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天賦」這句話的意義何在?

不知道這句話的出處在哪,但是我已經在知乎上看到過這句話好幾次了。在這個問題里,這句話甚至得到了將近400票:搞科學研究需要很高的智商嗎?
一開始我覺得說得挺在理,可是後來我想想,覺得天賦這事情並不只是決定一個人能達到的上限,在努力過程中,天賦高的人往往比天賦低一些的人成長得更快一些,甚至少付出一些努力。
這樣看來,不管努力程度多麼低,天賦高的人和天賦低的人還是有差距的。
打個比方:總功100J(即付出的努力總和),天賦高的人可能作的80J都是有用功,而天賦低的人可能只作了60J的有用功。
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有誤,如果是,那麼這句話的意義是什麼?

相關問題:如何評價「以多數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天賦」的說法?


很榮幸這麼多年以後,還有這麼多人關注我當年文章里的這句話。以至於我不敢確定是不是我寫的過於,然後一通搜索...
當然我不會傻到以為這樣的感慨前人沒有,或者這句話是多麼的真理,雖然這句話確是我自己編的。

其實當初這麼寫只是因為在寫博士論文的時候有感而發,覺得自己以及身邊的一些同學和水木bbs博士生板上的不少板友們讀書寫論文挺苦悶的,擔憂自己天份不夠而信心不足以及勇氣不足,於是自勉和共勉一下。另外就是涉及到一些學弟學妹來問要不要讀博的問題,我後來才寫了 規劃你一生的學術生涯 一文和大家分享。個人水平有限卻得到這麼多關注,著實惶恐。

至於扯上天賦,是因為我的學科帶一點藝術性質,容易扯上天賦問題,其實高深的自然科學和高技術行業我是不了解的。
大家的這麼多解讀很多都很好,給我也很多收穫,和反思自己的機會,非常感謝大家。


這句話我深有體會,也知道適用範圍。

你低估了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有多低。
我進大學時,高考成績是系裡最低的,也沒有競賽加分,系裡的其他同學都比我聰明優秀。結果我以正常的強度學習(該學的學,該玩的玩,還鬧過轉系等),第一年竟然成了績點第一名 …… 我只是少玩了一丁點而已。
想要「出類」,的確輪不到拼天賦,很多有天賦的人,在這個階段,就輸在自己的天賦上。

但是天賦在更優秀的圈子裡是有用的。
我之後進入科研,開始接觸到世界頂尖的學者圈子,周圍開始出現國際奧賽冠軍,神童之類的人。可怕的是,他們也非常努力,幾乎是工作狂。這種情況下,我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努力,以追趕他們輕鬆可以達到的高度。
想要「拔萃」,是需要一定天賦的,但是缺乏天賦的人也可以用努力來彌補,並不是輸定了。


這句話的意義在於,鼓勵那些因為「天賦」而不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人,去努力做自己想做的。
這句話的意義還在於,告訴那些因為「天賦」而自怨自艾的人,天賦是可以通過努力彌補的。
這句話的意義還可以在於,告訴那些自恃「天賦」高的人不要恃才傲物,如果不努力一樣有人能夠靠努力超過你。
……還有很多種方法可以理解。
的確資質低的人可能要更多努力,so what?資質低就不去做了么?
人是有思想有情感的個體,並不是機器,並不是哪方面有天賦就非要去做哪方面,也不是哪方面沒有天賦就一定不能做哪方面。


如果你是中小學老師,你就會發現學生與家長並不忌諱老師指責學生懶,但是特別忌諱老師指責學生智商低。成年人也一樣,不是很忌諱別人指責他懶,而是忌諱別人說他智商低。

總而言之,人們極力避免被貼上「智商不高」的標籤。

我們越是強調人與人智商一樣,僅僅是努力不同。懶惰的人就越是可以把他的沒有成績歸咎於自己不努力,這種歸因暗含的意思就是——他本質很牛,只是不屑於功名利祿或者貪玩、懶得發力而已。

————————————————————————————————
一、「以多數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天賦」這句話在表面上是激勵大家要拚命努力。

二、實際上,絕大多數引用這句話的人是這個意思——他雖然不夠成功,但是他僅僅是貪玩,他從未與成功者比拼過天賦,他的天賦並不低,所以他在本質上不比成功者差。他的失敗僅僅是自己不願意發力,他只要悔悟了,分分鐘變成成功者。這就是十足的心理安慰,自己給自己灌雞湯。

