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類似《變形金剛》這樣的純以商業為目的的文化現象?

變形金剛系列自1984年開始至今30年來的延續必定不是完全因為幸運,這個由美國孩之寶和日本takaratomy兩家玩具公司捏造的奇幻故事無論是從劇情或是其他方面講都不能算是特別好的,可如今卻成了影響數代人的經典,玩具價格也居高不下,甚至漲破幾千!可見目標是參加工作的成年人,玩具用料還好,可做工真不算上乘,更不能配得上動輒幾千。究竟這樣的一個項目如何成功的呢?為什麼幾部單憑昂貴特效製作堆砌起來,小孩看不懂,大人不喜歡的電影能賣到如此高的票房呢?


消滅零回復,同時附上我個人對TF這種商業文化的看法:不論其他人對商業文化怎麼看,變形金剛這種文化現象都會繼續,並且必須繼續下去。
原因很簡單,作為孩之寶(以下簡稱孩記)旗下最重要的商業品牌,變形金剛從1984年發展至今已經陪著孩記度過了30年的時光,光是系列動畫出得就已經不計其數了,而孩記更是靠著變形金剛賺得盆滿體缽,並成功把變形金剛打造成了一個商業文化帝國,而且培養了龐大和忠實的鋼絲群體。早年的變形金剛只是靠電視動畫為玩具做宣傳,發展到現在就是打造硬性品牌,玩具、書籍、電影、遊戲、周邊衍生產品一個都不放過,拜偉大的互聯網所賜,孩記對變形金剛品牌的宣傳渠道更加多元化,也通過互聯網用更多的相關產品不斷積累了大量的鋼絲。
當然,一個商業文化的成功絕非偶然,如果單純討論變形金剛的故事,其實並不能算是非常優秀,甚至只能說這個作品在打科幻的擦邊球,但是TT社和孩記還是肯為這個系列砸錢的,早期的G1動畫即便在今天看來幼稚可笑,但是卻仍不失為經典之作。除去上譯的導演和配音演員們敬業的付出之外,更重要的是在那個物質相對簡單和匱乏的年代,早期80後的一代人看到電視上擎天柱和威震天的正邪大戰時,還是會受到非常大的觸動,最終成為最早的一批忠實變迷。這些人有的現在已經銷聲匿跡,有的至今仍然活躍在國內TF的圈子裡,而且至今仍在活躍的這批老變迷的粘性是相當高的,他們對變形金剛文化已經形成了一定深度的認知,也養成了一定的購買習慣,所以自然也會捨得在TF的玩具系列上花錢。孩記雖然當時是免費提供了G1動畫的版權,但是後續形成的長尾經濟證明這家玩具公司絕對是做了一筆相當划算的買賣,就算不少鋼絲吐槽著它的玩具有多麼糟糕,當變形金剛新出了一款玩具後,還是會有人捨得花錢敗下來,這一點已經足以說明變形金剛對他們的影響力有多巨大,甚至這個動畫本身都已經潛移默化地融入到了每個鋼絲的生活中。一個表面軟科幻實為商業衍生品的文化能做到這種程度已經算是相當厲害了,如果單純把變形金剛看做是一種以商業為目的的文化其實還是有些片面的,畢竟一個商業文化只有有硬通貨,消費者才肯買賬,從這點上來說,孩記還是有些乾貨的,不然是不可能培養這麼多忠實的鋼絲的。
