已經不再是小白,你轉行後的薪資不僅不會降低,還會有提高,因為你積累的經驗,你的做事方法都更成熟。所以我們看轉行後薪水的變化,總結一下就是,隨著知識的積累,總長期趨勢看,薪水會越來越高。還有一個重要的前提,你轉行不能做一個螺絲釘職位,螺絲釘職位能學到的知識是相對有限的。轉行學知識還有一個陷阱,就是別忘了你給自己設定的40歲的目標,要持續去學習,不要被現狀整合招安。
剛才也提到過,不要把眼光單純放在薪水的變化上,而是要把眼光放在學習知識的價值和個人進步速度的價值上面。很多人做個人職業選擇很困難,原因是對轉行的利弊難以判斷,這裡也給大家介紹一個好方法,就是「統一度量衡」,簡單說就是把學習速度、學習知識的的因素都賦予一個貨幣價值。我在26歲的時候,是這麼算自己的工資的,公司付給我的工資1.5萬元,我能學到的知識價值5萬元,我能得到的資源,價值10萬元,我在這個工作環境的進步速度,價值10萬元,所以我內心的個人工資是26.5萬元/月,所以我不太在乎公司付給我多少錢,我更在乎學習的空間和速度。於是我沒有被公司牽絆住學習速度,所以我今天有機會掙到這些錢,在今天我仍然保持快速學習,我仍然朝著自己40歲的生活目標在努力。說到這裡,你可以注意一下,你身邊是不是有一些「傻子」總是在幹活,也許你之前覺得他們很傻,事實上這些「傻子」才聰明,他們在為自己學習進步而默默努力。
第三個問題:轉行需要做的準備
要先強調的是:轉行需謹慎!轉行需謹慎!轉行需謹慎!
有的人:把自己轉死了,問題是盲目轉行,為了轉行而轉行,反而混的更慘了
有的人:清楚自己為什麼轉行,最終目標是什麼,步步為營,達到了自己的目標
轉行和轉行是不一樣的,不要因為衝動或者個人的焦慮,非要做所謂「逼自己一把」這樣的事情來轉移注意力,來轉移焦慮,俗話說沒有金剛鑽就別攬瓷器活兒,沒做好轉行的準備,就別拿自己的職業生涯做賭博。
所以要聊一下轉行需要做的準備。兩方面:
一個是在技能上怎麼做準備
一個是行為上怎麼做準備。
技能上這麼思考問題,進入一個行業,就得知道這個行業,這個職位是怎麼工作的,並且怎麼才能把工作做好,這個是思維方式的範疇,還有就是你得真做過相關的工作,你去面試的時候不能兩手空空,你得有一個面試作品,因為不管是HR,還是公司的老闆,在對你這個人非常陌生的情況下,只能通過你現在做過的事情,預判你將來的行為。比如剛剛從女獸醫轉行到我司做營銷專業的@女兆雨山 同學,雖然是獸醫,但是自己弄了一個公眾號,自己寫了文章,拿著自己做過的公眾號來面試,我雖然不能預判她進入公司後表現能有多好,但是她能力的下限我可以從她做過的事情里得知,所以她還算蠻順利的轉行成功了。人家不是空手而來跟我說:我雖然沒做過這個行業的事情,但是我一定能做好。這樣的話太虛了。
行為上這麼思考問題,如果你在沒積累好轉行的初始技能就裸辭,生活收入斷裂,再加上面試失敗處處碰壁,你就會落入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這時候你有2個結果,一個是遲遲找不到工作轉行不成功,一個是迫於生活壓力加上你很急躁沒進入一個可以讓你快速學習的公司,無論哪個結果都是悲劇。你應該做的是先積累轉行所需要的技能,目的之一是積累技能,還有一個目的是,看看自己是不是做新的工作很順手,自己很喜歡。另外轉行也要事先研究這個行業,是否有足夠的學習空間,足夠多的機會,現在顯然是互聯網行業發展很迅猛機會多,這是一個好選擇。還要提的是,你最好不僅選行業,還要認真選公司,同樣是互聯網行業,有的是做在線教育,有的做無人機,有的做社交產品,這些產品就非常不一樣,如果你很愛很愛一類型的公司,做的工作你很喜歡深得你心,你完全可以垂直的做這個公司需要的技能積累,這樣你的學習目標更明確。轉行的成功率就更大。
ok,這就是關於轉行這個話題我所驗證的一些經驗,希望對你有幫助
——————————————
關於作者
張君,創業,在線教育,公眾號搜索[張君學習筆記]
暖石網,幫助轉行者、高校畢業生,順利進入互聯網市場、運營崗位
http://nuanshi100.com
作為一個計算機專業出身的營銷人,2011年本科畢業後先後在SEO外包、戶外團建、兒童圍棋教育、金融行業工作過,畢業5年換個4個行業工資是剛畢業時的10倍
@陳勇算是有點經驗來回答「轉行真的窮三年嗎」這個問題。
我的個人經歷是每次換行,工資都是在漲,並且畢業5年換了4個行業,薪資翻了10倍。
題主問這個問題,主要指一般人在轉行時,原來行業所積累的資源以及職業技能無法適用於新行業,導致一切需要推倒從來,所以有「窮三年」一說。
首先回答題主我是如何轉行的(沒有耐心看轉行經歷的可以直接拉到第二部分看,但是建議看一下轉行經歷,因為裡面有一條主線),然後再回答轉行容易嗎,轉行容易嗎這個問題我會告訴大家自身總結的一些經驗轉行成功的經驗以及如何成功轉行的8個步驟,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我是如何轉行的
我算是轉行比較頻繁的,畢業5年在4個行業待過
SEO外包:在SEO外包公司從銷售崗開始,但是發現無法搞定客戶,不得入門,很痛苦,後來自己總結原因,發現自己不懂SEO技術,是很難讓客戶信服你的,於是開始調整方向,每天第一個到公司,最後一個離開公司,找公司的SEO優化師請教,他們寫了一套網站的SEO診斷報告之後,我就會逐字逐句看完,遇到不懂的就問SEO優化師,問多了他們難免會煩,為了繼續學習,除了請他們吃飯之外,就會使出必殺絕技:你看,要是客戶問我,我不懂的話,怎麼讓客戶相信我們能做好SEO,不相信就不會簽約,不簽約就沒錢,公司沒錢,哪有錢給你們發工資,然後SEO優化師就會回答我的各種問題。除了向公司SEO優化師提問來學習SEO技術之外,自己也會回答找專SEO論壇去學習,但是還不夠,後來找到SEO的經典書《SEO實戰密碼》、《SEO藝術》,這兩本書非常厚,還有不少代碼部分,好在自己本科學的計算機,所以看起來不是特別難,但是如果不喜歡這個行業的話,讀起來真的是味同嚼蠟(我記得有幾次朋友看我SEO很牛,自己想學,我建議他們看《SEO實戰密碼》,他們網購拿到書後,基本看到這個書的大綱就奔潰了,內容太多,很難讀懂),客戶懶/不懂/忙的時候,我就替他們操作一些,有了項目實踐經驗後逐漸從銷售崗轉型成銷售和SEO實施都能做了,再後來自己運用大學的課程《演算法分析與設計》來做研究,逐漸研究出搜索引擎的排序演算法,在操盤幾個SEO項目中不斷總結,後來在SEO霸屏率取得突破性進展。一些關鍵詞能在百度首頁的10個自然排名中佔7-8個位置。工資+提成也越來越高,最後發現SEO這個崗位天花板很低,從招聘網站上看,SEO最高能給到的薪資才3萬(2012年),並且那時候大家更喜歡做競價,因為SEO的屬性就是慢,很多公司等不及(儘管SEO獲取精準流量的成本更低,效果更持久),然後開始了尋找突破,並且學習SEM,後來VP把我推薦給戶外團建公司,但是我這幾年在SEO方面的研究一直沒有停止過
自己開始自由職業,給別的公司擔任營銷專家顧問時,有的網站涉及SEO,就會出對應的方案
很多專業人士一看這個目錄就服了,他們可能沒想過很多細節的問題,但是我會去想。
戶外團建:由戶外公司的網站是找外包公司套模板建的站,沒有SEO功能模塊,所以SEO很難去做,自己把主要精力放在SEM或拓展其他獲客資源上,那時候公司開了2個SEM賬戶並且啟用了第三方的自動競價軟體賬戶相對輕鬆,開始研究SEM的各種技巧,於是後來做SEM規劃能很詳細
但是你的KPI會讓你發現SEM賬戶搭建的再好,操作技術再牛逼,如果不會策劃landingpage(俗稱著陸頁或競價頁),KPI還是不能完成,也就是白瞎了,因為SEM只是一個精準流量的導流渠道,SEM賬戶搭建的再好,操作技術再牛逼只能保證流量更精準,成本更低,最終流量能不能轉化為諮詢或訂單得靠landingpage,於是開始學習策劃landingpage,於是回到了大學的計算機建模,加上自己喜歡研究客戶的消費習慣,最後運用計算機建模創建業內首個引導客戶下單的頁面邏輯結構模型。這個模型只是一個基礎模型,完善,有很多使用限制。與此同時自己還要策劃各類線下活動,比如和騰訊合作的「騰訊財經微博名人戶外穿越健康行第一期」活動,當時在九龍潭景區外的次原始森林裡面穿越了2天,走的都是下面的這種路