————————————————————————————————————
我給超過二十歲的成熟、不笨的成年人提個建議:

如果你真的要激勵自己,一定要忘記「以多數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天賦」這句話,這句話其實是麻痹自己的毒藥。你應該反其道而行之,你應該在心裡暗示自己「在某領域做不好就是在該領域天賦低、基因差,所以必須通過做好那件事來證明自己不傻。」

這是一種自我激將法,適用於心智成熟、天賦中等及以上、心氣高的成年人。

我的建議是一步險棋,如果你覺得你是強者,就要撤除掉「以多數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天賦」這個心理防衛機制,用自我激將法逼迫你自己證明你的天賦、你爹媽給你的基因還不差。如果你不是強者,趕緊點擊電腦頁面右上方的叉叉,努力忘記我的觀點。

——————————————————————————

有人在評論區說,大多數人的天賦既不是很高也不是很低。還有人在評論區說,努力確實很重要。這些人的反駁顯然是搞錯了方向,本人不否認多數人的天賦處於一個既不是很高也不是很低的區間,本人也不否認努力的重要性。


問題在於「以多數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天賦」這句話有一個很強的暗示——當事人活了二三十歲、三四十歲,其天賦還沒有被檢驗過,所以他本質上不比別人差我認為一個在某領域努力程度達到(或接近)平均狀態的人,其(某些領域)的天賦其實早就被檢驗過了。多數人早就(在某些領域)拼過天賦了,而不是這句話暗示的沒有。

其實絕大多數人早就比拼過(在某一領域)的天賦了,並不是說你一定要努力得嘔心瀝血才算比拼過天賦。只要甲乙投入在某件事的精力、時間差不多,而且師資、家境等外在環境無懸殊,但是甲乙的成果差別較大,就可以合理懷疑甲乙在該件事情上天賦有差別。

只要是念過書的人,剔除掉家境特別糟糕的(這裡指家裡環境極影響學習),剔除掉班上少數雖然不笨但是太自暴自棄的人,剩下同班同學之間明明比拼過國語天賦、數學天賦、物理天賦、田徑天賦。。。。為什麼某些人成年後就用「以多數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天賦」這句話來安慰自己?

截止到目前為止,還有人特別執著的在評論區堅持他的天賦還未曾被檢驗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還有,「天賦」與「努力」真的是毫無關係、互相割裂的因素么?請看本人在知乎問題

怎樣拯救懶惰並且擁有消極人生觀還沒有什麼天賦的人? 下面的回答。

如果是成年人,就少說那種「不是我沒天賦,而是我不努力」的幼稚的話。結合市場經濟,找一下自己天賦不太差的領域,去努力吧。


這句話是句正確但實際上沒用的廢話,等同於父母老師經常對你嘮叨,或者你經常對其他人嘮叨的:「只有努力,你才有成功的可能,你丫趕緊努力啊"。
各位想想,這句話對你的幫助,除了類似於心靈雞湯一樣短期的雞血效果外,真的對你有很大幫助嗎?難道你覺得自己已經足夠努力了嗎?或者覺得自己天賦高超?我想多數人不會這麼想吧。誰不想更努力點?誰不懂得努力的重要?
問題的關鍵,在於為何我們無法更加努力?怎麼樣我們才能更加努力?
這絕對不是光靠打下雞血,或者靠意志力就能解決的。這是個系統的問題,涉及自我的認知(比如找到自己喜歡和擅長的事情,自己的理想是什麼),自我情緒的管理(自我激勵等,有太多的人是因為無法適應自己的情緒,導致沒法專註和努力),時間和精力管理,自律和良好習慣的培養等等。
只有當不停得通過努力得到正反饋,一個人才能越來越有信心投入更多,因為投入更多可以得到更多的樂趣和快感。我認識的牛人,成功的關鍵都在於其實他們很享受自己做的事情,雖然是痛並快樂著,但快樂支撐著他們的痛。同時,這些人自我管理和認知都強於普通人,幾乎無一例外。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把自己的失敗,歸咎為不夠努力,真心是最偷懶的自我反思。如果你真的這麼想,最終你不會有任何進步。