除了老鋼絲的支持外,在對新鋼絲的培養上孩記和TT社也算是下足了血本,靠著IDW系列漫畫、系列動畫(從早期的G1、頭領、超能勇士到現在的08動畫、TFP及即將推出的RID系列)、電影(真人版四部曲)、遊戲(FOC、宇宙、崛起和傳奇手游等)和周邊衍生品(書籍、雜誌、紀念幣、生活用品等),孩記打造出了一個日趨成熟的以變形金剛為核心的商業文化生態系統,使得變形金剛更容易普及和被大眾認知,近年來又開始將這種文化進行跨領域延伸和擴展,如和Rovio合作推出小鳥版的變形金剛遊戲和漫畫、捆綁變形金剛到旗下品牌小馬寶莉和G.I.JOE特種部隊,甚至連英國老牌科幻劇Doctor Who有時都會蹦出點變形金剛的設定,比如T娘版的OP和Dalek版的震蕩波(雖然感覺略奇葩),加上腐女們對各種CP無盡的YY和同人衍生物,變形金剛這種文化對大眾的影響力已經完全不能單純以商業價值來進行評估了。這些龐大的基數決定了變形金剛真人版即便是部爛片,但是還是會有大量的人群去買單,鋼絲的數量已是非常可觀了,加上非鋼絲的貢獻,票房會攀到一個新的高度也不足為奇。
關於變4電影營銷的成功和口碑的失敗,知乎上已經有太多相關問題的探討了,在此就不再詳細闡述。雖然我個人是靠變形金剛真人電影入坑,但是我對變形金剛真人版確實沒什麼感情,我心中的經典的系列永遠都是G1、08動畫、TFP這些有劇情有故事的動畫(MTMTE也算,只不過我從來都不是漫畫黨,所以對這個的認知基本是小白一個)。而隨著變形金剛這個龐大生態系統的建立,孩記現在也陷入了一種死循環狀態,就是為了賺錢只能拚命地出新系列,因為它必須要不斷地積累新的消費者並讓其為變形金剛的相關商品買單。看看孩記近幾年出的一些TF周邊,其中也不乏有點讓人哭笑不得的商品,諸如大哥的心臟(能源模塊什麼的。。。我真心無力吐槽)、宇宙大帝的腦袋以及各種重塗等,當然個人感覺像TT社經典系列、08動畫彈簧變形系列、酷壘系列等也都是非常值得入手收藏的TF玩具,而對於玩具這種非剛需產品,孩記必須不斷加強和深化變形金剛的品牌,因此也就必須不斷地加大宣傳上的投入,所以在未來,變形金剛的故事必將繼續並且仍將繼續。也許當有生之年我們看到這部所謂的科幻片變成現實時,TF會慢慢淡出人們的視線,但是至少在當下,變形金剛還是有很多值得我們玩味和體會的地方。
我剛剛入坑的時候曾經非常希望能夠補全TF系列,現在感覺當時的自己很傻很天真,一個人有生之年的經歷是有限的,像TF這麼龐大的坑,誰又能真正做到把它所有的生態系統中的文化脈絡全部搞清楚呢?而對於國內TF圈子的情況,我覺得也許很多時候我更像一個旁觀者,對TF的一切都是一知半解,並沒有傾盡全力融入到這個圈子裡去。也許這也是一個以商業為目的的文化的悲哀,這種文化中充斥了太多實體利益化的衝突,也因此讓圈子裡形成了激烈的競爭和不和,從近期某兩個漢化組各自出的漫畫就可見一般。而作為曾經在圈子中混過並有一點點心得體會的文藝青年(偽),我個人其實更希望未來國內的TF圈子能夠以一種更加開放和包容的心態來對待這種商業文化,最終讓國內的TF發展慢慢走上正軌。
以上就是個人的一些心得見解,僅供參考。