男士需要負重30多斤(60L登山包帳篷++睡袋、防潮墊、飲食、水等等,還請了幾個背負幫我們背團隊的食材和炊具等),女士負重就少很多
我是那次活動的總負責人,需要購買蛇葯(那個季節那裡蛇比較多)協調戶外裝備、大巴司機、20多個人2天的路餐包野炊食材水、邀請騰訊財經和騰訊微博名人以及沿途的背夫,穿越結束的農家宴。
後來因為公司承接了暴風影音七周年650人戶外年會,我擔任現場總導演,那次活動是公司成立幾年來最大的一次活動,所有人都出動了,還臨時外聘了一些人現場維持秩序,那段時間快累死了,勘察現場(最後選定在大楊山森林公園)、製作各類物料、搭建舞台等等等等,650人光大巴車就需要十幾輛,還有後勤保障,650人光上廁所就是和很大的問題,還不說要準備650人野炊煮飯和燒烤需要用的工具和食材。最後忙碌了1個多月,活動圓滿結束,在整個活動中,自己的成長是看得見的。包括後來搞客戶答謝會、北京HR圈戶外行(採購公司活動的主要是HR、行政部門),訓練了自己的綜合能力以及資源協調能力。
在戶外公司是非常快樂的一段經歷,因為經常戶外,儘管自己經常帶睡袋加班就直接睡公司,那時候自己住在北五環外,公司在南五環舊忠橋那邊,一天地鐵+公交+步行需要花5個小時,在地鐵上拿手機總結以前做SEO的各種細節和經驗,完成了對SEO的系統性理解,這也成就了自己後來擔任營銷專家顧問的時候,一個SEO方案都能寫出幾十頁的WORD,都是前期不斷的積累
再後來發現遇到了新的瓶頸,就是這個行業基本在五六日忙,一二三四基本很清閑(公司搞團建活動集中在周末),導致業務發展快,領隊跟不上,領隊跟上了,但是人工成本就會急劇增加,因為周一到周四沒有什麼活動要帶,導致這個行業為了降低成本,開始用大量兼職人員,這必然導致服務質量和客戶體驗的下降。我當時所在的戶外團建公司好在有大量SOP,也給兼職人員培訓,不然很麻煩。機緣巧合,朋友推薦了一家兒童圍棋培訓公司的老闆給我認識。和老闆聊完,我覺得理念特別好,只做兒童圍棋興趣培訓,,給孩子愛和自由,而不是做圍棋競技培訓,幫助孩子提高注意力。於是就從戶外公司離職去了兒童圍棋培訓公司。
兒童圍棋教育:我去的時候公司不僅是兒童圍棋培訓,還有古琴培訓與銷售業務,我負責兒童圍棋培訓事業部的網路營銷宮鎖,我去的時候公司沒有官網,只有項目站,網路營銷部就我一個人,前期老闆也不給我配人,自己去當時最大的校區望京校區做客戶調研、策劃網站、搭建SEM賬戶、做SEO、寫售前話術,那段時間最痛苦的是策劃landingpage時,老闆不斷說「還沒到「,也正是老闆的一句句「還沒到」成就了現在的我,我昨晚一版策劃,發給老闆,老闆說「還沒到「意思就是說不行,但是他不告訴你哪裡不行,你需要自己想,這導致自己真正開始潛心研究landingpage(那時候還是有點浮躁),在無數次的「還沒到」後,landingpage策划水平得到了很好的訓練,後來自己改完策劃後,不給老闆按,自己一遍一遍推翻自己(開始能沉下心了),最後給老闆發了自己策劃的終版,老闆說開始設計吧,於是交給設計作圖,然後又是不斷的改圖,改到自己覺得OK的,那段時間設計也被搞瘋了,因為一直是不滿意,得不到認可。但是最後上線的頁面效果很好,去年被邀請成為【贏響2016教育+互聯網鳥巢峰會】特邀講師,我就拿圍棋培訓案例和大家分享如何做網路營銷
當解決完landingpage策劃問題之後,接下來就是售前話術的梳理,自己開始忙不過來了,老闆也看到業績了,於是給我配人,這就涉及到怎麼把自己經驗傳授給新招過來人,於是開始寫各種SOP,一個新的售前諮詢人員入職,每天從到辦公室到離開辦公室的工作我都安排好了,售前諮詢人員能勝任本職工作後,我開始梳理和線下校區的對接問題,因為分析數據的時候發現客邀約到到場的轉化率不OK,得解決,不然會影響ROI,於是又是深入了解中間的流程,不斷優化,寫信的SOP讓售前諮詢人員和校區運營人員去執行。再到後來參與到線下校區的產品改造,提高教學效果和解決續費率的問題上。就這樣短短一年時間把從流量引入、流量通過landingpage轉化為諮詢,通過售前諮詢把諮詢轉化為邀約,通過流程式控制制把諮詢到到場,到場到成交以及續費問題都深入研究了一遍,特別要感謝公司提供的這個平台,雖然一開始什麼幾乎什麼沒有,自己一步一步組建起來,讓自己在一年時間快速成長。招數數量越來越多,和老闆談漲工資和招生提成問題產生了分歧,這期間老闆想轉型就花錢送他自己、我和其他幾個高管去商學院學習互聯網轉型。在商學院學習期間,之前的分歧並沒有解決,後來達成了一致,我繼續一邊學習商學院的課程一邊完成本職工作,商學院畢業就可以離職,而在商學院學習期間發現商學院同學遇到的問題自己在圍棋公司也遇到了,並且解決了,並且有些問題已經思考的很深了,於是商學院就邀請我成為導師,講網路營銷的課程,這研發課程期間把自己之前的從業經歷所研究的東西按照科學的方法去融會貫通了,這就讓自己不僅有實戰經驗,還有理論支持了。於是有不少公司邀請我去給他們做內訓,隨著項目越做越多,經驗越來越豐富,自己的培訓被市場推得比較高的水平,達到了65800/天,因為自己講的內容屬於自己研發的獨家內容,全是實踐總結的乾貨,因此價格比一般的講師培訓費要高。但是我做內訓不僅僅做培訓,還會現場帶他們優化landingpage,舉兩個例子:
給e袋洗市場部做內訓,優化後的洗衣頁面訂單率提升73.3%;
給神州優車集團旗下神州閃貸事業部做內訓,優化後的頁面意向訂單轉化率提升30.1%
樓有點歪了,我先回到轉行事情上,離開圍棋教育公司後經朋友引薦去了金融公司
金融:金融公司一開始做當然極其熱門的股票配資業務,3月份註冊的公司,我4月初入職,帶著2個人,在6月份高效利用不到80萬不到的市場費用進行立體組合推廣(電台廣告+網址導航廣告+SEM),為成立不到4個月的初創公司單月帶來2.17億的營業額,後來股票市場發生了股災,國家叫停了股票配資業務,公司經過了2個月的轉型,開始做P2P業務,但是這塊我不感興趣,因為P2P業務沒有很強的品牌背書,基本不可能起來,除非是靠用戶運營來驅動,但是這個太慢,公司習慣了之前做股票配資時的爆髮式增長,加上和總部的關係很複雜,推進很慢,申請一筆G3雲推廣的費用,申請了3個月總部都不給,做事心很累,感覺不是為了做事,而是內耗,而在教育公司和股票配資公司期間已經有網易有道、海爾等公司花錢請我去做市場部內訓和指導他們做營銷,於是從金融公司離職,開始了自由職業。
我做自由職業這一年多,業績不錯,服務電池行業老大——南孚電池期間,將南孚迷你充電寶的天貓店支付轉化率提升214%,月銷量增長13倍。
服務每周一花行業翹楚——花點時間項目期間,優化微信朋友圈feed流廣告,將曝光到關注的
轉化率提升29.76%,有贊商城支付轉化率提升117.9%
服務在線MBA教育——清華紫荊教育在線MBA項目期間,將點擊到留資的轉化率提升406%
服務掌眾金融-閃電借款項目期間,將SEM推廣轉化率提升32.64%,註冊成本只需原來的19.1%,僅需同行註冊成本的24%
在業內名氣越來越大,找我的客戶就越來越多,因此給客戶貢獻的價值和自己活得的收入也越來越高
以上是
@陳勇自己轉行的經歷梳理,有心的知友認真看會發現,我基本上我每次轉行去新的公司都是朋友推薦,而不是靠在招聘網站投簡歷並且四份工作在不同的行業,都說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
「轉行窮三年」
但是兩句在我身上是無效的,機智的知友會發現雖然我5年換了4個行業,但是主線一直做著和營銷有關的工作,雖說隔行如隔山,但是對我來說,行業不重要,因為掌握了:
- 快速學習能力
- 流量的本質
- 流量轉化的本質
很多人覺得隔山如隔山主要問題出現在無法快速學習以及無法將原有行業的資源帶入新的行業。而我在進入一個行業前都會至少提前1個月了解即將進入的行業,並且付費找我能找到的這個行業的高手去學習,向他們請教這個行業的核心本質。
至於原來行業的資源無非是流量資源等,而大部分公司流量都是買的,因此行業對我來說不重要,主要的流量渠道不超過10種,因此掌握常見流量的本質以及這些流量的轉化技巧即可。
轉行容易嗎?
