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第 70 屆威尼斯電影節主席「中國電影越來越不適合電影節」的言論?

來自時光網。
近日,本屆威尼斯電影節主席阿爾貝托·巴貝拉在接受採訪時稱,「中國電影越來越多,但是適合我們這樣電影節的電影卻越來越少。現在中國電影人明顯發生了轉變,主要製作面向本土觀眾的大眾電影。從技術上講,這些電影很精彩,能與世界任何其它地方製作的電影相媲美,但是電影的內容不適合走出國門。」
阿爾貝托·巴貝拉認為,「中國的獨立電影陷入了危機,小成本(藝術)電影越來越難進入市場,它們根本沒有發行機會。」


關於中國電影和西方電影節相愛相殺的關係……先隨手摘幾段話好了。

全球每年舉辦的電影節多達400個,且都渴求形形色色的非主流片,政府資助的電影都往那兒爭取入圍。要是在哪個電影節載譽歸來或獲頒獎項,便是國家文化之光,贊助機構支持該電影計劃的決定,會因此獲得肯定。因此,電影節網路又如大眾電影市場,成為另一個電影製作、發行及放映的渠道。藝術電影通常都不是為了賣錢,但卻仍然是市場導向的,這股壓力影響了其傳統、類型及做法。 《香港電影的秘密》大衛·波德維爾 17頁

這則寓言之寓言,首先關乎歐洲國際電影節在今日世界出演的文化角色。毋庸置疑,歐洲國際電影節作為世界藝術電影節的基地,無疑成為抗衡好萊塢主流商業電影的主要力量,同時成為向全世界傳播非好萊塢電影的主要、乃至唯一路徑。然而,正由於歐洲國際電影節事實上成了第三世界國家電影「走向世界」——準確的說,是走向歐美世界的唯一通道,它因此而成了第三世界藝術家為獲取國際性成功而爭相湧入的一扇窄門。……這裡,發達資本主義與第三世界之間,不平等的權力關係公開的或隱蔽的加以呈現:一是歐洲中心主義邏輯「自然而然的統御了一切;具體到國際電影節,則是歐洲藝術電影的傳統、審美尺度、藝術評判標準的前提性存在。

如果你不能以歐美世界的視點來注視並呈現自己的故事,便意味著你的故事將是某種不可理解的、或曰」非藝術「的呈現。加入遊戲意味著先在地接受了遊戲的規則,而諸如國際文化的遊戲規則,顯然並非由第三世界國家參與制定的。……毋庸諱言,相對於歐洲國際電影節,確乎存在某些第三世界藝術家」為國際電影節拍片「的事實,即,將歐洲國際電影節評委的視點、預期與藝術準則充分的內在化,甚至將某一特定國際電影的品味與標準」配方化「,通過它、運用它,以組合、」調製「本土的文化素材與資料。 《電影理論與批評》戴錦華 333頁、336頁

以上是說的比較中肯的,事實上第五代、第六代沒少在這個問題上挨批評。

自從張藝謀的《紅高粱》在柏林獲獎開始,學界一直有關於【第五代是否在投西方所好,為取悅電影節而拍片】的爭論,也就是從後殖民主義的角度出發,分析中國電影是否在自我他者化,以西方觀眾在場為前提進行創作(內容多展現未開化、奇觀性質的民俗文化,在時間上也有一定的滯後性)等等。到了第六代,又出現了獨立製片、體制外拍片,並且因為國外電影節獲獎而在國內遭禁的情況,很有些忠孝不能兩全的意思。雖然說電影是好電影,導演們的心態也可能是複雜、微妙或者無奈的,但其作品受到西方電影節影響卻是不爭的事實。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段評價還是比較喜聞樂見的。在西方評委和本土觀眾之間選擇後者,可能並不是一件壞事……


談威尼斯電影節就要談義大利電影,而談義大利電影,一個關鍵詞就是:「新現實主義」。新現實主義電影強調記錄感,主張走出攝影棚去室外拍攝,喜歡自然狀態下的長鏡頭運用;在表現手法上追求戲劇情節淡化,偏重社會和個人枝蔓狀態的記錄,這呈現了一種破碎敘事和極度寫實的美學風格;而從義大利新現實主義著名編劇柴伐蒂尼提出的「還我普通人」口號來看,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旨在強調普通人和日常生活為電影的探討焦點,表現對象是那些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普通人,展現普通人的生存歷程。