2014.11.05 補充
最近國內新出了一本資料集,推薦各位新老剛絲找來讀一讀:變形金剛30周年紀念典藏版 (豆瓣)
簡單說一下個人推薦此書的理由:
就國內大環境來看,此書目前算是大陸簡體中文版中系統介紹變形金剛文化發展的書籍,編撰者都算是圈內知名的資深變迷,比如關中阿福,這個人就不說了,只要有些閱歷的剛絲對他應該都不陌生,我最開始注意到這本書也是因為微信、QQ和微博都在關注他,所以從他更新的消息上得知了一些此書的信息;另外AC模玩網之前也專訪了這本書其中的一位作者林翔,也算是資深的變形金剛玩具控;至於另外一個署名TFG2碎星的人我不太清楚是否是我之前向關中阿福引薦的一個人,如果是此人的話,對於這本書日版TF的資料剛絲們更可以放心,碎星對於TF日系動漫的研究是非常精深的,由他負責日系TF動漫整理的話非常合適也相當靠譜。綜合來看,我覺得這本書算是目前大陸內最誠意的一本資料集了,而且語言通俗易懂,即便不是資深剛絲也可以看懂,對於大家了解變形金剛的文化非常有幫助,所以強烈推薦入一本來讀!


我身邊的朋友大都喜歡,存在就有他的道理,個人不喜歡不能代表其他人的觀點,我覺得這是個流氓問題。


因為它很酷,that"s enough :D


《變形金剛》吸引人的元素太多
1、顯像一號。《變》劇誕生於PC時代前的80年代,已經超前具備了很多下個世紀的科技元素。
2、機甲。飛機汽車的設定本來就帶有很多商業元素,比如福特巨人,能夠聯繫很多工業品牌比如猛禽戰鬥機、蘭博基尼、雪佛蘭……
3、價值觀。和國產文化塑造高大全或者鄙小狹的人物形象不同,《變》劇人物形象更豐滿,沒有絕對的善惡,在那個年代來說不容易。老威創業派,老擎是守業派。
4、遊戲元素。比如搜刮能量塊、裝備、合體技、吊打掩護……
5、歷史感。從宇宙大帝、元始天尊(即塞星本體)開始,變形金剛編年史很精彩。
6、金剛玩具按造價算確實高不到哪裡,題中所說的「貴」絕對部分是概念溢價。如果是收藏版、限量版,價格可能會更「坑」……
7、我要有錢,作為那個年代的人也可能會買幾隻裝點下門面。


題主其事要先回答兩個問題,
什麼是商業目的?「小孩看不懂,大人不愛看」的那叫文藝片,之所以叫商業片那就是大人小孩喜聞樂見。指責商業化你可以說低俗老套感官刺激無思想無內涵。
第二個,為什麼要指責商業目的。商業目的是現代社會運轉的基本動力。因為這個社會終歸是好人多,所以商業目的主要還是要迎合好人的胃口,所以主流的影視大片中依然是弘揚各種主旋律和正麵價值觀,這沒什麼好看不慣的。
至於說玩具的售價和做工嘛,好像正版玩具都這麼死貴,變形金剛還多少有點機械結構,比起那些布口袋的毛絨娃娃算是高性價比了。
還有說玩具都是針對成人的,是的,這就是厲害的地方。文化產品往往就是這樣,從小刻印到大腦內,長大了還願意掏錢買。這是一種做百年老店的經營策略,而這種商業策略要成功就必須積蓄足夠的正能量,而不是某國某些作品那樣。


看商業片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爽,如果你不爽的話,是你身體有問題。


這麼說好了,如果是今天才出現了變形金剛,它的影響力,給孩之寶帶來的利潤,能否達到如今的成就,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我更傾向於不行。
但是哥們,你要知道,它是誕生在在1984年啊啊,88年引入國內,在那個遙遠的年代,工資只有三四百元,大街上除了公共汽車,幾乎沒有私家車,在當年那樣的畫風下,出來這麼一部動畫片: 一幫高科技玩意,各種汽車,飛機,坦克,大炮,恐龍…配合著炫酷的音效,一言不合就變形,手持各種激光槍炮,開始群p,更有甚者居然還合體,配合玩具攤上孩之寶出品的設計精良的玩具,面對這架勢,你讓一幫留著鼻涕,原本只玩過彈球的小夥伴們,如何招架?


又是不問是不是就問為什麼的。
依照自己的主觀評價問問題。
問問題前先做點功課


現在愛變形金鋼的大人,就是80年代那一批小孩看動畫片玩玩具一點一滴培養起來的,進而又影響到他們的小孩。到樓主這邊居然變成了簡單的一句"小孩看不懂,大人不喜歡"?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電影本來就是一種商品,無論動作片,劇情片,喜劇片還是什麼片。

藝術就是應該以商業為目的,藝術家不僅能活下去,還能賺大錢,這樣也會有更多有天分和努力的人才加入這個行業,然後這個行業會發展得更好,整體產出在質量和數量上都有進步。

至於你所說的文藝片,其實也不過是商業片的另外一種形式而已。比如牙膏,也分兒童牙膏美白牙膏中草藥牙膏等等,無高下之分,定位和受眾不同而已。

「捏造」的奇幻故事?你捏造一個縱橫幾十年,影響幾代人,已經超越影視劇,延伸成一種文化的東西看看?

所有創造都是藝術,而且藝術並不一定要正襟危坐,悲傷或者和苦難聯繫在一起。它也可以是輕鬆快樂的。

影迷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不理會影評人的觀點,喜歡看什麼就看什麼;

第二階段,影評人就是神,我只看影評人說好的電影;

第三階段,我只能看到我眼中的哈姆雷特,而且我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至於影評人看到了哪個關我屁事。

第一和第三階段的影迷其實沒有差別,而且都比第二階段的大傻蛋快樂得多。


變4據說有許多中國品牌的贊助,結果還比不上一個日本武士的變形金剛宣傳效果好。


知乎慣例,不問是不是,直接問為什麼都是耍流氓。


題主肯定沒玩過國產網遊、手游跟頁游。。。
不要說「昂貴的特效」了。。。我怕是連「特效」都沒有。。。


因為它真的很好看。


難道打感情拍的藝術片就不是為了商業?極客喜歡炫酷,女青年喜歡小清新。只要不色情不暴力。我就喜歡這種炫酷啊。但我就捨不得花錢去看小時代或者後會無期這種「非純商業片」


怎麼純以商業為目的呢?汽車人就是比喻工會工人,擎天柱的配色不就一汽車人版本的美國隊長


沒花錢看,挺好!