我的回答是相對容易,如果想提高轉行的成功率,必須做好以下8點:
- 決心
- 明確唯一的需要轉行的職業
- 明確所轉行業所要具備的技能
- 學習所轉行業所需要具備的技能
- 付費向所要轉行的行業高手學習
- 不斷學習並及時糾偏
- 免費幹活
- 找工作
決心:真的決定要轉行了,就去行動,而不是表面上想轉行,日子還是和之前一樣過,光說不做的人是不可能完成轉行的,別做白日夢
明確唯一的需要轉行的職業:想轉行的話,就要想清楚自己為什麼要轉行,因為目前工作壓力大,想找個輕鬆的崗位還是因為薪資無法滿足生活所需,想做工資更高的崗位?如果目標不明確,也無法完成轉行。明確目標之後,就篩選能滿足目標的N個崗位,並且選定一個離自己現在崗位更近的崗位,這樣轉行成功率更高。
明確所轉行業所要具備的技能:確定好自己要轉的崗位之後,就要上招聘網站上找該類崗位TOP3的公司對合格崗位的任職要求,需要具備哪些技能,之所以要看行業TOP3公司對該職位的任職要求,且往下看
《孫子兵法》也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敗
為了提高轉行成功率,那就盯著TOP3公司的要求看
學習所轉行業所需要具備的技能:明確所轉行業所要具備的技能之後,就要開始學習所轉行業所需要具備的技能,還是那句話,想轉行就認真行動,而不是說說。
利用自己所有的資源去學習,儘快掌握這些技能,越快越好,在學習新的技能中過程中難免遇到問題,這個候就要想想當初為什麼選擇轉行,目前所在的崗位有哪些不好,所轉行的崗位有哪些好的。這樣打敗問題的動力會更足。
付費向所要轉行的行業高手學習:學習這件事,我一直提倡付費學習,我自己也是付費學習的受益者,永遠要記住,時間更值錢,快速獲得技能或乾貨的方式就是付費找高手學習,而不是在網上找免費資源學,「便宜沒好貨」這句話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成立的。另外不付費的話,自己就不會認真對待,畢竟大部分人不會和兜裡面的錢作對,付的錢越多就越重視,越重視就會學的更好。
不斷學習並及時糾偏:在學習過程中要注意,別只顧低頭往前走,要不斷去檢驗自己是否跑偏了,如何檢驗?答案還是付費向所要轉行的行業高手請教,詳細說明自己是怎麼學的,學了哪些,剛也高手有方法檢驗你學的是否對。
@陳勇在給清華紫荊教育擔任營銷專家顧問期間,因為業務發展需要,他們要招SEO,請我給候選人遠程複試SEO專業技能,我說不用那麼麻煩,你們自己初步面試後只要對方表達能力沒問題,讓對方針對目前官網寫一個初步的診斷報告,不需要所有方面都寫,只需要針對其中一個SEO陷阱,寫的儘可能詳細。我的邏輯很簡單,如果SEO水平可以,那麼一看那個網站就知道存在不少問題,別人沒和你簽勞動合同,花費大量精力寫診斷報告也不可能還需要針對其中一個問題詳細寫要怎麼改,我看候選人提交的這個診斷報告就知道這個候選人對SEO的了解有多深,根本無需遠程面試專業技能,候選人的技能會在診斷報告中體現。
回到本次問題本身,想要及時糾偏,就付費請教高手,他們會告訴你有沒有跑偏。
免費幹活:掌握了所轉行業所學的職業技能不代表就可以成功轉行,因為要面試找工作,而在找工作的時候,簡歷裡面沒有所轉行業相關職業或項目經歷,是很難通過HR的簡歷篩選關,你也不能簡歷造假,不然職業生涯會留下污點,因此如果有相關項目或者工作,可以先跟著朋友後面利用平常休息時間免費做一段時間,積累項目實操經歷,這樣簡歷上也更好看。
找工作:說到找工作,要講的東西太多,我抽出重點來講,(劃橫線,敲黑板,這是重點)。因為是轉行,因此前面已經有工作經驗了,如果還通過在招聘網站上投簡歷找工作其實是很悲劇的一件事,建議委託朋友內推,這樣能進入面試環節的概率更大。另外在面前一定要提前了解這家公司的各種信息以及所處行業的最新新聞,在面試的時候有意無意的提起這些,這樣面試官至少認為你做了認真準備,對這份工作是很重視的。看不到能力前先看態度,這點很重要。
有不少知友私信我,說自己現在很迷茫,不知道是否該轉行,其實這個是有一個非常明確的判斷標準的,我在下次有空更新的時候會附上答案,今天先更新到這,要收拾行李回北京了,祝大家:成功轉行,工資翻倍!
在知乎
贊是最好的鼓勵
謝謝!