最後,關於努力的標準,正如每個人的天賦不同,所處的環境條件不同一樣,努力的標準也是不同的。目前最高票的答案里,說覺得不要低估多數人努力程度之低,本身就說明他一定是拿最優秀的那小部分人的努力程度做標準的,在我看來,這種行為,無異於等同於「不要低估多數人身體之差,我們應該以運動員的身體為榜樣去努力鍛煉」的論斷一樣。拿這種話激勵下自己去努力倒也沒什麼,但如果你真的認為自己只要意志堅定夠努力就能練成運動員的身體條件去衡量自己是否足夠努力的話,那一定是不停受挫(除非你真的有成為運動員的天賦)。

請務必記住,「努力也是一種天賦」,受很多因素的制約,不是只是意志力強就能足夠努力的。推薦大家看一本書「貧窮的本質」,更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研究下「認知心理學」,附豆列:『只讀經典』思維改變生活(原「心理學改變生活」)。
再補個豆列:心智黑客。都是好東西啊。。


大家拼的都是天賦,天賦沒拼完,誰捨得拼努力


真正努力過的人,就會明白天賦的重要。


對這句話深有感觸,我覺得在工作中,對應的就是:

不管是對公司整體還是員工個人,都首先要能做到強有力的執行,才能談創新


這句話的語境,是把努力和天分分割來看。

兩個人都把努力做到了極致,這個時候,決定兩個人成就高下的,才是天分。
就像也許有一天你會發現,「XXX在,我很努力,但是XXX一樣努力,而且XXX比我天分高。所以,我無論怎樣也不會在這個領域成為第一了。」
事實上,有資格擁有這種奢侈的無力感的人非常少。
那是因為絕大多數的人,都沒有把努力做到極致。
因此區分大家成就的往往也就是努力的程度。

打個比方,兩個人都以 10m/s 的速度往前跑,領先 5m 的人,將永遠領先 5m。
而兩個人很隨意的時走時停,想追上某個人,加緊下腳步就好了。
這領先的 5m,就是天賦。

就是這樣。


--
謝邀。

這句話最近有人考證出原創出處了:"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天賦" 這句話出自哪裡?。感謝@黃馳 提醒。

這話原話自然不是我說的,我說不出這麼鏗鏘有力的句子。轉載的東西反倒成了我的最高贊成回答,略有些諷刺。不過我對這句話的理解跟大多數人不太一樣,在這裡分享一下我的理解,姑妄言之妄聽之吧。

其實我很贊成題主的說法。誠如斯言,天賦高的人和天賦低的人當然有差距,很多時候差距還很大。那麼大多數人想成功,拼的是什麼?不是天賦,那麼是努力么,抑或是天賦加努力,或者天賦乘上努力?照我說,答案都是「NO」。絕大多數人想要成功,拼的是運氣

我們假設有個人真的天賦超高,做某一行的話隨便努力一點就會爆表。但是事實是什麼呢,很多人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應該做這一行;知道了,可能會被莫名其妙的門檻關在行外;進去了,可能雖然做出了東西還是沒人欣賞,或者莫名其妙地碰到牆上,怎麼都繞不過去。

很不謙虛地說,我自己自認天賦不低的。但是我覺得我離成功還差得很遠。我認識的同齡人裡面比我天賦高的人還是頗有一些的,但是也大都都離成功差很遠。真正讓我覺得比較成功的,有天賦差努力也差,但是就是命好的;更多的是超努力超勤奮,一步一個腳印,讓我覺得無從追趕的。為什麼拼努力可以跳出拼運氣的圈子?因為努力得來的東西是實實在在拿在手裡的,可能是一份厚重的簡歷,一圈寬廣的人脈,也可能就是一筆殷實的積蓄。但是無論如何,這些東西是你倒霉了也沒法失去的。而天分這東西,稍稍倒霉一點,馬上就被丟出別人視線之外了。

絕大多數人一輩子都在拼運氣,高考看看能不能命好多考幾分,選專業看看能不能命好選到熱門專業,找工作看看能不能命好碰到好的招聘形勢,找到了看看能不能命好多被上司賞識一點。說白了,一輩子沒拼過幾次實力,在這裡討論到底天賦對實力的影響大還是努力對實力的影響大不是很搞笑么?你現在跟別人拼的是實力么?

人生是一場操蛋的板磚橫飛的橄欖球賽。你可能不知道球在哪裡,不知道球門線有多遠,可能剛被一塊板磚飛上觀眾席,現在眼睛還在冒金星。你覺得最重要的是咬緊牙關站在場上往前走,被拍到了立刻站起來比較重要,還是有一個40碼4秒的衝刺速度比較重要?你真覺得你跑得快一點,就能躲過漫天飛舞的板磚了么?