那你怎麼看待不以進入院線為目的而拍的電影?問題太裝。


非引戰!

就提醒一下上面特別是高贊回答。忽略了一個小的,呃,,節點 吧。變形金剛動畫做出來就是為了賣玩具的,小時候電視台播的時候沖回家看,哪是看什麼劇情,到後來討論劇情都是已經長大,沒話找話的吹什麼宇宙大帝在哪裡,變形金剛先祖之墓云云,強行開吹的。小時候追就是為的就是手上僅有的並且可能大部分是山寨玩具。那時候80年代尾,正版一百幾十塊錢(身上派別標誌手指捂一下會變色,印象深刻),真不是吹,那已經是我媽一個月3分之一或者更高的收入,現在想想都心酸。弄壞了一個小朋友的「刀刃」,不是玩就是路過弄壞,賠了一個給人家。哭了我一個星期。到很後來,這兩年吧,企圖去重溫一下G1,頭領戰士等比較正統,耐著性子看幾集就已經完全看不下去。更莫論那些變猩猩猴子長頸鹿的系列,日本擬人化那些。完全看都不想看。說穿了,已經過了那時期「玩」的心。

所以,就本質而言,我覺得《變形金剛》就是一個針對孩童用心製作大型不很連續(特指美版最早幾個版本動畫)的促銷廣告。而廣告的本就是賣貨為目的商業運作手段之一


再到了後來,我想提問主主要想討論引戰的是這十年間陸續上的大銀幕電影。然而,我告訴你,我們這一代70後尾80後初的人逐漸成為這個社會的中流砥柱的時候,消費力成熟,為什麼不針對性搬上去圈錢,因為票房就已經是一大收益,要是還順帶賣幾件電影周邊,復刻版玩具賣出去,千把2,3千的玩具更好。豈不是美哉。

你覺得呢?

如果今天不是變形金剛而是《四驅兄弟》在大銀幕上成就今天,題主一樣也會有這樣的問題,如何看待類似《四驅兄弟》這樣的純以商業為目的(賣四驅車?圈電影投資?)的文化現象?

另外我想討論一下電影的好壞問題,一直想去那些討論電影的題目下討論,但是我覺得一定會被噴,所以所以一直憋著,但是今天借著變形金剛說到這個份上,一起討論一下。

看的電影也挺多,院線上映也好,心中無碼自然高清也罷。從認真看電影最早有記憶中央6《霹靂5號》人工智慧機器人和其他號數互懟,也證明有思維是比較厲害。是人工嗎?忘記是不是外星了。 《ET外星人》奠定了成為美劇迷開追那時為數不多國內能看的美劇X檔案。《拯救大兵救雷恩》後來到現在再沒有看過這麼好看的戰爭片,《泰坦尼克》後來再沒有看過這麼好看的愛情片,《德古拉驚情四百年》後來再沒看過這麼好看的殭屍片和與泰坦尼克不相伯仲的愛的死去活來。真要數起來,都不知道要數多久。還要諸如《阿甘正傳》《辛特勒的名單》《霸王別姬》《春光乍泄》之類,光憑印象就脫口而出的電影。

但是有部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不否認是好看,但是被封為神劇,看不明白神在哪裡。

《沉默的羔羊》好像很好看,看了起來也真的還不錯,但是直到現在只看了一半。

無刪減《指環王》好像是4小時一部,具體多少分鐘真的忘記。但是記得三部曲看了我足足3個月,看一會就睡著。後來一點都不想看霍比特人。

一直到現在感覺好看的電影就是給觀眾有某種程度滿足感,有印象深刻的地方,大家有討論點,而諸如《富村山居圖》的爛就是一個字就完了。作為一個不是電影從業者,也不靠電影及電影周邊行當謀生普通路人們,討論富村就是浪費生命啊。