最近正好看到一篇文章《從國家產業升級到職業選擇--從一篇Science神文談起》。引用其中一段如下:
職業之樹之間的聯繫。你轉工作, 就如同從一棵樹跨到另一棵樹 。而衡量兩個職業的相似度,是看兩個職業所要求的能力要素的相似程度。 那個圓圈的大小當然是每個職業所能提供的收入了。 猴子在森林裡跳躍的過程就是你的職業生涯。 外層的工作多為一些簡單培訓後可做的初級工種而內部則為需要多年能力養成的職業, 從森林的外側跳入森林的內側往往有一層壁壘,而跨越他就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森林的內層之所以樹木密集,就是因為他們所共用的一些關鍵能力要素,具有以一敵百,高屋建瓴的特點。 如計算機語言和演算法這種技能, 可以發展成為各個產業的軟體工程師。而對某個特定工程軟體的掌握就不行。如概率統計和數學建模,就是很多以數學分析為基礎的專業share的關鍵技能,通它的猴子就可以從一棵樹跳過另一棵樹,而且往往是果實豐美的樹。這些關鍵技能拉近了很多職業的距離,使得森林的樹木繁密,成果豐碩,而進入森林中心的猴子也可以有較多選擇。
以我為例,35歲轉行。到互聯網公司做數據分析和挖掘。轉行之前是在一所高校教統計學。這兩棵樹之間很相近,我之前訓練的能力正好可以覆蓋到。
所以轉行與否只是表面上的問題,真正的問題是基本能力是否覆蓋到的問題。恕我直言,你應該做的是找一個好公司,而不是一個好行業。行業前景這麼大的概念跟你沒有一毛錢的關係。這不是我說的,馬雲在贏在中國點評時講得,大概這個意思。就是說年輕人,不要動不動聊什麼產業,什麼前景,什麼形勢,成天關注哪家公司被併購,哪家上市,哪家出了新產品,國家又有什麼鼓勵政策,國外又有了多牛逼的新技術,那都跟你沒有關係,那是人家CEO幹得活。很多人喜歡從一個行業的前景來推導一個公司的前景,再推導個人的前景,企圖把個人的前景建立在行業前景上,到最後成天只會扯淡,身無一技之長,驢糞蛋蛋表面光。講起行業八卦來頭頭是道,碰到實際問題一籌莫展。再說行業前景也是你能判斷的?你都能判斷,還要人家專業機構出報告幹什麼?你所謂的判斷無非是一種模糊的感覺,這個好,那個不行,無非是人云亦云,你有統計數據嗎,你有做過細分量化嗎?什麼LED,什麼物聯網,幾年間吹得多響,你能確定這不是炒作,真實的增長率報告你看過嗎,各種公司的真實盈利你了解嗎?還有什麼智能硬體,行業是熱,這幾年成長率多少,死亡率多少有數據嗎?還朝陽產業,我要笑死了,產業有朝陽和夕陽之分,公司只有賺錢和不賺錢之分,個人只有水平高低之分。世上沒有好行業,只有好公司。行業再熱,你能拿的也只是合同工資而已,工資高也不是拜行業所賜,而是公司所賜。工資上漲看的也是你的工作表現,不是你對行業大勢的了解,你去跟老闆分析分析產業行情,老闆會說你個傻逼,寫你的代碼就行了。聊IC行業的人也是這樣,動不動有人問行業前景如何,還能發展多久,成天操英特爾的心,操摩爾定律走到頭的心,真是皇上不急太監急。最後一句話,你這就是搬磚的命,老闆的心。虧你還工作了幾年,真是白混了。
你想窮三年,還是窮一輩子?
如果你真的不喜歡現在的工作,在這裡你看不到未來,或者說看到的是你不想要的未來,但是這份工作能夠讓你有一份不錯的收入,到底該選擇轉行還是繼續堅持?
做著這份工作,直到從討厭到被迫接受,嘴裡不停抱怨著這份工作,想著要跳出去,卻又不得不堅持?
還是在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權衡之後,想好自己今後要走的路,選擇轉行?
我選擇了後者。即使轉行後拼得頭破血流,起碼是對得起自己的選擇。在兩條道路面前,猶豫也許才是最大的敵人。
現在的網路上有很多關於轉行、關於跳槽的一些謠言,其實很多都是出自一些做自媒體的人士之手,而轉行窮三年本來就是一個很片面的觀點。
很多都是自媒體為了吸引眼球,寫的一些軟文而已。舉幾個轉行不成功的例子,告訴你轉行窮三年,你甚至還覺得他們說得蠻有道理的。
實際上呢?
狗屁!
我所認識的好幾個人,轉行過後,生活滋潤,收入翻了好幾番。他們會在互聯網上大肆傳播轉行窮三年這類的文章嗎?查看這位小哥的轉行之路從月薪2000到年薪20萬,月薪翻10倍,2年時間我都做些了什麼?
不會!
傳播轉行這類文章的,要麼是自己還在猶豫轉行的,要麼就是自己都沒有轉過行的人用來勸別人的話。我是高度反對這類毒雞湯的,把一些本來不適合做那份工作的人限制在了自己的世界裡。
我的前東家是一家世界500強,準確來說應該算是50強,待遇也還算將就,在我所在的城市算是比較高的了。但是很不幸的是,行業的趨勢下行加上自己實在不大喜歡那樣的工作——土木工程師(完全沒有生活,遠離城市,高危),於是我選擇了轉行。
在我看來,清晰的轉行規劃加上自己的努力,轉行並不會窮三年,而是會越來越好。找到職業迷茫背後的原因
基於對自己職業發展的考慮,我在轉行之初給自己設定了很多選擇:
1、人力資源——行政管理崗位,工作內容比較穩定,崗位內容對於自己創業幫助不大,深思熟慮後選擇放棄。
2、IT技術——目前很火的一個轉行方向,偏重技術。自己的性格來說,我並不特別喜歡去面對代碼等等一些重複的工作,依舊選擇放棄。
3、傳統製造業的基層管理人員——可能工作內容有所不同,但是基本性質和土木的工作沒有本質的區別,轉行的意義不大,選擇放棄。
4、人工智慧方向——薪資很高,門檻也很高。自己一個零經驗的小白,轉行過去是很難的。
5、互聯網——市場運營方向,門檻相對不高,薪資待遇也還不錯,最關鍵的是,懂營銷、懂互聯網思維對於自己今後創業會有很大的幫助。
於是,可以預見的,我選擇了互聯網市場運營方向作為切入。困難是有,但並沒有窮三年這麼可怕的事情,反而據我了解,同專業的一年多前轉行做新媒體運營,現在月收入早已經突破了2W+。
選擇好了方向,我就開始尋找轉行的路徑,作為一枚小白,不可能裸辭去現找一份工作,這是極其不明智的。而且我知道,就算自己再有誠意,公司就是公司,不是慈善機構,沒有人會為自己的無知買單。所以我要做的第一步就是:
找到一個能夠讓我快速並且系統學習互聯網知識的平台或者培訓機構。
為什麼要找培訓機構不自己自學:
現階段本來就很迷茫,自學一是效率低,浪費時間,我對於時間的看重實際上是遠遠超過金錢的。我如果花了一個月工資報名培訓班,能夠比自己自學省下來2個月時間,同時學得更好,為什麼不選擇培訓班?
二是自己自學沒有氛圍、看不到反饋,很容易放棄。這樣的話,還不如報個培訓班,有老師監督自己、同時又有學習的氛圍,選對了培訓班,自己會進步很快。
基於這種情況,我開始在網路上搜集資料。知道了互聯網市場運營的學習平台有暖石網、三節課、插座學院等等,經過詳細的諮詢和了解,我決定在這三家裡面選擇一家。最後我選擇了暖石網,為避免打廣告的嫌疑,關於三家的具體特點,我做個簡要介紹吧。
暖石網——零基礎系統學習互聯網市場運營
暖石網的創始人是多貝網的市場總監,主要是幫助零基礎的人入職互聯網市場運營。試聽了一部分課程,發現確實講得很有道理,幾乎全是乾貨,沒有什麼亂七八糟的內容。最後選擇報名呢還是因為暖石的課程實戰性比較強,除了理論之外配備了很多實操練習,必須要經過文案、數據分析、公眾號運營、微博運營等等一系列實操作業及格才能畢業,整體下來的話會給小白打上比較好的基礎。如果你對營銷、運營還不是太懂,建議可以去看看。
三節課-互聯網人的在線大學
三節課主打互聯網人的在線大學,致力於幫助初級運營成為獨當一面的高級運營。課程也主要致力於提升互聯網人的運營能力,提升實力。課程創始人團隊背景也是知名互聯網公司的總監級人物,比較適合已經入行運營一年左右,期待提升自己的能力的初級運營。
插座學院
插座學院的課程相對碎片化一些,而且主要方向是新媒體運營的——微信運營方向,基本上是每個導師獨立成課。比較適合於在微信公眾號運營方向想要提升自己的新媒體人,如果你立志要做微信運營,那麼插座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找好學習的平台之後,接下來的事情就變得順風順水。
聽課——完成作業——繼續聽課——完成作業——做自己的實戰項目——學完入職前的所有課程。這一部分當然也有很多困難,包括各種實操作業的不及格、沒有時間學習、辭職後的焦慮和不安,不過都已經是過去式了。起碼我現在已進入一家互聯網公司,開始從事市場工作了,在新的工作崗位上也越來越得心應手了,月薪儘管沒有很大幅度的提升,但是自己個人對未來的規劃越來越清晰。
自己也從以前的國企螺絲釘,任何事情都很難去思考背後的後果和邏輯,也沒有去考慮決策層的思維。轉行過後,因為是在創業公司,做市場運營工作基本上都是一個人當幾個人使,這個時候如果再不去思考工作背後的邏輯,利用數據思維去做有反饋的事情,就很容易陷入所謂的執行力很強,但是卻一直在低水平努力的境地。自己必須要學會對自己的kpi負責,同時開始學會去把關、去做決策,開始學會做有反饋的事情,而不是去腦補一件事情。
總的來說,對我個人而言,好處大於坏處,儘管確實在辭職學習運營的兩個月時間裡,自己也曾不止一次有過焦慮、迷茫的心情。
轉行窮三年只不過是個偽命題而已,當你對自己有十分清晰的規劃時,做哪一行都不會太差。
當你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的時候,轉行也許不止窮三年了。
所以,仍然不建議每個人遇到工作上的不順心都選擇轉行,盲目的裸辭和轉行真的會害了自己,窮三年都算是輕的。
所以,在考慮轉行之前,最好先想清楚自己未來十年的職業規劃是什麼,為什麼一定要選擇轉行?轉行能夠帶給自己的利弊怎麼權衡。
對於我來說,是這樣子考慮的: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做一件目前薪資水平不錯的工作
未來十年的生活狀態&>目前的生活狀態
未來的機會和發展&>眼前的收入
做一份有挑戰性的工作&>做一份穩定的工作
窮不窮三年,關鍵還是在於自己怎麼看待轉行這件事情。如果你比較看重眼前的窮,你也不要猶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你完全可以選擇更穩定的生活。
如果你更在意未來的生活狀態,那麼,請考慮清楚再轉行,人生的試錯成本很高,不要輕易就選擇去「闖一闖」。
點贊破百,今晚更新,關於如何判斷行業和崗位
關於如何判斷行業和崗位,我是基於這樣幾個點來考慮的:
一、選擇什麼樣的行業能夠讓自己成長最快?