以大多數人當下推進的區區幾碼距離,想達陣能輪到拼跑步么?


我第一次看到「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天賦」這句話是在@warfalcon 的一條微博上看到的:

微博鏈接:http://weibo.com/1878778917/zc7alwsmM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有沒有感覺到,有很多事情是我們近全力去拼搏就能取得我們滿意的成就,但我們往往是知道了我們應該那樣去做,但是自己沒有行動起來,結果是原地踏步——什麼成就也沒有取得。

相信大家也有這樣的情況:小學時,當我成績不夠別人好的時候,我總是會拿「別人比我聰明」做藉口,逃避父母對我的鞭策。高一的時候,我有一個錯誤的想法改變了我的大學之路。我在高一的時候,看到很多同學好像不用怎麼複習就比我學得好,我就覺得一定有什麼好的方法可以提高效率不用怎麼複習就可以拿得高分,結果我高中有很多時候都是拚命地找各種的學習方法。最明顯的就是英語,網上的各種英語軟體和英語學習方法我都用過,但是都不盡人意。為什麼呢?別人英語好是從小英語就打好基礎,別人的10000小時計劃比我開始得早很多,到了高中的時候,別人自然可以在比我少那麼一點點時間的情況下就可以拿到比我好的成績。我當時還忘了中國人有個品德叫做「謙虛」,可能我在問同學的時候,同學們就很謙虛地告訴我:「我平時沒怎麼複習」,但實質上別人可能是每天複習到晚上12點才睡覺我也不一定知道。別人沒有必要把她的一舉一動都告訴我吧?所以,高中階段,我是經常把學好英語的希望寄托在各種方法上,但是沒有一種方法是學得比較深入和完整的,自然而然就很快放棄掉。實質上,英語無非就是圍繞著基礎的東西不斷地學習就足夠了。李小龍說過:「我不怕那些會一萬種腳法,但每種都踢過一次的人;我怕那些只會一樣腳法,但他反覆踢過一萬次的人」。我們到底有沒有儘力把一件事情做好呢?如果我們連努力都說不上,我們還有資格提天賦嗎?

說回warfalcon提到的閱讀。我之前在大學的自習室與師兄姐們聊天的時候,我就說我2012年讀了83本書,師兄姐們就說我好厲害!但我心裏面知道,他們是一直為了考研而拼搏,如果他們拿複習考研的時間用來看書的話,超100完全不是問題。同樣,在豆瓣上@彭縈《今年的閱讀總結——怎麼看更多書 怎麼消化更多書》這篇日記吸引了很多人關注,很多人都覺得她能夠看200+的書非常牛B,而且是在非常繁忙的情況下。她的日記上說了這樣的一段話:「 『你怎麼能看那麼多的書?』上次有一個人說,你讀書速度快,估計一眼八行。我回答他:『真實情況是,我看書的時間是你的八倍而已。你看電視的時候我看書,你聊天的時候我看書,你玩憤怒的小鳥的時候我看書,你談戀愛的時候我看書,你睡懶覺的時候我看書…』 」其實讀書就是非常簡單的事情,你花時間投入進去讀,自然就能收穫到你想要的效果。如果你像彭縈那麼努力地讀書,我相信你也能超200本。我學校有一個在新東方教的師兄(08級),他2012年讀了500+的書。我們可以想像到,新東方或許是比一般的工作多一點時間,但別人同樣需要備課,同樣需要到處演講與講課,為什麼別人可以讀500+的書呢?我不否認他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還有平時的閱讀習慣的積累(讀得越多自然會讀得越快)。在我們進我們的全力養成閱讀習慣後,我們自然能成為別人心中的閱讀牛人。

最後,讓我們再次回到這個問題中,一件事情,我們首先拼的是「努力」,在我們拼盡所有的努力後,剩下的才是我們努力之外的因素,這或許是「天賦」,或許是其他因素。我非常敬佩的清華學習牛人馬冬晗,也是一位依靠「努力」拼出天下的女子。所以,不要拿「天賦」作為我們逃避現實的藉口,我們可以憑藉我們的「努力」拼出我們的天地。