個人覺得電影只分2種,一種是小學就能組織去看的,一種是需要相比起小時候學校組織的更加要自願前往電影院花時間的(或坐電腦電視前,沒你想的那麼高尚)。無論什麼形式去看的,也是電影從業人員去完成它的工作,而無論為之埋單的是企事業單位或者是普通公眾。電影不正是本來就是一種商業行為嗎?國家度過了某些特殊時期,非官方主導拍攝到播映有特殊目的的影片之後,哪個電影不是商業目的? 從我的角度看,我覺得題主就是釣魚,引我浪費一個上午坐電腦前碼字

好的電影就是能讓人,或 爽 或 深思 或 愉悅 或 悲傷 或 憤怒 或快樂 。總有些收穫的就是好電影。哪怕《變形金剛》《環太平洋》大西洋? 爛到只剩特效,對我來說是好電影,歡樂爽快的度過2個小時。如果能像《盜夢空間》爽完又還有思考,比如影片最後最後一個在轉動的陀羅到底代表什麼討論至今,乃是很好很好的電影。《焦點》不帶什麼爽,卻迎來對某些問題的關注深思,乃極好之作。上面提到《拯救》後面再沒看過這麼好看戰爭片乃標杆電影。《音樂之聲》你們覺得是不是好電影呢?劇情爛嗎?

泰坦尼克號中,跨越階級生與死的愛情故事 和 賽博坦因戰事毀滅的邊緣,而部分賽博坦人與其他種族的跨種族情誼,或聯手建設或聯手破壞的故事。

到底哪個會比較爛?!

到底為什麼說眼球爆米花電影就不要要求劇情?黑澤明《所羅門》和加里·格雷《速度與激情8》和張藝謀《活著》都講了什麼故事呢?

從來看不出來什麼導演有沒有誠意,從來看不出來導演到底什麼什麼流派手法之類,什麼如何刻畫角色之類。一概不懂也不想懂。包括身邊很多小夥伴都是如此觀影水平,不知道能不能代表大眾,但是代表我們這小眾是可以的。我覺得網上,絕大部分影評都是在裝逼,什麼什麼手法,劇情安排推動,衝突展現,服裝雷人,你特么就聊聊你自己觀影感受就可以了,雷不雷別人是別人的事。扯這麼多J8蛋。從來只看他們最後一個段落,好看不好看,結合電影是不是自己喜歡的類型就得了。但是諸如諾蘭從來都是壓抑不開心,昆丁從來都是這麼炸裂,包兒貝從來都是這麼裂炸,吳宇森很喜歡快慢鏡頭結合,王家衛反過來斜過去,王晶總是能滿足不同層次的觀眾,還有些導演很重視配樂,還有些導演很重視服裝。這些門道倒是看的出來。

好的影評是引導觀眾怎麼去看,劇情在哪裡導演做了什麼安排,演員做了怎麼表現。或者反過來說,到了哪裡如果導演演員做了這樣那樣的事,可能會有什麼更好的效果。

而不是你們這樣,看完就噴,好也噴不好也噴。變形金剛商業化也噴(不是說這個題主),廣告植入也噴,楊冪好打也噴,張一山認真學習也噴圈一下宋丹丹。

為什麼說著說著跑了說影評去呢。 因為很多很多好的電影,不好的電影。就是被這些影評強行分類的!


電影系列噴點的確不少,但TF圈裡眾多動畫漫畫小說系列已經足夠架起龐大複雜又精細動人的聯合宇宙世界觀。
玩具賣得好,好故事有不可磨滅的功勞。


最新的那部我就只看到了各種boom!boom!boom!還有各種炫渲染性能燒錢

至於劇情?呵呵


不是有句叫「大眾是庸俗的。「喜歡看文藝片的才是少數好嗎lz,商業片去電影看視覺上是很享受的,大人小孩一桶爆米花很歡樂好嗎?你在電腦那麼個小平面看大場面3d電影你能看出個球。lz平時就是從不去電影院在家擼文藝片然後覺得自己逼格特高的人吧?


推薦閱讀:

褚時健在種植、農業管理上有什麼獨特的地方?
金融市場的本質是「賭場」嗎?
衡量一個商業模式好壞的最直接依據是什麼?有人說是現金流模式,這樣說對嗎?
「袖裡乾坤」兩個交易的人把手放在袖子里捏手指討價還價是怎麼回事?
如何看待「拼多多」這個 app?

TAG:電影 | 商業 | 玩具 | 變形金剛 |