毫無疑問,因為消費而產生的催生行業,如服務類行業、在線教育、跨境電商、互聯網+傳統行業是最具潛力的行業,因為它是因大眾的需求而生,而不是國家建設需求、傳統行業,增長已經到了一定的瓶頸,獨角獸壟斷行業。互聯網+傳統行業這裡還有很多空白,比如說互聯網正在改變人們的出行(滴滴、神州租車、共享汽車、共享單車、攜程)、改變人們的飲食(美團、生鮮電商等等)、、、、、、
但是在人們的生活中,還是有諸多不方便的地方,比如房屋中介、比如醫療、比如裝修,互聯網和傳統行業的結合正在實現彎道超車。所以,這個行業是非常有發展潛力的,並不說所謂的夕陽行業。
人們接觸世界的方式正在改變,Ai也在逐漸改變傳統行業。我們可以看到,目前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很多都是互聯網科技公司,國有企業的頹勢漸漸顯露出來。
二、什麼樣的崗位值得選擇?
關於崗位選擇,既然我認定了要進入互聯網行業,那麼互聯網的幾大職業版塊就必須要了解。產品、技術、運營、市場——互聯網行業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最開始,互聯網是技術驅動的時代,誰掌握了技術,誰就是老大;後來,成了產品驅動的時代,誰的產品好,即使不要很好的營銷,也能打響市場;現在,已經成為了運營驅動的時代,用戶體驗成為了互聯網從業者最關心的話題,甚至細節到每一個按鈕、每一句文案的設置。
而近年來,無數創業公司依靠運營實現爆髮式的增長、甚至成功上市的不在少數,優秀的運營者已經成為了企業最渴求的人才。
所以,我選擇了這一條路。走上去很難,但我想,我一定會義無反顧。不是因為窮三年,而是在這裡,能夠多實現一些自己的價值,同時,給自己一個拼一次的機會。
如果你還認同,那麼,給個贊吧。
真實案例,轉行確實窮三年。但是不轉行,不甘心。
上了大學,不愛上專業課。
換了專業,又不喜歡新專業。
畢業之前,不知道以後想干點啥。
畢業就失業。
家裡介紹工作,不想去。
想在家鄉工作,沒有合適的工作。
考公務員可以留在家鄉,自己不喜歡。
找工作 不知道找什麼工作。
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工作 該找什麼工作。
找工作好久,找不到合適的。
找到了,不喜歡,不合適,不甘心。
不甘心,繼續找。
繼續找,找不到滿意的。
不知道到底喜歡干點啥,我才20幾歲,為什麼活的如此迷茫?
為什麼?
……
總覺得現在在十字路口,可是卻看不清前面的路。怎麼辦?
該清醒清醒了。
人生短暫,不要在無用的糾結上,耽誤太多的時間。
我也有上面的迷茫,我第一次轉行,是大學剛畢業的,那個時候,我想在北京工作,就找個能在北京工作的培訓,然後轉行了。如果不轉行,就要去化工廠類的工作,我不喜歡在化工廠類的公司工作,最重要的是,不能在北京工作,所以就是第一次轉行。
這次轉行,工資略比同學的平均水平高,不算是窮吧。
總結:第一次轉行,就業,為了生活,為了工作。
預告:第二次轉行,擇業,為了夢想,為了愛好,為了個人的更好發展。
我個人比較喜歡營銷,想找這方面的工作,然後就去找工作了。由於對崗位職責不是很清楚,結果說了很多營銷的知識,最後那個市場經理也沒有要我,表示可惜。
後來有個朋友說做新媒體運營,就可以切入市場營銷崗位,我表示懷疑,然後在知乎找了新媒體運營的職業規劃,和所學的知識,我感覺比較靠譜,可以從新媒體運營切入到市場營銷的崗位。
我想如果未來就做這個新媒體運營了,一種方法是先找工作,再參加培訓,另外一種是先參加培訓。後來決定,先參加培訓靠譜,因為這次轉行相對比較晚了,時間就是生命,所以想參加培訓快速提升了,所以找個靠譜的培訓,市場有很多培訓,最後找到一個轉行成功案例多的培訓,其他的培訓以後有機會繼續學習。
我現在已經轉行了,並且已經確定2年內,都不會超過之前繼續乾的工資了,但是我不後悔,我不想留下遺憾。
人的一生很短暫,我不想把時間浪費在,太多的猶豫和糾結上。我想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比如說自我認知升級,快速迭代。
轉行真的窮三年嗎?其實是個相對的概念。
如果你之前工資特別高,假如說年薪40w(誇張的說),那麼轉行之後很可能窮三年。
如果你之前工資特別低,假如說月薪2k(誇張的說),那麼轉行之後很可能富三年。
當然轉行後,還與你自己的努力和機遇有關係,有些人就飛黃騰達了,有些人就自甘墮落了,什麼情況都會出現。
我還遇見很多朋友,他們的工作,自己感覺很不合適,或者有硬性要求,必須轉行,難道就因為有窮三年的風險就不轉了嗎,他們只有一條路,轉行。在知乎里搜索轉行,發現轉行人群很真不少呢。
轉行還要考慮到自身條件,如果拖家帶口的,有貸款的,有經濟壓力的,轉行要慎重,因為你萬一沒做好準備,轉行失敗,或轉行窮了幾年,經濟承受不了,容易導致生活上的悲劇。
所以說未雨綢繆,做好準備和思想工作,再轉行。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我知道我現在還不算晚,所以正在不斷努力前進中。
如果你想轉行,30歲以下,隨便換。30歲以上,請慎重。
不要在糾結,猶豫了,因為你在這個上的時間浪費,那些行動力強的人,已經做出了一些小成績。
加油,老鐵,使勁干,窮三年不可怕,可怕的是窮一輩子。
我只希望你可以早日找到正確的方向,適合自己的道路,朝著這條路努力,前進,選擇後,少糾結,少迷茫,好好做事,在此領域,有所建樹。
好文章,看100遍也會忘記,關鍵要知行合一,
需要行動,
需要行動,
需要行動,
如果你覺得上文對你有幫助,就馬上點個贊吧,謝謝~(≧▽≦)/~
補充回答:這兩天對這個問題我又思考了一番,結合最近對自己職業規劃的考慮,補充一下回答:
目前我正在轉行中,從理財銷售轉互聯網運營,我問自己擔不擔心轉行之後會窮三年~
於是,我發現這個問題可以換個問法:我是不是擔心轉行之後的收入,無法滿足我現有的生活支出~
於是,我算了一下,目前我一個月的支出情況,然後,到招聘網上查了一下相關職位的薪資情況:
看過之後,短期內,我的收支會不平衡的……
但是,往下看:
再看:
你可以看到,雖然短期內,新的行業與職位無法使我收支平衡,甚至富餘,但是,如果我做好未來3年的職業規劃,我是有很多機會可以達到我之前的收入水平,甚至超過我之前的收入~
所以,你看,「轉行三年會不會窮」,背後其實是對未來3年自己轉行後的職業規劃的迷茫:這個行業之後的發展怎麼樣?我這個職位的發展會怎麼樣?3年後我能不能有現在的收入、甚至更多?我個人能力是否和新職位匹配?如果不匹配,我有沒有信心在短時間內學習大量新的知識?我的抗壓性怎麼樣?等等……
所以,從你打算轉行的那一刻開始,你專註的點就不應該放在轉行之後的收入如何,會不會窮之類的,你關注的點應該是在--
這個職位會不會讓你變得越來越值錢,有兩點考慮:
·這個職位的天花板在哪裡?