想說一句混淆視聽的話: 能夠堅持不懈努力拚搏,也是一種天賦。


取消匿名了。
這句話我是很贊同的。首先他設定了範圍,說的是以大多數人的群體。一定要找一句話的漏洞和背景其實可以找太多太多。
中國10多億,我們周圍、眼前、即使是你看到媒體經常報道的,都有很大一部分就是這樣的人,他們的所謂成功涵蓋太多太多的原因,事實上天賦未必是決定作用的(當然,我並不是說沒有依靠天賦成功的人),反而,如果一定要找一個共同的因素,我想「努力」是最大的基調,說教的方式可以侃侃而談幾個小時,成功學從來就不缺乏談資。單就這個問題的話我用一個故事吧。故事是真實的,現場回放會有些演繹,但,道理基本就是那個道理:

那天,工作搭檔在我辦公室討論最近工作上的一些問題到很晚。完事,各人點起一顆煙,坐在大班椅子上,翹起腿搭在窗台上,他感慨人員跟不上業務進展。
我知道這是客觀存在的問題,身處二線城市,作為發展中的小企業想要引進一流人才何其困難。平台、起點、空間、地域和公司環境、融合度、薪酬,每一樣都是問題。
我默默不語的低頭抽煙,然後看著他一臉的愁苦,作為首席運營官的他自然是深在人員配置的苦楚中的。
我站起身來,走到窗前,看著窗外的樓下,已經是華燈初上、馬路上車水馬路、人行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
"還記得大一時,你軍訓都沒參加吧"。
"廢話,老子半夜和他們想去網吧打遊戲。宿舍阿姨鎖門了,我們從樓梯間半層平台那的窗子跳下去,到我最後一個,結果落地時一隻腳踩在花壇的水泥邊上,骨折了"。
"是啊,我到大半年一直以為是真的從二層床上摔下來的"。
"哎,說起大學,基本天天打牌、打遊戲,玩得倒是爽"。
"還有杆子,學費都沒交,都拿去玩、泡妞了"。
"恩,簡直是一群人渣啊"!
"哦,你也曉得是人渣啊,我怎麼就跟你們這群人渣混一起了"。
"我們是渣,才找你來唄"。
"肯定不是我有什麼天賦對吧,只是你了解我一直很努力對吧"。
"是,我們今天這樣,除了努力、也是因為被逼的,不進步不行"。
"你大學的時候敢想自己今天坐在這裡嗎"?
"別說敢想,從來沒想過"。
"那你想想,咱們公司的這些員工,有幾個比你大學的時候還渣"?我漫不經心的話。
"。。。"。他獃獃的看著我。
我只是呵呵的朝他調侃的笑。
我轉過身,手朝樓下指指:"我們和這大街上來來往往的人沒有任何區別,不會比他們聰明、不會更有天賦、也沒有背景,時間段上來說,我們現在擁有稍微多一點點,不是因為天資和命運,只是因為更努力一些,或者不得不更努力一些,因為走在這條路上了,不更強、更快就會被吃掉"。"所以,不是我們的員工不夠努力,只是他們還不知道為什麼要努力,為他們自己而努力,這些技能、業務之外的東西,沒有人教給他們"。
"哎呀,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啊,鼓掌,鼓掌,你看這才要找你的原因。。。"。
"滾,雜碎,別光做事,培養人,既然外面請不來,那就培養自己的人,哪怕他們一個個以後自己都出去做老闆"。
"喳!"
"退朝,起駕,宵夜,走起"。


「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天賦」的主要意義在於鼓舞無數少年奮發圖強。

很多時候,一句話存在的意義不是由對錯決定的,而是由其作用決定的。

「萬物之間皆有力的作用」就是一句正確的廢話,它沒有任何實際的價值。
相比之下,牛頓的「萬物之間皆有引力的作用,且作用的大小和質量成正比、和距離平方成反比」要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言之一。即使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了牛頓力學只在宏觀低速的情況下才是正確的,牛頓力學依舊是人類歷史上瑰寶中的瑰寶。即使牛頓力學在這個時代顯得太過簡樸,牛頓之名在以後的每一個時代都會如雷貫耳。
牛頓的「錯誤理論」比「萬物之間皆有力的作用」這種正確的廢話要有意義的多。人類可以利用牛頓定律去研究斗轉星移,去開啟工業革命,去照亮未知的黑暗。


類似的道理,「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天賦」的意義就是其作用決定的。它的流傳是因為確實有人受其震撼、受其鼓舞,所以它的意義已經出現了。