大家是不是覺得這些電影特徵很熟悉?賈樟柯孜孜不倦的聚焦於小人物和社會變遷、侯孝賢把底層普通人的情感困惑描繪得聲淚俱下、蔡明亮酷愛長鏡頭的運用和細膩的個人情感記錄,而早期的張藝謀作電影像《秋菊打官司》、田壯壯的《小城之春》也旨在表現底層普通人的生存困境和人生焦慮,正中義大利人的胃口。威尼斯電影節成立於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奠基的時期,它的精髓宗旨脫胎於新現實主義美學思想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所以威尼斯親睞這些中國電影是有一定原因的。


威尼斯電影節的宗旨是「電影為嚴肅的藝術服務」,評判標準很純粹就是「藝術性」。仔細看歷年威尼斯電影節的口號宗旨和獲獎影片,能看到威尼斯對於電影的娛樂性口味寡淡,幾乎只看中電影的藝術、思考和批判性。當然每年的宗旨會不一樣,每個主席的口味也會各不相同,但前後也不會偏差太遠。像馬克穆勒這種親中親美分子之外,幾乎所有的威尼斯電影節主席都非常反感好萊塢。


2001年,第5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口號是「打倒好萊塢帝國主義!」,2003年,威尼斯電影節打出的口號是「向好萊塢宣戰60周年」。而2012年新一屆主席阿爾伯托·巴巴拉一上任便迫不及待的要掃清馬克穆勒的親美做大的電影節夢,恢復到了清湯寡水高大上的堅定藝術凈化宗旨。從目前的趨勢看,威尼斯是頑固不化的堅持自己的道路,哪怕多倫多電影節這種小弟搶了它的風頭,也依舊我行我素。

近幾年國內商業類型片層出不窮和藝術類型片逐年減少是一個明顯的現象。我覺得談文化現象必須得談經濟趨勢和社會環境。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但我不是搞經濟社會學的,只能拿自己切身感受到的一些現象來說說。大家都在忙於升職加薪或者創業、第一桶金,買車買房,甚至連婚嫁生子都成了爭先恐後的事情,婚姻成了明碼標價的等值交換,孤獨的人成為全家人的恥辱。今天出了個郭美美,大家還沒罵夠,已經有時尚雜誌去為她拍大片做專訪;這廂好久不見的小藝人攀上了某富豪,馬上有某某年度盛典為她頒發年度XX藝人獎。一個已經淪為笑貧不笑娼的社會,誰還在乎靈魂那二兩事呢。前些天在「一個」上看到一個問答:你們怎麼看待一個喜歡讀詩和寫詩的男孩子?若是在我還上學還是個二逼文藝青年的時候,我覺得這件事情美好極了。可現在大家的回答幾乎都在調侃,一個回答是這麼說的:「以前我也寫詩,後來不寫了,然後我發現我變帥了」。可怕的是我的心裡也是這麼想的,我真心覺得讀詩和寫詩在現在成了一件矯揉造作的事。


像滕華濤說的:適度放慢,讓我們等一等靈魂。可大家都在忙著掙錢和成功,生怕被落下,誰都不會等。那麼多資本性質的電影公司把國內導演里里外外濾了一遍,能抓來拍商業片的全抓來了,抓過去的幾乎都名利雙收,誰還苦哈哈的拍自己的獨立電影、拍人生反思和靈魂拷問呢?


在國外拿一個獎就能在名聲大噪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第五代大佬們都不比今年誰去戛納威尼斯了,商業化才是風潮,一切向好萊塢靠攏。像寫詩一樣,拍現實主義(藝術)電影在這個時代也成了一件矯揉造作的事,只怕這種情況會一年不如一年。


不是壞事,有大眾電影市場,一定能培育出藝術電影,只有藝術電影,撐死也走不下去


因為西方電影人發現,中國那一代那些喜歡迎合他們喜好,拍描寫中國人落後,愚昧,中國政府專制,獨裁,中國社會冷漠,無情的電影人已經老了


能怎麼看,從國師往下,中國電影不是一直標榜好萊塢看齊嗎,歐洲和美國電影風格是兩個極端,這不很正常嗎。大眾電影交給大眾,小眾電影交給小眾,挺好。


「電影節電影」是電影工業中的一個怪胎,但是她確實存在,也確實應該存在。
中國電影適合電影節的電影少了,是好事而不是壞事。
我不反對電影節,我也不反對送電影去電影節,我反對「為了電影節而去拍某種類型的電影。」
但是,這條產業鏈是存在的,我也不能免俗。
這條產業鏈下會生產很多壞電影,也有一些不錯的電影,但是無論怎麼樣,那是在拍電影,這種文藝活動比廣場上聚眾唱黨歌有趣多了。


精神貧瘠。
缺少生活的品味(不知該怎麼形容,就是不會生活。)
缺乏對美的追求。


主流電影界總是會發布奇談怪論。

然而他們卻對中國電影動輒上億的票房視而不見。

人民群眾愛看,你不喜歡,你算老幾?