拿我舉例子:我轉行到互聯網運營,有幾個考慮:
一個是運營這個職位可以把產品、用戶、市場、策劃、數據都連接起來,等於,你一個職位,其實涵蓋了互聯網行業的大部分職位,那麼,你的能力可以通過這一個職位,得到快速的提升;
其次,運營是個不斷變化的職業,因為你的用戶在變,需求在變,那麼,這個工作就不會很枯燥,時不時研究一下新的變化,多有意思;
再者,我認為運營和銷售差不多,都是要和人打交道,都要有效轉化,本質都是要為企業帶來實際的收益增長,那麼,我之前的銷售經驗,就可以很好的利用起來,這也可以減少我轉行的阻力~
再看另一個你應該關注的點:
·你能否發揮個人主動性?
也就是說,你是否會主動學習,大量的學習,並主動思考,不斷提升自己的觀念、技能、做事方法~
還拿互聯網運營行業舉例,這個行業是個快速發展的行業,前景也不錯,那為什麼有的人幹了兩三年之後,月收入可以超過1w、2w,有的人還停留在入職初期的收入呢?這個時候是不是該反思一下自己,很久沒學習了?不思考了?停止自我成長了?職業技能一般?專業素質不高?有的時候,不是沒有機會,而是機會來了,你也抓不住啊~
再拿我舉例子,我知道我現在欠缺的能力在哪,那就通過學習去彌補,學習之後,再去實踐,一次不行,就來兩次,兩次不行就來三次,反反覆復的去實踐,把學到的東西通過實踐變得熟練起來!
這樣,你看,其實轉行,是個自我修鍊提升的過程,你要對自己負責,那就給自己做一個清晰的職業規劃,實際做,而不僅僅是想,糾結,把自己不清楚、迷茫的地方,寫下來,動手去查,張口去問,問想去的行業裡面的人,像分行啊,前輩啊,這些app裡面彙集了各種行業的資深人士,你想了解什麼行業消息,找他們聊聊就知道啦(不過要付費的……)然後,把你得到的信息進行匯總,和自己現有的優勢進行分析比較,這樣一來,你就可以比較清晰的知道,自己是否具備轉行的條件~
如果可以,那就做個轉行的規劃,哪些能力欠缺就去學哪些;
如果想想還是算了,那就在原有的職位上好好乾,學習提升自己,爭取在原有的職位有突破,或者為下一次機會的到來,積累能量!
這麼分析來分析去,我覺得我有了想要去面試的公司了,就是 :
做年薪25萬的網路營銷人才 - 踏浪100
我對我之後入職的公司,有幾個考察標準(之前自己突發奇想的……):
有一天晚上,自己琢磨琢磨寫下的……最近也在找工作啊,比著比著,我就發現,這不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么?我已經跟著踏浪100學了一個多月了,期間也對比了其它教互聯網營銷課程的網站,比較之後,更是覺得,踏浪教給我的這一套系統的做事方法是清晰明了的!
現在再一看,竟然連我無意寫下的標準都符合啊……那還等什麼,我就去試吧!
最後,送給大家一段話:是古典老師說的,
其實,這世界上並沒有離職一說,只有從一個偉大的組織,到另一個偉大的組織,組織可以像拼圖一樣,把同樣擁有偉大夢想的人拼湊到一起!
希望看過的帥哥美女們,可以給我點個贊啦 ~
願我們都順利轉行!加油!
----------------------------------------分割線-------------------------------------------------
(以下內容字數有點多,沒有圖,但都是親身經歷的乾貨,希望可以給你一點點幫助!)
「轉行會不會窮三年「我不知道,但,如果你開始這麼想了,那麼你轉行是真的會窮三年的,也許還不止窮三年呢……
聽說過「自證預言」這個心理效應么,以下來自百度百科(預知詳細的解釋,請自行查找,這也是鍛煉自學能力的一個過程):
「自證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意指人會不自覺的按已知的預言來行事,最終令預言發生。
例如若你自認不是讀書的材料,那即使有時間也不會用來溫習,因為你認為讀了也不會懂,結果考試一塌糊塗,然後你對自己說:「果然我不是一個讀書的材料!」
根據」自證預言」原理,如果你在糾結懷疑轉行是不是會窮三年,那麼基本上,你就會帶著這個想法來行動了,結果,可能就真的會變成現實……
正題來了!
我現在正在為轉行做準備,我為什麼要轉行呢?說起來,轉行這個決定我做的也確實有些衝動了(但是我不後悔!握拳!)
大學我是在上海讀的,大四上半學期的時候,我出去做兼職,是在一家外國人開的西餐廳打工,這個西餐廳的整個氛圍特別的活躍,來這兒吃飯的老外也好,咱們自己人也好,都像是來朋友家吃飯一樣~為了營造出這種「像來朋友家吃飯一樣的」友好活躍的氛圍,老闆就要求我們每個人要熱情主動地和客人聊天(就是俗稱的自來熟……)我呢,是看中了這裡老外比較多,可以聊天,就可以鍛煉口語啊,而且,時薪也是挺高的啊(主要原因)……於是,我開始兼職了……
於是,在這裡,我就認識了我前公司的直屬領導……
那天領導和他的朋友一起過來吃飯,正好是我負責的區域,我就很熱情的上去打招呼,點餐,推薦,聊天,簡直就是那種見著老朋友的親切感啊!然後,我前領導被我的熱情驚住,大呼,這就是我要找的人啊(後來,我才反應過來,做銷售可不是要熱情、親切、臉皮厚嘛……)之後,加了微信,各種遊說,來他們公司多麼多麼好,公司前景多麼多麼好,待遇多麼多麼好,個人發展多麼多麼好……我當初也真是一點想法都沒有,也不知道提前到網上了解一下情況,傻乎乎的,就被我前領導的各種無限美好的願景給砸暈了,熱血直衝腦門,一拍大腿就去了前公司實習去了……
我前公司是一家第三方金融公司,主要為高凈值客戶提供專業的資產配置(這話術都是一套一套的……),現在是美股上市公司了,發展前景也確實不錯,名氣在行業也挺大,口碑也不錯的,不過,這些也都是上市之後,名氣、口碑更大起來了,之前大部分客戶還是持懷疑的態度,不信任、說你是騙子的大有人在!
話說回來,我就是在公司剛成立三年多的時候去的,那時候我還是迷迷糊糊的,前領導說你來當理財師,我一聽,高大上的職業啊,可真入職了之後呢,就是銷售理財產品的,說白了就是金融銷售。公司剛剛發展需要大量的業績、客戶,業績怎麼來?賣理財產品,客戶怎麼來?我們這些銷售人員去拓展,打陌call,發傳單,辦活動等等吧,反正不管你什麼方式,能拉到客戶買理財產品就是好的~這也是我後來慢慢反應過來的,說是理財師,可前期你沒有業績支撐,沒有客戶積累,你談什麼規劃,資產配置,你需要業績養活自己,公司也需要業績發展,你想要成為真正專業的理財師,可以啊,你先做個1個億的業績,然後你愛幹嘛就幹嘛(銷售也是這一點挺好,業績優秀的人,基本上工作時間很自由,領導也不怎麼管你,自己可以安排的時間很多,只要你完成業績指標就行……)
再說回來,我本科學的是傳播學,和金融真是八杆子打不著的,這下子可好,我不但進了這個行業,現在還要和別人講理財產品怎樣怎樣,讓別人買,我們公司定位是走高端路線的,服務高凈值客戶,就是一個產品起投資金100萬,這對於一個連10萬都沒啥概念的我來說,簡直是不可能的!