--------------------------------------------------------------------------------------------------------

我不知道「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天賦」是否正確,我個人的經歷讓我明顯地感覺到了「天賦」這種東西真的在某些時候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初中高中的每次英語考單詞短語過關,考課文背誦時我幾乎每次都會被留到最後。一種難以直視的屈辱,明明我和身邊的幾個都是一起開始背誦的,都是一起開始複習的,但是身邊的同學就是可以做的比我好很多。那個時候我覺得,無論我相不相信天賦這種東西,事實已經向我證明了我沒有這種天賦。後來學日語的時候更甚,又是極少數幾個單詞短語測驗都過不了的人,甚至各種專科生、各種某某學院的學生都比我學的好。「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接近,天賦的些許差異就足以決定太多的東西」。


高二時的英語考試里有10分的單詞題,我狀態好時可以3分,狀態不好時一般得1分。 英語老師已經放棄讓我每個unit結束後都要留下來背單詞短語了。但是我高中的英語成績卻一路走高,從高一的100,到高二的110,到高三上的120,到高三下130。每天晚上也是11點半睡覺,沒有比學到凌晨的同學們更努力,也沒有在英語上花費最多的時間上。事實也證明了,就算我在背單詞上這種考驗記憶力的方面沒有天賦,我也擁有其他某些天賦可以幫助我學好英語。
還是那句話,在大多數人都不願意或者沒有意識付出特別的努力時,「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接近,天賦的些許差異就足以決定太多的東西」。

大學時準備托福考試,又要面對單詞書了,這一次我明白我僅用擁有一些微不足道的才能罷了。根本算不得什麼呢。把單詞書背了40遍後的單詞水平,再加上因為專業課看過的那麼多英文原著教材,英語水平才終於有所進步,但也不過達到周圍人的平均水平罷了。後來利用一個在海外交流的機會,利用各種機會練習英語,拉著同實驗室一個牛津的同學趁著每天的午飯時間討論各種問題。從當初很難聽懂他的英式英語到後來可以和他隨便討論為什麼工業革命在英國?你相信上帝嗎?英國中國大選時投過票嗎?文化多樣性有多重要?只會說英語的英國人有多蠢?當然也討論過諸如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量子隨機遊走這種這類學術問題?
我的英語在這以後又達到了一個新台階,趕上不少同學的英語水平,只是因為周圍很少有人會像我那樣去練習罷了。「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天賦」看起來又很對了。

還是取決於努力到了哪種程度,天賦又到了哪種程度吧。


簡言之:沒有醜女人,只有懶女人。

也可改為,『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上限』。
努力或者說勤奮,也是一種天賦。


再來說為什麼用『上限』呢?
=================================================
天賦應該分兩種情況來講:即持續專註於某一特定領域所能取得的最大成就,以及達成某一程度成就所需的時間。
天賦與前者成正比,與後者成反比。
天賦未必就是上限比別人高,也可能是自身帶一個加成光環,類似於收益+10%這樣的buff,初始值都是0,但是進展比別人快,也就更容易取得成就。
簡單說,一個是速度快,一個是上限高。

對「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天賦」這句話,應結合這兩種屬性來理解。
天賦高的人,即便在不需要太高努力程度的低階,仍能顯露出快速獲得同等成就的天賦;而經過一定努力程度,達到一個比較高的階段,這時,第二種屬性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基於同等刻苦努力,有些人就只能到這裡了,但有些人可以走得更遠。

天賦高的人每一步都比普通人跨得遠,不僅步幅大,如果頻率還高(勤奮)。。。再如果耐力(持久)還好。。。。
放到遊戲里來說就是,傷害高,攻速高,還經常出暴擊。。。還常年在線。。。。

勤奮的人或許總有一天會達到某種成就,但是大牛都是不但勤奮還有天賦的而且是正確的把勤奮用到了自己的天賦上,最後是有天賦但荒廢了的。
就像上林中的野果,歲歲枯榮,無人採摘,也是天道的一部分。沒有什麼值得說的,因為我們甚至都搞不懂生命的意義。

PS:做智商題,如果你智商只有100,那麼140分的題,你很難做出來,當然不排除可以通過長時間思考取得突破。
所以,貌似智商測試題,都要限定時間。就是要看被測試者在單位時間內的最大腦力輸出--DPS。