難道數以億計的中國電影觀眾還不如你一個電影節主席懂電影?

什麼是高雅?跟人民做對!

(嗯,我這麼說,我不虧心了我。)


說實話如果我是導演,讓我在拍一部「面向本土大眾的電影」和拍一部「適合走出國門」的電影,那我肯定選前者。作為導演,拍出來的反應本土風貌的作品就是應該跟本土觀眾見面,而不是為了迎合國外觀眾而拍片。要不然拿那麼多獎卻在本土被罵的體無完膚又有什麼意義?看看王超、戴思傑之類的導演,好像在國外受到不少讚譽,但是拍出來的作品卻在國內被罵成屎了。

阿爾貝托這貨也不怎麼樣,去年主競賽就沒華語作品(這在馬可穆勒時代可是完全無法想像的),當時還批評華語作品質量不行(如果沒記錯的話)。今年就把語調緩和了,說華語作品不適合走出國門。簡直就是放屁。今年戛納缺少華語作品嗎難道?賈樟柯《天註定》照樣斬獲最佳劇本,這叫沒適合國外的作品?有本事把賈樟柯再拉回威尼斯啊!哼!(看看威尼斯培育出的導演還剩幾個在繼續追著威尼斯,多半跑去戛納了。)


小成本電影還是有發行有土壤的好吧。
不說別的,後窗放映一直專註為這些小成本電影做宣發。我一個窮學生,去看得不多,也看了《記憶望著我》《美姐》《千錘百鍊》。還有《萬箭穿心》《有人讚美聰慧,有人則不》很多幫助發行,在院線放映的小成本電影。
很多次看這些小成本電影,主創都會過來,在電影結束後回答觀眾問題,感謝我們來支持。但是從排片來看的話,依然很慘,但是起碼已經紮下根來了。

我相信中國電影還是有未來的,但是未來不在主流導演手裡吧。這倒是很可惜的。


這句話中的關鍵詞:中國電影,電影節,電影節選片。
中國電影的年產量,13年應該是700多部(不知道裡面算沒算電視電影,因為按照前向年我們管理人員自我YY的彙報中,電視電影(2部)是算成一部電影的),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電影生產國。但這只是在生產環節,電影之所以叫電影,同時必須完成放映,不論是在舒適的高級電影院還是在露天放映場地,能完成放映,被觀眾看到(格里菲斯「我首先要讓你看到」),才真正實現了電影這個名詞的意義。這裡就開始產生歧義了,即每年我們所獲的電影是多少,所能被觀看的電影是多少。我贊同回答者@劉瑗語所說,我們能知道與能看到的電影是一致的商業/准商業電影,這些電影的價值觀取向是一致的,起碼是相似,並沒有講述不同的故事。「這故事是什麼,就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或者「『物質』決定 意識」!。而之所以如此,在於電影生產完成後進入放映環節時已經被選擇過了,而決定哪些電影能進入的放映或者被放映的決策者的文化觀念或者意識則起到決定作用,包括引進片——無疑是能帶來巨大利潤或者預期應該帶來巨大利潤的影片,包括大製作、大導演、大明星的電影。當然,我國還有另外一種規定放映,比如《楊善洲》之類希望能起到意識形態宣傳作用的電影。(儘管這樣的電影上座率極為可憐,但是通常票房數字上卻很好看)。除此之外,更多的電影被沉沒於放映之外,它們或者變成了電影資料館中塵封不見天日的膠片或者數字保存記錄,或者乾脆成為拍攝者自己簡歷的介紹文字。而電影之外觀眾我們,甚至連消息都可能無從獲得。千萬不要說地下電影,獨立電影或者禁片,我們所獲的地下電影,獨立電影或者禁片的消息是極其狹窄的,它同樣是一種大宣傳意義的認知,它與商業電影成為二元對立的價值觀向我們不斷發出通知。那些塵封的作品中,當然有垃圾,但肯定也有闡釋著多元文化的好作品,可當它不能帶來巨大利潤時,悲愴的成為了看不見的風景。
再說電影節,電影節從來不是一個簡單的電影作品評比賽。它包括著影人的交流,影片理論的討論以及更為重要的——影片交易會:我的作品來這賣!別的國家可以來這裡買!這個買賣遵循的正常的商業規則,和褻瀆藝術扯不上一點關係。徐克的通天帝國,蜀山都是在電影節上出售的。(應該是在戛納電影節上,記不清楚了)。那在遵循商業規則的買賣上,大家彼此交換著帶有異域文化風情的作品是正常的,可是如果了價值趨同但技術低劣(我們的大陸影院電影如果是技術上可與法國或者好萊塢一較高下的話,那我真是燒高香了!)的影片還想被售出,這個判斷不需要我來下。當然了作為國際三大電影節,起碼它們在中國的影響力是藝術評選大於商品售賣。(你以為賈樟柯每年拍片的錢從哪來的!那是有海外投資的!)我們更容易被其獎項結果所影響,而忽略掉其它環節。但他的言論其實還是相對清晰的,目前的中國大影院電影的文化自覺性,或者多元文化性正在消失,它很難再像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一樣獲得矚目,當然這是另外一個大的論題。
最後說說電影節選片,電影節選片是有固定人在固定國家來辦理這些事情的。他們和我們很大程度上面臨著同樣的困境,而對著大量趨同的影片和不可見的影片。選片當然也會困難,除卻那些自我參賽的人,選片的眼光與其本身對藝術的理解,對文化的理解有非常深的關係。大陸我是不知道不清楚怎麼個流程,台灣的焦雄屏女士一直在從事著相關工作。
最後,電影節主席的一句話並不是一個真理。但其背後引出的電影文化討論,卻值得從業者,喜歡電影的人來深思。當然如果我們能從自我做起會更好,比如自發的拒絕差口碑大製作 ,把更多的目光調向於某些小影片,但關注現實的作品上。