但是,我這個人有兩個特點,一個是很樂觀,簡直有些盲目樂觀……其次,就是挺愛學習,雖然學習的成績只算是中等吧……但是,就是挺愛學的……沒辦法了,既然來都來了,那就從頭學起吧,實習那陣子,我感覺自己就像是從新回到了高三一樣,上班學,下班回到學校接著學,理財怎麼回事?固定收益怎麼回事?二級市場怎麼回事?權益類產品又怎麼回事?基本上,有關理財的全部都摸了一遍,這期間還得每天打陌call,陌拜,發傳單,你得找客戶,積累客戶啊……
就這樣磕磕絆絆的6個月吧,我成交了三筆單子,一共是450萬的業績,成績不好不壞,勉強及格,可我真是很激動啊,人生第一次接觸這麼多錢啊(雖然不是我的……),感覺自己努力了那麼久,也算是一個小小的回報吧,然後,很自然,畢業之後,就留在了公司,繼續做銷售。
這麼看的話,這次算是我第一次轉行,從傳播學到金融理財,我沒有窮三年……
金融銷售是按照底薪加提成的方式發工資的,前幾年這個行業剛剛起步,競爭還不是那麼激烈,所以我們的提成也很高,有時候賣一個產品能有2%的提成(我們公司還算正規,有的誇張的公司提成能有4%多……)(現在我問了我之前的同事,提成沒那麼高了)一個產品100萬,2%的提成,這對於一個剛畢業的學生來說,實在是太高的收入了!沒想別的,就掙錢吧!於是,整日就是打陌call,見客戶,學產品,不斷的積累新客戶……
這樣每日重複做了大概2年半左右吧,自己確實攢了點家底兒,也有了固定的客戶群,業務也熟練了,慢慢多出的時間,可以思考思考自己的人生了……(有時候,人真不能多想,一多想就容易出事……)
我這一想,就慢慢品出了和題主一樣的想法:
我對金融理財這個行業沒什麼熱情,說到底,當初來公司也是被美好幻景刺激的一拍腦門就來了……然後,賣的產品到底怎麼樣,我無法判斷,就是相信公司就好(我前領導一直給我們灌輸的觀念就是公司這麼大,實力這麼強,還能跑路不成!你就放心的賣產品,到時候客戶賺錢了,自然就相信了……)我要是剛入職的小白也就糊弄過去了,可畢竟我也做了兩年多的時間,見過的、聽過的也不少,我的客戶們是很信任我,所以,我推薦給他們的任何產品,首先我都要自己盡量弄清楚,不清楚的就各種找人問,直到我清楚的了解,這個產品的潛在的風險點之後,我才會把我弄清楚之後的內容告訴我的客戶,讓他們自己做判斷,能接受這個風險就投,覺得不行,我再幫他看其它的。
可公司有時候需要合作和發展,會給每個團隊下硬性指標,團隊領導再給每個人下指標,一定要完成指定產品多少多少萬。每當這個時候,我的做事流程就會和目標產生衝突(不是說指定產品質量不好,會坑客戶,我前公司還是很靠譜的一家公司的)我不願意為了完成指標而讓客戶去買指定的產品,本身客戶做理財,客戶就是主動方,我要做的是推薦靠譜的、符合客戶特點的產品,讓客戶自己決定!這樣強制我去為了賣產品而賣產品,我是拒絕的……可,每當這個時候,前領導又會說,客戶自己怎麼會做選擇呢,都是我們引導他做選擇啊,要不然要你幹嘛呢……
於是,我發現,其實我和前領導在觀念上有很大的不同,他是只以業績說話,而且最好都按照他的方式來做事,我當然知道銷售最看重的是業績,可客戶不買賬,你的業績從哪裡來呢,再說,我們目標客戶可都是一出手就是100萬的人啊,哪個沒自己的判斷?你也不能「逼」客戶幫你完成業績,「逼」得了一次,那第二次、第三次呢?(當然不是真的「逼」……)
和領導意見不一樣了,怎麼辦?
一個是你自己成為領導,一個是你要溝通,是否可以達成共識,只要是為公司好,不觸及到雙方利益的前提下,多數領導會認真考慮的~可一旦溝通無果呢?那麼,要麼你自己成為領導,要麼你就默默忍受唄~而我呢,默默忍受了一段時間之後,覺得整日壓抑的辦公環境實在是無法忍受,加上業績壓力著實有點大,雙重壓力下,我就不理智的離職了……
其實,現在想想,有很多方式可以處理當時的情況,可那時候自己精神壓力很大,沒精力想那麼多,只覺得受不了就離職吧……也是乾脆的……
既然離職了,我就給自己放了個假,回老家玩去了……(心也是real大)期間也考慮了,接下來怎麼辦?繼續做金融,還是再轉行?繼續在上海?還是到別的城市?不管怎麼選擇,這次不能像之前一樣,我得好好做職業規劃!
寫到這裡,可以總結一下了:
1.如果你無法確定未來是否是你所想的那樣,那就從現在開始,自己去創造並實現那個未來!相信「自證預演」的力量!
2.不要停止學習的腳步:之所以對轉行有這麼多的擔心與懷疑,無非就是不想從頭開始學習一個新的知識體系罷了~懶驢上磨不愛動哪能行!
3.做好積極的心理建設,多鼓勵自己:轉行是辛苦的,因為你要從頭學起,從陌生到熟悉,從不自信到自信,從0資源到有積累,這個過程需要你有強大的內心!我不說什麼你得堅強啊之類的,你只要能學著樂觀一些就好,比如:面試了好幾家公司,都沒成怎麼辦,這時候你就要以樂觀的心態鼓勵自己,怕什麼,後面還有好幾百家等著我呢!怕啥!
4.既然要轉行,就別糾結那麼多了,就開始做吧!實踐出真知,你自己在那補腦糾結,是沒用的~
不知不覺就寫了這麼多,我好啰嗦啊……
對了,我現在又在做轉行的準備啦,準備做互聯網營銷了,然後來到了北京,這次我不但轉行了,還轉城市了!真能折騰啊……我不知道我在新的行業會做得怎麼樣,但是,我相信,我會做得不錯的!因為我在學習科學系統的互聯網營銷思維,我相信,科學的做事方法是做好工作的大前提!也會給我的轉行之路開個好頭的!另外,我也相信「自證預言」的力量……(迷之微笑)
再有(你好啰嗦……)如果你也想轉行到互聯網運營,卻沒有什麼思路的話,可以來這裡看看
一節課了解職業規劃的原則 - 踏浪100 至少,可以幫助你理清思路!
等我轉行成功之後,我再寫個帖子,把我的經歷再告訴你!
這回真的回答完了!
看到這個問題,我不禁疑惑起來:馬雲作為一個極其成功的轉行者,竟然會說這種話?
——————以下摘自 馬雲_百度百科
1994年底,馬雲首次聽說互聯網;1995年初,他偶然去美國,首次接觸到互聯網。對電腦一竅不通的馬雲,在朋友的幫助和介紹下開始認識互聯網。
1995年4月,馬雲和妻子再加上一個朋友,湊了兩萬塊錢,專門給企業做主頁的杭州海博網路公司就這樣開張了,網站取名「中國黃頁」,成為中國最早的互聯網公司之一。其後不到三年時間,他們利用該網站賺到了500萬元。
(不僅轉行,還順手創了業。然而,這是窮3年嗎?這可是用3年時間成為巨富啊!)
——————
於是我百度了一下:
跳槽窮半年,改行窮三年 搜到了15900個結果,時間從2013年12月月底到2014年8月不等
跳槽窮半年,改行窮三年 馬雲 搜到了3,690個結果,最早的內容是跳槽窮半年,改行窮三年。(團隊力量馬雲名言(2013年12月21日,來自百度貼吧)
咦?有近80%的結果沒有提到馬雲,是不是有點奇怪呢?