再給天賦分下類:
(雖然查過天賦的定義,但我還是想堅持:可以通過時間x勤奮來消除的差距,都不是由天賦造成的,所以以下不討論身體天賦)
1、
非智商天賦(刨除那些因病例如自閉症而獲得的某種天賦,其實多少也需要一定的智商)。
在某個、多半是藝術創作等涉及到創意和靈感的領域,異於常人。以繪畫而言,僅僅是畫得像,不是好作品,很多人經過學習都可以掌握一定的畫功。但作品的好壞更應該體現在創意上,一種是重複,一種是開創。而這些是無法通過學習獲得的,更與努力程度無關。
我懷疑有些極具天賦的創作者,彷彿有一種可以接收宇宙信號的能力,把它們接收下來,並生成出來,而他們自身,只不過是一種媒介,所以有鬼斧神工、巧然天成之說。
[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天賦]這句話,不適宜用於這種情況。
2、
智商。
極端的像達芬奇,特斯拉這種,智商達到一定級別了--通才,在N多領域都能有超常的建樹,單獨挑出任何一項成就,都是常人窮及一生亦難以匹敵的。
智商高,悟性高,更容易發現不同事物內在的關聯,相同事物之間的不同,更容易找到規律,提高效率。只要肯努力,成就上限肯定高。究竟在哪個領域顯露出來,完全取決於個人愛好。

這種天賦的作用,會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時時刻刻,而不僅僅是留到最後的大招。


我是個在知乎的新人,有時候有些問題我自己語言組織不如我看到的能給出比較好的回應,

所以我推薦下《哪來的天才》豆瓣書評。你如果感興趣可以深入淺出看下,就會得到自己的結論。

和兩個現流行的概念The 10,OOO-Hour Rule和10-Year Rule
Teach Yourself Programming in Ten Years

1萬小時的原理許多人都聽過了,如果你對通過練習實現卓越感興趣,這本書就是你想要的。
  
  1. 天才,它不是一種經驗,在許多領域有成就的人,數年之後反倒更糟。它也不是特別的天生能力。天才源於練習,比如投球手賴斯,他花很少時間去比賽,但是卻針對自己的特殊需要設計練習。
  
  2. 專家和普通人的不同反映出:通過長時間的刻意努力,在特定領域內可顯著提升表現水平。關鍵是提高績效,刻意練習是為了提高績效而被設計出來的。
  
  3. 刻意練習,刻意練習和我們平常的練習的區別在於兩點:要在學習區選擇合理的高強度活動;重複的數量要高到單調乏味的程度。高度重複是刻意練習和實戰最大的不同。
  
  4. 刻意練習需要反饋,刻意練習對結果的反饋是可持續得到的。沒有反饋的練習只會發生兩件事情:你將不再進步,或者你不在乎了。
  
  5. 刻意練習是費神的,刻意練習要求專註和集中,工作量是如此巨大以至於似乎無人能長時間堅持下去,一天練習4-5小時似乎是刻意練習的上限。著名音樂教育家奧爾認為,思想高度集中地練習,1個半小時足夠,因為你不可能整整一天都保持高度集中的練習狀態。
  
  6. 刻意練習缺乏樂趣,做我們得心應手的事情會讓人渾身舒暢,但這恰恰是刻意練習的反面。從本質上說,刻意練習是不令人愉快的。
  
  7. 要避免自動狀態,偉大的成功者從來不允許自己進入自動狀態,這就是刻意練習的效果,避免自動性,或者說,避開慣性。
  
  8. 傑出人士,對於傑出人士而言,刻意練習最重要的作用是使他們能夠突破或者繞過大多數人普遍認為的決定性限制。具體來說,它能夠使他們比大多數人感悟更強,知道更多,記得更牢。最終,多年高強度的刻意練習能夠完全改變人的身體和大腦。
  
  9. 傑出人物的重要能力:他們知道徵兆的重要性;他們看的更遠;他們看得更少,但是知道的更多;他們比平常人擁有更好的辨識力。所有的這些能力都是練習的結果。
  
  10. 深入和普遍聯繫的知識,積累和培育知識是刻意練習的目的之一,在一個領域不斷拓展能力,必然要積累不斷豐富的知識,高成就者在自己的領域內往往具備了更多的知識,他們的知識是完整的,是通過高層次的原則聯繫起來的。許多卓越的企業有人認識到,掌握本領域深層次知識的重要性,超過普通管理能力。
  