1.我覺得太localized了,越來越『土』?主題和內容上,
2.純粹的獨立電影人絕跡了。。。幾乎,藝術電影木有土壤可養


電影的初始便是大街小巷的魔盒
是平民的玩樂
要想給電影藝術下個定論很難
但它畢竟現在是門完整的藝術

說中國電影商業也好 爛俗也罷
無法反駁
但真正追求純粹藝術的中國電影導演真的一個都沒有嗎?
過去有很多
現在就突然集體消失了嗎?


一個社會商業化太濃了,電影也是一樣,《私人定製》中對電影的的批判說明了這個現實,只有在商業化的市場中找不到位置的人,才會去尋找藝術性的題材,得個獎,引起別人的注意,所謂為了電影節而去拍電影


個人覺得,這首先是對中國影迷取向和審美的失望,其次,才是對中國電影人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對藝術追求的看輕,反而太迎合大眾。)


我個人只是覺得中國的電影越來越商業化了,沒有深度。還有題材和內容的限制也太多,沒辦法讓導演們真正發揮吧。像以前《霸王別姬》《春光乍泄》這些經典好看的電影也是上過電影節的啊,還是得過獎的。不知道近年來是不是太急功近利還是什麼原因,感覺已經沒人願意花時間和經歷去好好打造一部電影了
還有,我覺得本土化和國際市場能接受並不矛盾吧,中國很多本土化的東西還是很有賣點的


只能說任何藝術的東西都是曲高和寡,大眾往往喜歡陽春白雪的東西。太過於文藝高深的東西普通老百姓也欣賞不了,所謂商業化的東西不都是為了迎合普通老百姓的需要。這年代花錢去電影院不都是圖個樂子,吃著爆米花,看著屏幕上biubiubiu,不也挺爽的么~


不拍中國陰暗面不攻擊體制 哪能對各位洋大人的胃口


首先在本土奮鬥,畢竟立於本土文化和積澱,更加熟悉和易於把握,取得成功後再出擊國外市場吧,當達到了一定水平了就能易於獲得認可的。高水平的東西,放映人性和社會深沉的問題和本質的東西會引起全世界共鳴的。小成本電影怎麼會沒市場,石頭 青春 上面說的美姐都是不錯的例子啊!還是把我們亞太電影節弄好吧!


一家之言而已!
金像、金馬、金雞、華表這些電影節不還是一樣在辦,這些個就不是電影節了!
他每年才看幾部中國電影。


推薦閱讀:

中國為什麼有很多人反對普世價值?
生態農藥在國內的發展情況如何?
中國有什麼笑話是關於外國人的?
瓷器是中國的象徵嗎?世界頂級品牌在中國嗎?
如何看待郜艷敏的簽名信?

TAG:電影 | 文藝 | 文化 | 中國 | 如何看待/評價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