轉念一想,馬雲說的話,一定會有新聞報道吧!於是我改用新聞搜索
百度新聞搜索_跳槽窮半年,改行窮三年 僅有12條新聞
百度新聞搜索_跳槽窮半年,改行窮三年 馬雲 僅有1條新聞,還是2014年8月7日發布的
好像事實已經很清楚了。
但是我還得找源頭是吧?俺的搜索水平較差,找了好久,終於找到這篇文章
信託周刊_第128期 發表於2013年12月17日,文章在第69頁,上面寫著
(作者不詳,歡迎認領)
哎,馬雲!你竟然去認領雞湯文了!你實在是太LOW了!我對你很失望!
————————
純吐槽怕是要被摺疊,所以我還是回答一下問題吧:跳槽窮半年,轉行窮三年
我不認同。
雖然我還沒有正式參加工作,但還是聽過一些故事的。
就說一事。
一個多月前,我參加了高中的校友會,一個年近40的知名校友作為溫拿做了演講。
他的經歷大約是這樣的:大學畢業後,直接找到了不錯的工作,由於他喜歡新鮮的東西,所以平均2-3年換一份工作,去過的單位涵蓋了銀行、諮詢、IT、化工、電氣、石油,由於去過的行業實在太多,所以我竟然忘記了他現在是什麼職業了。他告訴我們,他每換一份工作,工資就漲20%左右。反正是越做越大了。(他雖然沒有挑明現在的工資,但我根據他字裡行間的意思,現在年薪應該接近200w了)
當你有了一定的數理基礎後,絕大多數崗位(注意是「崗位」而不是「行業」),哪怕是和你之前的工作關係不大,只要你努力投入工作,那麼大約只需要3個月的時間,就能掌握這個崗位的所有事情。接下來的時間,你只是對工作更加熟練了而已,提升已經很小了。大約3年左右,你就發現沒什麼提升空間了,於是就該對現在的工作感到厭倦了。
我認為,不可否認,他是一個很有天賦的人。他的經驗,對別人不一定合適。
但是,他至少已經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跳槽窮半年,轉行窮三年」 的說法是偏頗的。對不同的人,不同的環境,需要區別對待。優秀的人可能兩三個月就適應了,而水土不服的人也許一輩子都富不起來。
回答僅代表個人觀點。轉行須謹慎。選擇一個行業最好先提前了解好。
作為離開建築行業,現在在美國矽谷上市公司做UX設計的轉行者。我覺得我也可以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決定退出建築行業,轉專業 - 轉向,未來 - 知乎專欄
轉行後
薪水幾乎是原來三倍
從來不加班,享受生活,健身旅行
眼界開闊,認識很多牛人,跟做人工智慧的朋友打保齡,跟VR創業的朋友吃飯,感覺自己的未來可能性大大的
答案
跳槽窮半年:不是。跳槽必須得漲薪水啊,要不我去幹啥?為情懷嗎?
轉行窮三年:是。我又上了一個研究生,為了少向爸媽要生活費,很是節儉,接私活養活自己。
不轉行呢:窮一輩子。
建議:樓主轉行吧。既然有自己喜歡的朝陽產業,且有條件出國。很多人沒有你的條件和水平呢。你將會有新的平台和眼界的!UX前景,轉專業方式,作品集 - 轉向,未來 - 知乎專欄 在這個文章里我也是推薦大家有條件就出國的。不要被年齡所束縛。我當時上學的時候,跟我合作的同學在國內就是大爺,人家可是68歲了啊!當你遇到新的平台機遇,那麼你發現過去的很多束縛都不復存在。
背景介紹:
2007年我懵懂無知,在屋裡睡覺,過了一會,爸爸媽媽說選好了你學建築吧。認識的天大的老師說學建築很辛苦啊!我說沒事,我不怕苦不怕累!(所以說,之後流的淚,都是之前腦子進過的水啊!)
2007年建築是熱門專業,那時候從業的人賺的盆滿缽滿。沒想到我一進去就被套牢了。2014年決定割肉。爸媽十分反對。我在國內建築界top4畢業,密歇根大學碩士(2011年建築專業排行第一),家裡也做這方面;可以說很是不錯的水平背景了。可是我還是堅決轉行了。原因是加班,累,沒生活,錢少。然而最重要的就是對所在行業前景不太好。「行業不好,什麼都是白搭。一種無力感,就是大家都在水裡游泳,只是你這邊水速是負值,於是任你多努力前行,絕對值還是在後退的。大環境不好,無限拉低你的可能性。」
轉行後我覺得最大的感受是那種跟上時代機遇的感受吧。我最惋惜的就是,我沒有早點轉行,因為如果早點轉行,很多機遇我都能趕上。但是種一棵樹最好的時機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我最慶幸的就是,我現在已經走在了一條開的見希望的道路上。眼界開了很多,了解到了很多新興的事物科技的極限。認識的牛人多了,跟做人工智慧的MIT小夥伴打保齡球,跟做VR的小夥伴討論創業(已經拿了1000萬美元投資回國了);總覺得自己有很多收穫。有時間有錢去旅行。去幫助一些小夥伴一起轉行。雖然對自己總是諸多不滿意,但總覺得,一切會更好的。其實也不一定,還得看具體行業。比如說你轉行作音樂,就要窮一輩子。
反對下二樓的說法。人生有時候就是一招走錯滿盤皆輸。例子太多,不勝枚舉。
1.某近30女本科畢業進央企工作三年年輪20w不滿足,辭職讀碩讀博結果趕上學歷貶值經濟減速的這幾年。畢業收入居然比當年還少。
2.某中年女,07年股票高位入了中石油,其妹妹在上海買房付了首付。如今雲泥之別。
3.老媽,當年企業幹部選調到政府職能部門,嫌政府上班無聊不去。結果中年國企改革下崗,又經歷二次創業,中間辛苦,反正我還是蠻崇拜的。而當時去政府部門的同事們,如今基本成為各個部門領導,厲害的已是地市書記。
4.爹,38歲時成為本地大型企業中層幹部,那年外資和國企合資建了新的一家公司邀請其出任副總,過去一年出頭就因為人際關係和權力爭鬥離職。後輾轉多地都沒有原先工作好(市場有限,除了這家大國企,周邊都是小私營企業,只是打工者)。後來國企改革重組上市,如今的上市公司總經理是爹同一個辦公室的叔叔……敘舊時候經常聽他說當年不離開就好了。
5.某男,高考超重點線70分。放著一堆985不報去某211學強勢專業,但因為只招1個人錄了非重點學科的志願。之後保研就業各種挫折。
……家族裡隨便都能舉一堆例子出來因為關鍵決策失誤帶來的系列困境。
雖說現在過得也不能算差,但是大四想申JD的時候,爹媽因為經濟問題說要不考慮下llm?我也不想為難他們了。但是看著爹媽同學同事朋友的孩子(各種二代),考個雅思都要七八次才能過去英國本科讀個不入流學校的水學位,花上100多萬跟玩似的,心情也是很不爽。(花光積蓄部分負債供我讀書風險也是巨大。爹媽沒一個是公務員,退休那點錢養車都不夠,醫療保險覆蓋率也不高,生個病怎麼辦?另外美國就業市場也不容易,回國就業這筆錢就不是一兩天能收回成本的。)
可能有點偏題吧,看著雞湯居然頂那麼高,也是醉。總的來說,跳槽有風險,上市公司,央企這樣的大企業要死不容易,論資排輩混夠年頭進去管理層其實挺適合中年人的。創業公司,各種私企,要拿股權走向上市套現?這概率和買彩票差不多,需要深得賞識外加足夠的不可替代性。大部分私企,創業企業,不是家族核心,不過就是個打工的。(互聯網核心技術崗位好一點,不可替代性太強)
推薦閱讀:
※面試了個985的計算機應屆生,還比不過個專科生,讀985的計算機專業有什麼用?
※男士正裝的白襯衫裡面應該穿什麼合適?
※人們對獵頭工作通常有哪些誤解?
※有哪些人際關係方面的小技巧可以保護自己?
※怎麼看待一個人辭職先找好備胎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