  11. 大塊理論(chunk theory),傑出人士具備特別的記憶技巧,以快速,可靠的方式對於大容量知識進行長期記憶。傑出人士對其領域的深層理解,形成了一種結構,能夠放置他們曾學過的大量信息。這種能力只有多年的高強度研究才能獲得,它要求持續將新信息與高級別的概念緊密聯繫在一起,這也是非常辛苦的。
  
  12. 音樂模式,你知道你要傳達的信息,挑戰在於如何高效的表達出來,信息可以被拆成小片,每一片進行分析,然後反覆練習。演講和寫作屬於這種模式。
  
  13. 國際象棋模式,研究某個特定的問題,做出自己的選擇,然後與大師的選擇做比較,如果不同,就找出原因,看看哪個結果最好。國際象棋模式的精髓是這樣的問題:你會做什麼?你遇到的許多情況,都是回答這個問題的機會。案例分析也屬於這個模式。
  
  14. 體育模式,面對不同的情況,強化認知技巧和能力,強化基礎知識的學習。
  
  15. 創新者,眾多領域的偉大創新者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在取得任何突破性進展之前,他們都花費了多年的時間去做大量的準備工作。最卓越的創新者一直都是那些始終如一,完全沉醉於自己領域的人,他們在自己的領域積累了大量知識,不斷將自己推向行業前沿。
Notes:牛人是練出來的 (評論: 哪來的天才?)


努力決定下限,天賦決定上限。所以不努力的人無下限啊!!


當成功學這個名詞已經用臭拿不出手時,換了一個ID告訴你要努力

補充:你的認知沒有問題,做事情,天賦和努力永遠是共同作用的,無法割裂開來,就像左腦和右腦一樣,這句話不是什麼真理,不用計較太多。


這不正是事實么?

天賦是重要的,但是天賦不是奢侈品,很多人都在某一特定的方面有天賦,但大多數時候,並沒有多少人在這方面有足夠的努力。

經濟學裡講邊際效用遞減,在這裡也適用。勤奮是最容易投入的資源,隨著投入的增加,單位投入帶來的效用會減少。只是大多數人都還沒有在這裡走到邊際效用減少到很小的時候,還有太多可以挖掘的部分。

現在如果和人說勤奮,會被人說成雞湯。但事實就是如此,大多數人都沒有和自己期望相匹配的足夠的努力。很多人都在抱怨沒有機會,很多人都在感嘆蛋糕已被分完… 人們都有自己的理由。我在這裡舉過幾個身邊看到過的例子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1349989/answer/18001531 。實際上讓一個人成功的因素很難簡單的列舉出來,大多數成功學營銷的成分更多,但是我們總會發現有一些是可控的因素,有一些是不可控的因素。勤奮是個可控的因素,而天賦是個不可控的因素。

終其一生,我們無法改變不可控的因素,只能影響可控的因素。


裝逼,或者證明你在知乎混過。
偶爾可以用來煲雞湯,其他的用處真的有限。

我當初應該就是被這句話騙進知乎的吧?差不多一年了,該醒了。
就這麼提醒大家一句吧:這世間的道理,尤其是關於人生關於社會,是非常玄妙和複雜的。那些聽上去很酷說起來很拽的話,聽聽也就罷了,多半是沒有幫助的。不然為什麼「聽過很多大道理,可依舊過不好這一生」?

就以這句話為例,其實我們一直都在拼天賦拼努力,哪裡有什麼努力不夠,不到拼天賦?幾個同事,你會讀書,我後台硬,他會來事兒,小芳長得漂亮……大家是不是都在拼天賦?還要怎麼努力?

  • 一直讀書,博士博士後中科院院士……你說該努力到什麼時候才該拼天賦?我能211畢業就已經用天賦秒殺了很多學渣了!
  • 後台,後台這事怎麼努力?胎都已經投了,自殺下輩子?
  • 會來事兒,是個人精,端茶倒水吹噓拍馬,我就靠這手才混的這個位置,這就是我的天賦,你告訴我接下來我怎麼努力?
  • 顏值高,不是天賦?就憑這點,我已經不知道拼掉多少人了,還努力?努力整容么?

懶得寫了,也不能再寫了,再寫得罪人咯……


推薦閱讀:

學習設計卻沒有天賦該怎麼辦?
真的會有人有某種天賦卻被埋沒一生嗎?

TAG:學習 | 天賦 | 積極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